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路地道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

天目山路地道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3.6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天目山路地道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

出入口基坑支护形式采用I20工字钢+25cm厚C20喷射混凝土,采用由Ⅰ级钢筋和Ⅱ级钢筋制成的格栅钢架通过1cm厚的A3钢板作为连接钢板,并在基坑内侧用I20工字钢作临时支撑,形成出入口基坑支护系统。

本工程所有地下通道的出入口明洞及U型槽均采用上半部明挖、下半部暗挖的方法进行施工。

基坑开挖方向及分层示意图见附图十九。

(1)、采用汽车吊起吊钢支撑,略加旋转,就位、对中,顶紧钢围檩并焊接牢固。钢支撑与钢围檩间个别缝隙可用钢楔块塞紧。

城住宅标准做法--户内篇.pdf(2)、待钢筋砼结构达到设计强度85%时即可拆除钢支撑。

3、施工注意事项及有关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市政管线的保护,特别强调基坑内管线迁改完毕,基坑外加强监测,所以开挖前要调查清楚管线的里程、埋深、迁改情况,对基坑外既有或刚迁改的管线,在地面上标注,防止基坑变形造成管线下挠或断裂。

(2)、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撑,避免超挖过深引起支护结构变形甚至基坑坍塌。

(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4)、机械开挖的同时应辅以人工配合施工,基坑边墙附近50cm的土方由人工修边成形,以保证围护桩安全。接近基底30cm采用人工检底并及时封底,防止超挖破坏基底土体的原状结构或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基底软化。

(5)、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工作,包括地面沉降,桩的位移及倾斜、支撑轴力及土压力等,以便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调整开挖程序和采取相应措施。

(6)、施工便道及洗车槽应设专人修整、清扫,确保运输安全及符合杭州市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三)、出入口结构施作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结构采用顺筑法分段施作,即底板→边墙→顶板。

基坑开挖完毕,人工检底至设计标高,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施工C10砼铺装层封闭基底,厚50mm,侧墙采用砂浆抹面后施作柔性防水卷材。

垫层及防水施工完成后,将已在钢筋棚内加工好的钢筋运至基坑内绑扎成型。底板施工采用商品砼泵送布料,由下向上分段分层浇筑,插入式捣固棒振捣,砼在初凝前后要提浆、压光、抹平。对有踏步的底板可先浇筑底板部分,再立模浇筑踏步。

边墙模板采用大平面模板和自制定型模板联合的方式。模板支撑采用无拉结筋外撑支护,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双边对撑(有顶板处该架可兼作顶板支架),用可调顶托支撑于模板带木上。边墙一次立模灌筑高度在有顶板处以不影响顶板下插筋骨安装为限,在无顶板处可一次性灌筑到顶,不留水平环向施工缝。

砼灌筑时设置可灵活移动的灌筑平台,砼由输送泵泵送到灌筑平台,经串筒后入模,以减少砼入模时对模板的冲击,灌筑时采用水平分层施工。

顶板底模采用大块竹胶板,板厚18mm,模板要求边角整齐,不翘不毛,接缝用胶带纸粘贴,并涂以脱模剂,支撑采用满堂红脚手架。钢筋及砼的施工同底板施工。

(1)、垫层施工前应做好基坑排水,确保基底无散土、泥浆和积水。

(2)、垫层施工完毕应检查是否存在渗水点或孔眼,如有应及时封堵,然后施作柔性防水层。

(3)、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模板接缝要压垫海绵防止漏浆,且不得有错牙。

(4)、砼浇筑时,防止砼入模时冲击模板或预埋件,捣固棒严禁触及钢筋、模板或预埋件。

(5)、砼布料均匀,严禁用捣固棒将砼从一侧赶到另一侧。

(6)、施工缝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处理,确保质量。

(7)、每段砼灌筑前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个预埋件、预留孔的几何尺寸、空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安装牢固,灌筑砼时要确保其不变形、不移位。

(8)、拆模时注意保护成品,防止砼结构缺边掉角,如砼出现外观质量问题不得擅自处理,必须报请监理同意后方可处理。

(9)、砼在终凝后即用草(麻)袋覆盖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天。

集水井在主通道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施作顺序为先进行上半部断面开挖支护,然后再进行下半部集水井施工。

