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铁跨某高架桥跨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沪杭高铁跨某高架桥跨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60.8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沪杭高铁跨某高架桥跨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腹板及底板底面垂直预应力方向的裂缝

正常受力及施工荷载下裂缝

本段现浇梁不考虑冬季施工,采用自然养护,梁体侧面和底部喷涂养护剂,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

在养护过程中应定时测温,并作好记录。温度计的分布宜在跨中1/4截面、梁端各布置两块,梁端箱内、孔道各布置一块。恒温时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升、降温每小时测一次。

当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试压与梁体同条件养生的试件)的90%之后,龄期不小于7天时A1-A3栋高支模板施工方案,就可以进行预应力束张拉。预应力应下向上由内往外对称张拉。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进行,两端张拉的预应力钢束在预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伸长量基本一致。

张拉千斤顶使用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从新校正。压力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低于1.0级。

3.8.2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千斤顶、油泵等进行配套标定,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计算出张拉过程中各级张拉力与油表读数、伸长值的关系,保证张拉过程中的拉力控制。在使用锚具及夹片前对锚具、夹片的硬度、锚固能力进行送样抽检。张拉设备必须要进行编组,防止不同组号的设备混合。

张拉前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①检查钢束孔道是否畅通:将垫板喇叭口清理干净,查看钢束在孔道内是否自由活动,然后用空压机吹清管道。

②安装锚头和夹片:将钢绞线逐根穿入锚头的孔眼内,然后将锚头顺着钢绞线推至锚垫板处,并靠紧。将夹片套入钢绞线上,并推入锚头的锥形孔中。

③安装千斤顶:将与锚具规格相对应的限位板套在钢束上,并推至锚头处,将千斤顶悬挂在一活动支架上,用两个梳形导向叉,将钢绞线疏分,使钢绞线的分布与千斤顶内的孔眼对准,在每根钢绞线端头均套上一个导向帽壳,使顺利穿过千斤顶盘孔。

箱梁预应力束的张拉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操作,钢绞线张拉以上下左右对称的原则进行。即先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张拉腹板钢绞线。张拉以油压表压力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伸长量从0.2倍张拉控制力开始计数,实际延伸量与计算值的误差范围应小于±6%,若误差超过要求,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在查明原因并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时的理论伸长值为ΔL=PL/AyEg,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张拉时做到孔道、锚具、千斤顶三中心重合。张拉过程中,要及时做好记录,且记录要整齐、准确。张拉的工序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程序如下:

设计图纸бK=1395MPa

张拉前调整两侧钢绞线外露长度,使两端长度基本均匀一致。将工作锚的锚环套入钢绞线束,将钢绞线按自然状态依次顺时针方向插入夹片。用限位板挤推夹片使其进入锚环内,并使其端部整齐,外露长度一致。将钢绞线尾端100mm处绑扎成束,以利千斤顶安装。

安设千斤顶使中线与孔道中线对中,为方便工具锚脱缸,千斤顶预先出顶2~3cm。千斤顶安装完成后把工具锚置于千斤顶后盖,精确对中,钢绞线应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工具夹片安装完成后,用特制的套管挤压工具夹片,使其进入工具锚环内,并使端部整齐,外露长度基本一致。为使工具锚缸离方便,在工具锚夹片与锚环之间垫入塑料布或少量黄油。

为使钢绞线从松弛状态达到受力状态,消除伸长值测量误差,并使同束各根钢绞线受力趋于一致,初始应力值取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0%。当钢绞线张拉达到初始应力值时,松开千斤顶吊绳,使千斤顶自动对中,用略粗于钢绞线的钢管套住钢绞线挤压工具夹片,使夹片紧紧握裹钢绞线,以减少钢绞线的回缩。同时用标定过的钢卷尺或直尺测出油缸外露长度及挤紧的工具锚夹片的外露长度,作好记录。

张拉阶段升压应平稳,升压速度用油泵侧面的节流阀进行控制。当油表指针接近控制应力读数时减缓升压速度,由于预应力筋是自锚,因此严禁超张拉。预应力筋回缩自锚应在油泵停机状态下打开顶部的控制阀(侧面节流阀处于拧紧状态)来完成。锚固结束后测量油缸长度,以便计算自锚阶段的钢绞线回缩量。

