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基坑(钻孔灌注 钢支撑)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基坑(钻孔灌注 钢支撑)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6.3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地铁车站基坑(钻孔灌注 钢支撑)施工方案

根据临时支撑的分布情况及反铲挖掘机的性能,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配合龙门吊出土的方法施工。考虑到本站开挖断面较大、支护相对困难的具体条件,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采用盆式开挖即先开挖基坑中间的土体后挖除四周土体,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钢支撑下0.5m,待支撑和初喷完毕后方可继续开挖。开挖过程中始终遵循:“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防止挖掘机作业时扰动基底原状土,基底设计标高30cm以下部分采用人工清底,并尽快浇注垫层和地板砼。

为保护基坑土石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应充分考虑基坑排水,基坑排水贯穿基坑施工始终。

在开挖基坑的四周,或在基坑中部设置排水明沟,在四角或每隔20~30m设置一积水井,使地下水流汇集于积水井内,再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外,开挖过程中依据开挖深度及水流情况设置临时排水沟和积水井,现场沿基坑围护桩顶冠梁外侧设截水沟GB 50838-2015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pdf,做排洪、防水设施,防止雨水、施工用水等侵入基坑。

(4)车站基坑稳定维护方法

基坑土石方开挖后,结构钢筋混凝土施作前,采用内支撑体系维护基坑的稳定,内支撑体系由钢围檩、水平钢管支撑和钢牛腿三部分组成,用汽车吊吊装就位,如下图所示:

钢支撑及钢围檩吊装应严格遵守吊装规程,应设专人统一指挥,严禁违章操作。钢支撑及钢围檩联结应安全可靠,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改变联结方式和支设位置,

(a)车站结构施工顺序

车站结构底板由地铁车站与公交车站交界处(K3+222.041)向另一侧逐段施工。

(b)车站结构钢筋施工

车站结构钢筋采用HRB335级及HPB235级普通钢筋按有关规定施工。

(c)车站结构模板施工

车站主体脚手架采用钢管扣碗式金属脚手架系统。结构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侧墙采用大块模板、槽钢支承,结构板的腋角采用特制钢模板。

车站框架结构混凝土均采用C30S8防水商品混凝土,内部梁板为C30普通钢筋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送至基坑边靠近工作面处,再用混凝土输送泵送至灌注工作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车站基坑开挖出土,钢筋、模板、脚手架等工程材料均采用汽车运输;混凝土施工中,基坑边设混凝土输送泵,采用管道输送。桩间土喷混凝土时,湿喷机设于基坑上部,混凝土从拌合站用机动翻斗车运至湿喷机,经混凝土喷管输送至工作面。

dd站的出入口采用明挖施工,围护结构为钻孔桩加钢支撑。对于暗挖区段宽度小于6.6m断面处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宽度大于6.6m断面处采用CD法开挖,利用风镐、风铲人工挖土,手推车运输,通过漏斗棚架漏至斗车内,运至洞口经提升架外运出碴。

出入口明挖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施工顺序为:底板施工→边墙+顶板施工。衬砌施工时分段分层拆除初支结构的临时横撑,纵向分段长度8~12m。

dd站的建筑物拆除难度小,为节省造价、缩短工期、降低车站施工难度,奥林匹克公园站风道采用明挖法施工。

明挖风井、风道的钻孔桩在混凝土挡土墙内进行,与车站主体围护桩一同施做,明挖风井、风道二次衬砌在主体二衬完成后进行。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土方开挖及桩间喷混凝土→钢支撑安装→基底处理→防水层施工→二衬结构施工。

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导管法灌注商品混凝土水下成桩。

钻孔桩施工完毕,进行桩顶圈梁混凝土施工。

钢支撑施工方法同主体明挖基坑。明挖段结构施工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的方法施工。明挖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主体结构大部分施工完成后,即进行站台板结构施工。施工顺序是先墙后板,先车站中部,后车站两端,每段站台板人工立模一次浇筑成型。

明挖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施工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楼梯踏步的平整度及各级踏步的高度一致,支模顺序为楼梯先支好模,然后绑扎钢筋,再支踏步侧模。具体楼梯支模方法下图:

明挖主体结构两侧以及顶板以上50cm内采用人工配合电动打夯机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厚不超过20cm;顶板50cm以上采用压路机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办公室负责与当地气象部门紧密联系,随时掌握当地气象情况,指导施工,及早预测天气对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并保证安全、质量。

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雨水浸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定期检查排水管网及抽水设备的完好,提高快速反映能力。

