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简支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简支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41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简支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16.8.3预应力张拉实行“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双控标准,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16.8.4张拉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油压表精度不得低于1.0级。千斤顶校正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油压表不得超过一周。

16.9.1安装立柱时必须对承台基础进行清理,垫平JT/T 986-2015标准下载,测量标高。

16.9.2在混凝土张拉到足以克服自重后,可将模架整体下落20mm左右;以减少模架上弹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16.9.3移动模架拼装时各个支点标高必须按图纸标注尺寸控制,误差不超过10mm;特别注意标高不得超高;要留有安装或拆除主梁下盖板接头螺栓及节点板的空间。

16.9.4浇注砼状态,底模横梁中间的对接法兰,上部必须顶紧,下部个别法兰间允许有小间隙存在。

16.9.5首孔砼梁灌注前,必须对拼装好的移动模架进行加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准确掌握弹性变形,以调整模板线型,保障砼梁顶标高正确,满足轨道精度标准。

17结构构造和裂缝的控制

17.1保护层质量控制

17.1.1本工程使用砼纤维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17.1.2通过非破损探测检验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

17.1.3非破损方法所使用的仪器经过计量检验,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17.2.1本工程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使得优选出的混凝土配合比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最优。

17.2.2大体积混凝土掺加大量的矿物外加剂,将混凝土水化热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限制温差裂缝。

17.2.3根据不同结构尺寸、性质以及施工工艺计算混凝土理论最高温升值,制定控制混凝土温度和温差的措施。

17.2.4采用先进的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

17.2.5强化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工艺的监控,特别是对混凝土温度的监控。

17.2.6加强对混凝土养护过程的监控,严格控制养护时间。

17.2.1质量检验与判定标准和程序

梁部混凝土结构质量检验与评定要符合客运专线砼工程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各种试验的所有取样工作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室进行。

17.2.2抗压强度检验

抗压强度检验过程见下图:

图17.1抗压强度检验过程图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用作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规定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验收时,以同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组成同一验收批,验收批的划分方法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17.3.1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分别制取试件,试件在浇筑地点制取。

17.3.2预制箱梁混凝土每1000m3取一组,不足1000m3时也取一组;且每项性能检验每个分项工程留置试件不少于1组;跨年度施工或技术条件有变化时相应增加。

17.3.3混凝土的电通量检验合格标准应符合规范要求。

现浇箱梁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对出现的裂缝利用超声波检测宽度和深度,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原因、制订措施,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及评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采用混凝土保护层测定仪检测。

18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18.1.1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在清理干净的硬化场地进行。场地内严禁动用电焊设备,防止电焊弧击伤钢绞线,造成钢绞线在张拉时断裂伤人。

2、夹片、锚具进场后仔细检查夹片、锚具的硬度和圆锥度以及夹片有无裂纹、有无锈蚀现象,以保证夹具具有足够的自锚能力,防止夹片、锚具弹出伤人。

3、采用油顶、油表相互匹配的预应力张拉施工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及时校验,防止因油顶、油表不匹配造成张拉力控制不准确,产生安全事故。

4、锚垫板安装角度位置严格按设计要求,并采取锚筋与粱体钢筋焊接的方法确保锚垫板角度、位置准确。以防应力过大,造成锚垫板松动,造成预应力施工安全事故。

5、在张拉施工时,精确调整油顶位置确保油顶、工具锚、锚具、锚垫板位于同一条线上,确保预应力施工安全。

6、张拉油顶采用安全可靠的钢支架配合导联吊挂,以防油顶吊落,伤及张拉操作人员。

7、张拉作业区设立安全防护网,并设立安全防护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8、张拉或退锚时,张拉油顶后面严禁站人,并在张拉作业区后方设置木防护板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9、张拉作业时设置专人负责指挥,测量伸长量时,停止油顶张拉。

10、张拉液压系统的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漏油伤人。高压油管在正式使用前作油管承压检查,保证油管的正常使用。

18.1.2模架过孔作业

1、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移动模架设计说明书,特别是涉及安全防范部分,制订详细可靠的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

2、移动模架是一种现场现浇施工的专用设备,现场拼装、使用过程中各种作业必须分工明确,统一指挥,要设专职指挥员、专职操作员、专职电工、专职技术员和专职安全检查员:指挥员:1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并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熟悉指挥信号,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技术员和安全检查员:2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模架施工作业前进行技术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电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电路图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起重工:2名,具备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熟悉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液压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也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辅助工:15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熟悉移动模架和桥梁施工。

