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垃圾坑(深基坑)施工方案

主厂房垃圾坑(深基坑)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33.4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主厂房垃圾坑(深基坑)施工方案

5、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   

a、本次钢板桩施工长度51米左右;

b、钢板桩下端需伸入强风化岩深度不小于0.3米,根据地址勘探报告,桩身设计长度约为15米;

2)拉森钢板桩施工的顺序

4#、5#、6#楼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根据定位线控设沉桩导向槽→整修平整施工机械行走道路→打桩→上支撑→挖土→下支撑→开挖→下部混凝土施工→填土→拆除下支撑→上部混凝土施工→填土→拆除上支撑→填土→拔除钢板桩。

a、钢板桩施工要正确选择“屏风式”打桩方法、打桩机械和流水段划分,以便使打设后的板桩墙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防水作用,且板桩墙面平直,以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b、此法是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每块钢板桩自起打到结束中途不停顿。因此,桩机行走路线短,施工简便,打设速度快。但是,由于单块打入,易向一边倾斜,累计误差不易纠正,墙面平直度难以控制。   

c、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围堰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在轴线方向要求高的情况下,采用导向架。    

d、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偏差矫正:钢板桩打入时如出现倾斜和锁口结合部有空隙,到最后封闭合龙时有偏差,一般用异形桩(上宽下窄或宽度大于或宽度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来纠正。                         

  a、基坑回填后拔除钢板桩,拔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邻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安全。                    

b、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地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可先行往下施打少许,再往上拔,如此反复可将桩拔出来。

  c、拔桩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第二,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黏附性,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mm~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第三,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连续振动不超过1.5h。

4)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①现象:钢板桩接缝处和转角处渗漏。

②原因分析:拉森钢板桩旧桩较多,使用前未进行校正修理或检修不彻底,锁水处咬合不好,以致接缝处易漏水。转角处为实现封闭合龙,应有特殊形式的转角桩,这种转角桩要经过切断焊接工序,可能会产生变形。打设拉森钢板桩时,两块板桩的锁口可能插对不严密,不符合要求。拉森钢板桩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导致锁口漏水。

③预防措施:旧钢板桩在打设前需进行矫正。矫正要在平台上进行,对弯曲变形的钢板桩可用油压千斤顶顶压或火烘等方法矫正。做好围檩支架,以保证钢板桩垂直打入和打入后的钢板桩墙面平直。防止钢板桩锁口中心线位移,可在打桩行进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由于钢板桩打入时倾斜,且锁口结合处有空隙,解决的办法一是用异形板桩此法较困难);二是采用轴线封闭法(此法较为方便)。

b、拉森钢板桩侧倾和基坑底土隆起及地面裂缝

①现象。采用拉森钢板桩,开挖土方的挖土机及运土车辆设在地面钢板桩侧,使钢板桩顶侧倾,坑底土隆起,地面裂缝并下沉。

②原因分析:在挖土作业时由于挖土机及运土车在钢板桩侧,增加了土的地面荷载,导致桩顶侧移。

③预防措施:在挖土作业时,禁止开挖土方的挖土机及运土车辆设在地面钢板桩侧附近通行,且禁止在桩基附近堆放土方。

利用施工单位现有的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钢板桩外地表沉降和钢板桩顶点水平位移测量。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和开挖过程控制标高以及施工中的沉降,经纬仪用于测量在钢板桩顶不同位置的施工控制点的水平位移,主要是CD两轴主厂房柱基础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用监测数据反馈来调整处理施工中的突发情况。

b、监测的布置和监测频率

①在进行主厂房柱基础施工中,只对支护系统进行监测。经研究距离钢板桩顶部每5m设置1个控制点,在基坑开挖前利用仪器测出控制点的坐标作为初始坐标值。监测点布设完成后对原始值进行2次测量,以减小误差。基坑监测的频率随土方开挖进度和基坑变化情况作调整。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频率不少于2次/d,开挖完成后监测频率不少于1次/d。若观测的钢板桩顶部位移出现突变,观测次数要适当增加。当观测的位移趋于稳定时,观测间隔可延长。

