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6-062-2022 海南省安居房建设技术标准.pdf

DBJ46-062-2022 海南省安居房建设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46-062-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4469
下载资源

DBJ46-062-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6-062-2022 海南省安居房建设技术标准.pdf

4.2.5鼓励在符合规划的条件下将城镇规划区、产业园区等人口聚 集区域已供应的工业、仓储、商业、办公等存量非住宅建设用地依 法改变用途用于建设安居房

4.3.1本标准在附录A、附录B提出了安居房公共区域和套内空间 可参照的室内装修标准,在附录C提出了可参照的智能化配置标 准,分为基础档和提高档,可根据项目条件自行选择。在制定设计 任务时,可根据调研情况,抓住项目的主要矛盾,在满足标准刚性 要求底线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弹性指标,让项目在品质与经济中取 得平衡,

出,力 人上文 王务时,可根据调研情况,抓住项目的主要矛盾,在满足标准刚性 要求底线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弹性指标,让项目在品质与经济中取 得平衡。 4.3.2本条规定了设计任务宜包含的内容,地块规划条件应符合项 目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配套设施类型、面积和数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CB50180的要求,可与 周边住项目统筹协调,其余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以外,还应 符合现行国家和海南省有关标准、政策的规定。 4.3.3居住空间包括卧室和起居室。安居房项目应根据对目标人群

4.3.2本条规定了设计任务宜包含的内容,地块规划条件应符合项 目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南沟桥施工组织设计,配套设施类型、面积和数量应符合

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配套设施类型、面积和数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CB50180的要求,可与 周边住宅项目统筹协调,其余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以外,还应 符合现行国家和海南省有关标准、政策的规定。

5.1.1安居房建设规划应符合本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的总体要求。 5.1.2安居房建筑体量、尺度应当与城镇规模、街区环境、道路等级 及周边自然环境等相适应。建筑层数不宜小于4层,建筑高度尚应 符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 要求。

要求。 5.1.3安居房应具备适宜的居住环境,既要满足室内的日照、采光 要求,又要保证室内人员活动的安全性和通风卫生条件,还应满足 室内居民私密性的需求。同时,从居住街坊考愿,应满足工程管线 理设和城市设计空间环境要求。计算机模拟分析风环境、声环境、 光环境、热环境可有效辅助设计。 5.1.4建筑主朝向应满足室内及室外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并符 合节能减排的原则,有利于控制碳排放量。 5.1.5为了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既要满足室内的日照、采光要求 又要保证人员活动的安全性和通风卫生条件。同时,从建筑群体考 急,应满足工程管线理设和城市设计空间环境要求。有多排建筑物 的总平面设计应进行基地自然通风气流分析,避免出现自然通风 带流区。建筑平均迎风面积比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 不境标准》JGJ286的相关要求。 5.1.6环境良好的下沉庭院及室外场地可以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交 主空间,提升小区的氛围和居民的幸福感。同时采用下沉庭院和采

5.1.3安居房应具备适宜的居住环境,既要满足室内的日照、采光

要求,又要保证室内人员活动的安全性和通风卫生条件,还应满足 室内居民私密性的需求。同时,从居住街坊考虑,应满足工程管线 埋设和城市设计空间环境要求。计算机模拟分析风环境、声环境 光环境、热环境可有效辅助设计。

又要保证人员活动的安全性和通风卫生条件。同时,从建筑群体考 虑,应满足工程管线埋设和城市设计空间环境要求。有多排建筑物 的总平面设计应进行基地自然通风气流分析,避免出现自然通风 带流区。建筑平均迎风面积比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 环境标准》IGL286的相关要求

5.1.6环境良好的下沉庭院及室外场地可以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交

往空间,提升小区的氛围和居民的幸福感。同时采用下沉庭院和采 光天井可以实现地下室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设备投入,降 低成本,节能减排。 517民住街坊的机动车出入口不应直接向城市主王道开口日应

避开城市主要道路交义口。用地内应规划通往公共交通站点、相 居住街坊及主要公共设施的便捷、安全的人行线路,并应与城市慢 行系统及城市绿道有效连接。居住街坊内无障碍人行系统应与城 市道路无障碍系统相衔接

5.2.1安居房应符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 没计标准》GB50180等相关规范规定和当地规划要求,根据规划居 主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及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建设综合配套设施, 并应与时俱进,适应实际需求,如在适宜位置配置步行便捷可达的 洗衣、维修、理发、水站、家政服务中心、邮政、百货、药房等便民服 务设施。

