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方案一

桩基础施工方案一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6.3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桩基础施工方案一

(1)基槽回填采用人工回填,振动夯夯实,由于现场狭窄,回填土由运土车直接卸入基槽,用手推车进行基槽内的土方水平运输。

(3)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通过试验控制),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果回填土的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回填土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250mm,压实后厚度为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对于阴阳角等打夯机夯不到的边角部位,采用人力夯,不得漏夯。

(6)深浅基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槽CJJ/T 239-2016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相平后与浅基槽一起全面分层填夯;

分段填夯时,每层接缝处作成1∶2阶梯形,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不小于1.0m。

(7)基槽回填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8)回填土每层夯实后,按每50m间距进行环刀取样(每层不得少于一组),测出干土的重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的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在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标高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1)钢筋原材采购、验收、堆放

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合格书及材质证明。钢筋进场验收工作由项目物资部牵头组织,并按要求进行原材的取样复试工作,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场材料要求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分类、上架码放,做好材料标识。

(1)加工机械配置:2台钢筋切断机、2台成型机、1条冷拉线等。

(2)钢筋放样: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配筋单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场总工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3)加工质量控制:钢筋加工棚内设操作工艺牌及钢筋下料指示牌,并设专职钢筋工长进行半成品钢筋的质量控制,对半成品钢筋的验收做到逐型号、逐规格的检查,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不得下线。加工成型且验收合格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以免混用。

连接方式选择:ф≥22mm的水平钢筋采用冷挤压连接,ф≥22mm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ф<22mm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1)基础底板钢筋、柱、墙体竖向钢筋其接头位置应避开最大受力部位。

2)梁、板的底部钢筋应避免在跨中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应在跨中搭接。地下室的基础梁底板钢筋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应避免在跨中搭接,底部钢筋应避免在支座处搭接,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内应不大于50%。

3)框支梁下筋不设接头,上部钢筋需设接头时,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受力筋的25%,相邻接头间距应大于35d,且≥500mm,接头位置避开墙体开洞部位,在跨中1/3范围内。

4)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3)冷挤压接头施工要点

1)挤压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持证操作,不得经常更换操作人员。

2)挤压接头所用套筒的几何尺寸及材料应与挤压工艺相配套,必须经型式检验认定后,方可使用。

3)各类规格的钢筋都要与相应规格的套筒相匹配,避免随意混用,避免露天堆放产生锈蚀和沾污泥砂等杂物。

4)为保证钢筋与套筒之间的良好咬合,钢筋端头杂物应清理干净,下料时应采用砂轮锯,切去钢筋端头的变形或马蹄形部分,并在钢筋端头用油漆画出定位标记,以保证挤压操作完成后,检查人员能检查插入套筒内的钢筋长度。

5)挤压操作时要求钢筋端头离套筒中心线长度不超过10mm,在地面先压接一端,在施工作业面上压挤另一端,以提高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

(4)电渣压力焊接头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通电后,即将上部钢筋提升2~4mm引弧;然后继续缓提几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上部钢筋逐渐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转化为电渣过程,焊接电流通过渣池而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持续几秒钟,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把钢筋端部矫直上部钢筋安放正直顶压用力适当及时修复夹具

提高钢筋下送速度延迟断电时间检查夹具,使上钢筋均匀下送适当增大焊接电流

把钢筋端部矫直钢筋安放正直适当延迟松开夹具的时间

钢筋端部切平适当加大融化量

适当调小焊接电流缩短通电时间

按规定烘烤焊剂把铁锈消除干净

及时停机适当加大顶压力

钢筋端部彻底除锈把钢筋夹紧

3)电渣压力焊检查:同一规格每300个头取试样一组;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d,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现场可采用如下方式检验:垂直长度为1m时,接头处弯折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7cm。

(5)钢筋绑扎与定位控制

1)各类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绑扎均要求画线绑扎,墙体及柱钢筋绑扎时,用施工标尺杆控制、检测钢筋的间距与排距。

2)钢筋绑扎扣采用十字扣,相临两扣互为八字,扣节在钢筋的侧面;箍筋与暗柱、柱、梁主筋的绑扎扣采用兜扣,扣节位于主筋上,扎丝头长30mm,朝向柱内或梁内;钢筋搭接区在距两端50mm的位置及搭接区中部,保证三根水平

4)柱钢筋间距控制采用焊接式定位筋,按1000mm~1200mm间距布置,其中在柱的根部、中部、上部的三道定位筋,要求其撑铁长度等于柱宽减2mm,撑铁端头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刷防锈漆两道。

6)基础底板及双楼板钢筋的间距控制采用焊接“马凳铁”。马凳铁采用螺纹钢制作,钢筋直径要求大于12mm;马凳铁间距600mm,设置在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之间。

7)框架梁钢筋的间距控制采用井字形定位撑铁,撑铁与模板接触的部位刷防锈漆两道。

8)楼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砂浆垫块,垫块间距800mm×800mm。

9)在结构中预埋的电盒、管线,均要求在电盒、管线上焊接附加筋,与钢筋绑扎固定,严禁直接采用与主筋直接电焊固定的方法。

1)主筋插筋采用长度不小于500mm的PVC套管进行保护,在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污染钢筋的同时,又可减少钢筋的清理量,该套管可周转施工。

2)绑扎成型的楼板钢筋保护,采用可移动的钢筋焊接操作平台进行保护,严禁各工种操作人员直接踩踏楼板钢筋。

3)如因专业施工需要切割钢筋,需请示土建专业责任师后,由钢筋工进行操作,严禁私自割损钢筋。

(1)基础梁、底板模板无底模,为混凝土垫层。

(2)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其中方形柱模位可根据柱的截面大小进行调节;构造柱均采用竹木模板,木模板采用加工区预制成型,现场组装就位的方式。