3、对移动模架各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1)、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各处连接是否紧固。

3)、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

4)、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

5、移动模架每施工完一孔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办理签认记录手续。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6、风力≥6级时,严禁进行过孔作业;

风力≥8级时,严禁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

风力≥8级时,必须保证移动模架处于整机合拢并连接完毕状态;

风力≥11级时,应停止任何施工作业,切断电源,对各支腿和主梁、导粱拉缆绳锚固。

7、移动模架的所有移位

1)、必须在有关技术人员和安全员的监视下进行。

2)、必须检查所有影响移位的约束是否解除、移动方向是否有障碍。

3)、必须基本同步,并注意纠偏。

4)、由现场指挥员一人发号施令指挥,其他任何人的指令应现场指挥员通过实施。

8、液压系统操作要求:

1)、启动液压泵之前,检查截止阀是否关闭、换向阀是否在中位。

启动液压泵,检查系统压力是否正常,管路是否有渗油。

2)、每施工一孔,垂直油缸注意进行排气。

3)、操作各阀时应注意所对应的油缸、动作或方向,严禁出现误操作。

4)、快速接头拆开后应有保护措施,严禁任何杂质进入其内部。

5)、当泵站不使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

6)、经常检查液压油路钢管、胶管、接头的螺栓是否完全紧固。避免漏油现象发生。

7)、经常检查系统中各种液压滤清器的滤芯与空气滤清器的滤芯是否堵塞。检查各个液压系统油液的清洁,保持油的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

8)、经常检查液压油的油位是否达到要求,工作中也要时刻注意油位的变化,一旦发现油液不足,应马上补充,避免油泵吸空,形成真空,从而烧坏液压油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9)、拆卸运输或重新组装时,应将拆卸下来的各种钢管或胶管进行密封(油堵堵塞)组装时注意清洁,防止污物进入管道,损坏系统中的液压元器件。

10)、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油缸的活塞杆进行必要的防护,以防止活塞杆表面粘上灰浆。

9、电气系统操作要求:

1)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车,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2)电气系统出现故障需进行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3)电气系统的各种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或专职维修人员检修处理,严禁其它人员擅自进行检修和改动。

4)非操作人员严禁擅自启动或操作各种控制按钮。

5)各项动作运行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首先鸣响电铃,以示现场人员各就各位,准备进入工作状态。

6)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设备,遇到雷雨天气时,首先停掉设备总电源,并应将设备停放到设有接地线的地方,将设备用预备的接地线直接接到接地桩上,同时工作人员不要逗留在设备上。

7)设备启动前,应注意检查所有电气设备是否安全,各急停按钮是否回到工作位置,各个操作开关是否在零位。

9.移动模架横向分开时,每个托盘有两条横移油缸,在倒换插销时,必须待到一条油缸倒换完成后,再倒换另一条;

10、移动模架纵移时,先同时动作后主支腿处的两条纵移油缸,前主支腿处的两条纵移油缸作为保险;待整机纵移约20米后,再同时动作前主支腿处的两条纵移油缸,

11、吊挂油缸驱动托盘的吊挂机构;整机横移时将吊挂机构收拢压住主梁下盖板,作为保险;支腿吊挂过孔时,注意在支腿通过各个接头时仔细观察,察看有否卡滞;

12、主机过孔时,在主机接头通过支腿托盘时必须仔细观察,察看有否卡滞;

13、支腿吊挂过孔时,可携带立柱同时过孔,立柱下端一节应拆除后挂在立柱上,到前方桥墩处再重新安装上;

14、为减小牛腿过孔时导梁的受力,前后辅腿处主梁或导梁均宜低于主梁前端。

15、安装φ32精轧螺纹钢时,注意应顺直,禁止受横向剪力作用,螺纹钢松张端预留长度应适当以备松张。

16、牛腿张拉前,应先安装两侧的卡桥墩机构,使牛腿对桥墩是对中的,卡桥墩机构要求抱紧桥墩。

17、牛腿上部的φ32精轧螺纹钢单根张拉力应不小于20吨,且要求各根受力均匀。

18、加强作业过程中的观察与检查。牛腿过孔前,必须检查吊挂机构的焊缝,检查托盘与扣板联接处的焊缝与栓接情况;主梁横向打开后,要检查牛腿各处的焊缝质量以及板件是否有变形;主机过孔前要检查导梁与主梁接头、导梁接头的焊缝质量;过孔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会发生碰撞或干涉。发现焊缝开裂必须补焊,螺栓有损坏或长度不足必须更换。