5.2.2本条旨在将传统邻单文化与现代居住模式相结合。打造共享

5.2.4安居房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宜选用智能信包箱,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1智能信包箱宜设置在小区架空层、物业用房或具有 更捷使用通道的地面层;2)宜靠近住宅单元主要入口设置:3)位于 室外时,应有防雨措施:4)宜利用公共部位的照明,预留电源接口。

5.2.6标识系统要结合人体工程学,根据人的最佳视力范围设置相

足的问题。考虑到场地内人车分流以及完整的绿化空间,停车场所 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除满足当地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要求的 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外,地面设置临时车位便于访客停车后快速 找到楼栋单元。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节纳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利用 地下空间的同时应结合地质情况,处理好地下人口与地上的有机 联系、地下的通风及防渗漏等问题 5.2.8电动汽车的电池有爆炸燃烧的风险,应严格遵循消防设计的 规定。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故需要提前预留安装 充电设施的条件。 5.2.9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过程中极易发生电气火灾,电动自行 车起火后火势蔓延快,火灾致死率高,危险性极高,需要强化电动 自行车停放、充电时的安全要求,因此对于电动自行车库内停放的 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方式给出强制性的要求。电动自行车库应划分 集中充电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需要将电池放入充电柜内,如果 发生电池充电过程中起火爆炸,可以起到有效隔断、控制火势蔓延 的作用。 非机动车在坡道上推行困难,需要限制推行长度和高度,不宜 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 5.2.10居住街坊内的公共活动场地,可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户外活 动空间。各类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合理配建可提高居民日常生活质 量,满足居民户外运动锻炼的需求,同时能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 户外活动设施的配建应数量适宜,同时注重质量与安全性。 儿童的活动需要家长陪同,其活动场地的设置需安全且便于 监护,所以宜与老人活动场地相邻布置。老年人活动不便,其场地 设置也需要满足安全、健康原则。 5.2.11活动健身场地宜与住宅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同时户外活动

足的问题。考虑到场地内人车分流以及完整的绿化空间,停车场所 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除满足当地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要求的 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外,地面宜设置临时车位便于访客停车后快速 找到楼栋单元。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利用 地下空间的同时应结合地质情况,处理好地下人口与地上的有机 联系、地下的通风及防渗漏等问题 5.2.8电动汽车的电池有爆炸燃烧的风险,应严格遵循消防设计的 现定。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故需要提前预留安装 太山洗浴贴发件

5.2.9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过程中极易发生电气火灾,电动自行

车起火后火势蔓延快,火灾致死率高,危险性极高,需要强化电动 自行车停放、充电时的安全要求,因此对于电动自行车库内停放的 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方式给出强制性的要求。电动自行车库应划分 集中充电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需要将电池放人充电柜内,如果 发生电池充电过程中起火爆炸,可以起到有效隔断、控制火势蔓延 的作用。 非机动车在坡道上推行困难,需要限制推行长度和高度,不宜 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

5.2.10居住街坊内的公共活动场地,可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户外活 动空间。各类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合理配建可提高居民日常生活质 量,满足居民户外运动锻炼的需求,同时能促进里之间的交流。 户外活动设施的配建应数量适宜,同时注重质量与安全性。 儿童的活动需要家长陪同,其活动场地的设置需安全且便于 监护,所以宜与老人活动场地相邻布置。老年人活动不便,其场地 设置也需要满足安全、健康原则

5.2.11活动健身场地宜与住

场地不宜安排在住宅楼围成的“闭合”的户外空间内,以免活动噪 声形成的混响声场干扰室内居民。通过布置绿化及构筑物可起到

定隔声及阻隔视线的作用。活动场地附近可结合社区服务中心 等配套设施设置公共厕所。 5.2.12健身步道作为集绿色、生态、休闲、健身于一体、方便群众步 行的户外保闲健身设施,对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实现基本公 供共服务均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周边1000m范围之内如有长 度符合要求的健身步道,居住街坊内可不重复设置。

