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pdf

DB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6830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pdf

ICS 03.100.01 CCS A 02

DB 13/T 560620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T 56062022

施工组织设计-某市政道路工程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上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 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永涛、王洪杰、朱晓磊、李洪波、裴元生、张伟军、王颖、李立青、冀泽 华、李源、张美一、孙越、杨蒙、李然、杜琴莹、惠静、杨栓、甄红、张蒙、赵铮。

DB 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河湖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生态清淤设计、生态清淤施工、环境监测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河流、湖泊污染严重底泥的清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底泥 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的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 矿物的混合物。 3.2 河流、湖泊内污染源(内源) 河湖本身携带的污染物与泥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污染底泥。 3.3 一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底泥 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的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 矿物的混合物。 3.2 河流、湖泊内污染源(内源) 河湖本身携带的污染物与泥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污染底泥。 3.3 一太

DB 13/T 56062022

采用环保型施工机械设备,对水体中的污染底泥进行疏挖,并控制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扩散,以 减轻河湖内源污染负荷的施工技术方法。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污泥堆场泄出的富含悬浮物水体进行处理,使排放的尾水符合要求的 过程。

4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

4.1.1对工程区底泥进行物理、化学指标分析,查明工程区内底质土层性质。物理指标包括:底泥 常规的物理力学性质、底泥质地、底泥含水率等。 4.1.2化学指标包括:营养盐、重金属及有机类污染物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等,以了解工程区底质的 污染程度和污染底泥的分布情况,为工程区污染底泥清淤范围、清淤深度、以及疏挖量等的确定提 供基础材料。

4.2底泥分层及特征描述

4.3.1根据底泥分析自标的差异,采集范围主要区分为表层底泥和柱状样底泥。 4.3.2表层底泥多用于清淤整体区域底泥性质的了解和重点区域的筛选,一般使用抓斗式采样器 (又称,彼得逊采样器),利用装置的重力与浮力差,通过水体表层至底层的高度差获得足够冲量, 通过抓取的方式将底泥存入抓斗,一般为10cm内表层底泥样品的混合泥样 4.3.3柱状样底泥主要用于清淤区域底泥垂向分布特征的了解、底泥的分层研究和清淤深度的确定 一般采用专门的底泥柱状采样器,例如钻取式筒状采样器、底泥采样钻机等,

4.4. 1平面定位方式与设备

4.4.2垂直控制方式与设备

一般情况下,污染底泥的层厚较薄,只有几十厘米,在对污染底泥的勘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 垂直精度。由于勘测是在河流、湖泊中进行的,首先应在岸边的适宜地点设立高程控制点,高程控 制点的高程由附近的国家高级控制点进行引测。高程控制方式主要有:RTK一DGPS、水面高程传递法 和用全站仪测量高程。

4.5调查采样点位与布设

4.5.1平面勘探线、点的布置

DB 13/T 56062022

4.5.1.1可行性研究阶段,河流地区线上勘探点间距不大于150m,且总数不小于3个;湖泊地区 块状水域按100m~200m网格状或交错梅花状布置,不规则状水域根据实际情况按上述间距确定原 则布置。 4.5.1.2工程设计阶段应先根据生态清淤区域的污染情况、地质条件布置钻孔,大致可分简单、 股和复杂三种状况: a)简单是指区域附近无重大污染源,污染分布均匀,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 b)一般是指区域附近有较大污染源,污染分布较均匀或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 c)复杂是指区域附近存在重大污染源,污染分布不均或地形起伏较大,岩土性质变化大 4.5.1.3在设计清淤深度内遇有污染分布状况、地形,岩土性质变化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小区域 孤立区域的勘探点不得少于3个。勘探线、点间距的确定应符合表1的规定。

