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4.9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商品混凝土从搅拌站至施工现场不得超过1小时。

2、钢筋笼起吊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平稳,保护钢筋笼质量。

3、施工用焊条严禁受潮,必须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某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secret4、完工后的桩位必须加以保护。

业主项目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高质量,低消耗,工期短的要求,如何能更好地降低成本,关系到建设目标能否达到,为降低本工程成本,拟采取以下措施:

1、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安排均衡合理的施工顺序,强化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平,减少周转,加快施工进度。

2、节约采购成本,加强半成品验收,组织质优价廉的钢筋、商品砼、及其它材料进场。

3、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杜绝因质量问题产生的返工出现浪费,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十二、竣工技术资料要求

为保证施工中的技术资料真实、完整,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应认真填报、收集、整理技术资料,为工程竣工质量评定提供依据,竣工资料要求如下:

2、图纸会审纪要、技术交底

3、设计修改、变更通知

4、施工组织设计及报审表

5、桩位定位测量放线图及报审表

7、钢材试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8、水泥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通知、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

9、灌注桩施工记录(试桩、工程桩记录)

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报验申请表

12、桩基静载试验报告

13、桩基声波透射法试验报告

15、桩基工程验收证明文件

16、其它应归档的文件

十三、拟投入的人力、机械设备

1、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全面负责合同范围内工作

全面负责施工、测量工作

全面负责施工、测量工作

2、主要机械施工设备表

钢筋笼制作、接桩、设备维修

十四、施工安全保证方案

(一)、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施工现场安全工作达标率100%,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6%以内,重伤死亡事故频率控制为零。创安全文明工地。

(二)、安全生产制度保证措施

公司在多年的施工中,建立了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从公司到项目部级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伤亡控制指标和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并对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和落实。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与“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规定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在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定的经济责任目标书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生产指标,并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进行奖惩。 (3)项目部应配齐国家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管理规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本工程严格按相关安监部门要求配备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加强管理,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建立并保存在建筑施工中所开展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性分析、技术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劳动安全监察通知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活动纪录,为纠正不合理措施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1)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对本工程进行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项目部每半月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由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组织各相关人员对工地进行隐患清查,公司质安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各种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整改后由相应安全部门进行复检验证。

(2)专业性检查:由公司安全、设备部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器设备等进行单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3)安全员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施工员在检查生产时检查安全;各班组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为防止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节前、节后纪律松懈,思想麻痹产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检查活动;充分做到层层设防,级级把关,搞好安全工作。

(1)按照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严格地执行安全规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组织进场的操作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提高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各专业操作班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安全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和对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事故是血写的教训,通过有针对性、生动鲜明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员工印象深刻,牢记不忘。

(3)做好新入场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三级安全教育由技术、安全部门配合组织进行,从公司、项目到班组层层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建立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卡,将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存档备案。

(4)安全技术教育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建立班前活动制度,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5)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1)常规操作要求、施工规范要求;

2)根据具体施工内容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3)按有关施工安全操作的要求,对关键工作实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如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安全使用等。

(三)、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1)现场环境要求及“三宝”利用

施工现场张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标牌、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正确配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按要求系好安全带。凡衣冠不整、穿拖鞋者一律不许进场,对发现违规者予以罚款处理,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做好防火、防盗、防雨措施及季节性施工准备及劳保用品的分发工作,对于不能满足作业照明要求的场地应及时架设照明灯具。

认真执行“三相五线制”及一机一闸一柜制,所有开关箱柜,配电柜按规定上锁,非专业人员严禁搭接电源。

电源设备及配电箱、柜,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严禁裸线、裸闸存在,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1)根据临时用电布置,架设好施工用电线路。

(2)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3)各种用电设备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并在配电箱内标明用电设备名称。

(4)架空线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严禁随意架放上,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建构筑物等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5)配电箱、柜统一采用铁制配电箱,箱中导线的进线和出线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有进出线路,并注意其防雨。配电箱、柜要上锁,钥匙由现场电工保管,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现场设二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6)电气设备的安装、拆卸、修理由电工专人负责。

