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151-202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pdf

DB32/T 4151-202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5071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151-202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pdf

ICS13.080.0 CCS B11

DB 32/T 4151202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GB 50014-2021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 32/T 4151202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调查 5.1一般规定 5.2调查单元 5.3调查内容. 总体布局 6.1一般规定 6.2措施布局 建设措施 7.1自然修复工程 7.2综合整治工程 7.3环境景观提升工程. 监测 8.1污染源监测, 8.2水土流失监测. 8.3水体监测. 8.4治理效益监测, 9评价 附录A(资料性)小流域调查表. 附录B(资料性)小流域坡面调查方法, 附录C(资料性)小流域沟道调查方法. 22 附录D(资料性)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25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调查 5.1一般规定 5.2调查单元 5.3调查内容. 5总体布局 6.1一般规定 6.2措施布局 建设措施 7.1自然修复工程 7.2综合整治工程 7.3环境景观提升工程. 监测 8.1污染源监测, 8.2水土流失监测. 8.3水体监测. 8.4治理效益监测 9评价 附录A(资料性)小流域调查表. 附录B(资料性)小流域坡面调查方法, 附录C(资料性)小流域沟道调查方法. 22 附录D(资料性)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25

DB 32/T41512021

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河海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健、郭相平、沈建强、邵光成、刘敏昊、崔金涛、杨逸辉、翟林鹏 射毅、章坤、陈盛、房凯、宋宜峻、谈浩,

DB 32/T4151202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调查、总体布局、建设措施、监测、评价等。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64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20465水土保持术语 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653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 DB32/939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T3462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04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小流域smallwatershed

DB32/T4151—2021

DB 32/T 4151—2021

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合理安排农林等各类 因地制宜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

4.1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林、由、路、村综合治理,全 面实施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协调高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小流域 名称与代码应符合SL653规定。 4.2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 制宜,注重自然恢复,显著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强化监督管理,创 新体制机制。 4.3治理区选择应依据水土保持规划,优先选择饮用水水源地、江河源头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等便于规模治理的区域。

DB 32/T41512021

5.1.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前后,均应进行调查, 5.1.2实地调查应与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相结合。 5.1.3调查宜采用资料收集、询问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相结合的方法。 5.1.4地块、沟(河)、村庄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位置信息应在野外工作底图上标出,地图比例尺应 不低于1:10000。 5.1.5调查成果宜采用信息库管理。

5.1.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前后,均应进行调查。 5.1.2实地调查应与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相结合。 5.1.3调查宜采用资料收集、询问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相结合的方法。 5.1.4地块、沟(河)、村庄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位置信息应在野外工作底图上标出,地图比例尺应 不低于1:10000。 5.1.5调查成果宜采用信息库管理

5.2.1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调查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开发利用情

5.2.1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调查小 友利用情 况。

2.2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在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范围内划分单元,实施详细调查。农林用 坡面地块为单元,行洪区以沟道为单元,建设用地以村庄或企事业单位为单元。

5.3.1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情况

5.3.1.1自然条件调查包括小流域的面积、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 重点是地形、降雨、风、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以及温度、霜等其他气象要素。填写附录A 表A.1至表A.3。 5.3.1.2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包括小流域的人口、劳动力及其转移、土地利用、地方特色产业、农村 各业产值、粮食与年人均纯收入等情况。填写附录A表A.4。

5.3.2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状况

5.3.2.1水土流失调查包括各类水主流失类型的分布、数量(面积)、水土流失强度与程度、危害 (对当地和下游)、原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填写附录A表A.5。 5.3.2.2水主保持状况调查应包括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开展水主保持的主要过程, 经验和教训。填写附录A表A.6

5.3.3.1地块调查包括坡度、坡长、土壤类型及颗粒组成、土层厚度、土地利用方式、植被、土壤 侵蚀强度、现有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化肥及农药施用情况等。填写附录A表A.7。 5.3.3.2地块划分、编号及坡面调查方法参见附录B。 5.3.3.3每个地块单元的土壤侵蚀强度,宜采用附录B中B.4方法计算。

