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黄河路立交桥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xx市黄河路立交桥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9.8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市黄河路立交桥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投标人的设备、人员综合实力,制定本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主要项目为xx市黄河路立交桥引道工程的路基、道路、挡土墙、排水管道、集水井、盲沟及路面附属设施工程。结合工程项目设置土方作业工班、筑路作业工班及综合作业工班三个工班,土方作业队负责路基挖方、路基填筑及回填等项目施工,筑路作业队负责路基及路面施工施工T/CSTM 00220-2020 超薄型防水抗渗透涂料.pdf,综合作业工班负责排水工程、挡土墙及路面附属等项目施工。

先施工铁路西侧引道,机械开挖路基土方,土方少部分移挖作填,其余土方外运弃土。西侧土方挖完后移至铁路东侧施工。路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分段施工人行道挡土墙及行车道挡土墙,同时修建排水管道、集水井,分层填筑路面基层,安放路缘石,铺设沥青路面,修建花坛,铺设人行道板。

道路施工顺序:清理既有地面附着物→开挖路基土方→基底清理→填筑土方→二灰土基层→二灰碎石基层→下封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底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

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土方,自卸汽车外运土;振动压路机碾压基底,二灰土采用路拌,二灰碎石采用厂拌,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集料购买成品,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利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分别进行碾压;预制钢筋砼圆管、人行道板、花岗石面板及路缘石向厂家购买成品,汽车运至现场,人工安设。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图纸及资料,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的细节,掌握设计人员收集的各种原始资料,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现场核对。

成立本工程项目经理部测量组。由测量组对建设及设计单位所交中桩、水准点等控制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测,补齐丢失桩橛,增设辅助桩和护桩。

在项目经理部建立工地计量试验室,负责对现场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品质检验,对砂浆、混凝土、沥青砼配合比和试件强度进行试验,以及土工试验等。

投标人中标后,将迅速组建符合本工程实际的施工管理机构,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施工。首批施工人员及路基开挖施工设备五天内到达现场。后续施工人员及设备一周后陆续进场。同时,为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的质量、计划规定的进度和低于合同运价的成本,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路基、路面工程所需的石子、水泥、砂等材料均从当地购买,汽车运至现场。进场后进行料场及仓库建设的同时小批量购进先期使用的材料,待料场及仓库建成后,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再大批量购进各种材料。路基开挖设备五天内进场,其它设备根据施工进展情况陆续进场。

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清理基底及边坡。路基土方部分移挖作填,其余土方外运弃土。

施工前先精确测设边线,清除地面附着物,路面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达到一定的标高,自上而下、分梯段全断面由靠近铁路侧后退开挖。

⑴施工前仔细调查地下埋设电缆管线,提前联系有关单位拆迁处理,施工期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⑵施工前切实做好地表排水工程,修建排水沟槽引出地表水。

⑶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早做边坡防护。

⑷靠近铁路开挖深路堑边开挖边防护。

⑸路基施工,开挖接近基底时,鉴别核对地质,然后按路基设计断面测量放样,开挖修整,或按设计采取压实、换填等措施。

⑹在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坑,以利适时抽掉边沟集水,避免边坡塌坍。

基底平整压实后,经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核实签字后进行路基分层填筑。路基填筑采用纵向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靠近边坡处用内燃夯实机夯实,保证完工后的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达到设计标高后,整修达设计标准,以便安排路面基层施工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线五度”,三线为:中线、两侧边线;五度即:厚度、拱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

填筑路基时,作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表面需设横向排水坡排水,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避免雨水冲刷边坡。主要施工工艺要点如下:

