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9/T 009-2023 阜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导则.pdf

DB2109/T 009-2023 阜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745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09/T 009-2023 阜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导则.pdf

ICS93.010 CCS P50

DB2109/T009—2023

FuxinSponge CityPlanningand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阜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 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高填方路基施工组织方案阜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 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 2109/T009—2023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控制目标 海绵城市相关设施计算 规划指引. 11 设计指引. 14 常用设施设计指引 17 附录A(资料性)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对应表. 24 附录B(资料性) 阜新市土壤渗透系数. 25 附录C(资料性) 阜新市多年平均逐月降水量及蒸发量., 26 参考文献 /

DB 2109/T009—2023

阜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导则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设计的术语定义、基本规定、控制目标、相关设施计算、规划指 计指引、常用设施设计指引 本文件适用于阜新市中心城区内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心城区外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最新版 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117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5122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JGJ15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 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开发强度,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 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峰现时间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五 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yolumecaptureratioofant

根据近期至少30年的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 收集回用等方式,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3.4设计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 制值,一般通过当地近期至少30年的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3.5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runoff coeffic

3.8雨水储存stormwaterstorage

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 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

3.9下垫面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

3.12初期雨水径流firstflusl

单位水力坡度下水的稳定渗透速度

3.14透水路面permeablepavement

3.15绿色屋顶greenroof

在建筑物屋顶铺设种植土层并栽种植物,收集利用雨水、减少雨水径流的源头减排设施, 屋面或屋顶绿化。

3.16下凹式绿地sunkengreenbelt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用于源头减排时,主要 径流污染控制,兼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用于排涝除险时,主要功能为削减峰值流量。 生物滞留设施 Ebioretentionfacility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grass swale

3.19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

3.20渗透井infiltrationwell

指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塘)底进行

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或渠,

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或渠

DB 2109/T009—2023

雨水经过预处理措施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物理沉淀、生物净化等作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 径流污染物总量占全年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的比例

4.1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注重对河渠、湖泊、湿地、 坑塘等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修复。 4.2海绵城市建设应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 系统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以低影响开发为基础,以水系综合治理和内涝防治为主线,兼顾涵养地下 水源、雨水综合利用等多方面需求,开展相关设计工作。 4.4按照低影响开发要求进行建设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均应编制海绵城市规划专篇,并应 采用数字化模型进行评估、校核。海绵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4.5各类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应当体现阜新市的地域特点,遵守经济性、实用性原则,采用本地化的 参数进行设计,并优化设计方案。 4.6各类海绵工程措施之间应有效协同,尽可能多预留城市绿地空间,增加可渗透地面,蓄积雨水宜 就地回用;各类工程设施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其景观效果。 4.7各类海绵设施应与雨水外排设施及市政排水系统合理衔接,不应降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标 准

5.1.1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控制目标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内涝防治目标、峰值流量控制目标、径 流污染控制目标等,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核心控制指标。 5.1.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宜开展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提出合理的目 标取值。

5.2.1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阜新市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 具体指标应符合表1

表1 阜新市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注1:阜新市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24小时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见附录A 注2:局部改建项目应根据项目改建情况确定适宜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5.2.2城市暴雨内涝防治目标

阜新市内涝防治标准应为50年一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发生50年一遇降雨时,居民住宅和 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0.15m,积水时间不超过2小时。

5.2.3峰值径流控制目标

采用海绵设施控制径流峰值流量,新建地区流量径流系数不应超过0.5;旧城改造后流量径流系数 不超过改造前,三环内平均径流系数控制在0.5~0.6。流量径流系数高于0.7的新开发地块,应采取渗透、 调蓄等措施。

5.2.4径流污染削减目标

径流污染削减率(以悬浮物SS计)不低于50.

5.2.5地表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5.2.6生态岸线控制目标

北理工电气预留预埋施工方案5.2.7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

DB 2109/T 009—2023

雨水经收集后用于道路浇洒、园林绿地灌溉、市政杂用等方面,其资源化利用率应达2.0以上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为雨水年利用总量与年均降雨量的比值,不包括汇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量和 透的雨水量。

阜新市位于辽西山地丘陵东缘,西北部地势较高,东南部较低,境内多低山丘陵,地型特点是“四 山五丘一平原”。阜新城区呈北东向狭长盆地,东南部有医巫闾山余脉,西北部有努鲁儿虎山系骆驼山 延伸的低山丘陵。整个市区受大凌河水系上游支流细河控制,贯穿于阜新市区,城区位于细河上游。城 区以上流域面积557.92km²。细河流域属低山丘陵区,城市段为河谷平原堆积地形。上游阜新县城段为 山前堆积扇和剥蚀高丘;中游为剥蚀中丘,大部分由中生代地层组成,山势波浪起伏,山顶多呈浑圆状、 锥状、乳状,局部可见火山残丘;中间为山间冲洪积谷地。下游为山间盆地堆积地形,呈碟形、扇形不 等。地势比较开阔平坦,自周边向盆地中间倾斜,可见河漫滩冲积一、二阶地。 阜新市现状建成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分高程在35m~60m之间,市内最高处在细河区, 海拔65m;最低处在太平区,海拔36m。海州区和新邱区的地势,略有起伏,高度在41m~45m左右。