集水井开挖施工时采用分层开挖,分层施作初期支护,下挖循环进尺0.6m。

结构施工采用顺作法进行,施工顺序为:底板→侧墙→顶板。采用自制钢拱架+组合钢模板进行人工立模、现场绑扎钢筋、商品砼泵送施工,插入式捣固棒振捣。

结构施工时要配合相关图纸,做好相关预埋管件的预留。

主通道与梯道相交处为三岔口断面。三岔口盖板架立于主通道和梯道延伸至竖井内二次衬砌和竖井壁端头墙上,该段结构施工为质量控制重点部位,须高度重视。

(一)、首先完成竖井底回填、相交段主通道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梯道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施工前须破除梯道断面范围内的竖井壁C20喷射砼)以及竖井壁端头墙施工等准备工作。

(三)、施工底板垫层、防水层,绑扎底板钢筋,灌注底板C30S8防水砼。

(四)、搭满堂架立模绑扎三岔口盖板钢筋,加固完成后,灌注盖板C30S8防水砼,并注意结构养生不少于14天。

(五)、施工缝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防水质量。

(六)、铺设盖板上防水层,并注意与主通道、梯道防水板连成整体,然后铺设10cm砂浆垫层。

(七)、二衬施工时注意预留注浆管,对二衬壁后进行回填注浆,填充初支与二衬之间的空隙。

土体回填在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毕,砼保护层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采用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推土、人工配合机械分层对称夯实。

(一)、对土体回填的填料要求如下:

1、碎石类土、砂土及爆破石碴(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当采用振动碾压时,不超过每层铺厚的3/4)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

(二)、结构顶板以上不少于0.5m厚度内必须采用粘土回填以利防水,其余部分回填料采用除淤泥、粉砂、杂土、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腐殖土、过湿土和大于20cm石块以外的土。

(三)、各类回填土使用前,应分别取样测定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度等参数。回填土应在最佳含水量的±1~2%范围进行碾压。

(四)、基坑回填应分层摊平夯实,层厚30~40cm。回填标高不一致时,应从低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头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

(五)、回填机械采用推土机和12~16t压路机,但所有设备机具不得碰撞防水保护层。结构顶板50cm范围内以及管线周围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采用机械压碾时,宜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压碾,碾压时的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六)、基坑在回填过程中应分层检测密实度,每层按100~200m2取样一组,基槽和管线回填每20~50m2取样一组。密实度要求达到93%。

遵循“以防为主、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以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为主,施工缝、变形缝等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

人行地下通道防水结构不允许出现渗水,结构表面不得有湿渍。

主要防水技术要求如下:

1、地下人行通道全部结构采用C30S8防水砼进行结构自防水。

2、明挖段结构设外包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所选用的防水材料应保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较好的物性指标、适应防水混凝土结构伸缩变形、方便施工并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和耐腐蚀性能。

3、暗挖段结构在喷射混凝土初支和模筑混凝土二衬之间设置50mm刚性防水砂浆防水层,然后铺设1.5mm厚PVC防水板,防水层两侧各设400g/m2的无纺布保护。

4、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5、对结构施工缝、变形缝等特殊部位进行特殊处理,做到多道设防。

6、对二衬背后回填压浆,加强防水。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结构防水部位及标准见附表十三。

2、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改善与提高措施

(1)、优选防水混凝土的结构材料:使用32.5R以上水泥,选择优质粗骨料、碎石,粒径5~25mm并级配良好,适用优质中粗砂;掺加的粉煤灰不低于二级,其含量不大于水泥量的20%,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2)、专人跟踪、监控商品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现场检查试件和测定坍落度。

(4)、暗挖施工段根据不同地质情况确定初支混凝土喷射长度。明挖段分段施工,防止不同地质情况引起不均匀受力而变形和混凝土产生裂纹。

(5)、暗挖段二次衬砌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避免拱顶灌注不密实的现象,采用如下加强措施:

A、防水板铺设时须留有足够的冗余长度,并且顶部须适当加宽防水板悬挂(固定)垫圈,利用防水板顶部预留的冗长达到与衬砌密贴。

B、顶板砼封口浇筑时,使用自密性好的较稠的混凝土,加大泵送压力,使混凝土充分充填到空隙处,灌满后关闭进浆阀门。

C、预埋注浆管,二衬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分段压注水泥砂浆,以填充拱部施工空隙。

