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东路西、长江公寓南地块住宅楼基础分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建东路西、长江公寓南地块住宅楼基础分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9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东路西、长江公寓南地块住宅楼基础分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人员已进场,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和技能学习培训。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了技术交底。

3、原材料进场检验并复试合格,方可进行加工;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先做好接头工艺试件,送检合格后作为大批量加工或施工的依据。准备好成品塑料垫块,塑料卡、地下室底板支撑采用C16~C25钢筋做马镫,按间距750~梅花状布置,每排马镫上用C25钢筋通长设置作施工钢筋,马镫上的施工钢筋不作板筋使用(详见附图)。

4、各种钢筋加工机械应安装调试完毕,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做好接地接零保护,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保装置,电机皮带轮要有效保护。

5、配合的加工棚搭设并防护完毕,配合的垂直运输机械安装调试完毕并运转状态良好。

T/CECS 614-2019 村镇建筑清洁供暖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6、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场地已经硬化。

7、在平面上放好尺寸位置线,在模板上标明或弹好墙、柱、梁、板钢筋的位置、间距及标高线。

1、建东路西、长江公寓南地块地下室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录及设计变更通知。

地下室施工计划工期为174天,由~,其中包括春节放假24天,实际有效工作天数150天。

一次性验收合格,为创优打下基础。做到原材料复试合格,制作加工尺寸准确,现场绑扎顺直规范,接头位置和百分率、锚固长度、接头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护层垫块放置数量符合要求并牢固,钢筋隐蔽验收和人防工程验收一次性通过。

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轻伤事故不超过0.5%,力争为零。不得发生机械伤害、吊物坠落伤人及漏触电事故,操作人员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做到绿色施工,优化钢筋配置,减少废料。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废料入池,及时清理现场剩余箍筋、拉筋及短筋、扎丝、垫块,做到原材料及半成品分类堆放整齐;尽量做到不夜间施工扰民,必要时封闭作业棚减少噪声污染,晚十点前施工时灯光避开照射居民区。

降低施工成本5%、采取定额承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统筹安排好半成品加工计划、减少机械空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机械成本;配料时做到先配长料后配短料,长短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减少短废料,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将短料接长使用,将能重复使用的螺杆、螺帽回收好重复周转使用。

(二)工程的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由于场地狭窄,地下室如整体开挖后将截断所有通行道路,且西、南、北三面封闭无法通行,无法进行钢筋和砼分项工程施工,因此施工时的顺序只能由内向外逐段施工。整个场地将分四段进行,每段从挖土开始至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施工段施工。四个施工段划分范围与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相同。

(三)工程的重点、难点及管理措施

1.1、由于本工程场地狭小,钢筋加工场地的设置是施工难点之一,钢筋加工场地采用两次设置和搬迁一次的办法解决。在施工一至三施工段时,先将钢筋加工场地设在第四施工地块,既3#楼所在的DG轴以南地块。由DG轴向南留置宽作通行道路后,至南围墙约宽作第一次钢筋加工场地;该加工场地直至第三施工段施工完成后,搬迁至北侧第三施工段的地下室顶板上,作为第四施工段及上部结构施工的钢筋加工场地。

1.2、本工程单建汽车库部位外墙下筏板、柱墩均为上翻450,然后才用45°斜面过度到400厚筏板面,上翻部位钢筋绑扎时,一定要掌握好顶部钢筋标高一致,可在柱筋上拉线控制;斜面上钢筋网片必须在交叉点逐点绑牢,与400厚筏板相交处和400厚筏板面层钢筋绑牢,拉通线控制绑扎点位置准确。

1.4、施工中要控制好各类构件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并采取防止因砼浇筑而产生钢筋位移措施。

1.6、外墙纵筋因直径较小,故刚度较小,绑扎时为防止倾倒,施工时应在外侧搭设操作脚手架作临时固定。

2.1、地下室钢筋施工的难易程度相对上部结构而言比较复杂,因此在选择施工队伍时,要选派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和人员,技术性工人与一般绑扎工人的比例不得小于1:1。

2.2、地下室工程施工前,需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学习,并针对施工图纸进行一次会审,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应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便施工中得心应手,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和延误工期。

