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蓄池主体施工方案 .docx

调蓄池主体施工方案 .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5.9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调蓄池主体施工方案 .docx

7.1.2 绿色施工措施

1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DB44/T 1628-2015 LED灯带.pdf2) 在现场食堂醒目位置悬挂卫生许可证和炊事员有效健康证明。

4) 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移动式雾炮及喷淋设备,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并安排专人负责。

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措施

合理利用建筑余料,对施工中造成的建筑余料充分应用,具体包括:钢管余料用于临边的安全防护等。

现场的临时设施、安全设施均为标准化施工,既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还能周转循环利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措施

生活、生产污水经处理厚能够重复使用的现场重复使用,或经处理完毕厚达到要求后进行排放,比如井点降水抽出来的水经过沉淀后可用作雾炮降尘使用。

4 节能及能源利用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使用工况良好的电器设备,并经常养护,避免因设备老化增加损耗。

施工现场采用LED节能照明灯具,节约能源,灯具数量大于80%。

3) 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和冬季施工时间,如需工作,要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4) 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5) 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6)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7)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5 节地及土地资源保护控制措施

现场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紧凑,在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优化一体化泵站井的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绿化用地。

指定现场交通方案,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尽量减少便道占地面积。

4) 材料堆场紧邻现场道路,缩短材料运输距离。

6 人力资源节约与保护措施

通过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人员应实行实名制管理。

员工宿舍宜设置报警、防火等安全装置。

3) 建立食堂熟食留样制度和台账。

4) 在需要抹灰的检查井部位使用机械喷涂抹灰自动化设备,节约劳动力资源。

7.2 进度管理计划

7.2.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

7.2.2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7.2.3 工期管理措施

7.2.3.1 计划管理措施

7.2.3.2 工期保证的技术措施

1 依据项目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施工过程将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项目总工程师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给各施工管理人员交底。第二级为各施工管理人员交底,即各施工管理人员给各自所管辖的技术质量专业班组交底。第三级为技术质量专业班组交底,技术质量专业班组给各专业施工人员交底。

2 实施本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按照工程建设过程的工序界定要求设立的专业施工队,专业施工队应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及工程管理经验。以这些实力雄厚、装备精良的专业施工队作为项目管理的支撑和保障,为工程项目实现质量目标提供了专业化技术手段。

7.2.3.3 工期保证的经济措施

7.3 质量管理计划

7.3.1 项目质量管理职责分工

7.3.2 确定质量控制点

7.3.3 质量保证措施

7.4 安全管理计划

7.4.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分解目标

7.4.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7.4.3 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

7.4.4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

7.4.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4.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 防噪声安全保证措施

对施工场地固定的常运转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分散安置,以分散振动和噪声源,有效避免各种振动和噪声产生共振,降低其危害程度。

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深夜必须停工,无法停工的施工工作应先行告知,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处于振动和噪声区的施工人员,合理配戴手套、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来减轻危害。

3 洪水与气象灾害的防护措施

2) 项目部按规定编制安全度汛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

(1) 截至汛前的工程施工面貌;

(2) 编制施工期渡汛措施;

(3) 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4) 防汛器材设备和劳动力配置;

(5) 施工区和生活区安全防护措施;

(6) 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应急度汛措施。

3) 在汛前,根据批准的安全度汛措施,备足防汛所需的设备器材,做好防汛劳动力安排,组建抢险突击队,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抢险,确保施工安全渡汛。

4) 汛期由办公室负责健全通讯系统,保证内、外部之间联络畅通,确保工程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5) 在汛期施工,保证施工现场排水沟畅通和排水设施完好,准备充足的排水设备及备用设施。

6) 汛期由项目部安排专人实行昼夜值班巡逻制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

8) 服从发包人/监理工程师对防洪度汛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履行合同规定的防洪度汛责任,确保合同工程施工范围的工程和人员财产的安全,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

1) 根据本合同工程施工供、用电实际制定相应的用电安全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对电工和电气设备运行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触电急救知识。

2) 设置专业电工班,负责项目部施工范围供、用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和维护。电工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实行持证上岗。

3) 电工作业人员在进行电工作业时,按规定使用经定期检查或试验合格的电工用个体防护用品,并有专人负责监护。

4) 在使用电气装置前,确认电气装置已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或认可,确认其符合相应环境要求和使用等级要求,了解使用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5) 任何电气装置都不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电气线路保证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并定期检查,禁止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

6) 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保证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电气装置附近保证不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禁止在架空线上放置或悬挂物品。

7) 插头与插座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单独与保护线可靠连接。严禁在插头(座)内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在使用移动式的I类设备时,事先确认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带保护接地极的插座,同时装设漏电保护器,禁止使用无保护线插头插座。

8) 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9) 禁私自接电源、乱拉乱接和超负荷用电,由机物部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及用电线路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5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1) 对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凡经医师诊断为高血压、贫血、心脏病、癫痫以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登高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禁止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

2) 进行高空作业时严格按要求劳保着装。禁止穿硬鞋、带钉和易滑的鞋。在没有防护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时,按规定同时使用安全绳和安全带,实行双保险,安全带高挂低用,挂设点安全可靠,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3)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及时清除冰雪,并对防护措施逐一检查、修缮。

4) 对高空作业的脚手架进行专门设计、审批,按设计图纸搭设,使用前由安全部门组织技术部门、施工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5) 搭设脚手架,使用的金属管件必须牢固,严禁使用腐朽易折材料,脚手架必须绑扎牢固,禁止超负荷使用,脚手架踏板之间不得有空隙,并要有防滑措施。

6 施工建筑物高度超过4.0m时,随施工层在工作面外侧搭设3.0m宽的安全网,首层必须设置一道安全网,直到确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在无法采用架设安全网等防护措施时,在1.5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在陡坡施工时拉好保险绳。

