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

车站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59.1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车站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

②道岔两端与无缝线路长轨条的焊接,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并准确记录实际锁定轨温。

③无缝道岔与相邻轨条(包括道岔)的锁定轨温差不应大于5℃。

④无缝道岔侧线应按设计要求焊接和锁定。

DB2102/T 0023.1-2021 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改造 第1部分:接口规范.pdf八道岔终调及验交前的整修

无砟道岔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自检、电务互检合格后,电务及时安装转辙及锁闭装置。安装转辙机时,工务、电务部门应配合施工,并调试到最佳工作状态。道岔焊接不得影响转辙机拉杆与道岔钢轨的联结。

道岔焊接锁定后,对整组道岔包括前后过渡段进行最终的精细调整。调整后的道岔必须满足设计和列车高速运营要求,同时完全满足《客运专线无砟道岔铺设技术条件》中道岔铺设验收基本项点各项要求。

道岔施工完成后,用钩锁器固定尖轨,直向限速通过,侧向使用道岔前须按相关程序协商,征得施工单位同意,并做好相关限速标志和防护工作。禁止工程列车在岔区起停。

设置专人看护,防止道岔部件、扣件、电务设备等丢失和破坏,按有关要求进行涂油和扣件复拧等工作。

九无砟道岔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测

岔枕水平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因素,作为道岔铺设基础,在理论上应进行精细调整,实际上受铺设各方面因素影响,岔枕的各方向很容易发生变化。

由于岔枕的平面度、岔枕的弯曲和扭曲,垫板及垫层的偏差积累等原因,岔枕的平面度一旦达不到要求。在铺设时,要通过控制岔枕平面度来控制轨顶面的水平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只能通过钢轨顶面的水平控制道岔水平。在道岔水平控制过程中,建议现场铺设时增加钢轨与基础间的直接定位、限位点。确保铺设质量的保持。

岔枕的铺设方向、间隔、方正控制是道岔铺设的基础,也是铺设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由于无碴道岔岔枕自身的重量和结构,稳定性较差,在道岔调试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化,为此现场铺设必须对岔枕的横向、纵向进行严格限位。同时组装胎具的制作和应用必须考虑道床钢筋穿入、捆扎以及浇注混凝土等项作业的影响,特别是浇注前组装胎具拆除后道岔的状态保持措施必须提前考虑和进行验证。

⑵道岔位置、标高、方向

现场铺设需要考虑站场布置、道岔中心位置、道岔方向、标高等多项因素。为减小铺设过程的调整量,在铺设之初即采用精确测量方法,确定道岔中心位置、道岔方向和道岔基标。道岔初联后要及时调整道岔标高和方向、枕木位置及方正,否则精调难以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对上述各项指标在初期要做到调整一步到位。由于在轨件装卸、道岔方向、轨距、支距、间隔、线型、密贴等各项调整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加力措施,因而要求铺设组装胎具具有较好的定位与限位措施,同时要保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可动心轨辙叉的调整主要有:轨头密贴调整、心轨线型调整和心轨轨底与台板缝隙调整。

辙叉的方向在铺装时变化较大,因而心轨直线度和密贴等相关项点,变化较大。因此在铺设时必须重新调整。直线度必须结合道岔方向进行调整,同时直线度与密贴调整同时进行。决不可单独进行密贴调整。安装电务前后会有一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以保证线型为主,调整密贴。

在调整难度较大时,可对长短心轨连接螺栓放松重新组装,可有效解决密贴与线形的问题,但必须有技术人员在场指导进行。

②台板与心轨轨底密贴调整

该项点是调整的一个难点,但由于辙叉处于组装状态,在道岔制造厂内已完成此部分调整,正常情况下调整难度不大。由于运输、装卸原因造成的不密贴应尽量恢复原状态,特殊情况需针对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转辙器是重点调整部位之一,也是问题比较集中的部位之一。

