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pdf

JTG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034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pdf

7。3。3数据编辑和预处理的工作是将那些分别采样的数据文件进行统一坐标换算、格 式与编码标准的统一、数据校核、剔除粗差、文件及记录的归类、合并、接边处理等。

7。4。1自前已有多种数学地面模型的建立及其插值方法在研究和生产中得以应用,应 该说,一种模型或插值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或某种地形适应能力。公路工程应 月DIM时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模型以适应不同的数据采样方式或地形特征。本规 范推荐优先考虑地形三维特征信息以三角网方式构建的数字地面模型系统、基于全数字 摄影测量工.作站自动影像匹配相关的混合采样方式构建的数学地面模型系统两种建模方

7。。2数学地面模型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均应考虑地形特征线、断裂线和地物的处理,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DTM成果的质量,同时不会遗漏重要的公路、铁路、立交、大坝等人工 构造物。

DB34/T 2845-2017 大型游乐场所防雷技术规范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建立的三角网DTM应先对预生成的三角网进行优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DTM 后续的高程内插等工程实际应用成果的可靠性。三角网模型适用于利用各种方法独立采 集的地面三维数据,以及利用不同方法联合采集的多源数据的构网处理。 当用混合建模方法时,应首先将利用规则格网方式采集的地形点按矩形格网模型构 网,在地形特征线两侧的局部细节模型应为三角网模型。这样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方 法不仅结合了矩形格网模型与三角网模型各自的优点,而且保证了不会遗漏重要的地形 特征线三维信息。 矩形格网与三角网混合模型适用于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采集及从数据库中提取的三 维规则格网及地形特征线、点数据建立地面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在天范围内一般采用规 则格网附加地形特征数据,如地形特征点、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等的形式,构成全局高 效、局部精确的三维数字地面模型

7。5。1数学地面模型可应用于公路勘察设计的各个阶段,但在每一个阶段具体应用的 过程中,参与进行DTM构网计算的数据来源及构建DTM网的方法有明显区别。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其构网的基础地面数据必须是利用野外方法实测采 集的,根据数字地面模型内插纵、横断面地面线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参与构建DTM网的原始数据是通过全野外测量的方法采集的地面实测数据(排除植 被的干扰),同时采集了能够反映地形起伏真实情况的三维地形特征线、地形变化特征点 断裂线、水涯线,及每侧双线采集的已有道路、大坝、田垒、陡坎的上下边缘线等特征边线。 采集的数据点位密度合理,经过检查后没有粗差,并且满足规范中相应的精度要求。 参与构建DTM网的原始地面数据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在野外以较高的点位密 度采集的地面数据,并且实地的植被较为稀疏,激光束可以直接扫描到地面。 DTM软件构网时必须是以优先考虑地形三维特征线的形式构建三角网,软件包应具 备数据粗差的检测及剔除功能,以及三角网优化剔除DTM网内同一条等高线上点互联的 “平三角形”及“边界上错误的大三角形”、可交换对角线等确保构网最终质量的功能

7.5.2纵、横断面插值

表7.5.2规定了纵、横断面的取值间距范围。实际使用中,当地形变化比较平缓时, 可取其较大值;当地形变化较大时,应取其较小值;对个别应特别控制的路段,应根据需要 按第9.2节、第9.4节的要求取值。 在进行“纵断面地面线插值”以及随后的“横断面地面线插值”计算时,有一个问题需 要软件使用者特别注意:即根据当前数模的边界范围重新确定插值的起、终点桩号范围 时,要尽量舍弃特别靠近DTM边界的桩号点,因为在DTM边界的个别三角面有可能是不 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尤其是使用没有三角网优化功能的DTM软件包时,更要注意这

