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国外银行单元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国外银行单元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4.2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国外银行单元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7、雨期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1)临时道路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 mm的排水沟;

(2)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铺石块、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设涵管排泄,保证路基的稳固;

(3)雨期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现象及时修复、清除。

LY/T 2372-2014标准下载9.2.2、炎热气候施工措施

1、根据施工季节气温高的特点,在现场开展防暑降温保健、中暑急救等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2、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工作,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高处作业工人的工作时间适当缩短,保证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3、对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经常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作业禁忌者,及时调整高温和高处作业岗位;

4、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当日应停止作业。

5、现场设置茶水厅,供作业人员随时饮水,补充身体所必须水份。

9.3、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9.3.1、生产加工阶段成品保护措施

(1)成品在放置时,在构件下安置一定数量的垫木,禁止构件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采取一定的防止滑动和滚动措施,如放置止滑块等;构件与构件需要重叠放置的时候,在构件间放置垫木或橡胶垫以防止构件间碰撞。

(2)型材周转车、工器具等,凡与型材接触部位均以胶垫防护,不允许型材与钢质构件或其他硬质物品直接接触。

(3)型材周转车的下部及侧面均垫软质物。

(4)构件放置好后,在其四周放置警示标志,防止工厂再进行其它吊装作业时碰伤本工程构件。

(5)成品必须堆放在车间中的指定位置。

(6)玻璃周转用玻璃架,玻璃架上设有橡胶垫等防护措施。

9.3.2、包装阶段成品保护措施

1)不同规格、尺寸、型号的型材不能包装在一起。

2)包装应严密、牢固,避免在周转运输中散包,型材在包装前应将其表面及腔内铝屑及毛刺刮净,防止划伤,产品在包装及搬运过程中避免装饰面的磕碰、划伤。

3)铝单板及铝型材包装时要先贴一层保护胶带,然后外包牛皮纸;产品包装后,在外包装上用水笔注明产品的名称、代号、规格、数量、工程名称等。

4)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发现型材变形、装饰面划伤等产品质量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检验人员,不合格品严禁包装。

5)包装完成后,如不能立即装车发送现场,要放在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6)对于组框后的窗尺寸较小者可用纺织带包裹,尺寸较大不便包裹者,可用厚胶条分隔,避免相互擦碰。

1)为了某些功能要求,许多幕墙玻璃都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包装时应使用无腐蚀作用的包装材料,以防损害面板表面。

2)包装箱上应有醒目的 “小心轻放”、 “向上”等标志。

3)包装箱应有足够的牢固程度,应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损坏。

4)装入箱内的玻璃应保证不会发生互相碰撞。

9.3.3、运输过程中成品保护措施

1)玻璃板块装车时需立放,底部铺垫草垫,不允许板块之间留有大空隙,板块间需用草垫隔离,不允许板与板、板与其他硬物直接接触,并估计运输中有无可能产生窜动可使其与硬物挤压变形。

2)用专用车将玻璃运输到安装位进行安装,在运输过程中玻璃应用绳子扎牢,防止玻璃跌倒破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发生碰撞,轻拿轻放,严防野蛮装卸。

3)应放在玻璃中储区内的专用玻璃存储架上保存,并安排专人管理。

(2)构件及型材的运输

1)构件与构件间必须放置一定的垫木、橡胶垫等缓冲物,防止运输过程中构件因碰撞而损坏。

2)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为避免构件表面损伤,在构件绑扎或固定处用软性材料衬垫保护。

3)铝合金型材装车时应在车厢下垫减震木条,顺车厢长度方向紧密排放。型材摆放高度超出车厢板时,需捆扎牢固。型材不能与钢件等硬质材料混装,摆放需整齐、紧密不留空隙,防止在行使中发生窜动以损伤产品。

