GB/T 51446-2021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1446-2021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51446-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9.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1402
下载资源

GB/T 51446-202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446-2021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7.5.3按照偏心距增大法考虑二阶效应影响,与钢筋混凝土构 件不同之处在于曲率调整系数。

7.5.3按照偏心距增大法考虑二阶效应影响,与钢筋混凝

长期荷载作用下正截面承载力

7.6.1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钢管外包混凝土和管内混凝土 会发生徐变和收缩变形,进而产生内力重分布现象,使钢材和混 凝土的应力及有效模量发生变化。此外,二阶效应对弯矩具有放 大作用,因而使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与结 构的计算长细比、钢管混凝土截面含钢率、外包混凝土配筋率、 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外包混凝土强度有关。在工程常用范围内,根 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长期荷载影响系数kcr。 7.6.2计算方法中的参数范围能够涵盖目前大部分工程情况, 对于超出本标准附录C参数范围的情况,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 长期荷载影响系数。

HG/T 5600-2019 桥梁缆索防腐缠包带.pdf7.7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7.1受弯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由外 包混凝土部分和内置钢管混凝土部分叠加组成。本条给出了受弯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对于结构在 偏心受压、偏心受拉等工况下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通过专门 的计算进行确定。 7.7.2外包混凝土部分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的受剪能力相似,外 包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 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铁路桥涵设计规

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谈 上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铁路桥涵设计 范》TB10002的有关规定。

7.7.3钢管混凝土对于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包括:(1)钢管混凝 土自身提供的受剪承载力;(2)钢管混凝土具有连续性,因此与 纵筋类似,产生了销栓作用;(3)钢管与箍筋类似,可有效抑制 其核心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7.7.4研究结果表明,在工程常用参数范围内,对于单肢钢管 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当D/B大于或等于0.5,入、大于或等于 1.5时,承载力计算可不计入剪力影响

7.8拱形结构承载力计算

7.8.1对于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主拱,应根据现行国家标 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50923中相关规定,将拱肋 的平面内整体稳定承载力等效成梁柱进行计算。控制截面一般包 括拱顶、3/8拱跨、1/4拱跨和拱脚等位置;特大跨及变截面等 复杂拱桥,还需依据结构整体分析确定控制截面,并据此进行相 应的计算,

7.8.2对于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主拱,应根据现行行业标

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的有关规定确定等效梁柱的计算 长度、内力及验算截面。对于超大跨及变截面等复杂拱结构,需 通过结构整体分析确定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主拱结构的设计 依据。

.1.1本条明确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节点和连接设计! 基本要求。

8.1.1本条明确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节点和连接设 基本要求。 8.1.2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K形搭接节点、K形间隙节点, KT形节点、空间TT形节点和空间KK形节点如图10所示,

图10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常用的节点形式 1一钢管混凝土弦杆:2一钢管腹杆

图10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常用的节点形式(二

图10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常用的节点形式(二)

1一钢管混凝土弦杆;2一钢管腹杆

空钢管结构相贯节点的方法进行。当腹杆和弦杆夹角小于60°时, 采用角焊缝连接方式往往难以保证焊接质量,故角度小于60° 时,宜采用开坡口的对接焊缝。 8.1.4本条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的有关规定。 8.1.5本条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 技术规程》DL/T5486的有关规定,给出了几种腹杆端部插板 连接的形式。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以采用一字形等插板连接 形式。 8.1.6本条节点板连接的构造措施及承载力计算参考了国家现 行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 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86的有关规定。

8.1.6本条节点板连接的构造措施及承载力计算参者

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架空输电线路杆塔 设计技术规程》DL/T5486的有关规定。

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节点

8.2.1本节各项构造规定是用于保证钢管混凝士桁式混合结构

8.2.1本节各项构造规定是用于保证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

向的传递路径受圆形截面边缘与腹杆钢管与弦杆钢管的管径比控 制,在腹杆钢管与弦杆钢管的管径比相对较大时,压应力将较快 达到弦杆混凝土与钢管的边缘;因此,在传力示意图中偏于安全 地将其忽略,仅考虑侧向局部压应力沿弦杆轴向的传递路径。此 外,随着腹杆钢管与弦杆钢管夹角θ的变化,侧向局部压应力在 弦杆混凝土中的传递方向和斜率会有变化;经实验研究与有限元 分析,将应力传递方向偏安全地简化为按2:1(水平:竖直) 的斜率对称传递,