3.4.1应对流域面积大于0.05km²的主沟道、各级子沟道进行调查,包括汇流面积、长度、

域面积大于0.05km²的主沟道、各级子沟道进行调查,包括汇流面积、长度、纵

DB 32/T 4151—2021

5.3.5村庄及企事业单位

5.3.5.1应以自然村、企事业单位为单元进行调查,填写附录A表A.10至表

3.5.1应以自然村、企事业单位为单元进行调查,填写附录A表A.10至表A.14。 3.5.2自然村调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6.1.1应科学合理地布设防治措施,满足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的需要,保持各项措施之间的协 周配合,实现设施配套齐全。 6.1.2坚持沟坡兼治,坡面以梯田、林草工程为主,沟道以拦沙坝、塘坝、谷坊等工程为主。 6.1.3坚持生态与经济兼顾,梯田与林草工程布置充分考虑其生产功能,加强雨水资源的合理利 用,根据农业生产等需要,配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集水较大的地区配置蓄排结合的蓄水排水工 程,以提高土地生产力。 6.1.4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在江河源头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的远山坡地宜根 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修复能力,合理布置封育保护及其配套措施。

DB 32/T41512021

a)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小流域,宜建设绿色产业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b)在具有山水、民俗旅游资源优势的区域,宜建设生态休闲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c)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小流域,宜建设和谐宜居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d)在山洪等灾害严重的地区,应建设防灾减灾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e)在河流源头、重要水源地,应建设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6.1.5.1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应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地块、村庄、沟(河)道及湖 (库)周边,并明确反映在措施布局图中。 6.1.5.2绿色产业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应以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及防治林下水土流失为主,应重 视农林复合经营,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沟渠、植被缓冲带和人工湿地。 6.1.5.3生态休闲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提高自然风光旅游价值为目标,充分利用区域自然和人文 优势,注重生态与景观结合,措施配置应充分考虑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需 求。 6.1.5.4和谐宜居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应搞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 排放。 6.1.5.5防灾减灾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保证居民生活和生产安全,防治自然灾害为目标,合理布 设沟道治理工程和林草工程。 6.1.5.6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宜合理布置水源涵养林、调蓄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等,并配置 面源洗控制措施,

a)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小流域,宜建设绿色产业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b)在具有山水、民俗旅游资源优势的区域,宜建设生态休闲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c)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小流域,宜建设和谐宜居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d)在山洪等灾害严重的地区,应建设防灾减灾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e)在河流源头、重要水源地,应建设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6.1.5.1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应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地块、村庄、沟(河)道及湖 (库)周边,并明确反映在措施布局图中。 6.1.5.2绿色产业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应以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及防治林下水土流失为主,应重 视农林复合经营,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沟渠、植被缓冲带和人工湿地。 6.1.5.3生态休闲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提高自然风光旅游价值为目标,充分利用区域自然和人文 尤势,注重生态与景观结合,措施配置应充分考虑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需 求。 6.1.5.4和谐宜居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应搞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 排放。 6.1.5.5防灾减灾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应以保证居民生活和生产安全,防治自然灾害为目标,合理布 设沟道治理工程和林草工程。 6.1.5.6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宜合理布置水源涵养林、调蓄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等,并配置 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6.2.1以小流域为单元,按自然修复区、综合整治区、环境景观提升区布设防治措施。 6.2.2自然修复区

主要采取封育保护措施,设置封禁警示牌、护栏,加强林草植被保护,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减 少人为活动的于扰破坏,禁止人为垦荒等生产活动,保持土壤,涵养水源。

6.2.3 综合整治区

6.2.3.1坡地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防治可根据地块的坡位、坡度、土层厚度和土地利用现状等,进 行各个地块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配置各类地块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需要灌溉的田块应按GB/ 50363规定采取节水灌措施,

