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87-2012 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pdf

SL 587-2012 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587-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54924
下载资源

SL 587-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587-2012 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pdf

Uxge一系统最高相电压,kV。 在不同入地短路电流值下,3~10kV碳化硅阀型避雷器和无间 隙氧化锌避雷器允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可按表8.1.2计算。

表8.1.2不同入地短路电流下允许电站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注1:3~10k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s工频耐受电压为1.25U,(U.为避雷 器的额定电压); 注2:1的单位为kA。

8.2.1在接地短路故障时,将接地网的高电位传递到电站外或 将电站外零电位引进电站内:应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8.2。1在接地短路故障时DZ/T 0309-2017标准下载,将接地网的高电位传递到电站

8.2.2低压供电线路隔离应采用下列措施:

1向厂、站外供电的低压电力线路宜采用架空出线,不在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改在用户中性线处接地。 2当采用电力电缆向接地网外供电时,不宜采用铠装电缆 应采用全塑电缆。全塑电缆在站区内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应将端 部50~100mm的全塑电缆暴露在空气中。 3对站内供电的便携式设备和用具,在站外作业时,应将 供电回路与站内地网绝缘,中性点与设备外壳在工作现场接地 并将该处最大接地短路电源 的数值

8.2.3金属管道和铁轨的隔离应采用下列措施:

1金属管道与接地系统宣多点连接。对引出接地网区域外 的管道,宜直接埋人地中。对埋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金属管道 和采用外露引出的金属管道,应在管道中接入一段绝缘管(绝缘 长度视地网最大电位而定)或在法兰连接处(通常不少于3处) 采取绝缘隔离措施。 2铁轨的隔离可在地网边缘外至少两处设置可拆接头和绝 缘鱼尾板或采用沥青混凝土固定。两处间距离,可视进站列车长 度确定。

隔离变压器限制地网电位转移,

9.1 GIS 接 地

撑构架和基础不会产生发热,宜采取多点接地方式。 9.1.2离相式GIS宜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接地线宜布置在外壳 三相短接板处,接地线在正常运行时,只流过不平衡电流,不会 引起钢构发热。

续段的中部,设备支撑构架与外壳间绝缘(除利用设备支撑架 接地外)。在外壳连续段的端部和接地点处均应设置三相短 接板。

9.1.4单点接地的GIS连续段,在正常运行时外壳上展

最大值不应超过50V的安全电压值。支撑架与外壳之间绝缘的 耐受电压不应小于2kV。连续段之间应设有绝缘法兰,绝缘法 兰耐受电压不应小于2kV

9.1.5外壳与支架之间的支撑可采用绝缘体或直接相连,其连 接方式的选择宜结合工程和制造厂的经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外壳与设备支架采用绝缘垫块支撑时,绝缘垫块应能 承受2kV工频耐压1min。 2当外壳与设备支架直接连接时,应保证支架钢结构在流 过短路电流时的机械特性。 9.1.6所有母线伸缩节间和有绝缘的法兰处(除外壳单点接地 所设分段绝缘法兰),应设有金属跨接线,离相式GIS与其他设 备连接的端部外壳间应设有三相短接板、GIS母线中部应根据

1当外壳与设备支架采用绝缘垫块支撑时,绝缘垫块应能 承受2kV工频耐压1min。 2当外壳与设备支架直接连接时,应保证支架钢结构在流 过短路电流时的机械特性,

所设分段绝缘法兰),应设有金属跨接线,离相式GIS与其他设 备连接的端部,外壳间应设有三相短接板,GIS母线中部应根据 运行需要由制造厂适当设置一定的三相短接板。

