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 商品砼施工方案

钢筋 商品砼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60.2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钢筋 商品砼施工方案

塌落度允许偏差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要目测检查;混凝土塌落度检验的试样,每 100m3 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m 时,其取样检验也不得少于一次。

3、混凝土拌合物的含碱总量和氯化物总含量要符合规定。

4、其他:当工程对混凝土有其他性能要求时,在合同中进行规定L19ZJ120 装饰砌块夹心保温复合墙体建筑构造.pdf,并要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要符合合同规定。

4.4.2.2 检验要求

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塌落度要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化物总含量可以出厂检验结果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要按合同规定执行。

普通混凝土要检验混凝土强度和塌落度,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除检验强度和塌落度外,还要按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对有含气量检验要求的混凝土,要检验其含气量。

1) 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在交货地点取样。

2) 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和塌落度的检测在混凝土运送到交货地点后 20min 内完成;强度试件的制作在40min内完成。

3) 每个试样要随机从一盘或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在卸料过程中从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拌合均匀后成型混凝土试件。

4) 每个试样量要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 。

3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样,其取样频率和组批条件要按下列规定进行:

1) 用于交货检验的试样,每100m 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 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注:当在一个分部工程中连续供要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m的试样,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要目测检查;混凝土塌落度检验的试样,每 100m3 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m3时,其取样检验也不得少于一次。

4.4.3 混凝土施工

4.4.3.1 施工准备

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并进行详细记录。

2)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时根据工程实际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阐明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明确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其中要包括:

操作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标准及验收规定;施工质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与关系,以及质量标准和工程验收的规定;安全及环保措施等。

3)使用预拌混凝土时要向生产厂家提出所用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4)施工前作好试块的留置计划和制作准备工作。

5)混凝土施工时要有开盘鉴定和混凝土浇筑申请书。

运输设备:手推车、塔式起重机、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客货两用电梯等。

混凝土振捣设备:插入式振动器或平板振动器。

计量衡、水箱、胶皮管、串筒、溜槽、混凝土吊斗、贮料斗、大小平锹、铁板、铁锹、抹子、12~15活扳手、电工常规工具、机械常规工具、对讲机等。

3) 主要试验检测工具

混凝土塌落度筒、混凝土标准试模、靠尺、塞尺、水准仪、经纬仪。

1) 拟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预埋件及预留洞口已经作好隐蔽验收,标高、轴线、模板等已进行技术复核。并有完备的签字手续。

2) 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封闭完毕。

3) 振捣器等机具经检查、维修和试运转。

4) 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5) 电源、线路已经检查,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4.4.3.2 施工工艺

4.4.3.2.1 工艺流程

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检查与修整

4.4.3.2.2 混凝土运输施工要点

1、混凝土运输到浇筑地点,要符合混凝土浇筑时规定的塌落度。在混凝土运输中要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保证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工作性能。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要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容器和管道在冬、夏季都要有保温或隔热措施。

2、泵送混凝土泵的布置要求:

(1) 混凝土泵车的布置要考虑下列条件:

a 混凝土泵现场设置四台,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具有重车行走条件。混凝土泵要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在配制泵送混凝土布料设备时,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布料要求等进行选择。布置布料设备要根据结构平面尺寸、配管情况等考虑,要求布料设备要能覆盖整个结构平面,并能均匀、迅速地进行布料。

设备要牢固、稳定、且不影响其他工序的正常操作。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布料杆或布料机要设钢支架架空,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骨架上。

泵机必须放置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在安置混凝土泵时,要根据要求将其支腿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在场地软弱时采取措施在支腿下垫枕木等,以防混凝土泵的移动或倾翻。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要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

b 在使用布料杆或布料机作业时,能使浇筑部位尽可能地在布料杆的工作范围内,尽量少移动泵车即能完成浇筑。多台混凝土泵或泵车同时浇筑时,选定的位置要使其各自承担的浇筑量接近,最好能同时浇筑完毕,避免留置施工缝。

c 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碍阻物、高压电线,同时要有防范高空坠物的设施。

1) 泵送前准备:混凝土泵的操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安全使用及操作,要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及其他有关规定。同时要根据使用说明书制订专门操作要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混凝土泵施工现场,要有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顺利施工。泵送施工时,要规定联络信号和配备通讯设备,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等进行混凝土泵、搅拌运输车和搅拌站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通讯联络。

