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龙凤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兰渝龙凤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4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兰渝龙凤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组长:范中兵(负责全面安全管理及教育)

副组长:梁军、唐勇(负责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组员:秦军、叶建安、屠仁龙、鲁甲兵、芦贵滨、邹明成

2005沪J106 砌体填充墙防裂构造.pdf1.3.2.2人员配备

1.3.2.3安全职责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和重点工程的安全预防措施。负责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安全、质量工作,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对所负责区段的施工安全负直接责任。负责监督施工队及班组的安全状况,对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向指挥部报告。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工序有权勒令停工。

1.3.2.4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

按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组建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见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3.2.5安全检查程序

为保证安全规定及措施的落实,建立安全检查程序,见安全检查程序框图。

1.3.3安全保证综合措施

1.3.3.1实行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

1.3.3.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组织上场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等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办法和制度,对全体职工进行主人翁责任感和安全第一的教育,本职工作安全基本知识技能安全教育,操作规程、排除险情和应急措施的教育,遵守规章制度和岗位作业标准教育。新工人上岗须进行指挥部、施工队和班组的三级教育,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使每个工人都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3.3.3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制度,经常召开安全例会,会前布置,会后检查落实,做到超前控制。如隧道施工通过断层带的安全措施,施工前布置,施工中检查;雨前布置防洪措施,雨后检查,检查排水设施是否疏通,发现堵水现象及时采取措施或报告安监工程师,以免造成堵水浸泡施工区;夏季检查防暑和食品卫生规定是否落实等。

1.3.3.4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及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落实。搞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落实、总结、评比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落实、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1.3.3.5每一工号开始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法和实施工艺及安全保证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3.3.6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做到安全检查有记录。经常召开安全例会,会前布置,会后检查落实,做到超前控制。定期检查评比,大力表彰好人好事,对玩忽职守、违章作业酿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追究其行政和经济责任,使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引入经济机制,把安全工作与工资、奖金挂钩。

1.3.3.7各工班在班前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每周要进行一次“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1.3.3.8建立事故档案,按调查分析规则、规定进行处理报告,认真做好“三不放过”工作。

1.3.4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

1.3.4.1各类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1.3.4.2用电安全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1.3.4.3风、水管路安设及养护制度。

1.3.4.4有关乘坐车辆的安全专项规定。

1.3.4.5防洪、防火的安全专项规定。

1.3.4.6电瓶车作业安全专项规定。

1.3.4.7针对重点、难点工程项目及关键工序,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和专项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督与落实。

1.3.4.8施工现场设工地医务室,做好现场医护和急救工作。

1.3.4.9安全事故的报告及处理

(1)在施工中如果万一发生安全事故,为减少损失及时处理,必须立即向甲方、监理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发生的年、月、日、时、分;

发生的地点(区间、里程、工程名称);

人员伤亡及机车、车辆等损坏情况;

是否需要救护车或起重机等。

(2)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在接到事故单位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各方面组成的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组织指挥有关人员积极抢救伤员,采取措施迅速恢复施工,并做好调查工作,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

①勘察现场,检查机械、车辆及其他设备,做成记录;检查施工方法、机具车辆、材料设备、工程质量等有关情况,并记录。

②调查关系人,做出记录,并经本人签字。

③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并记录。

1.3.5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3.5.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及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厂应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1.3.5.2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警视灯。在工地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在重点作业场所、危险区、主要通道设立“五牌一图”,即:工程告示牌、安全生产记录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录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区必须悬挂“危险”、“禁止通行”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1.3.5.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乱拿乱放,每施工队组成一个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3.5.4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安全距离符合有关规定,现场的易燃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和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3.5.6从事爆破、电力、高处作业及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劳动部门、学校和企业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证件后,方准持证上岗操作。

1.3.5.7对爆破器材管理:爆破器材库的设备符合《爆破安全规程》,库存量及平面布置经过当地公安机关批准。爆破物品在使用前,根据规定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每炮使用的引线长度根据燃烧速度确定,燃烧速度分批分卷进行试验。引线与雷管的连接根据当时所需数量在加工房或指定地点进行,连接时必须使用雷管钳,严禁用牙咬。爆破物品应执行领用签认制度,每天使用多少领用多少,当天使用不完的,应归库管理。

