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35.01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隧道进口234.386m在平面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隧道衬砌采用左侧超高4%断面,路面两侧均设置路面排水沟。平面曲线要素如下:αZ为61°43′54.2″,R为950,LS为135,T为635.761,L为1158.551。隧道内纵坡为单面上坡,线路纵坡为2.3%,坡长为770m。

隧道区内上覆薄层种植层(Qml),下伏燕山期斑状二长花岗岩(πηγ),具球状风化现象。

隧址区大地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隧址区无活动断裂通过,新构造运动不活跃。

隧址区地表水为地下水渗出和大气降水汇集而形成的小股溪流;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隧址内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不均匀,故其中赋存的地下水量也不均匀。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隧址区抗震设防烈度属6度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a<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隧道地貌属低山~中低山区,无区域性深大断裂通过HYD 41-2015标准下载,近代无中强震记录,属相对稳定地块,区域稳定性较好。

二、主要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及依据

1、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450号《关于黄石至通山(鄂赣界)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2、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交通厅鄂发改重点[2006]108号文《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黄石至通山段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专家组意见〉的通知》。

3、湖北省交通厅《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黄石至通山段定测路线、互通方案专家咨询会专家组意见》(2006.03)、《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黄石至通山段施工图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2008.01)。

4、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书(2004年3月)。

其它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等

1、公路等级:高速,双向四车道

2、设计速度:100km/h

3、隧道建筑限界:10.75m(宽)×5.0m(高)。其中行车道净宽2×3.75=7.5m;侧向宽度(含路缘带):L左=0.5m,L右=1.0m;两侧均设置检修道,J左=0.75m,J右=1.0m(含余宽);检修道高出路面边缘d=0.5m。

4、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5、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均取0.1g。

四、隧道衬砌支护类型及参数

1、明洞以及斜切式洞门明挖段采用整体式衬砌。

2、隧道暗挖段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IV~V级围岩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的衬砌结构形式,Ⅱ、Ⅲ级围岩采用曲墙带底板的结构形式。隧道洞口段及偏压浅埋地段采用相应的加强或偏压衬砌。

HPB235钢筋,直径φ8

φ25带排气装置,杆体极限拉力≥180KN,带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150mm×150mm×6mm。

φ22HRB335,带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150mm×150mm×6mm

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型钢采用HW型钢,格栅钢架采用HRB335钢筋和HPB235钢筋。

热轧无缝钢管,直径φ42,壁厚3.5mm

φ22带排气装置,杆体极限拉力≥180KN,带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150mm×150mm×6mm,锚杆材质的断裂伸长率不得小于16%

热轧无缝钢管,直径φ108,壁厚6mm

EVA高分子防水卷材,具体要求见下表

U-PVC双壁打孔波纹管,孔口的大小可为60mm×2.4mm,利用凹槽打孔,环向范围220º,纵向间隔20cm。

纯聚丙烯外包土工布,宽300mm,厚4.5mm,纵向通水量≥150cm3/s(侧向压力350kPa)。

HDPE材质(聚乙烯复合材料),开孔率不小于40%,开孔为长条型,孔口的大小可为10mm×1.5mm~30mm×1.5mm,在360℃范围内均匀分布。(单壁波纹管环刚度≥4KPa)

宽度不小于300mm,硬度(邵氏A)为60±5度;拉伸强度≥15MPa;断裂延伸率≥38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23℃*168h)≤20%;撕裂强度≥30kN/m。

宽度不小于300mm,硬度(邵氏A)为60±5度;拉伸强度≥18MPa;断裂延伸率≥40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撕裂强度≥35kN/m;拉伸永久变形(70℃×24h拉伸100%)≤20;橡胶与钢带粘合试验时橡胶破坏(R),粘合强度≥6MPa。

白色乳液,粘度0.025~0.06Pa.s,PH值7~8.5,固体含量5.6~7%,抗拉粘结强度≥0.2MPa,剪切强度≥0.4MPa,干燥时间≥2h

预留φ20PVC管及纵向φ20聚乙烯花管,水泥砂浆

C25钢筋混凝土,HPB235钢筋

C25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HRB335及HPB235钢筋

断裂拉伸强度(Mpa)