4)散件按同类型集中堆放,并用钢框架、垫木和钢丝绳进行绑扎固定,杆件与绑扎用钢丝绳之间放置橡胶垫之类的缓冲物。

5)运输中应尽量保持车辆行使平稳,路况不好注意慢行。

6)运输途中应经常检查货物情况。

9.3.4、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1)拼装作业时的成品保护措施

1)在拼装、安装作业时,应避免碰撞、重击。减少在构件上焊接过多的辅助设施,以免对母材造成影响。

2)拼装作业时,在地面铺设刚性平台,搭设刚性胎架进行拼装,拼装支撑点的设置,要进行计算,以免造成构件的永久变形。

(2)吊装过程的成品保护

(1)用吊车卸半成品时,要防止钢丝绳收紧将半成品两侧夹坏。

(2)吊装或水平运输过程中对幕墙材料应轻起轻落,避免碰撞和与硬物摩擦前应细致检查包装的牢固性。

(3)龙骨安装时的成品保护

1)施工过程中铁件焊接必须有接火容器,防止电焊火花飞溅损伤面材及其他材料。

2)龙骨吊装时对幕墙的撞击及酸碱盐类溶液对幕墙的破坏。

3)做防腐时避免油漆掉在各产品上

(4)面材安装时的成品保护

1)所有面材用保护膜贴紧,直到竣工清洗前撕掉,以保证表面不轻易被划伤或受到水泥等腐蚀。

2)玻璃吸盘在进行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续时间检测后方能投用。

3)为避免破坏已完工的产品,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保护,防止坠落物损伤成品。

4)打胶前应先在面材上贴好美纹纸,防止污染面材。

5)贴有保护膜的型材等在胶缝处注胶时应用手将保护膜揭开,而不允用小刀直接在玻璃上将保护膜划开,以免利器损伤玻璃镀膜。

6)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砂浆或其它污物污染了饰面板材,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干抹布抹干,若冲洗不净时,应采用其它的中性洗洁液清洗或与生产厂商联系,不得用酸性或碱性溶剂清洗。

7)在玻璃的全部操作过程中均须避免与锋利和坚硬的物品直接以一定压强接触。

9.3.5、完成后移交前保护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玻璃幕墙施工顺序从下往上,注意在上部幕墙工程施工过程中,保护好下段已完成的幕墙工程,同时要和土建施工协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焊渣等其他杂物掉下,损坏已完成的幕墙工程。

产品完成后移交前保护措施:

幕墙施工重点难点,建议及成本比对

10.1、本工程幕墙施工的重点、难点

10.1.1、脚手架及工期问题 

若因各种原因幕墙未完成,而总包单位必须拆除塔吊与外墙脚手架,后期的幕墙施工时的脚手架问题及后期多专业交叉施工,工期保证的问题成了重点、难点问题了。我司将初步定制以下解决方案: 

1、 进场前与总包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协商,明确总承包方的脚手架是否可以利用或延迟拆除,如能让我司完成埋件处理与幕墙龙骨的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后,再进行脚手架拆除。后面的转角、收边收口等(原脚手架无法利用完成安装的剩余龙骨)安装及幕墙面板安装、打胶、清洁等工作,我司将利用施工吊篮完成安装作业。 

2、 对于后期多专业交叉施工,工期保证在547历天内完成还会受到施工吊篮与利用钢管脚手架之间方便性差异带来的影响。本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计划安排流水作业方式进行,进场后,我司将根据现场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再做微调,可采用平行施工方式安排作业。同时相应的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设备也应做相应微调。 

10.1.2、不同幕墙接缝处理措施 

不同幕墙接缝处理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不同幕墙接缝处的处理措施依据设计图纸为:缝隙内填塞泡沫棒然后注密封胶。胶面要平整、光滑。 

石材与窗接口部位、铝单板与玻璃幕墙交接位都属于特殊部位。因此部位涉及到石材与铝材、铝单板与玻璃不同材料接触,且此处防水特别重要。故在窗与石材接触部位首先在内部填充泡沫防水剂,以确保接口的防水性能,待泡沫剂干后将石材与窗之间的缝隙采用具有优良性能的硅酮耐候胶注填,以确保缝隙的经久不渗,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10.1.3、幕墙用材料的控制 

