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D70 2-02-201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T D70 2-02-201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TGT D70 2-02-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6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07843
下载资源

JTGT D70 2-02-201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T D70 2-02-201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由式(7.2.2),并设v.=2.5m/s:

由式(7.3.2)得:

, = (1 +5。 +入 )号· = 187. 97N/m²

GB/T 50551-2018 球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及质量验收标准③900型射流风机所需台数 900型射流风机每台的升压力Ap:为:

合计需要12台射流风机,按6组布置 ④1120型射流风机所需台数 1120型射流风机每台的升压力Ap为:

APj= 0.636 =1. 2 × 252 7. 05 X × 0. 85 63. 85 25

合计需要6台1120型射流风机,按3组布置。 (2)双向交通隧道 ①计算条件 除按(1)单向交通隧道中所示的有关计算条件外,另附加以下条件: 混合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 N=759辆/h 上行方向交通量的方向分布系数 D =60% 设计速度 v, = 40km/ h = 11. 11m/s 自然风引起的洞内风速 U, = 1. 5m/s 设计风量 Q, =172m² /s 通风计算风速 , = 172/63. 85 = 2. 69m/ s

=(1 + 0. 6 + 0. 025 × 8.17

上行方向的车辆数n,为:

下行方向的车辆数n为:

(1 + 0. 6 + 0. 025 × 1 537 × 0. 6 × 1. 52 8.17 =8.51N/m² Am.P • n++(v +v.)? Am A.

759×60%×1537 . = 17.5辆 3 600 x 11. 11

按11组22台布置。 对于1120型风机,则

Ap 120.63 = 21. 3 ~ 22 Api 5.67

T,=0.3(Am=2.3m) v,=60km/h=16.67m/s

(2)隧道内所需升压力Ap

这里,为了简化,设L,=0,并假定V,=0.5,则得下式:

(3)送风机风量Qb、送风口喷出风速Vb和送风口面积A 本例取送风口面积A,=12m²,并认为送风口面积大小对送风口土建结构造价影响 不大。设送风口喷流方向与隧道轴方向夹角β为0°,取cosβ=1.0、K,=0.9。 ①计算风速Vb(取送风口面积为12m²) 重写式(7. 6. 3) , 即 :

上式为(Q/Q.)的2次方程

因此,V,=0.5v,的假定是偏安全的,可以不再作试算。) ②计算送风口面积(取送风口风速为30m/s)

在 APh= Ap =2( 0. 2 U.=30m/s时,由

V.=30m/s时,由

1+f) × 2× 0

=2.21 1.2 ×7.67 63.85 ·K·cosB ×0.9×1.0=4.79 12

K,·Vp·cosB 0. 9 × 30 × 1. 0 = 3.52 Ur 7. 67 115

Qb/Q.=0.908,Q=490×0.908=444.92m/s A, = Qb/v; = 444. 92/30 = 14. 83m² 490 444.92 =0.92m/s< ×7.67m/s

Skw = 444.92 ×924 = 513.9kW 1000×0.8

(1)隧道条件 交通方向 隧道长度 隧道断面积 断面当量直径

单向交通 L=4100m(L,=2000m,Lz=2100m) 4, = 66. 04 m D, = 8. 25m 16

今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N=1850辆/h

(2)送、排风量、浓度、升压力及设计风速

T =55% (Am=3.43m²) ra =28% v,=80km/h=22.22m/s V, =1.5m/s

v,=80km/h=22.22m/s Qreg =756m²/s (Qregl =396, Qrell =360) V. =1.5m/s

Qb=Qr Qr Qe Ape=2. v。:cosα Qe Qr1 2 Url Qr1 2 Qb K,·Ub·cosB Qb P.v2 Apb =2. Qr 2 D. 2

通过分析可确定如下诸量

App+Ap。=139.1+9.12=148.22N/m²(送排风口提供的升压力) 并验算:

Q. = 340m²/s; Qrl = 396m/s; Vrl = 6.0m/s O. = 360m/s; Q, = 416m/s; Uz = 6.3m/s

即短道内气流存在低速流动。 (3)隧道内所需压力△p 隧道内所需压力Ap应为I段和IⅡI段所需压力之和,即:

即短道内气流存在低速流动。 (3)隧道内所需压力△p

计算通风阻抗力△p,时,对于I段,出口流量损失为零;对于IⅡ段,入口压力损失 为零,并考虑通风井分岔损失,取分岔损失系数3分含=0.28。计算汽车交通力Ap,时, 考虑不利情况,偏于安全,取v,=50km/h=13.89m/s。计算自然风阻力Apm时,送风 口损失系数取合流=0. 7,自然风引起的洞内风速取v,=1.5m/s。

