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村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媒体村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1.0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媒体村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3.1进场后,首先抓进与业主、办理红线桩、控制桩的交接手续和测量资料交接工作;对所交接的桩点进行校测;并且根据结构施工的特点,进行整个工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测量放线、各楼层测量放线以及细部测量工作按照施工的总体布置进行。

3.2施测顺序:平面控制网测设→高程控制网测设→各单体工程测设→工程细部测设→施工过程测量和控制→检验测量(验线)。

3.3主要施测方法:施工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测设拟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基础及楼层放线主要采取全站仪坐标测量法、经纬仪方向线法进行测量放线;1#、2#、3#、4#、5#、6#、7#及8#楼±0.000以上轴线传递拟采用激光铅直内控法L15SJ180 CT外模版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建筑构造[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十九)],9#楼及裙房±0.000以上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和正倒镜挑直线法;高程传递拟水准仪+钢尺进行传递;高程控制拟采用常规水准测量。

4.1.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4.1.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楼层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在测量施工开始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设计图纸审核。

⑴总平面图的审核:建设用地红线桩点(界址点)坐标与角度、距离是否对应;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关系;首层室内地坪设计高程、室外设计高程及有关坡度是否合理、对应。

⑵建筑施工图的校核: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等几何关系;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各层标高(相对高程)与总平面图中相关部分是否对应。

⑶结构施工图的校核:核对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厚、柱断面、梁断面及跨度、楼板厚度等);对照建筑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是否对应。

⑷设备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结构施工图,核对有关设备的轴线、尺寸及标高是否对应;核对设备基础、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尺寸、标高是否与土建图一致。

4.1.3向监理提供测量人员的上岗资质和所用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证书。

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测量仪器均应进行计量检定。全站仪需经国家级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经纬仪、光学水准仪及50m钢尺需经省市级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对于测力计、盒尺、水平尺等普通计量器具应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检;对于在检定期内的经纬仪、水准仪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

4.1.4对业主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算。

4.1.5对业主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控制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⑴为了保证工程定位起始数据的准确,在施工前,应对城市规划部门的测绘成果进行复算校核。

⑵为保证建筑物定位依据点的准确可靠,平面控制点或建筑红线桩使用前应进行外业校测,定位依据桩点数量不应少于三个,校测红线桩的允许误差:按地方规范要求执行,点位相对误差≤5cm;当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超过三个(包括三个)时,经校核,如果红线桩点误差超过允许误差时,应及时分析出时哪个或哪几个红线桩点或数据存在问题。将分析结果及时通知工程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人员,由其决定是否剔除误差较大的数据还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重新进行补测。

⑶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水准点是确定建筑物高程的基本依据,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使用前用附和法进行校测,其允许闭和差为±6mm(n为测站数)。当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有3个或3个以上时,经校核若高程误差超出允许误差,应及时分析出是那些高程控制点误差较小,能够作为高程控制的起始点,将分析结果及时通知工程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人员,由其决定是否采用误差最小的点作为最后的高程控制桩点,或由城市规划部门重新进行补测,提高起始高程控制的起始精度。

⑷起始数据校核完毕后,应及时将校核结果通知工程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人员,并与建设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对移交后的桩点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4.1.6由测量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4.2.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4.2.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木桩、小线等)

4.2.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2mm+2ppm/±2"

控制网主轴线等重要部位测设、校核;测量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局部主轴线测设、坐标放样、测距、传测标高,施工控制测量。

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钢结构安装。

内业计算与管理、测量数据库。

4.2.4劳动力安排:安排8人分两组(分别负责两个区)进行测量工作。

4.3.工作安排:本工程的控制测量由项目部负责;细部施测工作由劳务分包方承担,项目部指派一名专业工长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测量检验由项目部质量部门负责;测量人员及测量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4.4.测量放线的工作条件:在测量区域内要保证通视条件和量距条件。

5.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5.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1.1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从便于施测的角度出发,拟在原控制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两级控制,第一级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整体控制的依据,它是根据场地条件设定的非矩形控制网,设在变形区以外(施工场地边界外部);第二级为处在变形区的与建筑物矩形主轴线平行的矩形控制网,是各单体工程、细部测量的控制依据。由于二级控制点离槽边距离比较近,所以在利用二级控制点前需要利用一级控制点对二级控制点进行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利用二级控制点进行施测。

5.1.2控制网的测设:新控制网是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扩展而成,根据设计意图和建筑物的特点根据红线及原有控制的校测结果,选取精度较好的、主要的、关键点位作为测控的起始依据。用全站仪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设。工程平面控制网布置图详见后附。

5.1.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5.2.1高程控制点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点高程,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小于100m。高程控制点布置图详见后附。

5.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复核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5.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5.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800m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如右下图)

5.3.2控制桩点四周设钢管围栏,并设有醒目的标识

5.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5.3.4各相应控制点间要保留畅捷的测量通道,确保视线的畅通。

