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4.4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1、首先在开挖前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基坑外侧,尽量不受机械开挖影响,保证测量正确无误。

 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各级井点先预抽水4—5天,待坑内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标高下1米后开始挖土。   按基坑围护图纸要求,沿基坑开挖面放好开挖边线,临基坑围护线放坡,基坑边工作面放800mm宽,沿工作面周边做200mm×300mm排水沟,转角处做1000mm×1000mm×1000mm集水井。

3、施工道路根据现场降水及土质情况AP-117-TM-2018-03R1标准下载,必要时用碎石头铺设施工道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土方开挖分段分层进行,采用机

械开挖与人工清基相结合的方法施工。离设计基坑底标高20cm左右采用人工挖土,严禁超挖。

3.3、土方开挖施工放坡: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数据及现场察看,基础工程土质较好。按施

工规范规定,机械开挖按设计标高预留20公分用人工清理。土方开挖放坡坡度用1:0.60。

基坑土方开挖,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列流程图:

针对本工程面积大、土方量多,并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工序如下:

为确保计划的实现,并结合排水及围护施工要求,每施工段内土方分层开挖,原则是先排水后开挖。首先从7#楼左边的地下室、7#楼的基坑及临近围墙处开挖,待7#楼以及左边的地下室完成至底板标高后,再做1#、2#、3#的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每层开挖长度不能超过20米。下层土在上层土钉墙及喷锚网支护施工完毕一天后,才可继续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桩体周围300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钩机带走。   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垫层延伸至围护结构边,在前一块完成土方后开挖及垫层施工后,才能进行下一块相邻区块的土方开挖。

1)、机械挖土前先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人工挖方。

2)、测量人员必须在坑底设置标高控制桩,以控制坑底标高,防止超挖。清土时坑底标高控制桩采用采用水准仪标尺控制,要求每隔2m×2m设置一个标高控制桩。同时要求测量人员及时将边轴线放出,以便清土人员开挖排水沟、集水井。

3)、人工清土时,必须根据测量人员所测的标高控制线,拉线清土找平。第一步,可用尖头锹将余土清至基坑设计标高向上2~5cm左右,第二步清土时,必须保证基坑内无明水,且清土必须采用平口锹进行,保证坑地平整、标高准确,且不得扰动基层土。严禁在基坑内采用手推车运土。

开挖深度范围内超过设计标高的工程桩时,桩周边的土应采用人工开挖,严禁采用挖掘机开挖,严禁挖掘机碰到工程桩和各种围护构件,以免引起断桩和影响围护安全。

土方开挖严禁乱挖,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统一指挥,积极配合边坡支护开挖要求,保证边坡施工安全。

挖土机直接在坑内作业,需加设路基板。

土方开挖至底板垫层标高下,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逐段清基修理。

严格遵守“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挖土原则。

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为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特制定以下施工措施。

(1)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对悬吊管线的保护。在土方开挖暴露前调查清楚管线的具体里程、埋深等情况;开挖过程中留出保护距离;悬托保护采用人工挖掘暴露;不得碰撞。

(2)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的稳定,防止滑坡造成施工安全或基坑失稳。

(3)运输便道进行硬化,确保运输安全、提高效率。

(4)机械开挖的同时应辅以人工配合,必须采用人工刷边坡及坑边修理。

(5)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步序,指导施工。

(6)本工程土方全部外运,不在现场堆积,以防止增加边坡周围的荷载。

(7)为保证市内清洁,防止车辆漏、掉泥土,运输车使用专用自卸运输车。

(8)汽车在市内行驶,驾驶员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抢道超车。

  对于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遇到特殊地基问题要进行地基局部处理,以下介绍了几种特殊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

4.5.1、松土坑(填土,淤泥,墓穴)的处理

1、若松土坑(填土,淤泥,墓穴)在基槽中,且较小时,将坑中软弱虚土挖除,使坑底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底的天然土压塑性相近的土抖回填,当天然土为砂土时,用砂或级配砂回填,天然土为较密实的粘性土,则用3:7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天然土为中密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积粘性土,可用1:9或2: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2、若松土坑(填土,淤泥,墓穴)较大且超过基槽边沿时,因

各种条件限制,坑(槽)壁挖不到天然土层时,可将该范围内的基槽适当加宽,用砂土或砂石回填时,基槽每边均应按l1:h1=1:1坡度放宽,用l:9或2:8灰土回填时,基槽每边均应按l1:h1=0.5:1坡度放宽,用3:7灰土回填时,如坑的长度2m,基槽可不放宽,但灰土与槽壁接触处应夯实。

