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GEN应用实例教程及疑难解答.pdf

MIDAS/GEN应用实例教程及疑难解答.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7.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222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MIDAS/GEN应用实例教程及疑难解答.pdf

7.4钢结构框架工程实例

算需要,就可以用于计算使用,格式不对时会产生计算错误 8.1.7问:MIDAS软件在何处提供程序的算法说明? 答:在安装目录下,有Verification目录,里面的文件是验证例题。 8.1.8问:高版本程序打开低版本程序建立的模型,会有问题吗? 答:高版本程序打开低版本模型没有问题,不过不能读取低版本的计算结果。 8.1.9问:MIDAS软件是否允许用户自已定义键盘快捷键? 答:MIDAS中所有的命令均能定义成键盘快捷键,习惯快捷键后,建模、计算、设 计就会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用户可在主菜单【工具/用户定制/快捷键】中查询系统默认快 捷键并进行自定义。

结构成本控制技术措施.pdf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第8章MIDAS/Gen紧难问题解答

描述为空白表示该快捷键

8.3.1 节点和单元

答:在定义好用户坐标系统的参数后,需要先点击<适用>按钮,然后再点击<保存 当前UCS>,就可以看到原点和向量都会有变化了(详见2.3.2节)。 8.3.1.5问:选择截面时,如何确定截面在模型中的方向?比如一根杆件截面上的 X向和Y向不同,那么建模的时候如何判断这个截面的X向和Y向在模型结构中的方 向呢? 答:这个疑问主要针对线性单元,程序假定沿构件轴线方向为X方向,截面其他两 个方向为Y轴和乙轴,问题中的X轴和Y轴相当于程序假定中的Y轴和Z轴。进行线性 单元输人时,先输入的点为N1端,后输入的点为N2端,或者说扩展的时候被扩展的点 为N1端,那么N1端到N2端的轴线就是线性单元的X轴,同时确定了局部坐标系的Y 轴和Z轴。如果要修改局部坐标系的Y轴和Z轴夹角关系,需要更改构件Beta角。在确 定局部坐标系的Y轴和Z轴的时候,程序默认是这样的:当局部坐标系X轴平行于整体 坐标系的X轴,也就是单元平行于整体坐标系X轴时,其他两个局部坐标轴与整体坐标 系两个坐标轴平行;若单元平行于整体坐标系Y轴,则单元局部坐标的Z轴与整体坐标 系Z轴平行,单元局部坐标的Y轴与整体坐标系X轴平行反向;若单元平行于整体坐标 系Z轴,则单元局部坐标的Z轴与整体坐标系X轴平行,单元局部坐标的Y轴与整体坐 标系Y轴平行反向。 8.3.1.6问:模型中输入板单元和不输入板单元有何区别? 答:模型中只要输入板单元,程序就会根据用户对板单元的假定,考虑楼板的平面内 和平面外刚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不输入板的时候,程序仅考虑梁、柱的刚度影响。由于 板对梁的刚度有放大作用,两者的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异。 8.3.1.7问:如何实现线单元的延长功能? 答:如果需要延伸到的地方没有节点,需要先复制或者投影一个节点来生成一个目标 节点,然后将需要延伸的节点移动到目标节点即可。 8.3.1.8问:如何通过平面上的4条线单元建立板单元? 答:如果4条线单元已经在平面上形成了矩形布置,就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根线单元 通过扩展命令来生成板,然后删除线单元;如果是不规则的平面四边形,需要在主菜单 【模型/单元/建立】命令,在《单元类型】栏中选择“板”来建立不规则四边板(详见第 2.7.1节)。 8.3.1.9问:平面应力单元和平面应变单元有何区别? 答:平面应力单元指单元受力后其厚度可变,即在平面外没有约束;平面应变单元指 单元受力后其厚度不变,即在平面外有约束,很长的结构如条形基础取1.0m长度代替整 个基础计算,这时就可以用平面应变单元进行模拟。 8.3.1.10问:厚板单元与薄板单元有何区别? 答:厚板单元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与板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在程序中提供六 个自由度的板单元,六自由度的板单元在平面内的旋转刚度受单元细分程度的影响较大, 使用时应尽量细分。两种板单元都可以使用于面内受拉、受压及面外受弯的构件,如挡土 墙、楼板等模型中。 8.3.1.11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厦度与面外厚库具仕人音用2租支出然无

8.3.1.11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

8.3.1.11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 仅值?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答:板的面内厚度用于计算板的面内抗拉及抗压刚度;面外厚度是用于计算板的面外 亢弯刚度。假设N为面内厚度,W为面外厚度,程序计算自重时一般取用N值,当N= 、W>O时,以W值计算自重。 8.3.1.12问:整体计算时,什么情况下要考虑对板单元进行细分? 答:如果只是为了考虑弹性楼板效应,可不对板单元进行细分,板单元不细分时对结 沟的地震作用响应、自振周期影响不大。但是板单元细分越多(包括对梁进行细分)越接 近板荷载传递给梁的实际效果。一般在进行转换梁分析时,建议将与转换梁连接的楼板进 行细分,以考察该板的实际受力情况。 8.3.1.13问:能否对某块楼板及与之相连的框架梁自动按给定的尺寸细分进人有限 元计算? 答:在主菜单【模型/单元/分割】对话框中进行(详见2.8.7节)。 8.3.1.141问:如何在板上开洞? 答:建议采用下述三种方法: 1.利用建模助手中的板建模,可以直接编辑洞口信息; 2.对于规则洞口,先进行板单元分割,然后再删除洞口部分的板单元; 3.利用前处理程序MIDAS/FE或MIDAS/FX对板单元进行编辑,然后将模型导入 MIDAS/Gen中即可。 8.3.1.15问:想通过4个点生成板单元,程序提示单元形状不正确,不能生成板单 元是什么原因?程序对板单元有什么几何要求? 答:当4个点不在一个平面时,不能生成板单元。当4个点在一个平面时可以生成板 单元,在通过4点形成板单元时,不能出现向内的凹角,否则程序会提示单元形状不正 确。当出现内凹角时,应采用3点分两块板生成板单元方式。 8.3.1.16问:如何进行楼板刚性假定以及楼板弹性假定? 答:刚性楼板假定在层数据对话框(主菜单【模型/建筑物数据/定义层数据】命令), 每个楼层在(楼板刚性楼板】一栏中选择[考虑]即可,程序默认选项为[考虑],即所 有楼层都按刚性板考虑;如果想解除某一层楼板的刚性,可在《楼板刚性楼板)一栏中选 择“不考虑”,此时该层楼板按弹性板来考虑,需要设计者在该楼层建立板单元(用板单 元建立),以计算楼板实际刚度影响。 8.3.1.17问:建立模型时,考虑楼板刚性应进行哪些相关操作? 答:楼板的刚性效果是在层数据对话框(主菜单【模型/建筑物数据/定义层数据】命 令)中点击(生成层数据),程序将根据竖向节点的坐标生成各层及名称,按<确认>后 在表格中每个楼层在《楼板刚性楼板)选择是否考虑刚性楼板效果(详见第2.10.2节)。 楼板荷载在【荷载/分配楼面荷载】中输入。在【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中输人相 应的地面标高时,程序自动判别地面标高以下不考虑风荷载。在【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 数据】中选择(各构件承担的层间剪力,可输出各层中各构件承担的水平剪力。 8.3.1.18问:MIDAS程序是否可以实现PKPM程序对弹性板类型的定义? 答:PKPM程序中的“弹性板6”是指程序中计算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主要 用于板柱结构和厚板转换结构;MIDAS程序用板单元建立楼板模型,在定义板厚时需真 实输入板的平面内厚度和平面外厚度,在定义层数据时应该选择不考虑刚性板处理方式。