(6)、加强对防水混凝土的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

3、防水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1)、选用优质原材料。

(2)、配合比通过实验确定,抗渗等级比设计提高0.2MPa。

(3)、采用双掺技术。

(4)、控制混凝土入模坍落度(12cm±2cm)。

(5)、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在夏季不超过25℃。

(6)、控制机械振捣时间(1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泡为准,并避免偏振、欠振和超振。

(7)、模板保证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浇筑前充分湿润。

(8)、注意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三)、明挖段出入口防水施工

1、通道出入口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通道出入口采用结构自防水和封闭柔性防水层防水。

在底板C10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完毕、养护强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作防水卷材,其施工工艺流程详见附图二十一。

(1)、底板混凝土垫层和侧墙120砖砌墙水泥砂浆抹平层必须光滑、平整并充分养护。

(2)、底板和侧墙转角抹成50mm×50mm倒角。

(3)、必要时,防水层施工前须对基层含水率进行测试,方法是:将一块卷材平坦地铺在基层上,在正午阳光上静置2小时后掀开检查,覆盖部位和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施工。

(4)、泛水、节点部位附加层施工:采用专用基层处理剂,在转角、管根等部位均匀涂刷一遍,待底层干燥后,按节点构造做好节点附加防水处理。

(5)、弹线、试铺,将卷材对基准线试铺约5m长。

(6)、粘贴大面卷材:推铺卷材时,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摊铺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并不得用力拉伸。粘贴后,随即用胶辊用力向前、向两侧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牢固粘贴在基层上。

(7)、卷材长边搭接:将下层卷材的搭接部位的隔离纸揭起,将上层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平服粘贴在下层卷材上,胶辊用力向前、向外滚压,排出空气,粘贴牢固,搭接宽度65mm。

(8)、短边搭接:在大面卷材铺设到每卷尽头时,先在搭接处对中粘贴60mm宽双面自粘胶带,用硅油隔离纸临时保护外露自粘面,前幅卷材粘铺完成后,将双面胶的临时隔离纸揭起,后幅卷材与前幅卷材在此搭接65mm,并将大面卷材平服地粘贴在双面胶上,胶辊用力向前、向外滚压,排出空气,粘贴牢固。

(9)、卷材的收头固定、密封:卷材四周末端收头伸入凹槽(深20mm×高40mm×宽60mm的梯形槽)内,金属压条钉牢固定,搭接密封处用贴必定专用密封膏密封。

(四)、暗挖段主通道防水施工

暗挖主通道采取结构自防水和全封闭式刚性防水层相结合的防水措施,并在拱顶及侧墙二次衬砌背后注浆防水。暗挖主通道防水示意图详见附图二十二。

(1)、施工基面不能有渗漏水,如有则必须经注浆封堵漏水后方可施工。

(2)、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等尖锐突出物外露,否则应从根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曲面,以防防水板被扎破。

(3)、基面无大的凸凹起伏,喷射混凝土局部凹凸尺寸达不到下述要求时,应抹平处理。

墙:D/L≥1/6;拱部:D/L≥1/8

式中:D:喷射混凝土两凸面间凹进的深度;

L: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4)、在断面变化或转弯处用水泥砂浆抹成R≥15cm的圆弧;圆角抹成R≥5cm的圆弧。

(5)、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达到设计强度。

在初支表面施作30mm刚性防水层,规格1:2.5防水砂浆。

3、PVC防水卷材铺设

防水层铺设采用无钉法,不穿透,不破坏防水板,本着“上外下内”的原则搭接,接缝采用热焊机双缝焊接。

(1)、防水板、缓冲层的铺设固定

基面处理合格后,首先在基面上铺一层土工布缓冲层,然后用水泥钉和塑料圆垫圈固定于基面上,防水层铺设参数详见附表十四。最后再用热合机将防水板与垫圈焊压牢固,防水板固定方法示意图详见附图二十三。

(2)、防水板的收口与焊接

焊缝采用双焊缝热合机将相邻两幅卷材进行热熔焊接,焊接搭接宽度为100mm,接缝采用双焊缝,中间留出空腔以便进行充气检查。

当纵向焊缝和环向焊缝成十字相交时,事先须对纵向焊缝外的多余部分削去,将台阶修理成斜面并熔平,削去的长度≥130mm,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焊机顺利通过。

