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盘锦北至营口某标段某制梁场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盘锦北至营口某标段某制梁场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5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建铁路盘锦北至营口某标段某制梁场施工组织设计

检测砂、石含水率,下达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粉剂型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使用前14小时至18小时配制均匀一致的符合浓度要求的溶液,并满足一榀箱梁的用量;

混凝土材料计量允许误差: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1%,粗、细骨料±2%。

混凝土材料全部投入搅拌机到出料时的净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min。

采用泵送混凝土和手动移动式布料机进行连续灌注JJF(晋) 21-2018 指针式微差压表校准规范.pdf,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灌注混凝土采用斜向分段不超过8m,斜角不大于30度,水平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的方法;

灌注时混凝土不得直射预留管道,混凝土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

整体模板灌注时,混凝土振捣应充分了解附着式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的功率、作用半径,合理操作,防止漏振和过振,同时振捣棒不要碰预留管道;

控制混凝土的程序见“混凝土拌制程序设计图”。

振捣器操作者应经技能培训,考试合格;

灌注过程中若模板松动,漏浆或因故中断,应采取措施,及时排除故障,继续灌注。混凝土初凝后不得灌入梁体内。每榀梁灌注时间不宜小于3.5小时,亦不宜大于6小时。

为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均匀稳定,在混凝土拌和的初始5罐,全部监测,正式检测不少于5次,底板、腹板、顶板均应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测量,混凝土试件应随机从底板、腹板、顶板取样制作;

梁体洒水自然养护应设专人实施,并做好养护记录。

压浆封锚头及封端混凝土采用薄膜养护工艺。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并应采取棚盖加火炉加热等措施进行养护。

施预加应力前,梁体内、外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宜大于15℃。张拉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不得超过1个月;提高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使用0.4级精密压力表。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方可进行预张拉。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进行初张拉。

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千斤顶应垂直于预留管道并同中心。

张拉过程中实行“双控”,即张拉应力和预应力筋伸长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同时使用摩擦系数管理法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保证张拉静停持荷时间,确保张拉质量。

建立有效的预应力作业管理,对建立准确的预应力值进行确认,对正常场合下的张拉作业进行判断,以便于早期发现异常现象。

当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终张拉。终张采用4台千斤顶,内外侧同时进行张拉作业。工作夹片、工具夹片要安装到位,确保夹片缝隙均匀。

计算预应力束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较,误差不得超过±6%。张拉过程中要确保两端同步张拉。

③终张拉时对初张拉的预应力钢束进行补张拉,顺序符合设计要求。终张拉完成后24小时,观察无滑束、滑丝情况,方能切割钢绞线。

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3,且不得泌水,抗压强度大于35MPa。

水泥浆拌合时间不小于2分钟,水泥浆自搅拌至压入管道的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水泥浆可掺用减水剂,掺量由试验确定,但不得掺入氯化物或其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同一管道压浆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压浆过程应确保封头、接头不漏浆、渗水,以确保管道压浆的饱满密实,体积收缩率小于2%。

预制梁检验含预制梁型式检验和出场检验两类。

预制梁出场检验包括预制梁制造过程控制检验和成品出场检验。

预制梁出场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见《预制梁原材料和配件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表》及《预制梁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和成品出场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表》规定。

②预制梁型式检验为对产品全面性能控制的检验。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正式生产后,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预制梁型式检验除应进行预制梁原材料和配件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表所列进场全面检验项目和预制梁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和成品出场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表所列检验项目外,对梁体混凝土还应进行混凝土抗裂性、护筋性检验;对保护层混凝土还应进行混凝土抗裂性检验。

⑼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①对台座的沉降前期应当每天观察一次,后期沉降稳定后,应当至少3天观察一次。

②对模板各支点的沉降要进行全过程的观测,以便及时调整模板垂直度。

《预制梁原材料和配件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表》及《预制梁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和成品出场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表》

③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④作好预制梁的几何线型计算、复核工作,并及时将竣工梁段的竣工测量资料提交计算人员。

《预制梁原材料和配件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

8.7工程质量奖惩办法及管理制度

8.7.1定期检查制度

梁场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各工班每天进行一次工序工程质量检查;安全质量部负责其施工项目的日常质量管理、质量措施的落实和督促,随时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