7) 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不得妨碍作业,并制定防止坠落的措施;使用工具有防止工具坠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品时,禁止抛掷。

8) 高空作业中,周围的临空、临边、沟道、孔口设置防护栏或安全网等,并安排专人经常检查其安全可靠性及扶梯、爬梯、作业平台的牢固性。

7.5 成品保护管理计划

7.5.1 成品保护管理组织和职责分工

7.5.2 成品保护计划及保证措施

8.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8.2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8.2.1 应急组织机构

8.2.2 应急小组职责分工

1 组长丁泽生负责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组织、协调、指挥工作;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善后工作,安抚有关人员和调解工作,后勤配合工作;

1)负责救援施工管理组、电力设施保障组、水暖设施保障组;

2)负责技术协助组、后勤保障组;

3)负责机械设备管理组。

4)组员是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的主要骨干人员。

3 当现场生活区范围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接到信号必须赶赴现场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等工作。

1)负责组织抢险队员进行现场救援工作。

2)负责应急材料、物资的调配工作。

3)负责救援设备的调配和各类事故设备的抢维修工作。

4)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及疏散人员工作;参与突发事故的调查,并配合勘察、取证等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督促、人员保护等工作。

5)负责应急事故有关文件材料的核对、盖章、上报、信息管理工作。

6)负责救援过程的现场停、送电指挥。

7)负责救援过程的现场停、送水指挥及日常生活、消防水源的维护及保障。

8.3 应急物资准备、应急线路

1 应急救援常备物资

应急线路:项目位置→集安路→双富路→霞辉路→厦门市第三医院

救援路线约4.2km,救援行驶时间约10分钟。

8.4.1 相应分级

8.4.2 响应程序

8.4.3 处置措施

1 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2) 抢险抢修组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让现场安全负责人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

2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3) 根据伤势采用背、抱、扶及担架搬运等方法,将伤者送上急救车。

4) 根据情况需要机械设备管理组随时征调一切车辆进行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4) 根据伤势采用背、抱、扶及担架搬运等方法,将伤者送上急救车。

5) 根据情况需要机械设备管理组随时征调一切车辆进行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就近医院救治。

6) 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4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4) 根据伤势情况,后勤管理组决定急救措施。触电者未失去知觉: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触电者失去知觉:应使其舒适地平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天冷应注意保暖。

5) 根据情况需要机械设备管理组随时征调一切车辆进行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就近医院救治。

6) 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由专业电工到现场,电力设施保障组排除险情,检修电器设备,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9.1.1 组织机构

9.1.2 管理职责及分工

由安全部全面负责加强门禁管理,原则上项目部所有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办公区、施工区域,有特殊情况需外出的采用请假条方式。同时严禁外部非施工人员、未佩戴口罩、未进行体温测量的人员进入本项目现场、办公区域。检查各进场人员口罩情况、体温测量合格并完成个人登记后,方可放行。(口罩发放及测温人员穿戴护目镜、口罩及防护手套。)

当员工进入办公区时,需先经过消毒通道,部署如下:

测温员测温 更换口罩 员工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 登记入场信息

测温过程和登记入场信息过程均由指定专员完成,避免交叉感染。

9.2.3 劳务人员监控

与分包队伍联动,建立《劳务人员健康状况登记表》,作为建筑工程进场台账。详细登记建筑工人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培训信息、技能水平等基本信息,同时备注劳务人员经停地、身体健康状况、行为记录等信息。

由工程部专业工程师负责新入场人员花名册的统计工作,每日早、晚分别进行测量及登记,登记内容不限于员工信息、体温数据、呼吸情况、咳嗽等健康信息,并于当日将登记结果上报至副组长。确保源头把控,同时严格执行门禁管理制度,严禁使用来自严重疫区务工人员。

9.2.4 管理人员监控

项目部设置隔离室,位于项目部五楼。如有异常,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隔离 14 天内无异常即可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

1 隔离间为单人房间。

2 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3 限制病人活动,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4 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5 对废弃口罩的处理

4)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管理,防止误投、防止口罩二次使用。

6 与病人接触时,应佩戴好护目镜、穿好防护服、戴好手套与口罩方可进入隔离室。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病人隔离空间后,及时更换防疫用品,并进行消毒。

2 对一般发热等病人的处理:

1)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 班。发热病人退热两天后,且无反复,凭医院的健康证明,才能回岗。

2)在规定时间内将发热人数向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3 对可疑病例的处理

1)发热病人经医院认为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嫌疑的,项目部第 一时间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对在工地发现病人和接触过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医院诊治。

2)工地要对可疑病人所在寝室或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与可疑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3)可疑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

4)工地应根据可疑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施 工计划和安排。

4 对传染病人的处理 若“疑似病人”被医院正式确诊为传染病患者,项目部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要求是: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寝室及班组,等待卫生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对工地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1)项目对新进场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内容包括:

2)项目隔离室位置、口罩发放点、测温点、废旧口罩专用桶位置。

3)对传染病人的处理流程。

4)防疫人员的防护装备的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的佩戴方法。

9.2.8 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宣传

于项目醒目位置设置防疫宣传海报及展板。

9.3.1 工作区域防护措施

1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 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进入办公室或施工现场工作。若体温超过 37.2℃, 请勿进入工作区域,并进入现场观察室,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 1 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5 每日须对走道、会议室、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9.3.2 个人防护措施

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 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5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9.3.3 生活区日常防疫措施

1 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 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JTT1033-2016 交通分隔栏4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 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病情危重JT/T 1180.7-2018标准下载,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厦门市第三医院进行排查、诊治。(驾车约18分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