开动油泵,打开控制阀及节流阀,使油缸回缩,当油缸外露长度1~2cm时,关闭油泵完成油钢回程操作,卸除工具锚及千斤顶,测量工作锚夹片的外露量,并在距离夹片端头一定距离(2~3cm)处的钢绞线上用石笔划出标记,观察24小时再次测量,以判断钢绞线及夹片的回缩量。

张拉质量要求:实际伸长值两端之和不超过理论计算值的±6%,滑丝、断丝总数不得超过预应力钢丝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一侧。

下列情况出现后需进行处理:锚具内夹片错牙在10mm以上、锚具夹片断裂在两片以上、锚环裂纹损坏、切割钢绞线或压浆时又发生滑丝等。

3.8.4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张拉现场应有明显的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2)安全阀应调整至规定值后方可开始张拉作业,张拉千斤顶升压或降压速度应缓慢、均匀,切忌突然加压或卸载。

3)预应力张拉采用设计张拉顺序两端同步张拉,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保持两端伸长量基本一致,测量伸长值必须两端同时进行。

4)张拉时发现油泵、油压表、千斤顶、锚具等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

5)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弹出伤人。量伸长值或挤压夹片时,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

6)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7)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

8)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9)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在张拉工作完成两天内进行管道压浆。管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水泥浆强度不得小于40MPa。

净水灰浆标号不低于4号;

为减少收缩,可掺入0.01%水泥用量的膨胀剂,水泥浆的自由膨胀率为5%;

压浆稠度为12〞~18〞。

孔道在压浆前在锚头上装封锚堵帽,并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粉渣等杂物,保证孔道畅通。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缓慢均匀进行,当孔道另一端冒出浓浆后,保持0.5~0.7MPa的压力2分钟以上,确保管道内水泥浆饱满密实,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后堵孔,压浆结束。压浆工作要一气呵成,中间不得停顿。压浆完成后,应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将梁体砼做凿毛处理,设置钢筋网,浇注封锚砼。浇注封锚砼时应核对梁体长度,确保梁间缝隙尺寸及伸缩预埋件的安装准确,并加强振捣,以确保砼质量。

3.8.5实测及理论伸长量计算:

钢束总伸长=两测伸长值之和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ΔL(mm),可按式计算:

式中:ΔLl——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

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注意事项:与注浆孔连接时,连接处必须扎紧不漏气;排气口压力不得大于1.1倍大气压。

原则上从一端向另一端压浆,当管道较长时,在管道中设置三通,从一端压浆至三通出浆后,再从三通向另一端压浆,依次循环压浆。

(1)用空压机吹净管道内积水。(2)检查压浆用的材料是否齐全充足。 (3)检查设备、工具是否配齐,性能良好。(4)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安全设施是否有效。

3、 割束和封锚 1)割束方法     (1)、钢绞线割束在张拉完成后进行,割束必须用砂轮机锯割,不能用电弧或气割烧割。     (2)、割束的要求:     钢绞线余留长度L>35mm。封锚时必须将锚下垫板及夹片、外露钢绞线全部包裹,覆盖厚度大于15mm。 2) 封锚

(1)、封锚前应先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凿毛,然后按图纸要求布置钢筋网,浇注封锚砼。

(2)、封锚砼标号应符合规定。

3.8.7预应力筋的加工及安装施工注意事项: 3.8.7.1使用原材料的注意事项     1)预应力钢筋应进行验收,验收包括:    (1)质量证明书(2)包装标志是否齐全正确(3)是否有损伤,油污,锈蚀(4)应对钢材进行原材料检验     2)夹具、锚具进场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对其力学性能应根据供货情况确定是否复验。    3)钢绞线在装卸中应尽量避免碰伤外包装,有效地采取防雨措施,存放应放在枕木上。