根据铺土厚度及自卸车载土量,设专人指挥,均布卸土,推土机平整稳压、碾压并形成带横坡的拱型层面;全断面分段填铺,不允许局部纵向填铺。填铺顺序应从两侧向中心进行,宜采用后退法填铺;每一填层的两侧边缘,须按设计断面加宽30cm。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再压路基中间。压路机行驶速度一般为2~5km/h。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应重叠30~40cm,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在路基整个填筑过程中,对压实土层的密实度(每填高一层)进行系统的检验,并及时填写路基填土压实检测报告,每次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路基检测标准:采用核子密度仪每层沿纵向检测5个点,左、右两边中间各两点。

当路基填筑高度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要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压完成后,要进行贯通测量,测设中线桩,并实测其高程,按设计高程+预留沉落量进行挂线整修。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排水沟整齐通畅。

施工前通过试验段合理确定各类土料的最佳含水率范围,确定碾压机械与摊铺厚度、碾压遍数、压实厚度等施工参数,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展开施工。

为保证路基质量,在路基厚度范围内应无软弱土夹层,否则,按设计要求采取换填加固措施。

浆砌块石挡土墙施工方案

路基开挖一段成形后,分段砌筑挡土墙,机械开挖挡土墙基础,人工清基,砌筑挡土墙基础及墙身,回填土方,立模板浇注帽石。

挡土墙共分四道,两道为机非分隔挡土墙,两道为人行道外侧挡土墙。挡土墙采用M10水泥砂浆块石砌筑,石料规格为15~35cm,宽度为厚度的1~1.5倍,长度为厚度的1.5~3倍。挡土墙外露面应作装饰或用规格块石砌筑,浆砌块石勾平缝。挡土墙的布置及大样图均见图纸,在未设计挡土墙的小高差路段(引道的起、终点处)采用块石堆砌,块石至少保证30cm的埋深。

根据机械挖基础进度,先施工人行道两侧挡土墙,再施工机非分隔带挡土墙,做到随挖随砌,及时回填。

基础清理结束后,测量人员在基础顶面放出挡土墙基础边线,用经纬仪检查挡土墙基础边缘位置,使轴线平面与规定值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同时测出地面标高,为砌筑作准备。

砌石工程的石料采用块石,要求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污渍应清除干净。

石料凿切和加工应达到如下程度:

形状大致方正,无锋棱凸角,顶面及底面大致平整,镶面块石外露面凹入深度小于2cm,四周向内修凿的进深大于7cm,镶面丁石的长度应大于顺石宽度的1.5倍。

粗细料石:外形规则,厚度不小于20cm,并不小于长度的1/3;宽度不小于厚度;长度不小于厚度的1.5倍。丁石长度比相邻顺石宽度至少大15cm。四周向内修凿的进深大于10cm,每10cm内应凿切4—5条纹。见下图。

砂浆: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拌制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和易性。作到随伴随用,如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砌筑时,两相邻段的砌筑高程不得大于120cm,各段内水平砌缝大致水平,竖直砌缝应相互错开,砌缝饱满。定位砌块选用表面平整尺寸较大石料,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外圈砌块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选用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将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使得石料在挤压安砌时紧密连接,砌缝饱满。

砌筑时应满足以下规定:石料间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先干填石料,而后铺灌砂浆;石料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空隙。

脚手架随台身分次接高,并设缆风绳。脚手架平台设围栏、挂安全网,作业人员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石材、砂浆及工作人员的垂直运输采用扒杆。

挡土墙的压顶外露面采用1:3水泥砂浆贴1cm厚光面花岗岩以作装饰。加栏杆的压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预留槽,待钢管插入后用水泥砂浆固定。

花岗岩面板做到灰浆饱满,表面平整,缝隙平顺一致,无空鼓,无裂纹。贴面后及时用塑料薄膜遮盖养生。

挡土墙背后底排水孔至墙顶0.5m处填筑0.4cm厚的砂砾排水层。墙身每隔1m设一道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5硬塑管预埋,泄水孔上下交错设置,底排泄水孔的出口底部要高出地面0.3m。