  3、若松土坑(填土,淤泥,墓穴)较深,且大于槽宽或1.5m时,槽底处理完后,还应适当考虑是否需要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常用的加强办法是;在灰土基础上l~2皮砖处(或混凝土基础内)、防潮层下1~2皮砖处及首层顶板处各配置3~4根φ8~12钢筋,跨过该松土坑两端各1m。

  4、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松土坑(填土,淤泥,墓穴),将坑(槽)中软弱的松土挖去后,再用砂土或混凝土回填

4.5.2、井或土井的处理

  1、水井,在基础附近将水位降低到可能限度,用中,粗砂及块石,卵石或碎砖等夯填到地下水位以上50cm.如有砖砌井圈时,应将砖井圈拆除至坑(槽)底以下1m或更多些,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填至基底(或地坪底)。

  2、桔井在距基础边沿5m以内,先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到地坪下1.5m处,将井壁四周砖圈拆除或松软部分挖去,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3、枯井在基础下,条形基础3B或柱基2B范围内先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到基础底下2m处,将井壁四周较软部分挖去,有砖井圈时,将砖按规定拆除,热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

  4、井在房屋转角处,但基础压在井上部分不多时除按以上办法回填处理外,还应对基础加强处理,如在上部设钢筋混凝土板跨越。当影响不大时,可采用从基础中挑梁的办法。

  5、井在房屋转角处,且基础压在井上部分较多用挑梁的办法较困难或不经济时,则可将基础沿墙长方向向外延长出去,使延长部分落在天然土上,并使落在天然土上的基础总面积,不小于井圈范围内原有基础的面积,同时在墙内适当配筋或用钢筋混凝土梁加。

  6、井巳淤填,但不密实可用大块石将下面软土挤紧,再用上述办法回填处理,若井内不能夯填密实时,则可在井砖圈上加钢筋混凝土盖封口,上部再回填处。

4.5.3、局部软硬(高差)地基的处理

1、若基础下局部遇基岩、旧墙基、老灰土、大块石或构筑物尽可能挖除,以防建筑物由于局部落于较硬物上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建

筑物开裂,或将坚硬物凿去30~50cm深,再回填土砂混合物夯实。2、若基础部分落于基岩或硬土层上,部分落于软弱土层上。采取在软土层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或支墩),或现场灌注桩直至基岩。基础底板配适当钢筋,或将基础以下基岩凿去30~50cm深,填以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作垫层,使能调整岩土交界部位地基的相对变形,避免应力集中出现裂缝,或采取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来克服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3、若基础落于高差较大的倾斜岩层上,部分基础落于基岩上,部分基础悬空。则应在较低部分基岩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墩),中间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或将较高部分岩层凿去、使基础底板落在同一标高上,或在较低部分基岩上用低标号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填充。

4.5.4、橡皮土,古河、古湖泊的处理

  1、橡皮土处理:地基局部含水量很大趋近于饱和,夯拍后使地基土变成有颤动感觉的“橡皮土”。地基处理方法避免直接夯拍,可采用晾槽或掺石灰粉的办法降低土的含水量。如已出现橡皮土,可铺填一层碎砖或碎石将土挤紧,或将颤动部分的土挖除,填以砂土或级配砂石夯实。

  2、天然古河、古湖泊处理根据其成因,有年代久远经过长期大气降水及自然沉实,土质较为均匀、密实,含水量20%左右,含杂质较少的古河、古湖泊。有年代近的土质结构较松散,含水量较大的、含较事碎块,有有机物的古河、古湖泊对年代久远的古何,古湖泊,土的承载力不低于相接天然土的,可不处理.对年代近的古河、古湖泊则应将松散含水量大的土挖除,视情况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或采用加固地基的措施。

3、人工古河,古湖泊处理分老填土和薪填土,老填土为长期生括填积而成,内含有砖瓦碎块,草木灰等杂物,土质较均匀、密实,稳定。新填土形成时间短,沉降未稳定,土中含有较多的砖瓦碎块、草木灰,炉渣譬,结构松散不均匀,含水量一般大于20%。老填土如承量力不低于同一地区天然土,可不予处理。新填土要将填土挖除,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填,或采用加固地基的措施。