1、 幕墙工程所用各种材料、五金配件、构件及组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2、 所用的硅酮结构胶必须具有认定证书和抽查合格证明,进口硅酮胶具有商检证,要有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硅酮结构胶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建筑幕墙的结构胶、耐候密封胶应采用同一厂家(品牌)生产的,不得不同品牌混杂使用。 

3、 为保证各种装饰产品的外观质量,玻璃、铝板、石材等的制作必须确保尺寸准确,我公司采用进口成套铝型材切割、组角、冲铣、弯圆加工设备,剪板机、折弯机等,美国进口双组份注胶机、大型玻璃磨边机、抛光机,进口三轴加工中心、六轴加工中心等大型精密设备确保本道工序板块制作精良。 

4、 结构胶注胶是关键工序,玻璃板块的注胶是一个特殊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做到:

一要保证结构胶采用优质品,

二是要确保施工和生产严格按照工艺操作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

三是要加强对这些工序的质量检验,

四是保证用最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施工操作。采取以上措施达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 

10.1.4、幕墙防水 

幕墙型材的合理设计是防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将型材设计为压力平衡系统,该系统是依据雨幕原理,在幕墙型材上预设一个外部压力进入内部的引导孔,从而使内、外压力差调整平衡而达到外部水不易进入的目的。同时在型材外缘及下部开有排水小孔,以排去进入内部的少量渗水或室内的结露水。以上防水和排水措施共同组成一个干燥密封系统,一方面使水不易进入幕墙内部,另一方面即使有水渗入也会自动排除。在预设孔洞时,每支横框上设2个,孔距拐角100mm左右,上下孔之水平距离大于50mm,以防止空气串通。

10.1.5、密封胶的施工 

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密封胶在接缝内应形成相对两面粘结,并不得三面粘结。 

10.1.6、幕墙安装施工隐蔽工程验收 

配合业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如: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间隙节点的安装;幕墙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以及幕墙防雷接地节点的安装。 

10.1.7、测量放线为施工中的重点及难点 

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程量大且精度要求高,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测量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各分项工程施工和安装质量,以及施工速度。我司具体放线步骤如下: 

1、 清理预埋件,测定基准轴线及边线; 

2、 按:中—边—中—边的循环测量方法,测定各支持点中心线位置; 

3、 全面校准并定位各中心线间距; 

4、 测定与校准底层基准水平线; 

为保证测量放线精度,首先应确立本工程的一个基准,多轴线为基准势必存在一些偏差(而幕墙各项偏差均在±1mm之间),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在本工程的轴线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利用幕墙公差,在合适的位置设立参照基准轴线,反复核对无误后,确立为辅助基准轴线,以此来达到施工的高质量;其次,依据总承包单位的基准点、线,考虑到温差对计量的误差,以及地面不平造成的误差,采用全站仪通过棱镜复核相互之间的几何关系,搞清楚点线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几何尺寸,通过点线的精度来提高幕墙施工精度;在确保门洞口以及沉降缝的宽度的前提下,要使各种累积误差在大面幕墙内消化;此外,标高定位也是一个重点,由于整个施工难度较大,因而对标高的定位要求较高,标高的定位采用全站仪测距进行。 

10.1.8、幕墙的加工制造精度、安装精度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 

幕墙的加工制造、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幕墙的质量,幕墙在加工制作、拼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加工误差;龙骨与连接件的安装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安装偏差,在龙骨安装中各龙骨的间距偏差也很容易产生,在面材、板材的安装中也势必会存在一些误差,这些误差若累加到一块,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要解决这些施工难点,要求我们在加工、制作、安装的每一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层层控制,严格按质量管理程序办事,力争将各类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10.1.9、收边、收口是幕墙施工的重点难点 