焊接温度与电压与环境有密切关系,施焊前必须进行量测,点绘出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供查用。

焊接前必须将防水层的接头处擦拭干净。

A、防水层铺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要特别注意严加保护。底板防水层做好后及时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在没有保护层处绑扎钢筋时不得破坏防水层,严禁穿带钉鞋在防水层上走动,发现防水层有破坏时及时修补

B、为保护好防水层,本工程洞内二次衬砌钢筋绑扎时端头均安设橡皮帽;杂散电流钢筋焊接作业,采用移动保护板保护。

A、防水板铺设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0m,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B、防水板纵横向铺设长度可根据隧道断面大小,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循环灌筑长度等因素决定,铺设前,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

C、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位注意加以保护,不得弄脏和破坏。

防水板的检查方法详见附表十五。

A、固定点间距:固定点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拱部0.5~0.8m、边墙0.8~1m、底板1.5~2.0m,凸凹变化点应增加固定点。

B、与基面密贴:用手托起防水板,各处均与基面密贴,不密贴处小于10%。

C、焊接质量:防水板焊缝宽度≥2cm,搭接宽度≥10cm,焊接应平顺、无波纹、颜色均匀透明、无焊焦、烧焦或夹层。进行充气实验时,充气压力为0.12~0.15MPa,稳定时间≥5min,允许压力下降≯20%,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为回填暗挖隧道二衬混凝土与防水板间的空隙,在拱顶、起拱线、直墙中部预埋φ42注浆管,L=0.6米,纵向间距3米。衬砌完成后压注水泥砂浆,达到防水抗渗目的。

(五)、特殊施工部位防水措施

变形缝部位防水除了连续铺设防水层外,还需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在变形缝部位设置中埋式止水带。

(2)、变形缝内侧采用密封膏进行嵌缝密封止水,密封膏要求沿变形缝环向密封,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断点,以免出现串水现象。

(3)、结构施工时,在顶板和侧墙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预留凹槽,凹槽内设置镀锌钢板接水盒,便于渗漏水时将水直接排到两侧的排水沟内。

(1)、对施工缝进行全断面人工凿毛,但要注意粘贴止水条的位置不要凿毛以确保粘贴紧密。

(2)、清除预留槽内浮渣、尘土,做到预留槽内清洁、坚实、粗糙。若有蜂窝,麻面、裂口等必须用成品环氧树脂砂浆修补后再嵌填聚胺脂密封胶封端。

(3)、撕掉遇水膨胀止水条剥离纸,按照分段确定的标高、位置采用胶粘贴于已浇筑的混凝土施工缝凹或凸面。

(4)、对于内衬墙的水平施工缝固定好的止水条后,先采用20mm厚1:1的防水砂浆封堵密实后再继续向上灌注,其目的是补充首层混凝土捣固时施工缝处少量的砂浆损失。

(5)、施工缝中遇水膨胀止水条交叉或接头处不用搭接,而采用平铺粘贴成一体。

(6)、施工缝预留槽由模板的凸起部分形成,止水条、聚胺脂密封胶、环氧树脂等材料必须征得驻地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同意后才可用于本工程。施工缝防水见附图二十四。

3、预留孔、预埋件、穿墙管的防水处理

防水砼结构内部设置的预留孔、预埋件,尽量避免触及模板。必须触及时采用下列措施:

(1)、预埋件或套管加焊金属止水环,且焊缝必须满焊;

(2)、预埋件或套管上兜绕裹紧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圈或遇水膨胀腻子止条一圈;

(3)、穿墙管采用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在浇注砼前固定在钢筋骨架上,止水环与主管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

(4)、在贯通结构的管子和柱子部位,将防水板切成贯通部位模样后施工,管材周围用防水油膏包住,将缝隙完全密封。

穿墙件防水示意见附图二十五。

1、保证地下人行通道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2、确保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

3、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措施,遏止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4、以施工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

(二)、监控量测组织管理体系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施工监测组织机构,施工监测组织机构图详见附图三十。

