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4-2013)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4-2013)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4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984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4-2013)

面积内作物种植结构及不同生育期的耐盐能力,拟定排水再利用 的灌溉方法和灌溉制度,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6.4.1排水管理机构应对治理区涝渍盐碱发生情况、农业生产、 工程运行及生态环境状况等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必要的监测,积 累实践资料,指导排水管理工作

工程运行及生态环境状况等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必要的监测,积 累实践资料,指导排水管理工作。 6.4.2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暴雨及涝灾情况:暴雨量及其历时,承泄区水位状况, 排水流量及排水时间,农田受淹面积及淹水深度,治理区内村镇 及工矿企业等受及损失情况等。 2农田水分及渍害情况: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土壤水分状 况及其理化性状,稻田渗漏率,日常排渍流量,农田受渍面积及 受渍时间等。 3土壤盐碱化情况监测:土壤盐碱化分布情况及面积,作 物根层土壤盐分和地下水矿化度,灌溉水量及矿化度,排水水量 及矿化度等。 4农业生产情况:作物种植结构及种植面积,作物品种及 产量JGJ/T463-2019 古建筑工职业技能标准及条文说明,农药化肥施用情况等。 5工程运行情况:闸站等排水设施运行天数或时数,湖泊 等调蓄设施运用情况,排水设施故障及维修情况,排水沟淤积情 况等。 6生态环境状况:土壤养分状况,排水沟及承泄区水质 治理区及承泄区生态状况等。

6.4.2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附录A渗透系数的野外测定方法A.0.1在农田排水设计中,宜用钻孔水位回升法现场测定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度或土壤导水率),每平方公里不宜少于4个测点。钻孔水位回升法测定渗透系数如图A.0.1所示。滑轮平衡垂一口标尺架地面指针初始地下水位浮子=ht+h/2H不透水层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图A.0.1钻孔水位回升法测定渗透系数示意图W一抽水前孔内水位测定值,cm;H一抽水前孔内水深,cm;S一孔底至不透水层距离,cm;r一钻孔半径,m;ho一抽水后孔内水位降深值,cm;ht一△t时段的孔内水位降深值,cm;△h一△t时段内的水位回升值,cm;h一△t时段内的平均水位降深值,cmA.0.2在预定地点用土钻打孔,孔径为8~10cm,孔深应低于地下水面60cm,待孔内水面稳定至原地下水位高程后,从孔中走一部分水,立即测定孔内下降后的水位回升速率,按式(A.0.2)和表A.0.2计算渗透系数值。测定使用的工具与设备有土钻、汲水筒、透水网管和带浮子的测绳、标尺架及秒表。31

1钻孔过程中不宜使孔壁土壤结构变形,避免形成封闭层。 为此,钻孔完成后应进行3次以上的汲水作业,以恢复孔壁土壤 的透水性。对于土壤稳定性差的地区,应采用与孔径相近的透水 网管保护孔壁。 2待孔内水面稳定至原地下水位高程后,用水筒从孔内 迅速提出一定水量,使水位降深40cm左右,立即从标尺架上放 下带浮子的测绳,开始计时并读取初始地下水位测深。 3量测孔内水位的回升速率,可按相同的间隔时段△t(s) 连续量测各时段的水位回升值△h(cm)5次以上。 4随时注意浮子的上升不受孔壁摩擦的干扰,始终保持其 灵活性。 5当地下水位回升值累计达30cm左右时,一次测试结束。 6重复测试2~3次,取其平均渗透系数值。

B.0.1给水度(又称饱和土的释水率)可根据现场测定具体条 件分别采用流量计算法或水位降落计算法确定。 B.0.2纯排水时的水位一流量计算法。冬季或其他条件下,当 地下水的蒸发量很小,或与降雨(灌溉)人渗量近似而忽赂不计 时,则可根据排水地段内的地下水位和排水量观测资料,按式 (B.0.2)进行给水度的近似计算:

式中 给水度; △一 排水观测时段内从排水地段排出的总水量,m3; A一一排水地段控制面积,m; △h一一排水观测时段内排水地段的地下水位平均降深 值,m。 B.0.3纯蒸发时的水位降落计算法。在无排水工程的平原地 区,可忽略地下径流的影响,认为地下水位的降落是纯蒸发作用 的结果,因而可按式(B.0.3)计算纯蒸发作用下的给水度:

B.0.3纯蒸发时的水位降落计算法。在无排水工程的平原地 区,可忽略地下径流的影响,认为地下水位的降落是纯蒸发作用 的结果,因而可按式(B.0.3)计算纯蒸发作用下的给水度:

(he—h)" 从= Unhh

式中Uh 地下水埋深为h时受蒸发影响的地下水位下降速 度,m/d; 0 水面蒸发强度,m/d; he一地下水停止蒸发深度,m; n一一地下水蒸发指数,宜取n=1~3。 通过地下水位观测井(孔),每日定时量测地下水埋深数据 可得相邻两日地下水位的下降值,即该两日中第1天埋深为h的 日下降速度Uh值,绘制h一h关系图,并将关系线顺势延长,

与h轴的交点即h。值。当关系线为直线时,n=1,可直接用式 (B.0.3)求得μ值;当关系线为曲线时,n1,这时可按等差 级数选取不同的n值,用式(B.0.3)计算与不同Uh和h相对应 时的值,直到假定的n值能使相邻两次计算得出的以值相接 近,可取平均值用于排水计算。由此可知,该方法在测算值 的同时,即可求得地下水蒸发参数h。值和n值。在测定时段内, 当水面蒸发强度较稳定时,测算的结果较好,测定的数据资料越 多则测算的结果越接近实际

C.0.1稻田渗漏率又称渗漏强度或日渗量,其最小值的田间测 点通常应布设在排水地段的中央部位,若需测定稻田渗漏率的分 布规律或求其平均值时,则可垂直排水沟(管)延伸,按两条排 水沟间距B的1/2、1/4、1/8、布设测点,根据具体情况分别 选用渗漏仪测定法或环测法测定。 C.0.2渗漏仪测定法。渗漏仪主要设备由钟罩式测筒、漂浮式 标尺板和测定管等组成,见图C.0.2。施测时,首先打开测筒的 排气口和橡皮塞连接口,将测筒均匀压人土中5~8cm,然后封 闭排气口,并将充满水的连接管端的橡皮塞与测筒顶口塞紧后, 开始按定时段(1min或5min)记录标尺板上测定管内水面移动 的读数,测定时段始、末的读数差值即为已核算好的该测点的稻 田日渗量(mm/d)。 金属环 弹簧夹 1 15 橡皮塞连接口 连接管 测5min计 足营 排气口 板 支柱 测筒 地面 8~ $13.5

图C.0.2渗漏仪及其田间测定装置图(单位:cm

C.0.3环测法。主要设备由测环、水位测针和理设在施测由 内的有底测筒组成。测环可测定各测点的总耗水强度,有底测个

可测定田间作物蒸腾与棵间蒸发强度,两者相减后用量测时间相 除,即为测点的稻田渗漏率。测环用一边带切口的金属板围成矩 形或圆形,面积宜为1000cm²,高40cm,施测时应均匀压入土 内25cm左右,并保留上部缘口高出田内水面15cm左右。有底 则筒的形状及面积与测环相同,筒深应满足作物根系生长的需 要。均用精度为0.1mm的水位测针量测测环与测筒内的水位变 化。为避免环内外水位差较大时产生的侧渗而影响量测精度,每 次测定时间不宜过长,量测后应恢复环内外水位一致,再进行第 二次测定。取3次测定中相近两次的平均值为该测点的稻田渗 漏率。

录D 农作物耐水深利 耐淹历时

D.0.1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应根据当地或邻近类似 地区的农作物耐淹试验资料分析确定。 D.0.2当无试验资料时,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可按表 D. 0. 2 选取

表D.0.2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

E。0。1排涝模数主要与设计暴雨、排涝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地 形坡度、地面覆盖和作物组成、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排水沟 网的密度和比降以及湖塘调蓄能力等诸多因素有关,应通过当地 或邻近类似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治 理区的具体情况选用所在流域机构认可的方法