配备一定的自发电能力,以确保汛期突然停电情况下的防排水需要。

在明挖出入口设置排水沟,定期检查排水管网及抽水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对施工便道加强养护,确保晴雨畅通。

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雨季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中正常运行,怕雨、怕潮、怕裂(预制件)、怕倒(大模板)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入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或用蓬布封盖严密。

雨期作到水泥必须入库,并符合规定,所有钢筋加强遮盖,特别是已安装钢筋必须全范围覆盖,严防锈蚀,对锈蚀严重的钢筋除进行必要的除锈外,锈蚀严重的一律不用,波纹管安装完成后更要加强防锈保护,以免影响成孔质量。

混凝土的浇筑应避免在雨天进行。如迫不得已必须在雨天进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大雨突然袭击,保证混凝土连续振捣顺利进行,商品混凝土在雨天运输时,要防止雨水进入混凝土运输车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特殊地段避开雨天施工,待天晴时加紧施工。

工程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按《主要技术标准及要求》中规定的标准执行,工程质量等级合格,一次性合格率100%。

工程质量是施工经营管理的核心,对全体施工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体现企业以质量、信誉取胜的道德风尚。

按由上到下顺序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设置现场工程质量控制机构,配备足够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设置工作独立的、拥有足够权利的质量保证部门,部门中配备足够数量且经过培训、有资格的质量保证人员,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及业主提交质量管理工作报告,提交与质量活动相关的各类管理人员资历清单;

对特殊工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有国家授权的有关机构颁发的特殊工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坚决贯彻执行以下的工程质量控制原则:贯彻执行“每道工序必检”原则;贯彻执行“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贯彻执行“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施工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的原则。

建立质量管理程序,设立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系统,抓好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

建立质量评定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树立样板工程,及时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把评定结果作为制定项目施工计划的依据之一。

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建立质量奖惩制度,明确奖惩标准,做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深入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吃透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实行作业队自检、项目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

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出现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班组负责,对工艺流程的每一步工作认真进行检查,使施工规范化。

所有工程材料应事先检查,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每项材料到工地应有出厂检验单,同时在现场进行抽查,来历不明的材料不用,过期变质的材料不用,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做好质量记录,质量记录与质量活动同步进行,内容要客观、具体、完整、真实、有效,字迹清晰,具有可追溯性,各方签字齐全,由施工技术、质检、测试人员或施工负责人按时收集记录并保存,确保本工程全过程记录齐全。

坚持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优质、安全、高效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作到道路平整,排水畅通,机械车辆停存和材料堆放有序。

根据施组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每一工序开工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监理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执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雷、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及施工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用房、材料堆放场、修理间等按业主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统一布置。

现场道路平整、坚实、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设红灯示警,现场道路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各类房屋、库房、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瓶要隔离存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专业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和线间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杆上。

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围栏,设门加锁,专人管理,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防火、防雨配电箱,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且要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使用橡胶电缆,穿过场内行车道时,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并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

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必须安设绝缘支撑物,不准悬挂于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

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洞室内掘进用的照明灯则采用12V电压。

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施工中如发现危机到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施工。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

2、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2.1开挖初支安全措施

开挖前,需在进洞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经上级检查认可方能进行施工。

坚持以地质超前预报为先导的原则,时刻掌握工程的地质情况,异常地质要有特殊的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措施。

坚持先护顶后开挖的原则施工,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措施,在特殊地段采用大管棚加强施工,通过试验确定注浆的压力、配合比、浓度、固结范围,作到心中有数,保证注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施工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工班长应首先组织大家分头检查工作面,机具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掌子面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和裂纹,及时加固处理。

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开挖成形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工序衔接,尽早施作仰拱封闭成环,以改善受力条件,对特殊地段缩小钢架格栅的间距,加强初期支护。

加强监测:开挖初期支护后,量测拱顶下沉及边墙收敛、地面下沉与隆起、格栅钢架内力,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为克服地下施工伤害事故的发生,每班都必须设专职安全员,对开挖面、支护过的地段,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随时处理,如发现可能有险情时,立即撤离工作人员并报告上级处理。

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两端开挖工作面相距接近八倍循环进尺或接近15米时,应停止一端作业,撤出人、机,在安全距离外设立警戒标志,防止人员误入险区。

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欠挖,同时也严格控制超挖。

对喷射机、水箱、风包及注浆罐等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要经常检查输料管、弯头、注浆管、管路接头等有无磨薄、击穿、松脱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处理堵管时,将输料管顺直,按紧喷射头,疏通管的工作风压不得超过0.4Mpa。

