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482-2015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球型钢支座

CJT482-2015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球型钢支座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CJT482-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07474
下载资源

CJT482-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T482-2015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球型钢支座

表11支座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注1:“√”表示进行该项检验,“一”表示不进行该项检验, 注2;出厂检验的检验频次见7.1.3,型式检验的检验频次见7.1.4。

7.3.1在原材料进厂检验中不合格原材料及零部件不应使用

7.3.2出广检验时,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该产品为合格。当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时,则该产品为不 合格。 7.3.3型式检验采用随机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抽样对象为原材料进厂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者。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该次检验为合格。当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应取双倍试样进行复检,复检 后仍有不合格项,则该次检验为不合格

GB/T 11945-2019 蒸压灰砂实心砖和实心砌块8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8.1.1每个出厂支座应有明显标志,其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竖向设计承载 力、设计水平荷载、纵横向位移量、项面坡度、温度适用类型)、生产厂名、出厂编号和生产日期, 8.1.2支座上表面应喷涂支座型号和纵桥向方向箭头。对于带坡度支座,上表面应喷有上坡方向 箭头。

8.2.2支座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装箱单,上述文件应用塑料袋装并封口,以防受潮。支座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支座简图、支座安装注意事项、支座相接部位混凝土等级要求,以及支座安装养护 要求。

.3.1支座在运输、贮存过程应避免阳光直射、雨雪浸淋,并保持清洁。不应与酸、碱、油类、有机 等影响支座质量的物质相接触,并距离热源1m以上。 .3.2支座在运输、贮存过程中不应随意拆卸,运输装卸时应轻起轻落,贮存时应保持干燥,

9.1支座安装参见附录G,重力灌浆材料的性能参见附录H。

9.1支座安装参见附录G,重力灌浆材料

9.1支座安装参见附录G,重力灌浆材料 9.2支座使用期间内,应按有关养护规范定期进行检查及养护。

CI/T482—2015

试验室标准温度为(23土5)℃,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座试样应符合6.1.2的规定。

放置支座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支座竖向承载力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支座竖向承载力试验方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支座竖向承载力试验方法

图A.1支座坚向承载力试验示意

a)将支座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上,支座中心与承压板中心位置对准,偏差小于1%支座下座板边 长。支座安装好后,在试验支座上、下座板间对称放置四只位移传感器,测试支座竖向压缩 变形。 b) 加载至竖向设计承载力的1%(不小于50kN),核对位移传感器,确认无误后进行预压。 预压。将支座竖向承载力以连续均匀速度加至竖向设计承载力,然后卸载至竖向设计承载力 的1%(不小于50kN),反复3次。 d) 正式加载。将试验荷载由0至检验荷载(取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的1.5倍)均分为10级,试验 时以竖向设计承载力的1%(不小于50kN)作为初始压力,然后逐级加载。每级荷载稳压 2min后记录位移传感器数据,直至检验荷载,稳压3min后卸载至初始压力。加载过程连续

a)将支座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上,支座中心与承压板中心位置对准,偏差小于1%支座下座板边 长。支座安装好后,在试验支座上、下座板间对称放置四只位移传感器,测试支座竖向压缩 变形。 b) 加载至竖向设计承载力的1%(不小于50kN),核对位移传感器,确认无误后进行预压。 c) 预压。将支座竖向承载力以连续均匀速度加至竖向设计承载力,然后卸载至竖向设计承载力 的1%(不小于50kN),反复3次。 d) 正式加载。将试验荷载由0至检验荷载(取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的1.5倍)均分为10级,试验 时以竖向设计承载力的1%(不小于50kN)作为初始压力,然后逐级加载。每级荷载稳压 2min后记录位移传感器数据,直至检验荷载,稳压3min后卸载至初始压力。加载过程连续

进行3次。 e 竖向压缩变形取四只位移传感器读数的算术平均值,绘制竖向荷载一竖向压缩变形曲线。 形曲线应呈线形关系。 f)在竖向设计承载力下试验支座的竖向压缩变形应符合5.1.1的规定

进行3次。 竖向压缩变形取四只位移传感器读数的算术平均值,绘制竖向荷载一竖向压缩变开 形曲线应呈线形关系。 f)在竖向设计承载力下试验支座的竖向压缩变形应符合5.1.1的规定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b) 支座概况描述:支座型号、竖向设计承载力、设计转角和设计位移,并附简图; 试验机性能及配置描述: d) 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描述; e) 完整试验记录,计算支座在竖向设计承载力下竖向压缩变形值与支座总高度的百分比,评定试 验给出结果; )试验照片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b)支座概况描述:支座型号、竖向设计承载力、设计转角和设计位移,并附简图; 试验机性能及配置描述: 1 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描述; 完整试验记录,计算支座在竖向设计承载力下竖向压缩变形值与支座总高度的百分比,评定试 验给出结果; 试验照片

试验室标准温度为(23士5)℃,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支座试样应符合6.1.2的规定