8.7.2检查评比制度

梁场通过每月质量检查,每季度进行总结评比。

8.7.3日常质量检查处罚措施

对内业资料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实物等进行经常性质量检查,发现问题,按我公司有关规定处罚。

8.7.4施工质量保修回访措施

为充分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本着向甲方负责的态度,切实落实施工质量终身责任制。

建立内部工程质量包保责任制,梁场责任人签订《工程质量包保责任状》,建立具有可追溯性的工程质量保证制度;对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负终身责任。

工程部门设专人负责接待用户来访人员及其它方式的质量问题投诉。对所投诉的质量问题认真登记,三日内派人到现场勘察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方案;用户认可后,组织维修人员携机具、设备赶赴现场,实施维修处理,维修质量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和用户满意。

8.7.5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同时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和分部有关人员到事故现场核实调查,在三天内形成质量事故调查处置方案的书面报告上报建设单位,公司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及建设单位的批复提出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并负责跟踪验证。

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发生的简要经过、损失情况;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

8.8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

8.8.1质量检查人员

8.8.2工程质量自检制度

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在施工中严格实行过程检查,落实开(竣)工报告、隐蔽工程签证、设计变更、质量验评程序与奖罚、验工计价质量签证、材料复试以及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等制度。质量检验流程详见《质量检验流程图》。

试验室对选定原材料进行复试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高度重视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设计与选定,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水的用量,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没有进行自检或经自检质量不合格的,禁止进入下道工序或进行交接班。

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或者工班在开始施工前,先对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确认。确认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符合交班条件的本工班方可接班,否则不予接班,或由接班工班承担不合格产品的整治。

所有工序的施工质量,包括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都要根据有关管理制度,由内部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确认,以保证不合格

工序和产品不转入下道工序和场所,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质检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安全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认真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如实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及附件,通知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查。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隐蔽。

安全质量环保科每月进行一次单位工程质量大检查;各工班每天进行一次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通过定期质量检查,进行总结评比和奖罚。

第九章安全保证体系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项目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达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到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详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9.2.1安全组织机构

9.2.2专职安检机构

在安全组织机构系统内,建立由梁场场长负责,总工程师主持,安全质量环保科具体实施的专职安检机构,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指导。

依据安全技术规程,把安全工作细化到每一个施工过程,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安全跟踪控制。安全员须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

9.2.3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职责如下:

9.2.4健全制度,实现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国家和铁道部关于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则,建立健全适合本梁场特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技术制度,配备相应的专职安检机构和人员。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与经济挂钩的约束机制。突出安全管理重点,划分安全责任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决实现安全责任目标。

9.2.5严格监督,完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梁场根据工程进度和季节情况,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梁场每月进行检查评比,实行奖罚。对重点项目、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推行安全岗位责任制,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使整个施工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9.2.6深化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9.2.7科学施工,完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方法。每个分项工程都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按安全技术规则施工,防止各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重点项目和关键部位的工程在确定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9.2.8突出重点,健全安全生产预报措施

为确保安全生产,认真对制梁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抓住重点,控制难点,实行动态控制和管理。本制梁工程事故控制点有:吊装作业、桥梁的高空施工、机械设备伤害事故、安全用电、雨季车辆管理。对事故控制点的管理要做到制度健全无漏洞、检查无差错、设备无故障、人员无违章、措施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

9.2.9抓好现场,坚持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内各种机械设备、材料、临时设施、临时水电线路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置,并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活动,作到现场安全标识牌设置、现场布置、防护设施、施工作业的标准化。

9.3.1保护地下管、线、缆的措施

制梁场开工前,安排专人同当地的电力、通讯、供水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到现场踏勘,确定地下管线、电缆路径、埋深、埋设形式,设立标志或洒灰线,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开挖工作在相关专业施工单位派驻现场监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

施工前向相关单位递交报告,以保证其作好应急准备工作。当管线、电缆损坏后,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和主管单位,保护好现场并作好记录,并积极协助处理,事后做好事故分析和总结。

9.3.2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用电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混凝土拌合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现场施工用电均采用电缆沟布设,在用电设备处引出,配电箱购买厂家定型产品。

电器设备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接地和接零保护。

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聚氯乙烯橡套电缆。

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

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断电挂牌,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

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漏电保护装置与设备相匹配。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现场的配电箱要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

室内配电盘、配电柜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9.3.3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