9.1.7GIS母线外壳与变压器高压侧外壳间应设置绝缘衬垫,

9.1.8GIS设备低压(包括动力、控制)电缆的所有单屏蔽电 缆外皮应采用单点接地,不应在GIS端接地。 9.1.9GIS应设置专用的接地母线,外壳接地引线应直接接在 接地母线上,不应将数个接地点串联引到接地母线上;当间隔较 多时,可设置两条接地母线。接地母线两端应与接地网相连;当 接地母线较长时,宜增设接地线与接地网的连接点。 9.1.10对单点接地方式,外壳接地引下线截面应按流过的最大 单相短路电流选择;对多点接地方式,外壳接地引下线截面可按 单相短路电流的70%选择。接地母线及与地网连接线截面选择 应按最大单相短路电流的70%进行选择。 9.2离相式封闭母线接地 9.2.1离相式封闭母线的外壳及支持结构的金属部分应可靠 接地。 9.2.2离相式封闭母线的外壳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接地线宜 布置在三相短接板处,正常运行时,接地线只流过约为导体电流 的20%~30%的不平衡电流。 0.2.3当离相式封闭母线采用单点接地时,设备支撑钢构应与 母线外壳间绝缘。单点接地的封闭母线连续段不宜过长,正常运 行时外壳上感应电压最大值不应超过50V的安全电压值。支撑 架与外壳之间绝缘的耐受电压不应小于2kV。与电气设备连接 应设有绝缘法兰,绝缘法兰耐受电压不应小于2kV。 单点接地的封闭母线接地点宜设在母线连接段的中部;母线 上设有发电机断路器时,在每相断路器外壳与支撑钢构绝缘之间 宜设置25F脉冲电容器。 9.2.4离相式封闭母线外壳与支撑钢构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

9.2.3当离相式封闭母线采用单点接地时,设备支撑钢构应与

母线外壳间绝缘。单点接地的封闭母线连续段不宜过长,正常运 行时外壳上感应电压最大值不应超过50V的安全电压值。支撑 架与外壳之间绝缘的耐受电压不应小于2kV。与电气设备连接 应设有绝缘法兰,绝缘法兰耐受电压不应小于2kV。 单点接地的封闭母线接地点宜设在母线连接段的中部;母线 上设有发电机断路器时,在每相断路器外壳与支撑钢构绝缘之间 宜设置2~5μF脉冲电容器

9.2.4离相式封闭母线外壳与支撑钢构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

1外壳与设备支架采用绝缘垫块支撑,绝缘垫块应能承受 2kV工频耐压1min。 2外壳与设备支撑钢结构直接连接并接地,应保证支架钢

结构在流过短路电流时的机械特性

流过短路电流时的机械特性。

9.2.5母线外壳多点接地或单点接地,在外壳连续段的端部和 接地点处均应设置三相短接板。封闭母线外壳与变压器低压侧外 壳间应设置绝缘衬垫。

9.2.5母线外壳多点接地或单点接地,在外壳连续段

接地点处均应设置三相短接板。封闭母线外壳与变压器低压侧外 壳间应设置绝缘衬垫。

2.6接地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具有通过短路电流的能力

9.2.6接地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具有通过短路电流自

9.3.1电力电缆线路的金属层应直接接地。 9.3.2交流系统中三芯电缆的金属层应在电缆线路两终端和中 间接头等部位直接接地。 9.3.3交流系统中单芯电缆的金属层,应在电缆线路上至少有 一点直接接地(见图9.3.3):

图9.3.3电缆线路一端或中央部位单点直接接地

1在电缆线路任一终端处单点直接接地,另一终端经护层 保护器接地。 2在电缆线路中央部位接头单点直接接地,两终端经护层 保护器接地。 9.3.4在电缆线路金属层上任点非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负荷运行下感应电压不应大于50V。 2采取有效防止人员任意接触金属层的安全措施时,在满 负荷运行下感应电压不应大于300V。 9。3.5电缆线路较长的水下电缆、35kV及以下电缆或输送容 量较小的35kV以上电缆,一端接地不能满足金属层感应电压的 要求时,可采取在电缆线路两终端金属层直接接地方式(见图 9.3.5),验算感应电压满足9.3.4条的要求。 9.3.6电缆线路较长时,宜将电缆划分适当的单元,在每个单 元电缆分成相等长度的3段,并设置绝缘接头,将金属层交叉互 连经护层保护器接地,电缆终端和接头处均应直接接地(见图

2在电缆线路中央部位接头单点直接接地,两终端经护层 保护器接地。 9.3.4在电缆线路金属层上任点非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负荷运行下感应电压不应大于50V。 2采取有效防止人员任意接触金属层的安全措施时,在满 负荷运行下感应电压不应大于300V。

量较小的35kV以上电缆,一端接地不能满足金属层感应电用 要求时,可采取在电缆线路两终端金属层直接接地方式(见 9.3.5),验算感应电压满足9.3.4条的要求。