阜新市城域是外山内水的自然生态格局,以城市外围山体及自然生态林地为背景,以城市内部公园 绿地、河流为核心,以沿河、沿路的带状绿地为联系纽带,以各级公园绿地为主要活动内容,点、线、 面相结合,形成“环状+楔形”的南北守望、两山夹一水的河谷平原的景观格局。 两侧分布北有玉龙山(八家子山)和松涛湖南山,南有塔子沟山,两山是阜新市的生态与景观背景 将阜新市围绕其中,形成“山拥城”的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南北两侧的山脉构成城区 的两大绿楔将中心城区围拱。 细河为中轴构成市区河网水系,支流水系九营子河、高林台河、四官营子河、沙海河、下洼河、扎 兰河、长哈达河、塔子沟河等融会贯通,是海绵城市主体生态功能与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河作为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景观、水资源等系统结构的主体构架,由东向西穿过城区,经过新 邱区、阜蒙县县城、太平区、海州区等。城市核心区沿细河两岸向南北发展。细河其在城市海绵空间格 局中对水资源平衡、生态保护、防止水土流失、调控洪水、景观效益等主要功能打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河流南北向穿越城区,与细河交织形成滨水生态网络。沿河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 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 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 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空间。 阜新市区细河干流城市段全长26.3km,细河城市段有9条支流汇入,左侧有韩家店河、塔子沟河、 长哈达河、于家沟河、沙扎兰河,右侧有拉拉屯河、下洼子河、九营子河、高林台河。九营子河在城区 内有四官营子河和沙海河两条支流汇入,高林台河再城区内有哈朋河汇入。

阜新市土壤总面积为14274093亩(不包括水域、城乡居民点占地、工矿及交通用地),占全市土地 总面积的91.89。依据土壤成土母质、发育条件和土壤特性,阜新土壤分8个土类,19个亚类,62个土属, 79个土种。 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包括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3个亚类)褐土(包括褐土性土、褐土、碳酸 盐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5个亚类);草甸土(包括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碱化草甸土4个亚类); 风沙土(包括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流动风沙土3个亚类),此外还有盐土、碱土、沼泽土、水 稻土等类型。 细河盆地成土母质多为坡积一冲洪积物,土壤组合以褐土为主,还有部分草甸土,土壤分布以盆地 为中心向外扩展,依次出现碳酸盐草甸土、潮褐土一褐土(亚类)或碳酸盐褐土一淋溶褐土一棕壤(亚 类)或棕壤性土。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和频繁的交通运输等多种因 素的综合作用,阜新市区尤其是海州区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剖面层次混乱,土壤化学性质变异加大, 土壤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肥力水平下降。而在细河区的九营子河流域,地处河流两岸、河漫滩、丘陵 间低洼处的多为草甸土。草甸土肥力水平较高,生产潜力较大,在阜新城市向北扩张时要注意保护原有 土壤。阜新市中心城区内细河区域以砂性土为主,渗透性良好,建设海绵城市条件适宜;其余地区土质 基本为粘性土主线高架桥盖梁施工技术交底,渗透性一般。地层主要由第四纪的杂填土、粘性土、砂质土、碎石类土以及第三系泥砾 岩和基底混合花岗岩组成。 阜新地区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一定的成土条件下,有一定的土壤类型出现 而各类土壤都有它相应的空间位置,土壤在地理上的分布既与植被、气候条件相适应,表现为水平分布 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也和本地区的母质、地形、水文、成土年龄等条件相适应,表现为区域分布规律。 市区出露的地层较单一,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及堆积物地层,主要为亚粘土、粉土、淤泥质粘土 类、碎石等。河床河漫滩为细沙、中粗沙及砾石,局部夹有淤泥层。在木材公司、褚家窑、孙家湾、关 山沟等处有白垩系孙家湾组砂砾岩及页岩,在高德营子附近出现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层,主要为砂质 粘土、含碎石、粉砂土等。在无道股子、新地一带有侏罗系安山岩、砂岩、砾岩等,并在高林台、八家 子等地伴有花岗岩侵入体

阜新处于北半球北支急流影响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 充足,干燥多风,日温差较大,降雨集中。常年多风,且大风频率较高,年均风速2.5m/S,最大瞬时 风速可达33.3m/s,6级以上大风日70.8天。年均气温8.1C,≥0℃积温为3917.8℃,日照时数2709.6小 时/年,太阳能总辐射量574.0千焦/平方厘米,太阳生理辐射量281.2千焦/平方厘米,最大年降水量824.4 mm,最小年降水量294.3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5.9mm。大水面蒸发量1554mm~1800mm,无霜 期166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