1.3.5.8加强防盗工作。施工现场材料、设备多,内部和外部的防盗工作必须做好。首先,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和派出所的联系,经常向沿线群众宣传国家的法令、法规;其次,在重要部位设置岗哨,加强白天和夜间巡视工作,提高全员的防盗意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3.6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3.6.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人员均持证上岗,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1.3.6.2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前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后检查保养的制度。

1.3.6.3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1.3.6.5定期组织机电设备、机械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3.7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办法处理。

隧道施工各工序、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负责检查交接班情况。

在隧道洞口安设制氧机,通过压力管道向洞内送氧,使洞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氧气含量,减少施工人员粉尘吸入量,保证施工人员正常工作。

1.3.7.1开挖与支护

(1)超前预报与量测:在隧道开挖与支护过程中,从一切为了掌子面安全出发,指挥部设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中心和专职地质工程师,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开挖面地质素描及围岩量测,预测有不良地质超前做开挖支护方案研究,量测发现变形过大,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增设长锚杆或加密钢格栅,确保开挖面稳定安全。

(2)软岩段开挖安全措施:对软岩地层开挖采用“保护围岩,控制变形,你变我变,动态管理,确保掌子面安全”的施工对策,实施先护后开挖法,即“先探测、管超前、预注浆、半断面、或留核心、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方法确保软弱围岩开挖安全。

(3)对断层或断层破碎带开挖安全措施:对断层能用机械直接开挖地段,一般不用爆破法开挖,防止因振动引起坍塌,需用爆破法开挖的,钻爆设计采用减轻地振动法设计,严格控制装药量,防止药量过大,引起坍塌。

(4)开挖有关安全规定:钻孔人员到达掌子面后,首先由经验的专职安全员进行检查,敲帮问顶,检查工作面安全状态,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立即加以清除或支护。遇有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及时支护,发现突泥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突水的地段时,不得进行装药爆破。爆破时,所有人员与机具等均撤至距爆破面200m以外的安全距离。放炮后20分钟,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经过找顶、清除危石后才能继续施工。排险人员最少不低于两人,电工与排险人员必须同时进洞,排险未结束之前,电工不得出洞。

(5)钻爆地段,采用钻眼与装药平行作业。先制定出操作细则,报总工程师批准。装药与钻孔顺序自上而下,钻孔与装药孔隔开一排孔,其距离不少于2.5m;装药与钻孔人员分区固定;由值班负责人统一指挥。

(6)严格按要求进行喷锚支护,必要时进行加强支护。严格做好围岩量测工作,及时将围岩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用于安全管理。当围岩收敛量超过允许量二分之一或发现锚喷支护有异常裂缝部位,应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确保围岩稳定和作业安全。

1.3.7.2装碴与运输

隧道掘进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主要安全措施如下:

洞内运行线路做统一安排,设专人指挥调度,并有安全措施。洞口、平交道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防护人员指挥交通。

管线路应有防护措施,避免机械作业时压坏。内燃机上加消烟净化装置。凡接近车辆限界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如停放在洞内的车辆、施工机械、模板台车等,均在其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限界显示设施。

装载机装碴时车斗尽量接近车厢,防止高空砸坏车厢。自卸汽车在便道上行使时应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行车事故。自卸汽车在装碴和卸碴时应停放平稳,防止装碴和卸碴过程中发生侧倾事故。

洞内车辆行驶,动力车在成洞地段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在施工地段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行驶中严禁超车,会车时两车厢安全距离至少50cm,跟踪行驶时两车相距至少20m。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走,不准与车辆机械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洞内倒车、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或专人指挥。

(1)衬砌台车下的净空以保证运输车辆顺利通行为原则计算,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衬砌台车由专人操作并准确就位,防止侵限发生电瓶车行车事故。衬砌台车的吊装必须指定专人监护,灌注作业时指定专人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台车上的材料、工具等不得乱堆乱放,防止高空坠落砸伤下面行人和机械车辆。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满铺底板,绑扎牢固,衬砌台车上的操作人员应注意安全,防止从台车上坠落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3)拆除混凝土软管或管道时,必须停止混凝土输送泵的运转。

(4)灌注混凝土前先检查边拱砼挡头板是否安装牢固,浇筑时按先边墙后拱部的顺序,两侧对称浇筑。

1.3.7.4防火与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大风季节,要注意防火安全,林区、油库等重要场所加强防范,防止大风季节火灾事故的发生。

