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35kv架空线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某35kv架空线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4.1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35kv架空线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和现场情况,本次跨越架的高度为轨顶向上14m,即满足安全规范。两侧跨越架靠近铁路侧边缘距围栏1m,搭设长度按照L=(A+4)/sinФ(L为跨越架搭设长度,A为本工程两边导线间的距离10m,Ф为电力线路与铁路交叉角度为75º)公式计算,跨越架搭设长度为14m;搭设宽度为4.5m,埋深不小于0.5。

搭设跨越架要求采用质地较好的毛竹,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擦痕或碰伤,不得使用已经破裂的毛竹搭设跨越架。

跨越架的立杆距离不大于1.5m,横杆间上下距离不大于1.2m。立杆应垂直,其埋深应大于0.5m,干坑夯实;无法开挖坑时应绑扫地杆,横杆与立杆应成直角搭设。

毛竹的有效长度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毛竹的实际情况使用JJG(交通) 156-2020 振弦式应变测量系统检定规程.pdf,一般不大于5m,不够长时用10#铁丝绑扎连接。毛竹架顶端两侧需搭设羊角。

在对既有铁路有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时,即铁路贯通线、自闭线或联络线等电力线路,同样采取搭设毛竹架的跨越措施,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对于搭设跨越架对10KV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的要求,跨越架对10KV电力线路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均为1m,并将10KV线路搭设在跨越架内。

铁路的跨越架搭设采取封网措施,考虑到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的要求,封网待停电封锁后,现场采用Ф10的绝缘尼龙绳在每一张网的下方各设3根,但绳头栓扣的位置字啊铁路两侧跨越架的主架上。绝缘绳的上方敷设Ф8的绝缘网,并牢固固定在两侧跨越架的主架上。架设结束后,待停电封锁后,拆绝缘网。架设安全网对接触网导线的距离始终保持在2m以上。

架设跨越架前,先与南京工务段、供电段签订安全协议及要点计划,做好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并请电务段、铁通、供电段等有地下管线的相关单位但现场勘查和配合。在指定监护人员到现场后方可施工搭设。

采用人力展放牵引钢丝绳。用机械引导、地线的施工工艺:

预先把牵引绳放置铁路两侧。

在接触网停电封锁前要将牵引绳圈挂在跨越架上,接到已经停电封锁的命令后,立即将牵引绳由有经验的电工抛掷铁路的另一侧,然后由跨越架上的施工人员将牵引绳拉紧,离地腾空。整个过程在15分钟内结束。

利用牵引绳牵引导、地线。牵引导、地线展放的过程中要确保对铁路净空距离不小于15m。

牵引绳头用连接器连接地线与牵引绳的接连用单头钢丝网套。

牵引绳牵引导、地线时,采用一牵一的方式。

为了确保列车及铁路设施的安全,在施工中采用钢丝绳逐根牵引紧导、地线的方式,使导、地线始终保持张力状态,让跨越架减轻不受任何牵引力,只有垂直支撑力。

为满足城际铁路施工,根据桥梁架设时间安排,工期为:

注:具体施工时间根据某电网调度批复文件为准,届时将提前2周通知。

根据以上工期安排具体施工时间节点如下:

注:具体施工时间以某路局批准的接触网停电和封锁时间为准。

对跨越架搭设完成后立即组织对其进行验收,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要认真进行竣工资料的编制与审查并以书面形式提出验收申请,由我单位组织架子队、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对跨越架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进行现场整改,直至合格。

针对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某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上铁运发[2008]316号)等文件要求,及某铁路局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制定相应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本着进度、效益服从安全的原则。以确保行车、人身和既有铁路设备安全为目标,以跨越架搭设施工为防范重点: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避开既有铁路设施;设驻站联络员和防护员。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施工前向某城际铁路公司提供项目名称,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施工方案及验收安排、施工组织及负责人、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措施和防护措施、列车运行条件等内容,由某城际铁路公司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人员到现场配合施工。向施工单位提供技术交底,明确各自任务,做好安全施工。因施工单位无法进入栅栏内,请某城际铁路公司协调工务段派遣防护人员和驻站联络员,防护人员进入扎栏内防护,驻站联络员和施工单位驻站联络员同时进驻调度室。