热空气老化(80℃×168h)

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

扯断伸长率保持率(%)

耐碱性[10%Ca(OH)2常温×168h]

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

扯断伸长率保持率(%)

臭氧老化(40℃×168h)

伸长率20%200pphm

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

扯断拉伸强度保持率(%)

本隧道的防排水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原则主要为: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完整通畅的防排水体系。做到拱部、边墙、路面不渗水。

(1)隧道拱墙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EVA防水板和无纺布;隧道中墙采用复合式结构,拱墙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水板,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

(2)拱墙环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设置间距按6~10m考虑;纵向施工缝处采用界面剂涂刷和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每侧一条。

(3)变形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以外2cm范围内设置U型镀锌钢板接水盒,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

在铺设防水板之前,应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采取埋管引排、局部注浆等措施进行处理。

(4)隧道内排水采用路面沟和φ300mm侧式管沟。路面排水沟每25m设置一处沉砂井。

(5)衬砌防水卷材背后拱墙环向设置φ50mm排水盲沟,设置间距按6~10m,施工时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调整;在隧道两侧边墙脚外侧设置全隧道贯通的φ80mm纵向排水盲沟。纵向盲沟间距8m设置一处φ50mm泄水孔连接到隧道侧沟。地下水发育地段环向盲沟间距应适当加密。

隧道洞内侧沟应与路堑侧沟顺接,在路面两侧设置与隧道连通的纵向φ300排水盲管,在路面以下每8m设置一处横向排水盲沟,仰拱地段要求设置在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可适当减小距离。

七、洞口位置及洞门型式的确定

隧道进、出口位置的确定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洞口边、仰坡不开挖或少开挖,尽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洞门型式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洞口地质条件及附近建筑物和周边自然环境等因素,在保证结构和运营安全以及排水通畅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美观大方,优先采用斜切式洞门。

隧道内行车主洞路面采用阻燃型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沥青砼抗滑表层(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水泥混凝土面层(26cm)+C20混凝土调平层(10cm)(有仰拱地段无此层)。路面一般横坡为2%的一字坡。

隧道内行车主洞距路面4m以上的拱墙采用深色防火涂料进行装修,距路面4m以下的墙面采用浅色防火涂料装修,且距路面2m以内墙面的防火涂料反射率不小于0.7。

九、隧道内槽、腔、洞室的设置

洞内采用双侧电缆槽,隧道沿行车道前进方向右侧设置80×75cm(宽×深)弱电电缆槽,左侧设置65×75cm(宽×深)强电电缆槽。

隧道内其它附属设施洞室按规范及有关专业要求进行设置(非本院设计范围);施工时注意预留洞室及预埋件的埋设。

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Ⅳ、Ⅴ级围岩段采用中导洞+侧导坑法,Ⅱ、Ⅲ级围岩段采用中导洞+台阶法。

1、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核对围岩级别与地下水状态,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提出,以便修正设计。

2、施工中若遇地下水,应取样化验,了解有否侵蚀性,以便决定是否变更水泥品种,调整水灰比或采取其它措施,以防侵蚀。

3、隧道岩石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变形。较破碎岩石隧道、水平层岩石隧道,每个循环进尺不宜过大,并严格控制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施工工艺。

4、隧道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隧道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及时施做,尽快封闭掌子面。二次模筑衬砌应在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做;但软弱及不良地质隧道仰拱应紧跟,洞口、浅埋偏压及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做。

5、在铺设防水板之前,应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埋管引排、局部注浆等措施进行处理。

6、隧道施工应贯彻仰拱先行的原则,采用仰拱栈桥进行整幅施工,确保施工质量。隧道内仰拱、底板混凝土应整体浇筑,一次成型;仰拱填充应与仰拱分开施做。

7、各级围岩预留变形量为:Ⅴ级围岩12cm,Ⅳ级围岩8cm,Ⅲ级围岩6cm,Ⅱ级围岩3cm;衬砌断面图中均未示,施工开挖中不得遗漏,以免欠挖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足。