个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内插出错误的结果。

7.5.3由于受DTM采样点分布情况及密度的限制,由直接内插计算生成的等高线的 美观性都较差,而且数据点越稀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因此,为了能获得视觉效果良好的光 骨等高线,就需要在这些离散的等高线点之间进行插补。插补的方法很多,常见的光滑函 数有:多项式法、分段三次多项式、张力样条、分段圆弧、三点法、五点法(Akima法)。在这 几种曲线光滑方法中,五点法的效果较好。 三角网DTM(TIN)计算生成等高线时可以直接利用原始数据,避免了DTM内插的精 损失,因而生成的等高线精度较高,并且由于在生成TIN时可顾及地形的三维特征,所 以在进行等高线追踪时,不必再考虑地形特征。

生成DTM数字产品与传统方法生成地形图线画产品一样,应具备完整的 其质量检查记录。

公路勘测规范(.ITGC10—2007)

资料搜集是初步设计外业勘测、方案研究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条内容仅是 示,还应根据项目特点,增加相关的资料搜集的内容。资料搜集可自上而 全的资料,还应在踏勘阶段及勘测过程中补充搜集。

8。1。2初步确定初测路线方案(包括比较线)是指室内方案研究,主要在于理解“工可 所确定的修建原则、技术标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并根据地形、地理、地质等条件,在小比 例尺地形图上,拟定各种可行的路线方案(包括比较线)。室内方案研究宜在1:10000地 形图上或数字地面模型上进行,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可在更小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 数学地面模型是成熟的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本次修订将其正式写入规范。该项技 术在我国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将此项技术写人规范的自的在于鼓励、倡导有条 件的设计单位应用该项技术。 设计方案的论证及比较是初步设计的重要任务。方案研究时不能遗漏任何有价值的 方案,通过现场踏,确定进步比较的价值及可能性。

8。2。1现场踏勘是勘测前必不可少的程序,本次修订对现场踏勘程序予以强调,踏勘 调查和应现场落实的具体内容在《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一2007)中进行了规定。

8。3。3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其成果是控制工程空简位置的依 据,对于勘测及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较高,必须有较精确的定位精度,因此规定二级 及二级以上公路必须进行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四级以下公路的平面测量控制点可以交 点桩、转点桩等桩位代替,因此,可以不专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但交点桩、转点桩等桩位 于尺寸规格偏小,不能作为高程测量控制点的标石,因此应专门埋设高程控制点,进行 高程控制测量。

地形图是基础测绘成果之一,是线形、线位进一步调整优化及人工构造物 本节规定各等级公路在初测阶段均应完成地形图测绘这项工作。

8。5。2实地放线的点或路段因为很重要,所以对其测量的数据必须准确,否则就失去 意义。放桩桩位、中桩高程及横断面测量精度要求按定测要求执行。

8.路基、路面及排水勘测与调查

8。6。夏影响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因素是众多的,本节仅对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应 测与调查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规定,这些最基本的调查内容是一定要完成的,否则,路基 路面及排水设计就难以进行。特殊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改河及改路工程的勘测与调查 在《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一2007)中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8.7小桥涵勘测与调查

8。7。1小桥涵位置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拟定,但应到现场进行核对和调查。地形图 上小沟渠及农田灌溉、排涝渠道等的位置和流向有时不十分准确,同时公路修建后往往引 起两侧农灌体系或排洪体系变化,不进行现场调查,小桥涵的数量难以控制。

8.8大、中桥勘测与调查

8.8。1本条规定了大、中桥勘测与调查应搜集的基本资料,应搜集的具体资料内容在 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一2007)中进行了规定。 本条仅规定了踏勘及调查的一般内容,实际调查时要根据桥位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 调查内容.以满足确定桥梁位置、孔径、交角、结构形式和桥位方案比较的需要。

88.3桥梁控制测量 桥梁控制测量,一是控制桥位地形,为选择桥位和桥位设计服务;二是控制桥轴线,为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放样服务。由于初测至施工可能有较长的时间,加之初测时桥位还未 最终确定,因此桥轴线控制测量放在定测阶段比较合适。

8.8.4桥位地形图是选择桥位和布置桥孔、引道、调治构造物的重要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依据。 桥位地形图的测绘范围较大,路线平面控制网的布点,一般不能满足测绘桥位地形图 的需要,因此测图时需在路线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扩展和加密,以适应测绘桥位地形图的 需要。