污染底泥生态清淤工程设计阶段勘探线、点间

4.5.2勘探点的垂直采样间距

生态清淤勘探采样应全柱状采样,全柱状采样的底面应至正常层下20cm~50cm。勘探孔钻进 深度一般宜达到设计清淤深度以下1m~2m。全柱状采集样品在现场应根据颜色、气味、状态进行 污染层、过渡层、正常层界面的初步判别,根据初判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同时,在全柱 状采集的样品中,根据清淤底泥分类的需要采集试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在勘探采样前应进行区域沉积物顶板图测量,勘探采样点布置在测图上,板图测图比例尺 和勘探定位精度要求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生态清淤勘探定位精度要求

底泥勘测需测定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测定方法和使用设备应符合表4的要求。

DB 13/T 56062022

表3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

生态清淤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方法及设

4.6.2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的物理化学指标

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需测定的物理化学指标及分析方法应符合表5的要求。

DB 13/T 56062022

表5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DB 13/T 56062022

DB 13/T 56062022

4.7底栖生态健康评信

生态系统健康是衡量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的隐喻标准,是评价生态系统状态的一种方式。底栖生 态系统健康评价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全 面、科学的评价。

4. 7.2 评估原则

a 科学性原则:基于现有的科学认知,评估指标内涵间不存在明显重复,判断评估指标变化 的驱动要素,能识别底栖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统一、标准化方法开展取样监测,准确计算 评估指标,制定相对严谨的评估标准; 适应性原则:体现普适性与区域差异性特点,可为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底栖生态健康评估互 相参考比较提供支持;密切结合河湖生态清淤工程的需求开展评估,可为清淤前、清淤中、 清淤后底栖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可操作性原则: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 根据环境条件以及评估指标特点,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调查监测方法。

4. 7. 3 评估流程

开展资料收集与踏勘,确定评价区域底栖生态健康指标。组织开展底栖生态健康评估调查与监 测。系统整理分析各评估指标调查监测数据,计算各项健康评估指标并赋分,评估河湖流底栖生态 健康状况。

4.7.4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分三个层级, 级目标层为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反映底栖生态系统健康 总体状况;二级准则层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三类,全面地反应底栖生态系统状况; 三级指标层是具体的评价指标,具体评价内容宜符合表6的要求。

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7.5物理指标赋分

4. 7.5物理指标赋分

7.5.1河流连通性赋分计算应符合附录A.1的要求,大坝或水闸阻隔赋分标准应符合表7的 7.5.2河流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赋分计算公式见附录A.2,赋分标准宜符合表8的规定。

DB 13/T 56062022

4.7.5.3河流生态水位满足程度由评价年最小实测日均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来个 表,赋分标 准参考表9。 4.7.5.4河湖连通阻隔赋分计算公式见附录A.3,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0的规定。 4.7.5.5湖泊萎缩比例计算公式见附录A.4,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1的规定。 4.7.5.6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的确定方法有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及水生生物空间最 小需求法等。根据最低生态水位的范围为该指标赋分,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2的规定。 4.7.5.7湖泊换水周期赋分公式见附录A.5,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3的规定。

表7河流连通阻隔赋分

表8河流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赋分标准

表9河流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标准

表10河湖连通阻隔赋分标准

DB 13/T 56062022

表11湖泊菱缩比例赋分标准

表12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标准

湖泊换水周期赋分标准

7.6化学指标计算方法

4.7.6.1溶解氧根据《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测定,赋分标准

7.6.1溶解氧根据《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 (第一版) 》测定,赋分标准参考表14。

表14湖泊换水周期赋分标准

GB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pdf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 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5的规定。

DB 13/T 56062022

表15有机污染指标赋分标准

表16综合营养状态赋分标准

4.7.6.4地质累积指数定量反应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计算公式见附录A.6,赋分标准宜符合 表17的规定

表17地质累积指数赋分标准

GBT 40483-2021 数字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指标.pdf7.7生物指标计算方法

从生物组成、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 生物耐污能力 营养级组成和生境质量5个方面构建生物完 整性指数的候选指标。通过分布范围分析、 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 计算各核心指标分值,累积所有核心指标得分即为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

5.1生态清淤范围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