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新黄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黄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既有线施工突发事故应急所需设备: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工程运输车、清障车、行车信号工具、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救护车、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等。

③立即由工区卫生所派人急救;情况严重的,应及时联系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1、事故发生后由办公室、安质环保科、技术科成立专门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处罚,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某高架引桥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24小时内填写事故报告,填写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支持的事宜、事故报告人、报告时间。

4、对在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工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桥位断面上游是大北干流末端,由于大北干流特殊的河道特性,加上流向基本平行于经度线而横穿纬度线,使700多公里河道跨越近5个纬度,大北干流北部高寒地区的较大冰凌数天便可输送到该河段,因此,桥位河段的流冰主要是来自上游的客冰。每当冬春时节,桥位附近河段多发生淌凌、结冰和解冻开河等现象,有的年份只淌凌不封冻,有的年份封冻或解冻开河时,出现冰凌堆积,水位抬高,形成凌汛。但出禹门口后,特别是在禹门口的出口段,冰情相对大为减轻。

大桥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8300m3/s,校核(3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4500m3/s。

桥位断面处左岸相应设计洪水位为386.98m(黄海高程,下同),右岸相应设计洪水位为386.41m.。左岸校核洪水位为387.43m,右岸校核洪水位为386.69m。

施工期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20000m3/s,桥位断面处右岸相应设计洪水位为385.97m,左岸相应设计洪水位为386.33m。

(1)根据山西省河津市及陕西省韩城市河务局防汛防凌指挥部的指示精神,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加强日常防汛防凌管理。

(2)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防一万,单防万一”为指导思想。总的原则是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对防御凌凌、洪水方案做好宣传工作,在思想和认识上与建管中心及当地防凌部门保持高度的统一。

(3)对现有护岸工程的加固维修查漏堵缺,安全渡凌,把现有堤防作为第一道防线,做好退守准备工作,尽量降低施工及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4)固定抢险机械设备随时待命,抢险物资另类堆放不与施工材料混合储存。抢险物资的储放位置要便于运输车辆的通行,确保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

(二)防汛防凌的准备与落实

总结历年雨季汛期及冬季凌凌到来的经验,将施工现场的防汛、防凌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出问题,安全度过,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首先,从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做到组织落实,物资落实,交通、水情、通讯联络落实。

认真总结类似工程防凌抢险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侥幸心理,树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贯彻落实防凌工作法规及办法,依法制水,依法管河,依法进行水上作业。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宣传工作,提高对水害的认识。

施工现场储备的防凌汛抢险物资。

(六)防御措施与计划落实

根据对当地今年来河道淤积情况的分析研究,以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要加强巡逻检查堤防,防止险情发生发,同时撤离一切可以撤离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不能撤离的要做好防护工作。依据当地防管部门的有关数据,测出安全高程,画出撤离线路图标明撤离地点,并下发到各施工队(班组)。撤离线路派专人维护,确保畅通无阻。

各施工队(班组)均配备有手机等通讯设施。各队(班组)要在汛、凌前检查维修通讯设备和电源线路以备汛期凌期通讯,照明正常照明。

(八)防凌防汛巡堤检查

(1)全体员工都必须从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到防汛、防凌凌岗位,组织巡堤员负责巡堤检查,并做好水情、凌情、险情的观测汇报工作,将已发生的灾情和可能发生的灾情上报建管中心及当地防指部门,以便统一决策。

(3)要对提防里程桩差缺情况进行登记,并注明所缺桩号;由于堤防风蚀、雨冲,不完整段落较多,要仔细逐段检查,包括动物活动所造成的破坏进行登记。堤顶符合设计防洪水位各段落的情况。

(4)河床冲击段落和过流能力的情况。

(5)检查堤身、堤基土质、洪水、凌水涨落持续时间,堤身稳定和渗透情况。

(6)就地避洪设施检查

检查滩区,蓄、滞洪区的护村坝,护田坝等防洪设施是否符合蓄、滞洪水位要求,与项目部所设防护是否有冲突。

(九)防凌撤离转移措施落实

(1)撤离前检查撤离道路是否畅通,转移方向,路径是否安排合理。检查撤离转移所需车辆,船只的落实情况,做到紧急时期车辆船只随时待发。检查撤离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安置准备工作,撤离地是否做好接收准备。

(2)在通知撤离施工现场时,首先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然后才撤离机械设备。严禁施工人员冒险抢救设备物资。

