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业楼施工组织设计

[毕业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业楼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75.2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毕业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业楼施工组织设计

桩点全部测设完毕,经自检确认无误后,填写定位记录单报现场监理或建设单位复验认可。建筑物定位放样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

4.2±0.000处平面位置放样

基础工程完成后,为确保上部建筑能与下部建筑在平面和竖向上能较好地平顺衔接,当工程施工到±0.000后,我们将根据地上一层平面图的设计和放样要求,使用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从平面控制点上对该层平面位置进行一次认真负责的测设。并由现场测量员负责在开挖区以外安全可靠的地方测设出引桩或龙门板,然后将各轴线引测至两头龙门板面上并钉上铁钉,作为上部工程施工的依据。

坑内的标高由坑内临时水准点进行控制。临时水准点的标高由地面上的标高控制点按水准测量法进行传递见图3。具体做法是:在坑边架设一吊杆某市阳光半岛花园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为了将地面标高控制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c和B点前视读数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的高程HB按下式计算:HB=HA+a-(b-c)-d。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为确保标高传递精度,对(b-c)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

6楼层垂直度控制及平面位置放样

基础工程完成后,随着结构的不断升高,要逐层向上投测轴线,而轴线投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构的竖向偏差,由于该建筑总高度为65.4m(局部69m)和施工场地条件所限,若使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从外控点测设楼层面上轴线,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考虑到能投至最大高度,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竖向轴线的依据。内控点拟设置位置:共两点,均设在一层地面上,其中一点设在4、5两轴与E、F两轴相交处,另一点设在14、15两轴与E、F两轴的相交处。

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至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的预留孔洞用盖板盖上以保安全。

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作校核。

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①仪器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②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③当从±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④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

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打算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⑴固定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

⑵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并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对水准点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高程变动造成差错;

⑶首次观测前到现场确定仪器安置位置和选定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性水准点一起绘制一张沉降观测路线图,以便每次观测时按规定的路线进行;

⑷首次观测值是计算沉降量的起始值,其高程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以连续观测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⑸作业时,观测员、记录员、立尺员三位一体,基本固定且做到密切配合;

⑹每次观测结束后,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

沉降观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4的规定。

同一观测点两次观测之差

为了确保基础开挖施工期间基坑围护结构和工程周围道路管线的安全,以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指导施工。监测的内容包括:⑴支护顶部侧向位移及沉降监测;⑵现场西侧道路及管线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⑶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⑷地下水位观测;⑸支撑体系内力监测等。监测点平面布置见图5所示。

9.1支护顶部侧向位移及沉降监测

在变形区以外安全可靠的地方布设4个侧向位移、沉降观测监控点并形成监测网,该网悬挂于平面控制网上,并直接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定其坐标和高程。

为了保证支护顶部侧向位移和沉降观测质量,监控点测设使用瑞士徕卡TCR702电子全站仪和配套反射棱镜,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作为侧向位移后视点的监控点,如受场地条件限制实在无法埋设,可选择远处稳定建筑物上某一明显标志或建筑物外墙上绘一红三角标记代替。

监控点应经常进行检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砖砌或用钢管围护)。

在护墙压梁顶上每间隔30m左右设立一个侧向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共埋设12个点,见图5所示。观测点采用Φ25mm的钢筋,在压梁浇筑时垂直埋入压梁中,钢筋露出压梁顶部的高度约10mm。钢筋顶部刻一十字丝表示中心位置。

该项观测使用瑞士徕卡TCR702电子全站仪和配套反射棱镜,因该仪器具有三维坐标测量功能,只要把各点每次测得的坐标进行比较并通过向量换算即可获得侧向位移量和沉降量。为了提高观测质量,每次观测必须固定使用站点和后视点。测点坐标取2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首次位移观测在护墙压梁顶上观测点埋设后即进行,以后视地下室施工进展密切配合进行。期间应密切注意护墙位移态势,必要时进行不少于每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此外,按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设计要求,在6根立柱顶部各埋设1个沉降观测点,并在进行以上沉降观测的同时对立柱进行沉降观测,以了解和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立柱的沉降情况。