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以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师负责,对地下人行通道施工全过程实施跟踪监控量测,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中去,随时掌握施工中支撑结构、地表建筑及地下构筑物的受力变形情况,并反馈给施工作业班组及设计单位、监理部门,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步骤,改进施工措施,确保邻近建筑物及地面沉降值、支护变形值等均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内,控制并降低工程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施工方案及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监控量测小组,监测小组成员3人,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小组长,配置2名熟悉监测业务的监测工。监测小组负责监测点的布置、元件埋设、量测数据的收集及初步整理工作,监测施工流程图详见附图三十一。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制定以下各项措施:

1、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已检校合格。

2、量测仪器由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4、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

5、各量测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确保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6、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7、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及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8、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

9、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各项信息,指导施工。

(三)、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

1、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见附表二十二。

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施工规范,设立三级管理制度作为监测管理方式,见附表二十三。

允许位移值Un的取值,也就是监测控制标准。根据招标文件、类似工程经验及有关规范规定,提出控制基准见附表二十四。

各监测点的布置基本按如下顺序进行:

①、先期布设洞外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沉降及各种管线监测点。

②、主通道施工时,同步埋设洞内变形测点。

③、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及各种管线监测点的初始值在隧道开挖前进行。

④、洞内变形监测点的初始值在隧道开挖后立即进行。

①、先期布设地表沉降点、建筑物沉降点及各种管线监测点。

②、支护结构及坑内外加固施工完后,钻孔埋设坑内分层沉降管及坑外的水位孔、测斜管、土压力盒埋设。

③、基坑开挖前,应测出各测试项目的初始值。

④、钢支撑施工时,同步安装轴力计及钢筋计。每根支撑上受力前,需完成轴力测试仪器的安装工作,并测出初读数。

设备安装好后做好标记,并设醒目标识,加强测点的保护工作。测点如有损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设。

(3)、监测警戒值的设定

①、地表最大沉降量δm≤0.2%H(H为基坑开挖深度),速率≤2mm/12小时,不报警。

②、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速率控制在2mm/12小时;如果在原本光滑变化的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拐点变化,也要作报警处理。

③、刚性管线的允许张开值(≤6mm,因此,管线的局部最大沉降量≤10mm,变化速率≤2mm/12小时。管线变形警戒值由累计变化量与变化速率二个量控制,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本工程累计变化量大于8mm或日变化量大于2mm作为警戒值。

④、建筑物沉降警戒值为δ/h<1/1000(δ为差异沉降值h为建筑物长度),允许最大倾斜为1/2500,根据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差异沉降值的警戒值或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警戒值。

⑤、实测轴力大于设计轴力的80%时要报警。

⑥、天气正常情况下,水位日变化下降值0.5米,要报警。

(4)、监控量测反馈程序

测数据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图,适时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或应力值,掌握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评价施工、结构及可能影响的构筑物的安全度,通常采用的回归函数有:

μ=Alog(1+t)+B

μ=Alog[(B+t)/(B+t0)]

式中:μ:变形值(或应力值)

t、t0:测点的观测时间(天)

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回归分析均由计算机管理完成,以确保监测成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成果整理报告,及时上报监测日报表,并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报告,以及对阶段施工情况的评价报告和下阶段施工建议。如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复测核实,明确无误后及时反馈施工管理部门和报送监理及设计单位,发出警戒报告,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监测反馈程序流程见附图三十二。

(5)、施工监测与环保要求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符合环保要求,施工阶段必须对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实施监测,并且施工监测前埋设元件、布设测点也要符合环保要求。为此,我们将遵照如下原则施工,保证达到环保要求。

①、地面的沉降观测点要埋实,保证观测点稳定。沉降观测点若埋设在容易破坏的地方要设保护设施。

②、对于不便于在其上设置观测点的管线,可以用其周围土体的变形来代替管线位移。

③、对施工场地周围5倍洞跨范围内建筑物进行观测。

④、环境变形监测对象基本稳定的定量值为沉降量小于1mm/100d。

十、与外围以及各专业施工的协作配合

(二)、相关界面的配合和协调措施

1、与交管部门的配合和协调

主动联络和接受交管部门的指挥和业务指导,协助进行本地段交通管理,出现问题及时疏解,避免堵塞。

主动接受交通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如有影响交通问题,及时整改。

2、与街道管理委员会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

及时与当地街道委员会联系,就道路占用、围蔽、养护,沟渠的疏通,余泥碴土的排放进行工作协调,使工程在较好的外部环境中紧张、有序、快捷地得以实施。

就尚未解决的征地拆迁、管线改移等问题,积极协助业主和有关部门与街道管理委员会进行工作协调。

3、与管线产权单位的配合和协调

工程实施前召开各管线单位配合会议,进一步收集管线资料。

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通知管线单位监护人员到场,对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校对摸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并填写杭州市市政局的《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双方签字认可。