6.2.3.2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坡度小于7°的坡面下部,可修建水平梯田、等高垄作、地植物篱等措施,并完善坡面水 系和田间道路; b)坡度在7°~20°、土层厚度超过25cm的坡面中上部位,宜整治为农田,可修建水平梯田、 反坡梯田等:

6.2.4环境景观提升区

1.1封育保护宜布设于轻、中度水土流失、林草覆盖率大于30%的林地或草地:可设置封禁警

DB 32/T41512021

牌和护拦设施。为保障封育工程的成效性,应建立规章制度和管护队伍。 7.1.2封禁警示牌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设置于拟封禁区域的出入口、路旁等人为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 b)封禁警示牌应明确封禁范围、封禁管理规定或管护公约等: c)每个封禁区域至少设置封禁标牌1处; d)封禁标牌的形状、规格与材料与当地景观相协调。 7.1.3封育保护区内林草破坏严重,植被状况较差,恢复比较困难的区域出入路口可设置护栏、围 网等,并与当地景观协调,

7.2.1.1梯田宜布设于坡度15°以下、土质较好、坡度相对较缓,距村庄较近、交通较便利、临近 水源的地方。 7.2.1.2梯田布局应以沟渠和田间道路为骨架划分耕作区,耕作区形状宜为矩形、正方形或扇形。 全耕作区内布置梯由,梯由长边应平行于等高线,由块布局宜顺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应与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田间道路统一布设。 .2.1.3当梯由区以上为坡耕地或荒地时,应在梯由区上方横向布设截水沟,连接纵向排水沟,并 可分层选择相对平缓处修建蓄水池,提高蓄排、灌溉能力

7.2.1.4梯田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a)梯田田面宽度应与地形坡度、土质和王层厚度等条件相适应; b)梯田田坎高度和田坎侧坡应该与地形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土质条件相适应,田坎高 度一般不大于1.5m,田坎坡度应满足稳定要求: c)格田田高度宜为30cm~40cm,哇田田高度宜为20cm~30cm,田埋顶宽宜为3C cm~40cm,田原则上用土修筑;土坎梯田田坎上宜布设植物篱,稳定田坎; d)梯田田面长度主要根据地形地貌条件而定,兼顾机械耕作的要求,田面长度宜为100 m~200m;田面净宽宜大于5m,田面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1/200,田面高差一般应小于 0.3m; e)梯田型式宜采取水平梯田或反坡梯田。田坎材质宜采用当地材质; f)防御暴雨标准,宜采用10年一遇3h~6h最大降雨。 .2.1.5在梯田区应自上而下纵横布设田间道路,并与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相结合,防止冲刷,保证 道路完整、畅通。 7.2.1.6根据水源和立地条件,在梯田中种植农作物或经果林。田面可结合间作套种,发展多种经 营,增加林草覆盖率。幼龄果园可布设覆盖与敷盖,防止水土流失。