4.5.5、流砂的处理流砂现象,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基坑开挖深于地下水位0.5m以下时,在坑内抽水,有时坑底的土会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起,边挖边冒,无法挖深的现象称为流沙,当坑外水位高于坑内抽水后的水位,坑外水压向境内移动的动水压力大于土颗粒的浸水浮重时,使土粒悬浮失去稳定,随水冲入坑内,从坑底涌起或两侧涌入,变成流动状态。如施工时强挖,抽水愈探,动水压力就愈大,流砂就愈严重。产生流砂的条件是,水力坡度愈大或砂土空隙度愈大,愈易形成流砂,砂土的渗透系数愈小,排水性能愈差时,愈易形成流砂,砂土中含有较多的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等,易形成流砂。采取措施的方法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力”,使坑底土颗粒稳定,不受水压干扰。常用处理方糖有,a.安排在枯水期施工,使最高的地下水位不高于坑底0.5m;b.采取水中挖土,即不抽水或少抽水,使基坑内水压与坑外水压基本平衡,缩小水头差距;c.对于较重要或流砂严重的工程,可采用井点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将基坑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使坑底土面保持无水状态;d.沿基坑周围打板桩,使深入到不透水层,以阻挡坑外水向坑内压入,减小坑内动水压力涌上。

由于拟建场地地质结构多为粉质粘土并含有大量的回填杂土,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数据及现场察看,其自身土质稳定性不是很好,所以本工程边坡支护采用土钉钢筋网喷锚、槽钢支护相结合的围护体系。

1、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对图纸中的不解问题及时与围护设计、业主、监理联系。

  2、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

周边环境、地质情况、地下管网及障碍物、场地供水、供电情况及运输道路条件,查清场地周围管线性质、平面位置及埋设深度。

3、根据场地布置图,合理布置场地,确定设备安放位置、砂石料堆场、拌料场及土钉制作场地。

4、根据施工图纸及设备放置场地,安装、架设施工用电设

6、边坡支护施工人员组织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由1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中3名工程负责人主管全面工作,下设4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人员和班长共同负责,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值班,现场全面监督和检查,执行先交底后施工的原则。

支护项目负责:王望友黄光升

水电工、仓库保管员4人

7、边坡支护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投入

空气压缩机(10m3)1台

100/1.5型压浆机1台

锚杆的支护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置于现场的原位土体中的锚杆,坡面上的喷射砼面层以及被加固的土体。现场土体经过锚杆的就地实施加固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一种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的复合加固土带,且有很强的稳定性及整体柔性,能够有较强的抵抗背后非加固土体的侧压力及其它类型荷载的能力。

锚杆的原理:在于利用锚杆相对较强的抗拉、抗剪、抗弯作用(主要通过抗拉作用)来弥补天然土体自身抗剪强度较弱的缺陷。一方面,锚杆对土体起补强作用,通过土体与锚标界面之间的钻结力和摩阻力而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密布于土体中的锚杆起到空间骨架作用,配合得以砼面板,土—锚杆—面板相互作用,共同工作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加固后的土体整体刚度大大提高,变形性能得以改善,成为一种良好的主动支护体系。

8.1.2、护壁技术要点

8.1.3、锚杆支护参数计算

L=L1+L2+L3=0.15+1.5+0.4=2.05m

L1—锚杆外露长度,其值主要决定于锚杆类型及锚固方式,一般为0.15m,对于端锚锚杆,L1=垫板厚度+螺母厚度+(0.03~0.05),对于全长锚固锚杆,还有加上穹形球体的厚度;

L2—锚杆的有效长度,即围岩松动圈的范围。通过查规范知,一般取1.5m;

L3—锚杆锚固段长度亦即锚杆锚入坚硬岩石的长度,一般L3=0.3~0.4,由拉拔实验确定,当围岩松软时,L3还要加大,取L3为0.4m.。

锚杆间排拒根据每根锚杆悬吊的岩石重量确定,即锚杆悬吊的岩石重量等于锚杆的锚固力,通常按锚杆的等间排拒排列。根据设计规范知,锚杆间距

D<1/2L=1/2x2100=1050mm

安全起见,D取0.8m<1.050m,满足要求,排拒Lo=D=0.8m。

8.1.4、钢筋网选择

钢筋网采用A10网筋,网眼为100mm×100mm;加强筋采用直径B18,间距为1000×1000(见喷锚支护结构图)。

8.1.5、喷射砼面板

喷射砼采用C25细石砼,厚度100㎜,配合比为1∶3∶1(水泥∶砂∶豆石),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

①灌浆压力为0.3~0.5MPa,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为1∶0.8(重量比)。水灰比为0.45,在有渗水地段浆液加入速凝剂并适量增加水泥含量。

②每根锚杆压浆量应根据土质而定。

③浆液制作应随搅随用,严格按水灰比制作,并搅拌均匀,在浆液初凝前全部压完。

8.1.7、边坡防水带及挡水线

沿便边坡水平面边线喷射C25细石砼防水带,宽度为1.20m,厚度为100mm,钢筋网按A10@100mm×100mm布置(见喷锚护壁结构图)。

挡水线作120宽、200高M5水泥砂浆页岩标砖砌体,挡水线离基坑边沿距离为1200mm.