在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断电、停风。

2.2装卸碴与运输安全措施

弃碴场地必须避免因弃碴造成排水不畅与过大土压引起对建筑物的危害,若靠近交通要道,防止弃碴危害车辆与人身安全,有害环境保护的弃碴方案,必须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方可实施,并作好处理工作。

进入洞内的内燃机械与车辆,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汽油机械与车辆不得进洞。

装载料具时,不得超出装载限界,装运大体积或超长料具时,捆扎牢固,并加游车与保险绳和显示限界的红灯,还应专列运输和专人指挥。

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

禁止使用装载机当“吊机”爬坡和当运输车用,以免违章发生事故。

2.3电动葫芦、绞车使用安全措施

使用前,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的运行才能投入使用。

操作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准擅离岗位。

用手柄启动的机械,注意防止手柄倒转伤人,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

正式使用前,先试空车,测试项目包括:按钮逗车(通断灵敏可靠,按钮标示与动作一致)、限位动作(可靠,一致)、运转(升降减速器声音正常,电机制动可靠,运行小车灵活)、钢丝绳(缠绕正常,无断丝现象)、吊钩(摆动灵活)。

加强井底与提升司机的信号联系,除常用的声响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对讲机),井底应能给提升司机发送紧急停车信号。

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额定负荷运作,不允许吊钩下站人,不允许骤然反车,不允许限位器做开关使用,不允许起吊重物过久空悬。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2.4衬砌作业安全措施

模板中线应与断面中线重合,两侧支撑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确认无误后方可固定,在前后相反方向设置防滑、防倾倒装置。

模板上不得堆放料具,无关人员不得随意上下。

灌筑混凝土前,先检查挡头板是否稳定和严密,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不使模板受到偏压;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停止作业时,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模板上电器出现漏电触电事故。

铺底衬砌时,尽量安排超前,以利拱墙衬砌加快和保证运输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吊装和拆除模板宜用小型机具,设专人指挥、监护,以防事故发生。

2.5车站过地下管线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前首先对既有地下管线的位置、现状等资料进行调查,并查明该设施的所有者或产权管理部门,在资料收集齐全、详实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既有地下管线的对应措施,然后进行施工。

在车站开挖接近地下管线时,由洞内向前上方注浆加固前方地层,使之形成一个1米左右的竖向加固体,以限制车站掌子面接近管线时造成的管线水平位移。

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守严注浆、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原则,停止开挖后及时对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闭。

加强施工过程中对管线和车站初支结构的监控量测,根据量测信息进行跟踪注浆,控制地层的下沉量。

2.6采用钻孔桩施工安全措施

采用钻孔桩施工时,要控制进尺,速度适当,减少对粉细砂的扰动,同时加大泥浆比重和提高水头,以加强护壁,防止坍孔。

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机具关键部位重点检查,经试运转,符合安全施工要求,方能正式投入生产施工中,每天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

钻孔桩施工时,由于空间狭小,设专人负责指挥,保证施工场地清洁,无关人员不得靠近,防止出现人员、机具滑移。

3、施工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的才准投入使用。

使用期间,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所有机械均应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挂牌上墙。

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点,夜间有专人看管。

用手柄启动的机械注意防止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眺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项目经理对文明施工现场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

1.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严格遵守国家、北京市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认真贯彻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制定出以“方便居民生活,利于生产发展,维护环境卫生”为宗旨的文明施工措施,达到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

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全体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提高员工文明施工的自觉性。

设置现场工程概况牌、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安全宣传牌、防火须知牌、事故记录牌,和施工总平面图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施工场地围挡整齐美观。

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构件等分门别类,堆放整齐,机械设备指定专人保养,保持运行正常,机容整洁。

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

尽可能使用低噪音设备或采取降噪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前探明地下管线及文物,确保其安全。

弃碴不得随意弃置,必须运至规定的弃碴场,运土汽车上覆盖毡布,不得落石掉碴,污染道路,外运和内运土方时不准超高,施工场地外撒落的土派人及时清扫干净,以避免尘土飞扬。

施工现场给排水统一规划,做到给水不漏,排水顺畅,保持场地上无淤泥积水,施工道路平整畅通。

施工用电统一规划,明确电源、配电箱及线路位置,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不随意架设电线路。

临时道路路面进行硬化,并经常维修,做到道路平坦、畅通,路边设排水沟,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戴安全帽。