隧道内所需压力△p即为:

=(1 + 0. 6 + 0. 7 + 0. 28 + 0. 025 5 × 8.25

故满足压力条件。 (4)送风口与排风口断面积、短道长度 根据工程经验,送风口断面积宜取A,=12m²左右,排风口断面积不应大于隧道主 洞断面积。 由前面的计算结果可得:

Qh : 360 = 12.8m²; Q. 340 A, = 2= 56.7m² Ah U. 28 V. 6

满足要求。 短道长度从防止回流方面考虑,不应过短;从防止短道污染方面考虑,不宜过长 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建结构、风压沿程损失等问题),本例取短道长度Lp: 56m,并取qvl=2.5m²/(辆·km),K=0.007,fi,=1.3,则 :

(1)隧道条件 交通方向 隧道长度 隧道断面积 断面当量直径

qo = 3 600K 9VI = 0. 099 2m² /s Qreq/s =9o · N . ds · fiv = 0. 099 2 ×1 850 × 0. 056 ×1. 3 = 13. 36m²/s Q req/s = 13. 36 C2 = = 0. 24 Q 56

混合车型设计高峰小时 大型车比例 柴油车比例 通风计算风速 需风量 自然风引起的洞内风速 (2)送、排风量、浓度

(2)送、排风量、浓度、升压力及设计风速

N=1656辆/h r =70% (Am=4.08m²) ra=42% v, =60km/h=16.67m/s 2 reg =700. 08m²/s (Qreql =339.91, Qreg2 =360. 17) Vn = 1. 0m/s

r) =70% (Am =4.08m²) Ta =42% v. =60km/h = 16. 67m/s reg =700. 08m²/s (Qreql = , =1. 0m/s

2 reg = 700. 08m/s (Qreql =339.91, Qreq2 =360.17) U, = 1. 0m/s

通过分析可确定如下诸量:

Qb = 356. 48m/s; Qz = 433.48m/s; Uz = 7.29m/s +Ap。=139.56+10.70=150.26N/m²(送排风口提供的升压力) 检算:

APb+△p。=139.56+10.70=150.26N/m²(送排风口提供的升压力) 并验算:

(3)隧道内所需压力Ap

计算通风阻力Ap,时,对于I段,出口流量损失为零;对于I段,入口流量损失为 零,并考虑通风井分岔损失,取分岔损失系数分盒=0.28。计算汽车交通力Ap,时,考 虑不利情况,偏于安全,取v=50km/h=13.89m/s。计算自然风阻力Apm时,送风口 损失系数取合流=0.7,自然风引起的洞内风速取V,=1.5m/s。

.P.U 2 (1 + 0. 6 + 0. 7 + 0. 28 + 0. 025 5 × 3922 ×0.6 ×1.02 7. 79 =9. 10N/m²

41.32 = = 10.36 台 3.99

■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通风

:此图为严格计算了吸人口中心与送风口中心距离之间的浓度变化的实例。实际上,即使有此图所示的路 离,由于汽车行驶可使紊流扩散,因此不考虑短道影响的简化计算也是可以的。 将计算条件中的有关数值代入下式中:

(3)浓度比计算 由下式可以求出第一次处理风量的概略

可以求出第一次处理风量的概略值Q.:

=306m²/ VI改善率(0.8)

VI改善率(0.8)

VI改善率(0.8)

这里考虑大容量吸尘装置,将吸尘机房设置于弯形隧道内JGJ/T 451-2018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短道距离Lz按100m考 则各控制点的浓度比可按以下计算:

345 Q reg3 = 0. 34 + 235 Cs = C. = 0.34 + 0.68 = 1.02 0 345

送风道所需末端压力:

③排风机的全风压 排风道末端风速U

排风道所需始端压力:

XJJ 117-2021 现浇混凝土夹芯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Q. = 317 = 19.81m/s e0 A. 16

1本细则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 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采用“可”

2引用标准的用语采用下列写法: 1)在标准总则中表述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时,采用“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尚 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标准条文及其他规定中,当引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表述为 应符合《××××××》(×××)的有关规定”。 3)当引用本标准中的其他规定时,表述为“应符合本细则第×章的有关规定”、 应符合本细则第×.×节的有关规定”、“应符合本细则第×.×.×条的有关规定”或 应按本细则第×××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