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9.3.4长大构件运输措施

为了保证大型构件(龙门吊、水水泥储罐、钢轨等)运输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⑴派专人调查运输线路,确定最佳运输路线。并详细了解沿线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需要临时拆迁的管线、临时加宽的道路、临时加固的桥梁等。

⑵向运输经过路段所属的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申请手续。说明大型构件的重量、几何尺寸以及运输要求等。

⑶与大型构件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协议,并由其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由他们负责全部大型构件的运输任务,这样可以依靠其专业性和运输设备的优势确保运输安全。

9.3.5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⑴搬运装卸易爆物品,严格轻拿轻放,严禁烟火。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和使用,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氧气瓶在使用时,距明火10m以外。乙炔气瓶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和防爆膜,并距明火至少10m。不使用低压浮桶式乙炔发生器。

⑵蒸气锅炉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装和使用,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和《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9.3.6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配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

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严格火源、易燃易爆物及助燃物的管理。在施工中,遇有动力设备、高压电线、地下管道、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品、有毒有害物体等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密切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施工现场周围山区林木的防火工作,在林区设置防火标志,加强平时警戒巡逻。

重点抓好材料库、油库、变电所、木工房等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在油库等地设置接地和避雷装置,防止雷电引起火灾。

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杜绝职工使用电炉、乱扔烟头等行为。

9.4安全生产落实措施

9.4.1实施制度化管理

教育制度:上场后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规定时间,梁场每月不少于三次,作业班组每月不少于四次,并做好安全教育记录。

安全整改制度:安全员、指挥员对现场存在的安全违章行为、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发现、纠正,并填写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对整改问题必须回头看,对明知故犯、置若罔闻者处以重罚,乃至停工整顿。

梁场、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自上而下签订全员安全责任状。

9.4.2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梁场对安全工作每月考核一次,每半月抽查一次,每日巡检一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制止违章行为,并且作好检查记录,月考核根据检查记录进行评分,排出名次,实施奖罚。

安全质量部设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作业巡回检查;严格执行“三工”制度;认真处理、解决梁场安全检查、安全巡查发现的问题。

梁场、安全环保部、作业班组每次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整改记录,做到有据可依、有案可稽,并将内业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9.4.3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轻伤事故: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质量分部报至公司及公司劳动安全监察部门;3日内报至向现场监理和建设单位相关部门。

重伤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至公司及公司劳动安全监察部门,24小时内逐级报至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死亡、重大死亡、特大事故:事故发生后梁场立即逐级报至公司、现场监理、建设单位、铁道部劳动安全监察部门等单位。重大死亡、特大事故应同时报告地方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凡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在本梁场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都严格执行24小时事故报告制度,决不以任何理由拖延报告、谎报或隐瞒不报。

9.4.4建立严格的内部奖罚制度

按考核的达标、不达标、严重不达标情况及排名等级对各部门进行奖罚。

对无组织机构、无保证体系、无规章制度、无操作规程、无标识警示的“五无”行为视为严重不达标,给予重罚。

对有组织机构、有保证措施、有规章制度、有操作规程、有标识警示而不执行或执行有偏差者为不达标,给予处罚。

对既有组织机构、有保证措施、有规章制度、有操作规程、有标识警示且能较好执行、落实者,为达标,给予奖励。

对安全工作考核实行排名,第一名给予重奖,考核得分不及格的给予重罚。

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以罚代改。

9.5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火灾、洪水等险情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小组各成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织机构图

9.5.2应急预案实施程序

9.5.2.1预案启动的条件

9.5.2.2预案启动方式

9.5.2.3预案启动前的工作要求

9.5.2.4事故发生后预案的实施

事故发生后,质量分部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依据有关规定自行或协助公司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同时积极为早日恢复现场生产创造条件。

9.5.2.5预案终结

当下列条件具备后,本预案终结:事故现场处理完毕,事故善后工作已结束;查清事故原因,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事故责任人受到处理及全体员工均已受到教育;施工现场已具复工条件;公司及监理已下达复工令。

9.5.2.6应急实施预案的准备

按照预案的要求,做好人力、物资、机械设备、技术方案的全面准备。将工地的备用设备、物资与应急抢险相结合,分类存放并保养好,发生事故立即启用。由场长主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技术解决。