收边收口对每个工程来说都是幕墙施工的重点,收边收口的好坏直接影响幕墙施工的质量,幕墙施工有30%~40%的工作量在收边、收口。例如,各幕墙在屋顶交接处或收边收口处容易产生漏水,施工难度较大,应重点把关。沉降缝处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外观的效果及渗漏水,因此沉降缝在施工过程中是重点控制对象。 

除此之外,幕墙需确定和解决的难点还应考虑: 

1、 如何实现有造型幕墙的防水功能及方便安装; 

2、 如何使外装饰件固定牢靠、拆装方便。 

由于在运输堆放和吊装时容易造成玻璃或其他成品的损坏,如何保证安全的把幕墙组件安装到位,这也是本工程考虑的重点。

10.2、施工建议及成本比对

10.2.1、优化设计方案

在幕墙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约为60%~70%,因此材料成本比其它任何一项都重要。材料采购的成本降低10%,将直接导致工程施工成本降低6%~7%。

深化设计图纸成为成本的第一关,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往往对成本控制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玻璃幕墙中,铝型材和钢材占据了材料成本的大部分。优化设计铝龙骨和钢材的使用量,选择合理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可以显著减轻幕墙本身的重量,在受力达到要求的同时能够减少单位面积的材料成本,不同的分格形式不仅影响着幕墙产品的美观性,而且对幕墙的主材使用量有很大的影响。

10.2.2、施工图的审查和错误

现形式工程产生的变更以及费用,往往都是因为施工图纸中漏项、错误以及和第三方施工单位不相符引起。首先,施工图中漏项往往是因为表达不清,没有注明为哪一方施工,模糊标注引起,这个既影响到施工的速度问题,也影响成本,后期增加的一小部分工作量,他的造价远远高于原来的部分;其次,图纸的错误,不符合规范或者受力不足等,将对工程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和其他单位图纸不相符,这个情况对成本是很关键的,一旦施工开来,发现结构不相符,或者局部位置与图纸不一样,会造成材料浪费,工人返工等等,这些都是变更的成本。

所以,对施工图应进行严格图纸会审,建筑个系统都应参与,避免因图纸的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0.2.3、施工的流水线作业

计算幕墙施工各项之间的流水步距、工期,制订工作计划。严谨的计划和认真的执行是工程进度的重要保障措施。

10.2.4、质量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降低返工、停工损失。其主要措施有:每道工序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加强施工队的内部监控,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复检和验收;建立严格的质量奖罚制度,调动班组积极性。

(2)减少质量过剩支出。其主要措施有:施工员要严格掌握定额标准和正确理解规范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人工和材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水平,施工员和材料员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合理使用人工和材料。

(3)健全材料验收制度,控制材料额外损失。材料员在对现场材料和构配件进行验收时,发现劣质材料的要拒收,退货,并向供应方索赔。根据材料质量的不同,不能全盘否定,合理地加以利用,减少损失。

(4)增加预防成本,强化质量管理。建立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的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培训,合理地增加质量奖励,调动职工积极性。

BIM技术的模型化管理

11.1、BIM技术概述

为确保项目更加高效的实施并满足业主要求,我们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来支持项目的进度、成本、商务、物资、图纸与资料、变更等方面,方便各专业人员在BI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进度、变更、资源调配、施工组织安排,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作为项目幕墙专业的分包单位,我们将配合总包在本幕墙工程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场地管理、与总包及业主主要日常管理系统信息集成、与项目运维管理系统信息集成等方面充分使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从面全面满足本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目标。考虑到本工程的情况,以及本项目招标内容的要求,现将我司对于本项目计划实施的BIM相关内容分三个方面做如下阐述:

BIM现场建模组设办公室要求少量分粉尘污染,以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建模师专用的电脑一般情况不宜借于他用。

项目需设立专职BIM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公司BIM科技研发部派遣专人驻场项目做BIM工作的总协调。

注:人员的配置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主要负责建模的人员初期最低不少于3人。

11.2.3.1建模资料的收集及管理

(1)需要搜集整理的资料

建模工作的开展之初,需要搜集相关资料,由BIM建模组负责人进行资料的筛选并监督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

