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602-2021 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pdf

DL/T 5602-2021 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602-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68387
下载资源

DL/T 5602-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602-2021 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pdf

6.6.1当存在深基坑时,应考虑基坑开挖对周围已有建(构)筑 物、道路和地下管线、市政设施的影响,岩土勘察及环境调查的要 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I120的有关 规定。

6.6.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应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特

征以及由于地基基础问题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 的程度确定。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的220kV板纽变电站、330kV 及以上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应为乙级。

国际名苑施工组织设计6.6.3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等的计算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基础与相邻建筑物基础间距不满足应力扩散角外伸宽度 时,理深较浅的基础底面下可设素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垫层

6.6.4桩基础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的有关规定。当基桩有接地要求时,应做好基桩接地措施。当桩 基础与既有建筑距离较近时,应考虑基桩施工对原有建筑基础的 影响。

的沉降差和整体沉降应满足工艺的沉降要求,其他设备地基基础 变形不宜大于表6.6.5的规定

6.6.7地下电缆层抗浮稳定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6.6.7地下电缆层抗浮稳定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6.6.7地下电缆层抗浮稳定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位于深厚回填土、软土地 基上的变电站应采取减小地下电缆层与电缆隧道结构沉降差的措 施,地下电缆层与电缆隧道结构的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穿地下 室外墙的电缆隧道预留套管除应满足电气工艺的要求外,尚应考 虑隧道工期不同步时的封堵。

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

建(构)筑物抗震及减振

7.1.1建(构)筑物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有关规定。220kV枢纽变电站 330kV及以上变电站、经主管部(委)批准在地震时必须保障正常 供电的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应为重点设防类:其他变电站配电装置 楼应为标准设防类

7.1.2变电站多高层配电装置楼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7.2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7.2.1建(构)筑物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变电 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的有关规定。 7.2.2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 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 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 的弯矩和剪力进行适当放大。

7.2.1建(构)筑物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7.2.2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

7.2.2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

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 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 的弯矩和剪力进行适当放大。

7.2.3屋顶布置的构架设计,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

应时宜乘以增大系数3,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构架与建筑物 结构连接部分构件应考虑相应效应。当采用振型分解法时,构架 可视为结构体系一部分进行计算

7.3.1体系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 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不设置防震缝时,应采用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分析判 明其应力集中、变形集中或地震扭转效应等导致的易损部位,采用 相应的加强措施; 2当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其两侧的上部结 构应完全分开; 2)防震缝宽度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 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以及可能的地震扭转效应确 定;当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屋面上设置出线钢构架且 防震缝穿越上下两种结构时,缝宽不应小于上下两种结 构单独计算时的地震位移之和。 7.3.2 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7.3.2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进人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 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石土、砂(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性 土尚不应小于2倍~3倍桩身直径,对其他非岩右土尚不宜小于4 倍~5倍桩身直径; 2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应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 好的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也可采用素混凝土或搅拌流动性水泥 土回填; 3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40kPa (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5kPa)的软土,且桩基水平承载力不满 足计算要求时,可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进行 加固; 4存在液化扩展的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侧向作用力

7.4.1建筑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 穿过隔震层的设备管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采取适应罕遇地震水平 位移的有效措施。

7.4.1建筑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

7.4.2建筑隔震层采用的橡胶支座的结构、使用类型和质量验收 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的有关 规定,

7.4.2建筑隔震层采用的橡胶支座的结构、使用类型和质量验收

7.4.3建筑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第一层以下的部位,其橡胶隔震

支座应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间距不宜过大。其规格、数量和分 布应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支座应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间距不宜过大。其规格、

7.4.4建筑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应保持稳定,不宜出现不可

7.4.5电抗器等振动明显的电气设备,其基础宜与主

离,当确需与主体结构相连时应采取其他可靠的减振措施

7.4.6当电气设备自带减振器、隔振垫时,结构基础应满足减振

7.4.6当电气设备自带减振器、隔振垫时,结构基础应

器、隔振垫的相关工艺要求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 《建筑门窗防沙尘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737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 《建筑门窗防沙尘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737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 《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工程技术标准》JGJ/T473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 《钢筋架楼承板》JG/T368 《建筑变形缝装置》IG/T3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L/T56022021

《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DL/T5602一2021,经国家 能源局2021年4月26日以第3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 了我国近年来户内变电站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同时对国内主 要设备厂家技术参数进行整理、分析,并且开展了与户内变电站楼 面活荷载有关的专题研究,对常用的变电站结构荷载计算参数取 值进行论证。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 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 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 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施工方案1 总 则 41 2 术 语 42) 3 材 料 43) 3. 1 材料选用与要求·…· (43) 3. 2 设计指标 (44) 建筑设计 (45) 4. 1 般规定 (45) 4. 2 建筑围护系统 (46) 4.3 建筑防火 (47) 4.4 功能房间 (49) 4.6 垂直交通、吊装 (50) 4. 7 防水、防渗漏 (50) 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 (51) 5. 1 一般规定 ( 51 ) 5. 2 楼面、屋面活荷载 (52) 5. 3 构(支)架及起重设备荷载 (54) 5. 4 作用组合 (54) 结构设计 (55) 6. 2 结构选型 (55) 6.3 结构计算及构造 (55) 6.4 楼、屋盖结构设计 ( 57 ) 6.6 地基基础 ( 57 ) 建(构)筑物抗震及减振 (58) 7. 1 一般规定 58)

7.2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7.3抗震构造 58 7 4隔需与减振 59

1.0.3户内变电站建筑主要用途是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 保障,因此本条一方面提倡采用“四新技术”,同时强调所采用的 “四新技术”应该是成熟、安全、可靠的

2.0.1本条术语与行业标准《220kV~50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 程》DL/T5496一2015相同。 2.0.2本条术语与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一2018相同。“作用”术语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标准IS0 DIS2394《结构可靠性总原则》中首先采用后,目前在我国的国家 标准中也引用了这个术语,并在各类结构设计规范中统一使用 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 为直接作用,也称为荷载;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为 间接作用(如温度作用、焊接、混凝土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湿陷 东胀等)。房屋建筑方面,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一2012中虽然也增加了温度作用的规定,规范内容范围也 由直接作用(荷载)扩充到间接作用,但出于习惯上的考虑,该规范 不用“作用规范”而仍以“荷载规范”命名

2.0.5随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标准《装配式

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一2016、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一2014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相继发布, 对于预制混凝土钢筋税架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 受弯叠合板的应用日趋普遍,“楼承板”术语与协会标准《组合楼板 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73一2010相比,补充了钢筋桁架板做施 工底模楼承板的情况

DB51/T 2450-2018 聚烯烃复合耐磨管道通用技术规范.pdf2.0.6本条术语与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

2.0.6本条术语与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