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方案7、20

钢筋施工方案7、20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45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钢筋施工方案7、20

该技术优点是:连接强度高,现场施工速度快,工人劳动强度低,钢筋直螺纹提前预制,现场连接装配作业。

①直螺纹连接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6~的热轧Ⅱ、Ⅲ级同级钢筋的同径、异径钢筋的连接,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

③直螺纹接头所用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进场时应有合格证。套筒在运输、储存中应防止锈蚀和玷污。套筒应有保护盖基层营房基础设施设备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盖上应注明规格。

④钢筋直螺纹接头的施工规定: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钢筋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去,不得用气割下料。

7.4.5.3施工准备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连接套应有明显的规格标记。有产品合格证。

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其它经试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直螺纹套的受拉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连接套应分类包装存放,不得混淆和锈蚀。

主要机具:钢筋套丝机、钢筋镦头机、扳手。

7.4.5.4作业条件:

操作工人(包括套丝的工人)必须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7.4.5.5施工工艺

下料→ 钢筋端部镦粗→在镦粗段上切削直螺纹→利用连接套筒对接筋钢。

①下料:钢筋下料端应平直,允许少量偏斜,应以能镦出合格头型为准。

②镦粗:镦粗机通过调节油压表调整镦头压力,镦粗压力根据厂家提供的压力值进行调整。在每批钢筋进厂加工前应做镦头试验,以镦粗量合格为标准来调整最佳镦粗压力和缩短量,镦粗头不合格时应切去重镦,不应在原镦粗段进行二次镦头。

③套丝:在合格的镦头上用专用车床套丝进行套丝。

④镦粗直螺纹钢筋现场的接头连接工作比较简单,利用普通钳板手拧紧即可。拧紧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将连接套筒锁定,防止丝头退出连接套筒;二是消除丝头和套筒之间的间隙。

7.4.5.6质量验收

连接套筒的设计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设计抗拉强度的1.2倍。标准型连接套筒的规格尺寸见表。

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A级接头性能要求,试件应断于钢筋母材,达到与母材等强。

外观质量:用目测方法进行检查,要求是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外形尺寸:用卡尺或专用量具检查,要求是丝头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标准型接头的丝头长度公差为(+1P)(P为螺距)。

螺纹大径:用专用量规进行检查,要求是通端量规应能通过螺纹的大径,而止端量规则不应通过螺纹大径。

螺纹中经及小径:用通端螺纹环规检查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到旋合长度;用止端纹环规检查,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接头:对连接好的钢筋接头,主要检查套筒两端的外露丝扣不宜超过一个完整扣,以保证必要的拧入丝扣长度。

7.4.5.7施工注意事项

①直螺纹连接要搞好施工控制,施工前要按工程图钢筋布置设计好接头位置、数量、规格、连接方式,并下达计划,提出加工精误差要求,提出加工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控制表;套丝完后应进行检测;由专职人员校验,做到层层把关,以确保质量。

②直螺纹连接套材质性能(强度、变形等)须与被连接钢筋匹配,并略高于母材。钢筋规格和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误,不同直径连接时,其直径之差不应大于9mm。

某工程地梁直螺纹连接案例

7.4.6钢筋闪光对焊连接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是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以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

7.4.6.1施工准备

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件数量与要求,应与质量检查与验收时相同。

对焊机检修完好,容量、电压符合要求并符合安全规定;

电源具备,电流、电压符合对焊要求;

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7.4.6.2施工工艺

7.4.6.2.1焊接工艺方法选择

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在连续闪光焊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mm)表的规定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当超过“连续闪光焊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mm)表”第一列表中规定,且钢筋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7.4.6.2.2连续闪光焊工艺

连续闪光焊的操作流程:连续闪光 → 顶锻连续闪光和顶锻。

施焊时,先闪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应根据焊机容量、钢筋级别等具体情况而定,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连续闪光焊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mm)表

闪光对焊时,应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连续闪光焊时的留量应包括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

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7.4.6.2.3预热闪光焊工艺

预热闪光焊的操作流程:预热 → 连续闪光 →顶锻

预热闪光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其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接触和分开,这时钢筋端面的间隙中即发出断续的闪光,而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而成。

7.4.6.3质量标准

闪光对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Ⅰ~Ⅲ级焊接时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负温闪光对焊时,对于Ⅱ~Ⅵ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即每米弯折量不大于7mm。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结果,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外观检查的接头数量,应从每批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10个。

在闪光对焊施工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宜按下表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闪光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表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应按一批计算;