该项点影响因素很多,同时目前不能实现包容公差控制,因而是组装调整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初期调整较为容易。但在细调过程中会有较大反复。在调整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高程及轨距等形位尺寸的控制,应该配备水准仪进行控制。调整时要对尖轨与滑床台板的总体状况综合考虑,首先对尖轨与台板的总体密贴状况进行测试,找出缝隙最大点和完全密贴点,然后判断尖轨问题或是垫板组件问题。

在此工序中,切记不要按垫板顺序逐一调整。否则会造成密贴调整难以进行的状况。首先解决密贴过紧且直接影响其他部位密贴的部分台板,为方便调整,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轨下调整片,要注意轨下调整片必须放置在轨下胶垫下面。此种方法简单有效,但调整难度较大,调整同时注意钢轨高程的保持,必要时可采取更换调高垫板或少量降低岔枕高程综合解决。

直线尖轨直线度由于受不足位移影响,实现起来难度较大,最低限度在施以外力的作用下得到保证,尖轨不足位移应控制在2mm以内。

直线尖轨轨头切削起点处轨距

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

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密贴段0.2,全长1.5

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直尖轨各牵引点前后各一块滑床台板

直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

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曲尖轨与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曲尖轨各牵引点前后各一块台板

曲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65mm

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

可动心轨辙叉趾端开口距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直)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直)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曲)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曲)

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短心轨密贴

叉跟尖轨其余部位与短心轨密贴

心轨牵引点处轨底与台板间缝隙

心轨轨底与其余台板缝隙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0.3/1m,全长(心轨尖端前500至可弯中心后500)2.0mm,不允许抗线

长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心轨实际尖端至直股翼轨趾端的距离

可动心轨尖端前1m轨距

可动心轨可弯中心后500mm轨距

导曲线部分轨距(尖轨跟端至导曲线终点或辙叉趾端总长的1/4、1/2、3/4共3处)

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

注:项点分类判断规则为:A类项点合格率100%;B类项点合格率90%;C类项点合格率80%。

十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技术措施

10.1质量目标及制度

严格按高速铁路有关暂行标准及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实现管段内所有工程均达到设计及规定要求,全部无砟轨道道岔施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重大、大质量事故。

为确保实现质量目标,加强工程质量工作的管理,针对本无砟轨道道岔施工工程特点,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局指挥部《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为使各项技术工作规范化,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技术攻关与技术指导,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严格执行以下十四项制度:

开工报告申批制;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测量复核制;工序“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交接制度;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技术资料复核、管理制度;施工过程质量试验检测制度;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检测设备定期检验和标定制度;施工资料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奖惩制度;质量事故申报制度;质量责任制。

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根据本试验段实际情况,成立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按照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做好工程质量控制。

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负责落实职工的技术培训及质量教育,为作业队的质量体系配备必需的资源。

负责工序质量控制,督促技术人员落实施工规范和验标,对工序的交接和质量问题负责。

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等质量问题,督促技术、质检、材料人员组织验收材料、成品、半成品,并负责其管理和使用。

对本试验段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各项质量活动。

负责制定优质工程奖励办法并检查落实。具体组织技术、质检、物资、试验人员定期进行质量评比活动。

负责组织编制本试验段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案及其预防措施进行审核,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计划的实施。

负责质量记录的检查和审核。

负责质量计划的宣传、落实工作;负责创优计划的策划和落实工作。

负责现场自检工作并配合监理工程师作好质量检验工作。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比工作,参加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负责钢筋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现场坍落度、试件送检等试验工作;

负责试验设备状态标识;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试验资料记录,出具试验报告。

10.3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满足各车站道岔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施工中应严格按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组织,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施工中尽量采用机械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中制定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技术措施。成立工程QC攻关小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管理模式实施本试验段内工程的质量体系管理工作;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进而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10.4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施工队伍选配、机具购置、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施工中加强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良好的质量工作格局。