9.3。6电缆线路较长时,宜将电缆划分适当的单元,名

元电缆分成相等长度的3段,并设置绝缘接头,将金属层交叉互 连经护层保护器接地,电缆终端和接头处均应直接接地(见图 9.3.6)。

图9.3.5电缆线路两端直接接地

9.3.7金属制桥架系统,应保证可靠的接地连接,使用玻璃钢 桥架,应沿桥架全长另敷设专用接地线。

9.4.1微波站不宜设置在电站控制室和开关站控制室附近。微 波站宜设置单独的接地装置。

条件的地区不应超过12,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超过10α。接 地体应围绕微波塔基作成闭合环形,宜减小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 位差。

9.4.3微波站接地网与工程接地网宜采

地带与工程主接地网相连但应远离中控室和有控制电缆的电 沟。机房接地网与微波塔的接地网间,至少应有2根接地 连接。

9.4.7机房内通信电缆终端配线架应接地,其上的信号

上、下两端与微波塔身金属结构连接。当波导管经由馈线桥引进 机房时,应在进口处将波导管与接地体连接,并加设集中接地 体。进人机房的波导管在机房内应直接就近与接地母线连接。室 外馈线桥始端应与铁塔金属结构连接。

线穿入金属管道中,金属外皮或金属管道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

长度不应小于10m。其他室外电缆进人机房也应同样处理。 9.4.10室外电缆进入机房前应埋地或穿入金属管道中埋地进 入,且长度不应小于10m。 9.4.11外来380V交流电源中性线在电源室内应与接地母线 连接。 9.4.12直流电源“十”极在电源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直接接 地。“一”极对地之间,在电源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接入压敏 电阻。

9.5移动式和携带式电力设备接地

0.5.1由固定式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 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金属连接。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可在移动式机械附近装设 接地装置,可充分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4.2 节的要求。 根据移动式机械的特殊情况,按要求进行实施不可能或不合 理时,可利用自动切断电源装置代替接地。 9.5.2移动式电力设备和机械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力设备接 地的要求,但下列情况可不接地或不接中性线: 1移动式机械自用的发电设备直接放在机械的同一金属支 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2不超过两台机械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机械距 移动式发电设备不超过50m,且发电设备和机械的外壳之间有可 靠的金属连接时。

9.5.1由固定式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 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金属连接。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可在移动式机械附近装设 接地装置,可充分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4.2 节的要求。 根据移动式机械的特殊情况,按要求进行实施不可能或不合 理时,可利用自动切断电源装置代替接地

9.5.2移动式电力设备和机械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力设备接

1移动式机械自用的发电设备直接放在机械的同一金属支 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2不超过两台机械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机械距 移动式发电设备不超过50m,且发电设备和机械的外壳之间有可 靠的金属连接时。

9.5.3移动式电力设备和机械的接地线截面,应符合10.3节的

来通过工作电流。不应利用其他用电设备的中性线接地,中性线 和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网相连接。携带式用电设备的接地芯线应 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不应小于1.5mm²

9.5.5携带式用电设备的插座应有专用的接地触头。触头应同

时与接地线和中性线相连接,所用插销的结构应能避免将导电触 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插座和插销的接地触头应在导电的触头接 触之前连通,并应在导电的触头脱离之后才断开。金属外壳的插 座,其接地触头和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9.5.6携带式设备接地线的夹具应保证与电力设备及接地体的

9.5.6携带式设备接地线的夹具应保证与电力设备及接地体的 连接处电气接触良好,并应符合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和动稳 定的要求。

9.6.1工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应与发电厂、变电站使用同一个 接地装置,不宜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 9.6.2主控室、计算机房、单元控制室、保护盘室和通信机房 应设置截面不小于100mm²的铜排环形接地母线,环形接地母线 仅有一处与工程的接地装置连接

9.6.3计算机系统内电气相连的各种性质的接地应用绝缘导体 引至总接地板,再由总接地板经电缆或绝缘导体与接地装置 连接。

声干扰和过电压干扰,保证设备的安全防护,计算机监控系统设 备的外壳、交流电源、逻辑回路、信号回路和电缆屏蔽层应按下 列原则接地: 1任一机柜(或一套装置)内全部对外接口设备有隔离 (或光纤)时,机柜外壳、交流电源、计算机直流电路和电缆屏 蔽层的接地,应在该机柜内共一点接地。计算机逻辑回路在机柜 内应只有一点同机柜的公共接地点连接。 2未隔离开的所有计算机直流回路(包括直流电源、逻辑 回路、信号回路)中只应有一个接地点;如有两点或多点接地 时,其任意两接地点的地电位差在任何时候均不能大于设备所允 许的干扰电压,否则应在相邻接地点间增加专用的短接线