9.2现场西侧道路及管线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

由于黄龙路自西往东分别敷有煤气、给水、电信、电力等地下管线,为了确保地下室施工期间该路段道路及管线的安全,计划在黄龙路东面靠现场一侧人行道上布设7个专用观测点,用于监测道路和管线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采用¢25、长150mm钢筋,上端制成半球形,下端制成尖状(凿子样),用榔头打入地下,钉面略高出地面。

本项监测采用仪器及方法与前项支护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类同,观测时间与支护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同期进行。

9.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在基坑周边埋设16根PVC测斜管,对基坑外侧土体沿深度各点的水平位移进行观测。测斜管经钻机钻孔至规定深度后即埋入孔内,测斜管滑槽的平面轴线垂直于坑边线,测斜仪作业严格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测一测回,即沿测斜管导槽从管底开始向上提升,每隔500mm测读1次,测完后将测头旋转180°再测1次,具体作业由专业测斜单位负责测试。

除上述监测内容外,我们还将根据设计提出的要求和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监测:

在基坑周边埋设8根水位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下水变化进行观测。

9.5支撑体系内力监测

在主要受力支撑主筋上埋设钢筋应力计,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内力的变化。在每道支撑上埋设5个测点,共埋设15个钢筋应力测试点。

以上监测均委托专业监测单位进行。

为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期间围护体系、邻近道路、管线和地表的变形动态,我们打算采取以下方面的测量措施:

在进行变形监测前,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一次严格的检验校正。所用仪器必须经过国家计量检定。

对各种监控点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并经常进行检测。

在整个变形监测过程中做到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仪器设备。

每次监测的结果,以图表形式及时反馈给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以便了解掌握动态信息。

当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连续观测,并及时通知各有关单位,以便及时分析处理。

警戒值:西侧(靠黄龙路)最大水平位移为40mm,其他位置最大水平位移为60mm,24小时内位移大于3mm,连续3天。

第二节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混凝土:基础垫层C15素砼;承台、地梁、底板采用防水密实性混凝土C40(采用60d强度),掺加ZY微膨胀剂,掺量6%;底板抗渗等级S16(1.6MPa),地下水池混凝土抗渗等级S8(0.8MPa)。底板混凝土采用60天强度。

本工程地下一层,基坑围护设三道内支撑,底板换撑设计采用底板面以下400mm的C20素砼填充。素砼下为素土夯实。

具体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文件及现场条件编制而成。

A.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袍江工业XXX城7#楼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B.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结构标准图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02浙G22);

D.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E.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施工条件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10个工程地质亚层。现按由上至下顺序评述如下:

①素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全场分布,层顶标高2.19~3.46m,层厚0.30~4.50m。

场地地下水均属潜水类型,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浅部无良好的含水层,土层多属不透水~弱透水粘性土及部分砂性土层,地下水位埋深及变化不大,一般位于地表下0.30~1.10米,水位常年变化幅度为0.50~1.00米。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2.2桩基设计施工要求

B.预应力管桩的制作、吊装、运输及沉桩等施工要求均按图集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

第三章桩机性能及其设备说明

静力压桩是靠压桩机构通过行走于压力柜上的液压装置对桩顶施加压力、直接将桩压入地下的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沉桩速度快、效率高。施工质量可靠。压桩过程类似于试桩检测过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压桩阻力能自动显示和记录。桩的承载力有保证,成桩率易于达到100%。桩机自身能灵活移动;桩机配有吊机、辅助吊桩作业,保证桩身质量。

第一节现场施工条件准备

开工进场前做好施工场内“三通一平”,即场内道路、施工用水、施工用电。施工

场地应平整,机械压实满足施工要求。场内所有堆料及杂物,清出场外,确保场内管桩运输、堆放。施工用水为职工生活用水。施工用电用现有临配变压器315KW电源。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熟悉并掌握施工地质资料,了解设计意图,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4.组织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

5.根据甲方提供坐标控制点进行轴线和标高引测,保护好原有控制轴线,做好建筑轴线和桩位的定位工作。

6.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施工场地内地下管线和电线路资料。

一、本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等特点,我公司组织一批技术素质高、肯吃苦,敢打硬仗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全面完成。