(3)浮船接到撤桥命令后,浮船队应立即执行。将浮船连接销取掉。松开钢丝绳锚固,将浮船顺黄河岸边锚固。

(4)各电工在接到撤离命令后,应立即对工地进行停电,以便于其他各种机械、设备、物资的拆除。在施工现场不能撤离的大型设备和机具,各队和班组必须采用铁丝,或钢丝绳将机具与大型的设备连在一起。

(5)现场施工的各种材料,物料在拆除后应由各施工队统一进行保管存放。

(6)现场的电线、电压器、配电箱在拆除时应按照施工用电安全技术实施拆除。拆除时,必须断电操作。拆除的电线、电压器、配电箱均交由项目部统一保管存放。

(7)在汛期、凌期现场施工负责人严禁离开施工现场,如要临时离开现场,必须指定现场负责人。

为保证职工的生命与企业的物资设备的安全,将汛期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副组长:许廷友李宏强梁智贵安亚鹏

组员:税立斌李辉熊毅孙磊尙宗柱

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地址:山西省河津市禹门口黄河供水有限公司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③预报连续5天以上中雨;

④应急小组组长认为其它应该启动应急预案的恶劣天气或其它情况;

⑤在以上恶劣天气情况预报出现的前5天,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在恶劣天气或紧急情况突然出现时,应急预案自动启动。在恶劣天气或紧急情况过后,近期10天以内无以上情况时,宣布终止应急预案。

根据现场地面标高和历年水位逐日调查:河滩地面标高382.1m,20年一遇洪水位386.33m。我部拟划分为3个级别:

橙色警报为最低级别的警报。在进入汛期或平时出现前面所述的恶劣天气时,由安质部长宣布警报级别。由项目安全总监带队对施工区域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各施工队主要机械设备完好率90%以上,施工人员在位率80%以上;应急的主要材料到位率70%,紧急材料供应渠道畅通。应急小组与安全小组每天巡查不不少于3次,在恶劣天气时,必须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黄河水位接近382.1m(枯水期)或汛期将出现前述恶劣天气时,由安全总监宣布警报级别,应急小组进入24小组应急值班状态,由项目经理带队督促各施工队作好撤场准备,将保持运输道路畅通。各施工队主要机械设备维修完好率100%,施工人员在位率80%以上,应急主要材料到位率80%;紧急材料供应渠道畅通。应急小组与安全小组每天对不少于3次,晚上必须巡查,恶劣天气时,必须连续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橙色警报主要针对一般涨水阶段,在河滩上施工设防或汛期来临前临时设施安全围护。

红色警报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凌汛到来前或涨水水位标高达385.5m(接近设防水位386)、出现大风、大暴雨或持续降雨时,由项目部应急小组会议宣布警报级别。应急小组靠近现场24小时值班,停止一切水上施工作业。尤其是及时掌握凌汛期气候变化情况,认真落实黄河管委会的要求,做到凌汛期来临前,停止施工,拆除水上作业临时设施。

(五)应急小组人员分工

1、谢进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及规定的应急预案、警报级别的启动与宣布。重大险情的防范,应急材料与机械设备完好率检查。

2、李宏强负责紧急情况时处理方案的制定,负责抢险工作的技术方案指导。

3、李辉负责拌合站、临时驻地全面管理。包括日常巡视与巡视管理,一般及中等险情的处理与防范、加固。

4、梁智贵负责取桥梁施工段落管理,包括日常巡视与巡视管理,一般及中等险情的处理与防范,加固。

5、税立斌负责应急预案启动期间的值班管理,险情处理的车辆、人员的调度与安排及与地方防汛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汛情,并报告应急小组。

6、安亚鹏负责协助进行现场巡视管理,险情的报告、险情防治的总结及上报。与熊毅联合对各队机械设备完好率进行检查。

7、尚宗柱负责协山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方案的制定。堤岸的巡视,所需巡视材料的计划的制定,与熊毅联合对应急材料进场后的检查。

8、甘凌负责应急材料的进场及准备,紧急材料的供应渠道的畅通,与熊毅联合对各队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进行检查,联合对应急材料进场进行检查。

9、孙磊负责协助进行各施工队的调动与协调管理。天气情况的监视,并及时报告应急小组。

10、苗斌负责水位的监视并及时报告应急小组,水中作业平台位移测量与监视。

11、罗传兴负责架子队人员的调动及机械设备的维修,根据应急小组的安排及时进行险情的抢救及加固。

1、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负责防汛期间及平时恶劣天气时的管理,充分准备防汛所需器材、机具和防护用品。