E.0.2平原区排涝模数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qa = 86.4h R

nw Aw 86.4t

设计暴雨量,mm; hw 水田滞蓄水深,mm; 排涝时间内的水田腾发总量,mm; 排涝时间内的水田渗漏总量,mm; t一 排水时间,d,可采用水稻的耐淹历时。 3)旱地和水田的综合排涝模数可用式(E.0.2-4) 计算:

2F<10km²时的经验公式:

附录F地下水临界深度F.0.1地下水临界深度应综合考虑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降雨、灌溉、蒸发和农业措施等因素,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也可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实地调查确定。F.0.2当缺少F.0.1条所述资料时,可按表F.0.2选用,或按式(F.0.2)近似估算。hk=h十(F.0.2)式中hk地下水临界深度,m;hp土壤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m;安全超高,m。在地下水矿化度低的地区可采用耕作层厚度,在地下水矿化度高的地区宜采用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厚度。表F.0.2地下水临界深度单位:m地下水矿化度(g/L)土壤质地<22~55~10>10砂壤、轻壤1.8~2.12.1~2.32.3~2.62.6~2.8中1.5~1.71.7~1.91.8~2.02.0~2.2重壤、黏土1.0~1.21.1~1.31.2~1.41.3~1.5注:蒸发强烈地区宜取较大值,反之宜取较小值。43

附录G调控地下水位的未级固定沟

1田面全部覆盖水层,排水沟边坡直和沟中水深很小可 忽略不计时,明沟排水地段的渗流阻抗系数可按式(G.0.3-1) 计算:

Φ。~0.5+0.174

d一一暗管的外径(含外包滤料厚度),m。 当 T>5h。时

sh? 元a 元hd + sin? 4T 2T 元hd a12 sin? sin? 元 2T 2T

式中α一一防止高速渗水挟沙人管,造成淤堵,在暗管两侧 地面上留出一条无水层防护带的宽度,m。 当 T>2a和 T>5h.时

当 T>2a 和 T>5h.时i

G.0.4稳定渗流条件下,有旱田灌溉或降雨产生的均匀入渗补 给时,田间排水沟(管)间距按式(G.0.4-1)计算:

式中q均匀人渗补给强度,m/d; Φ一排水地段的渗流阻抗系数,视下列情况选用计算 公式: 对于B≥2D的条件 明沟

对于B≥2D的条件 明沟

对于B<2D的条件 明沟

1ln D B 十 元 π/Hd 8D

元 元do B 元VH

式中d一 沟中水位或暗管中心至不透水层表面的垂直

kDt B=元 元B11 H. Xo= bo+2h V1+m² 地下水位降落过程的历时d.

G.0.6非稳定流条件下,考虑地下水蒸发影响时DB35/T 1797-2018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文件信息化管理规范,即当地下水 面蒸发强度与地下水理深呈n次方的负相关关系时,由间排水沟 (管)间距可使用简化式(G.0.6-1)计算间距:

适用条件:当tt<0.6时,用简化式计算的理论相对误 不超过0.5%;当t/t<0.8时,不超过10%

附录H排水沟道平均流速的计算

土质 淤泥 细砂 中砂 粗砂 不冲流速(m/s) 0.15~0.25 0.2~0.4 0.3~0.7 0.50.8 注:表中不冲流速为水力半径R=1m的情况,当R≠1m时,应乘以及R°。对 于疏松的黏土、壤土可取α=1/3~1/4,而中等密实或密实的黏土、壤土可 取α=1/4~1/5;对于淤泥和砂土可取α=1/31/5。

附录J管道设计中与充盈度

J.0.2充盈度a为圆形管内最大水深与暗管内径的比值,暗管 排水设计中,可根据暗管的内径取值:内径为50mm时,取a二 0.6;内径为50~100mm时,取a=0.7左右;内径为100mm 时,取a=0.8。不同充盈度a的α值和β值也可从表J.0.2中 查得。

DB36/T 1153-2019 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用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0.2相应于不同充盈度a的α值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