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围堰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9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围堰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4.2提供的勘测基线控制点(网),水准点。

2.4.6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4.7陆上地形测量

精确测量施工区域控制边界的坐标,并按10m×10m方格网使用水准仪进行原地面高程测量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测量资料与设计图纸核对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监理工程师核验后作为施工依据。

2.4.8沉降及位移观测

本工程为软基加固,必须在软基加固范围以外、地基稳定的位置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施工过程中应在加固区内按设计图纸设置沉降盘和监测仪器,定期观测。观测资料要及时分析,指导施工。

2.4.9测量资料管理

测量资料包括控制点交接验收及复测资料,施工控制网测量及验收资料,施工放样记录、施工及竣工测量记录,沉降观测资料、测量仪器的鉴定资料等。

所有测量资料均应用不能擦去的墨水书写或打印,所有记录、计算资料均应有校核。

需要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备案的测量资料应及时报批、报备。除监理工程师有特殊要求以外,所有测量资料均应按照质保体系中相应的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为本工程配置的主要测量仪器见附表。

根据目前现场情况,我部准备组织机械各个区域同时展开施工。在正式展开施工后,必须配合检测单位做好检测工作,以及区域的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设计要求,区域分为7个部分,夯后标高控制在+5.1,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1)、Ⅰ区采用3000KN.m强夯置换法结合平锤(3000KN.m、2000KN.m)强夯,满夯1000KN.m3遍处理,夯前推平场地回填开山石料。第1遍单击能量采用3000kN.m置换,第2遍单击能量采用3000kN.m平锤强夯,间距均为5m*5m,最后两遍1000KN.m普夯。

(2)、Ⅱ区采用施工方法同Ⅰ区。

(3)、Ⅲ区采用平锤强夯结合满夯法,一二遍3000KN·m平锤置换,+1500KN·m普夯三遍,1000KN·m普夯二遍,平锤强夯间距均为4m*4m。

(4)、Ⅳ区采用施工方法同Ⅲ区。

(5)Ⅴ区采用两遍2000KN·m平锤强夯,间距为4m*4m,1000KN·m普夯三遍。

确定试夯范围后,用钻孔和动力触探等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夯前检测。

检测表层填土厚度、物理指标与浅层淤泥的强度,对比前后处理效果。

(1)、地基处理施工之前首先要清理掉影响施工的地表障碍物。强夯、砂井及排水板施工场地应于施工前平整并能承受机械重量。各施工区域施工前精确测量施工区域控制边界的坐标,并按10m×10m方格网使用水准仪进行原地面高程测量,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设计审核,经监理工程师、设计核验后作为施工依据。强夯施工应预先估计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平均地面变形,并以此确定夯前地面高程,然后用推土机平整,复测场地标高,满足设计起夯面标高要求后,用全站仪向施工场区内引测施工图角点控制坐标,经监理工程师验核无误后,再按施工图布置夯点,并标出夯印。

(2)、按照设计要求配合监测单位埋设监测仪器(测斜仪、孔隙水压力计以及沉降标的埋设),及时监测强夯对地基隆起、位移、沉降等影响,单点夯应监测地表位移(竖向、水平)、深层沉降、每击夯沉量、测定夯坑深度及口径,测定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与时间关系,振动影响值与范围。群点试夯监测内容除上述外,应计算各遍推平夯坑填料量,以便正式施工调整预留下沉量及校核加固效果。我部将在单点试夯前距夯点夯锤直径3倍范围内每米埋设1根桩,并配备测量仪器(水准仪、全站仪、钢尺等),及时监控夯坑隆起、夯坑直径深度及地表沉降等,并通过数据记录及时汇总汇报。测试点分布应包括夯点及夯间。同时做好仪器的保护工作。综合考虑工期及试验监测效果,我部准备每遍夯点选择1~3个夯点做监测,为大面积施工做好准备。

(3)、做好排降水工作,加固过程中应当设置临时排水措施,备好水泵等排水设备,场区设最小横向排水坡和足够的纵向坡,以防止凹塘积水.两侧设置顶宽2m、底宽1m、深度2m,坡度0.5%~1%的两端设临时集水井的临时排水沟(集水坑定时抽水,保证施工区域无存水);尤其是雨季施工,夯后及时回填夯坑,为保证施工进度,在施工现场准备足够的塑料薄膜用于作业面覆盖。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准备薄膜覆盖一到二天的工作场地,雨后根据覆盖场地土的含水情况确定能否立即开展施工,以便缩短雨天影响。

3.4、控制标准及技术要点

(1)强夯控制标准:单点夯击次数应通过试夯确定,其控制标准为每遍夯点夯击次数不少于15次,以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为控制标准为:单击夯击能小于3000kN.m时为50mm;

强夯技术要点:先单点试夯,再群点试夯的方式进行,即在单点试夯时要测量每一击的夯沉量通过夯沉量与夯击能关系确定单点夯击次数和夯入度,接着再进行群点试夯;夯坑需补料时,对供料自卸卡车做好统计,做好补料数量统计,为加强夯点补料控制做依据;每遍夯后将夯坑推平,根据试夯前后地面沉降量计算有效沉降量。