2、项目部办公室负责与当地气象、水文、政府等建立防汛网络,及时了解汛情。

3、项目部组织所属各单位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对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项目部及所属各单位的所有人员与设备无条件服从项目部应急小组指挥,未经应急小组同意,严禁任何人员休假及设备退场,所有机械操作手不得放假,已休假的操作手,必须停止休假。

所有准备在汛期来临前,由项目部统一检查,确保机械在汛期处于良好状态,易扣件,在库房储备足够配件。

5、应急预案启动期间,运输道路畅通,项目部的3台小车均为应急指挥车辆,现场的运输车辆做为抢险运输车辆。

1、由甘凌负责建立应急物资供应渠道,并签订供应合同。

2、现场储备必要的抢险物资,储备库在拌合站

1、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根据警报级别,进行相应的准备及检查。

3、险情及汛情缓解后,安质科负责组织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应急措施,并下发给相关人员。

黄河一般常见的险情有:涨水、冰凌、巨浪。发现上述险情要及时报告。

1、巡查要做到“六查”即水位、防汛物资、水上作业安全措施、水中平台稳定性、现场巡查人员在岗情况、现场巡查记录。

2、巡查要坚持:昼夜查。高水位和夜间应增加巡查密度。要按交接班制度,做好记录。

3、巡查时要注意“五时”,即吃饭时、换班时、黎明时、黑夜时、刮风下雨时都应不间断;“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脚到、工具到;“三清”险情查清、信号记清、报告说清;“三快”即发现快、报告快、处理快。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本标段气象、水文特点,大型施工机械、材料库、人员驻地一律不安排在二十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以下居住,确保遇到险情时,人员、设备、材料的安全。

(2)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在雨季极可能出现风力较大时,制定专项预防措施,并派专人日夜值班巡查,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施工

(3)汛期的安全防护,严格按汛期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严禁擅自变更方案或缩减范围。

(4)与地方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对重点临时设施的设置,请专业防汛人员现场指导,同时加强值班调度,保证信息畅通,确保接到险情信息时,反应迅速。

(5)积极与当地水利、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历年来的水文、气象资料,掌握施工期间气象的动态,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

(6)降雨过程中,设值班小组巡回检查水位上涨情况,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安全小组。

(7)认真做好汛期的安全检查,主要查防洪抢险措施的落实情况,存在隐患,查监控与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8)严格作好防汛物资管理,派专人进行兼管,未经允许不得任意发放。

(9)加强对全体职工的防洪思想教育,消除个别员工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麻痹、侥幸心理,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安全与日常巡查措施

(1)河内设水位标尺杆,标出安全水位、警戒水位。

(2)在水中平台管柱上设立变形标志杆。

(3)规定值班人员管区,要有书面巡视记录和交接记录。

(4)项目部由副经理定期检查现场情况和巡视记录。

(5)值班人员规定管区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

(6)随时检查巡视人员在岗情况,一次不在罚款20元,一次无记录(有异常)罚款10元,无交接记录罚款10元,重大异常情况不汇报罚款500元。

四、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第一负责人,项目部所辖各单位,认真作到场地的整洁,力尽所能的保护好黄河的环境。积极同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促进与地方的关系,使整个工程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保护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每一个施工单位应尽的职责,因此,我们制定如下措施:

1、开工前,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土地法》和《水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节约意识。

2、合理使用土地,认真同当地各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施工中应重视的问题。

3、在黄河中施工的临时设施待工程完工后,进行彻底清理,恢复原貌,防止侵占河道,压缩过水断面。

4、桥涵基础弃土按指定的地点作为弃碴场,并作好坡脚挡护和碴场的排水设施,以防止水土流失。

5、施工废水、生活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创建文明工地,争创文明标段。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方将以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坚持以“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依法治企、诚信守诺、顾客满意”为管理方针,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起机构健全、功能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保证、监督与控制作用,使施工生产在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中进行,把好各道工序关,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安装钻机时,底座要牢固可靠,不得产生水平位移和沉降,并应经常检查、调平。始终采取重锤导向保证钻孔垂直度。

钻孔过程中应加强泥浆指标的控制,使泥浆指标始终在容许范围内,控制钻进速度,使孔壁泥皮得以牢靠形成,钻孔要连续不间断进行,以保持孔壁的稳定。

在同一承台内一根灌注桩结束后,当相邻桩距<5d(至少保证5m)时,要求在24小时后进行,以免干扰相邻桩混凝土的凝固而影响桩身混凝土质

不论在钻孔、清孔,还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孔内水头都要确保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防止塌孔。