5.3.1通过合理配置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温度、美化环境 等作用的植物,能够提升居住品质。选择适当的植被品种,为其提 共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利于维持任区品质的长久性和安全性。 5.3.2植物景观宜步移景异、合理搭配,满足场地渗透并保证植物 的预生长及成活率。林下植物应具有耐阴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 乔木根系的生长。种植设计中应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植 物材料。如选用外来新植物种类品种,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植物 配置密度要合理,兼顾近、远期景观效果。 在配置泳池的区域,常绿乔木配置比例可适当降低

端温度(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垂直绿化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 和微粒物质,提高空气质量,维持室内温度的平衡,还能为野生动 值物提供食物和避难所,在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此外,垂直绿化还能通过其发达的根系增强水的渗透作用和增加 蓄水量。

5.3.5无障碍设计应保证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为老年人提供不间 断的安全活动场地 5.3.6居住街坊内倡导设置便于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在建筑底层 设架空层用作通道、布置绿化小品和居民休闲设施等公共用途,有 利于创造便于邻单交往的公共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且不过 多增加建设成本,底层公共空间不得改性或移作他用。公共空间之 间可用连廊联系,方便活动、交流避免不连续导致空置。室外联系 空间应考虑降噪设计

5.3.7当存在超过标准的噪声源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噪声敏感

5.3.7当存在超过标准的噪声源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2噪声敏感 建筑物应远离噪声源;2)对固定噪声源,应采用适当的隔声和降噪 措施;3)对交通干道的噪声,应采取设置声屏障或降噪路面等措施

计的要求,可充分利用积蓄雨水进行绿化灌溉和道路、公厕冲

6.1.4多套住宅组合的单元式布局有利于节约交通、公共设

型设计的均好性有利于保证大部分住户的获得感。 6.1.7海南气候炎热潮湿,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通风、采光、日照、防 朝、排水等条件差,对居住者健康不利。安居房套内空间均不应布 置于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封闭内天井、长内廊布局在通风采光、户 间十扰、安全和防疫等方面都不利,品质较低。封团内大并布局指 通过四周均被封闭建筑空间(架空连廊、平台等除外)围合的室外 露大空间解决采光和通风的平面布局。如在两个方向上设置宽度 不小于3米的开口可不视为封闭内大井 6.1.8从经济、节约资源角度,对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等功能的 飘板、格栅、构架等装饰性构件应控制使用量。玻璃幕墙在安全、节 能、光污染等方面存在使用局限,不应在住宅项自采用

6.2.1安居房为面向符合条件的本地居民家庭和引进人才家庭供 应的共有产权住房,一般为其家庭长期居住的第一居所。各面积区 段的套型应针对住户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和生活方式,设计合理的 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可分居住空间数量和使用面 积,

6.2.2考虑海南安居房面对的住户群体要求,比照住建部政策研究

表1新加坡组屋面积区段和套型模式

6.3.1每套住宅至少包含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 功能空间。基本功能空间不等于房间,没有要求独立封闭,有时不 同的功能空间会部分地重合或相互“借用”。安居房一般面积较小 空间紧凑,具备适当的储藏收纳空间能提高居室的舒适度。收纳空 间可以是独立的储物间、衣帽间、嵌入式壁柜,也可以是基本功能 空间内可放置衣柜、橱柜、餐边柜、阳台柜等收纳设施的空间。 6.3.2安居房一般空间较为紧,为保障各功能空间基本的功能需 要,本条规定其最小使用面积。 6.3.3随着居民平均身高的增长,考虑海南炎热气候条件下室内通 风、散热需要,将最小层高规定为3.00m。从节能、节地、节材的需 要,规定最大层高不宜大于3.10m。在3.00m最小层高情况下, 室、起居室的净高能满足不低于2.60m的要求。厨房、卫生间面积

较小,且有管线走位和吊顶的空间要求,规定净高不低于2.20m。 局部净高是指室内梁、吊顶、吊柜、设备管线等底部与地面 距离。

6.3.4为满足使用燃气灶具的要求,厨房应是具备直通室外的门或

窗且自然通风良好的独立可封闭空间。厨房经外窗散发的油 味、噪音较大,严重影响路经的居民,不应直对公共走廊。

或3个独立空间,便于多人同时使用不同功能,提高卫生间使用效 率。单卧室套型居住人数较少,可不做要求。兼卧室的起居室应计 卧室数量。

6.3.6阳台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可起到休闲、洗晒衣物、观 景等多种作用,在海南气候条件下尤为重要。本条要求每套住宅应 设阳台或平台(露台)。

