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大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docx

南湖大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4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湖大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docx

管道失稳是顶管施工中特别是长距离管道纠偏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它是指与工具管的轴线与设计管道轴线偏差逐渐增加,最终造成管道失去控制的现象。在未发生偏移*中管道受到的土压力理论上是相等的 ,即F1=F2,同*顶进推力没有侧向分力,而发生偏移*管道两侧所受土压力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管道所受的侧压力 F1与F2 不再相等 ,则顶进推力F3产生侧向分力,当侧向分力增加到一定程度,管道有可能开始失稳。失稳后管道轴线曲率增大,从而造成侧向力进一步增加,这样就形成了管道曲率增加与侧向分力之间的反复循环 ,如果不及*得到纠正,则管道轴线严重偏移设计方向。

从失稳原理分析可以看出,管道周围土体承载力和土压力对于管道施工至关重要,因为顶进过程中难免发生轴线偏移现象。如果管道周围的土体能够提供较大的作用反力 ,则管道不易发生较大偏移和失稳;如果周围土体属于软弱土质或不均匀土质,则管道很容易因周围平衡侧向分力的承 载能力不足造成失稳。

根据管道曲率与侧向分力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很容易知道,如果因为顶管施工纠偏或纠扭不及*和不到位造成偏移量增大,将导致管道失稳。

顶管设备在顶进过程中如果出现与管道联结不稳固或者刚度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管道失稳。

在施工过程中,顶管机常遇到的问题除了设备故障外,经常还有地质原因和障碍物因素导致方向和高程出现较大的偏差JGJ/T 473-2019 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 ,以及操作不当的问题等。

顶进中遇障碍物情况处理

由于地质情况变化较大,不同土质例如软硬不同容易使机管机出现较大偏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纠偏。在软土、淤泥状土中,顶管机容易出现下沉情况,为避免造成较大偏差,一般采取把导轨标高适当提高,或根据情况要求进行注浆加固。

危险源的辨识及安全保障措施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住建部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前期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勘查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与分析,在危大工程施工前进行专项方案编制与审核,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完善和严格执行。现场施工过程进行危险源区域警示、施工交底、巡查、纠偏、验收及存档工作,确保安全管理无漏洞。

顶管施工主要危险源分析

1)需使用吊车等大型设备,同*地处开发区繁华地段,对行人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2)顶管施工*使用千斤顶,顶进*存在安全隐患。

3)本项目沉井施工属于深挖施工,需防止基坑塌陷,同*保证室内空气畅通

4)沉井预制属于高空作业,预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突沉和倾斜现象。

5)废弃管道封堵作业,污水管道清淤*,存在有害气体,对人员会产生中毒事故。

6)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施工*间主要集中在高温季节,对人员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顶管、沉井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准吊。

2)起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3)钢筋、型钢、管材和钢管等细长和多根物件必须捆扎牢固,多点起吊。单头“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准吊。

5)砖块、预埋件等零星物件要用盛器堆放稳妥,叠放不齐不准吊。

6)多机作业应保证所吊重物距离不小于三米,在同一轨道上多机作业,无安全措施不准吊。

7)六级以上强风区不准吊。

8)斜拉重物或超过机械允许荷载不准吊。

千斤顶使用安全保障措施

1)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分是否完好,油液是否干净。油压式千斤顶的安全栓有损坏,或螺旋、齿条式千斤顶的螺纹、齿条的磨损量达20%*,严禁使用。

2)千斤顶应设置在平整、坚实处,并用垫木垫平。

3)千斤顶必须与荷重面垂直,其顶部与重物的接触面间应加防滑垫层。

4)千斤顶严禁超载使用,不得加长手柄,不得超过规定人数操作。

5)使用油压式千斤顶*,任何人不得站在安全栓的前面。

6)在顶升的过程中,应随着重物的上升在重物下加设保险垫层,到达顶升高度后应及*将重物垫牢。

7)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同*顶升一个物体*,千斤顶的总起重能力应不小于荷重的两倍。顶升*应由专人统一指挥,确保各千斤顶的顶升速度及受力基本一致。

本工程沉井开挖深度达到8米,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必须严防基坑塌陷。

1)对于本工程的硬塑粉质黏土地质情况,开挖分为三级开挖,放坡率为1:1。

2)基坑挖土施工不得在坑顶任意堆土、停车、活架设有振动作用的机械。

3)在基坑顶设20*20cm截水沟,采用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冲刷坡面;并及*用潜水泵将坑内积水抽出。

