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西南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9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西南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3)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范围内应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

5.3.6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试验检测控制内容和检测方法

每填高0.9mJGJ/T128-2019标准下载,纵向每100m检测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m处2点、中间2点。不足0.9m的亦检查2个断面4点。

每层延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粗粒土、细粒土、碎石类、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块石类土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每100m等间距检测3点

每100m等间距检测6点(左右各3点)

每100m等间距抽样检验3个断面

每100m等间距抽样检验3个断面

每100m等间距抽样检验5个断面

5.4.1变形监测基准网

垂直变形基准网控制点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可利用设计提供的沿线二等水准基点为基准点,根据需要也可以独立建网,独立网应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使用独立监测网时,必须确定与交接工程部位其它高程系统之间的换算关系。

条件合适时,直接以二等水准网基准点为工作基点。观测条件不满足要求或不方便时,可埋设加密点为工作基点,工作基点间隔一般为200米左右;

基准点、工作基点的规格型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埋设要求稳固可靠,便于长期保存,不受施工干扰、深度在冻土层以下0.3米以下,比较稳定的位置。

加密工作基点的连测,设计提供的CPⅠ、CPⅡ及深埋水准点密度满足不了变形观测的确要求,施工单位加密的工作基点应与CPⅠ、CPⅡ及深埋水准点进行连测,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必须进行独立往返观测;每个测段必须双站到点;至少连测二个以上的CPⅠ、CPⅡ及深埋水准点并对其进行稳定性检验;观测的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对观测结果进行严密平差计算计算其高程值作为变形观测的高程已知成果。

5.4.4基准网的复测

基准网要定期进行复测,复测周期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基准点的稳定情况及沉降变形监测的需要而定,根据津秦客运专线天津段的具体情况要适当加密,加密观测的时间及周期以满足沉降变形监测的要求而定。(最好路基堆载预压前有复测资料)。

5.4.5观测方法及精度控制

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

测段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2)水准网的观测应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观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3)仪器的各项参数及限差要求按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

4)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观测使用同一仪器标尺和同一类转点尺承,沿相同路线进行。限差控制、成果取舍按规范执行;

6)每一测段均为偶数站,观测时应仪器应避免阳光直射(打伞),标尺应保持垂直且稳定(使用2.5㎏以上尺台和扶杆);

7)数据处理时,各项限差均应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平差计算软件必须经鉴定合格。

5.4.6监测点布置要求

(1)监测点布置的具体位置、断面间距离、标志规格及型号、标志的数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

(2)监测标志的埋设时间,沉降变形监测的人员要随时掌握施工的进展情况,当施工路段的施工进展达到设计要求埋设监测标志的条件时,要及时进行监测标志的埋设;

(3)监测标志的埋设要稳定,被破坏的标志要及时补埋,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

(4)沉降板:一般沿线路中心线埋设于路基基底和基床底层表面,作用分别为监测地基沉降和路堤沉降,在埋设及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对沉降板造成破坏或碰动,保护管内不能落入填充料,要确保测杆的沉降自由度,从而真实反应监测部位的沉降规律;

(5)路基面沉降观测标:一般设置在路基面两侧或其他设计要求的部位,基础必须稳定坚固,与路基体紧密结合。

(6)剖面管:埋设位置及方法严格执行设计要求,特别注意每次观测时初始值的一致性,加强管口及设备保护;

5.4.7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断面,设计布置的监测标志有剖面沉降管、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监测桩。具体埋设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观测的技术要求: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工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开始观测。观测实施按国家一等水准操作要求进行,施测精度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控制。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形成符合路线,最少联测两个以上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

观测频次:路基沉降观测频次最低要满足下表要求,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当出现沉降突变、荷载发生变化等情况时也应加密观测。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强化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思想。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要进行入场教育和有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提高劳动技能。

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实行质检工程师派遣制、质量一票否决制,实行工程管理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

施工过程中坚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积极开展QC活动,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各专业成立QC小组,选定攻关课题,形成全方位的创优网络,攻克各项技术难点,保证工程质量。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1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施工中严格依照标准及工法施工,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确保各个工序的质量。对重点工程项目建立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坚持“样板引入”的原则:为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采用“样板引入”的原则指导施工,即在开工前根据工程的先后顺序和难易程度确定一定数量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作为样板工程示范重点,在后续工程的施工中以样板工程作为学习和赶超的对象。通过样板工程的引入来指导我们后续工程的施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确保全标段创优目标的实现。