1、安装立柱时必须对承台基础进行清理,垫平,测量标高。

2、在混凝土张拉到足以克服自重后,可将模架整体下落20mm左右;以减少模架上弹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3、移动模架拼装时各个支点标高必须按图纸标注尺寸控制,误差不超过10mm;特别注意标高不得超高;要留有安装或拆除主梁下盖板接头螺栓及节点板的空间。

4、浇注砼状态,底模横梁中间的对接法兰,上部必须顶紧,下部个别法兰间允许有小间隙存在。

5、首孔砼梁灌注前,必须对拼装好的移动模架进行加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准确掌握弹性变形,以调整模板线型,保障砼梁顶标高正确,满足轨道精度标准。

18.2.2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编写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

2、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3、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指标;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4、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得超过6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5、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避开炎热的白天浇筑混凝土。

6、预应力混凝土梁应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型。保证每片梁的浇筑时间不超过8h,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浇筑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箱梁混凝土试件应从底板、腹板及顶板分别取样。

18.2.3模板及钢筋

1、移动模架外模采用大块钢模,内模采用液压控制技术,模板要高精度制造、高标准验收。

2、模板接缝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工艺,确保接缝满足外观质量要求和混凝土耐久性需要。

3、加强模板的维修与保养,拆摸后及时清理、整修、涂刷脱模剂。加强模板液压系统保养,及时更换滤芯和液压油。

1、提高波纹管绑扎质量,保证管道坐标和成孔质量。

2、预应力施工前做好孔道摩阻试验和压浆工艺试验。加强预施应力各项基础数据的测量,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张拉控制应力,确定预应力筋伸长量,确保箱梁有效预应力的准确。

3、预应力张拉实行“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双控标准,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4、张拉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油压表精度不得低于1.0级。千斤顶校正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油压表不得超过一周。

18.3工期、成本控制

18.3.1每孔梁的实际施工周期必须控制在15天以内才能最大的发挥移动模架的使用效率。

18.3.2在移动模架使用前,必须对有关人员加强学习和培训,使参与模架施工的人员真正了解移动模架的性能,必须让操作人参与工期、成本控制,强化操作者的思想认识。

19箱梁夏季、雨季、冬季施工方案

本工程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及现场施工情况,在夏季、雨季及冬季期间,管段内移动模架制梁处在一个高峰期,为了确保箱梁质量,必须对箱梁砼夏季、雨季及冬季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9.2预应力砼箱梁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19.2.1箱梁砼夏季施工特点:夏季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较小,这些对于新拌以及硬化后的砼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19.2.2在高温下拌和及浇筑砼,水分蒸发快,容易引起塌落度损失,现场砼塌落度难以保证设计要求值,易降低砼的强度及耐久性。若掺用减水剂的砼,温度高气泡易挥发,降低其含气量,使砼塌落度的控制变得较为困难。

19.2.3由于夏季温度高,水泥水化反应快,砼凝结较快,施工操作时间变短,容易因捣固不良造成蜂窝、麻面以及“冷缝”等质量问题。

19.2.4砼养生非常重要,如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砼脱水将影响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砼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19.3砼夏季施工控制措施

19.3.1炎热夏季浇筑砼,易加速水化反应,对砼拌制、运送、浇捣都有不利的一面。必须控制夏季砼出料温度不得大于30℃,规定砼内外温差不超过15℃,来保证砼的浇筑质量。

19.3.2控制夏季砼最佳浇筑时间:严格规定夏季箱梁预制浇筑时间,安排在下午5点以后在夜间浇筑砼。

19.3.3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要降低砼拌和料的温度,首先应降低原材料的温度,采取如下措施:

1、夏季必须对砂石料进行遮盖,避免阳光直射或洒水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2、搅拌用水中加入冰块。

3、控制夏季施工砼的塌落度

19.3.4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砼的塌落度损失比较明显,主要是长距离运输及水分蒸发引起的。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现场旁站,对现场砼配制、拌和过程、骨料计量增加检测力度,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2、掺缓凝剂改善和易性,以利于减小塌落度损失。