挡土墙的沉降缝缝宽2cm,用粘土封闭,缝间用二毡三油填塞。

1、下承层:提前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规范要求,达不到标准的路段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施工。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混合料组成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标准试验。混合料料按设计掺配后,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及抗压强度等实验。选定100m路段做试验段,以验证配合比,确定虚铺系数、的碾压组合遍数等参数,优化施工方案以指导后面的施工。

1、测量挂线:利用控制点放出中桩和边桩的位置,直线段每15m设设一桩,确保平面位置及高程的准确无误。挂线时基准线要拉到规定拉力,基准线立柱与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

2、清扫、洒水、准备下承层:把下承层清扫干净,表面无浮土飞杂上水使之湿润,便于层与层之间的粘接。

①拌和站自带电子计量系统,各种材料分级进料且计量准确。

②据实验数据及试验段总结,提前作好拌和机的调试和人员的准备工作。

③配料必须准确、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④拌好混合料后,存入储料斗,待储满后,再放入运输车箱,以减轻或避免混合料发生离析。

⑤期对原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频率不小于规范要求。

4、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

①摊铺机位于摊铺起点,按松铺厚度垫好熨平板,熨平板下两边靠中部垫宽20cm以上长60cm的硬质木板,高度与松铺高度一致。

③拌合机产量、运输车辆运料能力,同摊铺机摊铺速度相匹配。摊铺开始前,由3辆运料车等候,并配专人指挥车辆,使摊铺机开机后连续摊铺,尽量避免停顿。运料车倒车接近摊铺机时,避免撞击摊铺机。

④采用铺机整幅摊铺。对于加宽段,应采取如下措施尽量减少纵向缝:

如第一幅完成后未能立即进行第二幅摊铺时,按照留设纵缝方式处理,在第一幅施工时,靠第二幅一侧设置方木或钢支撑(厚度与压实厚度相同),碾压密实,至凝固后拆除模板。等该幅养护期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幅施工,纵缝与路线平行,不斜接,纵缝留设位置避开下收款台 已有的纵缝位置上层可能设缝的位置。

⑤横缝的设置原则与纵缝相同,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横缝的发生。横缝应垂直路线中线,不斜向留缝。

②大碾压过程中由质检组进行检测:a、检查,含水量是否合适,需要调整时及时 反馈到拌和站进行调整;b、检测压实厚度及高程,有差异时,摊铺机及时作相应调整:c、检测压实度确定碾压遍数,以灌砂法为准;d、检验混合料均匀性,有明显离析、弹簧处,应及时进行处理,调换混合料;e提出改进措施。

碾压完成后即进行保湿养生,第二天开始洒水养生7天。洒水养生必须注意控制洒水量,特别是不能泡水。

引道部分路面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稀释封层,现场配置,人工摊铺,乳化沥青的稀浆通过实验确定。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与维修路面基层,如有裂缝、坑槽、松散、波浪、软弱等病害应在封层施工前修补完毕。制备足够的沥青乳液,并取样检验,各项标准达到合格的要求后方可出厂。乳液的检查结果应随同乳液一同送至施工现场。

2、骨料进场前,应对其规格、级配、砂当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对不符合规格的骨料,应重新过筛,防止过大粒径骨料及杂质混入。

3、施工前检验稀浆封层机上的动力、传动、油泵系统、油(乳液)水管道及阀门系统,如有故障和异常现象,立即修理;检查皮带输送机、填料给料器、混合料拌和机等都应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否则不能开工。

(二)人工摊铺施工程序

人工摊铺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前应作小样的试拌试铺,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每千克矿料铺筑的面积,并折算出每盘混合料的铺筑面积。