PKPM程序中的弹性板3”是指程序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计算楼板平面外真实 刚度,主要用于厚板转换结构;MIDAS程序用板单元建立楼板模型,在定义板厚时,输 入平面内厚度为零,平面外厚度为楼板真实厚度,在定义层数据的时候,应该选择考虑刚 性板处理方式。 PKPM程序中的“弹性膜”是指程序中计算楼板平面内刚度,假定楼板平面外刚度 为零,主要用于空旷结构和楼板开大洞形成的狭长板带;MIDAS程序用板单元建立楼板 模型,在定义板厚时,输入板平面内厚度为实际厚度,平面外厚度为零,定义层数据时选 择不考虑刚性板处理方式。 8.3.1.19问: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有何区别? 答: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楼板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抗压和抗拉刚度属于平面内刚度, 而设计经常用到板的抗弯刚度属于平面外刚度。 8.3.1.20问:在建立墙单元时,有膜单元和板单元的选项,这两个选项有什么 区别? 答:膜单元没有平面外刚度,膜结构计算应采用膜单元。板单元具有平面内和平面外 刚度,如果模拟混凝土楼板时,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板单元。 8.3.1.21问:板单元和墙单元有何区别? 答:板单元可以考虑平面内及平面外刚度,当用板单元模拟墙时,需要将板单元细 分,从理论上讲板单元分得越细越好,为了节省计算的时间和存储空间,建议将板单元划 分为1~1.2m的网格,精度可以满足一般设计要求。墙单元是由板单元扩展而成的,分 为构件型和板型两类,程序假定构件型墙单元可以承担平面内荷载而不能承担平面外荷 载,板型墙单元还可以承担平面外弯矩。墙单元分析精度不比板单元细分的结果更精确, 但分析时节省时间和存储空间,且后处理上可直接按规范要求输出配筋结果。 8.3.1.22问:建立墙单元时,用户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墙单元是由板单元自由度凝聚而来,墙单元与板单元在模型假定上有区别,建立 整体模型时,一个墙单元在每层之间只能建一个单元,如果在层之间对墙单元进行剖分, 将引起层数据出现错误影响计算结果,而板单元不受这些限制;墙单元相比板单元更适合 建立剪力墙模型,能较为直观地读取轴力、剪力、弯矩等数据。 8.3.1.23问:将板单元改成墙单元时,程序提示“几何形状不正确”是什么原因? 答: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板单元上部或下部两节点的乙坐标是否一致,如 果不一致或有高差时,不能转换成墙单元;2.墙单元上部和下部节点的X和Y坐标必须 一致,转换后必须定义楼层数据;3.板单元的坐标系可能与墙单元坐标系不一致,墙单 元坐标系的X轴设定为与全局坐标系Z轴平行的方向。 8.3.1.24问:如何在剪力墙上设置洞口? 答:剪力墙上的洞口只能通过两边的墙和上下梁围合形成,而不能通过墙上开洞方式 形成,具体做法是:先将洞口两侧的墙单元建立起来,洞口上下用梁单元连接,根据设计 需要调整连梁刚度。 8.3.1.25问:剪力墙开洞后,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层? 答:剪力墙的上下节点处必须设层,否则不能计算。 8.3.1.26问:剪力墙上是否需要设梁用来传导楼面荷裁7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答:如果采用墙单元的话,不必保留梁单元。 8.3.1.27问:用梁单元扩展为墙单元后,原来的梁单元必须删掉吗? 答:执行扩展命令的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勾选确定是否删除目标梁单元(原来的梁单 元)。如果需要建连梁,则保留原梁单元,不需要则删除梁单元

8.3.2材料和截面特性

8.3.2.1、问:程序中编辑钢筋混凝土材料特性时,混凝王强度与规范不同,请问如 何理解?例如:C20的fc=20N/mm,而规范中应为13.4N/mm。 答:程序中混凝土材料如C20的f=20N/mm,这个值指的是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度标准值,程序自动换算成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就是规范里的13.4N/mm,而在进行设 计的时候,程序会根据材料分项系数,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得到混凝 土强度设计值,程序默认的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是1.4,C2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13.4/1.4=9.6N/mm²。 8.3.2.2问:材料里的“使用质量密度”是什么意思? 答:质量密度量纲是kN/m3/g。重度量纲是kN/m。质量密度是每克质量的重度。 8.3.2.3问:在一个模型中,是否可以将不同的构件设置成钢构件、混凝土构件进 行结构整体分析? 答:可以的,在截面特性调整系数对话框(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 值系数】命令)中,将不同构件的“截面特性值系数”修改为相应材料系数即可。 8.3.2.4问:如何在材料数据库中定义一种新材料? 答:例如想建立一种新的钢材,在材料和截面对话框(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 性/材料】命令)中,选择【材料】选项卡,点击<添加按钮,弹出材料数据窗口,先 选择其中一个钢结构规范,再选择相应的钢材等级,然后将规范改为“无”,就可以对钢 材的参数进行修改,而不需要用户自已输人材料的每一个特性值参数,编辑结束后,给该 材料定义一个名称,点击<确认>,其他材料均可参照此方法设置。 8.3.2.5问:对于不规则截面,如何输人截面特性? 答:点击主菜单【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计算截面的特性值后再导人程序中, 8.3.2.6问:在删除部分截面号后,如何对截面编号进行重新连续编号? 答:选择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命令,在弹出的材料和裁截面对话框 【截面】选项卡中,点击<重新编号》按钮,选择需要重新编号的截面,定义好“开始号 及“增幅”,注意勾选上[修改单元截面号]」,点击<重新编号>即可。 8.3.2.7问:如何进行构件的偏心设置? 答: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定义构件截面的时候用修改截面偏心功能,这种方式 是对一种编号的截面都起作用的;用户采用这种方法后,应注意不同荷载产生的效果,其 中节点荷载对梁有偏心弯矩,对柱子没有偏心弯矩;而梁上线荷载对梁没有偏心弯矩,对 柱子有偏心弯矩;这是因为梁端节点没有偏移,而梁中心有偏移,因此节点荷载产生偏心 作用,对梁端节点没有偏心作用;而梁上线荷载是加在偏移后的梁中心上,相对梁端节点 是有偏移的,所以梁上线荷载对梁中心没有偏心作用,对梁端节点有偏心作用。另外一种