2) 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泵启动后,要先泵送适量水(约 10L)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路无异常后,先泵送砂浆(采用与将泵送的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去石砂浆或1: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润滑用的砂浆要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要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能反泵的状态。泵送的速度要先慢,后加速。同时,要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要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不得超过搅拌至浇注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活塞要尽可能保持在最大行程运转。一是提高混凝土泵的输出效率,三是有利于机械的保护。混凝土泵的水箱要经常保持充满水。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要立即进行反泵吸出混凝土,将其置于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如果需要接长输送管长于 3m 时,仍要用水和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内壁。混凝土泵送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在泵送过程中,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有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一般先用木槌敲击输送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当输送管堵塞时,要采取下列措施排除:

(1) 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再泵送。

(2) 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在管外敲击以击松管内混凝土,并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3) 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效时,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后,再接通管道。重新泵送前,要先排除管空气,拧紧接头。

当混凝土泵送即将结束时,要正确计算尚需用的混凝土数量,并及时告知混凝土搅拌站,防止剩余过多的混凝土。

泵送过程中被废弃的混凝土和泵送终止多余的混凝土,要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进行妥善处理。

泵送完毕,要将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在排除堵塞物,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要朝向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调整飞出伤人。

4.4.3.2.3 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1、混凝土浇筑要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制定混凝土浇筑方向。

2、混凝土浇筑前,振动器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重要工程,要有备用设备。特别是采用泵送混凝土,一定要有备用泵。所用的机具均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浇筑前,必须核实一次浇筑完毕或浇筑至某施工缝前的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

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止施工中突然临时停电,事先要与供电部门联系。

4、加强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混凝土施工阶段要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特别在雷雨台风突然袭击之际,更要注意,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地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特点,要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署、防寒等物资。

5、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要根据混凝土的振捣方法而定,其厚度要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m)

7、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要按要求设置施工缝。

8、混凝土浇筑要符合以下规定:

1) 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中,要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要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要立即进行处理。

2)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 3m,否则要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3)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要先填以 50~100mm 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要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 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避免接缝处出现裂缝。

6) 梁和板要同时浇筑混凝土。

9、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出上表规定的时间时,在施工之前确定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混凝土施工缝不要随意留置,其位置要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事先确定,留置部位要便于施工。施工缝的处理要按技术方案执行。

1) 施工缝的位置要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要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子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无梁楼板的下面;

(2)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3) 楼梯的施工缝要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要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2) 施工缝的浇筑与处理:

(1)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上,其所需龄期要符合下表。在施工缝施工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要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要予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要清除;

(3) 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0~1000mm处停止振捣,但要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车库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共三个,后浇带在主体施工完毕二十天以后浇筑,采用高一等级无收缩混凝土灌填密实(掺入 12% 微膨胀剂)并加强养护;高层建筑与车库设置的沉降后浇带在高层结构封顶后浇筑。

后浇带的宽度要考虑施工简便,避免要力集中。后浇带内的钢筋要保护完好。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浇带混凝土要采用不低于其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

车库结构要求设置加强带,间距不得大于 30 米,具体位置以三个后浇带为中心向两侧布置,带宽2 米,底板与顶板留置加强带的位置相同,侧墙的加强带与底板顶板相同并连通。在混凝土浇筑前,加强带内与非加强带的混凝土须用钢丝网(5~8mm 方孔筛网并用钢筋加固)隔离区分,以避免相互掺合,钢丝网绑扎一定要牢固,浇筑时,先从带外一头向另一头推进,浇到加强带时,改变 HEA 微膨胀剂掺量,从 8%调整到 12%,带内混凝土设计标号比带外混凝土高C5 等级,即用C35 混凝土;浇完加强带再浇非加强带的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按有关规范进行操作。

为使掺HEA 的混凝土膨胀达到最佳效果,保证车库混凝土的密实度,特做以下规定:

1)对于大面积的顶板和底板混凝土,表面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硬化后,采用湿麻袋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2) 对于墙体等不易保水结构,从顶部设水管喷淋,拆模时间不少于3d,拆模后用湿麻袋紧贴墙体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

1)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1) 当采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要由远而近浇筑;

(2) 在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要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3) 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要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进行处理。

2) 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

(1)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要小于50mm,并且不得向模板内侧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2) 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在 2~3m 范围内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

3) 泵送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8的坡度斜面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要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4) 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s,并宜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5) 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要预先制订相要的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时要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时,要立即采取措施。

6) 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要用木抹子搓平搓毛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1) 基础浇筑前,要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模板上弹出标高线;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垫层时,对地基要事先按设计标高和轴线等进行校正,并要清除淤泥和杂物;并要有排水和防水;防止产生积水。

2) 浇筑时先浇注到底板底,即地梁混凝土浇注一半,然后再浇注基础底板,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摊铺均匀,振捣密实。车库底板浇注时相反,先浇注完底板,在浇注上反梁。