工程试验:施工现场设工程试验室,设专职试验员,负责本标段的试验工作。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严格检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试验数据准确。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项目部设专测队,负责本项目部的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放样复核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做到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均由工程部长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

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杜绝技术指导错误而影响工程质量。

根据施组安排及工艺要求,配齐配足各类机械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尤其是路基的碾压设备、混凝土拌合和运输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制定详细的雨季、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尊重政府质量监督,积极配合建设单位严格执行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加强工程内业管理,在投标至竣工交付的全过程中完善各种施工资料的搜集、整理,各种报告的填制保管以及反馈,提高工作质量,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档案。

1、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要从严格的填料、工艺控制、加强试验检测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同时对路基进行铺轨前的质量评估。

保持铺设土工格栅的填土面压实平整,控制填土分层≯30cm,土块击碎至块径15cm以下。铺设前测设路基边坡线,土工格栅沿测设的边线铺设,按设计铺设宽度裁剪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平整,不允许有褶皱,尽量拉紧,不得有坚硬凸出物。

工艺控制:路基工程施工工艺主要从地基加固和路基填筑两个方面控制。通过科学模拟试验,验证设计标准,确定施工机械,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来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和路基填筑。对于路基填筑通过修筑试验段来指导和细化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从而有效的保证路基填筑的工程质量。

推行地质补充勘探,摸清地基情况,确保路基工后沉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进行路基评估,保证工后沉降。进行路基评估主要从铺轨前进行路基评估。铺轨前进行路基评估除了要对路基外观、路基各部位相关工序和资料进行检查外,还要用地质雷达等仪器进行连续扫描,发现疑点立即开挖,进行补救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达到设计标准。

与设备相关单位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并于开挖时提前24小时通知设备相关单位到现场进行监护,坚持做到监护单位不到场不动土,开挖过程中派专职职工进行现场指挥防护,并听从设备相关单位现场指挥。

探沟采用人工用铁锹开挖,坚决不准动用机械设备,确保管线绝对安全。挖出管线后,在管线上方拉设黄色警戒带,并插小红旗,在管线走向方向设置管线走向标识牌(标识牌采用半米见方三合板制作,白底红字)。管线改移前,派2名职工24小时轮流看守,防止管线设备遭受人为破坏。

挖出管线后及时与设备管理单位协商管线防护方案,将管线改移至施工范围以外。做好管线防护措施。

在施工中,自觉遵循国家、国家铁路局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重视施工现场作业安全,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抓好安全教育,对参建职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工班每日由班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交底,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逐级负责制,明确责任,层层负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

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便道边坡稳定,并设置必要防护。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爆破物品管理规定,合理安排现场爆破物品存放库及保管人员,并严格领用制度。

7.2.1路基工程保证措施

填筑时,在填土区边缘设置安全标志。高边坡路堤施工,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影响既有道路交通的工程施工时,首先与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确保交通安全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及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报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后施工。

路基施工地段发现地下不明管道、线缆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确认做好防护后再继续施工。地下管道、线缆处施工时,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备齐备足必要的抢修材料,制定出应急方案后再行施工。

改河及改沟土方开挖按设计位置堆弃,并做必要防护,防止弃方堵塞河道,保持排水畅通,确保行洪安全。

7.2.2营业线施工及行车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按照“正线、正点、客车、安全”的原则,按计划保质量保安全完成任务。取得调度命令后方可进行施工,未取得调度命令严禁开工。

我项目部根据国家铁路局755号文规定,严格遵循分级审批程序,逐级上报审批。待国家铁路局及北京铁路局有关单位下达施工计划后,我项目部对施工内容进行核对无误后,按计划组织实施。

凡在铁路保护区内的所有动土施工,均与有关设备管理部门签定安全协议。

按照按照铁路主管部门的要求,提报既有线施工方案,待管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向施工人员交底。施工时,请管理单位派员进行现场指导、配合;要点施工或限期完成的工程项目,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检修,施工组织及劳力安排进行必要的演练,确保施工按期完成。施工完成后,施工负责人会同管理单位人员对工程进行检查,合格后消点开通。

根据铁路主管部门批准的月度施工计划,将施工安排送交有关站、段,根据要求双方召开施工预备会,确定关键部位负责人、联系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凡批准的施工,我项目部均在施工前2日向调度所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施工项目、批准的文件号、施工地点、时间、影响范围、限制速度等。涉及车站要点时,要在施工前2日10:00前由我项目部驻站联络员向车站上报施工计划确定的日期、时间、项目及影响范围进行登记。施工当日我项目部驻站联络员提前1小时到岗,并与车站值班员进行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组织实施。