2.3、施工前,项目部要对地下室钢筋施工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派有经验的施工工长和班组质检人员同步进行“三检”,实行过程控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结束后会同各方预先进行隐蔽验收的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和主管部门进行正式隐蔽验收。

2.4、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测量、尺量、划线定位、绑扎定位筋、拉线控制等方法,控制构件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保护层厚度,并由专门人员实施。

2.5、做好钢筋的翻样工作,并分部位、轴线、构件型号、施工顺序进行,以便加工、堆放、运输及现场绑扎有序展开。

2.6、对柱梁、墙梁交叉复杂部位要预先确定钢筋的绑扎顺序,保证钢筋顺利施工和就位准确。

2.7、对竖向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高度较高时,要采取搭双排脚手架、加设抛撑等办法保证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竖向不产生倾斜,防止钢筋变形引起保护层不准,甚至影响结构受力状况改变。

2.8、钢筋加工配制时,要做到先长后短、长短搭配、尽量减少短头和接头。对必须采用的接头,要先进行接头的工艺检验,合格后再大面积加工,不得盲目施工,劳财伤命的蛮干。

2.9、二次结构钢筋施工时,墙体拉结筋未预埋时应采用植筋并做抗拔试验合格,拉结筋应平直入灰缝,不得弯锚。构造柱筋偏位时应修正,顶部筋未预埋时应使纵筋锚入框梁内。

(一)、劳动力配置计划

1、钢筋工26人,平均4.5级,其中钢筋制作6人,绑扎18人,直螺纹加工2人。

2、普工10人,平均2级,负责钢筋搬迁、堆放、吊运、整理等。

3、机械工3人,负责3台塔吊转吊运钢材或加工半成品。

4、架子工4人,负责搭设外墙操作脚手架。柱、梁、板操作架由木模分项工程的架子工搭设。

5.临时水电工2人,负责现场临时供电、消防、电焊作业。

(二)、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2、钢筋调直机1台,型号GT4/14

5、电渣压力焊机4台,型号:半自动电渣压力焊机(手压杠杆式)

(三)、钢材使用数量:约1400T(以实际配料单为准)

(四)、钢材的试验取样

1、原材料送检复试:各种强度等级、各种规格、各生产厂家同一批号的钢材,按每次进场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送检。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2根拉伸、2根弯曲),在任取两根钢筋切断。

2、直螺纹接头试验,按实际加工数量计取。

2.1、工艺检验;在正式加工前的工艺试验:按同批钢筋、同种接头型式取1组(3根)送检,确定加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截取母材送检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2.2、现场抽检;每500个同规格的接头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个接头也作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送1组试件(3根),不合格时加倍取样。

现场各区段分别取样,按300个接头为一检验批,不足300个接头也为一检验批。每一检验批送检1组(3个接头),不合格时加倍取样。

4、当短钢筋接长需采用对焊接头时,同级别、同规格按300个接头为一批取一组试件(6根)送检,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不合格时双倍取样。

5、顶板面因塔吊穿过留置施工缝,后浇部位钢筋采用绑条电弧焊接头时,钢筋接头同规格、同级别的接头按3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也为一验收批。每批送检一组试件(3根),不合格时加倍取样。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一)钢筋工程的施工准备

2、根据配料单汇总的各种级别、规格和数量,材料员按要求采购。进场后在监理见证下按批量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加工。特别是对抗震钢筋应加以判定是否合格。

3、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均应进行工艺检验,工艺检验的试件合格后,才能以此工艺为标准进行正式大量的加工或施工。机械连接尚应检查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4、对结构形式复杂、钢筋交错密集的部位,应事先确定钢筋穿插就位的先后顺序,以满足钢筋的位置、间距和排距要求。

5、清扫作业面,弹出构件的轴线、边线、划出钢筋的位置线。

6、对钢筋加工机械安装并调试、确保机械运转状态良好和安全。

7、对钢筋原材料的试验状态进行标识,对加工好的半成品挂牌区分,并分类码放整齐。

8、清除钢筋表面的锈斑、污迹、泥土,弯曲的调直,端部变形部位切除。

钢筋宜采用机械设备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机械设备调直时,调直设备不应具有延伸功能,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300光园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1.1、钢筋配料前,应先熟悉钢筋配料和钢筋翻样图。配料前应统筹考虑,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做到长短搭配,减少短头或尽量缩短短头的长度,以节约钢材。