8。9。4隧道调查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调查、环境调查、地质调查及弃渣条件调查,其目的 是为隧道位置及洞门的选择和设计提供资料。 遂道位置、形式的选择及相关技术要求是隧道设计的问题,本次修订将这些内容删 除。本节仅对隧道初测中勘测与调查的要求进行规定

8。10路线交文勘测与调查

8.10.2公路与公路交叉

8.10.3公路与铁路交叉

8。10。3公路寸铁路父义 交叉形式包括分离式立体交叉及平面交文。本节规定了公路与铁路交叉应勘测与调 查的基本内容。 公路与铁路交叉涉及的问题较多,主要是交叉位置、交叉形式、交叉角度、交叉点轨面 高程、交叉处的净宽、净高及道口设岗、照明、通信、安全管制的设置等。应征求铁路部门 的意见,配合建设单位签署协议。

8.10。4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应按照乡村道路的性质、用途、通行车辆娄

定交叉位置、形式、交叉角度和技术标准。通道或人行关桥的宽度应以原有道路为基础。 乡村道路密集的路段,在不致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应考虑适当合并交叉点。如 通道在横向排水沟、渠附近,也可与小桥合并设置。 8。10。5公路与管线交叉,悬空管线应测量其对应路中心地面净空高度,调查并计算最 大弧垂;埋置式管线应开挖测量其埋置深度及走向,并标示于地形图中;管线与公路平行 或接近时,测量其距路中线的距离及杆塔高度。管线种类较多,涉及的部门也很广,正规 管线均设有标志和编号,较易识别,应调查清楚。 8。10。重要交叉的放桩和测量,不仅是为了满足交叉工程设计的需要,对总体设计及 线形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条规定了放桩及测量要求。地形图可与路线地形图 一并测绘。 8。10。7交叉工程涉及的部门多、社会影响大、调查难度也较大,特别是与沿线居民生 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交叉及改道工程,其设置位置及密度均应积极征求地方政府或主

定交叉位置、形式、交叉角度和技术标准。通道或人行天桥的宽度应以原有道路为基础。 乡村道路密集的路段,在不致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应考虑适当合并交叉点。如 通道在横向排水沟、渠附近,也可与小桥合并设置。

5公路与管线交叉,悬空管线应测量其对应路中心地面净空高度,调查并计 埋置式管线应开挖测量其埋置深度及走向,并标示于地形图中;管线与公路 寸,测量其距路中线的距离及杆塔高度。管线种类较多,涉及的部门也很广 设有标志和编号,较易识别,应调查清楚。

8。10。重要交叉的放桩和测量,不仅是为了满足交叉工程设计的需要,对总 形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条规定了放桩及测量要求。地形图可与距 并测绘。

7交叉工程涉及的部门多、社会影响大、调查难度也较大,特别是与沿线居 息息相关的道路交叉及改道工程,其设置位置及密度均应积极征求地方政府 的意见。若对相交设施产生干扰或造成拆迁的,应与其业主或主管部门签订 为设计的依据。

8.11沿线设施勘测与调查

。11。1沿线设施一般包括管理机构和养护设施。管理机构包括管理局(路网级)、管 理处(路线级)、管理所(路段级)和管理站(收费站、隧道管理站)等。养护设施包括养护 工区、养护道班等。服务设施包括服务区、停车场、公路汽车站等。管理养护设施的位 置应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考虑,整体应从项目所在路网综合考虑,局部应考虑场站的地 形及与城镇的位置关系等。公路等级和投资渠道不同,管理养护机构的模式、规模、设 备等也不同,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其设置位置、规模 与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 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自主管部门预审 并依照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 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因此,公路环境保护调查,应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项 国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依据,并结合公路实际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 98)进行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一2007