②当桩身水平位移达到24mm时,应及时通知设计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支护桩的进一步变形,以确保支护结构及基坑边坡的安全。                

首先,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基坑轴线;然后按基底砼垫层外边线每边加工作面600㎜以及300mm宽排水明沟定出基坑开挖下口线,再按1:1比例放坡开挖;稍深基坑采用大放坡开挖,在具体基坑开挖过程中结合开挖实际深度定出开挖上口线,并撒灰线标记开挖边线。

a、用两台大挖机进行挖土,随挖土随修整边坡。挖出的土方随挖随即进行转运到煤棚处堆放。在开挖至距离坑底300mm以内时,测量人员架设水准仪,从基坑变水平控制点引出标高,抄出500mm水平线,在基槽底钉上水平标高小木桩,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预留300mm土层人工清理。

b、开挖时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修整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

c、机械开挖至最后一步时,测量人员随即放出基础承台线,由人工挖除300mm预留土层,并清理整平,及时进行垫层的浇筑,防止基底土水分蒸发损失,导致土体积膨胀。

b、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土工作,开挖到渗沥液池桩承台时,为保护桩基,坑底必须预留300㎜余土采用人工开挖,由于桩基为冲孔灌注桩,开挖时留有80cm—100cm桩头,待桩头全部破除后进行人工清槽。

c、机械开挖过程中以及停置和进出场应注意安全,随时配合挖运土做好现场清洁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d、当基坑土方开挖深度>4m时,应分层分阶段开挖,在分层层面间边坡上设立2m宽的水平台阶,以增加边坡的抗滑和抗塌能力,示意图详见本章基坑开挖放坡及排水示意图。

4)开挖平面布置示意图:

5)具体开挖方法如下:

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1——1基坑剖面示意图):

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2——2基坑剖面示意图):

A、车辆上下通道处土方开挖:

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3—3基坑剖面示意图):

B、车辆上下通道之外土方开挖:

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4—4基坑剖面示意图):

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前按要求完成。对边坡的护面和加固方法具体如下:

a、在基坑周边2m范围内采用防水雨布覆盖至坑底,以免坑壁土方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坍塌;

b、在开挖过程中采取边开挖边修坡,并在坡底沿四周堆砌沙包作为挡土墙,沙包堆砌尺寸为1000*1000mm,具体高度和宽度根据现场开挖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边坡稳定;

c、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坡顶周边做挡水埂,以免基坑外围地表水流入基坑内;

d、基坑底周边做排水明沟及集水坑,并在集水坑内设置排水泵,通过塑料水管排入场区排水明沟。

e、加强施工用电管理,并有防雨、防雷电设施;备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员的雨衣和雨靴。配备4台潜水泵备用。

f、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排水工作正常进行;及时对施工场地内排水沟、集水井进行检查、疏通,必要时应增加排水设施,保证畅通。

a、泄水孔采用内径Φ80的毛竹杆制作,水平距离每隔3m布置一个,共设2排;

b、毛竹杆插进土体端用密目纱布包裹,并在该端土层内装填砂子,对地下水加以过滤,避免土进入泄水管内堵塞管道,以便地下水顺利排出。

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

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基坑土质变化及边坡稳定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场内如有软弱夹层,应将於泥全部清除干净,用砂石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对基坑附近的水位进行密切观察,如坑外水位达到报警值,应立即分析会同监理及设计等专家分析原因,检查坡体是否渗漏等。

现场常驻抢险用的施工班组,设置专业安全员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随时听候调遣,抢险机械和车辆以工程施工用机械车辆为主,昼夜安排操作人员值班,保证紧急情况及时出动。

b、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c、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d、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的“水夯”法。

e、深浅两基槽回填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别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f、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等组成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各班组、各个工作岗位、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生产活动严密的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保证质量的有机整体,落实施工准备、施工中和交工后服务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编制工作程序、权限和方法,使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负总责,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全面质量工作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指导规程、规范、标准的执行,参加编制和审批质保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参加图纸会审,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质量培训教育和特殊工种考核,做好交工后服务工作。

1)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前,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首先在内部进行图纸会审,以便将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会审记录时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图纸会审后及时把图纸会审记录整理好,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会签后打印下发有关施工人员指导施工。