1.2、断料时宜在工作台上预先标出断料的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短料尺寸用的挡板。

1.3、经过冷拉的钢筋,断料前应预先切除钳口部位的端头。

1.4、一次切除多根钢筋时,总截断面积应符合机械型号规定的范围之内。

1.5、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斜面,端口不得起弯,长度允许偏差±10mm。

1.6、工作台面宜设滚动装置,台面与切刀下口应水平,断料时手距刀片距离应在150㎜之外;加工前先空转,正常后再开始加工。

2.1、钢筋弯曲时,弯折的弯弧内径应符合规定:光园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335MPa级及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直径的4倍。位于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箍筋弯折处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钢筋或并筋时,应按实际排布情况确定箍筋弯弧内径。

2.2、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光园钢筋末端作180°弯钩时,弯钩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

2.3、用于梁和柱中的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抗震要求设135°弯钩,弯折后的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和75mm二者中之较大值。用于剪力墙及楼板等构件中的拉筋,两端弯钩可一端135°另一端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5倍。

2.4、钢筋弯曲前应先划线,根据配料单上尺寸用石笔将弯曲点位置划出,并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如下:45°为0.5d、60°为0.85d,90°为2d,135°为2.3d,180°为2.5d,d为钢筋直径。

2.5、当纵向钢筋末端采用弯钩形式锚固时,采用90°弯钩锚固的平直段长度为12d,采用135°弯钩锚固的平直段长度为5d,同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四)钢筋的连接与安装

2、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施工

2.1、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2.2、机械连接接头的砼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最小厚度,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2.3、螺纹接头安装后应用专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力矩,板手准确度级别可选用10级,直径≤16、18~20、22~25、28~32的拧紧扭矩值分别为100、200、260、320N·m。标准值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P为螺距)。

2.4、接头等级应选用Ⅱ级接头,当同一连接区段必须实施100%接头时应选用Ⅰ级接头,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2.5、直螺纹接头的现场加工,钢筋端部应切平或墩平后加工螺纹,墩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0~2P(P为螺距)。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

2.6、直螺纹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3、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施工

3.1、从事焊接的焊工应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持证上岗,焊接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3.2、电渣压力焊只应使用于柱、墙等构件中竖向钢筋的连接

3.3、直径12mm钢筋电渣压力焊时,应采用小型焊接夹具,上下两根钢筋对正不偏歪,多做焊接工艺试验,确保焊接质量。

3.4、电渣压力焊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接线端应连接紧密,确保良好导电。

3.5、焊接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夹具形式、型号应与焊接钢筋配套,上下钳口应同心,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

3.6、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且两个钢筋应同心。

(2)、引弧可采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间接引弧法。

(3)、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上钢筋断面插入液态渣池约2mm,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融化金属和溶渣。

(4)、接头焊毕,应稍作停歇,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后,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25mm时不低于4m,当钢筋直径≥28mm时不低于6mm。焊包应均匀,与电极接触无烧伤,接头弯折角度不得大于2度,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mm。

3.7、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应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通电时间;采用HJ431焊剂时,宜符合下表规定;采用专用焊剂或自动电渣压力焊机时,应根据焊剂或焊机使用说明书中推荐数据,通过试验确定。

3.8、 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应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等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清除。

3.9、电渣压力焊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应小于500mm(d为较小钢筋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受拉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4、钢筋电弧焊接头施工

4.3、钢筋电弧焊应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熔槽帮条焊等5种形式。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接材料,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2)、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3)、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良好。

(4)、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4.4、采用帮条焊时,两根钢筋应相距2~5mm间隙,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采用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当帮条牌号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直径可与主筋相同或低一个规格;当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牌号可与主筋相同或低一个牌号等级。帮条的长度,当钢筋为HPB300级时,单面焊为≥8d,双面焊为≥4d;当钢筋为HRB400级或HRB500级时,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且距帮条端部或搭接端部距离≥20mm。