①杆体选择:杆体选用φ48,壁厚δ为3.5焊管,杆体选择要求表面平直,内部通畅,杆体无裂痕、无创伤。

②杆体制作:杆体分为锚固段、自由段,在锚固段钻孔形成花管,并焊接B18钢筋倒刺,在卵石层焊接锥形钻头。

③焊接:杆体之间的焊接强度应超过锚杆的抗拨力,焊接时应保证杆体内部畅通,同时焊接长度和焊接质量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对焊接点进行检查,对虚焊点补焊并重点检查。

8.2.1、锚杆的构造要求:

1)锚杆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

2)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1m,水平间距1m。

3)锚杆倾角为12.5°。

4)锚杆锚固体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5)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

7)注浆压力为0.6Mpa,根据具体情况压力可适当提高。

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插锚杆→压力灌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

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立面子整→焊接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土钉钢筋网喷锚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当用机械进行开挖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或挡土结构的破坏。为防止边坡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a)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

b)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

c)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

d)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

e)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

8.2.4、钻孔与锚杆制作

1)钻孔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

2)钻进时要比设计深度多钻进100~200mm,以防止孔深不够。

3)锚杆应由专人制作,接长应采用直螺纹对接,为使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应在锚杆上每隔1500mm设置定位器一个;钻孔完毕后应立即安插锚杆以防塌孔。

1)注浆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裂和堵塞,接口处要牢固,防止注浆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注浆管应随锚杆同时插入,在灌浆过程中看见孔口出浆时再封闭孔口。

2)注浆前要用水引路、润湿输浆管道;灌浆后要及时清洗输浆管道、灌浆设备;灌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

8.2.6、喷射混凝土

1)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

2)钢筋网片焊接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

3)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mm;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事先对操作手进行培训,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达到要求;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一方后再侧向喷填钢筋的另一方,防止钢筋背面出现空隙;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上垂直插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

1)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应及时作防腐处理。

2)成孔后立即及时安插锚杆,立即注浆,防止塌孔。

3)锚杆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浆配合比不准确。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定位控制桩、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产生位移。

8.3、基坑支护施工流程图

9、边坡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的配合

根据支护方案,基坑工程土方开挖前应首先进行场地普查及修整,主要查明地基浅层障碍物的种类,分布及深度,场地内外管网分布情况,对埋设在基坑范围内的管道应及时移走,以保证管线设施的正常使用及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场地地坪绝对符合设计要求,高出此标高处应进行卸土、修整。

9.1、围护施工及土方开挖顺序及要求如下:

1)埋设观测点,并在以后施工中注意保护;

2)第一层土方开挖至第一排土钉下500mm,第一排土钉和护坡土方

开挖应分段分片进行,在沿基坑边长,每开挖30延米的土方,立

即进行相应范围的土钉墙施工,待该部分土钉墙施工完毕后,才

能进行邻段土方的开挖;

3)第一道土钉以上的土钉墙养护48小时强度后,进行下一层土方开

挖,挖土至第二道土钉标高以下500mm。按第三点的要求进行土

上一道土钉以上的土钉墙养护48小时强度后,进行土方开挖掘,

挖土至下一道土钉标高以下500mm。按第三点的要求进行土方开

挖及土钉墙施工;按以上要求施工直至开挖至坑底。

每次挖土之前必须排除明水,当水位在开挖深度以下时方可挖土。考虑到土钉墙施工操作面的需要,要求开挖面宽度同层土钉长度;

土方开挖应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避免坑底土扰动,开挖至基坑底标高24小时内施工好素混凝土垫层,垫层延伸至围护体边。同时结合土钉墙的施工分块施工素混凝土垫层,同时应抓紧施工符合地基筏板基础,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以有效控制围护体的变形。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不是很大,基坑涌水量不大,降水深度小于5米,因此我们选择采用集水明排法进行对地下水的控制。它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米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明渠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抽出基坑外。排水明沟易布置在拟建建筑物基础边0.4米以上,沟边缘离开边坡护角应不小于0.3米。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米,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米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为防止雨天地表水渗入基坑,造成基坑内积水现象,影响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坑内设置明沟及集水井排水,每一集水井设一台管径100污水泵,及时把水抽至基坑外。

11.1、土方开挖质量措施:

开挖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各种测量与控制,包括基坑边坡稳定和水位观测。

机械挖土过程中需配备足够人力,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堆在挖土机开挖半径内,确保工程质量。

