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S-13标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LXS-13标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26.3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LXS-13标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沿构件全长拉线量取最大矢高

L/2000,且≯10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NB/T 42125-2017标准下载,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做到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构造力求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并满足砼的浇筑及养护要求。

模板安装前,模板安装前使用脱模剂。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立模安装。

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无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对超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支撑刚度须进行施工设计计算,并经监理验算。

模板拼缝平整严密,并采取措施填缝,保证不漏浆,模内必须干净。模板安装后及时报验及浇筑。

顶板结构支立支架后铺设模板,并考虑预留沉降量。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3‰。以确保净空和限界要求。侧墙模板采用大模板,模板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防止漏浆。

结构变形缝处端头模板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止水带不打孔或用铁钉固定。

填缝板支撑必须牢固,确保不跑模。

7.1.2.施工工艺保证质量措施

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推行制度化管理,实施施工全过程控制,保证达到工艺标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坚持工艺试验制度。本标段拟采用的新工艺和主要常规施工工艺在第一次实施前,均安排试验段或试验单元进行工艺试验,搞出样板段后,让大家参观学习,然后全面展开。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资料未经换手复测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验收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认真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标准表格,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隐蔽。

7.1.3.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砌石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石块不规则,砌筑时又忽视左右、上下、前后的砌块搭接,砌缝未错开;

2.施工间歇留斜槎不正确,未

按规定留有斜槎,而留马牙形直槎。

1.加强石料挑选工作,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必须将砌缝错开,特别注意相邻的上下层错开;

2.转角处及沉降缝处把丁顺叠砌改为丁顺组砌;施工间歇必须留斜槎,留槎的槎口大小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组砌方法而定。

2.浆砌石内部结构不牢,砌体内外两层皮、互不联接,石块间砂浆粘接不牢,石块间砂浆不满,砌体结构松散

1.石块间压、搭接少;未设丁石

2.砌筑未采用座浆法;不饱满;

4.每工作班砌筑高度超过规范规定。

1.优选石料,严格掌握灰缝大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2.采用座浆法或挤浆法砌筑,严禁采用灌浆法;

3.每工作班砌筑高度应按规定执行,石料表面清理干净;

4.按配合比要求拌制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拌料;

5.加强砌体养护工作。

3.浆砌石大面不平凹凸不平,垂直度超出设计及规范标准,局部面石本身不平

2.砌筑时未挂线或挂线不准或砌筑过程中未经常检查挂线偏差。

1.优选表面平整的石料做面;

2.砌筑过程中必须挂线,经常检查挂线偏差;

3.砌体较高时搭设脚手架,改善作业条件。

4.勾缝砂浆存在空鼓、脱落现象。

1.勾缝砂浆质量不合要求;水泥用量过多或过少;

2.砌体灰缝过宽造成勾缝面积大收缩严重;

3.勾缝时间落后于砌筑完成时间过多,缝内污染末消除;

4.勾缝后未及时养护。

1.严格控制勾缝砂浆质量;

3.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勾缝,停留时间过久时在勾缝前要进行表面清理或凿缝;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

1.模板表面在混凝土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2.未全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

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混凝土拆模时发生粘模;

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5.混凝土振捣不够,混凝土中空气未排除干净。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3.混凝土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2.混凝土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混凝土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2.混凝土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

5.模板上有大孔洞,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拌和时间应满足其拌和时间的最小规定;

2.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两m以上应使用串筒或滑槽;

3.混凝土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m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

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3.混凝土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

2.模板在折角处设计不合理,拆模时对混凝土角产生巨大应力;

3.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

4.成品保护不当,被车或机械刮伤。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

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

3.拆模时精心操作,保护好结构物;

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7.2.安全保证措施

7.2.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安全警示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有专人管理,不乱扔乱放,各项目队组成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安全消防距离符合有关规定,现场易燃杂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

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

从事电力、高空作业及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经过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并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独立操作。

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设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闸。

7.2.4.施工现场治安消防、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治安管理条例》,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一律配戴胸章,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

加大宣传力度,为施工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承诺“便民不扰民”,取得沿线单位和居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架子队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主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建立经理部、架子队、班组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防火职责。