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焊接等长的预应力钢筋(包括螺丝端杆与钢筋)时,可按施工时间等条件制作模拟试件;

螺丝端杆接头可只做拉伸试验

试样尺寸:长度 (mm)

普通钢筋闪光对焊拉伸试验

3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余热处理Ⅲ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热轧Ⅲ级钢筋抗拉强度570MPa;

应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外,并延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上述规定值,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时,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

3个试件应全部断于焊缝之外,呈延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从成品中再切取3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

模拟试件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从成品中再切取试件进行复验,其数量和要求应与初始试验时相同。

③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

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消除,且与母材的外表齐平。

弯曲试验可在万能试验机、手动或电动液压弯曲试验器上进行,焊缝应处于弯曲中心点,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弯至90°,至少有2个试件不得发生破断。

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指标表

注: d为钢筋直径(mm);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发生破断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3个试件发生破断,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7.4.6.4成品保护

①焊接后,焊接区应防止骤冷,以免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应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②钢筋对焊半成品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锈蚀。

③运输装卸对焊半成品时不能随意抛掷,以避免钢筋变形。

7.4.6.5安全措施

①对焊前,应清除钢筋与电极表面的锈皮和污泥,使电极接触良好,以避免出现“打火”现象。

②对焊机的参数选择,包括功率和二次电压应与对焊钢筋相适应,电极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40℃,机身应保持接地良好。

③闪光火花飞溅的区域内,要设置薄钢板或水泥石棉挡板防护装置,在对焊机与操作人员之间,可在机上装置活动罩,防止火花射灼操作人员。

④对焊完毕不应过早松开夹具;焊接接头尚处在高温时避免抛掷,同时不得往高温接头上浇水,较长钢筋对接时应安放在台架上操作。

7.4.6.6施工注意事项

①焊接时如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应按规定制作对焊试件(不少于2个)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按既定参数成批对焊,否则要调整参数,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②钢筋要在冷拉之前对焊,对考验对焊接头质量使冷却钢筋不因焊接而降低强度。

③不同直径的钢筋对焊时,其直径之比不宜大于1.5;同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④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焊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应针对产生原因,采取防治措施。如焊接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爆炸声,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减小闪光速度。如钢筋表面严重烧伤,应清除电极钳口的杂质和钢筋夹紧部分的铁锈,改进电极槽口形状,以增大其接触面积;同时夹紧钢筋,如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有夹渣,应增加预热过程;避免过早切断电流;增加顶锻压力。如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应采取调整电极位置,增强夹具刚度;切除或矫直钢筋端头或焊完后平稳取下钢筋等措施。

⑤对焊时如发现接头区域出现裂缝通病,应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如不符合规定,应予更换或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或减小顶锻压力等措施。如热影响区淬硬脆断,应采取扩大低温加热区(见红区),降低温度梯度,减缓焊后冷却速度或焊后通电热处理等措施。已裂缝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7.4.6.7钢筋负温焊接施工

②雨天、雪天不宜在现场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不得碰到冰雪。

③在现场进行闪光对焊时,当风速超过7.9m/s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增加调伸长度;采用较低焊接变压器级数;增加预热次数和间歇时间。

在负温条件下进行闪光对焊,应对焊接设备采取防寒措施,并防止冷却水管冻裂。

8.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8.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8.1.2.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8.1.2.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8.1.2.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8.1.2.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8.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8.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8.2.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8.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8.3.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8.3.1.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o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8.3.1.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o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3.1.3钢筋作不大于90o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8.3.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3.2.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8.3.2.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3.2.2.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8.3.2.2.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o;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o;

8.3.2.2.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8.3.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8.3.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8.3.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表8.3.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8.4.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8.4.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8.4.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8.4.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4.5.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8.4.5.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8.4.5.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8.4.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扎接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4.6.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8.8.6.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8.4.6.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粱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8.4.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4.7.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8.4.7.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8.4.7.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8.4.7.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拄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8.5.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8.5.2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8.5.2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统一检验批内,对梁、拄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8.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①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②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9.1 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9.2 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9.3 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9.4 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10.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及时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10.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10.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

10.4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

10.5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准确。

10.6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倒。

10.7绑板的盖铁钢筋应拉通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观感不好。

10.8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10.9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免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以下质量记录:

11.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11.2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11.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11.4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12.1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12.2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并缓慢松解,不得一次松开。

12.3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GB/T 36174-201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固溶热处理铝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的测定,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12.4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掌克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厘米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12.5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斜和塌落。

12.6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12.7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米以内,重量不大GBT18600-2009 天然板石,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12.9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l米以内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