放样画线,根据每盘混合料的铺筑面积,将施工路段划分为若干个方块,要求方块面积与每盘混合料的铺筑面积一致,方块之间的纵横连接应顺直。

拌制工序是:先将矿料和填料置于拌盘或路面上拌匀,加水或添加剂水溶液再拌匀,再加乳化沥青,迅速拌和,拌至无花白料为止,所有材料均应按设计试验要求准确称重。

1、稀浆拌均匀后应立即摊铺,并刮平。

2、透层应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后表面稍干后浇洒。如基层完工后时间较快,表面过分干燥,要对基层清扫,并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温润,等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混洒前应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进行保护,以防污染.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要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层沥青,应予清除;有遗漏处则用人工补洒。

3、透层洒布后要尽早铺筑洒沥青面层。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洒青面层,此等待时间宜不少于24h,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洒青.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浇洒粘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四)稀浆封层施工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无轮迹;

2、纵、横缝衔接平顺,外观色泽均匀一致;

3、与其它构造物衔接平顺,无污染;

4、摊铺范围以外无流出的稀浆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测量放样→清扫→挂线→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验收。

下承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检查无缺陷,平整、洁净,如有缺陷则进行整修、弥补,再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提前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确保所用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施工。

组织路面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投入到本项目工程的施工。在本项目的施工中将实行定岗定员,制定出明确的岗位目标,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所有人员明确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沥青储存:在拌和站把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设有防水措施。

粗集料为破碎集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纹理,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力。

沥青混凝土面层粗骨料进场前先进行强度、磨光值、压碎值、磨耗值、粒径各项指标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严格控制各档规格的碎石粒径,含泥量控制在允许值以下。

集料的质量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

细集料的质量要求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

沥青面层混合料中所用填料是用石灰岩石料磨细得到的矿粉,干燥、洁净,质量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矿粉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混合料总量为1.3±0.3的石灰粉。大约石灰与矿粉的重量比为28±5:72±50。

矿粉储放在室内,被雨淋湿的和己结块的矿粉不使用。

(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准备好符合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碎石料、砂及矿粉,计算出各种材料用量的比例,使混合料级配组成符合要求,户初步选定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以推荐的沥青含量为中值,按0.5%的沥青含量间隔,用已初步选下的各种矿料比例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试件的密度、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稳定度、流值等物理力学指标;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均采用双面击实75次。

绘制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同沥青含量的关系图,综合选定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佳沥青用量。

按选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水稳定性检验不合格,则需重新调整沥青配比,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最后确定各种矿料(及抗剥落剂)的比例及沥青用量。

根据目标配合比结果,在拌和机热料仓中取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确定生成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每层施工前均做不小于规定的试验段,认真做好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整理验证施工方案,不合适的地方修改,最后确定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设备的配备、碾压方法和运输车辆的数量等数据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

利用导线点恢复中桩、边桩,主线上每10m设一桩,小半径匝道上每5m设一桩。

高程测量上我们采用两级测量制,即一组测量,一组复核,切实做到数字准确,万无一失。

下面层摊铺采用挂线方法,基准线的张紧力达到规范要求,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

沥青混合料用TITAN423型拌和机拌制,拌和站设置的位置运输条件良好,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便于加强环境保护、消防和安全工作:拌合站配有发电机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拌合机能分口、分级上料、计量准确、拌和均匀、自动调控自动记录。

具体各阶段控制温度及改性沥青混合料加热控制温度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通过试验段确定。

拌合站设置专门试验室,及时对拌和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验。

正式拌和前先进行试拌,全面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的合格性,如不符合要求进行调整。

正式拌和后,每半天取一次试样进行试验,检验矿料级配、沥表含量,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饱和度。

每天检查各级石料备料质量,一定保证进料合乎要求。

派专人检查沥青拌和料质量,对于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每盘检查,并目测每车料质量,一旦发现花白料、焦料及离析现象就立即停止拌合找出原因并予以处理,对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坚决废弃。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根据计量、溢料等情况及时适当地调整配料皮带的转速,但不能擅自调整微机内输入的生产配合比数据。微机内输入值根据验室检查结果适当调整,绝不允许操作人员随意调整计量值。