3当控制电缆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天时,宜采用两点接地 双重屏蔽电缆内屏蔽层采用点接地,外屏蔽层采用两点接地。 9.6.5各种用途接地线的截面选择见表9.6.5。

9.6.5各种用途接地线的截面选择见表9.6.5。

据土壤电阻率确定,但不应超过4.4.2条所限定数值。 10.1.9交流电力设备接地所利用的金属构件、建筑钢筋、穿线 的钢管和电缆的铅、铝外皮等接地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2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用 截面不小于160mm的钢材焊接。 3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不另设接地线。但易燃、易爆危险 场所除外。 10.1.10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网络的 线缆外皮不应用作接地线。在电力设备需要接地的房间内,这些 金属外皮应接地,并应保证其全站为完好的电气通路;接地线应 与金属外皮用螺栓连接或低温焊接。 10.1.11接地线所经途径中,所有紧挨的金属物体应与接地线 焊接。 10.1.12所有电缆廊道(沟)中应有接地线,电缆廊道(沟) 中的电缆支架应与接地线连接。 10.1.13接地线应便于检查,除用作接地线的电缆的零芯和金 属外皮,暗敷的穿线钢管以及地下的金属构件外。潮湿的或有腐 蚀性蒸气的房间内,接地线应在墙上明敷,且离墙不应小 于10mm。 10.1.14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与公路、铁 道或化学管道等交叉的地方,以及有可能发生机械损伤的地方 应对接地线采取保护措施。 10.1.15中性线上不应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单相断路器应装在 相线上,接地线不宜兼作其他用途。

10.2.1接地线连接处应焊接。如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应为 其中较大扁钢宽度的2倍或其中较大圆钢直径的6倍。架空线中 性线的连接,可采用与相线相同的方法。

潮湿的和有腐蚀性蒸气或气体的房间内,接地装置的所有连 接处应焊接;如确不易焊接,可采用螺栓连接,但应采取可靠的 防锈蚀处理。 不同材料的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焊接处应作防腐 处理。

潮湿的和有腐蚀性蒸气或气体的房间内,接地装置的所有连 接处应焊接;如确不易焊接,可采用螺栓连接,但应采取可靠的 防锈蚀处理。 不同材料的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焊接处应作防腐 处理。 10.2.2低压配电系统中如利用钢管作接地线,钢管连接处应保 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利用穿线的钢管作接地线时,引向电力设 备的钢管与电力设备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10.2.3接地线与管道等伸长接地体的连接处应焊接。连接点应 选在近处,并应在管道因检修而可能断开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仍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管道上的表计和阀门等处,均应装设跨接线。 10.2.4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地线与电力设备 的连接,可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用螺栓连接时,应用防松动螺帽 或防松动垫片。 10.2.5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主变压器、发电机的中 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变压器 中性点接地时,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 下线。 10.2.6电力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于线相 连接,不应在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 10.2.7用作接地体的混凝土内的钢筋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对分 断处应焊为一体。跨结构分缝的接地线,在分缝处应作过缝伸缩

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变压器 中性点接地时,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 下线。

10.3接地导体截面选择及计算

10.3.1钢接地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载流量、短路时自动切除故 障段时间内热稳定与均压的要求,且不应小于表10.3.1所列 规格。

10.3.1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10.3.3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专用接地线或中性线宜与 相线一起敷设。钢、铝、铜接地线的等效截面积见表10.3.3。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截面积:钢不大于 800mm²,铝不大于70mm²,铜不大于50mm²。 10.3.4根据热稳定条件,接地线材料为钢、铜或铝材的最小截

面应按式(10.3.4)进行计算:

0.3.5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设备接地引下线截面积应按工 程全部投产后系统发展10年左右,最大运行方式下接地短路电 流进行热稳定校验: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应按保护故障持续时间考 ,对于110kV和220kV电压等级的工程,短路电流持续时间 为第一级后备保护动作持续时间0.6s;330kV和500kV电压等 级的工程,短路电流持续时间为断路器失灵保护持续时间0.4s。 比时钢接地线的短时温度不应超过400℃;铜接地线的短时温度 不应超过450℃。 若短路电流持续时间按更长时间考虑,则所用的接地线短时 温度应允许达到600℃或更高,但其短时温度不应高于材料熔断 温度。 利用混凝土中的钢筋作接地引下线时,为避免高温破坏混凝 土与钢筋间的结合力,钢筋的最大允许温升不应超过100℃。地 中接地体的截面不应小于设备接地引下线截面积的70%。 10.3.6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按工程全部 投产后系统发展10年左右,接地线流过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时, 长时间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敷设在地上的接地线温度不大于 150℃;敷设在地下的接地线温度不大于100℃。 若按70℃的允许载流量曲线选定接地线的截面积,对敷设 在地上的接地线,所用电流应为流过接地线的计算用单相接地故 障电流的60%;对设在地下的接地线,所用电流应为流过接 地线的计算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75%。 应校验(除发电机电压系统采用离相封闭母线外)发生两相 异点短路时,接地线的热稳定要求。 10.3.7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为保证自动切除线路 故障段,其接地线和中性线应保证在导电部分与被接地部分或中 性线之间发生短路时,电力网任一点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最近处 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4倍,或不应小于自动开关瞬时或短延时 动作电流的1.5倍,接地线和中性线在短路电流作用下不应熔 断。爆炸危险场所除外,

接地线及用作接地线的设施的电导,应不小于本线路中最大 相线电导的1/2;但如能符合本条对短路电流值和热稳定条件的 要求,电导亦可小于相线电导的1/2。 10.3.8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相线与中性线之间 的短路电流可按式(10.3.8)确定

U xge Z.+ Z

(10. 3. 8)

式中I一短路电流,A; Uxge一电力网的标称相电压,V; Z一一变压器正序、负序和零序阻抗的算术平均值,2; Z。一相线与中性线回路的总阻抗,2。 对架空线路,铜、铝导线回路的电抗可按0.62/km计算; 钢导线的电阻及内电抗应根据电流的数值确定,此电流应采用线 路始端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4倍,或线路始端自动开关瞬时或 短延时动作电流的1.5倍,外电抗可按0.62/km计算。 在较长的钢导线架空线路上,容量大于500kVA的变压器, Z可忽略不计。当按式(10.3.8)计算的短路电流值不符合 10.3.7条的要求时,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保护装置。 10.3.9携带式接地线应采用裸铜软绞线,其截面积应符合短路 时热稳定的要求,短时温度不应超过730℃,且截面不宜小 于25mm。 10.3.10在选择接地线截面时,应考虑接地体在土壤中易受到 腐蚀。接地体腐蚀应根据各地区接地线的腐蚀速度,确定接地体 的腐蚀量。接地体的最小截面应包括接地线在规定使用年限内腐 蚀的增加截面积

10.4.1接地体的腐蚀速度应考虑所处地区土质、气候和周围环 境等因素。若没有当地土壤中接地体腐蚀速度的数据,可根据同 类土壤腐蚀性地区的运行经验确定

10.4.2当接地体腐蚀速度较大时,宜采取防腐措施。若无防腐 措施,应增加接地体截面。 10.4.3在有腐蚀蒸气或气体的房间内,接地体应有防腐措施。 混凝土中的接地体,可不考虑腐蚀。接地体的设计工作寿命,不 宜低于30年。 10.4.4在腐蚀严重的地区或南方雨水较多容易引起腐蚀性断裂 的场所,接地体可因地制宜地选择抗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设备 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铜扁钢、镀铜钢绞线或铜材接地线。

(11. 1. 2)

地网和电流极的连线移动3次,每次移动距离为d13的5%左右, 3次测量得的电阻值应接近。当接地装置面积较大,难以找到长 距离的直线,且土壤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不宜采用三极直线布 极法。 11.1.3采用倒向法进行测量,可消除接地网的零序电流、电压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消除工频于扰,其接地电阻可用式(11.1.3 1)计算:

(11. 1. 3]

11.2.1测量地网内的接触电位差和网外跨步电位差可与测量接 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同时进行。 11.2.2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测量应采用图11.2.2所示 的原理接线。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量用的电压表应采用高 内阻(30k2以上)表计。

11.2.3接触电位差应在靠近接地网边缘内的电力设备操作箱 构架附近测量。电流应从构架离地面垂直距离1.8m以上处注 接地装置,在构架离地面垂直距离1.8m处和距构架水平距 0.8m处两点进行测量。

