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pdf

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833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32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记录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5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现批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 为GB50982-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 3.1.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10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10月9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 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监测方法;5.高层与高耸结构;6.大跨空间结构; 7.桥梁结构;8.其他结构。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 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海南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重庆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VΛW澳FXV木GO程实验室

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总队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段向胜常乐事 郭泽文 阳洋 王霓邸小坛聂建国潘鹏 刘鹏裴岷山徐教宇潘宠平 闫维明安晓文束伟农曾志斌 冯良平何浩祥李骞** 樊健生区秉光 尹波张新越 黄宗明雷立争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周福霖柯长华 傅学怡李国强 娄宇李霆刘凤奎杨学山 李乔周智薛鹏

总则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Y 基本规定 4 3.1一般规定 3.2 监测系统、测点及设备规定 3.3 施工期间监测 6 3.4 使用期间监测 9 监测方法· 12 4.1一般规定 12 4.2 应变监测 12 4.3 变形与裂缝监测 13 4.4 温湿度监测·· 16 17 4.5 振动监测 地震动及地震响应监测 18 4.6 18 4.7 风及风致响应监测 4.8 其他项目监测 20 21 4.9 巡视检查与系统维护 高层与高耸结构· 22 22 5.1一般规定 24 5.2施工期间监测 26 5.3使用期间监测 大跨空间结构· 29 ...w.BZEXW.con. 6.1一般规定 29

6.2施工期间监测 6.3使用期间监测 32 桥梁结构·…· 33 7.1一般规定 33 7.2施工期间监测 34 7.3使用期间监测 36 1 其他结构 40 Y 8.1隔震结构 40 8.2穿越施工 41 附录A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42 附录B不同类型桥梁使用期间监测要求 45 本规范用词说明 48 引用标准名录 49 附:条文说明 51

6.3使用期间监测 32 桥梁结构·· 33 7.1一般规定 33 7.2施工期间监测 34 7.3使用期间监测 36 1 其他结构 40 8.1隔震结构 40 8.2穿越施工 41 附录A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42 附录B不同类型桥梁使用期间监测要求 45 本规范用词说明 48 引用标准名录 49 附:条文说明 51

6.2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0 6.3 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2 BridgeStructure 33 7.1General Requirements 33 7.2 2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4 7.3 Post ConstructionMonitoring 36 Other Structures 40 8.1 SeismicallyIsolated Structure 40 8.2 CrossingConstruction‘ 41 AppendixA Technique Requirement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42 AppendixB 1 Monitoring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Bridges 4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8 ListofQuotedStandards 49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1

6.2ConstructionMonitoring 3 6.3 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2 BridgeStructure 33 7.1General Requirements 33 7.2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4 7.3 Post ConstructionMonitoring 36 Other Structures 2 40 8.1 SeismicallyIsolated Structure 40 8.2 CrossingConstruction 41 AppendixA Technique Requirement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42 AppendixB 1 Monitoring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Bridges 4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8 ListofQuotedStandards 49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1

1.0.1为规范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及相应分析预警,做到 技术先进、数据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层与高耸、大跨空间、桥梁、隔震等工 程结构监测以及受穿越施工影响的既有结构的监测。 1.0.3建筑与桥梁结构的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层与高耸、大跨空间、桥梁、隔震等工 程结构监测以及受穿越施工影响的既有结构的监测。 1.0.3建筑与桥梁结构的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频繁、连续观察或量测结构的状态

2.1.2施工期间监测

施工期间进行的结构监测

监测系统中,传感器、采集仪等硬件的统称。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2.1.10监测设备耐久性

监测设备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随时间的延续仍能满足 监测设备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

传感器在此频率范围内,输人信号频率的变化不会引赴 敏度和相位发生超出限值的变化,

通过识别或修正分析模型中的参数,使模型计算分析结果与 实际量测值尽可能接近的过程

3.1.1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应分为施工期间监测和便 监测。

3.1.7下列工程结构的监测方案

1甲类或复杂的乙类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与高耸结构、大 跨空间结构; 2特大及结构形式复杂的桥梁结构: 3发生严重事故,经检测、处理与评估后恢复施工或使用 的工程结构; 4监测方案复杂或其他需要论证的工程结构