①工地建立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按规定设专职消防员,建立防火档案并正确填写。

②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订出教育训练计划和管理办法。

③临时房屋不许修建在高压输电线路下面,各种油料库房与其它房屋保持30米以上的防火距离,严禁用稻草和山草作挡风墙或隔墙。

⑤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按规定划分级别,明确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⑥焊割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烧”及压力容器使用规定。

①根据设计提供资料,做好各项排水准备工作。

②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对会出现涌水地段按设计采用钻孔排水和注浆堵水等方法通过,同时及时喷锚封闭。

①临时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所有线路铺设,用电设备的安装、检查和维修必须由专职电工按规程要求来完成,线路铺设要科学合理。

②各种电器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设置双保险,不合格的电路器材禁止使用。禁止非电工专业人员私自拉线或拆装用电设备。

③对临时用电线路和配电器材,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变压器等危险部位设置标识,过路电线要穿钢管埋设,架空电线要达到安全高度。

④电工上岗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戴安全帽。

1.3.7.5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隧道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有关施工技术要求,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同时,针对实际情况按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力求稳步前进,严防塌方,快速通过。

(2)断层及破碎带、富水地层等软弱围岩段

断层及影响破碎带、富水段等软弱围岩地段,由于石质破碎,围岩稳定性差,采取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装碴出碴。

开挖采取短台阶施工,开挖后及时进行锚杆注浆加固或小导管注浆加固并加设钢拱架、网喷等支护。同时,加强施工监测,根据监测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开挖方式和进尺指标,保证施工安全。当发现围岩变形量加大或变形量加快时,暂停开挖,分析原因并采取稳定围岩的有力措施。

对于富水软弱围岩段应加强防排水措施。排水盲沟在安装前平整岩面,纵横向排水管和水沟在衬砌前完成,基底清理干净,确保排水通畅。衬砌混凝土按防水混凝土要求施工,施工缝、变形缝按设计施作,防水层铺设平顺,并密贴喷射混凝土基面。在进行注浆达到止水目的后,方可铺设防水板。防水板铺设后,严禁在铺设防水层范围内压浆。

通过地质超前探测,探明前方有可能突泥与突水地段的位置,采取超前钻孔给泥和水以通道的办法将泥和水引导出来,避免突泥、突水现象发生。如有未探明的小型突泥、突水情况发生,立即停止开挖,将人员和钻孔台车等设备及时撤离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4.1协调与甲方及设计单位的关系

为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将配专人负责与甲方及设计院的联系,及时掌握甲方及设计的工程意图,及时反馈工程中的信息,做到甲方、设计、施工三方的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失误。由于本工程隧道较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不可预见性大,施工中将根据开挖出露的具体地质情况及时向甲方及设计单位反馈,出现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积极协助设计单位做好综合地质预报工作和动态设计,配合设计院作好动态设计,协助甲方作好征地拆迁工作,以便采取积极稳妥的施工方案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1.4.2协调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当地居民的关系

1.4.2.1施工需要大量的施工用水,因此必须协调与当地的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关系,制定方案和措施,保证当地的水利设施不被破坏,水质和周边环境不受污染。

1.4.2.2施工中可能会对既有道路上的行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交通导流和安全防护方面必须与当地的交管部门进行协调,以保证行车安全、畅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用电方面也应与当地的电力部门协调,及时了解当地的电力供应情况,制定应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

(5)接受甲方委托,与当地政府一道共同完成征地拆迁和青苗补偿工作。

1.4.3与相邻管段的协调

1.4.3.1场地的布置和施工便道与相邻标段的施工单位互相协调,严格按设计划定的范围各自修建和维护,共用部分一定优先满足兄弟单位要求。

1.4.3.2风、水、电及施工排水自成系统,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原则布置,有干扰时与兄弟单位共同协商,以不影响正常施工为原则解决问题。

1.4.3.3施工期间与相邻管段之间切实加强对工程测量的界面接口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测量工作做到互通信息,对中线控制桩点和水准点的贯通测量和检测相互闭合,控制测量工作与测量监理工程师、测量监理单位、相邻工程项目承包商测量队彼此协调配合,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5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1.5.1文明施工措施