现场设立职工生活服务设施,需保持整洁卫生以符合北京市卫生标准,建立来访登记制度,不准留宿闲杂人员,经常对工人进行法律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非法活动。

工程竣工后,一周内拆除工地的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清理现场恢复原有植被。

本工程地处北京市主要交通干道,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和北京市面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运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

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1施工准备阶段

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核实、确定本工程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明确本工程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施工期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员工进场和员工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教育。

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周围实际环境状况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施工特点,制定噪声控制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和环保要求,制定预防尘土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工地排水和污水处理方案、泥浆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城市生态控制措施、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具体的文物保护措施等,工作方案通过审核后实施。

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培训、监测、检查等,计算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量和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

按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境保护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提交潜在事故或紧急状态项目,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

项目部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上墙广泛宣传,认真落实,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将环境保护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季节特征,及时调整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每周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施工概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的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下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如措施变更、污染事故的纠正处理)等。

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根据事故或紧急状态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有关的应急计划进行评审、修订。

接受业主、监理随时及定期进行的环保检查、监督,对检查提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书面报告监理和业主。

2.3对影响环境保护的几个主要因素的控制措施

2.3.1噪音控制措施

施工场地噪音控制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执行,确保离开施工作业区边界30米处噪音小于70dB,撞击噪音最大不超过90dB。

施工机械或其它施工活动造成的噪声若超标造成环境污染,除抢险施工外,其它施工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声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装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内衬、隔音棚等措施,降低噪声,并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有电力供应时不使用自备发电机。

尽量选用低噪音出碴机械,作好机械日常保养,施工场地坡度平缓,避免出碴机械大功率作业。

确定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建立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如隔声屏障等。

2.3.2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候)。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要压实、覆盖,减少污染。

施工前做好施工便道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要硬化,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场地出口设洗车槽,并设专人对所有出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严禁遗洒,运碴车辆的碴土应低于槽帮10厘米并用毡布等覆盖,严防落土掉碴污染道路,影响环境。

优先选用电动机械,尽量减少内燃机械对空气的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确保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

拆除构筑物时要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

2.3.3工地排水和污水处理方案

根据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过程中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堵塞、水质达标。

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沙池,沉沙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

根据施工实际,考虑北京降雨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暴雨期)施工时有效的排水措施,并制定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堵塞城市下水道等污染事故发生的排水应急响应工作方案。

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漆油料库,库房地面墙面做防渗漏处理,储存、使用、保管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和水体。

2.3.4泥浆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

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堆土场周围加护墙护板。

在工作场地内设置沉淀池,对施工中产生的废泥浆进行沉淀过滤后排入市政管网。

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洞内泥浆采用抽水机分级排放至场地内泥浆池内,废泥浆和淤泥使用专门的车辆运输,防止遗洒、污染路面。

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料口、运输时间和运输路线。

施工现场内无废弃混凝土和砂浆,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用,混凝土、砂浆倒运时采取防洒落措施。

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卫生负责人,剩余料具、包装及时收回、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对机械废油等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保证施工区无废油污染,不用的料具和机械应及时清退出场,保持场内整洁。

2.3.5防振动扰民控制措施

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要求,对文物建筑的影响符合《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要求。

根据振动敏感点的位置和保护要求选择施工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的影响,合理确定爆破用药量和爆破方式,并监测爆破作业的振动强度。

爆破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在工法上尽量采用小剂量爆破作业或预裂法施工,在居住区附近的地下爆破作业尽量安排在日间进行,以减小对居民夜间休息的影响。

工程爆破、爆破品管理及相关的安全问题按《爆破安全规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市公安部门的规定执行。

本工程施工中可能对地层产生的扰动而引起的建筑变形或沉陷,事先对临近建(构)筑物详细检查,做好记录,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2.3.6城市生态控制措施

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照法规执行,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办公设施布置在征地红线以内,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植被,保护自然环境。

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公共设施二标段1、2、4、5、6号楼悬挑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021.11.3完).doc,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和移位的实施措施,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

施工场地位于繁华的市区,施工中尽量不破坏原有设施和影响行车;工程竣工后搞好地面恢复,恢复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施工场地的恢复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保证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2.3.7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在施工前做好各类市政管线的调查,施工中做好防护,防止施工破坏管线。市政管线的迁移和保护按法规要求进行,履行报批手续并付费。同时采取措施并建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停水、停电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响应。

2.3.8文物保护措施

加强全员文物保护意识教育,做到不损坏文物,对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及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施工方案,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文物保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