图B.1放置试样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摩擦系数试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支座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图B.1支座摩擦系数试验示意

a 将支座接双剪组合放置于试验机的承压板上,支座中心与压板中心位置对准,偏差小于1%支 座直径; b) 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将支座竖向荷载加至竖向设计承载力,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预压时 间为1h; C 正式加载,用水平荷载加载装置连续均匀速度施加水平荷载,由专用的压力传感器记录水平荷 载大小,支座一旦发生滑动即停止施加水平荷载,并计算支座的初始摩擦系数,试验过程连续 进行5次; d 以实测第2次~第5次滑动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支座的实测摩擦系数; e)支座摩擦系数应符合5.1.2的规定。

CI/T 4822015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6)支座概况描述:支座型号、竖向设计承载力、设计转角和设计位移,并附简图; ) 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描述: d)完整试验记录,并计算摩擦系数,评定试验给出结果; e)试验照片

试验室标准温度为(23土5)℃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支座试样应符合6.1.2的规定。

按图C.1放置支座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支座转动力矩试验: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支座转动力矩试验方法

图C.1支座转动力矩试验示意

a)将支座按照图C.1放置于试验机的承压板上,支座中心与压板中心位置对准,偏差小于1%支 座直径。 b) 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将支座竖向荷载加至竖向设计承载力,整个转动力矩试验过程中保持 不变。 C 正式加载。用千斤顶以5kN/min的速率施加转动力矩,直至支座发生转动后千斤顶卸载,记 录支座发生转动瞬间的千斤顶最大荷载。试验过程连续进行3次。 d)支座实测转动力矩按式(C.1)计算,取3次试验平均值。

a)将支座按照图C.1放置于试验机的承压板上,支座中心与压板中心位置对准,偏差小于1%支 座直径。 b) 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将支座竖向荷载加至竖向设计承载力,整个转动力矩试验过程中保持 不变。 C 正式加载。用千斤顶以5kN/min的速率施加转动力矩,直至支座发生转动后千斤顶卸载,记 录支座发生转动瞬间的千斤顶最大荷载。试验过程连续进行3次。 d)支座实测转动力矩按式(C.1)计算,取3次试验平均值。

式中: M——实测转动力矩,单位为千牛毫米(kN·mm); P,千斤顶竖向顶升力,单位为千牛(kN); L一竖向顶升力臂,单位为毫米(mm)。 e)支座实测转动力矩应小于5.1.3设计的转动力矩。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b)支座概况描述:支座型号、竖向设计承载力、设计转角和设计位移,并附简图 试验机性能和配置描述; d)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描述; e)完整试验记录,并计算转动力矩,评定试验给出结果; f)试验照片

验室标准温度为(23士5)℃,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支座试样应符合6.1.2的规定。

接图D.1放置试样后,接下列步骤进行支座水平滞回性能试验: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减隔震支座水平滞回性能试验方法

图D.1支座水平滞回性能试验示意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b)支座概况描述:支座型号、竖向设计承载力、设计转角和设计位移,并附简图 试验机性能、配置及加载速度描述; 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描述; e)完整试验记录,并计算滑动摩擦系数、滑移刚度,评定试验给出结果; f)试验照片,

CJ/T 4822015

试验室标准温度见表E.1和表E.2,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非金属滑板初始静摩擦系数和线磨耗率试验方法

.2.1非金属滑板试样形状、尺寸和嵌固工装如图E.1所示。对磨件采用不锈钢板,其材质性能应符 合5.2.2.1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5.2.2.2的规定。不锈钢板焊接在厚约15mm的基层钢板上,焊缝 应光滑、平整,焊缝低于不锈钢板表面,

E.2.2试验开始前试样应在标准温度下放置24h以上

E.2.2试验开始前试样应在标准温度下放置24h以上。

非金属滑板初始静摩擦系数及线磨耗率试验用

初始静摩擦系数的试样数量为三组,每组两块,由三组初始静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 数的实测值。线磨耗率的试样数量为一组,每组两块,取两块线磨耗率的平均值作为线磨 测值,

E.4.1初始静座擦系数

CI/T482—2015

图E.2非金属滑板初始静摩擦系数及线磨耗率试验装置示意

表E.1非金属滑板初始静摩擦系数试验条件

CI/T 482—2015

表E.2非金属滑板线磨耗率试验条件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试样概况描述:试样材质、数量、表面状态等; c) 试验装置简图及所用设备名称及性能简述; d) 描述试验过程概况,重点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e) 计算初始静摩擦系数和线磨耗率,并评定试验给出结果; f)试验照片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b)试样概况描述:试样材质、数量、表面状态等; c)试验装置简图及所用设备名称及性能简述; d)描述试验过程概况,重点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e)计算初始静摩擦系数和线磨耗率,并评定试验给出结果; )试验照片。

试验室标准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层间结合牢度和压缩永久变形试样各一件,初始静摩擦系数的试样数量为三组,每组两块,由, 刃始静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静摩擦系数的实测值。试样应取自同一块板材,试验前试样应有 隹温度下放置24 h以上。