需人工配合挖土位置,严禁使用机械以防挖掘机碰到工程桩和围护体系,以免损坏工程桩和影响围护的安全。

11.2、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新工人进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配备专人指挥车辆,汽车司机要遵守安全法规和有关规定。

3、汽车驶出现场前配备专人检查装土情况,以防途中散土,影响市容卫生。

4、施工机械不要撞击工程桩,机械开挖与人工挖土采用轮换工作面,确保机械操作范围内无人。

5、随着基坑挖土深度加深,当挖土深度超过1.5m时,及时做好基坑四周围护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坑边设临时斜道,以便操作人员的上下。

6、密切配合监测人员做好边坡护坡的监测工作,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1.3、边坡土钉钢筋网喷锚质量保证措施

1、开工前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工种负责人、主要操

作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交底。

2、工程技术组全面负责整个加固工程的质量,技术人员跟

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施工报表记录,对

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确保技术资料的及时性、正确性和

3、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每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对成孔

孔径、深度、土钉制作质量、浆液配合比、外添加剂比例、注浆饱满程度、挂网连接、喷射砼厚度、锚头焊接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督检查。

4、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所有材料进场都必须经过现场

验收,合格后按规格、型号进行分批堆放。然后取样送试验室进

行质量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使用,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

12.1、基坑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开挖基坑前,认真作好现场调查研究,了解施工区域内原有的地下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其它影响正常开挖的设施分布情况。

(2)按设计要求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时排降水。

(3)基坑四周用钢管设置1.2m高防护栏进行围护,并挂钢丝网防护,栏进涂刷红白色醒目标记,确保施工安全。

(4)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时应注意土体的变动情况,发现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躲避。

(5)开挖过程中周期性对埋设的水准点进行观测,及时掌握桩的位移和基坑沉降,确保开挖安全稳定。

(6)开挖期间,边坡周围不得堆积渣土及其他材料,严禁其他非施工人员在坑边站立。

12.2、装、卸渣土与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1)使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时,派专人指挥,确保开挖的安全。

(2)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严禁非司机驾驶、搭乘非运人的车辆。

(3)车辆在场地内按规定的施工道路行驶,在划定的区域停放。

(4)禁止使用装载机当“吊机”爬坡和当运输车用,以免违章发生事故。

(5)遵守相关交通规则。

13、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重大事故发生之后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在施工前进行演练。

13.1、塌方事故应急预案

(1)上报塌方的同时,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抢险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便及时进行抢险;当险情及重大设备及人身安全时,人员及设备要撤离危险区。

(2)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助队进行救助工作,并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现场随时听候调遣,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3)当塌方段有渗水时,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止渗水软化塌方土体,引起连续塌方事故。

(4)对一般塌方段用方木、工字钢支撑塌方面,及时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塌方土体,封闭后在塌方段打设注浆小导管并及时注浆回填。

(5)对于重大塌方段,如对路面、管线及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应立即封闭道路,疏解附近道路行人车辆,然后立即对事故现场采取回填处理,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13.2、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先判明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并迅速报火警。

(2)在消防队到达之前,灭火人员可以采取断开电源,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的办法控制火势蔓延,根据起火物质,使用相关的灭火工具。

(3)灭火现场要专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灭火过程中应防止中毒、倒塌、坠落等事故发生。

(4)消防队到达后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和配合消防工作,力争将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14、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负责人,全员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法规,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14.2、工人进场后,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后施工人员必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安全六大纪律,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进行安全检查活动。

14.3、进入工地须戴安全帽,操作人员须穿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14.4、特种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工地电工、机修工夜班值日制,加强机械、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转管理。

14.5、由持证电工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安装,其它人员不得乱动电器。

14.6、经常检查机械离合、制动装置、传动、运转部分以及卷扬机钢丝绳等,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和更换。

(1)每周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安质部实施。

(2)班组每天进行上岗安全检查、上岗安全交底、上岗安全记录和每周一次的安全讲评活动。

(3)在节假日前后、汛期间、高温季节组织施工用电、防汛和高温的专项安全检查。

14.9、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掘机要有专人指挥,严禁挖土机碰撞工程桩和围护桩,挖土过程中特别要保持水平。垂直支撑,机械进出口通道要适当安全防护。

14.10、土方开挖过程中,24小时应有专人观察围护有无渗漏水现象。若发现有渗漏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引水,堵水,并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

14.11、应控制每层的开挖深度,防止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引发边坡失稳。

14.12、土方运输车出工地必须进行清洗GA/T 467-2019 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接口技术规范.pdf,以保持工地周边环境整洁。

1、编制依据、原则、规范标准

工程概况及场区地质条件

边坡支护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投入

某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边坡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的配合

14、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