定义偏心的方式是在边界条件里利用设置梁端刚域进行考虑,可以对各个构件定义三个方 向上的偏心,实际分析效果与第一种方式相同,即节点没有偏移,只是梁中心有偏移,适 用于单一构件指定。 总8.3.2.8问:在梁单元为主的计算模型中为简化计算,将少量架类构件简化为无 限刚度的梁,此类构件如何建立简化模型? 答:选择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系数】命令,在弹出的截面特性 调整系数对话框中直接调整构件刚度值,具体设定值应根据整体计算假定目标来确定。通 过主菜单【模型/边界条件/刚性连接】命令设置刚性连接。 8.3.2.9问:如何定义虚梁构件?自谭鼓 答:虚梁构件是为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不存在的梁构件,一般定义为100mm× 100mm方形截面,材料的弹性模量设为较小值,容重设置为零即可。 8.3.2.10问:虚拟梁单元的刚度要设置为较小时,在多大范围内合适? 答:可以设定为相当于其他梁单元刚度的1/100000~1/10000000倍范围内。 8.3.2.11问:虚拟梁单元的刚度要设置为较大时,在多大范围内合适? 答:可以设定为相当于其他梁单元刚度的100000~10000000倍范围内, 8.3.2.12问:整体计算时,程序能否自动考虑梁翼缘的作用?即自动进行框架梁刚 度放大。 答:程序不能自动进行梁刚度放大,梁翼缘作用在分析时主要是反映在梁刚度放大 上,在程序中可以通过“截面特性调整系数”这一选项进行修改边梁及中梁刚度。另外在 截面定义的时候也可以修改刚度值。 8.3.2.13问:建立梁、板模型时,对梁、板重合的部分,是不是需要单独建立单 元,也就是重合的部分建立一个单元,不重合的部分各建立一个梁、板单元? 答:不需要,按正常方式建立模型就可以,在主菜单【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里 面可以选择考虑或不考虑叠合区域刚域效果。 8.3.2.14问:如何输人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和框架梁的刚度调整系数? 答:在截面特性调整系数对话框(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系数】 命令)中: Asy:单元坐标系y轴方向的抗剪有效面积(EffectiveShearArea)); Asz:单元坐标系z轴方向的抗剪有效面积(EffectiveShearArea); Ixx:绕单元坐标系x轴的抗扭刚度(TorsionalResistance); Iyy:绕单元坐标系y轴的截面惯性矩(MomentofInertia); Izz:绕单元坐标系z轴的截面惯性矩(MomentofInertia); 用户根据单元使用要求,设定相应数值。

8.3.3.1问:能否在局部坐标系中添加边界条件? 答:可先定义节点局部坐标,然后施加边界条件。 8.3.3.2问:如何单独定义节点坐标?

同邮标系中你加边界茶件?

8.3.3.2问:如何单独定义节点坐标?

第8章 MIDAS/Gen紧难问题解答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8.3.4.8问:在前处理窗口不能显示墙单元的局部坐标轴是什么原因? 答:使用墙单元时,必须将墙单元的上下节点与上下层相连,生成层信息后就可以显 示墙单元的局部坐标轴。 8.3.4.9问:运行自动分配墙号功能时,提示有很多墙号没有分配给单元,这是为 什么? 答:自动生成墙号的时候,需要在“层名称”里从第一层开始到屋顶层,每选中 层,点击一下<适用按钮。如果用户没有对每一层进行此项操作,就会出现很多层的墙 没有生成墙号。用户需要临时加墙单元,也需要重新点击该层“适用”后进行重新编号。 8.3.4.10问:为考察梁、板协同工作的效果,在进行板细分的情况下,是否要对梁 构件进行细分? 答:板单元细分后,与其相连的单元也需要细分,以保证传力正确及单元间的变形 办调。 8.3.4.11问:已经对板单元进行了细分,怎样才能快速细分和板相连的梁单元? 答:分割了板单元后,选择所有板边缘的节点,利用主菜单【模型/节点/投影】的功 能,《投影类型)选择“将节点投影在”,将节点投影到梁所在的平面,注意要勾选菜单的 [分割交叉杆系单元]选项,这样就可以快速分割相邻的梁单元。 8.3.4.12问:建立模型时设定单位为m,但实际输入时按cm的尺寸输入的,如何 处理? 人答:在主菜单【节点/调整节点距离】命令中调整比例(可放大100倍)。 8.3.4.13问:在定义层数据时,输入的地面标高是起什么作用的? 答:通过主菜单【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命令输人相应的地面标高时,程序在 根据此信息自动计算风荷载时,自动判别地面标高以下的楼层不考虑风荷载作用;注意此 功能不是用来定义地下室结构。 8.3.4.14问:如何修改已建好的模型层高? 答:将要修改的楼层及以上楼层节点全部选中后,一起进行位移。 8.3.4.15问:程序中在定义好层数据后,如果对某些层高进行了改动,在层数据的 表格里面没有体现是什么原因? 答:改动层高之后,必须需要重新生成一次层的数据,方可用于程序计算。 8.3.4.16问:在已建好的模型上重新定义几个截面后加到模型中,出现加不上楼面 荷载情况,这是什么原因? 答:一般出现荷载问题的话,有如下几种原因:1.有重复节点;2.构件没有被节点 分割;3.楼板不是矩形,需要按照其他类型,如长度或面积输入荷载;4.误勾选了复制 荷载选择项。 8.3.4.17问:定义刚性楼板后,显示的楼面刚心还在原点处是什么原因? 答: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没有将结构自重转换为质量,通过主菜单【模型/结 构类型/将结构自重转换为质量】命令进行定义(详见第2.11节)。 8.3.4.18问:在MIDAS中能否建立轴线,并按轴线方式布置构件? 答:可以通过主菜单【模型/栅格/定义轴线】命令定义X和Y轴方向的轴线,然后 可在轴线上直接建立单元,通过单元扩展功能,由平面的节点向下扩展为一层柱。还可以