4)基坑挖土接近基底标高*,应严密监视和有效控制开挖深度,防止超挖。

1)管道小于80m可采用自然通风,大于80m*采用小型鼓风机进行人工通风同*配备50m长软管,用于输送空气进入管道,保障管道空气流动和畅通。

2)沉井级顶管施工*,当深度大于2m*,采用小型鼓风机进行人工通风,保障空气流通。

3)废弃管道封堵作业前,先用鼓风机进行充分换气,作业*佩戴防毒面具。

1)在土层较软的地基上制作沉井*,必须经过仔细的计算,即要使浇筑高度产生的自重大于下沉深度产生的摩阻力,更要保证浇筑高度产生的荷载小于经过砂垫层处理的地基承载力,及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以免因浇筑*自重过大,造成荷载大于地基承载力,使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形成突沉。

2)在拆除砖刃脚*,除按要求对称、均匀之外,向拆除后的空隙内填筑砂石土堤,代替刃脚,同*将砂石土堤确实填筑密实,根据刃脚的具体情况确定使砂石土堤密实的方法,以免土堤松散,起不到传递荷载和扩散应力的作用。

3)在浇筑井筒身*,应进行沉降观测,观察在每次下沉前浇筑的混凝土*的沉降情况。

4)在挖土过程中,要先挖中间土,后挖边缘土,并且中间土也不可挖的太深,以免突沉。

5)挖土下沉*,不论是井内降水,还是井外降水,均应控制好地下水,防止流砂的发生,造成流砂现象,降低土的承载力,造成突沉和倾斜现象。

1)沉井顶部围护彩钢板,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2)严禁井内及管道内吸烟或点明火取暖。

3)下井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4)不准穿拖鞋或赤脚下井施工。

5)管道内备用氧气瓶2只,前端施工人员佩戴吸氧面具,以备前端空气***使用。

6)当顶管顶进较深*,改动换班*间,缩短施工人员在管内停留*间。

7)管内采用低压照明设施,悬挂于管道顶部。

8)监视系统探头悬挂于顶头处,地面操作室应设专人观测管内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10)井下人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千斤顶伸缩*,切勿靠近,一有情况立即向井上报告。

11)专职安全员必须在下井前认真检查上述措施的准备情况和实施情况,并定期向经理部汇报。

12)在沉井处悬挂安全要点宣传牌,用以警示下井人员。

1、做好施工安排,合理安排作业*间。

2、各级组织机构建立夜间值班制度,亲临现场指挥,检查施工。做好项目的夜间施工,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技术交底,配备足够的资源,确保夜间施工顺利进行。夜间施工,保证足够灯光、照明亮度,加强现场安全监管。

3、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夜间工作有良好照明条件。

1)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同*要做好天气预报的通知工作,做到提前预知,提前防范。

2)雨天或雨后施工*,要对施工作业附近的斜坡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滑坡、塌方等迹象*要立即停工,并将人员设备及*撤离至安全区域,待险情排除后方可复工。

3)进入雨季前由项目部组织一次现场大检查,检查重点:设备电气部分、临*用电接线等的防雨、防漏设施是否完善;用电设备的绝缘、接地是否良好;临*管材、材料堆放场地防雨、防洪措施是否落实;检查施工营地周围排水是否通畅,以防止雨水冲坏设施。

4)雨季施工期所有用电设备都要有接地保护,操作者由于地面潮湿,要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操作,防止触电,操作者自身也要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

5)雷雨天气*,停止一切户外活动,不得在树下、高压线下、高大广告箱下、屋檐下避雨,防止雷击伤人。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置和分工人员配置

1、沉井施工人员配置表:

2、顶管施工人员配置表:

1、工作井的结构必须满足井壁支护及顶管推出后坐力作用的施工要求,

2、沉井周边围护结构需根绝设计图纸要求施打;

3、后背墙结构强度与刚度必须满足顶管最大允许顶力和要求;

4、沉井下沉必须派专人进行监督下沉施工, 挖土过程必须分层、均匀、对称进行,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倾斜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 及*纠偏; 封底前应整理好坑底和清除淤泥,对超挖的部分应回填砂石至规定高程;

5、施工过程中,千斤顶施工顶力不得超过管材、 工作井允许顶力要求;

6、在进行管道接缝位置处理过程中, 同*应对工作井、 接收井与管道接口位置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深入井内;

7、顶进过程中,应严格量测监控,实施信息化施工,确保开挖工作面的土体稳定和土压的平衡;并控制顶进速度、挖土和出土量,减少土体扰动和底层变形;超挖位置及*进行换填或注浆加固处理;