图11节点区管内混凝土侧向局部受压传力示意 1一钢管混凝土弦杆;2一钢管腹杆

9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焊缝先于节点其他部位发生破坏环。 8.2.2弦杆内填混凝土后,弦杆刚度得到显著提高,弦杆变形 得到有效限制,因此不同类型节点的腹杆失效模式类似,主要是 受压屈曲、受拉断裂或冲剪破坏。故对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 平面T形、Y形和X形节点承载力计算可采用相同的公式。

凝土空间节点承载力应乘以空间调整系数计算。

8.3.1梁柱刚性节点可采用图8.3.1所示的钢梁环板连接节点 形式。梁柱刚性节点采用加强环形式安全可靠,也便于管内混凝 土浇筑施工。有关钢管混凝土的工程实践证明,加强环能和柱很 好地共同工作,可靠地将梁的内力传给钢管,进而传递给整个 柱。而且加强环的存在使得管壁受力均匀,防止了局部应力集

8.3.2梁柱刚性节点,当框架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时,

王框架结构中,钢梁节点和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均应满足承载力 算和构造的要求,保证节点核心区不会过早发生破坏。

工、制造、拼接和验收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工厂 分段加工钢管立柱与连接件,完成节段预拼装后,拆分成安装 设或单元件,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节点板宜在厂内组拼,与! 全节点板预拼装后出厂

8.4基础与支承节点构造

8.4.1端承式和理入式连接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的有关规定。端承式连接主要用于基 础连接承受压、弯作用的情况,外包式连接主要用于基础连接承 受较大拉力的情况。 8.4.5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柱脚分为埋入式和非埋人式

两类。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偏心受压柱宜采用埋入式柱脚;不考

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偏心受压柱可采用理入式柱脚,也可采用非理 入式柱脚:偏心受拉柱应采用埋入式柱脚

图12弦杆应力分布与热点应力概念示意 1一弦杆管壁;2一腹杆管壁;3一焊趾;4一焊缝; 5一弦杆实际应力变化;6一儿何应力外推到焊趾的曲线; 7一由整个几何形状引起的应力升高;8一弦杆名义应力; 由焊缝几何形状、焊趾缺陷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应力升高 10一弦杆热点应力或称几何应力:11一弦杆混凝土

弦杆应力分布与热点应力概念示意

8.5.51变幅疲劳指应力循环过程中的应力随机变化。对变幅 疲劳计算,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应力循环1×108次处 设置疲劳截止限,即所有小于疲劳截止限的热点应力幅,都不计 其疲劳损伤作用。 2参考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应用 国内外常用的Miner线性累积损伤定律,将各级热点应力幅及 其循环频次换算成常幅疲劳200万次的等效热点应力幅。

9.2.2本条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 的有关规定。

的有关规定。 9.2.4本条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中的单肢钢管混 凝土遭受均匀腐蚀或近似均匀腐蚀的工况,即钢管腐蚀表面无 明显的局部坑蚀,腐蚀后钢管的平均壁厚损失通过实际量测 确定。

9.3.1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荷载比R表征受火过程 中作用在结构上的轴心受压荷载水平。已有研究表明,荷载比 是影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耐火极限的重要参数。火灾下钢管 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等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耐火极限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尚缺之 针对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整体的耐火极限计算方法。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中给出了无防火保 护的钢管混凝土和钢管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方法。将其用于钢 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时,可近似以相邻节点间的钢管混凝土 弦杆段和钢管腹杆段隔离体为对象,将隔离体等效为两端铰接 的钢管混凝土或钢管构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防 火技术规范》GB51249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耐火极限计算,所有 弦杆段和腹杆段隔离体的最小耐火极限(最不利弦杆段和腹杆 段的耐火极限)即为钢管混凝土式混合结构的耐火极限。该 方法可用于二肢、四肢和六肢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耐火极 限的确定。 弦杆同的三肢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无防火保护时的 耐山松阻可城下式汁管