8.3.4.19问:无法合并单元及指定构件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单元截面尺寸不同;2.单元的β角不同;3.单元 的坐标轴方向不同;4.单元的材料不同。 8.3.4.20问:模型中将一根梁分为两段,且这两段梁的单元方向相反,那么对计算 分析、设计的结果会不会有影响? 答:梁单元坐标轴相反时对程序计算过程不会有影响;用户在进行结果查看时,梁单 元的i端和j端内力数值会反向显示;用户在进行单元应力查看时应力符号反号显示;用 户在模型窗口中看到的内力、位移等曲线仍然是正常显示。 8.3.4.21问:如何改变梁单元坐标方向? 答:通过主菜单【模型/单元/修改单元参数】命令修改(单元坐标轴方向】,修改 (参数类型)栏中选择[单元坐标轴方向]或[翻转单元坐标轴](详见第2.8.8节)。 8.3.4.22问:给不同单元定义了不同颜色,但煊染时没有按定义的颜色显示,如何 处理? 答:检查主菜单【显示/控制】对话框中的【绘图】是否选择了[单元颜色]。 8.3.4.23问:根据用户手册介绍,可以将墙体设置为透明,在哪里设置? 答:显示选项一颜色一厚度(选择对应厚度的墙)一透明(右边修改系数,为0时为 完全透明),同时对应在显示选项一绘图一单元颜色一选择截面颜色。 8.3.4.24问:如何旋转构件的Beta角,其方向是怎么定义的? 答:通过主菜单【模型/单元/修改单元参数】命令修改(单元坐标轴方向】,修改 “Beta角”(详见第2.8.8节),这里的角度是指构件的Beta角在整体坐标系中的角度,而 不是指旋转构件所需的度数。 8.3.4.25问:如何修改边界组和荷载组? 答:在表格中修改。在定义的边界和荷载数据表格中,可选择新定义的组的名称。也 可通过主菜单【模型/组/修改边界组】命令修改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8.4.1.1/问:如何将已加荷载删除掉? 答:在左侧树形菜单中的【工作】选项卡里,对相应荷载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里面 有删除项。楼面荷载需要在表格中删除。 8.4.1.2问:如何删除重复输入的楼面荷载? 答:可以在左侧树形菜单中选择“表格/结构表格/静力荷载/楼面荷载”,在表格中查 看“加载范围节点”,如有重复,可删除其中任意一个。

答:原因可能是楼板不封闭、有多余节点或节点不在同一个面上等。 8.4.1.4问:用板单元建立楼板模型,在施加楼面荷载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楼面荷 载值是否考虑楼板自重? 答:如果建立了板单元,板面荷载可以施加压力荷载,同时也可以自动考虑板的自 重。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压力荷载(包括板自重)导荷方式与楼面荷载的导荷方式不 同,楼面荷载有单向板和双向板之分,传递到梁上的荷载为线荷载(单向为均布荷载,双 向为三角形分布荷载)。压力荷载的导荷方式为导到其组成节点上),传递到梁上的荷载是 一系列的节点荷载,节点荷载取决于板与梁的共同节点数量。对于楼面荷载,尽可能地用 楼面荷载的加载方式,而不是板上压力荷载的类型。当需要建立板单元进行整体分析时, 可以对楼板材料进行单独定义,如容重为0的材料,把其重量换算成等效楼面荷载施加。 8.4.1.5问:在一个平面上添加不同的荷载,后添加的荷载是覆盖还是累加呢? 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替换或添加。 8.4.1.6问:在斜屋面上设置荷载时,当采用分配楼面荷载方法时,加上去的面荷 载是按斜板面积计算的还是按投影面积来计算的? 答:斜屋面永久荷载和屋面可变荷载传到斜梁上的线荷载都显示为沿梁长分布,但是 后者应该是沿梁的投影分布的。 8.4.1.7问:定义楼板时只有四边形和三角形两种选择,如果要分析一个复杂形状 的楼板,比如弧形(按照折线输入),是否只能按照三角形和四边形组合输人?有没有多 边形楼板输人方法? 答:如果是只为了导荷载,可使用分配楼面荷载功能中的面积或长度方式分配,如果 是自行建立板单元只能使用三角形和四边形板单元组合输人。 8.4.1.8问:单向板导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单向板导荷时不是按实际受力情况将楼面荷载导到短跨方向,用户需选择单向的 分配模式时,则要选择相应的荷载角度(0°或90,将导到不同方向的边上)。 8.4.1.9问:模型中楼板按照板单元输入,生成层后取消刚性楼板,在输人风荷载 信息后,生成的风荷载值均是0;重新改为刚性楼板后,风荷载值显示正常,这是为 什么? 答:程序规定将风荷载加在楼板刚心上,如果解除其中一层“刚性楼板假定”,会把 风荷载分配到相邻上下两层上,如果全楼取消“刚性楼板假定”,用户只能自行输入风荷 载到外围节点上。 8.4.1.10问:风荷载计算详细文件里有“风荷载系数十附加荷载”中的系数是什 么意思? 答:程序中风荷载是按照规范要求转换为节点力或者单元力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工 兄可以定义为风荷载类型,这样可以自动进行荷载组合。系数表示风荷载在各方向的实际 作用情况,包括全局坐标系X轴方向系数和全局坐标系Y轴方向系数,这两个系数决定 风荷载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当风荷载只作用于X轴方向时,全局坐标系X轴方向系数输 人为“1”,全局坐标系Y轴方向系数输人为“0”。当风荷载只作用于Y轴方向时,全局 坐标系X轴方向系数输入为“0”,全局坐标系Y轴方向系数输人为“1”。当考虑双向风 荷载按45°方向作用于结构时,全局坐标系X轴方向系数输入为“0.707”全局丛标系Y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轴方向系数输人为“0.707” 8.4.1.11问:如何定义多塔结构? 答:以两个塔结构来说明,将一个塔的全部节点上移1~5mm,使两个塔的层标高错 开,生成层数据,分析计算。通过【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命令定义多塔,就可以输出 各单塔的相关结果。 8.4.1.12问:如何定义多塔结构的风荷载? 答:先分别建立各个单塔的模型,将程序生成的风荷载记录下来,然后在多塔模型中 使用附加风荷载功能将单塔的风荷载添加上去,此时要注意在多塔模型中将不再使用程序 自动生成的风荷载(基本风压取为零即可)。 8.4.1.13问:如何输人和截面主轴有角度的斜向荷载? 答:这种荷载在程序中不能按斜向荷载输人,只能将此荷载分解成垂直与水平荷载 输人。 8.4.1.14问:【荷载/分配楼面荷载】弹出对话框中的假想次梁”,和实际输人次 梁截面有什么不同? 答:采用“假想次梁”时,可以不用布置次梁而直接输入次梁的荷载。因为次梁在整 体分析时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所以在建模时可以不用建立次梁。但在实际结构中,次梁 传递给主梁的一般是集中荷载,应用“假想次梁”可以实现这样的荷载传递。