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

4、与装饰、设备安装施工单位的配合和协调

土建、安装、装修等各专业交叉配合时,在通道及出入口结构施工前,认真核对相应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建筑施工图,确认各设备专业沟槽管洞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加强组织协调,既分工明确又配合密切。

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控制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制订、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

2、由项目经理部经理负责主持施工内部协调会,一般情况下,每天进行一次。

3、由项目经理部经理会同业主工地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工程布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交通保障、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原材料及电器具等的检查,并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奖优罚劣,直到工程结束。

4、本项目经理部门以周为单位编制工程简报,向业主和各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进行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工程进展,我们还将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协调会,协助业主协调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确保工程进度。

5、由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主持召集各有关单位,就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以会议或现场协商的方式进行协调。

十一、交通组织方案及保证交通畅通措施

本工程现状道路红线宽50m,三块板断面形成,双向4车道,标准横断面形式为:5m(人行道)+5.5m(非机动车道)+1.7m(绿化带)+15.6m(机动车道)+1.7m(绿化带)+5.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

天目山路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是杭州市传统的商业服务街,也是联系西湖景区与城市东部的主要通道。是杭州市中心区十分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人流、车流量密集,机动车行车速度低,行车难、停车也难。

(二)、施工交通导行的原则

在施工期间,确保天目山路的交通畅通,保证施工区段的单位车辆进出方便;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可能地利用既有的道路,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通行能力;利用与施工路段范围以外的最近交叉道路进行部分车辆、行人的疏导。

根据工程施工安排,施工场地围挡占用人行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改为行人及非机动车道混行,故北侧占道围挡宽度为3.5m,南侧占道围挡宽为6.5m,北侧、南侧占道长度分别为150m及160m。

工程施工期间我部将配备人员与交通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协助疏解交通。

(四)、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畅通措施

1、把交通疏导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工前,编制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提交城市交管部门、业主等单位会审,经认可后实施执行。施工期间,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随时改进、完善交通疏导方案。

设立“维持交通纠察队”,归属项目部派出所管辖。其任务是:主动联络和接受交警的指挥和业务指导,与工程所在地的街道委员会取得联系,协助进行本地段交通管理,出现问题及时疏解,避免堵塞。

3、施工期间不能中断各道口交通,各道口的施工必须有详细的施工方案。

路口位置施工DB34/T 3019-2017标准下载,投入足够的施工人员、机具,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集中力量“抢”工期,最大限度缩短其施工时间,以减少绕道周期。

4、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监督检查,如有影响交通问题,及时整改。

5、合理配备工程施工周转材料、施工机具,尽量减少大型机械跨主干道来回调转。

6、在相关道路及路口设置好交通改道的法规性,告示性标志标牌,包括周边相关道路路口,提前告知司机前方交通改道情况,充分利用周边道路搞好交通疏散。

7、在所有护栏上每隔25米间隔设置红灯和白炽灯,增加安全性。必要时,设置临时路灯。充分利用围护内的施工场地,开设施工车辆通道,白天禁止施工车辆在围护外的交通通道上行驶,夜间尽量减少在围护外通道上的通行的次数。在出入口设置醒目的告示标志及红灯。

8、各类土方、砼车辆统一使用本地车辆,集中统一到市交警支队办理临时通行证,并到所在区交警大队登记备案,成立安全小组,对驾驶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车辆检测,作好事前控制工作。

9、施工单位及时与交警部门签订交通管理协议,明确管辖范围及双方的责、权、义务。组织各有关单位成立工程交通协调小组DB34 T 3825-2021 城镇燃气用户设施安全检查和配送服务规范(1).pdf,设置专职交通协调员,及时联系沟通。

10、施工期间派专人负责护栏的修补、保洁工作。

11、通过新闻舆论渠道,广泛向市民宣传工程的建设情况及交通改道的情况,以取得广大市民的谅解与支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