3) 浇筑现浇柱基础要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浇筑时,先满铺一层50~100m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对称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

4) 混凝土捣固一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25倍。

5)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板、支撑、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移动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要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要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在12h内覆盖并适当浇水养护,一般养护不少于7d。

6) 地下室混凝土的浇筑: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一般采取分段进行,浇筑顺序为先底板,后墙壁、柱,最后顶部梁板。外墙水平施工缝在底板面上部300mm范围内,在企口中部设止水钢板,止水钢板样式详见设计图纸。

7)地下室底板、墙和顶板浇筑完后,要加强覆盖,并浇水养护;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毕要防止长期暴露,要抓紧基坑的回填,回填土要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分层夯实。

14、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

1) 柱、墙混凝土浇筑前底部要先填以 50~100m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半石水泥砂浆。

2)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浇筑高度如超过 3m 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溜管、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或在柱、墙体模板上留设浇捣孔等。浇筑混凝土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要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3)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4) 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要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h 要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当超过规定时间要留置施工缝。

5) 浇筑混凝土时要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15、水平结构混凝土浇筑:

1) 浇筑混凝土时要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梁、板要同时浇筑,浇筑方法要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注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与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可以单独浇筑,其施工缝要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

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要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2)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振捣完毕后用大杠刮平、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16、楼梯混凝土浇筑:

1)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 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要留置在楼梯段 1/3的部位。

4.4.3.2.5 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要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养护并要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 浇水次数要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要与拌制用水相同。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全部表面要覆盖严密,并要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4.3.3 成品保护

1、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防止踩踏楼板、楼梯弯起负筋、碰动插筋和预埋铁件,保证插筋、预埋铁件位置正确。

2、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要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不掉楞时方准进行拆模操作。

4、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证留出钢筋的位置正确。

5、要保护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6、混凝土浇筑完后,待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和堆放少量物品。

7、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8、基础中预留的暖卫、电气暗管,地脚螺栓及插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碰撞,或使产生位移。

9、 基础内要按设计要求预留孔洞或埋设螺栓和预埋铁件,不得以后凿洞埋设。

10、基础、地下室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回填四周基坑土方,避免长期暴露出现干缩裂缝。

4.4.3.4 安全环保措施

1) 混凝土浇筑要检查模板极其支撑的稳固等情况,施工中严密监视,发现问题要及时加固;施工中不得踩踏模板支撑。

2) 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要过满;卸车时要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

3) 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要挡牢。

4)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要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5) 混凝土施工作业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机械近旁要有水源,机棚内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及防水、防冻,并不得积水。

6) 混凝土输送泵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的水平管。水平管近泵处要装止回阀。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要紧固,管道接头要紧固密封,防护装置要齐全可靠。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进行清洗,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内不得站人,并要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泡沫橡胶及砂石粒。严禁用压缩空气冲洗布料杆配管。

7) 混凝土振动器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要无破损漏电,漏电装置要灵活可靠,机具各部连接要紧固,旋转方向正确。作业移动时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平板振捣器与平板要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源开关要装在把手上。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8) 混凝土浇筑时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浇筑离地 2m 以上框架、过梁、雨蓬和小平台时,要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摸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1) 施工中要作好环境保护工作,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识别评价所属工作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并建立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将新出现的环境因素以“环境因素调查表”的形式反馈给工程项目负责人。

2) 工程施工期间要建立“环境因素台帐”,并将新出现的环境因素及时填写在“环境因素台帐”中,施工中做好控制。

3) 在施工中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控制:向水体的排放;废弃物的管理;对土地的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如噪声、光污染等)。混凝土搅拌场地要设置集水坑和沉淀池,污水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4) 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噪声排放的控制;施工时要搭设简易棚将其围起来,并要求商品混凝土分包商加强对混凝土泵的维修保养,加强对其操作工人的培训和教育,保证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平稳运行。

5) 混凝土施工时的废弃物要及时清运,保持工完场清。

4.4.3.5 质量标准

4.4.3.5.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要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要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4.3.5.2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要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m以下时,要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m要增留两组,一组在标准情况下养护,另一组在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龄期不少于 28 天,不多于90天。)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4.4.3.5.3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要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要连续浇筑,并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要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4.3.5.5 施工缝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缝的处理要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4.3.5.6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要按设计要求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要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4.3.5.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要符合下列规定:

1、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要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要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要覆盖严密,并要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1 当日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 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4.4 混凝土缺陷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

(1)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露筋。

(3) 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 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1) 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按设计要求执行,

(2) 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保护层垫块。水平结构构件钢筋的下方每隔 1m 左右,垫 1 块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钢筋的侧面每隔1m 左右绑扎 1 块水泥砂浆垫块,最好使用塑料钢筋保护层卡环;水平结构构件上部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人踩和重压,造成保护层过厚或钢筋局部翘起。