3.8.7.2管道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在制作及管道输送过程中,注意轻放,避免挤、碰变形、开裂,并保证尺寸。     2)管道存放要顺直,不得受潮和雨淋锈蚀。     3)要准确按照设计标高放置,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安放后的管道必须平顺,无折角。    4)施工中人员,机械,振动棒等不得碰撞管道。    5)管道接头要连接牢固,密封压浆管道要顺直畅通,分级浇注的砼,在每次浇注时,均应仔细检查管道的密封强度。 6)接头长度以5d为准,并用胶布缠紧,钢带平顺,不得翘起。 3.9.7.3穿束和高强预应力筋的埋设注意事项     1)整盘的钢绞线要安放在专用线盘上固定后,方可解捆散盘。     2)切割钢绞线时应在切割处两边用铁丝扎好,以防散头。     3)预应力钢筋如有弯曲应校正,如有碰伤或缺陷应切除。     4)预应力在使用前必须清除泥土、油污,干净后方能使用。     5)预应力钢绞线和高强钢筋下料应用砂轮机切割,严禁电气焊进行切割,切割后应磨平去毛刺。     6)预应力钢筋的固定端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螺母垫板和波纹管道严格固定在一起。     7)预应力筋的下料应严格按规定长度下料,同时要考虑节段施工中临时加长部分以便整束牵引而必要的加长尺寸。 3.8.7.4张拉工序的注意事项     1)为确保预应力张拉力的准确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检查校正,检验的周期为6个月,或200次为一周期,若施工中发生下列情况应重新校验。     (1)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束突然断裂;     (2)千斤顶发生故障严重漏油;     (3)油泵压力指针不能退回零点;    (4)油泵车倒地或重物撞击油压表。     2)任何时候千斤顶、油泵,油表必须配套,指定配套使用,不得更换变动。     3)按设计要求,应做管道摩阻试验,以修正张拉力。    4)当砼强度达到45Mpa以上时方可施加预应力。     5)按张拉要求认真作好记录,并应当场计算,如双控伸长值超过规定值(±6%)则应暂停,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3.8.7.5 压浆工序的注意事项    1)预应力钢材张拉后应尽早压浆,应在48小时内完成,如情况特殊不能及时压浆者,应采取保护措施,保证锚固装置及钢绞线不被锈蚀,以防滑丝。     2)压浆要注意尽量避免高温时间进行,拌制的水泥浆温度<32℃,水泥浆的延续时间应控制在30-45min之内。搅拌好的水泥浆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灰浆卸出之前不得投入未拌和的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浆体配比。严格控制用水量,否则易造成管道顶端空隙。

3)对未及时使用而降低了流动性浆体,严禁采用加水的办法来增加灰浆的流动性,配制时间过长的浆体不应再使用。

4)压浆要注意是否有串孔现象和漏浆发生。     5)压浆泵的压力要逐渐加大,加压速度不能过快。压浆过程中出现异常,如管道堵塞,机械故障不能继续压浆时,应立即用清水将管道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并用空压机吹干积水。     6)操作完毕后机具和现场应及时冲洗干净。

7)每条孔道一次灌注要连续完成,灌注完一条孔道换其他孔道时间内,继续启动灌浆泵,让浆体循环流动。

8)压浆顺序按照先中间孔道后两边孔道、先下层后上层的原则进行。     9)填写压浆原始记录要及时、认真、整洁,试件要按规定制取。

3.8.7.6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3.8.7.6.1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

①、现象:张拉过程中锚环突然抖动或移动,张拉力下降。有时会发生锚环与锚垫板不紧贴的现象。

②、原因分析:锚垫板安装时没有仔细对中,垫板面与钢绞线不垂直,造成钢绞线内力不一,当张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力线调整,会使锚环突然发生滑移或抖动,拉力下降。

③、预防措施:锚垫板安装应仔细对中,垫板应与预应力的力线垂直。

④、治理方法:另外加一块楔形钢垫板,楔形垫板的坡度应能使其板面与钢绞线垂直。

3.8.7.6.2锚头锚垫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①、现象:预应力张拉后,锚垫板下及两侧混凝土变形开裂。

②、原因分析:锚垫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注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面积不够。

③、预防措施: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张拉预应力。

④、治理方法: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

3.8.7.6.3滑丝与断丝

①、现象:锚夹具在预应力张拉后,夹片“咬不住”钢绞线,达不到设计张拉力;张拉钢绞线时,夹片将其“咬断”,即齿痕较深,在夹片处断丝。

②、原因分析:锚夹片硬度指标不合格,硬度过低,夹不住钢绞线;硬度过高则夹伤钢绞线,有时因锚夹片齿形和夹角不合理也可引起滑丝或断丝。

③、防治措施:锚夹片的硬度除了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在现场应进行复验。钢绞线的直径偏差、椭圆度、硬度指标应纳入检查内容。如偏差超限,质量不稳定,应考虑更换钢绞线的产品供应单位。若滑丝不超过规范允许数量,可不予处理,若整束或大量滑丝和断丝,应将锚头取下,经检查并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