2)切实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领会设计意图,确保工程施工准确无误。

3)施工中要配备专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配合配合测量员搞好测量定位、放线、确保结构轴线、几何尺寸、标高、位置正确。

4)认真做好各工种与工种、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自检、互检、交检工作,并做好记录实行工序交接传递制度,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质检、工程管理人员对各种施工资料(设计变更资料、图纸会审记录、测量定位、验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验评定表、土方验收记录等)的管理和收集,必须与施工进度同步,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正确。

7)在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发现有严重违反技术规范、规程和质量问题时,有权当场制止和限期纠正或处理。

8)质检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做到“三勤”:脚勤、眼勤、嘴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

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色标、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各种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部位处,符合相关规定及标准。

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部各部门主管人员在上班前参加安全早会,早会由项目经理主持,对每天的施工作业进行布置,提高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增强管理层履行职责的观念,杜绝违章指挥现象。

班组每天实行站班会,由班长主持,施工部门主管及项目工程师参加,每天上班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交”、“三查”,确保员工劳保用品配备齐全,精神状态良好,衣着整齐,施工任务交底清楚,安全措施落实,施工技术要求清晰。

项目部每季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对项目部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研究制定项目部预防事故措施,施工部门每月召开安全例会,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通过不断总结改进提高,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a、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b、在距基坑边1.5米周围用φ48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4米,高出自然地坪1.2米,埋深0.5米.基坑上口边4米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跃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c、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或工具,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d、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e、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a、施工现场执行“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工地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一切与建设工程施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管理。

b、现场施工道路保持畅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设备;下雨天有可行的排水措施,配备4台抽水泵,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时将现场雨水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c、进入现场的土方机械及材料不用时要堆放整齐,不得混乱,每天安排专人保持现场的整洁;

d、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e、各种机械定期保养,机械操作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机械施工时,必须由专人指挥;

f、天气干燥时,现场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g、施工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佩带胸卡。

a、土方运输时,在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或严密遮盖,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不高于车辆帮上沿10CM,严禁沿途遗洒。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道路。

b、施工材料不得堆放在施工道路上,以保证运输通畅;

该分项工程遇下雨天施工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

成员:项目部各职能管理员及施工队长、各班组长

2)工程开工后,施工队伍进入现场首先进行现场排水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完成现场排水管道施工,保持现场无积水、施工道路畅通。

3)施工现场中所有机械、机电设备采取防雨措施,已开挖的基坑雨后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4)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土方开挖尽可能避开雨天施工,施工现场准备足够的塑料布,以备突然降雨时对未达到强度的砼、机械设备、土方等覆盖。

5)对地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

a、土方开挖时尽量避开雨天,如遇下雨土方开挖应立即停止,机械设备退场,禁止雨天作业,以防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b、未做支护的边坡,如遇雨天,可采取塑料布覆盖边坡的方式,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c、雨天基坑内如有积水,应立即用水泵抽水或其它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泡槽。

d、雨天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e、在基坑的顶面和基坑底面设置排水沟和积水坑,利用抽水泵进行表面排水。

a、加强安全教育,认真作好防洪、防雷、防触电、防火、防风暴、防滑、防暑等工作,通过交底贯彻到班组。

b、经常检查施工用电,电闸箱、机电设备有完善的保护接零,可靠的防雨、防潮措施。绝缘良好,严防漏电,设漏电保护器,手持电动工具佩带齐个人安全保护用具。

c、随时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该处施工,上报项目部安全及技术人员,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d、施工电源线的在雨季时要架高,架高高度不低于4m,避免漏电;

e、尽力改善工作环境,调整作业时间。

f、现场施工时,安排专业的安全员进行全程监督。

10、基坑周边桩基的保护及监测:

a、开挖前,在基坑放坡开挖范围内的管桩顶部用油漆标一标记,测量各管桩该点的坐标,并记录于桩位图上,各管桩坐标如下图及坐标记录表:

b、当放坡开挖至管桩周边时,加强现场巡逻观察,必要时架设全站仪,对管桩进行跟踪监测,当桩基若出现有偏移现象时,随时停止挖土作业,并通知监理及业主单位共同商议,采取方案进行处理;