重点部位如仓库应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加强对易燃、易爆及危险品的管理。工程大量使用柴油、重油、沥青等易燃品,因此其采购、运输、贮存及使用各环节均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储料现场配备充足的消防灭火器材。

高路堤、高边坡安全措施

路基工程开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高路堤、高边坡的施工安全教育,让施工作业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刻认识。

在明显处设置安全标识牌,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作业人员时刻提醒。

高路堤、高边坡施工时设有专职安全人员在常驻现场,监控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除。

各架子队成立安全小组,安全小组组长为各架子队长,各队安全员负责具体安全工作。

7.3.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由专人负责,加强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沟通,为施工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每月由项目经理或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主持的生产总调度会,调度室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由各架子队有关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会,各架子队坚持每天一次的生产布置会,及时总结上一施工周期的施工进度情况,安排下一施工周期的施工生产计划;对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和劳动力做出总体计划安排;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和完成。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日保周,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7.3.2.保证工期的制度措施

项目经理部由主管生产副经理负责每星期开一次工程例会,检查上一次例会的计划落实情况,布置下一次例会前的计划安排,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

举行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等的联席办公会议,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指定项目副经理专职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保障人、财、物、机的供给,

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尤其是雨季施工各项物资的储备、安全保管和设备的维修、保养防护,保证施工的需要。

实行工期目标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工程进度完成的好坏与评先、嘉奖挂钩。

根据网络计划,将工期目标分解到各架子队,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项目经理部与架子队签订工期包保责任状,对完成工期情况良好的架子队给与奖励,对未完成工期预定目标的架子队进行处罚。处罚包括单位处罚和个人处罚。同时要求各架子队对专业架子队签订相应的工期包保责任状,明确奖罚措施。

在施工组织计划策划时,各施工程序建立严格的布控措施,建立快捷的衔接制度。健全项目经理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特别是工作程序和各工种、班组之间的工序衔接制度。

7.3.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澄清施工图纸和其它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可疑之处,使工程顺利进行。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工序衔接和协调,统一调度指挥,平衡远期和近期所发生或将发生的各类矛盾,使工程按部就班地有节奏地进行。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技术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

施工全过程使用微机进行网络计划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

在工程开工前,按照总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制定周密详细的月(周)施工进度计划,抓住重点难点工程及其关键工序。

7.3.4.保证工期的经济措施

建立与工期挂钩的奖惩制度,把握工期目标管理,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工程进度完成的好坏与评先、嘉奖、晋级、升级挂起钩来。

根据内部管理文件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工期包保责任状,对完成工期情况良好的架子队给与奖励,同时对项目经理部进行相应奖励,对未完成工期预定目标的架子队进行处罚,同时给与项目经理部相应的处罚。处罚包括项目处罚和个人处罚。同时要求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班组签订相应的工期包保责任状,明确奖罚措施。

项目经理部均设立工期奖励基金,对进度上不去的单位或个人对其采用罚款处理;对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关键工序控制人员实行重奖重罚。

根据网络计划要求,应将工期目标分解到各架子队及作业班组,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完成目标奖励,否则处罚。

对于造成工期延误的直接责任者,我单位内部给予行政降级或免除职务处分,并对责任者给予经济处罚。

7.3.5.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

现场科学组织,加强工序衔接

根据网络计划设置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间的控制点,按照关键线路控制施工进度。

建立定期的生产例会制度、现场协调会制度,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加强各业务部室、工区的工作协作配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

及时下达施工计划及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协调人力、财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各工序有效衔接,使施工进度按照计划正常有序的进行,按期实现网络计划。

7.3.6.确保工期的应急措施

建立一定规模的材料储备设施,储备一定数量的施工材料和防雨、防潮、照明材料、设备,以备急用,确保施工工期。

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我单位将调整网络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加大投入,确保关键工序不受影响。

7.3.7.保证工期的资源措施

将按照投标承诺组织精干、高效、富有创造力及充满活力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及专业化架子队伍,按照项目法组织实施本工程的施工。

项目经理部成立设备物资部,专职从事材料和机械配件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

材料采购计划具有超前性,并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

提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材料计划,此期间的材料采购提前进行,并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库存量能满足节假日施工的正常需要。

加强对材料供应单位放假制度的了解,确定它们在节假日期间的业务管理制度,在节假日期间随时保持联系,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非常规情况下仍能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