9.5.2.7应急实施预案的配合

梁场所属各单位、各部室,在发生事故需要调拨物资设备时,要服从命令顾大局,无条件予以援助。

开工前对本项目施工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对危险目标进行确定并对潜在危险性进行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及范围,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

工地平时备足各种抢险物质,配齐抢险机械设备,物质设备平时设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在发生事故时,必须在处理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对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抢险人员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消灭事故。

工地成立应急救援队,并定时进行模拟训练,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投入救援工作,以减小损失。

第十章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0.1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建立定期检查考评制度。梁场制定检查考评标准,每月进行一次自查,及时发现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并进行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控。为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按设计的环保措施实施,在施工期进行环境监测,以便随时掌握环境资源变化状态,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预测对未来的影响。当发现或预计对环境的冲击不可避免时,及时将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作出决定,采取可行的缓解措施。

10.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是保证环境资源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的根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依据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建立管理体系,强化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教育,提高全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清洁适宜的生活、劳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10.4.1强化环保意识,健全管理机制

10.4.2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设备型号,降低声源噪声。对运土机械、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安装消声器;严格遵守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界》的有关规定,对本工程使用的施工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声影响评估,并采取消音、隔音材料、护板等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

噪声大的机械设备在布局上尽量远离居民点或施工人员驻地。

10.4.3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对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设备安装污染控制系统。

在运输或存放砂、石、水泥、粘土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散装建筑材料时应加盖蓬布密闭。

必要时,搅拌场和弃碴场四周设隔挡建筑,以防止扬尘的扩散。

10.4.4污水防治措施

作好施工驻地及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施,保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污染水源;合理布置大型临时设施,不压缩、不侵占既有水利设施,保证排洪畅通。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机械排放的含油废水按规定处理达标后排入指定的区域。

施工前对施工地段既有排水设施进行加以覆盖或改建的保护措施。

由梁场副场长定期对既有排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淤塞及时组织人员清理。

10.4.5固体废物的处理

加强废旧料、报废材料的回收和管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0.4.6大气污染处理方案

房屋布置尽量集中,采用集中供热,对锅炉房、食堂等大气污染源,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位置。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加强施工生活、生产保暖设备管理维修和使用,减少烟尘排放,净化空气环境。

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10.4.7大临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前认真调查施工区域内的水源、河流、地表水径流及地下水分布情况,认真研究由于施工驻地设置、施工临时道路、施工场地及工程主体对地表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技术室根据施工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报业主及地方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签认后认真贯彻执行。

施工开始前就施工排污等方面按设计文件和甲方与当地有关部门签订有关协议,施工时排污严格按此协议进行处理。

施工场地和临时运输道路经常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防止风吹扬尘。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按设计施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严禁随意取土、弃碴以及对非施工用地范围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对于本工程征地拆迁范围内的野生植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向有关部门申报,并根据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采取措施,以便更合理的保护植物资源。对于公路沿线与线路相距较远的其他古树要注意加强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防止对古树造成损伤。

永久用地范围内裸露地表用植被覆盖。

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其余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植树木绿化。

在河道、水塘中施工的临时设施待工程完工后进行彻底清理,恢复原状原貌。

第十一章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1.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杜绝年度重伤,年度轻伤率控制在5‰以内,职业病年发病率控制在0.5‰以内。

1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1.2.1劳动保护措施

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全体人员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置原则及工种的特殊要求,配置适宜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对于生产中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必须根据施工要求配备齐全,选购时必须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11.2.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施工人员要定期进行工前体检、工中体检和工后体检,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卫生工作,主要是检查各种劳动卫生制度落实情况,检查频率为分部、作业班组每月一次,每月梁场要发通报,奖励先进,处罚落后,并限期改进。

11.2.3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梁场安排职业卫生专项经费,用于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开展有害作业场所卫生检查、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

对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产生的扬尘,尽可能防止对生产人员和其他人造成危害江南西及十香园周边社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要的地点洒水防护。

12.1创建文明工地规划

为规范施工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展现企业的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施工和工作环境,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组织本工程施工,本项目确保局级文明工地,力争创建省、部级文明工地。

12.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12.3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加强规范化管理

施工现场布置合理,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规范统一。现场工程标牌醒目。标牌统一制作,做到整齐、有序、规范。图牌规格统一GB/T 32065.19-2020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19部分:浸渍试验.pdf,并在主要通道口有宣传标牌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