5.4.1±0.00以下施测时,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法、经纬仪方向线法、正倒镜挑直线方法,将控制轴线投设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5.4.2±0.00以上施测时,采用激光铅直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传递基准点设在首层,在对基准点进行连测校核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当楼板施工时,在与基准点铅直对应位置预留φ200投测洞口,用于激光的投设。对于投设到待测层的基准点位(激光光斑)要进行距离和角度校核后才可使用。各栋号内控点平面布置图如下:

5.4.3为保证测设的精度和便捷,有效投测高度宜控制在60m以内,拟在1#、2#、3#、4#、5#、7#楼19层楼板和6#楼18层楼板处设传递接力点,作为其上部竖向轴线传递的基准。

5.4.4轴线竖向传递的精度:3mm/层,10mm/总高。

5.5.1±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水准仪+钢尺进行传递。

±0.00以下高程测设示意图

5.5.2±0.00以上高程传递以首层的标准点位,沿建筑物的大角用钢尺铅直向上传递。每个施测面至少由两个点同时向上传递,再对传递到待测层的两个高程校核调整后方可使用(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0.00以上高程测设示意图

5.5.3在各层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500mm线),并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和浇注混凝土的依据。在墙体、柱上弹距地面(建筑设计标高)的1m控制线作为上层楼板、梁以及装修施工时的标高依据,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1mm。

5.5.4高程传递的精度:3mm/层,10mm/总高。

5.6.1楼层放线施测流程:投设控制点到待测面→测设主控制线→测设控制线与轴线或次级控制线的交点→测设细部轴线或相应控制线→测设结构墙柱外廓等细部线→验线。

5.7.1内装修的测控:内装修隔墙安装和后砌填充墙等,以结构面上的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引测。

5.7.2外装修的测控:外装修时,使用经纬仪在建筑物的各个角投测,弹出垂直线、控制各个角的垂直度。投测结果较差小于2mm,水平控制每层用1m线控制。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工整,内容具有可追溯性。

5.9施工测量放线的复测预验收

5.9.1质量检查员应对施工测量纪录的内容进行复测检查,并与测量人员办理自检记录。

5.9.2施工测量放线自检完成后,由质量检查员报监理验收。

5.9.3所有验线工作独立进行,方法和使用仪器有别于测量放线工作。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5.9.4施工测量放线验收通过后,由测量人员向下一工序的班组进行交接,并办理交接检查记录。

建筑物变形监测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方对此将进行帮助、协调并提供方便。

⑴上级下发的有关测量技术文件规范规程的收发管理,向测量组提供技术依据。

⑵组织研究讨论测量方案,由测量专业工长会同技术管理部共同编制测量施工方案。

⑶组织测量组进行接桩工作,对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定位桩及水准点进行现场复核,并上报监理。

⑷组织关键部位的测量放线,包括平面控制网(一级、二级)、高程控制点、轴线及高程竖向传递等。

⑸对测量仪器进行送验及放线人员的资质审核。

⑹汇总管理测量竣工验收资料并报监理验收。

⑴质检员对施工测量记录的内容进行复测检查,并与测量人员办理自检记录,并报请监理验收。

⑶±0.000首层结构验线

⑸全楼高度及垂直度验线

⑴对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定位桩及水准点进行现场复核。

⑵确定现场的轴线控制网,并对控制桩点进行保护。

⑶提供现场施工测量放线记录及成果报告,参加公司有关部门与现场监理的复查。

⑷对定位桩、控制网、水准点进行定期复测(基础施工阶段每30天、雨后、冬季开始和结束),并做好工作记录。

⑸施工过程中楼层和平面放线。

⑹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日常保养。

⑴提供有关建筑物定位依据

⑵组织测绘院进行定桩放线

⑶组织测绘院与施工方进行交接桩

⑷负责督促设计方提供图纸

⑵对轴线定位桩、水准点进行复核

⑶对建筑物轴线尺寸、高程垂直度逐层进行验收并办理相关手续

⑷对建筑物全高及建筑物垂直度进行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⑸验收施工测量竣工资料

7.2测量施工管理框架图

7.3施工测量放线的实施程序

7.3.1施工测量各项内容的实施应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遇到问题应及时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方案调整,补充或修改方案。

7.3.2施工测量中必须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即先测设精度较高的场地整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的定位、放线。

7.3.3施工测量前必须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设计图纸、文件、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7.3.4实测时应做好原始记录。施工测量工作的各种纪录应真实、完整、正确、工整,妥善保存,对于需要归档的各种资料应按施工资料规程整理及保存。

7.3.5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成后,按施工资料规程要求MH/T 5039-2019标准下载,测量人员应及时填写各项施工测量纪录,并提请质量员进行复测。

8.1施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8.2严禁在工作中打闹取笑;

8.3严禁酒后疲劳作业;

8.4在高空作业时,应严格系好安全带;

8.5投测时,上下一致用对讲机随时联络,互相提醒,迅速,高效地完成投测;

8.6工作中应严格、认真、负责及时校核,避免因测量出现大误差影响施工质量、进度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18) 第七册 隧道工程 8.7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各种测量设备及资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