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替代SL 245-1999,附条文说明)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替代SL 245-1999,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245-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53608
下载资源

SL 245-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替代SL 245-1999,附条文说明)

4.2.8承压水自流孔宜采用安装压力表的方法量测水头,并 设置相应的孔口保护装置。

设置相应的孔口保护装置

某河道生态湿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2.9地下水水位观测周期和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点宜每周观测一次,经过一个水文年后,可改为每 两周观测一次,雨季或洪水期应加密观测,暴雨后应每天观测一 次,延续时间不宜少于一周。 2每一次地下水位观测应重复施测,直至两次观测值之差 不大于2cm。地下水位观测值以m为单位测记。

.2.10地下水水质观测应符合

1丰水期、枯水期应在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分别取水样进 水质简分析。全年不宜少于6次。 2每个含水层每次取水样点不宜少于3个,不同含水层 分别取样。 3地下水取样的同时还应对附近的地表水体取样。 4水质全分析可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需要决定 样地点、数量及特殊的试验项目等

4.2.11地下水水温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地下水水温观测应符合下

1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水温观测,且宜与地下水 水位观测同时进行。 2地下热水的观测次数可根据目的与要求确定。 3地下水水温观测宜采用缓变水温计或热敏电阻温度计。 缓变水温计置人水中时间不应少于10min,热敏电阻温度计不应 少于3min,读数精度均应达到0.1℃。 4地下水水温观测宜在含水层中部进行,观测部位应固定。 5地下水水温每一次观测应重复2次,其差值不应大 于 0. 2℃。

4.2.12泉水观测应符合下列

1泉水流量宜采用量简法和堰测法施测,当泉水流量特大 时,可采用流速法施测。 2在泉水出口处修建引水和量水设施时,引水系统不应影

响涌水量、水温、水质的观测精度。 3泉水流量观测每月应不少于1次,降雨特别是暴雨后应 加密观测,

4.3.1原始观测资料应进行现场校对、核实,发现问题及 决,记录表格宜符合附录A的规定

4.3.2观测资料的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计算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流量、地表水体水位等 动态要素的物理量。 2绘制动态要素的过程线、分布图、关系曲线图。 3统计动态要素特征值,主要包括各动态要素的年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观测周期及变化率等,并标出年最大值、最小 值的出现时间。

1 考证资料。 2 审核观测资料。 3 编制成果图表。 4 编写资料整编说明。 4.3.5 考证资料可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点的类别、位置及编号。 2 观测点附近影响观测精度的环境变化。 3 观测点的变动情况。 4 观测孔孔深、淤积、洗孔、灵敏度试验情况, 5 高程测量(包括引测和校测记录)。 6 测具的校测情况。 4.3.6 审核观测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观测方法、误差

2原始记录的填写格式。 3测具校测和高程校测的结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观测数值 修正。 4.3.7 编制的成果图、表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点网平面、面分布图。 各动态要素观测成果表。 3 地下水动态要素过程线图、分布图和各种关系曲线图。 4 动态要素多年变化综合曲线图。 地下水水位、泉水流量特征值统计表。 4.3.8 资料整编说明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资料整编的内容、方法及观测工作量。 2 观测点网的布置、调整和变更情况。 观测方法、精度和测具校测情况。 4 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价。 5 观测资料阶段成果及结论。 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C

1.1边坡变形观测内容应包括边坡地表变形及内部垂直位移、 平位移和相对位移。

5.1.2边坡变形观测同时,应开展地下水位等因系的观测

5.1.2边玻变形观测可时, 5.1.3变形观测网的网点,宜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 测点。其布设方法和观测精度应符合GB50026的相关规定。应 同时在内部位移观测点对应的地表设置地表变形观测点。 5.1.4水平位移基准网宜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必要时可与国家 坐标系统联测。垂直位移基准网宜采用工程区原有高程系统,并 应布设成环线。

为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工作基点 设在裸露基岩上或原状土层内,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可埋设 平位移观测墩底部基座上。

边坡变形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与观测精度要求相

5.1.6边坡变形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与观测稍

5.1.7边坡变形观测的精度和方法宜根据边坡受形的不问 适当调整,

5.1.8变形观测数据的表达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与主滑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2 垂直位移:下降为正,上升为负。 3 裂缝张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5. 1. 9 对一旦失稳造成严重后果的边坡,当变形速率和变形值

