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15-2013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清晰无水印)

SL 515-2013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8611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515-2013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清晰无水印)

ICS 35.040 A.24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videosurveillancesystem ofwaterresources

某大厦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水利部 2013年2月4日

水利部 2013年2月4日

前日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缩略语 3.1术语... 4视频监视系统体系结构 4.1系统结构 4.2系统组成 5基本要求… 5.1总体要求. 5.2编址、编码 监视前端技术要求 6.1监视前端选型原则 8 6.2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 6.3安装要求… 10 监视站技术要求 10 7.1基本要求 10 7.2基本功能 10 监视中心技术要求. 10 8.1监视中心结构 10 8.2监视中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之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 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为规范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运行维护,实现视频监视系统的互连 互通,促进视频信息的共享,最人限度发挥视频监视系统的效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视频监视系统体系结构; 一一基本要求; 一一监视前端技术要求; 监视站技术要求; 监视中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维续、詹全忠、冯存华、陈岚、刘霞、赵、唐燕、叶茂、赵阳、黄志。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朱星明。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陆旭。

SL 515—2013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的体系结构,监视前端、监视中心及监视站建设的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行维护,在租用公共视频监 视系统组建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时应参照执行。

视频监视 videomonitoring 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 记录

视频监视 videomonitoring 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社

视频监视系统videosurveillancesystem 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系

视频监视系统 videosurveillancesystem

见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

数字视频监视系统digitalvideosurveillancesystem 采用数字技术进行视频信息传输、控制、记录、管理的视频监视系统,又称网络视步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videosurveillancesystemofwaterresources 依托水利信息网和其他公用网络对江河湖泊等水域及堤防、闸坝等各种水利工程进行视频监视的 数字视频监视系统。水利视频监视系统主要处理视频信息,音频、报警和业务数据处理可作为系统的 扩展功能

监视前端米集设备及相应监视站编码设备组成前端系统。 3.1.9 监视中心surveillancecentre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中信息汇集、处理和共享的节点。它可对管辖的监视站信息实施集中监视、 效控制和管理,并可提供信息服务。 3.1.10 报警联动 actionwithalarm 报警信号触发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照明控制、信息服务等)的过程。 3.1.11 视频编码设备videocodingdevice 具有视频信号的数字采集、编码、网络传输功能的设备。 3.1.12 视频解码设备videodecodingdevice 具有数字压缩视频的解码还原功能的设备。 3.1.13 视频监视管理平台videosurveillancemanagementplatform 指对视频监视系统中信息资源、设备、用户、网络、安全等进行集中管理的软件平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

SL 515 2013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主要由各级监视 中心、监视站和监视前端组成。在水利 部、流域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 立监视中心,根据需要在流域机构下属 单位及地市级、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设立监视中心,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等 视频监视现场设立监视站。 水利部设一级监视中心,流域机构及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二级监视中心,流 域机构下属二级单位及地市级水行政主管 部门设三级监视中心,流域机构三级单位 及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四级监视中心。 各级监视中心之间及监视中心和监

视站均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构成多层多节点的树状结构。水利视频监视系统体系结构如图

机网络连接,构成多层多节点的树状结构。水利视频监视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4.2.1水利部监视中心

预信息 水利部监视中心不对监视前端进 配置

4.2.2流域机构监视中心

流域机构监视中心与流域下属三级、四级监视中心连接,控制、监视、调阅流域所辖监视前端的 视频信息;在未建设三级、四级监视中心的情况下,流域监视中心可与监视站直接连接。流域机构监 视中心可对所辖监视前端进行统一管理、配置,也可由下级监视中心管理、配置。 根据需要流域机构监视中心可与流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监视中心或其他二级监视中心连 接,监视、调阅流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其他二级监视中心所辖监视前端的视频信息。

4.2.3省(自治区、直辖市)监视中心

省(自治区、直辖市)监视中心与下属三级、四级监视中心连接,控制、监视、管理、调阅省 (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监视前端的视频信息;在未建设三级、四级监视中心的情况下,省(自治区 直辖市)监视中心可与监视站直接连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视中心可对所辖监视前端进行统 管理、配置,也可由下级监视中心管理、配置。 根据需要省(自治区、直辖市)监视中心可与相关流域或其他二级监视中心连接,监视、调阅相 关流域或其他二级监视中心所辖监视前端的视频信息。

4.2.4三级、四级监视中心

根据需要设立的三级、四级视频监视中心控制、监视、管理、调阅所辖监视前端的视频信息 根据需要三级、四级监视中心可通过所属二级监视中心,监视、调阅该二级监视中心所辖白 视前端的视频信息

监视站接入所辖的视频监视前端,控制、监视、管理、调阅所辖监视前端的视频信息,并存储视 频信息。根据网络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监视站可分为本地监视站和远程监视站两级,在视频监视前 端所在地建设本地监视站,本地监视站负责监视前端的接人、汇聚上传和本地监视;在所属管理单位 建设远程监视站,远程监视站控制、监视、管理、调阅所辖监视前端的视频信息,并存储视频信息。

监视前端负责采集现场视频信息。

监视前端负责采集现场视频信息。

集中式组网是以二级监视中心为中心进行集中管理,监视前端接人到本地监视站,本地监视站育 接接入所属二级监视中心(流域机构或省级监视中心),由二级监视中心集中管理各监视前端。集中 式组网结构如图2所示。 在集中式组网模式下,流域机构下属单位及地市级、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直接使用二级监视 中心监视现场视频信息,为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也可设立三级、四级监视中心,在三级、四级监视中 心设置转发服务器用于本地视频转发。

级联式组网是监视前端接人到监视站(本地或远程),监视站接人所属四级监视中心(或不设四

图2集中式组网结构图

级监视中心直接连人三级监视中心),逐级上连,直至连人一级监视中心。级联式组网结构如图3 所示

级监视中心直接连人三级监视中心),逐级上连,直至连人一级监视中心。级联式组网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级联式组网结构图

在级联式组网模式下,上级监视中心需要通过下级监视中心转发现场视频信息,不直接访问监视 前端

混合式组网是在各流域机构或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混合使用集中式组网和级联式 组网。

JB/T 13918-2020标准下载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可由 级水利部门分别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建设、使用和管理。各单位建设的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应支持通近 计算机网络实现互连互通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图像质量应满足GB50395第5.0.10条要求。若采用无线3G传输的,应 到:单路画面像素数量不小于352×288(CIF),单路显示基本帧率不小于20fps。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监视前端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光缆、电缆或无线方式接入到所属监视站,监视 站到各级监视中心采用水利信息网传输:在水利信息网没有覆盖的地方也可采用其他数据网络传输,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设备的控制码、控制信令、视频压缩、编解码的具体算 口、可供二次开发的设备SDK软件包等应向用户开放,使相关联的系统能调用相应功能和数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应对实时视频信息进行连续存储,存储时间不小于7天,存储图像信息 小于352×288(CIF),重点实时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不小于15天渤海明珠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且具有历史图像调用回放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应具有时钟同步功能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应具备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非法接入、非法攻击和病毒感染,防雷击、过载、 断电、电磁干扰和人为破坏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