6.3.7空调是热带地区住宅重要的设备,应妥善安排好其室内外机 和管线。空调管线过长会影响功耗,空调管线暴露在外影响使用寿 命,也影响观瞻。空调室外机应安装在牢固的结构平台上,室外机 平台的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建筑外墙空调器室外机平台技术 规程》TICCES10的要求。

6.4.1安居房公共出入口处设标识方便于寻址。从安全、防盗考虑, 各出入口均应设置配备门禁系统的安全防护门。住宅的主要公共 人口一般设在建筑首层或塔楼底层,应在此设置公共门厅提供室 内外过渡空间,提升居住的舒适度。 5.4.2在海南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公共门厅、候梯厅、公共走廊 等公共空间具备自然通风和采光能有效提高住户舒适度。当其不 具备自然通风、采光条件时,宜设置空调、风扇等设施改善室内热 湿环境:设置照明设备提高室内照度

6.4.3公共厂门厅、候梯厅是住户较集中使用的空间。对管道、消防栓 等设备进行隐蔽化处理可以提高空间品质,改善住户体验 6.4.4公共区域应具有良好的标识,便于访客弓导、邮包投递与消 防指弓,本条对相关部位应具有的标识做出规定。 6.4.5安居房应按现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的规定配备电 第。电梯数量、载重、速度应根据建筑总层数、楼层住户数合理配 置,满足上下班高峰期需要

6.5.2安居房建筑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为居任

梯提出面层材料铺装的防滑要求,避免滑倒摔伤。静摩擦系数 COF)或防滑值(BPN)均为表示地面防滑性能的参数,其中室内外 的潮湿地面防滑性能用防滑值(BPN)衡量,防滑性在室外地面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规定,用摆式防滑 生能测试方法测定(湿态)防滑值,其单位为BPN:而静摩擦系数 COF)指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力的比值,用于衡 量建筑室内防滑地面的于态防滑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陶瓷砖》GBT4100及行业标准《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 及试验方法》JC/T1050的规定进行产品检测。 第2款,建筑公共区以及老人用房的墙面或者易接触面不应 有明显棱角或尖锐突出物,以尽可能保障老幼行走安全。老年人因 身体衰退常常在经过公共走廊、过厅、浴室和卫生间等处需借助安 全扶手的扶助技术措施通行,而过道空间内无可抓扶的支撑物,特 别是在晚间起夜时,连续扶手、扶板的设置是老年人可依赖的安全 行走工具。 第3款,地面存在高差不仅影响套内通行的顺畅,亦存在很大 的安全隐患。高差超过15mm时,则会对行动不便和使用轮椅的人 杉成通行障碍和磕等安全隐惠,因此应尽量消除套内同层地面 高差,对于开阳台、露台的高差不做要求 6.5.4安居房首层主要出入口应设置为无障碍出人口,并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可以设置平坡出入 口、同时设置台阶和轮椅坡道的出入口。人口平台、通向候梯厅的 通道、公共走道和无障碍候梯厅均应满足轮椅的通行要求。无障碍 出入口不仅能满足行为障碍者的使用,也便于推婴儿车、搬运行李 等人员使用。 对于首层设置多个出入口的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 能多的设置无障碍出人口,以满足使用人群出行的方便,减少绕行 路线。

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可以设置平坡出人 口、同时设置台阶和轮椅坡道的出入口。入口平台、通向候梯厅的 甬道、公共走道和无障碍候梯厅均应满足轮椅的通行要求。无障碍 出入口不仅能满足行为障碍者的使用,也便于推婴儿车、搬运行李 等人员使用。 对于首层设置多个出人口的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 能多的设置无障碍出人口,以满足使用人群出行的方便,减少绕行 路线。

用垂直交通,安全快速地运送病人就医。当采用担架电梯时,轿相 的净尺寸及轿相门的净宽均应满足相应要求,可采用深轿相或者 宽轿相的形式,宽轿相是利用对角线放置铲式担架车。 6.5.6鼓励设置儿童临时托管场所的目的是要满足因家长工作加 班、临时外出等需要孩子暂时被托管的需求。同时一些学校和家长 单位下班时间的不同步,也导致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儿童临时托 管场所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范及管理要求,配备适宜的设施 并制定保障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适合他 们的食物和点心,让孩子离开父母也能体会到在家里的安全舒适。 6.5.7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卫生间、卧室,应设置高度适宜的 方便使用的紧急求助呼救按钮,考虑摔倒后能激活宜采用按钮与 拉绳结合的方式,呼救报警系统应联通至物业办公室,能及时通知 到物业管理等人员