(3)框架梁及普通顶板模板采用覆膜竹胶板(15mm厚),该种竹胶板模板表面光洁,硬度好,周转次数较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等优点;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主龙骨采用100×100mm木枋;支撑采用钢管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可拆去大部分模板和顶撑,只保留养护支撑不动,直到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拆除,这样可加快模板和架料的周转。

(4)楼梯底模同普通楼板,踏步模板采用木模板。

(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4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在楼面混凝土浇筑时预埋地锚。

5)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已经检查合格的拼装后模板块,应按照要求堆码放,重叠放置时要在层间放置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齐平,底层模板离地保证10cm以上距离。

(2)模板的支设 1)柱模的支设

(A)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利用同等级的砂浆找平H=20mm(80mm宽),以防模板下口跑浆。

(B)在模板拼缝部位粘贴憎水海棉调,且海棉条压入模板面层钢板2mm,以防止接缝处漏浆。

(C)对于跨楼层的独立柱,支设上一层柱模时,必须保证柱模搭接下层完成混凝土柱300以上,并且最底一道柱箍在已完成柱面100~150以下,以确保上下层柱面不出现错台。

2)楼梯模板支设:支模时要求考虑到装修厚度的要求,使上下跑之间的梯级线在装修后对齐,与模后确保梯级尺寸一致。

1)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才可以拆除模板。严防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而提前拆除。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2MPa,才允许拆除模板,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2)模板拆模的流向为先浇先拆、后浇后拆,与施工流水方向一致,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正好相反。

3)起吊模板前,必须认真检查螺杆是否全部拆完及是否有勾、挂、兜、绊的地方,并清除模板以及平台上的杂物。同时要认真检查模板吊环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吊环的焊缝是否开焊,有无裂纹。起吊时,吊环应落在模板重心部位,并应垂直慢速提升无障碍后,方可吊走,不得碰撞成型构件。

4)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度要符合75°~80°自稳角的要求,然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工作。

5)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容易清理时,用扁铲或用铲刀、钢丝刷、砂纸等工具,消除粘附的砂浆和隔离剂残渣,再用棉丝擦净,然后涂刷新的隔离剂。

6)模板应随时进行检查板面的平整度、模板与吊环、支腿、挑架的螺栓,以保证安全与质量。

7)楼板及梁模板的拆除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经过在关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准拆模。

(3)严格执行筒体电梯井门洞定位尺寸的控制,门洞边墙上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达到上层和下层门洞两侧尺寸平面错位误差不超5mm,因此,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4)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筒体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内筒、墙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5)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在模壳与模壳、模壳与多层板之间拼缝也须加设橡胶海绵条。

(6)大模板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使用质量。

(7)对于跨度较大的梁、板,应按规范适当考虑起拱,以防“塌腰”等现象

≤5.0(≤对角线长度的1/1000)

≤1/500的平面最大尺寸)

发生。起拱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长跨度的1/1000至1/300。

(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3)因层高超过3.5m,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带上安全带。

(4)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5)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要合理布置。

(6)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接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

(1)本工程结构混凝土主要由集中混凝土搅拌站供应,完成本工程的混凝土供应任务。

(2)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材质证明,由现场进行试块制作和试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预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试配结果通过项目经理部审核后,提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准许生产。

(3)在施工基础梁时,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有害裂缝的产生,降低水泥水化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4)在施工柱及顶板、梁的混凝土,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早强型硅酸盐水泥。

(1)本工程顶板、梁、柱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地泵浇筑;混凝土浇筑利用塔吊补足浇筑。

(2)在进行柱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40cm)及混凝土振捣时间,杜绝蜂窝、孔洞。留置在梁底部的水平施工缝,标高要严格控制准确,不得有过低和超高的现象,并形成一个水平面,否则造成下一步梁板施工困难,同时影响质量。

(3)梁板混凝土浇筑方向平行于次梁方向推进,随打随抹。梁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浇筑。标高控制:水准仪抄平,把楼面+0.5m用红色油漆标注在柱体钢筋上,拉线控制,刮杠找平标高。

(4)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时,其自由落差不宜超过2m,如高度超过2m,应设串桶、溜槽。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如遇到意外,浇筑间隙时间必须控制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混凝土灌筑完毕。

(5)浇筑每层柱结构混凝土时,为避免根部产生蜂窝现象,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应先铺一层5~10cm厚的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去石子水泥砂浆DB15/T 1214-201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df,以保证接缝质量。

柱混凝土采用塑料布包裹的方法进行养护,模板拆除后马上进行包裹并浇水养护;顶板混凝土采用覆盖一层塑料布并浇水养护。混凝土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1)考虑到管节混凝土的强度在28d已超过C40强度,且混凝土中掺有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有利于抗收缩和温度应力,因此,在后浇带中采用了与管节同级配的混凝土。由于后浇带部位比较关键,养护的施工管理虽与梁柱方法相同,但质量要求却更高。

(2)钢筋的连接形式为了避免钢筋应力对后浇带的影响,引起后浇带开裂。因此,在后浇带施工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采用了搭接电焊连接的形式。

(3)后浇带的施工时间

按常规,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在相邻单体沉降基本稳定,且混凝土完成早期温差及一定收缩(30%以上)后进行,一般不宜少于40d。在单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我们对它的沉降进行跟踪监测,并综合考虑工期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浇带施工。

外架采用双排脚手架,立杆间距1.5m,内外排立杆间距1.2m,大横杆间距

1.2m,小横杆间距3m,操作面小横杆间距1m;与结构拉接点水平间距4m,竖向间距6m。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脚手架根部设通常木枋预制装配工程BIM建模教程.pdf,脚手架距地300mm加扫地杆一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