8、为确保衬砌对围岩的支护效果,衬砌超挖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墙脚以上1m范围内和拱部的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一次灌注,其它部位可用与衬砌同级的混凝土或C20混凝土回填。

9、隧道设计支护参数与采用的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措施密切相关,施工中如变更施工方法或预支护措施,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合理调整支护参数。

10、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并达到70%设计强度后,应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衬砌施工过程中应在隧道顶部预埋φ20镀锌钢管,注浆钢管纵向间隔2~3m一处,注浆材料采用M10水泥砂浆,其配合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回填注浆压力:初压0.1~0.15MPa,终压0.2MPa。

11、喷锚施工应按《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和《公路隧道施工规范》有关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

12、隧道施工应进行监控量测和施工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并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确保施工及人身安全。有关要求详见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规定。

13、隧道防水设计只能针对一般性地下渗水,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较大的地下涌水,则需另外采取对策。。

14、盘田隧道K262+530左10m有一水电站蓄水池,从东南侧山体引水,引水沟与线路大致垂直,向北通过钢管引出;蓄水池由水泥、块石浆砌而成,面积30×10m2,满深时水深2m,蓄水池建于1985年,已老化,有渗水现象;施工时应注意观察掌子面水量变化。

15、东坪隧道DK259+173~+195段为半明半暗衬砌型式,施工时应中导洞先行施工,再施工左、右洞,右洞施工时采用微爆,避免影响到施工完毕的左洞。

东坪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注意左右洞施工顺序。

明洞施工时,应避开雨季,施工前应先做好刷坡线5m外的截水天沟,然后逐段开挖、衬砌、回填、再开挖;明洞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包括:坡面稳定、基底稳定、地表下沉量测等,以便及时掌握刷坡坡面动态和工作状态,保证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明洞结构在土石回填后铺设粘土隔水层应结合地形纵向贯通,不得出现错台或断层,隔水层纵坡应做成“V”形坡或单面坡,以利排水;隔水层与边坡的搭接、防水层与边坡的搭接均应良好,暗洞防水层向明洞延伸1m同明洞防水层粘成一体。

16、白人岩隧道出口段灰岩岩溶较发育,根据地质资料揭示岩体内部主要为规模不大的岩溶溶腔及溶孔、岩溶裂隙等。在施工时应加强超前预测、预报,如有异常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修正设计。如揭示溶腔在隧道拱部穿过,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护拱形式通过;如揭示溶腔在隧道底部,可采取底板梁、注浆等措施通过;如揭示溶腔穿过隧道侧壁,采用增加衬砌厚度或增设保护层;如揭示溶腔位于隧道一侧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的措施。

对于隧道灰岩岩溶发育段鄂尔多斯某高层商务楼液压爬模施工方案,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及贯通后,应对隧道周边进行进一步的勘探,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本隧道K218+393~+403及K218+465~+475地段穿越铁质页岩的夹煤层,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对本隧道施工期间,应进行地质复查工作。对于揭露的煤层应取样复测煤层的瓦斯含量和其他相关参数,必要时应钻孔埋管实测瓦斯压力,以及通过通风和瓦斯检测计算全坑道的瓦斯涌出量,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工工区和煤系地层的瓦斯等级,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修正设计。

2)施工时接近突出煤层前,必须对地质资料显示的各突出煤层位置进行超前探测,标定各突出煤层准确位置,掌握其赋存情况及瓦斯状况。

3)在瓦斯突出工区施工时,应在距煤层垂距5m处的开挖面打瓦斯测压孔,或在距煤层垂距不小于3m处的开挖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4)经预测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时,施工单位应在揭煤前制定包括技术、组织、安全、通风、抢险及救护等技术组织措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可采用钻孔排放,排放过程中应加强工作面风流及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检测,当排放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加强通风。

5)本地段根据施工期间瓦斯检测结果,根据其含瓦斯的情况,划分为非瓦斯地段和三级、二级与一级三种含瓦斯地段,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衬砌结构和辅助措施等。

西安某会议厅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第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