健全并完善内部检查制度,立足自检自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组织生产,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条款的质量要求,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有控。

施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按节点工期要求,分阶段控制,实现均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到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技术工作复核签字制度,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和签认,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十一、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主要技术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目标,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并采取措施,以消除或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施工生产在安全、有序、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以实现安全目标。

在进行施工工序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等各项工作中,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在施工中,遵守国家和铁道部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重视施工现场作业安全,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创造良好的施工生产环境,保证施工生产有序进行。本试验段的安全目标是:

以确保施工安全为重点,消灭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一切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试验段施工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11.2安全保证体系及说明

根据不同施工项目,各作业队配备相应的安全检查员。各级安全检查人员需经地区劳动部门考试批准,取得政府劳动部门颁发的证件,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根据不同施工对象,对重点工程和重点施工工序,制定安全措施、检查内容,增加安全检查人员。

建立安全检查和安全会议制度,制定安全工作奖罚制度,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11.3保证施工及人员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⑴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严治本,基础取胜”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思想重视到位,精力投入到位,狠抓落实到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预测预防能力,消除事故隐患,使安全生产始终在受控状态之中。

工班每日由班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个人。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检查,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具备完好的安全装置。随同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机械设各的安全状况检查,保证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严格的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机械设备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修和例行保养。

在施工现场和外界通行道路边界设置醒目的交通行车标志、安全警示标志。运输车辆横过行车繁忙公路时,设防护员并佩戴标志,进行车辆指挥和疏导。运输便道,及时维修,保证运输安全。

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埋,场地平整,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照明、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所有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电力设施的布置和使用。非专业人员不使用和操纵专业电力机械和供电设施。用电施工机械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

施工用模板、支架等承重结构,经设计计算,具备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施工设计的安全设计制。

根据国家劳动保护的相关法规,按照工种定期、按时发放劳保用品,保证劳保用品实物发放到劳动者手中。由安全检查人员督促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使用劳保用品。

所有作业人员不饮酒上岗。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将安全施工措施和方案做为一个重要内容。在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时,也单独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做专题编制。技术交底书下达的同时,由安全质量科下达专项安全作业指导书。

⑵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场地平整、整洁,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施工便道边坡稳定,并做好必要防护。

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旭普林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有备用数量;夜间施工项目在白天交接班时,检查安全情况,进行记录。

交叉施工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前了解交叉施工工作内容、施工时间,安全注意事项等,必要时派专人进行协调、防护,确保安全。

雨天施工时,对施工场地、材料堆放、运输道路及设备的防洪、防雨、排涝等设施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对不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处理。

经常同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防范工作。

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按规范要求安装和架设,不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所有电线作到不随意布设,所有电闸箱有门有锁并加设防雨罩、设危险标志。

将工作面的泥浆清除干净,以防滑倒。

遇雷电暴雨时,立即切断施工用电。

切实加强雨天施工安全工作,认真执行《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落实防洪措施。施工中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对可能影响设施设备稳定的任何作业,有足够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

开工熟悉设计文件,搞好复测,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搞好技术交底;物流准备;抓紧施工力量及时组织施工队伍到位。

建立合理的机械保修、维修体系,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全方位保障施工生产。

施工过程中,加强指挥与协调,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剂力量、设备和器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抓施工正规作业、标准化施工。

十三、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13.1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

制定本工程环境保护计划,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项目经理部内由办公室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与当地有关部门经常联系,针对工程特点,对下属施工队提出施工过程中环保要求,定期进行检查。

施工作业不得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及水电设施,临时用地事先将表层耕植土集中堆放,完工后复耕整平;施工与生活区污水,就近挖坑储放,禁止散排造成环境污染。施工道路经常洒水,避免粉尘污染。

施工中有毒和危险的物品,实行专人专项保管,严防泄露各种施工废液集中储存处理,严禁乱流乱淌。

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室内存放,运至工点后用棚布遮盖,卸运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扬尘。