承载力有较天的贡献,钢管壁应力水平相对较低,且在火灭下 与钢管内混凝土间产生应力重分布,使结构承载力衰退过程延 缓。因此,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自身具有较好的耐火性 能,当采用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并进行合理设计时,可达到 3.0h的耐火极限。 结合工程实际,采用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钢管混凝土结 构受火3.0h后的钢管外表面平均温度见表1。实验中采用了多 种膨胀型防火涂料类型,其性能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防火涂料》GB14907的相关规定。实测结果表明,与受保护的 空钢管试件和无保护的钢管混凝土试件相比,受保护钢管混凝土 试件的钢管外表面温度平均值在3.0h受火时长以后仍保持在相 对较低的水平。实验后试件的典型状态如图14所示,其中受保 护空钢管试件受火3.0h后防火涂层发生了整体脱落,而受保护 钢管混凝土试件的防火涂层仍较完整的附着在试件表面,且钢 管表面温度相对较低。除标准火灾升温下的实验外,采用加载 的耐火极限实验可以直接确定一定荷载水平下采用膨胀型钢结 构防火涂料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耐火极限所需的涂层 厚度。

图14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试件破坏形态

表1采用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试件的火灾实验(3.0h)数据汇总

9.3.3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耐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 同的荷载比、火灾升温曲线、弦杆尺寸和材料等条件下,由于腹

司的荷载比、火灾升温曲线、弦杆尺寸和材料等条件下,由于腹

杆受热变形等影响,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的耐火极限略低于 与弦杆对应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因此,可以偏安全地以1.2倍的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防火保护层厚度对钢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结构的 弦杆进行防火保护。当采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或金属挂网抹水泥 砂浆作为防火保护措施时,钢管混凝土弦杆的防火保护层厚度可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的有 关规定确定。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在涂层中加网增强节点区域 的涂层构造强度,并保证涂层在受火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采用镀锌铁丝网或耐碱玻璃纤维网; 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实际工程采用的加网 措施应与型式检验报告或型式试验报告中的措施一致。 9.3.4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类型较多,且性能差异一般较大。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 求》GB/T9978.1要求,开展加载条件下足尺或缩尺试件的标 准火灾试验是确定特定荷载水平和防火涂层厚度下钢管混凝土桁 式混合结构是否满足耐火极限设计要求的最直接方法。 另一方面,受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保护的钢管混凝土 式混合结构,耐火极限与其破坏时的临界温度有关。当通过试 验或理论分析得到结构临界温度后,也可合理选取基材,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和《建筑构件耐火试验 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开展耐火试验,确 定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根据工程经验,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涂层厚度一般不小于1.5mm。 9.3.5框架结构中,火灾下节点区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截 面的平均温度一般低于非节点区,节点区材料劣化程度相对较 低,可有效约束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柱。因此,可对钢管混凝土 加劲混合柱的有效长度进行相应折减。 9.3.6单肢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耐火性能实验研究和理论

杆受热变形等影响,钢管混凝土式混合结构的耐火极限略低于 与弦杆对应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因此,可以偏安全地以1.2倍的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防火保护层厚度对钢管混凝土式混合结构的 弦杆进行防火保护。当采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或金属挂网抹水泥 砂浆作为防火保护措施时,钢管混凝土弦杆的防火保护层厚度可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的有 关规定确定。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在涂层中加网增强节点区域 的涂层构造强度,并保证涂层在受火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采用镀锌铁丝网或耐碱玻璃纤维网; 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实际工程采用的加网 措施应与型式检验报告或型式试验报告中的措施一致

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实际工程采用的加网 措施应与型式检验报告或型式试验报告中的措施一致。 9.3.4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类型较多,且性能差异一般较大。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 求》GB/T9978.1要求,开展加载条件下足尺或缩尺试件的标 准火灾试验是确定特定荷载水平和防火涂层厚度下钢管混凝土桁 式混合结构是否满足耐火极限设计要求的最直接方法。 另一方面,受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保护的钢管混凝土 行式混合结构,耐火极限与其破坏时的临界温度有关。当通过试 验或理论分析得到结构临界温度后,也可合理选取基材,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和《建筑构件耐火试验 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开展耐火试验,确 定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根据工程经验,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涂层厚度一般不小于1.5mm。 坛加格含#上区网篮浆加动温人体格#