(四)、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车的数量根据拌和站生产力、实际运输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自卸车。

运输车装料前必须清洗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为1:3),但不在底板留存余液。

车箱后挡板卡扣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料车在行进过程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本地区多雨,因此运输车均备蓬布,出场前覆盖好,减少温度损失及免遭雨淋浪费。

(五)、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全幅摊铺,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及振动夯等初步压实、熨平装置,摊铺宽度可以调整。

下面层摊铺时摊铺机按基准线行驶来控制高程、横坡度。中、上面层施工时,为更好地控制好平整度,减少走基准线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移动式基准装置控制进行摊铺。

机摊铺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进,不随意中途变速或停顿。拌和站拌和能力、运输能力同摊铺机摊铺能力密切配合,选定合适的摊铺速度,注意松铺厚度及路拱,中途少做变动,必要时细致力日以调整,务求平顺,以求不影响平整度。

机械摊铺过程中,当出现以下问题时:断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吨表面明显不平整等,在技术人员专门指导下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己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如属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严重缺陷,及时停止摊铺,找出原因,尽快改进完善。

(六)、沥青混合料碾压

碾压紧跟摊铺机进行。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初压:压路机紧跟摊铺机高频强振2遍,速度3~5km/h

复压: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

具体的压实数及压实组合根据实际情况按试验段得出的结果确定。

压路机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由低到高,超高段由内侧到外依次连续均匀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30cm左右。对操作手进行培训,不许压路机在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紧急刹车和停在温度高于70度已压过的混合料上,也不允许漏压。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在向另一方向正常运动后再开始振动避免发生拥包。

对于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局部沥青路面,采用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振动夯板等小型机具,将压路机不便压实的地方振捣密实。

改性沥青混合料随拌随用,贮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贮存期降温不超过10度,且结合料不得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装运混合料的自卸汽车的箱底和侧板涂一层隔离剂,并排除游离余液。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后,采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超过200mm。用静载钢轮压路机时,压路机的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小于200mm。

施工现场设有检测小组,量测混合料温度、路面温度、混合料厚度、压实度、平整度,随时研究,改进工作,使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使工程正常进行。

横缝做成直接缝。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铺上一层牛皮纸或洒水,摊铺碾压成型,下次施工前用三米直尺量把平整度未达标的部位用锯横向切齐,把牛皮纸上混合料铲除干净注意结合平顺,并加强碾压,充分密实、平整。上、下层的横向接缝错位lm以上。

⑴青混合料的摊铺避开雨天施工,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暂停施工。

⑵当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⑴核对道路中心线无误后,依次丈量出路面边界,进行路边线放样,定出边桩,直线段的边桩与边桩间可拉线作准绳,弯道及交叉路段须按设计半径,加密边桩,保证曲线圆弧尺寸。

⑵按排砌的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做好原有雨水口标高调整,并与原有路缘石衔接平顺。

⑵侧石的选用,在直线路段采用长100cm侧石曲线半径大于15m时采用100cm或60cm长的路缘石。曲线半径小于15m或圆角部分,可视半径大小,采用60cm或30cm长的路缘石。

⑶路缘石施工,与路面及人行道连接边线必须顺直。

⑷勾缝用水泥砂浆〈强度应大于10MPa〉勾缝饱满密实,勾缝可为平缝或凹缝,平石不得阻水。

⑸路缘石的排砌必须稳定,背后回填必须密实。

在路床验收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尽快做好排水工程的施工,以利于基底层的顺利铺筑。排水工程施工顺序为:基槽开挖→修建检查井、收水井→浇注基底混凝土→铺设雨水管→基坑回填。

从桩号0+480到0+980段,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两侧均采用d500钢筋混凝土管,将雨水汇入箱涵西侧的排水主干管,其中箱涵东侧机动车道的雨水通过箱涵底板顶预留的六根Φ250钢管汇入排水主干管。最后通过d1000的排水主干管排入拟建的雨水泵站。