(7)随时检查电缆电线等是否漏电,漏电水泵在未修好之前一律禁止使用。

(8)对配电柜、配电箱电气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停电和送电必须专人负责。

3、主要工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桩机进场前应按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0kpa(桩机满荷载时)的要求进行压实和平整,其坡度不应大于20。启动电流应大于400A。

(2)桩机操作人员应不少于6人(含值班人员),并配备适当辅助工种人员。

(3)场地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所需要的料场及作业场地,及与周边建筑保持相应安全距离。

(4)设备安装前应检查钢绳和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前方须留有充足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并在桩机后方配置适量配重。

(5)每日工作前应检查机械各部位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出现部件连接松动,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液压系统各部件是否松动漏油,油箱内液压油、各润滑部位润滑油是否足够,各卷扬机刹车是否灵敏可靠。

(6)作业过程中,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桩机作业、起重吊装等各工种应设专人指挥,做到信号(手势、旗语或哨音)清晰、准确。

(7)夜间施工须合理设置充足照明,且不影响操机人员视线。

(10)吊机吊臂前倾不得低于750,后倾不得超过900,桩机行走时须保持桩机底盘水平,塔架前倾不得超过50,后倾不得超过30。

(11)桩机运转时,应防止电缆线排序混乱与机械自身发生碰挤;电缆接头、油管接头、易碰撞和摩擦处,应加套或用护管保护,并设置防脱装置。锤头电缆应设置导向固定装置。

(12)如发生机械故障,未查明原因前严禁强行启动。桩机作业时,8m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或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应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操机手应随时观察桩机电流,当发生压桩力巨曾,电流升高至180A以上时,应检查配送电压和电气元件及配电线路工作状况是否正常,并采取慢压或停压等相应措施降低桩机负荷。

(13)刚性导杆需连接时,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部位应加焊加强筋板。

十五、危险源识别、控制方案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哪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替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根据施工现场条件、机具设备及施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将危险源划分为:

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储存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

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动设备、坡道

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高度差大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

桩机行走及施工现场地硬化处理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严格按照桩机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对场地进行铺垫压实

施工现场运行的车辆对人和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

限制进出场车辆时速;卸料时由专人进行引导指挥

机械设备的驱动装置和转动部件故障或防护缺失造成对人的伤害

对机械设备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不带病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

违章操作造成起重机械的失稳或起吊物失控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专人监护起吊作业

电器原件失效或违章作业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及时更换失效原件;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及用电线路;焊工作业场所严禁堆放可燃物;施工现场危险源部位配备匹配的灭火器

严格按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配带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

本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控制、隔离、防护、监控等。

(2)人行为控制: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诱发作用。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操作失误,指挥失误,主观判断失误,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防护装置等。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意识中安全最重;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3)管理控制:管理上认真落实制度、执行制度。严格检查危险源状态,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以制度来弥补施工现场人员主观经验和判断的不足。最终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发生机率,保证人员安全及设备完好的安全生产目标。

十六、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提高项目部对本工程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救援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理、救援技能和素质,确保在各种突发事故中能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应急救援工作,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周围人员做好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或降低事故危害后果,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的技术准备,人力、物资准备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影响,施工人员可能发生安全危险源(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火灾、中毒)而制定。本方案立足于工程项目部的自援自救和公司的援助,以及工程所在地政府,社会资源的救助。

(三)、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现场处置措施

1、周边建筑物、周边环境发生变化

周边建筑物变化指建筑物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发生位移,建筑物墙面、地面开裂等。

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指施工场地周边(基坑支护)土体变形、基坑开裂、地下管网设施变形或破损等。

周边建筑物变化相对其它应急事故要缓慢一些,因此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作好监测数据记录,一但发生异常立即停止施工。

2、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

2.1概述: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在距下部基准面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过程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高处坠落主要是由于被踩踏材料材质强度不够突然断裂、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踏空失稳或由于高处作业时站立不稳或操作失误被物体碰撞等原因造成的。物体打击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工具、材料、零部件(片)锤击、滚石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的强大功能作用于人体伤害。包括:机械转动部分的绞、碾、拖带等。