出现异常时,应加强观测,并应及时分析整理观测资料,立印 上报。

5.2.1水平与垂直位移观测网基准点应设置在边坡变形

围以外的稳定地带,并应满足观测精度的要求。每个项目至少应 布设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宜埋设在方便观测和稳固的基础上; 观测点应与边坡的岩土牢固结合,

5.2.2观测点应根据边坡的变形范围、变形特征和地形地质条 件等布设

和边坡的规模、形态特征等确定。对于大型边坡和滑坡体,观 点的密度宜为10~90点/km²、间距宜为100~400m;观测点 沿不稳定边坡和滑坡体的纵、横方向成网格形排列。纵向观测 不宜少于3条,横向观测线不宜少干2条

5.2.4滑坡裂缝观测点可布设在凰有代表性的暴大刻终外及可

能的破裂面部位。设点处其两侧岩土体宜相对完整,并避开风 严重的岩层和孤石。

5.2.5内部位移观测点宜沿地表位移纵向观测线布设,观测点 不宜少于2个。

5.2.5内部位移观测点宜沿地表位移纵向观测线布设,观测

5.2.6在勘探平洞中,可采用多点位移计或收敛计对滑

5.2.6在勘探平洞中,可采用多点位移计或收敛计对滑动面位 移进行观测。

边坡变形观测方法宜包括地质巡视、简易观测、工程测 埋设仪器观测,也可采用分布式光纤观测、声发射监测等。 地质巡视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变化。 2 边坡及其附近地表水体、泉水点数与泉水流量。 3 边坡和坡顶上建筑物的变形。 4 沟谷、路堑边坡的岩土体滑动。 S 悬崖或高陡边坡的崩石频度与崩石量

6 暴雨、洪水引发的滑坡体和崩塌体的个数、方量。 5.3.3 地质巡视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次地质巡视均应做好详细、全面的现场记录。 现场记录宜附素描图和照片,必要时应附录像资料。 3现场记录应随时整理,及时分析边坡的稳定状态,必要 时提出加强监测和处理的建议

5.3.4简易观测应符合下列去

1地表裂缝宽度可用钢尺在缝口直接量测。裂缝宽度的变 化,宜采用在缝两边设固定观测点,并定期量测点间距离的方法 来确定。裂缝宽度应精确到0.1mm。 2地表裂缝两侧三向位移宜采用三点或多点的方法进行观 测,测缝标点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量测的距离应精确 到0.1mm。 3勘探平洞基本完工后,宜及时沿洞壁以及洞壁与洞底的 交线附近分别埋设玻璃条和砂浆条带,应定期观测错开的位置、 时间、距离和方向。砂浆条带的强度宜为M7.5~M10。 4对勘探平洞中明显张开和位错的裂缝或滑移面,应在其 两侧埋设固定桩、点,定期量测其距离变化,以求得滑坡体的水 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量测桩、点间的距离应精确到0.1mm。 5.3.5工程测量观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测量时,不稳定边坡或滑坡的宽 度不宜超过800m,在宽度方向上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在 其两端存在有可供选择的稳定测站点;观测方法应符合GB 50026的规定。

3.5工程测量观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测量时,不稳定边坡或滑坡的觅 度不宜超过800m,在宽度方向上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在 其两端存在有可供选择的稳定测站点;观测方法应符合GB 50026的规定。 2在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水平位移宜采用交会法 施测。 3对地表的水平位移,在观测条件满足要求时宜采用GPS 方法观测。观测仪器宜采用GPS双频接收机,具体可按GB/T 18314规定执行,观测精度宜不低于C级网的精度要求。 4垂直位移宜采用精密水准法测量,施测中观测点和起测

基点的联测应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标准,具体可按.GB/T12897规 定执行。 5当水准法测量难以实施时,垂直位移可采用三角高程法 测量。

5.3.6埋设仪器观测可采用钻孔倾斜仪、钻孔多占位移计和伸

缩仪(收敛计)。钻孔倾斜仪孔深应达到滑面或潜在滑面以下5m 左右,主测方向应与预计的主滑方向基本一致;多点位移计与伸 缩仪的测线方向也应与深层滑动的主滑方向一致。