钢筋砼管管节自生产厂家用汽车运至现场。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防止碰撞或应力集中,避免损坏或产生裂纹。

基础采用人力配合机械开挖,管道人工安设,基座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制。管涵的施工顺序为:抄平放线→机械挖基→人工清槽→管道铺设→闭水实验→回填夯实。

按设计图纸放线、复核无误后,进行管沟及井位开挖,管沟开挖的沟底标高和走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机械开挖按设计标高留出0.2m左右的余量,由人工清理。如局部开挖超过设计深度时,用相同土回填夯实至接近天然密度。管沟开挖要避免雨天进行,如确实避免不了,应提前做好排水,避免基坑积水。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考虑人工管沟支撑防护,沟槽边坡H:L不小于1:0.5,并保证相应管径沟槽的规范底宽尺寸。

下管前,要检查和修整管基标高和质量,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下管。每根管子入沟之前要检查和除去内部杂物,以外观检查的方法确定有无裂缝、剥落等缺陷,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沟深超过1.5米采用人工绳索下管,不得抛管。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切实注意安全。下管完毕要再次校正管道标高和坐标。

铺设管道检查合格后,要立即回填。管沟回填前用水准仪做好标高的复测,保证排水坡度。回填时要先用松软土回填,管顶上500mm内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石块、砖块等杂物,并按规范要求分层夯实。

⑴开工前对排水工程的位置及标高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时向监理及业主提供有关施工方法和具体安排的书面材料,获得批准后才能开工。

⑵对工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勘探,及时发现既有的地下管线,探明其具体位置及标高并采取相应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原有管线遭到破坏。

⑶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防止碰撞或应力集中,避免损坏或产生裂纹。

⑷排水管线施工前要对基底进行检查,如果地基软弱,要采取补强措施。既有道路上所有的检查井,雨水口井盖,均要按照道路荷载标准进行加强,。

⑸圆管安装前要核对基顶高程和基础尺寸,以及沉降缝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与既有管节连接时应内壁平顺,各管节连接应顺流水坡呈平顺直线,如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在内壁取平。

⑹需要掩埋的排水设施,当其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时,方可进行回填。排水管线上方填土高度超过管道直径或1m(管道直径小于1m)时,总重不超过5T的设备才可以直接通过排水管线。

⑴管道基础的构筑在沟槽开挖、土基标高、坡度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管道基础的构筑,管道基础形状、尺寸及其他要求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管道安置前对管道基础的强度、尺寸、标高、坡度检测,管道安置要自下端向上端逐步进行,其预留的管道外壁与基础面间的净距不大于10mm,且每段管道要用垫块均匀填塞稳固,并用水平尺、高程样板尺校核坡度和标高。管道的安置要顺直,其尺寸、标高、坡度等均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5mm。

(1)承插式钢筋砼管接口

雨水管d≤800的管道采用钢筋砼承插管,O型橡胶接口。d1000平口式钢筋砼管采用柔性接口。施工要点如下:

①采用O型橡胶圈承插接口,胶圈形体要完整,表面光滑,用手扭曲、拉、折表面不能有裂纹、凹凸及海面状等缺陷,尺寸偏差要小于1mm,承口内要光滑均匀干净。

②安放胶圈,胶圈擦拭干净,扭曲胶圈,然后放入承口内的胶圈槽内,使胶圈均匀地紧贴承口内壁,如有隆起或扭曲现象,必须调整。

③对于装入的承插管,清除内壁及插口工作面的粘附物,根据要插入的深度(一般比承口深度少10mm),沿管子插口外表面画出插入深度的标志,端面要与管轴相垂直。

④在插口表面和胶圈与插口的接触面可涂滑石粉或餐洗精。然后把插头对准胶圈口用手板葫芦拉入并随时检查胶圈情况,插入管子的深度以标志为准,安装后观察承口间隙是否均匀。安装完毕的管道随时用土在管道中部固定管道。