4.5、钢筋采用搭接焊时,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采用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钢筋搭接长度同4.4条中帮条长度相同;采用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宜预弯,并应使两根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且距接触端部距离≥20mm。

4.6、坡口焊的准备工作和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坡口面应平顺,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钝边和缺楞。

(2)、坡口角度平焊时应采用55°~65°剖口(每根钢筋为27.5°~32.5°剖口);立焊时应采用35°~55°剖口,其中上钢筋为35°~45°,下钢筋为0°~10°。

(3)、坡口底钢垫板厚度宜为4mm~6mm,长度宜为40mm~60mm,垫板宽度:平焊时宽为钢筋直径加10mm,立焊时宽度宜等于钢筋直径。

(4)、焊缝的宽度应大于V形坡口的边缘2~3mm,焊缝余高应为2~4mm,并平缓过渡到钢筋表面。

(5)、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应加焊2~3层侧面焊缝。

(6)、当发现接头中有弧坑、气孔及咬边等缺陷时,应立即补焊。

5、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施工

5.1、钢筋闪光对焊可采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方法。施工生产中,可根据不同条件按下列规定选用:

(1)、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牌号较低,在下表规定的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2)、当钢筋直径超过上表钢筋直径上限规定,钢筋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3)、钢筋直径超过上表钢筋直径上限规定,钢筋端面不平整,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5.2、施焊中,焊工应熟练掌握各项留量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参数包括:调伸长度L1+L2,烧化留量a1+a2,一次烧化留量a1.1+a2.1 ,二次烧化留量a2.1+a2.2,预热留量b1+b2,预鍜留量c1+c2,有电预鍜留量c1′ + c2 ′,无电电预鍜留量c1″ + c2 ″,焊接总留量△;△=(a1+a2)+(b1+b2)+(c1+c2),编号1和2为两根钢筋的分别编号。其中“连续闪光焊”的焊接总留量△=(a1+a2)+(c1+c2)。

5.3、闪光对焊时,应按下列规定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鍜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1)、调伸长度的选择:应随着钢筋牌号的提高和钢筋直径的加大而增长,目的是减缓接头的温度梯度,防止热影响区产生淬硬组织。当焊接HRB400、HRBF400等牌号钢筋时,调伸长度宜在40~60mm内选用。

(2)、烧化留量的选择,应根据焊接工艺方法确定。当“连续闪光焊时”,闪光过程应较长,烧化流量应等于两根钢筋在切断时刀口严重压伤部分(包括端面的不平整度)再加8~10mm;当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时,应区分一次烧化量和二次烧化量,一次烧化量不应小于10mm,二次烧化量不应小于6mm。

(3)、需要预热时,宜采用电阻预热法,预热留量应为1~2mm,预热次数为1~4次;每次预热时间为1.5~2S,间歇时间应为3~4S。

(4)、顶锻留量应为3~7mm,并应随钢筋直径的增长和钢筋牌号的提高而加大。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1/3,无电顶锻留量约占2/3,焊接时必须控制得当。焊接HRB500钢筋时,顶锻留量宜稍微增大,以确保焊接质量。

5.4、热轧带肋钢筋与热轧光圆钢筋比较,应减少调伸长度,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缩短加热时间,快速顶鍜,形成快热快冷条件,使热影响区长度控制在钢筋直径的60%范围之内。

5.5、变压器级数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焊机容量以及焊接工艺方法等具体情况选择。

5.6、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5.7、对焊接头应呈圆滑,带毛刺状,不得有肉眼寻见的裂纹,电极接触处无烧伤,接头弯折角不得大于2°,轴线偏移1/10倍直径且≤1mm。

6.1、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分批错开。各接头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6.3、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其它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6.4、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并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25%。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3)、当柱中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1)、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竖(侧)向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绑扎;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数绑扎,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绑扎,其中人防底板和顶板上下钢筋网应全数绑扎并按间距≤500设拉筋。