5.3.8对有崩塌危险的岩质边坡,可采用岩体声发射监没

5.4.3理设仪器观测可每月观测一次,雨季或汛期每两周观

测间期且为7~14d,每次宜连续观测5~10min。

1位移量中误差为士3.0mm。 2 裂缝宽度张合量量测中误差为士1.0mm。

5.1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原始观测数据的检查。 2观测资料的日常整理与分析。 3 编写观测报告。 5.5.2 原始观测数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现场作业方法符合要求。 2 各项观测数据的检查结果在限差之内。 3 数据记录准确、齐全、清晰。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逐一解决。 5.5.3 观测资料的日常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计算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宽度等观测物理量,并 记人相应的记录表。 2绘制观测物理量过程线、分布图及变形关系曲线。 3统计观测物理量特征值。 5.5.4观测物理量分析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物理量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 观测物理量统计特征值的变化规律。 3观测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 4观测物理量变化趋势及今后可能给工程带来的不利影 响等。 5.5.5观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规划设计情况及边坡勘察工作量。 2地形、地质概况。 3边坡变形观测工作情况,包括观测网点的布置、维护、 完好率、变更情况,以及仪器设备、量测工具的校测情况、观测 工作量等。 4地质巡视观测情况及主要成果。 5观测数据分析方法说明。 6观测资料整理的成果图表。 7观测成果分析及结论。 8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6.1.1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内容应包括地表的垂直位移、水平 位移、地表裂缝的张合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 6.1.2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与观测精 度要求相适应。

度要求相适应。 6.1.3 观测数据的表达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位移:向沉降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垂直位移:下降为正,上升为负。 3 裂缝张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6.1.3观测数据的表达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位移:向沉降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2 垂直位移:下降为正,上升为负。 3 裂缝张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6.2.1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网基准点的设置与埋设应符合 5.2.1条的规定。 6.2.2观测点位应根据采空区地形地质条件、地面沉降的范围 和特征等布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采空区应分别在采空区移动盆地的中间区、内边缘区、 外边缘区及采空区的影响带布置观测点。 2现采空区除应符合老采空区布置原则外,还应结合矿床 地层走向、倾向、断裂的展布等地质条件以及开采方式,在预测 的移动盆地范围内布置观测点。 6.2.3观测线的布置应根据地形、采空区范围及形态特征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线应平行和垂直矿层走向布置,应至少有一条测线 通过预测的移动盆地中心部位。 2观测线上观测点的布置,应采用测区平均布点与移动盆 地内边缘区加密布点相结合的方法,由外边缘区与中间区向内边

缘区密度逐渐加大,每条观测线的观测点不应少于3个。 6.2.43 裂缝观测点应布置在地表裂缝和建筑物变形破坏部位。 6.2.5地下水动态观测根据需要布置,其位置宜结合地面沉降 观测点选择。

6.3.2地质巡视宜包括下列内容: 1 采空区地表裂缝、陷坑、台阶的发生与发展。 2采空区及其附近地表水体及泉水点数与泉水流量。 3采空区工程建筑物与民房的变形破坏。 6.3.3地质巡视记录应符合5.3.3条的规定。 6.3.41 简易观测除应符合5.3.4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地表台阶的阶高与阶宽,可采用钢尺直接量测。台阶的 位移宜在台阶地表水平向与垂直向设置固定观测点观测。 2地表陷坑的深度、长度、宽度,可用钢尺直接量测;陷 坑范围及三维位移宜在陷坑沉陷中心以及周边地表设置固定观测 点进行观测。 3条件具备时,可通过浅井或探槽进行裂缝观测。 6.3.5工程测量方法应符合5.3.5条的规定。 6.3.6观测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 观测网布置应满足观测精度要求。 6.3.7必要时,应对采空区及其附近范围进行地表水及地下水 观测,观测内容、方法及资料整理与分析等应符合第4章的有关 规定。

3.8大范围的采空区可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

InSAR)方法观测。

7. 1 一 般规定

7.1.1断裂活动性观测应在收集分析区域地质、地震和断裂活 动性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1.2断裂活动性观测应包括断层位移及其变化趋势