8.4.2.1问:振型组合中有哪几种组合方法? 答:SRSS:SquareRootofSumoftheSquares(平方和开平方法); CQC:CompleteQuadraticCombination(完全平方组合法); ABS:ABsoluteSum(绝对总和法)。 8.4.2.2问:程序中如何设置实现中国规范里地震作用的基底剪力法分析方法? 答:通过主菜单【荷载/横向荷载/静力地震荷载】命令定义,该方法需要进行结构楼 层定义。 8.4.2.3问:程序中如何设置实现中国规范里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法分析方法? 答:通过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命令定义,详见第3.8.1节。在后处理上 MIDAS提供振型参与质量系数,供设计人员判断所取振型数量是否足够,并提供规范规 定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剪重比、每层各构件所负担的剪力等计算指标。 8.4.2.4问:程序中如何设置实现中国规范里地震作用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 over)方法? 答:需要先对项目做结构分析和设计,然后通过主菜单【设计/静力弹塑性分析控制】 命令实现,程序提供梁、柱、桁架、剪力墙的Pushover分析。 8.4.2.5问:程序中如何设置实现中国规范里地震作用的动力弹性时程分析方法? 答:通过主菜单【荷载/时程分析数据】命令定义,详见第3.8.2节。 8.4.2.6问:程序中如何设置实现中国规范里地震作用的中震弹性设计方法? 答:首先通过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命令定义中震反应谱,即

在定又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人放大系数β即可;然后将结构抗震等级设为四级,也 就是程序在计算时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整系数;其 他设计参数同小震设计。 8.4.2.7问:程序中如何设置实现中国规范里地震作用的中震不屈服设计方法? 答:首先通过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命令定义中震反应谱,即 在定义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人放大系数β即可;然后将结构抗震等级设为四级,也 就是程序在计算时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整系数;定 义荷载组合时将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然后将材料分项系数定义为1.0,即构件承 载力验算时取用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其他设计参数同小震设计。 8.4.2.8问:程序当中将进行【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操作时,需要注意 哪些事项? 答:在进行【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操作时,默认情况是不包含结构自重 的。不指定转化结构自重时,只是转化外加荷载,最终的计算结果缺少结构自重引起的效 应值。定义结构的自重是在【荷载/自重】中将Z向系数定义为“一1”。 8.4.2.9问:如何将结构自重进行【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操作? 答:选择主菜单【模型/结构类型】命令,在弹出结构类型对话框中点选(将结构的 自重转换为质量),可以转化为X、Y、Z方向,当不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只需选择转化 为X、Y方向(详见2.11节)。 8.4.2.101问:如何设置竖向地震作用? 答:反应谱分析工况里面选择Z方向,注意质量转换的时候要勾选乙方向以及竖向 地震力的反应谱调幅系数。 8.4.2.11问:定义地震作用时,有两个放大系数,两者是什么关系?最终地震作用 值如何确定? 答:定义反应谱函数中的放大系数将放大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而定义地震作用工况 中的荷载数据的放大系数只放大定义的地震作用方向上的地震作用,两个系数相乘作为最 终的放大系数。 8.4.2.12问:定义层数据里的偶然偏心和反应谱工况里的偶然偏心有什么不同? 答:定义层数据里的偶然偏心对应的是底部剪力法,反应谱工况里的偶然偏心是对反 应谱法的。如果反应谱分析时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则需要在定义反应谱工况的时候勾 选上。 8.4.2.13问:地震反应谱计算时,模态数量即振型如何选择? 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计算振型数应使振 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在MIDAS软件中通过主菜单【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周 期与振型】命令可以查看振型参与质量信息。在分析结束后,用户应确认振型参与质量是 否达到了90%,当没有达到90%要求时,应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增加模态即振 型的数量。 8.4.1.14问:做时程分析时如何输人地震波? 答:地震波的输入是通过主菜单【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函数】命令定义的。 点击添加时程函数后,可选择30多个地需波,也可以自已完义时理函新

8. 4.3 荷载理解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8.4.3.1问:程序中的荷载、荷载类型、荷载工况、荷载组合、荷载组代表什么 含义? 答:荷载:指某具体的荷载,如自重、节点荷载、梁单元荷载、预应力等,其特点是 具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向。 荷载类型:荷载所属的类型,如恒荷载类型、活荷载类型、预应力荷载类型等,该类 型将用于自动生成荷载组合上,程序根据给荷载工况定义的荷载类型,按照相关规范赋予 荷载全系数后进行荷载组合。择 荷载工况:是查看分析结果的最小荷载单位,也是荷载组合中最小单位。一个荷载工 况中可以有多个荷载,如同一荷载工况中可以有节点荷载、均布荷载等;一个荷载工况只 能定义为一种荷载类型,如某荷载工况被定义为恒荷载后,不能再定义为活荷载;不同的 荷载工况可以属于同一种荷载类型。 荷载组合:将荷载工况按一定的系数组合起来,是查看分析结果的单位。在MIDAS 软件中,当模型中没有非线性单元,且所做分析为线性分析时,荷载组合可在后处理中进 行,即运行分析后再做组合。当模型中有非线性单元,程序做非线性分析时,需在分析前 建立荷载组合,然后将其定义为一个新的荷载工况后再做分析。 荷载组:荷载组的概念仅使用于施工阶段分析中。在做施工阶段分析时,某一施工 阶段上的荷载均被定义为一个荷载组,施工阶段中荷载的变化,均是以组单位进行变 化的。 8.4.3.2问:【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中的质量如何理解? 答:指计算地震作用时参与计算的荷载代表值,可以理解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 算地震作用的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程序中将输人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一Z方向)的 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需要注意的是程序中质量设置有两个地方,一 个通过主菜单【模型/结构类型】命令设置自重转换成质量,另外一个通过主菜单【模型/ 质量命令设置其余的恒活荷载转换成质量。 8.4.3.3程序能否自动扣除板、梁和柱重叠处重复的质量? 答:一般情况下,没有扣除重叠部分的质量,但是当设置了刚域效果时,会自动扣除 重叠部分的质量。 8.4.3.4问:复制楼面荷载一项中的距离指什么意思? 答:举例说明,比如一个四层建筑物,层高分别为3.0,4.0,5.0,6.0m,各层同 位置荷载相同,距离就是指各楼层间层高值。在建立第一层荷载的同时,复制到其他层。 即在距离中输人3.0,4.0,5.0,6.0即可。 8.4.3.5问:在输入梁单元荷载时,有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两种输入方法,两者之 间有什么区别? 答:相对位置指把整个梁单元的长度定义为1.0,起点为0.0,终点为1.0,中间位 置按插值输入荷载位置,绝对位置指把整个梁单元长度按实际长度来定义,起点为0.0, 终点为梁单元长度,中间位置按实际长度计算输入荷载位置,