跨越架搭设时须经铁路运营单位和铁路设备管理维护单位同意后开始搭设,搭设过程中需由铁路单位配合人员到现场配合施工,监理需到现场进行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和确认并参加验收。跨越架搭设好后,需将两边跨越架加缆风绳索,在跨越架的上部两端及平行铁路的两端加上拉线,拉线采用Ф50的钢丝绳,地锚埋深为1.7m。防止跨越架向铁路侧倾倒。拆除时铁路相关单位人员必须到现场配合。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保证铁路运营安全。

跨越架搭设完成后,要组织检查,从跨越架距离各建构物的距离、对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加固措施等各方面进行检查。并进行详细记录,与安全规范要求进行比对,如有偏差,立即进行整改。在自检合格后由架子队报监理单位、业主、铁路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和运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立即整改,直至合格。

在搭设跨越架前,应事先与铁路部门取得联系许可后,并在铁路部门人员的现场监督下作业,必须利用封锁时间过引绳。设置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并配备可靠的通讯联络工具。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考试合格,方可担任该项工作。驻站联络员常驻车站值班室,密切与车站值班员联系车辆运营时刻和运营情况,工地防护员距离施工地点800米至1200米地段进行防护。驻站联络员每次发出预报、确报或变更通知,工地防护员应复读一遍,确认无误后,按照规定设置防护。工地防护员发出预报、确报信号的同时,应加强警戒,注意瞭望,监视来车。如有列车要经过施工区段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列车通行至下一区段后开始作业。防护用品:双面信号灯、喇叭、红色信号旗、黄色信号旗、对讲机等。

搭设跨越架的位置会同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确定、以免损坏铁路电力及地下管线。调查清楚营业线隐蔽设施,施工前先与相关单位联系,请求配合,设明显标志或覆盖物加以保护,做到“三不施工”,即不摸清地下设施位置不施工,影响设施正常运转不施工,没有采取措施不施工。施工时请工务、电务、铁通等相关单位配合人员到现场协助。施工中如遇到问题立即抢修,减少对行车的影响。作业过程中,服从铁路有部门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施工现场,应做到文明施工,不得在现场遗留任何废弃物,工作人员应着装整齐。

跨越架搭设完成后架上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有电危险、禁止攀登等字样。

施工单位必须设专人现场负责,加强对带电跨越架,铁路道轨进行运输、搭设时的管理,必须服从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铁路部门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全线跨越架、搭设格式、尺寸,必须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及铁路部门制定的要求及公司《跨越架搭设规定》的要求进行。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学习和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

参加施工单位的工作负责人、骨干都应进行现场堪察和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前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搭设带电跨越架时,无论电压等级高、低都必须有专人监护,搭设或拆除必须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须先用干燥的毛竹,搭设或拆除过程中,必须规范性的传递,不得乱抛(包括绑扎线)。

因铁路与35KV线路交叉,为了确保35KV线路改迁对铁路运行安全不造成影响。我们将在铁路两侧的新立铁塔上做好接地装置,并确保接地装置良好。

放线时应有测量工监视电力导线弧垂,保证对铁路轨顶在75℃时14米以上。

在放、紧线过程中,必须信号通畅、统一指挥。

在放、紧线过程中,如有意外,立即向铁路部门现场监护人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

在拆除工作时,应按照进行的要求,由上向下进行拆除、并边拆边运走,不得抛弃,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搭设跨越架是危险较高的施工,在施工前必须对搭设施工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我们对搭设施工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并制定了防范措施。如下:

高处用的跨越架必须能满足随站在上面的人员和材料的重量。

搭跨越架所用的杆柱可采用坚硬的竹、木杆。

跨越架必须搭设牢固,绑扎用的铁丝必须符合要求。

搭设跨越架必须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立杆和支杆的底端要埋入地下,深度应视土质决定,埋杆时要将土夯实,如果是竹杆,必须在杆坑内扩建以砖石,以防下沉,遇松土或无法挖坑时,必须绑设地横木。

搭设跨越架,工作负责人要始终监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1搭拆跨越架接近带电体时,应设专人监护,人身、架杆对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防触电。

3.1攀登杆塔时,注意检查脚钉是否牢固可靠,在杆塔作业是,必须系好安全带。

3.2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构件上,应防止安全带脱出或被锋利物割伤。系好安全带后必须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3.3杆塔上转移作业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

3.4杆塔上有人工作时,不准调整或拆除拉线。

越线架中心线应在线路中心线上。

架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1.5m,架顶两侧应搭设外伸羊角,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跨越架与被跨越物距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规定。