7.2.1综合形变观测站点宜选择主断裂有代表性地段横跨 布设。设站处断裂应出露清楚、活动迹象明显并兼顾设站 通、通信方便

7.2.1综合形变观测站点宜选择主断裂有代表性地段

7.2.2观测点应跨断裂两盘布置于坚固稳定的基础上,宜

合前两条要求外,尚应分别符合GB/T12897和GB/T18314 有关规定,

7.2.4跨断裂短基线、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观测宜在横跨断裂

的洞室内进行,观测线可垂直断裂和与断裂成30°左右交 设,洞内要求相对恒温并减少环境干扰。

7.2.5在地形陡峻的河谷岸坡,设置断裂形变观测点,应考

7.2.5在地形健峻的河谷岸坡,设置断裂形变观测点,应考虑 岩体重力变形的影响。

7.3.1断裂活动性观测方法宜包括跨断裂短水准线路、跨断裂 短基线、跨断裂测距和三角网、GPS网、水管倾斜仪和伸缩 仪等。

当地形峻时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观测,测量应符合C

12897的相关规定

跨断袋短线、跨断袋测距和三用网观测应符合( 50026的相关规定。GPS网观测应符合GB/T18314的相 规定。

7.3.4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观测应按仪器操作手册规定的程 进行。

7.3.5跨断裂的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观测周期宜2

7.4.1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和观测 告的编写。

7.4.2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校核观测数据,并分时段整编成册归档。 2编制历时曲线图、矢量变化图及相应的表格等。 7.4.3观测报告内容宜包括区域地震地质条件、断裂活动性研 究成果、观测方法、观测网点的布置情况、观测成果、结论与建 议等。

8.1.1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应在收集分析区域地震、地质、断层 活动性、库区地质资料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成果等基础上 进行。 8.1.2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应包括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设计与建设、 测雷台网运行管班和资料分析笙

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设计与

8.2.1水库地震监测系统宜包括测震台网、强震动监测设施和 数据汇集分析处理中心,必要时可布置地壳形变和地下流体监 测等,

8.2.2测震台网的布置、建设应符合下列

1测震台网应包括地震台站和台网记录中心。地震台站数 量应根据重点监测区范围大小和监测能力要求确定,且不应少于 4个。台网记录中心宜具备较好的供电、交通、通信等条件, 2对于没有建设测震台网的已建水,当发生水库诱发地 震时,应及时布设不少于4个台站所组成的临时地震台网,进行 水库地震监测,必要时应设置固定监测台网。 3测震台网重点监测范围,宜包括下游距坝址5~10km、 上游距项址30~40km、两侧距库5~10km的范围,以及可能 发生地震强度5级以上(含5级)或震中烈度И度以上(含VИ 度)水库地震的其他库段。 4测震台网在重点监测范围内的地震监测能力应满足M ≥0.5级,震中定位精度应优于1km。 5测震台网宜采用遥测方式组网。 6地震台站宜均匀分布在重点监测范围内,相邻台站间距

宜为10~15km。 7地震台站土建工程应符合DB/T16的规定。 8台网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应分别进行不少于3个 月的试运行和考核运行,合格后才能进人正式运行。 9台网考核运行期间,台站位置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得 变更,并应保证台网系统运行率和地震波形完好率连续3个月平 均不低于95%。 10水库地震发生后,应根据震情发展增设若干流动台 观测。 8.2.3测震台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址应避开对地震观测有影响的区域和可能产生的于扰 源,避开干扰源的距离应符合GB/T19531.1的相关规定。 2台址宜选在天面积出露的完整、坚硬基岩上,并应避开 健坡、风口和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无线遥测台台址的高度应 首先满足信道要求。 3台址环境地噪声测试和地噪声水平应符合GB/T 19531.1的规定。 4台站宜选择在电力、通信和交通等条件较好的地方,人 工值守台站还应具备工作和生活条件。 5台站的布设宜兼顾断裂活动性观测站点布置。 6台站位置选定和环境地噪声测试后,应对拟建的地震台 网进行地震监测能力理论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拟建台站的 数量和位置。 8.2.4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信道应符含下列规定: 1传输信道宜采用公用有线光纤、无线超短波、微波及数 字卫星信道传输方式。临时性台网可采用其他方式传输。 2无线超短波、微波或数字卫星信道选择应综合考虑传输 路径、经费投资、维护管理以及无线发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3台站监测数据宜直接传输到台网记录中心,条件不具备