6.7.1安居房日常安全防护、防坠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方案设计 开始就要有安全思维,避免容易导致安全风险的设计和构造。

6.7.2使用防腐防锈性能好、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是 安居房安全耐久能实现的关键。条文中列举的材料是比较常用并 经济性好的材料,满足安居房的基本使用,对于有条件使用更优的 材料提高安居房的品质也是应该鼓励的

6.8.1房间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一是可以显著地降低房间自然室 温,为居住者提供有更多时间生活在自然室温环境的可能性,从而 本现健康建筑的设计理念;二是能够有效地缩短房间空调器开启的 时间,节能效果明显。室内外之间自然通风既可以是相对外墙窗之 间形成的对流的穿堂风,也可以是相邻外墙窗之间形成的流通的 转角风。将室外风引人室内,同时将室内空气号引导至室外,需要合 理的室内平面设计、室内空间合理的组织以及门窗位置与大小的 精细化设计:本条文对房间的通风路径进行了规定,房间可满足自

然通风的设计条件为:1当房间由可开后外窗进风时,能够从套内 厅、厨房、卫生间等)或户外公用空间(走道、楼梯间等)的通风开 或洞口出风,形成房间通风路径:2房间通风路径上的进风开口 和出风开口不应在同一朝向;3)当户门为常闭式防火门时,户门不 应作为出风开口。单元内的各户只能通过户门独立地和单元公用 空间组成通风路径,不应以户与户之间通过户门组成通风路径。现 行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I75中对于 通风路径的设置已有详细的规定,可参照执行。 房间外门窗有足够的通风开口面积非常重要。现行国家标准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也规定了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 小于地面面积的5%。门窗的并启方式决定着“可开启面积”,而“可 开启面积”一般不等于门窗的可通风面积,通风开口面积强调门窗 用于通风的开启功能,当平开门窗、悬窗、翻转窗的最大开启角度 小于45°时,通风开口面积应按外窗可开启面积的1/2计算。因此, 条文中使用了“通风开口面积”,这样既强调了门窗应重视可用于 通风的开启功能,对通风不良的门窗开启方式加以制约,也可以把 通风路径上涉及的建筑洞口包括进来,还可以和现行国家标准《住 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用词统一便于执行。 本标准中的“房间”包含主要房间和其他房间,主要房间( 室、书房、起居室等)外窗,其外窗的面积相对较大郑州国际物流园区锦祥花园二期棚户区改造项目冬期施工方案(47页),通风开口面积 应按不小于该房间地面面积的10%要求设计,而考虑到本地区的 厨房、卫生间、户外公共走道外窗等,通常窗面积较小,满足不小于 房间(公共区域)地面面积10%的要求很难做到,因此,对于厨房 卫生间、户外公共区域的外窗,其通风开口面积应按不小于外窗面 积45%设计。 6.8.2本条规定是对整套宅总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的要求,使用 时,既要保证整套住宅总的自然通风升口面积,也要保证有自然通 风要求房间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 左公利用工健业次源助扇时平时必西岛烘旅宝生不

舒适眩光,可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包括窗帘、白叶、调光玻璃等; 窗结构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5.8.3本条文引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中的规定,考愿到阳 台封闭的可能性,因此对封闭阳台外窗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也提 出相应的要求