1、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确定相关的建模范围,内容,深度;

2、国家、省市、企业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3、施工图,图纸会审资料,设计变更,现场洽商资料,涉及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内容。

4、技术、质量、材料设备、商务合约、安全环境部门实时提供的相关资料

由项目资料员协助整理汇总,交由建模组负责人进行筛查整理,并交由建模人员及时录入。

定期进行纸质资料同模型相关内容的挂接整理,借助平台的资料管理功能,保证资料最终的协同整理。

(1)模型调整的授权需经过总负责人的允许方可对模型进行信息的调整;

(2)模型创建完成由总负责人、总协调人进行检查,认可后交公司备案,并上报建设、监理单位;

(3)建模组建模人员需严格按照区域、专业的划分进行建模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图纸问题,不可擅自进行调整,需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施工图纸的图号、轴线位置、详细的问题内容),汇总形成模型审查报告,报各分管负责人、总协调人,同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等相关单位协商后,方可进行模型的调整工作;

(4)模型平台的使用权归建模组所有,建设、监理等其他单位仅能查看相关内容,不得对模型进行修改。模型在进行修改时,需要通过联系单的形式,形成纸面文字进行下达,调整后的模型以及联系单均需标注相关时间信息。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针对整体项目采取全模型的创建,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施工方案、重难点施工分析,施工过程中进行可视化交底、预制加工、现场施工控制等等方面入手,主要应用点详述如下:

通过BIM技术分别创建建筑、结构、幕墙模型,并对三者进行关联组合,发现建筑同建筑、建筑同结构、结构同幕墙相互之间的冲突关系,优化实施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11.3.1.1场布方案调整

应用BIM技术创建模型建筑以及场地模型,并将工程周边及现场的实际环境以数据信息的方式挂接到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现场场地平面布置。参照工程进度计划,形象直观地模拟各个阶段的现场情况,灵活地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实现现场平面布置合理、高效。针对施工现场中的临设、生产操作区域、大型设备安装,通过3D模型的构建,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合理布局,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同时提高现场机械设备的覆盖率,降低运输费用及材料二次搬运成本。

11.3.1.2施工模拟

创建BIM模型,参照初步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分析和优化施工方案,以及重点难点的可行性进行研讨,从而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直至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实现“零碰撞、零冲突、零返工”,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施工冲突以及安全问题。

创建各项措施施工模型,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

利用BIM模型多维度可视化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项目各部门可利用BIM模型进行讨论,调整方案,最终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精准的模型,也可以作为样板,引导施工。

(2)脚手架搭设施工模拟

利用BIM技术模拟脚手架及吊篮搭设,调整脚手架及吊篮的搭设方案,材料用量计算、搭设过程可视化交底等各个环节,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技术、质量、安全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减少返工,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3)复杂幕墙节点施工模拟

对复杂幕墙节点进行精确翻样,可根据项目需要,对复杂节点进行综合优化,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提升幕墙安装质量。

(4)裙楼造型碰撞检查

集成各专业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发现碰撞点后,在模型中,通过三维模型调整,再次综合模型,并可导出二维平面图,生成剖面图,指导现场施工。

根据重点部位的结构标高,结合深化后的幕墙综合排布方案,完成项目建造阶段的各专业(幕墙隐蔽工程、土建结构、装饰装修等)碰撞检查,发现影响实际施工的碰撞点,生成错误报告。

使用三维实体模型创建,对不同专业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来识别重叠和相互冲突的图元。

通过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协同结构、安装等相关专业的模型文件,完成方案的优化以及施工图纸的优化调整后,编制安装工程的放线方案,提前预控后续室内外装饰工程的安装情况,将碰撞检查后的标高控制线,通过空间关系进行导出,并进一步编制和调整放线法的放线位置。

11.3.1.3优化深化设计

通过创建建筑、结构、幕墙模型,将三者进行协同,便可发现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结构之间,结构与幕墙工程之间存在的碰撞问题,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并能发现各个施工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节拍施工错误等问题,并及时进行综合调整。