充分考虑冬季、雨季影响。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连续性;雨季要做好生产和生活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物资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工期安排,配备充足高质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试验仪器仪表,做到人机固定、持证上岗,落实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合理组织设备的调配及综合利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创造设备的良好工作环境,确保设备安全使用等,为实现工期目标提供设备保障。

配备足够的路基、桥梁、轨道、房建施工的大型设备,组成机械化配套作业线,以先进的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合理配置先进精良的设备是保证施工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单位拥有大量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经理部将配备充足的、先进的、状态良好的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投入到本工程的施工。

充分利用本标段沿线交通便利,水、电资源丰富等优势,提前做好施工准备,为实现工期目标提供有利保障。

配备足够的备用电源,防止因网电暂停而造成事故和时间延误。

7.4.环水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7.4.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环、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坚持做到临时用地植被恢复率100%。

7.4.2.环保管理制度

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根据国家及省市政府的法律法规,对工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本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针对其他因素制定控制措施。

本标段施工所经过的水源地地段,我单位严格按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防护方案执行。

线路两侧对超标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拆迁、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设置隔声屏障、安装通风隔声窗等控制环境噪声污染措施,确保达到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段及远期可能超标的敏感目标实施跟踪监测,并及时增补和完善防治噪声污染措施。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坚决不使用。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做好当地水系、植被的保护工作,在施工时对路基边坡及时进行防护与植被绿化,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

路基成形后必须及时做好路基护坡,完善两侧排水沟等附属工程。钻孔桩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定点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河床。

7.4.3.水土保持措施

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工作中,应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及国家职能部门的审批意见,提高设计质量,在设计文件中同时明确和做好环水保工程规范及方案,确保环水保工作的基础扎实。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施工便道的设置,必须按照先设计规划申请同意后的方案实施,依据环保的相关要求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施工中造成的弃土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并防护,禁止随意倾倒。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并适当集中,沿河地段先挡后弃,严禁弃土进入地表水体。特别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路基取土场取土前先将地表熟土集中存放,取土结束后对场地进行平整,地面做必要的防护,将存放的熟土回填弃咋场顶部,植草复垦。路基施工中注意即时整修拍实边坡、边坡尽快做好防护,减少水土流失。

桥梁施工严禁在河岸两侧设立料场、废弃物堆放场、施工营地等。围堰要及时清除,避免影响河道行洪,施工中造成的弃土要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并防护,禁止随意倾倒。施工时,安排专人对地下、地表水位进行观察,发现水位突然变化、水资源流失大时,及时向施工部门反映,改变施工方案,保证对水环境的保护。

施工、生活用水本着节约的原则,尤其对水池的管理,杜绝水池漏水,配设自动加水装置,当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时,自动关机,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加强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承担水土流失监测任务,并定期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施工场地排水与既有城市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明线连接,确保施工场内排水畅通。

7.5.标准化建设措施

标准化管理要求: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按照铁道部和甘青公司筹备组的安排部署,建立与甘青公司筹备组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匹配,涵盖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大要素的制度管理、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在本线铁路建设中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满足甘青公司筹备组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

7.5.1.管理制度标准化

依据铁道部《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试行)》以及甘青公司筹备组制定的本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制定和细化本项目施工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构建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体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管理制度。

7.5.2.人员配备标准化

严格按照“人员配置标准化”要求,结合工程专业类别,配备、配足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管理及专业新知识,切实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能力。

7.5.3.现场管理标准化

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铁道部和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建立本标段工地建设标准;依据《铁路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和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内业资料管理标准;依据《关于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制定相应的劳务用工管理标准横塘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等制定试验管理标准。

施工过程中根据有关施工规范、标准、指南的要求,采用成熟工艺、工法,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通过指导书落实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要求,按照质量要求规范现场操作方法、质量检查方法,达到指导和规范现场作业的目的,并通过试验不断优化。

7.5.4.过程控制标准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目标管理、分级管理和封闭管理的方式,始终加强过程控制,注重抓源头、抓基础、抓环节、抓落实,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法,确保建设工期、质量、安全、投资、环保等各项管理处于可控状态。

附表1:路基附属工程量表

某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表2:边坡防护形式表

附表3:各架子队人员分工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