8.4.3.6问:程序对每层的柱、剪力墙的质量如何分配的? 答: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是按上下各半层计算质量的

8.5.1.1主菜单中“结果”命令行均为灰色,不可执行操作命令,请问是怎么一 回事? 答:处理结果只有分析完成后才会激活。 8.5.1.2问:在MIDAS/Gen中地震时程分析的步骤及对话框中各参数的意义是 什么? 答:一般地震时程分析的步骤如下(详细可参考用户手册或在线帮助): 1.在【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函数】中选择地震波。时间荷载数据类型采用 无量纲加速度即可,其他选项按默认值。 车2.在【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工况】中定义荷载工况。 结束时间:指地震波的分析时间。如果地震波时间为50s,在此处输人20s,表示分 析到地震波20s位置。 分析时间步长:表示在地震波上取值的步长,推荐不要低于地震波的时间间隔 (步长)。 输出时间步长:整理结果时输出的时间步长。例如结束时间为20s,分析时间步长为 0.02s,则计算的结果有20/0.02一1000个。如果在输出时间步长中输入2,则表示输出 以每2个为单位中的较大值,即输出第一和第二时间段中的较大值,第三和第四时间段的 较大值,以此类推。 分析类型:当有非线性单元或非线性边界单元时选择非线性,否则选择线性。 分析方法:自振周期较大的结构(如索结构)采用直接积分法,否则选择振型法。 时程分析类型:当波为谐振函数时选用线性周期,否则为线性瞬态(如地震波)。 无零初始条件:可不选该项。 振型的阻尼比:可选所有振型的阻尼比。 3.在【荷载/时程分析数据/地面加速度】中定义地震波的作用方向。在对话框如果 只选X方向时程分析函数,表示只有X方向有地震波作用,如果XY方向都选择了时 程分析函数,则表示两个方向均有地震波作用。 《系数):为地震波增减系数。 《到达时间):表示地震波开始作用时间。例如: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两 个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开始作用于结构上的时间)可不同。 《水平地面加速度的角度):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时如果输人0°,表示X方 向地震波作用于X方向,Y方向地震波作用于Y方向;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 时如果输入90,表示X方向地震波作用于Y方向,Y方向地震波作用于X方向:X、Y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时如果输入30,表示X方向地震波作用于与X轴方向成30°的 方向,Y方向地震波作用于与Y方向成30°的方向。 另外,地震时程分析不能与地震反应谱分析同时进行,用户应分别保存为两个模型, 分别进行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 时程分析注意事项: 1.截面需要使用【数据库/用户】来指定截面的尺寸,不然非弹性铰的特征值程序无 法自动计算,之后的计算也会有问题(如计算速度特别慢,计算会出错)。左 2.加柱的P一M一M铰时,不管截面形状,需要在“屈服面特性值”里选择“自动 计算”,对于梁和支撑是在“滞回模型”旁边的“特征值”里选择“自动计算”。 3.如果需要考虑“时变静力荷载”,在用地震动进行计算的时候,“时程荷载工况” 里“加载顺序”要“接续前次”,考虑时变静力荷载的作用,必须注意有一个顺序的问题: 在添加“时程荷载工况”和“定义时程分析函数”的时候,需要先定义“时变静力荷载”, 然后才定义地震动函数(定义地震波),并且在“时程荷载工况”的定义里,时变静力荷 载和地震波的分析类型及其他参数应该一致。 4.在“时程荷载工况”的定义里,考虑弹塑性一般使用“非线形”的分析类型,“直 接积分法”的分析方法,“阻尼计算方法”一般使用“质量和刚度因子”,可以通过第一 第二振型的周期来计算“质量和刚度因子”。“阻尼计算方法”的“应变能因子”和“单元 质量和刚度因子”一般是和组阻尼一起使用,两者的区别是“应变能比例”是根据单元的 变形来计算阻尼,“单元质量和刚度因子”计算阻尼的时候和振型有关。 5.如果要看到层的时程分析结果,需要定义【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勾选“时程 分析结果的层反应”,否则在【结果/时程分析结果/层数据图形】中看不到一些结果。 8.5.1.3问:如何设置中国规范里提到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答:“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值系数】中定义 对于需要放大或者折减的梁,单独定义一个截面号,然后修改相应的抗弯刚度,如需 调整抗扭刚度则修改Ixx,以实现刚度调整的目的。对于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也采用本 方法实现。 8.5.1.4问:中国规范里提到的“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如何设置? 答: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里设置结构整体的梁端弯矩 调幅系数,程序默认梁端弯矩调幅系数是0.85;如果需要对某个构件进行梁端弯矩 调幅,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编辑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里面进行 设置。 8.5.1.5问:中国规范里提到的“周期折减系数”如何设定? 答:“周期折减系数”在【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分析工况】里面进行设置, 这个系数适用于反应谱分析中特征值分析求得的所有自振周期。 8.5.1.6问:有限元中的单元阶次是什么含义? 答:如果单元的节点仅仅是单元的顶点,比如4节点的四面体,8节点的六面体单元 都是一阶单元;如果单元节点间还有中间节点就是二阶单元,比如在四面体的节点间均设 置一个节点,形成8节点四面体;这里的阶次其实就是单元插值函数(形函数)的阶次, 高阶次相对低阶次的计算精度要更高一些。