19.3.5防止砼裂缝的产生

夏季施工常见裂缝有温度、塑性收缩、干缩裂缝,采取如下措施:

1、对砼的原材料加强控制,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改善砂石级配,尽量控制好塌落度、单位用水量及水灰比。

2、提高砼的密实度,在箱梁外模板上设置附着式振捣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与附着式振捣器相结合的振捣方法,顶板用平板振捣器将梁顶浇平。保证砼密实,提高了砼的极限抗拉强度,增强了对裂缝开展的抵抗能力。

3、从改善温度条件入手,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同时多向骨料洒水,控制每层砼浇筑高度不超过30cm,加快热量散失,避免温度裂缝。

19.3.6加强砼养护工作

1、浇筑后立即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避免暴晒,建立专人养护,在拆模顺序及养护方式上进行调整。

2、先脱内模从内养护,使砼构件从内冷却。

3、前14天坚持洒水保持湿润,经常连续养护;坚持按时段经常养护;后14天做到间断养生的三段养护法。使结构逐渐干燥,这样可以利用砼的徐变性能,对温度及干缩应力起到“卸荷”作用,避免裂缝的发生。

19.4.1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多以雷阵雨为主,受台风影响严重。

19.4.2雨季前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截水系统,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调整施工作业安排。

19.4.3在进行每孔梁制梁前,对现场移动模架、支架的基础进行加固处理,避免雨水冲刷造成基底坍塌,从而引起移动模架、支架的整体失稳。

19.4.4移动模架、支架施工属高空作业,雨季施工时需做好防滑、防雷措施,遇暴雨时停止作业。

19.4.5雨季施工时对各种原材料严加强防护,对水泥、钢筋、外加剂的存放地面应铺10cm砼,以方木支垫,并预备防水篷布若干,以备雨季时及时覆盖。

19.4.6现场备足防水篷布,一旦降雨可及时遮盖以浇筑的砼,并遮盖现场,防止雨水进入模板内。

19.4.7雨季施工的砼必须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砼质量。

19.4.8加强施工便道的维护,及时曾撒砂砾,路基较软处采取硬化措施。

19.4.9所有车辆及机械设备加强保养,出现问题及时检修,禁止带病作业,确保行车安全,保证防讯急动员时设备的完好。

19.4.10进入雨季后因雨季对外业的影响较大,雨天可将钢筋加工、焊接、模板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加工棚内进行,以便于雨后迅速转入正常施工。

19.4.11利用雨天组织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指南、验标学习,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19.5.1冬期施工时间界定

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

1、进入冬期施工前,应预先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为桥梁梁部工程。

(2)收集工地气象资料,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3)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4)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2、冬期施工应根据工程类别、气象资料、材料来源和工期等要求,通过经济分析,选择下列两类施工方法:

(1)、在养护期间不需对混凝土加热的掺外加剂法。

(2)、在养护期间对养护体覆盖保温材料。

19.5.3砼工程冬期施工方案

冬期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混凝土均不得受冻。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一)、混凝土的配制、搅拌和运输

1、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尽可能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2、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胶比和较小的坍落度。

当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处理时,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3、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4、搅拌设备搅拌混凝土前及停止搅拌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5、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有保温设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

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圬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2、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A、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1)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2)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3)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C、对于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

D、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E、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

3、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4、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的方法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

5、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

(三)、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1、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2、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立即防寒保温。保温材料应及时覆盖并保持干燥。应对结构的边棱隅角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应采取防风措施。

3、拆除模板和保温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的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除底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3)、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4、混凝土的拆模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5、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6、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且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除模板。

(四)、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定期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搅拌、浇筑时的环境温度。

2、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应每昼夜定时、定点观测4次。

3、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结构偶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应均匀留置测温孔,孔深可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

(2)检测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根据工地条件,可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预埋式温度计或其它类型的温度计检测混凝土的温度。

4、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根据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增加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施工试件不少于2组。

5、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防因缓凝剂掺量不准造成危害。

19.5.4钢筋工程冬期施工方案

1、冬期钢筋的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

2、钢筋应提前运入车间,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

3、冬期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

4、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05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方案20移动模架有关构造说明

图20.1移动模架浇梁状态

表20.1移动模架各部件一览表

图20.2移动模架总框架

图20.3移动模架后吊架示意图

图20.4移动模架前吊架示意图

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图20.5移动模架开模状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