9.3.4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类型较多,且性能差异一般

9.3.5框架结构中,火灾下节点区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 面的平均温度一般低于非节点区,节点区材料劣化程度 低,可有效约束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柱。因此,可对钢管汇 加劲混合柱的有效长度进行相应折减

9.3.6单肢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耐火性能实验研究利

分析结果表明,截面宽度B、长细比入、内置钢管混凝土部分的 承载力系数ncfst和荷载比R是影响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耐火

极限的主要因素,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工程中常用参数 范围内的设计要求: (1)当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设计火灾不同于标准火灾 时,受火时间应取等效曝火时间,等效曝火时间可按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的相关规定计算: (2)当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或 等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规定的 最小值时,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耐火极限可依据本标准附 录E确定; (3)当不满足耐火极限要求时,可适当增加截面尺寸或采取 防火保护措施,提高结构的耐火性能。 计算分析得到单肢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耐火极限实用计 算表格,如本标准附录表E.0.1~表E.0.3所示。对于超出该 表参数范围的情况,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耐火极限。 本标准附录E中,内置钢管混凝土部分的承载力系数ncfst反 快其对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贡献,可按下 式计算:

Nefst nefst = N.

适当的排气孔,管内混凝土在火灾下产生的水蒸气容易造成钢管 撕裂及管内混凝土爆裂,从而加速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在火灾下 的破坏。因此,对于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应该预留适当的排气孔 以保证高温下的水蒸气可顺利排放。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排气孔的实现方法是将钢管

PVC管或陶瓷管等与钢管柱上的排气孔可靠连接,并穿过外包 混凝土到达结构的外表面

0.1.1~10.1.3本节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施工的一般规 。根据工程类别,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还需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准的规定。

10.2.2为保证钢材的各项材质指标不变,应控制加工变形产生 的应力,关于钢管弯曲成形误差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 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有关规定

10.3钢管内混凝土施工

上地灌顶入钢管内,无需振捣; 2人工浇捣法:混凝土自钢管上口逐段灌入,并用振捣器 逐段振捣密实;根据管径大小情况和作业条件,一般管径大于 350mm时便于使用该方法; 3理管输入法:通过导管将混凝土输送入钢管,并保证在 施工过程中导管端部埋人混凝土一定深度,边提管边完成混凝土 尧筑,依靠混凝土自重进行不间断填充,使混凝土密实; 4高位抛落法:混凝土从钢管的上部抛入,利用混凝土下 落时产生的动能达到混凝土振动密实的目的。 其中以泵送顶升法的质量最易控制。无论采用哪种工艺,都 不仅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还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匀质性。对 于重要工程应预留工程中所用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作为质量检测 的参照试件。 10.3.4当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需设置施工缝时,封闭管口可 防止水、油和异物等落入钢管内。对接焊口的钢管应高出混凝 土浇筑施工缝面,以防止钢管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影响混凝土 质量。 10.3.7钢管混凝土中管内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规律与素混凝土的 收缩变形规律类似,但由于混凝土处于钢管中,其收缩变形远小 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截面尺寸对管内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影 响较大,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大,管内混凝土的纵向和横向收缩变 形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钢管 内混凝土收缩应变(esh),的计算公式如下:

(esh),= ld (esh)u 35+td

式中:ta—混凝土的干燥时间(d); (esh)u——混凝土的收缩应变终值(μe)。 管内混凝土的收缩应变终值(esh),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0.89+0.00161s 0.30+0.014(≤50) Y$= [0.90+0.002±(>50) 。= 0.75+0.00061c 。= 0. 95+0.008αv Y= 0. 0002D + 0. 63

(10) (11) (12)

表2初始湿养护收缩修正系数.

