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_secret

混凝土施工方案_secret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7.0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混凝土施工方案_secret

筑过程中禁止随意加水,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产生。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在混凝土输送泵管上

覆盖麻带,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竖向构件应挂麻袋浇水保养,水平构应覆

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宜分开浇筑T/CHTS 10029-2020 公路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双面焊接技术指南.pdf,可以有效的制止裂缝的出现。

混凝土振捣必须保证其密实性,底板、楼板应采用平板振动器复振。

梁板的底模应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

墙的水平钢筋应设置在外侧,且其间距不宜过大。

出现裂缝的处理办法:分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和贯穿裂缝两种情况。

3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处理:

沿裂缝用二甲笨清洗干净后用配置好的环氧树脂胶(软)涂刷一遍。

用配置好的环氧树脂胶(硬)封闭2遍。

贯穿裂缝:贯穿裂缝必须征求设计意见后请专业公局进行灌浆处理。

4混凝土质量常见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和处理

麻面是结构构件表面上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无钢筋暴露现象。

产生原因:模板润湿不够、不严密,漏刷隔离剂,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未排出,以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把粘浆清除干净,并刷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处理方法:先对模伴表面清理干净再刷脱模剂。

露筋是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

产生原因:浇捣时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或模板湿润不够,吸水过多造成掉角而露筋。

预防措施:混凝土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出后移动。

处理方法: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将孔洞周围润湿,模板支成开口状,再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将孔洞补平,混凝土浇筑后注意养护,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去模板,用凿子将表面多余的混凝土剔除。

蜂窝是结构构件中形成有蜜蜂窝状的窟窿,骨料间有空隙存在。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或搅拌不均,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或浇筑方法不当,或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浆等。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处理方法:用1:2~1:2.5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在抹砂浆前,先用压力水清洗润湿。

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处理方法: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将孔洞周围润湿,模板支成开口状,再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将孔洞补平,混凝土浇筑后注意养护,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去模板,用凿子将表面多余的混凝土剔除。

缝隙和薄夹层是将结构分隔或几个不相连接的部分。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以及混凝土内有外来杂物而造成的夹层。

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缺棱掉角是指梁、柱、墙板和孔洞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

产生原因: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湿润,造成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损坏。拆模过早或拆模后保护不好造成棱角损坏。

产生强度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四个方面造成的。

配合比设计方面:有时不能及时测定水泥的实际活性,影响了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的正确性,另外套用混凝土配合比时选用不当;外加剂用量控制不准,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

搅拌方面:任意增加用水量,配合比以重量折合体积比造成称料不准;

搅拌时颠倒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过短等,造成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现场浇捣方面:主要是施工中振捣不实及发现混凝土离析现象时,未能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

养护方面:主要是不按规定的方法、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妥善的养护,以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的强度(抗压)不应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混凝土前,首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10mm~15mm),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6特殊部位的混凝土处理办法

屋面、空调外机位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并用平板振动器复

振,结构隐蔽前需蓄水养护48小时。

预留管洞处的混凝土处理方法:楼板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预留管洞,管

道安装后如何保证四周混凝土的密实度是保证工程质量大关键。管道安装完成后,将预留洞口四周的松动石子凿除,湿润后用掺加微膨胀剂的C20防水细石混凝土堵实成倒喇叭形状。必须分两次堵实,第一堵至2/3处蓄水湿润24小时后无渗漏在堵下一道,再蓄水48小时检验。

本工程基础底板及转换层的施工须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控制混凝土裂缝产生,混凝土养护采用麻袋覆盖保温养护,并采用电脑测温进行温差控制。

7.1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浇筑厚度、长宽尺寸较大,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时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在其硬化过程中,水泥不断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而混凝土体积大,热量不能尽快散失,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上升。正因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而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由此产生温度应力,当新浇混凝土的强度还不具备抵抗该温度应力时,将产生裂缝。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收缩时,因受基底或浇筑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新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与约束接触处会产生裂纹,甚至可能贯通整个混凝土块体,由此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除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抗渗要求以及混凝土内实外光的常规要求外,最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7.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温度应力;

混凝土内外约束条件的不同引起应力不均;

外界气温变化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

7.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制备

7.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7.4.1机械配备及布置

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泵车数量的安排,应根据本工程施工条件,以减少温

差、薄层连续浇筑,不出现施工冷缝为原则,而搅拌车辆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大于混凝土初凝速度,确保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冷缝。

为保证施工顺利,根据经验数据可知混凝土泵送产量40~60m3/h(平均约

48m3/h)。商品混凝土供应公司供应能力至少在150m3/h以上,考虑一些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正常布置情况西另配备2台混凝土输送泵备用。

7.4.2现场浇筑点的安排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对每个出料口配备振动棒3根,长度8m;每台输