现场临时道路其面层采用泥结碎石结构,并注意及时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居民居住区内的施工现场设置搅拌设备时,安设除尘装置。

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灶具其烟尘排放要满足环保要求,烟尘排放黑度达到林格曼I级以下。

凡需进行砼、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过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凡进行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流向,防止蔓延,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

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源。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用餐人数超过100人时,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淘油,防止污染。

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江河。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

项目经理部内由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水土保持工作,施工前与当地水保部门签定水土保持施工协议,按有关要求施工。

严禁将挖方弃土随意堆放,需按照设计要求并与当地水保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弃放位置。施工作业不得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及水电设施,临时用地事先将表层耕植土集中堆放,完工后复耕整平。

施工生活区四周和进场道路两侧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并栽种小型灌木以作环境绿化。

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况,修建一些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所占地及河流、水道或排灌系统的堤坡底岸的土壤受到冲刷,并保证在任何河渠道排灌系统中不产生淤积。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长江,并保护原有的防护设施。

施工中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工程沿线附近水渠、树木免遭损坏。

按照设计要求认真做好环保绿化工作。永久用地范围内裸露地表用植被覆盖,临时用地要进行复耕,裸露部分要植草或种树。施工过程中,对管内的树木、农田、果林注意保护。

遵照国家的法律条例和规定,施工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工地附近水渠、水库、池塘以及耕地、林园不受灰粉、沙尘、污水、废气、化学制品等污染和损害,特别保护好民用水源、水产不受破坏和污染。

在本工程施工中和完工后,对破坏的环境要及时整治,防止水土流失,接受各级环保部门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13.2降低噪音的主要措施

村庄、居民区附近注意避开午休、夜间施工,减少扰民。

施工选择性能优良、噪音小的施工机械,白天不超过70dB,夜间不超过55dB,必要时设棚布及其它声源屏障进行消声处理,降低噪音污染。

施工运输车辆在生活聚集区行驶禁止鸣笛。

可以围护的施工区域用棚布专门围护起来,并设置标志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所利用的既有道路加强维修养护,确保道路畅通,为过往车辆、行人提供方便。

积极开展路地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经常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遵守村规乡俗,多做利民事情,发扬我单位光荣传统。

按照设计要求认真做好环保绿化工作。永久用地范围内裸露地表用植被覆盖,临时用地要进行复耕,裸露部分要植草或种树。施工过程中,对管内的树木、农田、果林注意保护。

对环保加强监测,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十四、施工期间突发险情的排危抢险措施

14.1依靠现有的人力,物力,自行解决

当发生不可抗拒的或意外的洪水、火灾、爆炸等灾害时,单位项目部立即组织青年突击队进行抗灾,保护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抢救施工物资和机具等。及时投入抗灾物资,修补和修建各种防护工程。

昼夜巡逻检查。查看保护措施落实和效果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专人看管施工物资和设备,减少管理误区和混乱的损失。

酒店客房、套房、走廊及电梯厅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参考范本)【非常好的一份(专业)资料,拿来即可用】14.2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与协商

与当地群众产生争议,我单位无法立即妥善解决时,依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与政府、群众沟通与协商,教育施工人员不参与群殴、甚至争吵、口角。

给群众造成损失的,责任在我方,我单位依法予以道歉、安抚与赔付。努力创造与群众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发生超过我单位能力范围的险情,请求政府给予支持,协助解决,避免灾后流行瘟疫。

与业主沟通与协商,在业主责任范围内的,我们将与业主沟通与协商,妥善解决。

14.3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不得不在夜间继续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夜间施工前检查好各种机具设备、车辆的状况,做好夜间施工的准备工作,保证在夜间施工时不出故障。在车辆行走的危险地段,要派专人指挥,保证夜间行车安全。施工现场要有专业人员指挥、负责,确保各种作业规范化。调整好昼夜施工的人员,保证夜间作业人员的精力充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