7.2.2.1经果林 7.2.2.1.1经果林宜布设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坡耕地和荒地。 7.2.2.1.2树种应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品种GB/Z 38546-2020 精准扶贫 人造板(刨花板)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规范,早、中、晚熟品种搭 配,易储藏、宜运输。 7.2.2.1.3对于梯田上的经果林,宜结合布设覆盖或敷盖,条件许可时也可在幼树期台面套种花 生、大豆等或绿肥覆盖,坎坡种草。 7.2.2.2水土保持林草 7.2.2.2.1土层厚度大于25cm、坡度小于25°的坡地及沟(河)道两岸、湖泊水库四周、渠道沿线 及沿海风蚀区宜营造水土保持林。 7.2.2.2.2应遵循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经济价值高,根据不同治理对象、位置、水土流失强度 立地条件等,选择不同树种。梯田田坎防护林树种宜为灌木;护坡林上栽灌木,下栽乔木。 7.2.2.2.3沿海地区水土保持林布设宜符合下列规定: a)主林带走向应尽量垂直于主害风方向,偏角不大于30°,副林带和主林带相垂直,如因地形 地物限制,主、副林带可以有一定偏角; b)主林带由2至5行乔木、1至2行灌木组成,副林带宜乔、灌混交; c)主林带间距宜为15H~20H(H为树高),副林带间距宜为主林带间距的1.5倍~3.0倍; d)林带的株行距应满足所选树种的生长特性及防风要求。 7.2.2.2.4应采取水土保持整地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和林种的不同,可分别采取鱼鳞坑(呈“品字 型排列)、水平阶或穴状等整地措施,具体要求应符合GB/T16453的规定。 7.2.2.2.5水土保持草宜布设于立地条件恶化、林草覆盖率小于10%的退耕地、沟坡、梯田田坎及村 头空地等。 7.2.2.2.6草种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分藥多而叶茂盛、根系发达,能快速形成地面覆盖的 品种。根据水土流失强度、立地条件和位置等,适地适草,同时可兼顾考虑选择有一定经济价值的 草种。 7.2.3坡面排蓄工程 7.2.3.1应根据坡面来水状况,结合小流域水源规划,按照高水高排、中水中排、低水低排、分层 利用的原则,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和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7.2.3.2截水沟 7.2.3.2.1蓄水型截水沟宜沿等高线布设,排水型截水沟比降宜取1%~2%,并与排水沟相接。 7.2.3.2.2截水沟的间距宜为20m~30m。 7.2.3.2.3存在纵向坡度的截水沟,应在沟中每5m~10m布设高20cm~30cm的小土挡防止冲刷 若设计流速大于不冲流速应考虑在沟中设置衬砌防护。 7.2.3.2.4排水型截水沟排水一端应与坡面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做好防冲措施,一般可采用混凝

7.2.3坡面排蓄工程

2.3.1应根据坡面来水状况,结合小流域水源规划,按照高水高排、中水中排、低水低排、分 用的原则,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和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DB 32/T41512021

7.2.3.3排水沟 7.2.3.3.1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其终端宜连接蓄水设施或排水沟道, 7.2.3.3.2当排水出口的位置在坡脚时,排水沟宜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当排水出口在坡面时 排水沟宜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斜交布设。 7.2.3.3.3一般土质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跌水处应做防冲处理。 7.2.3.4蓄水池

7.2.3.3排水沟 7.2.3.3.1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其终端宜连接蓄水设施或排水沟道, 7.2.3.3.2当排水出口的位置在坡脚时,排水沟宜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当排水出口在坡面时 排水沟宜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斜交布设。 7.2.3.3.3一般土质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跌水处应做防冲处理。 7.2.3.4蓄水池 7.2.3.4.1蓄水池宜布设在坡面汇流的低凹处,与排水沟终端相连,一个坡面可集中布设一个蓄水 池,也可根据需要布设若干蓄水池。 7.2.3.4.2蓄水池一般为矩形或圆形,宜采用砖砌、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7.2.3.4.3池深大于1m的蓄水池内宜设取水阶梯,池周应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拦挡设施。 7.2.3.5沉沙池 7.2.3.5.1沉沙池宜布设在蓄水池进水口的上游。 7.2.3.5.2沉沙池为矩形,其宽度宜为相连排水沟宽的2倍,长度为池体宽度的2倍,并具有适当 的深度。

池,也可根据需要布设若干蓄水池。 7.2.3.4.2蓄水池一般为矩形或圆形,宜采用砖砌、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7.2.3.4.3池深大于1m的蓄水池内宜设取水阶梯,池周应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拦挡设施。 7.2.3.5沉沙池 7.2.3.5.1沉沙池宜布设在蓄水池进水口的上游。 7.2.3.5.2沉沙池为矩形,其宽度宜为相连排水沟宽的2倍,长度为池体宽度的2倍,并具有适当 的深度。

DB22∕T 5016-2019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pdf.2.3沟(河)头防护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