c、边坡开挖结束后,每天定时对各桩位坐标进行监测形成记录,并讲每天的记录数据进行对比,若出现有管桩发生偏移现象时,应立即通知监理及业主单位共同商议,采取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并将管桩偏移情况报至设计院,由设计院出具体的桩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2)开挖过程中桩基的保护

a、在机械开挖过程中,派专人进行指挥,严禁挖机等机械碰撞桩基;

b、开挖过程中,对管桩周边的土方应进行分层对称开挖,防止管桩两侧的图面高差过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土的侧压力,对管桩产生不利的影响;

c、在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桩基的监测,当发现管桩有较大的位置偏移时,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施工,并通知监理及业主单位共同商议,采取方案进行处理;

3)回填过程中的桩基保护:

b、土方回填过程中,严禁施工机械碰撞管桩;

c、管桩周边土方应采取对称分层回填,管桩桩身周边50cm范围内土方采取人工夯实。

1)水平位移:在基坑外侧或灌注桩内埋设测斜管,测斜管长度放坡处以进入强风化粉砂岩底为准,埋设于灌注桩内时同桩长,以观测支护结构在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侧向变形。

2)沉降:在支护外侧,沿基坑周边每隔15~20m布置一个沉降观察点,观测地下结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重要地下管线或道路每15m布置一个观察点,相邻建筑物每栋布置沉降观测点不少于4个,且间距不大于10m。

3)地下水位观测孔:在基坑内侧布置水位观测孔4个,孔深以进入坑底不少于2m为准,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5)监控预警指标:基坑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00或30mm中的较小值,或其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3mm/d;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已大于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或建筑物倾斜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0.0001H/d。

6)观测报告:观测书面报告应在现场观测完成后24小时内提交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

1)土方坍塌的预防和监控措施

a、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施工员应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b、土方开挖时,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按既定方案和程序施工。

c、对于挖出的泥土,要及时运走或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堆放。

d、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坑边堆放,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附加荷载,造成基坑边坡失稳造成土方坍塌。

e、深基坑开挖完后,应尽量缩短暴露的时间,以防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基坑边坡失稳造成土方坍塌。

f、基坑开挖过程中,自始至终应作好监测。根据具体周边环境设置监测控制点,按规定每日监测并作好记录,当发现监测数据超标准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土方坍塌。

2)基坑土方坍塌现场应急措施

当发现边坡有明显变形时,周边环境出现开裂等险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a、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将原预备好的砂包抛(堆)至基坑坡脚;

b、坡顶地面主动区域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c、作好排水、封面处理;

d、对险情段加强监测。

当施工发生事故,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a、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b、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c、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d、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6)发生火灾应急救援方法

b、查明火情和火势发展的蔓延的途径,确定灭火策略,使用各种方法灭火。

c、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是灭火的首要任务。

d、疏散和保护物质,对受火威胁的各种物资、设备等进行疏散。

e、对受高温威胁的气体钢瓶要加强冷却,对于受热膨胀的桶装物品不要撞击。扑火易燃液体火灾后,应彻底扑灭残余火炽。

f、做好火灾后的设备,建筑物等倒塌工作。

g、火场上的烟气不但妨碍灭火人员的行动,威胁人员安全,还会造成火势蔓延,因此在灭火中采取排烟的措施。

h、对于伤员要作妥善的护理,并送医院抢救。

7)漏电触电及雷电应急救援方法

a、切断电源或拨开电线时,抢救人员应穿上绝缘胶鞋或站在木板凳子上,带上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千万不能用手去拉他,以免自己触电。

b、症状者较轻者:即神智不清、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DB44/T 1399-2014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pdf,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c、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d、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e、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f、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或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g、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脊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h、如果触电者有皮肤灼伤赣04ZJ506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及吊顶(一).pdf,可用净水冲洗拭干,再用纱布和手帕等包扎好,以防感染。

8)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自土方开挖之日起,计划平均每天挖土1000m3,本工程挖运土方量约16000m3,计划工期为16天(不含不可抗拒因素)基坑基本挖完。拟计划于2015年6月2日进行开挖,2015年1月18日机械开挖完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