2.2预防措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踩踏前观察被踏物件是否牢靠。施工现场材料、工具堆放有序。机械操作人员密切注意机械转动情况。

现场处理:应立即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或紧急转送医院救治,并对现场进行整改,完善各种防护装置和设施,消除各种危害因素,防止同类事故再发生。

3.1概述:触电事故是指当一定量的电流(或静电)能量通过人体时,对人体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触电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雷击和静电电击等。触电后果表现为:轻者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惊恐或晕倒;重者尖叫后立即昏迷、抽搐、休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触电者皮肤局部往往出现电灼伤,伤处会出现焦化或炭化,事后可能还会出现胸闷、手臂麻木不适等电击综合症。

3.2预防措施:现场施工用电线路必须清晰,接头处用绝缘导管包扎,并设置警示标志。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现场处理: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时,抢救人员切记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应使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对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或压胸式人工呼吸,对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坚持持续数小时不放弃,直至触电者心脏复苏正常或被医护人员确定死亡时为止;对触电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应紧急转送医院救治。

4.1概述:火灾根据燃烧物质及燃烧特性分为A类火灾(固体火灾:如木料、纸张、棉、麻等的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的火灾)、C类火灾(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乙炔等的火灾)、D类火灾(金属物质火灾)和E类火灾(电气火花、电弧、照明灯具与电热器具使用不当、烟头等火源处理不当等)。火灾事故会不同程度地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施工现场单独设置易燃物品堆放处,并远离电焊施工场地。工地内禁止吸烟。氧气瓶、乙炔瓶不能堆放在一起,防止在太阳下暴晒。

4.2现场处理:火灾扑救应坚持先救人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和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A类火灾可以用清水、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C类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扑救,但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对于电气火灾,应尽可能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扑救,在室内窄小的空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灭火器扑灭火灾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发生窒息或中毒。火灾发生时,就在火灾初起阶段迅速扑灭火灾时,应立即拔打119火警报告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并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队做好现场疏散抢救工作。

(四)、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组织机构

4、施工应急组: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施工应急组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周边建筑、周边环境或施工现场发生变化、出现险情,全权调配现场机械、设备,运输工具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同时将情况上报。

5、现场抢险组:科学预测事故发展,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制订和实施抢险方案,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应尽可能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拍照、记录等证据收集工作。

6、医疗救治组:负责救治、救护药品和器材的供应,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将伤势较重者转送医院抢救。

7、后勤服务组: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设施、设备和物资的征集、配发及现场人员餐饮供应,并协助医疗救治组做好伤员救护转移工作。

8、治安秩序组: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秩序,及时设置警戒区域,迅速开展无关人员和围观人员的疏散撤离工作,支援其他救援组的工作,做好现场保护。

9、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人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1、发现事故或事故征兆及时报警——接警——发出应急救援指令及求援号——救援开始——现场处置——结束紧急状态。

2、发现事故或事故征兆时报警:发现事故或事故征兆时,相关人员不能惊慌,应冷静、准确地对事态进行判断,并及时将情况向现场负责人或应急小组值班人报告。

5、救援开始:当接到应急救援命令时,各组织成员应迅速到达指定岗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救援。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其他相关人员递补。

6、现场处置:现场处置应遵循“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态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进行,根据事故的类别、原因和事态,按照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进行处置。

7、结束紧急状态:当事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DB12/T 976-2020 大数据企业认定规范.pdf,受伤、受困人员全部得到营救、救护,并已转移或撤离现场安置妥当时,应由现场救援总指挥下达结束紧急状态命令,结束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火灾、中毒等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制订了各项相应的现场处置指导性措施并配备相应设备和工具。

1、项目部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受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知识培训。

2、培训内容:各种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事故抢险常识等。务必能保证各成员在事故发生时能较熟练地履行各自的抢救职责。

生产事故发生后SY/T 7449-2019 模拟地震检波器通用技术规范,除就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报告:

轻伤事故:应于24小时内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重伤及死亡事故;项目部应立即报告公司,公司接到项目部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工程项目所属地、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和人民检察院;急性中毒、中暑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易然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