利用BIM软件三维图可以精确板块的布置,避免交叉班组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返工现象;同时基于BIM技术将建筑、结构、幕墙等专业模型整合,再根据各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幕墙板块进行调整,从而在实际工程开始前发现问题,调整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

在玻璃采光顶及雨篷的钢结构深化设计中利用BIM技术三维建模,对钢结构构件空间立体布置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提前碰撞校核,可对方案进行优化,有效解决施工图中的设计缺陷,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后期修改变更,避免人力、物力浪费,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利用钢结构BIM模型,在钢结构加工前对具体钢构件、节点的构造方式、工艺做法和工序安排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指导制造厂工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工艺加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另外在钢构件施工现场安装过程中,通过钢结构BIM模型数据,对每个钢构件的起重量、安装操作空间进行精确校核和定位,为在复杂及特殊环境下的吊装施工创造实用价值。

11.3.2虚拟建造 预制加工

响应国家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倡导绿色施工,通过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研讨及把控工厂化预制、现场组合拼装建造的可能性。现如今预制加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工厂的加工能力,关键问题在于预制构件的下料及现场的安装阶段。从施工的角度完成方案优化、深化设计之后,将模型构件按照厂家产品库进行分段处理,生成装配图纸后交付厂家进行生产。与厂家产品库的共享既提高了模型的精准度,也打通了BIM模型到工厂加工的通道。

针对此项应用,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模型设计阶段,在保证建模精准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如钢梁的防火喷涂、各类检修操作空间等,以合理规避风险;第二步是现场完成结构施工后、预制加工前,应用全站仪等手段对现场进行校核测量。对于无法消除的偏差,将重新调整模型以满足实际情况,再出装配图到厂家加工;第三步是现场安装阶段,对每一个点的精确定位是保证拼装成功的前提。手工放线对于直管段偏差不大,拐角较多的预制构件、成品管道用手工放线就极易出错,可以考虑将模型通过二次开发软件转换,使用全站仪直接实现自动化放线,大大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

11.3.2 3D扫描技术的应用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精度的数字测绘,获得整个现场的三维模型;同事,基于工程图纸建立初步BIM模型,并与三维扫描模型对比,迅速发现图纸偏差,即使矫正预算数据。基于精确的数字模型和信息,施工方案中的各项数据更为准确。可视化的模型也便于决策计划,大大减少了施工中遭遇的不确定因素。

BIM技术除却模型的创建工作,借助BIM平台可以进行多项施工现场的协同管理工作。首先统计、汇总现场采集的材料、问题、表单、资料等数据,建立信息库,同时借助平台的移动终端实时上传施工现场情况,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同现场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工作,发现工程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及时做出调整,并对后续工作做出更精准的规划,提出行之有效的预控方案。

11.3.3.1质量问题协同管理

利用移动终端采集现场数据,建立现场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等数据资料,与BIM模型或图纸及时挂接关联,将问题可视化集成化,让管理者对问题的位置及详情准确掌控,及时统计分析,确定纠正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出现的错误不可避免,如果能够将错误尽早发现并整改,对减少返工、降低成本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在现场将BIM模型与施工作业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可以有效地、及时地避免错误的发生。传统的现场质量检查,质量人员一般采用目测、实测等方法进行,针对那些需要与设计数据校核的内容,经常要去查找相关的图纸或文档资料等,为现场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同时,质量检查记录一般是以表格或文字的方式存在,也为后续的审核、归档、查找等管理过程带来很大的不便。BIM技术的出现丰富了项目质量检查和管理方式,将质量信息挂接到BIM模型上,通过模型浏览,让质量问题能在各个层面上实现高效流转。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文档记录,可以摆脱文字的抽象,促进质量问题协调工作的开展。