F.4.1层间结合牢度

F.4.2压缩永久变形

在试样中心部位用一级千分尺测量厚度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初始厚度值。将试样平置于 压力机加载台座的中心,缓慢加载至试样正应力达到280MPa,停留10s,然后缓慢卸载至零,30min 后在试样的同样部位再测量3次厚度,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形后的厚度值,试验前后2次厚度值之差为试 样的压缩永久变形量。

F.4.3初始静摩擦系数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环境描述:试验标准温度和湿度; b)试样概况描述:试样材质、数量、表面状态等:

c 试验装置简图及所用设备名称及性能简述; d)描述试验过程概况,重点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e)计算层间结合牢度、压缩永久变形量和初始静摩擦系数,并评定试验给出结果; f)试验照片。

G.1.1支座应设置在支承垫石上,支承垫石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垫石高度应考虑安装、 养护和必要时更换支座的方便。垫石顶面应平整,且四角高差不应大于2mm G.1.2支座宜采用“锚固螺栓十套筒十螺杆”的连接方式。采用该连接方式时,墩台顶面支承垫石部位 需预留锚栓孔,锚栓孔预留尺寸:直径应大于套筒直径加60mm,深度应大于套筒与螺杆总长度加 50mm。预留锚栓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不应超过10mm。 G.1.3支座安装前,应检查支座各部件状态和连接状况,检查合格方可进行安装。如发现连接装置松 动造成支座初始状态发生扰动,施工单位应在厂家指导下进行恢复。 G.1.4支座安装前,应查对施工图,保证支座的主位移方向和坡度方向正确无误。支座组装时,应根据 梁部设计要求设置预偏量。对于设置预偏量的支座安装时,应注意预偏方向与图示方向一致。 G.1.5球型钢支座宜采用重力灌浆法安装,灌浆材料宜使用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抗压强度不应 小于50MPa。灌浆料的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关设计图纸要求,当无具体要求时,可参照附录H进行 取值。

GB/T 12085.1-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1部分:术语、试验范围.pdfG.2预制梁球型钢支座的安装

G.2.1预制梁与球型钢支座采用螺栓与套筒的方式进行连接,套筒点焊固定在连接钢板上,由制梁厂 预理在梁体底部。 G.2.2梁体吊装前,注意查阅梁体使用的相应墩号,并根据坡度要求将坡度匹配的支座安装在预制梁 底部,拧紧支座与梁体的连接螺栓,在支座与梁底预理钢板之间不得有间隙。 G.2.3凿毛支座安装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预留孔中的杂物,安装灌浆用模板,然后将支承垫石表 面润湿。 G.2.4吊装梁体(带支座)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使支座顶面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各支座受力均匀。 G.2.5支座就位后,在支座底板与墩台支承垫石之间应预留20mm~30mm的空隙,以便灌注高强度 无收缩材料。 G.2.6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灌注支座底部及锚栓孔处空隙,灌浆过程应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 至从模板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处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灌浆前应初步计算所需浆体体积,实 际灌注浆体数量不应与计算值产生过大的误差,防止中间缺浆。 G.2.7灌浆材料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并对漏浆处进行补浆。 G.2.8拧紧下支座板地脚螺栓,拆除上、下支座板连接螺栓,拆除临时支撑

G.3现浇梁球型钢支座的安装

入锚栓预留孔中。采取可靠措施使支座顶面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各支座受力均匀。在支座底面与 支承垫石之间应预留20mm~50mm空隙,以便灌注高强度无收缩材料。 G.3.3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灌注支座底部及锚栓孔处空隙,灌浆过程应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 至从模板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处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灌浆前应初步计算所需浆体体积,实 际灌注浆体数量不应与计算值产生过大的误差,防止中间缺浆。 G.3.4灌浆材料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并对漏浆处进行补浆。 G.3.5支座与现浇梁安装时,先用地脚螺栓将套筒螺杆固定在支座上座板上。如设置有预埋钢板(钢 板上按套简直径开孔),则将其穿过套简并点焊固定,然后沿支座顶面向外搭建梁体模板,搭好后浇砼 即可。 G.3.6现浇混凝土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张拉梁体预应力之前,拆除上、下支座板运输用连接螺栓,避 免约束梁体正常变形

球型钢支座重力灌浆用灌浆材料的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a)8h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24h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28d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 56d后强度不降低; b)28d弹性模量不小于30GPa; c)24h抗折强度不小于10MPa,28d抗折强度不小于10MPa; d)浆体水灰比不宜大于0.34,且不应泌水;流动度不应小于320mmDB37/ 2376-2019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0min后流动度不应小于 240mm:标准养护条件下浆体28d自由膨胀率为0.02%~0.1%

球型钢支座重力灌浆用灌浆材料的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a)8h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24h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28d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 56d后强度不降低; b)28d弹性模量不小于30GPa; c)24h抗折强度不小于10MPa,28d抗折强度不小于10MPa; d)浆体水灰比不宜大于0.34,且不应泌水;流动度不应小于320mm,30min后流动度不应小于 240mm:标准养护条件下浆体28d自由膨胀率为0.02%~0.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