加强对桩形、成孔情况的检查,经常检查钻头尺寸和连接装置,及时更换钻头或补焊磨损部分,确保成孔质量。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避免出现塌孔埋钻现象。

清孔时严格按换浆法操作工艺进行,清孔后从孔口、孔中部和孔底三部位提取泥浆,测定要求的各项指标,其平均值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且孔底沉碴厚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钢筋笼制做时的分节长度以方便施工、根据吊放机具性能确定,不得

出现弯曲或扭曲现象,并按设计设置垫块。吊放钢筋笼时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水下混凝土灌注连续作业,一气呵成,全部灌注工作要在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混凝土拌和必须均匀,有良好的和易性,可加适量缓凝型减水剂,防止离析或堵管现象发生。

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做好测量和记录,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导管要尽量位于孔的中部,避免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

桩基检测严格按照《铁路工程桩基无损检测规程》执行,并根据设计需要埋设声测管,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

(二)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桥梁承台的基坑开挖时,做好防排水设施,严防雨水或地表水流入基坑,并及时浇筑基础混凝土,以免基底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

人工风镐凿除桩头,使基桩顶部显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基桩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长度满足设计要求。桩基检测合格后,承台底按设计施工垫层。

桥梁承台因体积较大,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热工计算,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降低拌制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和水的温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浇筑时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速度,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水中承台施工时,根据实际水深及河床地质情况,选用草袋围堰或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配备实用性强、数量足够、能力满足施工要求的水上专业施工设备。

加强混凝土养护,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如遇气温突降应做好保温措施;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测量监控。

加强测量工作,建立严格的精测、勤测、复测和换手测制度,确保墩、台位置准确。

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施工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墩身混凝土的质量。

钢筋绑扎、焊接必须由持上岗证的工人施作。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埋件,派专人监督检查预埋管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采用的大块定型钢模要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之间的接缝恰当处理,要严密不漏浆,模板的支撑及加固要稳定可靠,保证墩台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确保后期强度发展,满足设计要求。墩台混凝土不到拆模强度,不得拆模,拆模时应小心翼翼,特别注意有棱角的地方,不得碰伤。

钢筋下料长度要保证有足够的锚固和搭接长度,接头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脚手架基底要求夯实并设置垫板,脚手架必须与墩身钢模板分离,以免混凝土施工时影响模板的垂直度。

施工时充分考虑高温季节引起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在高温季节混凝土水平运输、垂直运输过程中塌落度均有损失,易造成泵送时间过长或堵塞现象,施工时采用冷水拌合,以控制混凝土的出仓温度,同时对混凝土运输车和泵管分别采取覆盖及降温措施,以减少混凝土水份的损失。

桥墩完工后,在墩顶设置沉降观测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沉降观测。

四、质量通病纠正、防治措施

1、混凝土施工中,圬工表面容易产生接缝不平顺、蜂窝麻面、气孔流砂、掉皮、露筋等质量通病,轻者影响美观,重者致使结构物几何尺寸有较大改变,影响强度及使用效能,甚至影响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为此制定以下纠正、防治措施:

对接缝不平顺:加强模板接缝处的刚度与强度,模板接缝处要上下左右交叉拼装,且通过纵向带木、拉杆联结成整体,灌注混凝土时,在模板的接缝处尽量不留水平方向施工缝,在垂直方向其施工缝要低于模板顶面不少于15cm。

对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灌注前,将模板表面的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采用薄海绵堵塞,按照混凝土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防止过振或欠振,特别加强模板周边的振捣;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严禁使碎石与砂浆分离,混凝土浇筑高度2m以上设串筒或导管防止混凝土离析。

对表面气孔的产生: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的计量,严格控制用水量,采用逐点移动的捣固方法,保证混凝土各处均匀振实。

对流砂现象产生: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湿透,板缝堵严,严格控制用水量,振捣适宜。

对掉皮现象: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上的污物清理干净,浇水湿透,涂抹隔离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对混凝土表面裂纹的产生:加强混凝土养生,避免水分蒸发太快;加强夯实地基,保证支撑刚度和强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再行承载。

避免露筋现象的产生:在钢筋混凝土骨料配置时,若其钢筋较密,粗骨料相对粒径要小一些,在振捣时采用外表振捣与内部振捣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振捣密实均匀;加强钢筋骨架的稳定性。

钢筋弯曲不直:采用调直机冷拉或人工方法调直。对严重曲折钢筋,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调直后检查有无裂纹。矫正后仍不直的钢筋不能用做受力钢筋。