11.2.4跨步电位差应在接地装置的外边缘进出口处进行测量。 人流点应在测量处附近,在距离接地装置边缘接地体0.8m处进 行测量。

采用0.1m半径的圆板或0.125m×0.25m的长方板,在金属板 地面的接触面间洒水,并在每块板上站人或放置15kg的重物,

E; = Ujic Ex= Lu

式中I。一测量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时,注人接地装置的 电流,A; UU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量值,V。

11.3土壤电阻率测量

Uo 0=2元a = 2元aR

(11. 3. 3)

图11.3.3对称四极法接线图

则量电极布置及典型视电阻率曲线

11.4.1现场测量水电阻率宜采用四极法,电极入水深度h不应 大于极间距离a的1/2,极距可从水深1/10~1/20开始测量, 测得的视电阻率曲线水平段为水电阻率。 11.4.2取水样测量水电阻率宜采用电导测量仪,每种水样分3 瓶盛装,每瓶约1000mL,瓶口应用蜡封密,水样保存期不宜过 长,测量电阻率时应记录水温

ai + b,I.m:

表 A. 0. 1 用于冲击系数计算的常数

附录B四极法测量电极布置及

B.1.1在被测场地中心设置如图B.1.1所示两条互相垂直的基 线,将Ci、Pi、P2和C²四个测量电极沿着基线布置,改变极距

曲线ps=f(a)。 B.1.2当被测场地较大时,应在被测 场地上按图B.1.2所示网格设置测点, 同样按上述方法测出各点的视电阻率 曲线。 B.1.3测量电极间距(即最小测量深 度)不宜小于2D(D为接地网最大对

图B.1.1基线测量布极图

图B.1.2场地电阻率测量的网形系统

B.1.5利用网形系统测量的结果,可作出各深度的土壤电阻率 值,合理地对土壤电阻率进行分层,再计算整个接地网区域的等 效土壤电阻率。 B.1.6在缺少电阻率实测数据时,可根据地质构造,按附录 B.2节中所列典型土壤和水的电阻率参考值选取,

B.2典型土壤(水)电阻率

B.2典型土壤(水)电阻

表B.2.2岩石电阻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总则· 77 术语. 78 基本规定.. 79 接地电阻.· 80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 81 接地电阻计算 82 均压: 84 工频暂态电压反击及转移电位隔离· . + 86 设备特殊接地 87 10 接地装置 90 1 接地装置工频参数测量 07

10接地装置 90 11接地装置工频参数测量 97

四极法测量电极布置及典型视电阻率曲线 与典型土壤(水)电阻率

1.0.2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接地设计,对于改建、 扩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2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接地设计,对于改建、 的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2. 0. 231 保护线名词定义仅适用于低压三相五线制中

4.1.2本标准计算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按照工程

4.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4.1.2本标准计算接地装置的大地短路电流按照工程全部技 后10年左右的最大运行方式确定,依据是《电力系统设计技术 规程》(DL/T5429一2009)第3.0.7条和第8.3.2条的规定。 4.1.3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很难降低, 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接地装置的电位会超过2000V。为了确 定接地装置的允许电位升高值,通过对低压电缆、控制电缆和继 电器的工频伏秒特性进行试验得出:继电器和电缆的工频伏秒特 性曲线较平坦。微型继电器最低能承受5.5kV电压;电缆外皮 剥去1cm、2cm,最低分别能承受6kV、10kV。当接地装置地电 位的升高按5000V进行接地设计时,建议在低压及二次回路的 接地网内敷设铜接地干线,以降低接地装置电位差,无需剥去电 缆外皮。

某115.8m_框剪_核心筒高层病房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2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4.2.1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时,接地电 阻值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因低压系统要求接地装置不大于 42,故高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也不应超 过42。

5.1.4采用方形接地网,计算不同网孔数的接地电阻值,以1

5.1.4采用方形接地网,计算不同网孔数的接地电阻值,以1

表1不同网孔数接地电阻值的比值

注:本表取自舒廉甫编著的《发电厂变电站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设计》(中国电 力出版社DB13(J)/T 276-2018标准下载,2009年)一书第六章第三节。

对目然接地网孔数的规定。随着接地网孔的增加,接地电阻 减小趋于饱和,32个网孔与16个网孔相比,接地电阻仅减小 10%左右,而增加了大量的施工工程量,故定为16个网孔为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