(3) 钢筋较密集时,要选合适的石子,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部位或钢筋较密集处可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4) 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或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要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2。

(5) 采用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将模板充分湿润。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堵好,防止漏浆。

(6) 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 2m(或在竖向结构中超过3m)时,要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7) 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1) 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 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3)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和振捣配合不好,下一 层未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4) 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烂根,形成蜂窝。

(1) 混凝土要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2) 混凝土下料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要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

(3) 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a 支模前在模板下口抹 80mm 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墙体不超过 10mm,保证模板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先填 50~100mm 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要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或泵送直接灌入模内,防止局部堆积、厚薄不匀。b 竖向结构混凝土要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高度不要大于 3.0m,如超过时要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或在模板侧面开设不小于300mm 高的浇筑口,装上斜溜槽下料和振捣。

(4) 振捣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要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对轻骨料混凝土则不要大于 1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要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平板振动器搭接不小于平板部分的 1/4。

(1) 在钢筋密集处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

(2) 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3)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

(4)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而造成孔洞。

(5) 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1) 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配合振捣。

(2) 预留孔洞和埋件处两侧要同时下料,孔洞和埋件较大时,在下部模板的上口开设振捣口或出气孔,振捣时要待振捣口或出气孔处全部充满或充分冒浆为止;较大的预埋管下侧混凝土浇筑时,从管两侧同时下料,先浇管中心以下部分,然后两侧同时振捣,充分冒浆后再浇筑其上部混凝土。

(3) 混凝土振捣要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插入式振捣器要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见下图)顺序移动,不要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要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 300~400mm。振捣器操作时要快插慢拔。

(1) 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捣实不够。

(2) 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屑、锯末等杂物(在冬季不可能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3) 浇筑混凝土柱头时,因柱子施工缝停留时间较长,易掉进杂物,浇筑上层柱时,又未认真检查清理,以致施工缝处夹在杂物。

(1) 在浇筑柱、梁、楼板、墙、斗仓及类似结构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要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2) 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初凝前后),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浇筑上层混凝土。二次振捣的合适时间要经过试验后确定。

(3)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要清除掉进的杂物和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要予清除。

(4) 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宜先铺或抹与混凝土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或减石混凝土。

(1) 由于一次浇筑层太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造成混凝土疏松。

(2)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造成局部混凝土水泥或水泥浆少,混凝土强度不足。

(3) 模板加固不牢或拼缝不严,混凝土严重漏浆,造成混凝土疏松。

(1) 混凝土浇筑要严格按本方案规定分层分段施工,混凝土振捣按本条 “孔洞”预防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 商品混凝土要严格按标准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要收料。

(3) 模板加固要严格按本方案进行,以防浇筑混凝土时跑模;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接缝不严的要采取措施堵塞缝隙后,再浇筑混凝土。

(1) 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要力而导致开裂;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细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等;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下沉,挤出水分和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这种沉落受到钢筋、预埋件、大的粗骨料局部阻碍或约束,造成沿钢筋上表面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裂缝;

混凝土上表面砂浆层过厚,它比下层混凝土收缩性大,水分蒸发后,产生凝缩裂缝;

(2) 温度裂缝:

表面温度裂缝:混凝土结构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大。当表面产生非均匀的降温时(如施工中过早拆除模板JC/T872-2019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pdf,冬期施工过早撤除保温,或寒流袭击温度突然骤降等),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表面混凝土受到内部混凝土和钢筋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要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

贯穿性温度裂缝:墙体浇筑在坚硬的地基下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垫层上,没有采取隔离等放松约束的措施,如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很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很大,使混凝土的温度很高,当混凝土降温收缩,全部或部分地受到地基、混凝土垫层或其它外部结构的约束,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的拉要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这类裂缝较深,有时是贯穿性的;较薄的板类构件或细长结构件,由于温度变化,也会产生贯穿性的温度和收缩裂缝。

(1) 配制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3) 混凝土浇筑后,对表面要及时覆盖和保湿养护。

(4)混凝土表面如砂浆层过厚,要与刮除,如表面出现泌水要排除后再压面。

(6)炎热天气施工混凝土要采取措施降低原材料的温度,或用加冰的水进行拌制DBJ41/T 167-2017标准下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7) 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浇筑后,要尽快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养护;冬期施工要采取保湿保温养护,即先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草袋(层数根据气温确定,一般不少于两层)覆盖养护。并做好测温工作,发现降温速度较快或内外温差接近25℃时,要增加保温层的覆盖厚度,以防止温差过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