项目施工目标:按时按质安全完成

1、全面履约,计划工期20天。

2、质量达到“合格”,安全文明施工。

3、承诺:保证桩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小于规范的允许值。

4、杜绝伤亡事故,月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内。

采用项目法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筹安排施工进度和现场管理。项目其它管理人员全力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1、办理好开工前的相关手续,落实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质量目标责任制,形成公司与项目部,项目部与班组,班组与个人的逐级质量管理网和质量保证体系。

熟悉工程施工图纸和现场环境,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和地下障碍物,制定处理方案和措施。

根据规划定位要求,做好场地的测量、放样工作。

对所有的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均应经计量部门检测后方可进行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参加图纸会审会议,将图纸会审纪要内容反映到施工图纸上。

对进场管桩进行验收,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施工。

积极参与由建设单位组织的有关会议,做好开工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工作。

接受打桩施工任务了解施工现场条件熟悉打桩技术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组织施工人员及设备进场设备组装调试工程试打桩正式打桩施工结束整理资料试验检测桩基竣工验收提交完整资料。

第二节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第三节:放样及复测方法

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及轴线,测量出压桩控制轴线,报监理工程师核准后作为测量定位基准线。

根据现场条件,在不会因压桩施工引起位移的位置设立基准点不少于两处。

根据已核准的基准线,进行测量、定位、放样,其方法采用经纬仪定点角度及距离丈量法测量定位。采用钢卷尺复核和经纬仪复核相结合的方法。桩位复核正确后用石灰圈圈出。

4、为防止桩机移位及压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桩位位移,桩位放样局限于即可施打的一部分区域,以后根据施工进度及压桩顺序放样定位逐步到位,做好自复自检工作,整理好相应的技术复核记录,报请监理单位进行复核。

第四节:静压桩施工方法

压桩机安装必须按有关操作程序或使用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桩机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起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根据设计要求,配足重量,满足工程最大压桩力要求。

用辅助吊车吊桩,并将桩移至压桩机旁,利用自身起吊设备吊桩,同时操作工人协助捆桩、扶桩。桩起吊后,扶桩工将桩扶入导正环下方至接近地面,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下放将桩尖插入土中,夹持机构夹紧后,可卸去索具。喂桩时,管桩桩身两侧合缝位置应避开夹持机构中夹具的直接接触。

当桩尖插入地下后,在进入地面下0.5~1.0m时,用两台经纬仪从桩机两侧同时观察桩身垂直度。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扣好夹紧的油缸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进行试压。当桩身入土50cm时,再次校正桩身的垂直度,确认符合要求后,启动压桩油泵,将桩身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一般不超过2m/min。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设法找出原因进行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机等方法强行纠偏。当一根桩施压完成后,因压桩力过大,桩身无法继续施压若有露出地表的桩段部分必须在移机前截断。管桩应采用锯桩机截割,严禁大锤撞击或压桩机行走推力强行将桩身推断的作业法。压桩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压结果决定:以试桩记录中参数控制为准。

对于摩擦桩:应按设计桩长进行控制。但需在试压时先按设计桩长试压3~5根桩,24小时后再用与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相等的压桩力进行复压,若桩身不下沉,即可按设计桩长进行全面施工,否则设计桩应停止。

采用变压,当压桩力小于800KN时,不宜超过10S。压桩力大于800KN时,不宜超过5S。

C.原始记录:施工时,应由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每压1m时的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最后三次稳压时的压桩阻力值,即压桩力。压桩完成,整理好压桩记录表,经监理人员验收签证后,作为有效压桩施工记录。

总工期按20天计,打桩工期按第一根试桩开始至最后一根桩施工结束,保质保量,按合同工作量及施工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统筹安排人力、物力,使工程按照总工期要求顺利进行。

合理划分施工段,精心组织施工,做到施工现场程序化。

加强现场管理,内外协调。每周召开工程例会2#综合楼屋面工程施工方案.doc,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管桩材料供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及时同生产厂家联系,每日提供供桩计划供应,保证供桩及时、到位。

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桩机顺利施工。

第七章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DB33/T 2238-2019标准下载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起吊、堆放、运输应符合规范要求。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起吊、吊点位置应符合并满足设计要求。

3、管桩的吊运,采用端钩吊法。吊扣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度。卸桩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