8。13临时工程勘测与调查

临时工程包括施工道路、施工场地、房屋、电力、电信等。本规范所称的临时工程是指 建设施工期间临时性的建筑设施,不包含由于该公路工程建设而需要配套的永久性工程。 利用原有公路作施工便道,除调查公路状况可否利用外,还应调查已有的交通量和公 路主管部门的意见。有的公路由于交通量较大或靠近城市,或由于市容与卫生方面的要 求,可能不充许施工车辆通行。 施工场地,包括预制场、拌和场、施工单位驻地等场地。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有时施 工场地布置土分困难,需全面调查、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及土地资源。

8.14.3拆迁建筑物调查

(1)所有建筑物的位置与路线的关系应准确,以确定是否需拆迁。并调查需拆迁建、 构筑物的结构状况、楼房层数和面积,以及需拆迁建、构筑物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关系,并 进行整体考虑研究,同时应取得业主单位或使用人的同意。

(2)与铁路、公路、水利、电力设施以及各种管线的干扰,应在现场测定准确位置及与 公路的关系和于扰的情况,提出初步意见后,与主管部门协商研究解决处理方案和措施。

8。15。1内业中对具有检核条件的测量数据进行限差检核,超限的应进行重测,如控制 测量、图根测量、纵断面测量等。测绘成果均应进行精度分析并应满足精度指标要求。 外业通过测绘与调查,取得了设计所需的原始基础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应 经过复核、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应提交的成果,是在外业期间至少应完成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应完成主管部门及业主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内容;当进行外业验收时, 还应制作满足外业验收条件的设计图表。 初测的外业最终验收,是由交通主管部门或业主主持进行的。通过验收,听取交通主 管部门或业主对勘测成果及初拟设计方案的意见。应根据验收意见和方案设计的需要, 并行必要的补充勘测与调查。

公路勘测规范(TTCC10—2007)

。1。1施工图设计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应认真收集前 价段的各项资料,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应认真研究,做好路线方案的优化,在难以决定 最优方案的地段,应比选1~2种方案进行实测调查,并确定推荐方案。

9。1。3现场核查内容包含初步设计阶段的所有勘测调查内容,沿线的地形、地貌及地 物的变化可能影响初步设计方案的选定,应在实地对照地形图进行核对,无其是在初步设 十究成较长周期后进行定测时,应注意地下光缆、电力、通信设施、大规模的建筑群的变 化。另外应重点考虑初步设计中线位的调整及主要构造物的调整方案。

9.2.1日概间距系指相邻中桩之间的最大距离。整桩的采用,重丘、山岭区以20m为 L;平原、斤区可采用25m。般50m整桩桩距应少用或不用,桩距太大会影响纵坡设 质量和工程数量计算;当曲线桩或加桩距整桩较近时,整桩可省略不设,但百来桩不应 省, 特殊地点应设加桩,一般是指路线纵、横向地形变化处;路线与其他线状物交叉处;拆 工建筑物处;桥梁、涵洞、隧道等构造物处;土质变化及不良地质地段起、终点处;省、地 市)、县级行政区划分界处;改、扩建公路地形特征点、构造物和路面面层类型变化处;道 路交义中心:隧道、涵洞及通道的进出口处等。

。3。1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内闭合差限差为20√L,中平水准测量闭合于四等水准控制点,其闭合差取四等水准测量 羽合差的/2倍,约为28√L,取整为30VL。根据质量检测统计,中桩高程的检测互差极差 小于5cm的约占80%,5~10cm约占17%,10cm以上的约占3%,故三、四级公路采用

9。3。2沿线需要特殊控制的建筑物、管线、铁路轨顶等,对高度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 要求较严,2次测量之差不应超过2cm。

9。4。2横断面测量是路基设计和计算土石方数量的依据。目前公路施工中采用机械 化作业,对土石方的精度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征用、建筑物拆迁、 工程改移等对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愈来愈高,尤其是占用农田及经济作物、城镇拆迁 处、跨越公路铁路等地段,应注意横断面征地边缘横断面测量的精度,采用有累计误差的 断面测量方法应当慎重。应根据所要达到的精度,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当地形、地物变化的范围超过1/5以上时,地形图应重测。地形图补测在变化范围较 小的情况下才进行,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补测时,应利用原有的图根点或具有坐标的地物点进行。局部地区地物变动不大时, 可利用经过校核、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进行。