⑴、我部准备夯机5~7台,2个置换锤36.8t、点夯锤30t、22.2t、10t等五个,强夯分区施工。强夯主机和夯锤就位后,要对夯锤的落距进行测量,并采取措施,使其在夯击过程中的设计起吊高度不变,确保每击均能达到设计单击夯击能,同时测量就位后的锤顶面标高和地面标高,锤顶面至自然地面的高度,为计算每击的夯沉量和夯坑深度提供方便。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后自动脱钩,夯锤夯击地面,测量夯锤顶面标高,减去夯锤就位时的顶面标高就是第一击的夯沉量,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达到控制标准后,停止夯击,进行移位。移位时,应先将夯锤起吊一定高度,使锤底与夯坑底面脱离,但不能离开夯坑,主机后退一定距离,再起吊夯锤,靠惯性使锤移动到下一夯点,此时应立即脱钩,随时调整主机位置,使主机的吊杆、门架和夯锤保持最合理的受力结构状态,再起吊夯锤,进行夯点施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第一遍夯点全部完成。每遍夯点施工时应先将上一遍夯坑回填,并平整达到强夯主机安全行走条件。施工方法与第一遍完全相同。满夯施工时,仅控制夯击数、夯锤落距和夯印搭接情况即可。

⑵、考虑到施工地质情况,除置换法不必考虑孔隙水压力消散,其余都必须考虑间歇时间,两遍夯击的间隔时间以超静孔压完全或基本消散为控制标准,现场施工取超孔压消散80%以上的时间,预计为8d左右。

3.6强夯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监测

如相邻施工区域有建筑物,施工前对相邻建筑物(围堰、挡浪墙、护面结构等)做好控制点,并对控制点做好夯前详细测量,必要时设减震沟。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测,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工,由业主、监理施工、设计共同协商。

(1).强夯施工结束后间隔2~4周后(孔隙水压力消散后)方能进行检验;

(2).采用大压板载荷试验检验地基承载力。

(3).地基处理前后根据土层特性采用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等原位试验方法,检测表层填土厚度、物理指标与浅层淤泥的强度,对比前后处理效果。

对于采用强夯置换桩的区域,检测置换石墩的体形与深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以及桩体下部与桩体间淤泥强度。

3.8试验机械配备的选择

试夯选用2台50t履带式起重机配备夯锤4个。

36.8t、35t、30t、22.2t、10t

试夯时,配备安全员一名、起重工两名、吊车司机两名。

(1)所有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三必须”、“五不准”。

(2)机械操作人员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机械的安全装置(含钢丝绳、滑轮、脱钩器等),确保性能正常,安全可靠,方可作业。

作业现场要有专人指挥,禁止混岗作业或交叉作业,在夯锤、振动锤起落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躲在吊机后侧或安全区域,测量、填料等辅助工作需停止作业。

(3)现场测量人员需在吊钩降落停稳后方可进行测量,挂钩人员要待测量人员撤离后方可趋前挂钩。配合填料的设备在填料结束后需撤离至夯锤点20m之外处。作业中如果脱钩器失灵,夯锤不能自动脱钩落地,任何人不得从吊臂、振动锤和夯锤下走动、停留。

(4)作业中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如自然光线不足或夜间作业,应设置足够的照明。

(5)如遇雷雨天气,要停止强夯、插班作业。处于旷野或雷电暴露区的人员,雷击时来不及掩蔽,要尽量将身体放低,双手抱膝,埋头曲身,双脚相并蹲下。靠近金属框架的人员,应与这些物体的距离保持在2米之外。台风期间,项目部须与海事部门、防台指挥部、气象台保持联系,及时获得最新信息和紧急情况时求得帮助。台风到达前,视情况对工程进行临时加固,在防台风期间,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机械舶等要加强检查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6)作业结束后,所有机械需停置在安全位置。

(7)试夯过程中,在危险区域内拉设安全旗绳,专职安全员在现场

负责,确保在起吊过程中没有人闯入危险区。

5.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5.2.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公司负责统一协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项目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

5.2.3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做出迅速反应,果断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上级单位根据事故情况做出判断,决定响应行动。

5.2.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与日常演练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项目经理部的专业医务人员通过板报定期宣传普及知识,重点是培训班组安全员及全体员工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工作。

5.2.5采集信息,科学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多元化获取事故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能力。

5.3.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从事强夯及排水板的风险特点如下:

5.3.2施工集中,工期紧,机械设备多等,施工人员要随着施工的进程进行作业,不安全的因素随时都可能存在。

5.3.3露天作业多。受到施工环境以及季节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容易造成一定的隐患。

5.3.4手工操作及繁重劳动多。建筑机械化施工的比重虽逐渐增大,但个别施工工艺还是相当落后,手工操作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劳动强度大。

5.3.5安全因素识别

5.4.1应急组织体系

GA 1277.3-2020 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3部分:音视频聊天室服务5.5、施工HSE管理方案

 强夯、砂井、排水板作业班组必须设立班组专职安全员(李德旺),负责强夯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办公室将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现场施工进行检查。

 安全办公室安全员李德旺负责现场安全巡查。

 检查内容:安全帽佩戴正、施工人员在安全距离、机械防护措施完好、班前会记录。、机械检查记录、防振措施实施情况。

本试验工程是保证后序施工顺利进行,并为其提供重要施工参数的关键。我部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DB52/T 1513-2020 高速公路交通自动气象站(点)建设规范.pdf,合理组织人员设备,做好试验区施工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