3.8.7.6.4预应力孔道线形与设计偏差较大

①、现象:最终成型的预应力孔道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

②、原因分析:浇注混凝土前,波纹管没有按规定可靠固定,波纹管被踏压、移动、上浮等,造成制孔变形。

③、预防措施:要按设计的预应力钢筋定位网坐标准确加工定位网,并与梁体钢筋连接,确保定位钢筋网坐标准确。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保护波纹管,不得踩压,不得将振动棒靠在波纹管上振捣。采用钢筋定位网防止钢绞线在混凝土未凝固前上浮。

3.8.7.6.5预应力损失过大

①、现象: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钢绞线松弛,应力值达不到设计值。原因分析: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钢绞线的松弛率超限。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便小。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钢绞线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锚固时钢绞线回缩量过大。

②、防止措施:检查钢绞线的实际松弛率,张拉时应采取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制。事先校正测力系统,包括表具。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钢绞线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树脂或高强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测量锚固时钢绞线回缩量,超标部分可通过调整应力补偿或更换千斤顶限位板。

3.8.7.6.6预应力孔道注浆不密实

①、现象:水泥浆从入口压入孔道后,前方通气孔或观察孔不见有浆水流过;或有的是溢出的浆水稀薄。钻孔检查孔道中有空隙,甚至没有灰浆。

②、原因分析:灌浆前孔道未用高压水冲洗,灰浆进入管道后,水分被大量吸附,导致灰浆难以流动。孔道中有局部堵塞或障碍物,灰浆被中途堵住。

③、防治措施:孔道在灌浆前应以高压水冲洗,除去杂物、疏通和湿润整个管道。配置高质量的浆液。

3.8.7.6.7预应力孔道灌不进浆

①、现象:灰浆灌不进孔道,压浆机压力却不断升高,水泥灰浆喷溢但出浆口未见灰浆溢出。

②、原因分析:管道或排气孔受堵,波纹管内径过小,穿束后管道内不通畅,浆液通过困难。孔道内落入杂物。

③、防治措施:用高压水多冲几次,尽可能清除杂物。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构件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拆模作业。

模板拆除时应缓慢匀速进行,并有专人指挥,拉出后应及时拆卸并清点各种配件。侧模及端模拆除时通过顶压机构使侧模脱离梁体,再通过卷扬机滑到相应的位置上。

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应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板零部件,如有缺损及时补齐,以备下次使用。并根据消耗情况酌情配备足够的储存量。

4.1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

(2)、健全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要进行“三级教育”和“三工”教育,单项工程开工要对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工区每月要召开一次安全总结分析会,班组每星期对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做到人员、时间、教材和内容有保证,记录清楚。 (3)、各施工班组在单项工程开工前,要对担负施工的员工进行一次技术交底,明确交代安全注意事项,使员工做到心中有数。 (4)、凡是从事特种作业(起重、登高架设作业、电焊、电工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劳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5)、凡是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必须按工种规定配发和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6)、各类施工人员都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无违章行为。。 (7)、单位制定有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8)、现场有清晰、醒目的安全生产标语、警示标志等宣传标志。 (9)、施工场所危险部位有安全警示牌,夜间设有红灯。 (10)、施工人员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易滑的硬底鞋上班和酒后上班及上班时嘻笑打闹。

4.2膺架支架施工的安全技术标准

(1)、钢管立柱安装的安全基本要求。

A、作业平台有足够的面积,脚手架必须达到稳定、坚固,保证在各种荷载和气候条件下不产生变形、倾斜和摇晃。

B、使用的材料规格和型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C、搭设结构符合规定,脚手架杆件连接处要固定牢靠。

D、作业层脚手板要铺满、铺稳,绑扎牢固,无探头板。

E、必须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防护栏,安全挡板以及安全网等。

F、钢脚手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防触电措施和避雷装置。

(2)、膺架梁、支架的架设与拆除

A、梁、架的底脚必须固定牢固。

B、拆除梁、架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C、拆除里梁架人员进入作业区后,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D、拆除梁架要统一指挥,上下应动作协调。