注:表内中间值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式(6)适用于钢管外径D在200mm~1200mm范围内的情 况。实际工程中可通过预估管内混凝土的收缩值并采取减小收缩 的技术措施。

10.3.8由于钢管是封闭的,当混凝土含气量较高时,钢管和 混凝土之间容易形成气膜,从而引发钢管和混凝土脱空的风 险,因此提出混凝土含气量宜小于2.5%的控制要求;钢管内 混凝土应具有高流动性、优良的抗离析性和填充性,如果混凝 土扩展度小于550mm、扩展时间(T500)大于20s,则混凝土 的工作性能不易满足管内混凝土的均匀浇筑要求;若混凝土扩 展度大于700mm、扩展时间(T500)小于5s,则混凝土的黏聚 性不良,易造成混凝土中浆体和粗骨料分离,导致钢管内混凝 土浇筑不均匀,影响钢管混凝土的承载能力;环境温度过低 (小于5℃)时,不利于钢管内混凝土的持续水化,影响混凝土 的强度发展;环境温度高于30℃时,混凝土落度损失过快, 易导致钢管内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同时,过高的浇筑温度会导 致水化后期降温阶段的收缩较大,易导致钢管和混凝土的 脱空。 10.3.10实验研究表明,对于发生环形脱空的钢管混凝土受压 构件,当脱空率小于0.025%时,脱空引起的承载力损失较小, 可按无脱空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当脱空率大于或等于0.025% 时,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组合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应进行补强处 理,以保证钢管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 通过实验研究、参数分析和数据拟合,获得了发生球冠形脱 空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截面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实际工程应 用中可按照此折减系数进行脱空构件的强度计算。当球冠形脱空 率大于0.6%时,管内混凝土支撑钢管的作用减弱,对钢管混凝 土承载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大,应对发生混凝土脱空的部位进行补 灌。当钢管混凝土脱空率小于0.6%,但钢管混凝土脱空高度大 于5mm时,也应对发生混凝土脱空的部位进行补灌,因此,还 规定了脱空高度限值。 发生球冠形脱空的钢管混凝土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 进行计算:

式中:Ng—一考虑脱空影响的单肢钢管混凝土截面受压承载力 设计值(N); N。一单肢钢管混凝土的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 Ka一一脱空折减系数,当K。计算值大于1.0时, 取1.0; X。一球冠形脱空的脱空率。 10.3.11、10.3.12为保证拱形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施工过 程控制,提出了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以确保管内混凝土的浇筑 质量。

10.4钢管外混凝土施工

10.4.1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钢管外混凝土工程,包括钢管混 凝土桁式混合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板及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 中的外包混凝土工程。 10.4.2钢筋加工前应根据钢筋与钢结构的连接构造进行翻样 所有与钢结构连接的施工措施宜在工厂内完成。模板安装前,模 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抹脱模剂,且脱模剂不得污 染钢筋、混凝土接槎处以及钢管外表面。 10.4.7当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用于大跨径拱形钢管混凝土 加劲混合结构时,为了减少钢管的用量,发挥施工阶段截面的组 合作用,降低在钢管外包混凝土浇筑阶段的钢管应力,不宜一次 性浇筑,应采用分环的方式浇筑混凝土,且应在前一环的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能进行下一环的浇筑

10.5.3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中钢管混凝土部分的管内混凝土浇 筑质量,可采用敲击钢管的方式检查混凝土密实度,重要构件或

部位宜采用超声波或冲击回波进行检测。 10.5.7我国对特殊建设工程实行消防验收制度,特殊建设工程 的消防验收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进行。

宜采用超声波或冲击回波进行检测。 7我国对特殊建设工程实行消防验收制度,特殊建设工程 防验收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进行。

TBT3264-2011 动车司机座椅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材米

A.2.2 当应变ε<时,按弹性模量E。加卸载;如果钢材在进

A.2.2 当应变ε

入强化段ab前卸载,则不考虑包辛格(Bauschinger)效应 之,如果钢材在强化段ab卸载,则需考虑包辛格效应,

入强化段ab前卸载,则不考虑包辛格(Bauschinger)效应;反 之,如果钢材在强化段ab卸载,则需考虑包辛格效应。 A.2.3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当钢筋在进入强化段ab前卸载,则不需考虑包辛格效应,按弹 生模量E。加、卸载;当钢筋在进入强化段ab后卸载,则需考虑 包辛格效应,按弹性模量E。卸载至应力为零点,再加载过程沿 直线指向该方向初始屈服点(da段)或历史最大应变点(d'c 段),之后继续沿骨架线加载

乳液项目暖通工程施工方案统一书号:15112·37343 定 价:50.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