8.6.1问:自动生成混凝土的荷载组合后,是否可以看到荷载组合的包络信息? 答:用户可以在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一般】查看,在自动生成荷载组合时,程序 会生成包络组合,一类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包络结果,一类是使用极限状态益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8.6.2问:计算结果中的荷载组合很多,如何查找最不利荷载组合? 答: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里面,一般会有两个包络荷载组合生成,分别为承载能力和 正常使用状态的,看结果时CBmax就是最大值包络,CBmin就是最小值包络。 8.6.3问: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中,包含(般】、【混凝土】、【钢结构】和 【SRC】选项卡,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荷载组合中的【混凝土】、【钢结构】和【SRC】是针对各种结构类型使用的组 合,为构件设计准备的,构件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并不一定是内力最大值或最小值,所 以配筋计算中要对这些荷载组合逐一进行设计后才能确定,程序在输出的计算书中列出了 使用的荷载组合,但这些组合中不包括组合包络图。一般】中的组合是对各种工况分析 结果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组合的结果,可以选择不同结构形式查看组合包络图。 8.6.4问: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与框架柱之间的梁在剪力墙一侧的端部负弯 矩很大,梁所在楼层越高,负弯矩值越大,这样的问题如何对待? 答:这是由于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与柱的刚度(EA)差异导致竖向弹性收缩量的 差异引起的。当做施工阶段分析时,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也是在超高层建筑中,为什么 要做施工阶段分析的原因。当不做施工阶段分析,又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建议将 梁与剪力墙连接的一端设置为铰接连接进行分析,因为这一端在地震时经常会开裂,不能 保持原设计截面工作状态。 8.6.5问:在【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倾覆力矩】中查看的反应谱下墙、柱倾覆力 矩,是结构第一振型的还是所有振型的倾覆力矩? 答:是所有振型按SRSS或CQC法组合后的地震力算出的倾覆弯矩。 8.6.6问:模型中定义了个反应谱工况EX,在分析结果中时候出现了两个工况 分别为RS:EX和ES:EX,这两个工况代表什么含义? 答:RS:EX为反应谱工况,ES:EX为考虑5%的偶然偏心荷载;如果选择(考虑 偶然偏心!就会出现上述的情况。 8.6.7问: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时,在设计组合里面只有“钝化”,无法选择“激活”, 程序在设计时是否考虑了双向地震作用? 答:程序在设计时是考虑了双向地震作用的。 面 8 8.6.8问:如何进行双向地震作用扭转效应分析? 答: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中,在一般组合中勾选“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再设置 下“双向地震作用荷载工况”即可。 8.6.9问:如何查看结构的自振周期? 答:步骤如下: 1.在主菜单【模型/结构类型】中,将结构自重转换为X、Y方向(或X、Y、Z方向)。 2.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输入模态(频率)数量。 3.分析后在【结果/振型形状】中查看各种振型。 4.规范规定反应谱分析中振型参与质量应达到90%以上,在主菜单【结果/分析结果 表格/振型形状】中提供振型参与质量信息。在分析结束后,用户应确认振型参与质量是 否达到了90%,当没有达到90%时,应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增加模太数量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下的扭转振型。 8.6.25问:计算结果中扭转的质量参与系数为什么为零? 答:当用户只利用荷载转化为质量或者只考虑将结构自重转化为质量,软件就只考虑 结构的平动质量,而没有考虑结构的转动质量惯性矩。计算时要在主菜单【模型/质量/节 点质量】输人相关参数。另外需查看【模型/建筑物层数据】,将各层的刚性楼板假定取 消。如果不取消,计算结果也不会出现扭转振型

8. 7. 11 注意事项

8.7.1.1问:梁截面配筋计算时,程序是否只能考虑M.的因素,而不能者虑M的

第8章MIDAS/Gen疑难问题解答

答:现有程序无法作梁的抗扭设计。建筑结构中的边梁、有牛腿的梁以及一侧楼板开 洞的梁才会存在明显受扭情况,而其他类型梁的两侧楼板可以将扭矩平衡。目前解决办法 是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梁构件抗扭计算。由于梁主要是受弯构件,程序中也不考虑轴力 的因素。 8.7.1.2问:从其他结构分析软件导入MIDAS的结构计算模型,可以进行正常的 分析,但是分析后,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设计的菜单栏仍是灰体。做配筋设计前还有那些 步骤要进行设定? 答:在前处理中,先生成层,重新给构件进行编号,再进行结构分析。在后处理中, 输人相关设计参数即可。 8.7.1.3问:进行批量设计后,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简图结果时,实配钢筋有 显示数据,可是钢筋所需配筋面积模型图上的梁、柱、墙均显示为0:0:0,是什么 问题? 答:当尺寸单位设置较高时会出现此类问题,如当前尺寸单位为米,改为厘米时就可 以看到。 8.7.1.4问:是否可以设定单根构件的抗震等级? 答:可以,在【设计/一般设计参数/抗震等级】中可以对选择的构件设定其抗震 等级。 8.7.1.5问:【设计/一般设计参数/抗震等级】和“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及 “钢构件设计参数”里的“定义抗震等级”有什么区别?如果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何分 开定义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答:“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和“钢构件设计参数”里面的参数定义是对整个结 构的,和整个结构不一致的构件抗震等级在“一般设计参数”里面定义,选择需要定义的 构件,定义好参数,然后点击“适用”按钮。 8.7.1.6问:如不指定构件类型,如梁、柱和支撑等,对内力及位移计算是否有影 响,还是只对设计结果有影响? 答:MIDAS软件属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模型分析结果与单元类型、网格分割精 度有关,与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没有直接的关系。指定构件类型,是为了在计算分析得到的 内力基础上,根据现行规范进行相关内力调整。 8.7.1.71问:设计时是否需要对所有构件进行指定构件类型操作? 答:不需要,程序中默认的构件类型如下:X/Y平面构件在程序中默认为梁,Z向 构件程序默认为框架柱,与框架柱相连的构件默认为框架梁,其他斜向构件建议用户指定 其类型。对于根据规范需要进行内力特殊调整的构件,如角柱、框支梁、框支柱等需要设 计人指定构件类型。 8.7.1.8问:中国规范中提到的框支柱、角柱、底层柱等构件在结构分析时是否进 行相关计算? 答:规范对建筑中不同位置的构件设定了不同的内力调整系数及构造要求。用户可以 在主菜单【设计/一般设计参数/编辑构件类型】进行构件类型指定,程序会根据中国规范 要求自动进行调整。 8.7.1.2问。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1用而的分项系数值需