(3)、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起始距离宜为50mm。

(6)、板中双向钢筋,短向宜设在外侧,长向设在内侧。

(7)、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承重结构同步绑扎。

(8)、钢筋安装应采用定位件固定钢筋的位置,定位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承载力、永久性和稳定性。侧面固定件可采用砂浆或塑料垫块;梁底及板底可采用砼垫块;不大于120mm厚板底可采用砂浆垫块。板顶钢筋需采用钢筋撑脚。撑脚使用的钢筋与板筋钢筋的规格、直径基本相同。固定件的间距,在墙板中不得大于1m2设一个,在柱和梁中每个面均需采用双排,固定件间距≤1000mm,大截面梁宜适当加密。

(9)、梁、柱箍筋采用复合箍时,宜采用大箍套小箍,箍筋外围应封闭,内部偶数肢宜选用封闭箍筋,奇数肢采用单肢拉筋。

(10)、钢筋安装时应采取防止模板脱模剂污染钢筋的措施,采用水溶性脱模剂并提前涂刷,干燥后再绑扎钢筋。

(五)、各类构件钢筋的施工方法及要求

(2)、当采用搭接连接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连接区段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

(3)、直螺纹接头采用II级接头,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连接区段长度≥35d。

(4)、筏板中,钢筋接头位置,上层钢筋设在支座处,下层钢筋设在跨中Ln/3区段(Ln为净跨度)。筏板筋短向置于外排,长向筋置于内排,附加筋置于第一排还是第二排要注意具体注明的要求。

(6)、板顶筋安装前应划出间距,确保间距准确,安装后应顺直。板顶筋必须逐点绑扎,板底筋除周边两排必须逐点全部绑扎外,中间可隔一跳一绑扎。

(1)、本工程柱墩钢筋在筏板面上翻绑扎,为保证钢筋标高和位置准确,顶部在柱插筋上应做出标高标记,在标记间拉线控制标高;下部在400厚筏板面上层钢筋上,双向拉线或划线控制钢筋位置;钢筋交点应逐点全部绑扎,不得挑扎,以保证上翻钢筋网片的整体稳定性。

(2)、柱墩上翻部位钢筋12,一般采用独根无接头,当必须接头时采用搭接头。但应注意,接头中心线距弯曲点应>10d且需满足1.3倍搭接长度的1/2;接头面积百分率宜为25%,条件不允许时可放宽到≤50%。

(3)、上翻钢筋锚入400厚筏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为不少于420 mm。

1000设置短钢筋头。钢筋一般采用独根无接头,少量可采用搭接接头(16)或直螺纹Ⅱ级接头(20)搭接接头的百分率≤25%,直螺纹接头百分率≤50%;底层钢筋应超过柱墩下口边线外400㎜锚入400厚筏板内。

(2)、内外排钢筋预埋时,由于筏板为外伸400,墙插筋保护层厚度>5d,竖向钢筋应插至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当插入筏板内深度hj> LaE时,下部弯钩平直段为6d;当hj< LaE时,应满足hj≥0.6 LabE且下部弯钩平直段为15d。纵筋高出顶部的高度,底接头筋应≥1.2倍的锚固长度,高接头筋应≥2×1.2LaE+500;纵筋在筏板内应设置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及拉筋。

(3)、外墙纵筋的水平分布筋采用搭接,接头应设在跨中1/3区段,一般每跨设置不多于一个接头,同排和邻排接头应错开1.3 LaE,接头百分率为25%;在端跨转角处,外排分布筋应连续通过,内侧分布筋可伸至转角墙内侧后弯锚15d。

(6)、外墙外侧下部竖向加筋高度H/3,加筋埋入筏板内做法同外墙纵筋相同。外墙内外墙竖向钢筋顶部应水平弯锚12d(自墙内侧边起算)与顶板内,因设计中无特殊说明,又为普通地下室,板按顶板作为外墙的简支支承考虑。

(1)、1#、2#及3#楼地下室边缘构件,当钢筋直径≥18mm时采用直螺纹II级接头,≤16mm时采用搭接接头,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水平分布筋采取搭接接头。

(2)、竖向筋接头百分率宜为25%,不大于50%,相邻两根纵筋应采取一高一低预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相邻两根钢筋高低差为≥35d且不小于500㎜;采用搭接接头时,相邻两根钢筋高低差为≥1.3倍搭接长度。