驻站联络员到车站办理登记后,由车站值班员联系列车调度员同意,抄收调度命令并签认后,根据调度命令开始施工,并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同时按规定作好消点登记。驻站联络员与车站值班员、施工现场保持联系,向施工现场传达调度命令,及时将列车运行情况通知施工现场。

营业线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和卡控措施,不超范围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施工现场应按《技规》等有关规定设置各种防护标识,防护信号的设置和撤除,由施工负责人决定,未设好防护不得施工,并派专人看守慢行地段。对所有施工慢行处派人定时巡视,对设置的慢行45km/h及以下的信号标志派人24小时看守。

大型封锁或慢行施工,制定专门的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密集时,拉绳防护,严禁跨线避车,进行广播提示,保证作业人员及时下道。

施工期间,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队伍进场后及时完成无线网,确保全天候通讯畅通。

预铺的道岔、轨排放置稳固,预铺地点远离和低于正线。对预铺的道岔、轨排在施工封锁前1小时抬起,做好防滑、防溜措施,给点后方可垫入滑轨小车。

7.2.3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及设备稳定的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切实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到位,管理到位。

认真执行安全协议制度。在营业线上施工,必须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内容和措施、安全分工、发生责任行车事故的处罚办法、安全监督配合费用等。

防护设备经常检查,保证正常使用。在视线不良地段增设中间联络员或信号传递设备。

施工人员加强对电务设备的保护意识,做好防撞防压保护,对既有设备做好显著的标识。

地下电缆、光缆,施工前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必须请设备单位指明管线位置或获取图纸掌握管线走向;使用电缆探测仪详细探明施工区段地下电缆走向、位置、深度;施工前挖探沟,探明后再施工。

加强与迁改标的联系,管线如需改移,与迁改标进行配合,改移后设置醒目标志,加强保护等。同时为了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施工中一旦挖断管线,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对现场进行保护,严禁隐瞒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备齐应急抢修人员、材料、工具,对挖断的电缆立即进行恢复处理。如影响行车,同时与运输部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引导通行。

8.文明施工及文物保护

8.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

把本标段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的达标工地。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国家铁路局及工程所在地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全员全过程环保局面。

搞好环保调查,包括农田、排水、城市排水、河流水系等,了解当地环保内容与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建立环保检查制度,把环保措施层层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8.2.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现场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施工道路的基层做法按设计要求执行,面层可分别采用礁渣、细石,以减少道路扬尘。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经常进行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符合环保要求。锅炉有消烟除尘设备,茶炉用消烟除尘型。

不使用敞口锅熬制沥青。进行沥青防水作业时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加热设备。

8.2.2防止水污染措施

进行现场搅拌作业,在搅拌机前后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指定的污水排放处,严禁向河道及附近沟渠、农田直接排放。

对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源。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生活污水经收集并采用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按当地环保部门规定要求排放。

8.2.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

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降噪度。

为减少噪音污染,减少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在夜间尽量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对机械注意养护,降低噪音。

在布置施工场地时,对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构件预制等设施尽量远离居民区,以减少视觉和噪音污染。

对人为的施工噪声有降噪措施和管理制度,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8.2.4防止固体废物污染措施

严格按土方调配方案取、弃土,并按设计要求及时实施工程防护,严禁向设计范围外的场地弃土。

经常征求当地环保部门及群众对施工范围内环保工作的意见,及时整改,避免和减小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禁乱砍、乱伐,保护好工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8.2.5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保护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每一个施工单位应尽的职责,因此,我们制定如下措施:

开工前,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土地法》和《水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节约意识。

合理使用土地,临时工程用地尽量少用或不占用耕地,用完之后按规定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处理,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用植被进行覆盖,并保证其成活率。

施工便道、施工工棚及作业场地的设置,尽量维护自然面貌,荒地亦应少开挖,少刷方,以保护植被。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新辟便道路面铺设碎石加强,施工车辆不能离道行驶,并经常向施工便道路面洒水;运输砂、石、水泥等材料时车辆加盖蓬布。

及早施作防护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侵占农田或堵塞河道。在河道中施工的临时设施待工程完工后外墙防水界面剂施工方案,进行彻底清理,恢复原貌,防止侵占河道,压缩过水断面。

路基、站场、桥涵基础的弃土尽量用于填筑路基,按设计需弃掉时,运至选定的弃渣场,并作好坡脚挡护、疏通弃土场的排水设施,以防止水土流失。过水涵洞在雨季到来之前尽量完成,确保排水通畅。

9.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

NB/T 31010-2019标准下载《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12〕755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