(3)、高处作业的规定:

凡是离地面2m以上的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不适宜高处作业的人员,如患有精神病、高血压、严重贫血、颠痫、眩晕、心脏病等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B、作业人员上下脚架要安设爬梯,不得攀登脚手架上下,更不允许乘座非乘人的升降设备上下。

C、脚手架临空处应设置栏杆或挂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D、安全网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E、高处作业区的风力为六级(包括六级)以上时,在攀登和高处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严禁在腰间佩戴安全带,而不在固定的设施拴挂钩环。

F、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G、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

(1)、焊接工作开始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如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是否有损坏的地方,焊机的外壳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点接触是否良好。不允许未进行安全检查就开始操作。

(2)、在狭小空间内工作时,为防止触电,必须穿绝缘鞋,脚下垫有橡胶板或其他绝缘衬垫,最好两个轮换工作,以便互相照看或监护。

(3)、身体出汗后而使衣潮湿时,切勿靠在带电的钢板或工件上,以防触电。

(4)、工作地点潮湿时,地面应铺有橡胶板或其他绝缘材料。

(5)、在带电情况下,为了安全,焊钳不得夹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将焊接电缆挂在脖,颈上。

(6)、推拉闸刀开关时,脸部不允许直对电闸,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烧伤面部。

(7)、在改变焊接接头,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更换保险装置,焊机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或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以及工作完毕或临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

(8)、运行中的压力容器、管道或受力构件上严禁施焊或切割。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9)、储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将残留物清洗干净,打开孔盖,方可进行。

(10)、施焊、切割完毕应检查操作场,确认无起火灾迹象后,方可离开现场。

(11)、在高处进行电、气焊作业时,下方不得有易燃物。

(12)、搬运氧气瓶时不得剧烈震动和碰撞。

(13)、严禁将氧气瓶同易燃、易爆、油脂及带油污的物品一起存放和运输。其距离不得小于10m(明火也一样)。

(14)、不得用明火检查氧气瓶是否漏气。

(15)、严禁使用不可靠安全装置的乙炔发生器。

(16)、移动式乙炔发生器不宜在室内使用。

(17)、严禁将移动式乙炔发生器放在锅炉房及制氧机、空调机等的吸气口附近和高压线下方作业。

(18)、乙炔发生器冻结时,严禁用明火烘烤。

4.4预应力工程中的安全措施

(1)、在各工序施工前,所用的机具和支架必须仔细检查,确认无问题方可进行操作。

(2)、张拉工作属高空作业,必须按高空作业要求,实施安全措施。事前对脚手架等进行检查且带安全带,设置安全网。

(3)、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严禁有人站立、穿行,不得堆放重要物品。

(4)、张拉工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提醒注意。

(5)、应配置对讲机,保证两端张拉及时联系。

(6)、长束整捆穿束时,必须保持两端平衡以免偏载,并要检查穿束架,放束架等是否牢固、安全。

(7)、张拉人员,压浆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具。

(8)、张拉后的钢筋管道压浆前严禁碰击,踩踢,压浆时也要避开钢筋端部,以防钢筋突然断裂伤人。

4.5支架搭设及拆卸作业安全措施:

⑴、作业现场应设安全防护网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高支架两侧采用安全立网完全封闭,在过车通道下面挂设防护网,防止作业时的掉物。

⑵、大雾、大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支架上的高处作业。雨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⑶、高支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配挂好安全带。为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架,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⑷、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和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⑸、作业人员应佩带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⑹、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⑺、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⑻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措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⑼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梁部施工使用从事桥梁作业多年的专业队伍与技术管理人员,采用标准工法、实行规范化作业。

(1)、箱梁模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根据设计图进行必要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2)、模型拼装时必须吻合密实,并认真检查接缝处板面平整度,用角磨除锈机认真清除面板上的浮灰,然后均匀地刷上脱模剂。

(3)、拼装好后必须用标定后的钢尺认真测量各处尺寸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拆模时间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砼实际强度报告决定。

(1)、到场的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批堆放、且存储在高于地面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物上并尽量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和不暴露在可使钢筋生锈的环境中。

(2)、机械接头时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工人培训上岗。

(1)、梁体砼所用的粗、细骨料、水泥、水及外加剂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具备相关的试验报告。