架连接螺栓规格符合要求并坚固到位。

固定跨越架,按要求打入角铁桩,确保位置与深度。铁丝将角铁桩与跨越架绑扎牢固。

现场情况需封顶时必须封顶,设警示牌。

跨越架必须设置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应尽量布置在线路方向上,紧紧两边。

所有紧线施工(包括附件安装)完成前,严禁拆除任何跨越架。在拆除跨越架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自上而下逐根传递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架或整体推倒。

全面掌握列车运行图及车速等情况,制订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前与铁路部门联系。

在车站调度室进驻驻站联络员。

区间安排安全防护人员。

安全防护人员不按规定操作

安全防护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作业。

安全防护人员与驻站联络员保持联系,距施工地点不少于800米至1200米处携带对讲机进行对过往火车的监视。

必须遵守高处作业有关要求。

跨越架中心不在线路中心线上

使用经纬仪、测量搭设中点。

跨越架与铁路安全距离,符合《电力网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规定。同时必须符合《接触网安全操作规程》。

牵引或紧线时,选派责任心强、素质好的人员监护。

施工发现异常时,应报告指挥,及时处理。

3.1即有线行车故障应急预案

当跨越架发生倾覆侵入既有线限界,或工器具掉落至钢轨产生红光带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时,现场负责人用手机或对讲机通知驻站联络员,由驻站联络员通知车站调度、车站和区间安全防护员,并立即停止事故范围内的施工,在故障点设置提前准备好的停车信号牌,安全防护员注意瞭望并按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时的防护办法进行防护。

立即通知工务、电务、供电、铁通等设备管理单位请求组织救援。

“工规”规定,线路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的防护方法:

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向该端,再向另一端放置响墩,然后返回故障点。

如不知道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瞭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使列车在故障点前停车。

及时疏散和妥善抢救事故区域内的人员;

划出事故隔离区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范围扩大。

对轻伤人员由医护人员进行处置;对重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及时联系当地医院和卫生部门。

发生通信光电缆事故及时通知铁通公司该段领工区和组织进行抢修;发生电力电缆或接触网事故及时通知供电段组织抢修,发生信号光电缆通知电务段组织抢修,发生路基事故通知工务段组织抢修。

3.2防止高空坠落事故

1.现场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任何一名人员均有报案和抢救义务,及时向经理部应急办公室报告。现场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急救工具、交通工具进行抢救。如情况特别严重,应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2.应急小组接到事故报案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组织抢救资金,确保第一时间内组织抢救伤员,并停止一切作业。

3.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各成员应按照职责分工投入工作,并对现场求援通道进行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围观。

4.对事故受伤人员救助后,应急小组应立即对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取证。

5.写出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分别上报有关单位和部门。

6.总结教训,进行教育,增强全体员工对事故的防范意识。

7.现场进行消毒清理。

搭设跨越架引起触电事故主要是作业区域有10KV铁路贯通线和27.5KV接触网线路,项目部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防触电安全培训,在带电区域设置警示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严禁侵限,按照规定配备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接地封线等安全防护用品、工具。

当事故发生时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抢救人员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被伤害。如在附近有电源开关,应首先采用切断电源的方法;如附近无电源开关,应寻找干燥木方、木板等绝缘材料,挑开带电体;如可以迅速呼唤到周围电工,电工可利用本人绝缘手套、绝缘鞋齐全的条件,迅速使触电者摆脱带电部分。

急救:触电者摆脱带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除非周围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步骤如下:

使触电者仰面平躺【工艺标准】游泳池水系统施工工艺标准,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

如触电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立即给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因触电的不良影响,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因此,即使触电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得继续工作,应使其平躺,保持安静,同时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由医生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3.4损坏行车设备故障的处理

3.5必备的抢修材料、设备、工具和通讯器材

材料设备工具方面:由设备产权单位准备,主要包括电缆接续热缩管、防水胶带、喷灯、大电机、电烙铁、焊锡、电工刀、剥线钳;管线探测仪、万用表、兆欧表、光缆接续工具熔接机、工具箱、0TDR、灌篮接头盒、热缩管、脚扣、安全带、导线、横担、电杆等。

通讯保障方面:施工过程中GB/T 26958.28-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滤波 第28部分:轮廓滤波器 端部效应.pdf,保证施工负责人、技术主管、安质部长、驻站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每人一部对讲机,施工前将频率调试一致,确保通话质量良好。同时,每人配备手机一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