要用户自行设置么?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材料的分项系数均为1.4,材料分项系数与 昆凝土的强度等级无关;钢筋(HPB235\HRB335\HRB400)材料分项系数为1.1,预 应力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2程序中默认取值为:混凝土1.4, 钢筋1.1。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自行修改分项系数值。 8.7.1.10问:地震作用下,规范要求框架柱承担的基底剪力要大于0.2EQ或 1.5V,程序里面如何实现? 批标富我端饮 答:程序不能自动调整,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设置相关放大系数,具体在主菜单【设 计/一般设计参数/地震作用放大系数】里设置。设置后EQ增大系数的查看方式为:点击 “显示”按钮,在“设计”下勾选“EQ的增大系数”,可以查看EQ的增大系数。 8.7.1.11问:如何查看构件配筋时候用的荷载组合和内力值? 答:看每个构件的配筋时候用的荷载组合和内力值,可以在配筋设计后弹出的对话框 里面点击“简要结果”,里面有相应的值。 产 8.7.1.12问:怎样知道多少构件验算不通过? 答:选择验算不通过的构件,拷贝至Excel表格里面,可以看到构件的数量。 8.7.1.13问:设计时取用的内力为何与结果显示的内力不一样?人鸡专 答:设计时取用的内力是考虑了抗震调整系数的,如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梁端剪力 及柱端弯矩都有不同的放大系数。而结果下的内力是没有考虑抗震调整系数的。特别是柱 配筋设计时,取用的弯矩是轴力与偏心距的乘积,柱端弯矩只是用来计算初始偏心距的。 8.7.1.14问:程序中,梁、柱配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目前程序提供的计算书是根据实际配筋的验算结果,而非求构件所需配筋面积的 过程。 1.梁的配筋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方法,用内力包络值进行配筋计 算。当计算结果显示超筋时,可以调大钢筋直径,再进行配筋设计。程序内定配筋只提供 两排钢筋,多排时可通过加大每一排的钢筋数量再进行验算。 「2.柱的配筋设计。程序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F的双偏压方法计算配 筋的,具体过程是根据用户定义的柱截面尺寸,程序按构造要求先定好钢筋根数,再 根据定义的钢筋直径按顺序对各组组合内力进行承载力计算,当截面承载力不满足 时,再选用下一个钢筋直径进行计算,直至截面承载力满足所有组合内力的要求。因 为双偏压设计是一个多解的过程,所以程序必须按上述操作才能输出一个合理的配筋 结果。另外程序也提供验算的功能,可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编辑验算用柱 截面数据】里先定义好钢筋布置,再通过【设计/钢筋混凝土截面验算/柱截面验算】 进行验算。 8.7.1.15问:在设计的时候要指定构件,假如不指定构件的话,设计的结果会有什 么不同,对结果的影响是怎么样? 饰主西彭临场件链庭吐工胜

8.7.1.15问:在设计的时候要指定构件,假如不指定构件的话,设计的结果会有什 么不同,对结果的影响是怎么样? 答:主要影响构件的计算长度,对于钢结构建议执行这项操作,可由程序自动来判

8. 7.2 混凝土构件设

第8章MIDAS/Gen难问题解答

8.7.2.1:问:墙单元配筋时提示“直线墙不存在一设计截面用”警告信息,如何 处理? 答:首先定义一下层,在主菜单【模型/建筑物数据/定义层数据】,然后重新编一下 墙号,【模型/建筑物数据/自动生成墙号】,再运行分析。 18.7.2.2问:如何计算混凝土裂缝? 答:在主菜单【设计/PSC设计参数】中选择B类构件(因为只有B类构件才验算裂 缝宽度)。选择后在PSC设计表格中将提供根据规范的验算结果。 8.7.2.3问:程序中框架柱的最大配筋率为多少?圆 答:程序中,可以在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编辑最大配筋率】自己定义 最大配筋率。 8.7.2.4问:如何调整“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答:在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里设置整体的梁端弯矩调 幅系数,程序默认该系数为0.85;如果要对某个构件进行单独调幅需在主莱单【设计/编 辑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里设置。

排水沥青路面现状与发展8. 7.3钢构件设计

8.7.3.1问:程序在钢结构构件验算时是否考虑了厚钢板强度的降低? 答:程序中已经根据现行规范要求,根据钢板的不同厚度,抗拉强度取不同的设 计值。 8.7.3.2问:选择由程序自动计算钢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时,应该注意那些 可题? 答:程序自动计算方法采用的是《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一2003中的附录D的 方法。当计算长度系数K,、K,等于10的时候,计算长度系数可能是错误的,产生这种 情况主要是由于:1.构件的线刚度与同它相连构件的线刚度比太大;2.此构件两端可能 存在无约束连接,如与其连接的构件中有铰接或架单元等情况;这时可以利用人为指定 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设计/一般设计参数/计算长度系数】。 8.7.3.3问:如何输人梁、柱平面外计算长度? 答:程序可以自动计算钢结构的平面内长度和平面外长度。如果用户要自已定义计算 长度,可在主菜单【设计/一般设计参数】中输人自由长度和计算长度系数。当采用程序 自动计算计算长度系数时,如果有倾斜构件,要注意定义倾斜构件的构件类型,因为计算 长度系数是由梁、柱线刚度比计算的。 8.7.3.4问:截面数据库中,用户定义双角钢组合截面时,两个角钢之间的缝宽对 计算有何影响? 答:缝宽对沿缝宽方向的惯性矩有影响,在垂直方向没影响。为了加强平面外的稳定 性,通常用稍大的缝隙。

8.7.3.5问:【设计/钢构件设计/编辑钢材特性值】中参数Fu的意义? 答:Fu为钢材抗拉屈服强度,钢材的屈服强度是衡量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确定强度 设计值的重要指标。 8.7.3.6问:程序采用何种方式计算钢梁稳定性? 答:在进行稳定性计算时,梁与柱的计算原则是一致的,即采用规范中压弯构件稳定 性计算公式进行验算。 8.7.3.7问:在查看计算书时发现,钢梁和钢柱的验算内容是一样的,为什么钢梁 不按纯弯构件验算,而钢柱要进行抗剪计算? 答:软件中对于钢结构构件的验算原则是,首先根据计算得到的构件内力来确定构件 类型,进而选择验算方法。对于楼层为刚性楼板假定的钢梁,梁的轴力为0,程序会按纯 弯构件进行验算;对于楼层为弹性楼板假定的钢梁,梁的轴力大于0,程序会按压弯构件 进行验算,当钢梁存在平面外弯矩时,程序会按双向压弯构件进行验算。按照规范建议, 钢柱主要为压弯构件,一般不会出现抗剪控制,但程序对钢柱进行抗剪验算也是正常验算 的一个步骤。 8.7.3.8问:程序能自动统计用钢量吗? 答:在主菜单【工具/材料统计】可以得到用钢量,如果是混凝土结构可以得到钢筋 用量和混凝土用量。 8.7.3.9问:软件中可不可以通过关闭某个开关取消钢梁的稳定验算而不影响钢柱 的稳定验算? 答:在钢构件设计标准中勾选[所有梁都不考虑横向屈曲选项即可。 8.7.3.10问:模型中一根钢梁在验算后显示应力比为0.80,然后对该梁进行单元 细分后形成了10个单元,再次验算后这10个单元的应力比都在0.3左右,这是为什么? 答:对构件进行细分后,需要用指定构件功能,将分割成10个单元后的构件指定为 根构件再进行验算,否则构件计算长度不正确,验算得出的应力比就会发生变化。

GB/T 51311-2018标准下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R

:建工版图书销售分类已标注于图书封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