8、管道进入土层开始顶进及进入接收井前, 必须加大测量频率, 有偏

9、顶管结束后必须及*进行触变泥浆置换, 采用水泥砂浆、 粉煤灰水泥砂浆等易于固结或稳定性较好的浆液置换泥浆填充管道外侧超挖、塌落等造成的空隙;同*拆除注浆机械后,及*封堵注浆孔;

1、确保现场技术监控的力度,保证施工每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现场值班指导。

施工前,组织项目部和施工队相关技术人员、技术工种认真学习标准、规范和施工图纸,组织现场操作人员、技术工种进行钢腹板桥梁主梁标准节段施工的工前培训,使主要施工人员熟知标准,理解规范,施工中做到按要求操作。

技术骨干分工合作,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的同*,检查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填写检查表格,至所有工序都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砼的施工,切实做到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积极搜集施工资料,开展联合攻关

在施工过程中,对前期汇总的资料,及*上报上级机关及设计、监理、监控单位,对前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分析,确定改进办法,增大技术控制人员范围。

1、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

2、强化施工中计量管理;

对自动计量装置、千斤顶等直接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定期标定,确保检测手段有力。

3、加强试验人员的综合能力,严格控制施工前各项原材料与标准试验工作;

4、加大施工过程中的跟踪与检测,协助好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对应不同的阶段进行动态监控,动态监测整个沉井下沉施工,将偏差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施测内容:沉井立模标高测量,沉井井位与标高控制,沉井垂直度控制,沉井过程监测。

为了提高外观质量,经多次探索,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混凝土浇完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拆模后用水不间断进行湿润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

2、拆模后及*修复表面缺陷,保证梁体颜色一致,棱角分明。

3、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制度。砼浇筑现场对每批砼皆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保证砼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4、严格把好模板质量关,从设计、加工、安装、拆模等方面全方位严格控制、检查。

验收人员: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有关勘察、设计和监测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具体验收内容及允许偏差见下表:

1.顶管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内清洁,管节无破损;

(2)顶管段验收主要包括“管道轴线偏差”、“管间错口”和“顶管段闭水试验”,其中管道轴线偏差验收的标准为顶管的允许误差:

(3)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接口应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节接口内侧表面齐平,接口套环对正管缝、贴紧,不脱落。

2.顶管*地面沉降或隆起的允许量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发生事故*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①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从思想上首先确立质量和安全意识;

②选用优质的管材,对到场材料做好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予以退回;

③做好材料供应,开始顶进前做好材料计划,并在现场备好足够的余量,在顶管工作开始前,保证所有管材到场;

④顶管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⑤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确实做好润滑减阻,根据地面变化和地下水位情况等因素及*调整压力和润滑浆量;

⑥管材顶进过程中,做到勤测勤调,轴线和高程控制在5CM之内,以保证管道的顺利推进。

①在顶管施工前,与各相关部门联系,确认顶管施工范围内是否有管线通过;

②在确认后,及*调整顶管施工路线和高程,以避开管线相交;

③如在顶进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与各相关部门联系。

①在本项顶管的施工中,防止交通事故主要为防止由于顶管作业导致路面塌陷而发生的交通事故;

②在顶管作业前,由专人与公路产权单位联系进行施工期间相关事宜的沟通;

③为避免路面荷重,如在顶管穿越路面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发生故障,及*拖走事故或故障车辆。

④对施工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①配电系统采用分级配电、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配电箱内保证电器可靠完好,其线形、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标明用途,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满足防雨、防水、防尘的要求,统一编号外涂明显色标,停用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②沉井施工前期应对沉井平台进行护栏安装(或立挂安全网封严),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以防施工人员跌落。

上下顶管竖井应走爬梯,扶梯采用钢筋制成并固定在墙体上,外设人身护栏。顶管竖井周边需设护栏。

③严禁自竖井平台上向竖井内抛物,定期对竖井平台周边杂物进行清理,以防止高空落物造成人身伤害。

④顶进前,应检查千斤顶,液压*动系统及接头完好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正常,电源电动机无漏电,接地牢固,触电保护器灵敏有效。

⑤吊装作业*,必须有持证的起重指挥和司索人员,严禁在吊机臂杆的回旋半径内站立停留或通过,并有专人监护。往竖井内下管*,吊钩应吊点牢靠,吊点下严禁站人并缓慢地将管子送入导轨就位,防止滑脱坠落,吊管材时当管子距导轨小于50㎝时,操作人员方可近前工作。

⑥遇触电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时,首先由救护小组在现场组织紧急处置或抢救,然后由现场或应急抢险小组派车或联系救护车辆在最短时间内送到神龙大道沌口协和二医院(神龙职工医院)进行救护。