焊缝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咬边:选用合适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焊弧不可拉得过大,控制焊条角度和运弧方法。

2、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和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1)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剂混凝土的内部温升。施工时每工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2)浇筑承台混凝土前,应使新浇筑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必须每部位测温1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3)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时浇筑混凝土,须采取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1)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沿高度均匀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约在40cm左右,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

先进行混凝土热工计算,如混凝土热工计算满足规范要求,才开始进行承台施工。如热工计算不满足规范要求,则采取预埋冷却循环水管的方法进行降温。承台施工时,采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温度监控。在承台芯部及表面预埋导热片,通过电子测温仪测量混凝土芯部温度及表面温度。要求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65摄氏度,混凝土内部温度及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20摄氏度。每2小时测温一次,观测72小时。如观测记录满足规范要求,则以此指导施工,不再使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温控。如不满足规范要求,则采取预埋冷却循环水管的方法进行降温。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湿度和温度控制。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暴露时间,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混凝土暴露面,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1)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塑料薄膜,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采取带模包裹、浇水或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水、潮湿养护。

(3)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完好。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养护时间。养护时间应符合规定。

(4)当不易洒水养护,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

(5)混凝土养护期间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超过20℃。且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0℃。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

(6)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7)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铁路交通安全事故;严防员工因工死亡事故;严防员工重伤事故;员工年重伤率小于0.4‰,年轻伤率小于3‰。

四、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措施

1、各项工程施工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2、在基坑(工作坑)坡顶一定距离内,不准堆放机具、材料,弃土远离坡顶,以免压塌边坡,各种机械在边坡顶运行或操作时,均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3、工地内设置安全标志,夜间施工加强照明,在基坑旁设警示牌(灯),人员、车辆流量较大的道口施工,派专人看守,并设栅栏。

4、在施工现场备足应急抢修器材,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抢修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5、各种脚手架在大风、大雨过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现象,及时修复。

6、起吊设备起吊时,严禁起吊超过规定重量的构件,起吊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指挥。

7、混凝土灌注时,减速漏斗的吊具、漏斗及串角挂钩和吊环均要确保稳固可靠。

8、泵送混凝土时,管道支撑确保牢固。并搭设专用固定支架,严禁捆绑在模板上及其它支架上,运输管道上不准加压或悬挂任何重物。输送泵设保护层管理,要包裹石棉等保温材料。

9、拆除模板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场内设立禁区标志。拆除模板先栓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拆下的模板、材料、工具严禁往下扔。在脚手架与墩身空隙间,挂安全网。

10、预应力筋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严禁站人,不许踩踏攀扶油管,油管如有破损及时更换;千斤顶内有油压时,不得拆卸油管接头,防止高压油射出伤人;油泵电源线应接地避免触电;要保持安全阀的灵敏可靠。压浆时人员要佩戴墨镜,防止水泥浆喷射到人的眼睛。

五、跨公路施工安全措施

1、在施工便道与公路平交路口,经公路主管部门允许后安设警示标志、导行标志。

2、0号台施工时,如需占用公路的,提前和公路主管部门联系并取得允许。

3、人员车辆从便道或施工场地进入公路通行,要遵守交通规则并注意安全,不允许施工机械设备及办公车辆在公路上滞留。

第八章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期间符合国家、铁道部、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采取合理措施,努力把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符合国家、铁道部、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标准,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

1、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统一规划、建设单位要求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施工作业活动严格控制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限和工程监理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工程施工完毕后,对原有植被进行恢复。

2、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时应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批示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对可移植保护的,尽力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性移植。

3、合理设置取土场,并适当集中。做好土方调配工作,沿河地段要先挡后弃,严禁弃土进入地表水体。工程建设要尽量减少永久性占地,特别是林地和耕地。

4、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和靠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应严格控制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必要时可采取隔声罩等临时隔音措施DBJ43T 369-2020 湖南省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标准.pdf,车辆途经这些地区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6、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应对施工场地、施工道路进行洒水或采取其他措施抑尘。

7、对电焊弧光的防护,除扩大工厂预制化程度外,施工地点的焊接采用围护结构阻挡电弧光,以减少对环境和人身的伤害。

8、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后应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河道、溪流造成淤积。

1、开工前,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水法》、《水土保持法》和《水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水土保持意识。

2、临时工程设施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GB/T 38710-2020 油气输送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

3、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并不得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4、施工前应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好当地人畜饮用水资源,加强污水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影响周围人畜饮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