1传输信道宣采用公用有线光纤、无线超短波、微波及数 字卫星信道传输方式。临时性台网可采用其他方式传输。 2无线超短波、微波或数字卫星信道选择应综合考虑传输 路径、经费投资、维护管理以及无线发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3台站监测数据宜直接传输到台网记录中心,条件不具备 时应建立信道中继站转接。

8.3测震台网运行管理

8.3.2在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M≥2.5级地需后、谣

8.3.2在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ML≥2.5级地震后,遥测台 应在发震后15min内将地震基本参数报送工程管理部门,人 值守台网应在发震后1h内报送。

8.3.3 对于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 M,≥2.5 级地需,

组织现场宏观地震调查,确定宏观震中和等震线分布情况,提交 现场宏观地震调查报告。

附录A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表A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B.0.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每一次复测都应计算其相应的最弱点 中误差,变形量是同名点两次高程之差,根据观测误差传播定律 变形量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一变形量中误差; mi一一第i次观测的最弱点中误差; m;一第j次观测的最弱点中误差。 B.0.2各级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不应超过表 B.0.2中规定的数值;按下式计算:

M=士 S M.=士

附录C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的计算

C.0.1开采倾斜矿层达到充分采动时,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 按下式计算:

C.0.3半无限开采时,移动盆地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计算公式 见表 C. 0. 3。

表C.0.3半无限开采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计算公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245—2013

总则 31 术语 32 地下水观测..· 33 边坡变形观测· 36 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 39 断裂活动性观测· 42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43

1.0.2本标准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编写的,GB50487在除规划阶段以外的各个设计阶段的 勘察中,都涉及到了有关工程地质观测的要求,而这些观测要求 又都是在GB50487有关章节下的勘察方法应遵守的规定中提出 的。因此,在编写本标准的过程中,其内容除应遵循GB50487 对工程地质观测的基本要求之外,作为一种技术方法的本标准, 还应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本标准对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 进行地下水,边坡变形、采空区地面沉降、断裂活动性及水库诱 发地震观测的具体要求作出了规定,即规定了每项观测工作的 般规定,观测布置,观测方法,频度与精度要求,以及观测资料 整理与分析等。由此可见,只要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 按照GB50487要求开展这儿项观测工作,本标准就适用。 1.0.3本条在观测的共性要求中,突出地指出了工程地质观测 作为一种勘察方法应当起的作用,即应能实现的自标。在目标中 虽然包括了对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不稳定岸坡、边坡、采空区地 面沉降、断裂活动性以及可能发生的水库诱发地囊问题随时做出 预测预报,但区别于一般安全监测规程规范的是,特别强调了观 测是为了查清有关工程地质条件,为评价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提供 重要补充数据(资料)

2.0.2目前国内外工程界所研究的地面沉降主要是指由抽取液 体(以地下水为主,也包括油、气)所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一2009)中对地面沉降的定义 是:大面积区域性的地面下沉,一般由地下水过量抽吸产生区域 性降落漏斗引起。大面积地下采空和黄土自重湿陷也可引起地面 沉降。 本标准中的“地面沉降”专指采空区塌陷(地下采掘洞穴塌 陷)形成的地面沉降,是地面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场(或构造应力 场的参与)条件下垂向变形破环及向深部架空或潜在空间方向的 运动;区别于因下伏土层中地下水(也包括油、气)位的降落, 有效应力的降低造成固结压密而引起的地面沉降