(3)、水平分布筋接头百分率为25%,连接区段为1.3倍搭接长度。

(4)、剪力墙边端无边缘构件时,两侧水平筋在边端应贯通设置,也可分别在墙端弯锚10d。

(5)、剪力墙在转角处与暗柱连接时,水平筋在外侧应连续不断折,内侧水平筋应伸至暗柱边并弯锚15d。

(6)、剪力墙在与剪力墙边缘构件连接时,当直锚长度≥LaE时可不必弯锚;当直锚长度<LaE时,锚入边缘构件直锚长度≥0.6LabE并弯锚15 d。

(7)、剪力墙拉结筋设置方法同外墙,边缘构件箍筋或拉筋间距应划线定位并按设计要求放置并呈水平,边缘构件的端柱钢筋施工方法同KZ。

(1)、柱纵筋本工程采用16~25,当柱纵筋为16时,采用绑扎搭接,当柱纵筋≥18时,采用直螺纹II级接头,接头位置为基础顶面以上≥Hn/6、≥hc和≥500三者之大值,直螺纹连接区段长度≥35d,绑扎搭接连接区段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

(3)、柱箍筋间距要划线定位,并在两对角的角筋上分别标出,保证间距准确和水平,箍筋平直段应≥10d且不少于75mm,箍筋弯钩应弯成135°,并沿四角纵筋错开设置。

(4)、柱四侧钢筋保护层可采用塑料垫块,每侧两排,上下间距不大于1000mm,每排不得少于3块。

(5)、柱纵筋顶部锚固:中间柱,柱顶钢筋伸至顶板内≥15d后水平弯锚12d,当伸入板内直锚长度≥LaE时可不弯折; 边柱和角柱采用柱筋锚入梁内做法,内侧钢筋同中柱,外侧钢筋当纵向配筋率>1.2%时,分两批截断,第一批锚入梁板内1.5LabE(从梁底起算),第二批锚入梁内1.5 LabE+≥20d。配筋率<1.2%时,全部按第一批钢筋。

(1)、地下室各部位顶部大梁,当钢筋直径≥18mm时采用直螺纹II级接头,当钢筋直径≤16mm时,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直螺纹接头百分率宜 25%,最大不超过50%,连接区段长度≥35d。搭接接头百分率为25%,连接区段长度1.3倍搭接长度。

(2)、接头位置,梁上部纵筋设在跨中Ln/3区段(Ln为净跨度),梁下部纵筋设在支座处或直接锚在柱、墙中。

(3)、当纵筋采用搭接接头时,箍筋在搭接长度范围应加密,其间距≤5d且不大于100mm。

(4)、非贯通的梁上部负弯矩筋,第一排断折点为Ln/3(Ln为相邻两跨较大跨度),第二排及第三排为Ln/4。

(5)、抗震等级为二~四级的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梁高的1.5倍且不少于500mm。

(6)、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锚固时的锚固长度应≥LaE且≥0.5hc+5d(hc为柱截面沿框梁方向的边长);在端支座,上下纵筋均应伸至柱外侧的纵筋内侧且≥0.4LabE并上弯或下弯15d。

(7)、抗震屋面框架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锚固与楼层中间支座相同;在端支座,下部纵筋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且≥0.4LabE并上弯15d,梁上部纵筋伸至柱外侧钢筋内侧并下弯至梁底。

(8)、梁箍筋绑扎前,应划线定位,箍筋与纵筋垂直,箍筋弯钩应弯成135°,弯钩应交错分布在外侧纵筋上,弯钩平直段应≥10d且不少于75mm。

(9)、当梁上部及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两排纵筋之间应加设横向短筋,横向短筋直径应≥25且不小于梁的纵筋直径。

(10)、剪力墙连梁LL,在端部锚固与楼层框架梁端部锚固相同;在剪力墙中锚固,应锚入剪力墙内LaE且≥600mm。

(2)、在板端部,板底钢筋应锚入支座≥5d且至少到梁或墙的中心线;板顶筋,应伸入梁内≥0.6Lab且下弯15d,当端部为墙体时应伸入墙内≥0.4Lab且下弯15d。