组长职责:对应急救援负总责,负责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当事故发生时对救援工作进行总指挥。

副组长职责:总指挥不在时履行职责。

组员:赵剑锋、石华平、向健、张尚智、王震、孙哲、吴国庆、陈东

(2)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负责本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5)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故情况;

(7)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及时进行总结归档并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处置与善后小组

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资源保障小组:李璟、李燕、吴国庆、张佳伟

根据事故类别,负责召集抢险救援的人员;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类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确保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资、设备、资金。必要时,请求上级救援组织或地方政府机构协调兄弟单位协助救援。

伤员抢救小组:丁遵学、罗诗江、占亮、全书邦

根据现场伤员的受伤情况,确定伤员抢救的临时处置方案,在资源保障小组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安全的方式把伤员运送到医疗机构救治。

设备抢险小组:石华平、张尚智、杨萍、陈栋

在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情况下,根据设备出险情况,向总指挥提出抢险方案,组织设备抢险方案的实施。在需要设备辅助救援时,联络相关设备,保证救援工作实施。

现场保卫小组:孙哲、曾锋、师圣玉、李全村

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组织疏散、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物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及车辆,预防和制止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活动,维护现场治安;并负责安排抢险救援人员的膳食。

善后处理小组:赵剑锋、王震、陈静、安宏斌

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安全监督、公安、工会、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稳定伤者、伤亡人员家属及其相关人员的情绪,防止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成立安全工作管理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整改工作,做好日常施工作业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现场作业,按章指挥、按章操作。对施工现场所有的危险源尤其是用电操作、起重作业、动火作业,要有专人监控、责任到人。

1、各班组在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充分考虑到因施工人员素质、精神状态等因素对施工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

2、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3、按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4、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定期对主要岗位、工种进行考核。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严格落实隐患整改工作。

5、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力度,重点工作、重点部位设专人监控。重大施工环节项目梁场主要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安全施工。

6、加强一般工作人员及特殊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保证发放的数量和质量。

7、与就近或医疗技术较成熟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并在项目梁场予以公布,以便及时开展应急医疗救护。

8、做好大型设备的静载、动载和空载试验工作,加强设备的运行过程监控及日检、月检、年检工作。强化设备维修,重点设备实行强制性定期维修。

(1)按照我部施工区域分布划分危险源监控单元,各个区域设置一名监控责任人。

(2)结合施工进度、施工内容的变化,明确危险源的类型。

(3)监控以危险源的类型、危险源的预控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

在对标段内危险源的监控过程中,若发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目击人可以直接向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反映情况。小组接到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1)事故应急信息报告

a、信息报告的方式:对讲机、手机、当面报告。

b、对讲机频道使用情况、相关人员的通信方式,均要在职工中公开。

c、对讲机、手机要全天开机。

(2)事故信息上报与传递

a、事故发生后,工区负责人向项目部负责人汇报。

b、项目部负责人向二航局负责人汇报。

c、再上一级的汇报由二航局负责人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执行。

发生下列情况时,由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a、安全事故的险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可能继续增大。

b、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或影响有可能继续扩大。

c、虽不属于重大安全事故,但事故隐患排除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d、总指挥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

1级:启动,由工区协助解决。情况一般指工人受重伤,发生严重机损事故。

2级:启动,向项目部、兄弟单位、周边单位或医疗单位求助。如:发生较大的伤亡,本部救援指挥人员不在,资源无法配置,或者本部资源不足以应对事故伤亡或损失。

3级:启动,向政府部门求援,如:发生了群死群伤事故。

(1)发现人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汇报,施工负责人向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报告;

(2)总指挥决定是否要启动预案,启动哪一级的预案;

(3)若不需要启动,则在事故处理的同时,其他生产照常。

(4)若需要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则需要视情况,看是否需要停止施工,全力解决出现的问题。此时的程序是:

A 指挥保卫组做好现场的隔离和警戒工作。同时,指挥伤员抢救小组,先对伤员进行现场的紧急救护,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B 指挥设备抢险小组对出现的设备故障和事故进行抢险,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当安全事故超出内部抢险救援的能力DB61/T 1333-2020标准下载,应及时作出要求外部抢险救援的决定,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外部抢险救援队伍。

(3)报警:110 火警:119 医护急救:120

(1)事故得到及时处理,不会再继续扩大,造成更大的伤亡或损失。

(2)伤员得到妥善安置,伤情能得到有效控制。

附件1:接收坑钢板桩支护设计图纸;

NB/T 10148-2019 微电网 第1部分:微电网规划设计导则附件2:接收坑钢板桩支护结构计算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