2.0.3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千涉测量(DifferentialInSAR

13这三款所涉及的观测内容及要求均属水利水电工程地 质勘察中需正常开展的工作,但从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上看,以往 对这些工作的重视程度、记录完整性和观测标准化等都明显不 足,这3款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的。 4对钻孔观测地下水位的稳定标准,提出现标准的理由主 要有两点:①规定连续两次观测的水位差值不大于2cm,是为了 尽量减少钻进过程中循环水带来的可能影响,由于钻进过程中孔 壁易堵塞,地下水达到稳定水位的时间会延长,只有当连续两次 观测的水位差不大于2cm时,才认为达到了稳定水位的标准; ②根据统计学理论,采用连续多次观测水位过程判断水位的升降 趋势更为可靠。 5工程区勘探钻孔中发现承压自流水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量 视的问题。条文中的规定主要是要达到能较全面,谁确地收集到 深部承压水的资料,也包括水温资料,对了解承压水的成因非常 重要。 6注意在钻进过程中发现新的含水层并采取临时止水措施 进行分层观测地下水位,主要是对工程区勘察初期阶段勘探钻孔 的要求,在水文地质结构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情况下,钻进中发 现新的含水层,采取临时止水摧施观测地下水位,将有助于随时 随地研究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以及它们的水力特性。 7准确的钻孔结构图是保证分层观测地下水位的关键,事 先做好设计则是保证实现一定形式的钻孔结构的必要步骤,只有 两者都做好,并在实施中还能进行止水效果检查,才能实现真正 的分层观测地下水位,

4.1.3采取引流集中的方法量测流量,是指同一断层、破碎带 或较大的裂隙单元,在平洞中的较短距离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出水点,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一定措施使滴(流)水汇集一处 进行的流量量测。

4.2.1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同步收集观测工作区完整的降水量和 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为主,若观测工作区无完整的降 水量和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时,再设置本项观测 工作。 4.2.2~4.2.6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疏密及形式布置,虽然受多 种因素影响,但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岩性和地下水类型。本标准 根据一些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经验,分别提出了不同岩类和相应地 下水类型区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布置原则。这些原则的基本 指导思想是地下水动态观测布置应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水 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需要选择观测点 的位置,并确定网或面的形式。 4.2.7观测孔的安装一共写有7款规定,基本可分为两类情况 一类是为了保证长期观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例如要求蒲水钻进 造孔,对于基岩孔,安装前严格清孔并达到预定孔深;松散地层 的观测孔要求设置滤水管;观测孔口设保护装置等;二类是为了 保证观测精度,例如分层观测孔进行严格止水及止水效果检查 孔口设置固定标志,其高程不低于五等(等外)水准精度。 4

4.2.1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同步收集观测工作区完整的降水量 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为主,若观测工作区无完整的 水量和地表水体水位、水质和水温资料时,再设置本项观 工作。

种因素影响,但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岩性和地下水类型。本标准 根据一些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经验,分别提出了不同岩类和相应地 下水类型区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布置原则。这些原则的基本 指导思想是地下水动态观测布置应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水 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需要选择观测点 的位置[广东]深基坑挖孔桩及锚索支护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并确定网或部面的形式。

一类是为了保证长期观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例如要求清水钻进 造孔,对于基岩孔,安装前严格清孔并达到预定孔深;松散地层 的观测孔要求设置滤水管;观测孔口设保护装置等;二类是为了 保证观测精度,例如分层观测孔进行严格止水及止水效果检查 孔口设置固定标志,其高程不低于五等(等外)水准精度。 4.2.9~4.2.11从测次、精度要求和测量方法等方面分别对地 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的观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这些规定 和要求大多数都是自前工程勘察实践经验的总结。今后随着高新 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有可能发生变化,但当前仍需有一个统, 的规定。该规定除能保证各工程现阶段的基本资料完整性和可靠 性以外,还有利于区内资料的对比分析以及区间资料的类比和相 互借鉴。

要求按照河流丰、枯时段均勾分布。

4.3.1~4.3.8共8条都是有关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和整编的规定。从地下水动态观测自身任务出发,首先强调了要 对观测资料随时校核、分析,还分别规定了观测资料整理、整编 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整理、整编中需要编绘的主要图、表 等。有关观测资料需通过计算机处理、管理及进一步分析,其方 法可参阅有关技术文件及技术手册。

5.1.1、5.1.2边坡变形观测是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岩土体稳定 性观测的重要内容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勘察阶段的工 程岩土体稳定情况的研究中,只有边坡上的岩土体才能实现直接 观测和稳定性效果检验,并且边坡上岩土体稳定问题往往是厂、 坝址选址深圳万德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工建筑物总体布置,以及施工期和运行期安全的至 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情况已经为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型工程实 际所证实。 边坡变形观测对象由工程勘察大纲确定,本条只规定了边坡 本形弧洲的士西内究

5.1.3~5.1.5条文中的观测网即监测网或边角网,有关观测网 的设计和优化设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可遵循,所以本标准未再 做具体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