舒适眩光,可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包括窗帘、白叶、调光玻璃等; 窗结构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6.8.3本条文引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中的规定,考虑到阳 台封闭的可能性,因此对封闭阳台外窗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也提 出相应的要求。 6.8.4考虑到海南回南天、台风季节等特殊时期外窗均为关闭状 态,为改善卫生条件,明卫也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淋浴区墙面防 水层翻起高度不应小于2.00m,且不低于淋浴喷淋口高度,洗面器 处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应小于1.20m,其他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 不应小于0.30m。管道连接严密、维修更换便捷,连接部位不渗不 漏。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 生间及厨房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卫生洁 具与台面、墙面、地面等接触部位应密封防水。 6.8.5竖向排风道在用户排油烟机软管接人处会安装防火逆止阀 考虑到防火止回阀可能会位于厨房吊顶或吊柜内,因此要预留检 修空间,以便对防火止回阀进行检修、更换。 考虑到无动力排气风帽可防止倒灌,且有助于排气道的排风 效果,在住宅的设计使用中也较为常见,因此推荐使用 6.8.6日照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为保证居住空间的 日照质量,规定居住空间的窗洞不应过小。 6.8.7住宅应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安静的室内生活环境,但是在现代 城市中天部分住宅的外部环境均比较噜杂,尤其是邻近主要街道 的住宅,交通噪声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应在住宅的平面布置和 建筑构造上采取有效的隔声和防噪声措施,例如尽可能使卧室和 起居室远离噪声源,邻街的窗户采用隔声性能好的窗户等。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上层居住者的活动 对下层居住者的影响程度:撞击声压级越大,对下层居住者的影响 就越大。为避免上层居住者的活动对下层居住者造成影响,应采取 有效的构造措施,降低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例如,在楼

6.8.4考虑到海南回南大、台风季节等特殊时期外窗均为关

态,为改善卫生条件,明卫也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淋浴区墙面防 水层翻起高度不应小于2.00m,且不低于淋浴喷淋口高度,洗面器 处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应小于1.20m,其他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 不应小于0.30m。管道连接严密、维修更换便捷,连接部位不渗不 属。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 生间及厨房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卫生洁 具与台面、墙面、地面等接触部位应密封防水,

板的上表面敷设柔性材料,或采用浮筑楼板等。 6.8.8住宅的内部各种设备机房动力设备的振动会传递到住宅房 间,动力设备振动所产生的低频噪声也会传递到住宅房间,这都会 重影响居住质量。特别是动力设备的振动产生的低频噪声往往 难以完全消除,因此,住宅设计时,不仅针对室外环境噪声要采取 有效的隔声和防噪声措施,而且卧室、起居室(厅)也要布置在远离 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如水泵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机房等)的 位置,且做到结构相互独立也是十分必要的措施。对于防止排水管 道噪声的措施宜采用同层排水,有效控制噪声影响:排水管布置在 室内时,应采用降噪管材或降噪构造措施。 6.8.9降低建筑碳排放,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改善围护结构 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的 用能需求,进行权衡判断的设计建筑,屋面、外窗、东、西向外墙的 传热系数不得降低。 6.8.10咽烟及二手烟对人体健康会造成极天危害,目前国内一些 城市已经发布了控制吸烟条例。本条所述的建筑室内,主要指的是 在住宅建筑内的公共区域设置禁烟标志,或由业主制定禁烟规章 制度。

7.1.1开始设计前,要根据各类因系选取安全适用的结构体系,因 本标准主要针对高层住宅,国内高层住宅一般不采用木结构,故木 结构等体系未列入内,如将来有适合海南的木结构体系,可根据需 要采用。 7.1.2装配整体式结构的适用高度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 疑土结构技术规程》IGI3中的规定并适当调整。根据国内外多年 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区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当采取了可靠的节 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施后,装配整体式框架的结构性能可 以等同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当节 点及接缝采用适当的构造并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 沟技术规程》JGI1中有关条文的要求时,可认为其性能与现浇结 沟基本一致,其最大适用高度与现浇结构相同。如果装配式框架结 构中节点及接缝构造措施的性能达不到现浇结构的要求,其最大 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墙体之间的接缝数量多且构造复 杂,接缝的构造措施及施工质量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 更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很难完全等同于现浇结构。当 预制剪力墙数量较多时,即预制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剪力较大时,对 其最大适用高度限制更加严格。在计算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 的总剪力占该层总剪力比例时,一般取主要采用预制剪力墙构件 的最下一层;如全部采用预制剪力墙结构,则计算底层的剪力比 列:如底部2层现浇其他层预制,则计算第3层的剪力比例。 7.1.3装配式结构的平面及竖向布置要求,应严于现浇混凝土结

7.2.1按照遭受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 影响的程度及建筑功能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将建筑工程划分为 不同的类别,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要求,是根据我国现有技 术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达到减轻地震灾害文合理控制建设投 资的重要对策之一。 7.2.2装配式结构的设计大唐灞桥发电厂翻车机室及1号转运站降水和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应注重概念设计和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本标准对于高层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主 要概念,是在选用可靠的预制构件受力钢筋连接技术的基础上,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