(3)、顶板筋在安装前应划线定位,弯曲的钢筋应调直,确保钢筋网片绑扎成型后间距准确和顺直方整。

(4)、板底钢筋网片,周边两至三排应逐点满扣扎丝,中间可一跳一绑扎;面层钢筋网片,必须逐点满扣扎丝,不得跳扎。

(5)、板底钢筋保护层采用砼垫块,板顶钢筋采用钢筋马橔支撑,每M2设置不少于1块,钢筋撑脚的直径应和板筋直径相同。

(7)、板上预留孔洞时,当洞口边长或直径不大于300mm时,板筋可不切断绕洞边通过;当预留洞口边长或直径>300mm时,钢筋遇洞口需切断,洞口四周按设计要求加设加强筋,垂直于梁方向的加筋应锚入梁内LaE,无梁方向应洞口外侧锚入板内长度LaE。

(8)、框梁及顶板后浇带分隔钢筋网片及附加的钢板网和密目钢丝网按基础模板施工方案中的要求执行。

六、钢筋加工及安装的质量要求

1、钢筋进场后,应按规定收集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并按规定批量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2、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3、在砼浇筑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并做记录和签证工作。包括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4、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使用抗震钢筋(带E符号),且“强屈比”不应小1.25, “超屈比”不应大于1.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5、受力钢筋在弯钩和弯折时,其弯弧内直径、弯曲的角度、弯钩弯后的平直段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按每工作班的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类钢筋进行抽查不少于3件。

6、钢筋调直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光圆钢筋不宜大于4%冷拉率,带肋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采用冷拉调直后的钢筋或场外加工钢筋,尚应进行力学和重量偏差的检验,6~12㎜、14~20㎜、22㎜以上的重量负偏差分别为≤8%、≤6%和≤5%,并以30T为一检验批,每批见证取3件试件。

7、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7.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为±10㎜。

7.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允许偏差为±20㎜。

7.3、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为±5㎜。

8、钢筋连接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对机械连接为≥35d;对和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对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

9、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它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11、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七、钢筋工程的安全与文明施工

1、钢筋现场施工前要进行硬化,搭好作业棚并进行防护,砌好废料池,每天有专人清理和打扫。

2、钢筋机械应进行安装后调试,运转正常。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先空运转,正常后再使用,并做到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工作状态良好。并且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装置。

3、钢筋机械临时用电要规范,采用铁制标准配电箱,接线规范,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装置,并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4、非本机械操作人员不得动用机械,更不准无证操作。

5、作业平台应牢固、稳定、平整,作业地点应保持整洁,做到材料及加工的半成品堆放整齐有序,废料集中入池。

6、钢筋调直时,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安装盖好前不得送料。当钢筋送入后,手与轮必须保持一定距离。

7、钢筋冷拉时,冷拉场地不得有人通行或停留和跨越钢筋。

8、使用钢筋弯曲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短钢筋时应防止钢筋弹出伤人。

9、大直径钢筋切断时,应在切口两侧平台上安装角钢挡杆,防止钢筋摆动。

10、焊接作业棚搭设不得采用可燃材料,周围也不得堆放易燃材料,棚内应设置灭火器材。

11、钢材搬运两人同时操作时,应动作协调一致,上肩卸料应同步进行,防止伤人。

12、钢材吊运时JCT498-2013 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要采取两点对称捆绑,钢丝绳无断丝并捆紧钢筋,不得有空隙,钢丝绳夹角应小于60°,不得碰及电线、模板和已绑扎的钢筋骨架。塔吊起吊、下沉要鸣铃警示,钢丝吊绳抽出时人员应远离吊物。

13、钢筋绑扎时应在操作平台上或搭设的双排脚手架上操作,并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14、不得沿绑扎好的钢筋骨架上下攀登,人员上下应走楼梯、扶梯或施工电梯上下。

15、不得从楼面向下抛扔短钢筋、扎丝、箍筋、拉筋、垫块等材料。现场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DBJ61/T 117-2016标准下载,每天下班时应先清理再下班。

16、不得在现场打架、斗殴、吵闹、争抢材料和机械,不得赤膊、穿短裤、拖鞋上班,班前不得喝酒,现场不准随地大小便。

17、现场配料和用料要尽量节约,减少短头和废料,做到绿色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