3.1.8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应设定监测预警值,监测子

满足工程设计及被监测对象的控制要求

3.2监测系统、测点及设备规定

应根据监测项目及现扬情况对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建立监

测系统,并宜设置专用监控室

数据处理及控制、预警发状态评估功能。 3.2.3监测系统应按规定的方法或流程进行参数设置和调试,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前,宜对传感器进行初始状态设置或零平衡处理; 2应对干扰信号进行来源检查,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使用期间的监测系统宜继承施工期间监测的数据,并宜 进行对比分析与鉴别

.2.5监测期间,监测结果应与结构分析结果进行适时

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对监测对象与监测系统进行核查,当 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报警。

3.2.6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监测期、监测项目与方法及系统 功能的要求,并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2测得信号的信噪比应符合实际工程分析需求; 3在投人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4应根据监测方法和监测功能的要求选择安装方式,安装 方式应牢固,安装工艺及耐久性应符合监测期内的使用要求;

5 安装完成后应及时现场标识并绘制监测设备布 备查。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的选型应根据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的 要求,遵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兼顾性价比”的原则; 2宜采用具有补偿功能的传感器; 3传感器应符合监测系统对灵敏度、通频带、动态范围 量程、线性度、稳定性、供电方式及寿命等要求。

1信号电缆、监测设备与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 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的距离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相关要求; 2监测接收设备附近不宜有强烈反射信号的大面积水域 大型建筑、金属网及无线电干扰源; 3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时,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 过15°。

3.3.1施工期间监测应为保障施工安全长沙学院琴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控制结构施工过程,

3.3.1施工期间监测应为保障施工安全,控制结构施工过程, 优化施工工艺及实现结构设计要求提供技术支持。

1应力变化显著或应力水平较高的构件: 2变形显著的构件或节点; 3承受较大施工荷载的构件或节点; 4控制几何位形的关键节点; 5能反映结构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的其他重要受力构件或 节点。

及水平变形监测;环境及效应监测可包括风及风致响应监 湿度监测及振动监测

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力验算宜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计算,结构分析计算 值与应变实测值对比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变形验算应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 2应考虑恒荷载、活荷载等重力荷载,可根据工程实际需 要计入地基沉降、温度作用、风荷载及波浪作用; 3应以实际施工方案为准,施工过程中方案有调整的,施 工全过程结构分析应相应更新;计算参数假定与施工早期监测数 据差别较大时,应及时调整计算参数,校正计算结果,并应用于 下一阶段的施工期间监测中; 4宜采用实测的构件和材料的参数及荷载参数; 5结构分析模型应与设计结构模型进行核对; 6应结合施工方案,采用实际的施工工序,并应考虑可能 出现风险的中间工况; 7应充分考虑施工临时支护、支撑对结构的影响。 3.3.5施工期间的监测预警应根据安全控制与质量控制的不同 目标,宜按“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结合施工过程结构 分析结果,对监测的构件或节点,提出相应的限值要求和不同危 急程度的预警值,预警值应满足相关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 1M

3.3.5施工期间的监测预警应根据安全控制与质量控制

目标,宜按“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结合施工过 分析结果,对监测的构件或节点,提出相应的限值要求和 急程度的预警值,预警值应满足相关现行施工质量验收 要求。

1每一个阶段施工过程应至少进行一次施工期间监测; 2由监测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应根据结构应力或变 形速率实时调整监测频次; 3复杂工程的监测频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变形特征 监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4停工时和复工时应分别进行一次监测

1 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警值; 2结构受到地震、洪水、台风、爆破、交通事故等异常情 况影响; 3工程结构现场、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及其地面 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等可能影响工程安 全的异常情况。 3.3.8监测数据应进行处理分析室外电梯卸料平台及搬运安全技术交底,关键性数据宜实时进行分析 判断,异常数据应及时进行核查确认。 339施工期间监测应按施工进度进行巡视检本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