(2)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浇筑管座混凝土→勾捻管座部分管内缝→管外皮抹带处凿毛清洗→管座上部内缝支垫托→抹带→勾捻管座以上内缝→接口养护。

抹带及接口采用1:2水泥砂浆,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应过2mm孔径筛子(斜放),含泥量不得大于3%。抹带前将管口及管外皮抹带处洗刷干净。

③抹带砂浆应分两层做完。第一层砂浆的厚度约为带厚的1/3,并压实使管壁粘接牢固。在表面划成线槽,以利于与第二层结合。待第一层砂浆初凝后抹第二层,用孤形抹子压成形,初凝后再用抹子赶光压实。

④基础与抹带相接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洗净,使之粘接牢固。

管道回填前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在检验开始24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在检验开始前要让管道的接缝砂浆或混凝土达到70%的强度,然后在管道内灌水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润。

二、检查井、收水井和雨水口

检查井全部采用石砌方形落底检查井,除机动车道与箱涵内钢管相连的四个雨水检查井尺寸采用1000×1400mm外,其他井尺寸为d500管采用1000×1000mm,d800管采用1000×1200mm,d1000采用1000×1400mm。

基础要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井砌筑前要检验管道的方向、标高及稳定性,使之符合规定,并要消除基础面上的杂物和积水。

检查井、收水井为混凝土浆砌块石,砌体用的水泥砂浆随用随拌,防止凝固失效。砌石墙体要达到墙面平直、墙角垂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的要求,砌缝要饱满平整。

当墙砌到规定高度时用M10的水泥砂浆抹面,抹面施工分二步进行,先刮糙打底后抹光,刮糙厚度10mm,抹光须在刮糙层的水泥砂浆终凝后进行,其水泥砂浆面的总厚度不小于2Omm,拌面完成后用进行湿式养护,防止起壳和裂缝出现。

收水井、雨水口的流槽采用C15级混凝土浇筑,其表面采用1:2的水泥砂浆抹光,流道高度为1/2D(D为管道直径),两肩向中间落坡。

收水井、雨水口井体内预留构筑的管道的管径、方向、标高均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管道与井体内墙面要接平管道与墙体结合处要用M10水泥砂浆抹成45°三角接缝。

雨水检查井井顶标高与井位相应处路面标高一致,收水井井顶标高比相应处路面设计标高低1厘米。

路上雨水井应紧靠路牙设置,最低点的雨水井设置必须准确。

管道基础及检查井井体要求在原状土上,如遇淤泥应全部挖除并填水碎石或石块。用机械挖土时不应超挖,一般要求人工清底。

DL/T 976-2017标准下载检查井井盖及收水井井篦均采用防盗型井盖井篦。

检查井周围、管道周围及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土对称、均与、薄铺、轻夯实。

施工时应注意与相邻工程配合:排水主干管雨水泵站设计相配合,以确定管道排水方向和长度,若不是同期施工,则用M10水泥砂浆MU10砖砌红砖封堵。施工前要复测箱涵底板内预留管钢管底标高。

在施工进度安排上,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对重点工作进行优先安排,其他工程项目的设置以不影响主线为原则。进度安排满足连续、均衡施工的要求,使各主要工序工作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在各施工期内连续作业,尽量使劳动力、施工机械、物资消耗量在全标段内达到平衡。以利于劳动力调度、材料供应和充分利用临时设施。

时间安排上避开交通高峰期,使外界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空间安排上让各分部工程交替展开,避免相互干扰;工序安排上环环紧扣,步步相连。

施工阶段工作量划分上,同类施工项目力争达到流水作业DBJT15-128-2017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pdf,不同项目间实现平行作业,各项目工程合理衔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本工程计划于2003年10月27日开工,2004年1月14日竣工,总工期80天,比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提前2天。

施工网络计划及进度横道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