11.3.3.2安全文明施工协同管理

传统的安全管理、危险源的判断和防护设施的布置都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来进行,而BIM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从场容场貌、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外脚手架、机械设备等方面建立文明管理方案指导安全文明施工。在项目中利用BIM建立三维模型让各分包管理人员提前对施工面的危险源进行判断,在危险源附近快速地进行防护设施模型的布置,比较直观地将安全死角进行提前排查。将防护设施模型的布置给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型和仿真模拟交底,确保现场按照布置模型执行。利用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提前对灾害发生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避免灾害的再次发生,并编制人员疏散、救援的灾害应急预案。

11.3.3.3施工进度的管理

11.3.3.4材料劳务协同管理

资源及成本计划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建立BIM建筑信息模型,它是将进度信息和成本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关联整合。通过该模型,计算、模拟和优化对应于项目各施工阶段的劳务、材料、设备等的需用量,从而建立劳动力计划、材料需求计划和机械计划等,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成本计划,其中材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对于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通过BIM模型自动提取需求计划,并以此为依据指导采购,避免材料资源堆积和超支。

根据形象进度,利用BIM模型自动计算完成的工程量并向业主报量,与分包核算,提高计量工作效率,方便根据总包收入控制支出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分包结算、材料消耗、机械结算在施工过程中周期地对施工实际支出进行统计,将实际成本及时统计和归集,与预算成本、合同收入进行三算对比分析,获得项目超支和盈亏情况,对于超支的成本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将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内,有效实现成本动态分析控制。

GB/T 39306-2020 再生水水质 总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pdf11.3.3.5施工作业面管理

在施工现场,不同专业在同一区域、同一楼层交叉施工的情况难以避免,对于一些超高层建筑项目,分包单位众多、专业间频繁交叉工作多,不同专业、资源、分包之间的协同和合理工作搭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BIM技术以工作面为关联对象,自动统计任意时间点各专业在同一工作面的所有施工作业,并依据逻辑规则或时间先后,规范项目每天各专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出现超期可及时预警。流水段管理可以结合工作面的概念,将整个工程按照施工工艺或工序要求划分为一个可管理的工作面单元,在工作面之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这些工作面内部,合理划分进度计划、资源供给、施工流水等,使得基于工作面内外工作协调一致。BIM技术可提高施工组织协调的有效性,BIM模型是具有参数化的模型,可以集成工程资源、进度、成本等信息,在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中,实现合理的施工流水划分,并基于模型完成施工的分包管理,为与总包方建立良好的工作面协调管理而提供支持和依据。

11.3.3.6资料协同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基于BIM技术的图档协同平台是图档管理的基础。

不同专业的模型通过BIM集成技术进行多专业整合,并把不同专业设计图纸、二次深化设计、变更、合同、文档资料等信息与专业模型构件进行关联,能够查询或自动汇总任意时间点的模型状态、模型中各构件对应的图纸和变更信息、以及各个施工阶段的文档资料。结合云技术和移动终端,项目人员还可将建筑信息模型及相关图档文件同步保存至云端,并通过精细的权限控制及多种协作功能,确保工程文档快速、安全、便捷、受控地在项目中流通和共享。同时能够通过浏览器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浏览工程模型,进行相关图档的查询、审批、标记及沟通,从而为现场办公和跨专业协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维扫描技术为竣工复核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也是竣工图的参考标准。跟随项目从始至终逐步完善的BIM数据库,包含了本项目最全面最精确的原始信息,综合施工阶段的工程模型、信息和资料形成的模型文件,并与后期的运营维护结合起来,不仅避免运维管理方再次搜集工程信息的二次浪费。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 国家文物局推荐2015年)11.3.5成果交付 运营维护

模型交付前的半年时间左右,物业管理人员进场,逐渐接触BIM模型及管理系统。在竣工验收阶段,施工方同物业管理单位的移交工作中,除了现场设备的移交,BIM模型的交付也是其一。对于物业管理公司而言,BIM系统最主要就是用于设备维修和应急模拟、处理方面。

12.1、 项目管理机构组成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