(2)、砼每盘用量必须严格过磅,粗、细骨料其精度需达到2%,水、水泥、减水剂允许误差为各自重量的±1%。

(3)、不允许用加水或其他办法变更砼的稠度,浇筑时坍落度不在规定界限之内的砼不得使用,砼拌和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4)、连续梁梁体砼采取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连续浇筑。浇筑时以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各部位。

(5)、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钢材锚固端以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注意振捣。

(1)、施加预应力前,对砼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尺寸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低于设计标号的90%。

(2)、穿束前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位置正确,孔道内畅通、无水分和杂物。浇筑砼前穿束的孔道,在可能条件下,在管道安装后、浇筑砼前检查预应力钢材是否能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3)、预应力钢材可分批、分段对称张拉,其张拉顺序符合设计规定。曲线预应力钢材或长度≥25m的直线预应力钢材,宜在两端张拉。两端张拉一束预应力钢材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4)、预应力钢材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1)、压浆时必须根据试验室交付的配合比资料拌制水泥浆,且压浆机必须以0.7Mpa的常压连续进行作业。 (2)、压浆水泥砂浆,水泥浆的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 (3)、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30~45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经常搅动。 (4)、压浆前,须将孔道冲洗洁净、湿润,如有积水用吹风机排除。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由最低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除。 (5)、压浆缓慢、均匀地进行。比较集中和临近的孔道,宜尽先连续压浆完成,以免串到临孔的水泥浆凝固、堵塞孔道;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畅通。

(6)、压浆后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及时处理纠正。 (7)、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砼温度不低于+5℃,否则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1、项目部与协议队伍签订文明施工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与责任心。

2、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3、施工期间,及时对施工机械车辆道路进行维修,确保晴雨畅通,为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4、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得超限;车辆轮胎及车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保证道路的清洁。

5、易燃易爆附近严禁烟火,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乙炔和氧气存放时必须封闭隔离,施工期间距离在5m以上。木工加工间以及木料堆放场等场所,必须配全备足各类相应有效的灭火器材。砂石分类堆放成方,施工机具、器材等集中堆放整齐。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要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做好防盗窃工作,落实各种防范措施,预防各类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确保在施工地区内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8、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及所在地区村委会和乡、镇、村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争取村委会和各行政管理部门支持,自觉遵守各项合法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规定,搞好文明共建工作。

1、项目部高度重视既有道路交通的保畅问题,由专门负责组织协调道路交通问题,与当地交通部门联系,及时处理施工与交通的相互干扰问题。

2、修筑临时便道,施工车辆尽量减少占用既有道路,防止因施工车辆占道堵塞交通。

3、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管段内既有道路的清扫和洒水等维护工作,确保既有道路安全畅通。通车路段的路面应经常清扫干净,防止车辆碾压土石伤人或雨后泥泞影响通车。

5、公路施工点前后安置必要、明显的行车标志、警示标志。会同当地交警部门一道,指派专人负责对重点路段的交通值守,并配齐对讲机、信号旗、警戒标志等,确保把社会车辆的通行放在首位。

6、运输车辆行驶必须严格遵守公路交通规则,途中如制动、转角器、喇叭、灯光发生故障时或雨雪天雨刷器发生故障时,应停车修复后,继续行驶。

7、施工车辆均安装倒车警报器,倒车时必须了解车后道路及环境情况,确知倒车的稳妥范围后,方可倒车,在场地狭窄,人员、车辆众多地段,由道路巡视员指挥,严禁长距离倒车。

8、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为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⑴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严禁穿硬塑料等易滑鞋、高跟鞋。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梁体翼缘板外侧边缘位置,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安全网。

、所有操作层均张挂两道安全平网。

⑵、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项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堵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在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杆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出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管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⑴、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期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除下的物料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向下丢弃。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防碍通行。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吊运一切物料部必须由经过上岗培训的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蓝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DB3201/T 258-2020标准下载⑵、发生物件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件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件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项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堵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在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DL/T 1766.3-2019标准下载,创伤处用消毒的纱杆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③、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机械伤害、起重吊装伤害已排在“四大伤害”之中。应引起安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机械伤害事故原因随比较复杂,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按机械的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危险环节和重点部位,不妨把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