1.5.1.1文明施工目标

执行建指有关文明施工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工期目标、安全目标、质量目标、环保目标和职业健康目标,在施工期间争夺文明施工奖牌。

1.5.1.2文明施工措施

为实现本工程的文明施工目标,特制定措施如下:

(1)按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按甲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图布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材料按挂牌存放,堆码整齐;洞口场地为两家施工单位共用场地,为方便兄弟单位施工,各项设施最外边线布置距两线中心线4m,不侵占既有公路,不占用老百姓来往通道。

(2)设备停放:洞口场地有轨运输轨道、轮式设备通道按总平面布置图设置,机械停放在指定地点,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

(3)洞外作业: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顺序组织场外施工,在施工中不影响相邻标段施工作业,如发生冲突,自动调整场外作业方式,实在有困难时协商解决。

(4)工地标牌:在洞口适当位置设置明显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姓名、开竣工日期,质量等级。

(5)设备管理:对所有进场机械定人、定机负责,明确管理责任,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对进出场机械,无论是有轨或轮式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只有经过安全检查的设备才能进入现场。

(6)用电管理:场外及洞内电力线按施工组织规定的方式进行架设,线路架设及用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线接线;洞内、场外按夜间施工照明要求设置照明灯具,洞内用安全电压照明。

(9)安全保卫:安排本单位两名公安干警到现场负责安全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办公区、营区设围挡并派门卫值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在洞口设值班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洞内;施工人员上班一律带安全帽;本隧道部分地段有瓦斯,按瓦斯隧道设防,严禁将香烟、打火机及其它火种带入洞内;值班室准备相应数量的安全帽、水鞋、手电筒等物品,以备上级检查人员来工地使用;对洞外火工用品库按当地公安部门要求布置,并设专人管理。

(10)劳动保护: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建立安全责任制,执行安全施工方案,按劳动保护法规定职工作业时间,配齐相应的劳保用品。

(11)洞内环境治理:加强龙凤隧道的通风管理,加强通风和喷雾降尘,减少洞内粉尘和有害气体,改善洞内施工环境,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13)与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开展路地共建:上场后与当地政府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因隧道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队伍上场后进行法纪教育和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宣传,做到遵纪守法,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惯。

(14)与兄弟施工单位的协调:坚决服从建设单位协调,在场地安排上、在洞内通风和排水问题上、在相互干扰上、在材料供应上、在设备上等方面,只要是有利于龙凤隧道快速施工的,有利于保证龙凤隧道质量的,我们将无条件接受协调,共同搞好本工程的施工。

1.5.2文物保护措施

文物古迹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反映,是国家的财富,在本标段施工过程中将采取如下措施保护文物:

1.5.2.2开工前,进行全员教育,使施工人员了解保护古迹文物的重要性和发现文物后的处理方法,严格执行国家文物管理局有关古迹文物、动植物化石保护法规。

1.5.2.3施工中如发现化石、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现场设专人看护,并报告上级,由工程指挥部与甲方联系处理。

1.5.2.4在甲方和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到达现场处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提供帮助。

1.5.3不中断供电及洞内排水措施

1.5.3.1每个洞口各备一台250KW移动式发电机,以备洞内电力不足或临时停电用。

1.5.4雨季施工措施

隧道地区平均每年降雨天数为137天,占365天的37%,雨季主要在夏季,做好雨季施工安排,是保证工期提高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雨季施工安排由施工部计划安排,具体措施如下:

1.5.4.1雨季对隧道施工进度影响不大,主要是做好洞口防排水工作,在日最大降雨量袭击下,洞口两侧汇水可能会流入洞内,所以,在进入夏季前,应完成各个洞门的防排水体系,以免影响隧道施工。

1.5.4.2在连续多天的雨天中,山体坡面土壤饱和或低洼处积水,水会沿着裂隙渗入隧道,在雨季应加强观测频率,确保洞身安全。在雨季开挖时,应加强喷锚支护,断层及断层破碎带因渗水量增大,应加强排水。

1.5.4.3雨季排碴道路:在雨季疏通运碴两侧排水沟,并派专门养护人员填平道路,必要时洒些细石垫平路面,保证正常排碴,在弃碴场设好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引起对农田冲刷和污染。

1.5.4.4遇到雨季时注意防洪,机械车辆应停放在较高且平的场地,防止机械设备被冲。

9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实现环境监控达标,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兰渝铁路程建设成为绿色、环保工程。