根据上述混凝土供应能力可知每个小时的供应可以满足现场浇筑的需要

7.4.3振捣操作要点

在浇筑过程中,应遵循“同时浇捣、分层堆累,一次到顶,循序渐进”

的成熟工艺。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上一层

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振动器在每一插点上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而过长,引起离析。

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动器来回振动两次,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做到“三

压三平”,先按板面标高用板揪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再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遍,滚压平整,最后在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抹平,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

7.4.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控制

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为保证养护质量,并从经济角度考虑,本工程养护拟采用草袋加塑料膜的覆盖方法进行。

7.4.5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控制及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各阶段、各部位温度

变化,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要对整个底板施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提高测温的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益,本工程将采用温度传感器联电

子计算机的全自动化测温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连续的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自动显示和记录,在整个测温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干扰因素,不需要工人下到基坑中工作,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所测得的温度数据稳定、准确、可靠。

7.4.5.1测温原理:

温度传感器:自动测温的关键部分是温度传感器。它是由硅扩散电阻封闭做成的。它的灵敏度是0.6%/℃,即如其常温阻值是850Ω,而温度变化1℃则电阻值就将变化5.1Ω,并且这种变化的重复性好。这种密封的传感器可以放在混凝土当中,通过耐温导线将其变化的信号引出。

测温原理硬件示意图如下:

7.4.5.2测温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传感器按测温点布置方案,固定在钢筋上;

传感器的两根导线,一根为公共线,另一根为信号线(红色);

6芯电缆线,电缆线通过排线钢管引到计算机控制室。

电缆线的排布应按布点方案,并尽量避免施工损坏和影响施工为原则下

完成测温系统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

在加电的情况下,使用专用检试程序测试每一个传感器的工作情况,要

系统在正式测温之前进行一天的系统调试,使其状态完全满足要求。

运行传感器检测程序;运行系统检查程序;运行测温程序;这些程序能

够运行通过后,系统调试完成,可以投入正式测温运行。

7.4.5.3测温点布置

竖向点布置:竖向测温点布置,应能将混凝土竖向的温度分布检测为原则,一般布置上、中、下三个混凝土内部测温点和一个混凝土表面上控制中的测温点。

7.4.5.4测温时间

混凝土温度从混凝土浇筑到混凝土硬化,有一个从升温到降温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尤其是降温过程,要混凝土内部接近大气温度,往往要有几十天的时间,而实际上测温并不需要测如此长的时间,一般有15~20天就可以了解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为此,测温时间从混凝土浇筑开始,约16天结束,如果此时混凝土与大气的温差还大于20℃,则考虑延长一段时间(3~5天)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7.4.5.5测温线的保护

在测温过程中,测温电缆线的保护是测温成败的关键,这次在底板混凝土硬化后对最下层的支撑拆除,这对测温线是一个比较大的威胁,这在布线走向,外露保护等都要考虑,相应措施如下:

布线尽量少,并且避开最下层支护,从中层支护梁上走过。

对设温布线后,加强作业班组人员保护措施,交底内容为设温走向及传感器的位置,防止人为损坏现象发生。

严禁在外露线区域电焊作业和混凝土浇筑时在设有传感器和电缆线的地方插振动棒。

7.4.5.6温度、温差监测优点

监测速度快,通常用人工检测一遍需一小时的工作量,用计算机技术检测仅需三分钟就可完成,并将经运算后的检测结果以数据及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供阅看及打印;

数据准确可靠,检测数据根据编制程序自动运算,可以消除人工方法监测中可能出现的读数、计算错误与误差,也可消除各测温点检测时间差所带来的检测误差;

可连续不间断检测,人工方法检测通常为间隔2小时或4小时定时检测一次,计算机技术可以做到各测温点近似不间断的联系自动检测,任何时候都可以显示屏幕通过数据及图形了解当时及以前的各测温点混凝土温度与两测温点之间的混凝土温差,并可了解温度、温差变化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内外温差严格控制在25℃以内;

可实施温控报警。在监测软件程序编制中,可设置温差控制报警值(例如22℃),当时测温点的混凝土温差超过控制报警值时,计算机实施声、光自动报警GBT 4604.2-2013 滚动轴承 游隙 第2部分 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向游隙.pdf,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在混凝土中埋设测试元件可以了解测试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应力变化曲线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增长曲线对比可以通过控制温度的方法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深圳地区雨季来临之前施工完底板。

合理进行配合比设计,选择水化热小的水泥、掺加高效缓凝减水剂减少

水泥用量、掺加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采取措施如在浇筑点进行遮挡、堆场进行洒水湿润砂石,降低混凝土的

准备好机械设备的零配件,保证输送泵的正常施工;随时与商品混凝土

供应公司进行联系DB15/T 1394-2018 软件工程项目价格测算规范.pdf,配备充足的搅拌车,保证混凝土供应充足。

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多次表面的收抹处理,减少表面的干收裂缝。

严格按养护方案进行及时的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