D.路基、路面及排水勘测与调查

种草、铺草皮、植树、抹面、护面墙、干砌或浆砌护坡、抛石、石笼、挡土墙或浸水挡土墙,以 及丁坝、顺坝等调治构造物。 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调查时,应注意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选用适当的工程类型或采取综合措施,确定防护工程的位置和形式,对于高填深 挖采用挡上墙的地段应实地放出构造物轴线,进行纵、横断面测量,以便于构造物的设计。 少。。7当设计公路路基不可避免地占用河道(沟渠)、旧有道路时,需要将河道水流改 间,将有道路改移。 改移河道、主下沟渠及等级公路工程,应测绘比例尺1:500~1:2000的地形图,测绘 范围包括旧有工程及现有设计工程的范围。 因路基挤占河床或沟渠而导致人工改移工程。改移河道通常是将原河道外移或裁弯 取直,因而改变了河流的一些特性,故应尽量在小范围、短距离内改移。河道改移应使新 河道水流不直接冲刷路基,力求顺河势,符合自然河流特征,同时应考虑与农田水利相配 合 改移工程应测量纵、横断面及地形图,并进行工程数量调查。

公路勘测规范(ITCC102007

?。6.9排水勘测与调查

(1)路基排水的任务是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含水量降低到一一定的范围内。排水勘 测与调查中必须做好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除工作,以确保路基、路面具有足够强度及稳定 生。 (2)地面排水设备分为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泄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积水池等;地下 排水设备按作用和使用条件的不筒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暗沟、渗并和渗沟。定测期间应对 各类排水设施设置的位置、长度、形式及断面尺寸进行核实。 (3)应进行汇水流量的调查,据以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的形式、设置位置、断面尺寸、加 固施。 (4)在勘测与调查中应注意各种排水设备的衔接,使之构成统一、完整的排水系统。 (5)需作特殊设计的集水、排水、输水工程设施,应实地进行平、纵、横测量,汇水面积 维以确定或工程复杂等地段,宜进行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并进行水文调查 大型排水沟、渠应实地放出轴线桩,并进行水准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7小桥涵勘测与调查

定测阶段小桥涵的调查是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地形、水文地质 材料和施条件并配合路线整体需要,通过充分的调查、观察、测绘、勘探和试验,合理地 先定桥涵及其他小型排水构造物的类型、位置、孔径及基础深度,正确处理主体工程与附 程的关系,

9.8大、中桥勘测与调查

大、中桥桥位定测主要是在初测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和补充。应认真研穷 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和验证。定测阶段大、中桥的勘测工作包括桥位平面 位高程控制测量、桥位地形图测量(含水下地形)、桥轴线纵横断面测量及流 、洪水位、形态断面、汇水面积的调香。

点,因此在确保相邻点间通视的情况下,桥梁平面控制测量可考虑采用GPS方法施测。 桥梁平面控制网采用独立网的形式,坐标系统宜采用桥梁墩、台平均设计高程面。为 与线路衔接,线路控制应以独立网坐标为准,对接线控制重新进行平差。

?.8.4桥轴纵断面和引道测量

(1)桥轴纵断面的测绘范围应测至设计洪水位以上,应能满足设计桥梁孔径、桥头弓 道、调治构造物布置的需要。 (2)地表起伏较大、地质复杂的桥址应在桥轴线上、下游各6~20m测辅助纵断面,并 在辅助纵断面范围内增测辅助横断面。 (3)桥轴纵断面陆上部分和引道、接线纵断面测量,各测点与起点间测距误差不应大 于测段距离的1/2000,横向偏距不应大于0.1m。 4)桥轴纵断面水下部分的测量应按第5.4节的规定执行。