1.2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1.2.1环水保管理体系

1.2.2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1.3实行环保工作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负全面责任,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作、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比、推动环保工作。

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施工环保措施的制订、监督落实,及时上报环保工作动态,根据环保相关法规、大力抓好工地宣传教育,发动全体职工从我做起,消灭污染源头。

各架子队负责执行各项环保措施,检查工班环保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满足环保措施要求,确保环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1.4环保工作与经济效益奖金挂钩,奖优罚劣

工程开工前,各施工区段架子队队同项目经理部签订环保合同,并缴纳环境保护保证金,工程结束后达到要求的予以返还,达不到时扣减,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1.5加强环保、水保工作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深入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工作,编写环保宣传教育资料,充分利用工地宣传形式,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知识及保护要求,宣传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环保和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1.6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及管理办法

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上述法规,结合当地的相关规定,因地制宜抓好各项水土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1.7.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乡镇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1.7.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1.7.3临时工程环境保护

便道、砼搅拌站、桥梁厂、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

1.7.4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1.7.6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应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1.7.7竣工环境恢复措施

工程完工后,临时租用的土地立即复耕归还。

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工点、取弃土场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1.7.8防止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

1.7.8.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7.8.2防止噪声的措施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1.7.8.3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

食堂的废水处理应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油污,污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施工、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农田和水源。

废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

1.8.1弃土(碴)场水土保持措施

弃碴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易于形成坡度开发山坡荒地处,避开大面积汇水地带的滞留谷地。弃碴前先将地表熟土集中存放,砌筑片石挡碴墙,墙身设泄水孔,碴底预埋透水管道,必须先挡后弃,工程结束后对弃碴场进行平整,地面做必要的防护,将存放的熟土回填弃碴场顶部,植草复垦。

1.8.2防止水源枯竭的措施

隧道断层、溶洞涌水或漏水可能会影响地表水源变化,破坏水环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水设施,按照“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和“先堵水,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为此,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把防止水源枯竭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保护措施,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

施工时,安排专人对地下、地表水位进行观察,发现水位突然变化、水资源流失大时,及时向施工部门反映,改变施工方案,保证对水环境的保护。

施工、生活用水本着节约的原则,尤其对水池的管理,杜绝水池漏水,配设自动加水装置,当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时,自动关机,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隧道通过断层、垭口、沟谷、河床或傍山延河段以及地下水发育和地下水渗透明显的地段容易发生塌方。首先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作好地质勘察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容易发生塌方的地段提前预防,选择相应科学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预防措施,准备好相应的人员、机具和设备:

1.1.1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的将坑外之水截于坑道之外。

1.1.2短进尺。不良地质段进尺为0.5~0.8m,爆破后立即初喷封闭围岩。

1.1.3弱爆破。在爆破设计和施爆时,采用浅孔、密孔,严格控制单段用药量及采用微差毫秒干扰减震控制爆破措施;

1.1.4早支护和强支护。针对围岩稳定的具体情况,确保初期支护既及时又有足够的结构刚度。

1.1.5衬砌紧跟。对衬砌等后部工序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闭合成环。

1.1.6勤检查、勤量测。采用变形量测数据分析成果,用明确的信息来科学的指导隧道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施工。若有预兆,一般规律是围岩压力增大,支撑加紧,甚至发出响声,接着产生位移、变形、围岩掉块、裂纹、直至滑动坍塌,有量测记录的更容易提前发现。因此,设专人从事量测工作并设专人随时观察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1.7遇有与设计地质情况不符的复杂地质时,要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并与设计单位共同协商处理方案,禁止盲目施工。

1.2.2处理塌方的步骤及方法

处理坍方要听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行动及时迅速,处理前详细观测坍方范围、形状、坍方地质、水文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制定出处理方案,防止塌方范围继续扩大,切勿惊慌失措,盲目冒险,一哄而上。

1.2.2.1小坍方(纵向不长,坍穴不高):可利用坍塌间隙时间,首先加固坍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坍穴顶部。也可在坍方上架设临时支撑,待支稳顶部,再边清碴边换正式支撑。

1.2.2.2大坍方(坍穴高、坍碴量大):在加固两端洞身后暂不处理顶部,不清碴,可采用先支护后挖法,于坍碴内挖小导坑穿过再根据围岩情况进行施工。当坍方仍有发展,可用复式导坑挖通至坍体上方,先将顶部情况摸清处理妥当再进行下部施工。处理坍方应尽量不放炮,在坍穴内工作,考虑遇险时的安全撤离通道。

1.2.2.3坍方通顶,在处理前应先支护穴口,防止继续坍陷。

1.2.2.4在上、下台阶法施工中,如上台阶发生坍方,应先加固下台阶、支撑,防止坍体压垮中层。

1.2.2.5处理坍方的同时,加强以下排水工作:地表沉陷和裂缝,用不透水的土壤夯填密实,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坍体;通顶陷穴,地表四周应挖排水沟,并搭设防雨棚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坍方后,应及时回填,回填要高出地面,并用粘土或圬工封顶,做好排水。

1.3涌泥突水事故预防和处理

首先加强隧道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的工作,明确详细的地质情况和水量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做详细的技术交底,在通过特殊地段时需要加强技术交底力度。隧道通过岩溶区时,查明溶洞分布范围和类型,确定处理方案;隧道通过流砂地段,特别加强防水做好排水沟(或安装管、槽)。对有可能发生突然大量涌水、流砂、泥石流、崩塌落石等,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在地下水发育的易溶性岩层中施工,为防止高压水突然涌出,开挖面上应布置超前钻孔,在可能进入水带地层前20~30m,应用水平钻机钻眼穿入透水层,如涌水量很大,则应在衬砌完成段或围岩坚硬稳定地段开挖迂回侧洞排出滞水带储水。配足抽排水设备,遇涌水时,及时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疏通排水通道。

1.4瓦斯突出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通过煤层瓦斯的原则: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监测、加强通风、快喷锚。在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进行每茬炮施工时,必须设置不少于5个的加深炮孔,探测有无天燃气溢出,若有天然气溢出,及时采用水平钻探测掌子面前方的瓦斯情况,在探测过程中,加强通风。

1.4.1.1瓦斯隧道施工管理,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靠科学,综合管理”的方针,施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在此方针的基础上做到科学、简便、严密、系统。

1.4.1.2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对瓦斯的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

①建立项目部瓦斯检测中心,负责检查监督瓦斯检测,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查以及瓦检仪的定期鉴定工作;

②建立分部通风防爆组,组织各施工单位的瓦斯检测工作;

③建立架子队通风防爆班,设专人日夜实施瓦斯检测和通风防爆工作。

1.4.1.3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

②电工、爆破工、瓦斯检测人员,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员及仪器、仪表校正人员和突出措施效果检查人员等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煤矿矿务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准上岗。

③调换工种人员及参与技术革新的有关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1.4.1.4所有洞内机电设备,不论移动式或固定式都必须采用安全防爆类型。进风巷道中采用安全照明灯,在工作面或回风巷中,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照明灯。禁止洞内电气设备接零,检修和迁移电气设备必须停电进行GB/T 36163-2018标准下载,不准带电作业。普通型携带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劳动保护浓度1%以下地点使用。

1.4.1.5瓦斯隧道供电,须采用双回路直供电源线路。经由地成架空线路引入隧道中心的供电线路,须在隧道洞口外安设避雷装置。由于地面直接铺入隧道的轨道,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理,都必须在隧道附近将金属不小于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每月必须测定一次接地电阻值。

1.4.1.6洞内使用的各种机电设备,必须安设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1.4.1.7工作人员进入隧道前,必须进行登记和接受洞口值班人员进入隧道前,必须进行登记和接受洞口值班人员的检查,不准将火柴、打火机、损坏的烊灯及其它易燃物品带入洞内。严禁穿化纤衣服进洞。

1.4.1.8进洞实习或参观人员,应先进行有关防治瓦斯劳动保护安全常识的学习,并遵守有关防爆知识。

1.4.1.9建立安全施工的各项作管理制度,细化到每个工序DB15/T 1354-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作物复垦技术规程.pdf,每一作业程序,做到全标准化。使之作业人员有章可循,不给违章者留下一点空隙。

1.4.2瓦斯突出处理措施

瓦斯突出时,停止洞内一切作业,关闭电源,加强通风,增加通风量,起动瓦斯报警设备,加强检查洞内瓦斯浓度,待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