9。。1隧道是修建在天然地层中的建筑物,从方案选择、设计直到施工,均须考虑地质 条件。地质条件包括: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裂隙及风化的发育程度,隧道所处 深度及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地层含水程度,地温及有害气体情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 其影响等。同时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定测阶段应对初测阶段的地理概况 环境和地质等内容进行补充调查与核实,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作出评价与结论。 隧道位置应尽量避免接近大断层或断层破碎带,如必须穿越时,应尽量垂直其走向或 以较大的角度斜交。在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应避免通过主断层交叉处;在倾斜岩层中 隧道应尽量垂直岩层走向通过;在褶曲岩层中,隧道位置应选在褶曲翼部。隧道应尽量避 川汇水地层、有害气体地层、含盐地层与岩溶发育地段。隧道一般不应在冲沟、山洼等地 形处通过。 洞内中线应尽量避免弯道,无法避免时应注意考虑弯道变化及设置距离的技术指标 隧道逊出与路基、桥梁的连接线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注意平、纵、横的协调。

?。。3"洞口附近地形、地质等直接影响洞外工程与洞内平、纵面的设计、排水及附属 1程时桩距应加密至5~10m。

。?。5隧道是路线的重要控制地物,为便于方案确定或调整,左、右行分离的隧道连接 线起论点宣宜测量至分离式路基与整体式路基汇合处以外100m,以便作平、纵、横面协调, 匕其在洞外工程复杂的情况下。

9.9.7 隧道的通风是关系到营运安全的重要因素,应进行详细调查,认真拟定方案。

.9.7隧道的通风是关系到营运安全的重要因素,应进行详细调查,认真拟定方案。

公路勘测规范(ITGC10—2007)

9.10路线交叉勘测与调查

。11沿线设施勘测与调查

9。11。1定测阶段沿线设施还应调查以下内容: (1)调查和实地核实沿线设施的总体布局、项目、形式、规模及位置是否满足行车通行 条件,特别要注意在使用设计极限纵坡及控制物的地段安全设施是否满足要求。 (2)实测管理服务设施进出口变速车道及连接线的中线,并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以 满足设施布置的需要

梦。14.1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 对初步设计确定的料场应进行逐一复查,不可遗漏有价值的料场。对所有的料场应 从材料品质、储藏量、运距、开采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比较,采用品质好、距离 近、开采条件好的料场。对大型料场和特殊材料料场进行必要的勘探与试验,如果地形复 杂难以开采需作.单独设计图时,应视实际情况测绘地形图,以便精确计算有用矿层数量和 采运条件。在确定材料产地到路线的运输方式时,如地形复杂、工程较大,可进行一定深 变的测量与调查。

GB/T 23901.2-201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2部分:阶梯孔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9.14.2占地测与调香

(1)对初测阶段的地形图应进行详细检查,对变化的地物、地形应进行修测或补测,以 满足占地图的要求。用地图应标出中线、桩号、用地类别的分界线、用地宽度、使用人或产 权单位等。如路线地形图不能满足土地分类和占地数量计算时,应测绘占地图。 (2)应注意公路、河流、沟渠改移工程的用地及返还,以及取、弃土工程等占地调查。

9。14.3凡拆迁工程都应调查其位置、范围、尺寸、结构类型及产权单位或个人。对管 道、电力、电信设施,应调查其杆或塔架的类型、编号和数量以及高度和埋置深度。各项拆 迁应调查测绘清楚后与有关主管部门联系,协商拆迁事宜和落实处理方案。

9。15.3对复杂的路线、大型结构物工程地段,包括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义、不良 地质以及高填、深挖地段等,应进行现场核实。核对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和 调整设计。

定测阶段应提交的勘测资料必须经过有效的检查,签署完备,并附有自检 勘测资料的质量。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对于方案明确,地形、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三、三、四级公路,由于路线方案比较容易 确定GB 51333-2018 厚膜陶瓷基板生产工厂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基本不存在方案比选的问题,因此可以采用次定测的程序进行各项勘测和调查。 采用一次定测只是由于方案明确,但不能减少专业调查的内容、降低勘测的精度,所以勘 则调查内容应包含第9章勘测调查的所有内容,各项工作的测量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公 路的测量要求。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指南一览表

注:IIG——公路工程行业标准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