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29.25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道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①、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超负荷或疲劳断裂。

②、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

GB/T 38373-2019 体育设施运动面层系统和运动性能 通用词汇③、转向环、转向套焊接处断开。

④、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掉落后应及时摸清情况,如果钻锥被沉淀物或塌孔土石方埋住应首先清孔,使用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钻锥。对严重的坍孔埋钻,可采用比钻锥直径大的空心冲击锥或冲抓锥将坍在原锥上面的土、石清楚掉,接触原锥后,再换比原锥直径稍大的栅式圆柱形空心锥,冲钻至原锥底部,使原锥与周围孔壁分离后,提出空心锥;再将前述打捞钩入孔钩捞。

3、预防掉钻落物的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①、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然后在护筒上加盖。

②、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接装置。

③、为了便于打捞落锥,可在钻锥上预先焊接打捞环、打捞杠,或在锥身上捆几圈钢丝绳。

(三)、导管堵塞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①、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

②、混凝土的质量是堵塞导管的主要原因,必须把好质量,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或离析使石子聚集在一起流动性差,导致堵管。

①、如发生堵管在导管上部可用钢筋疏通或振捣棒进行疏通。

②、在下部用吊车轻轻提取导管上下振击,同时在吊斗内注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借以增大压力,使堵塞部位疏通。

3、预防堵管的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①、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开始浇砼时尽量积累大量砼,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注,使砼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

②、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匀速向导管料斗内灌注,如突然灌注大量的混凝土导管内空气不能马上排出,可能导致堵管,若管内空气从导管底端排出,可能带动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③、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质量,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④、导管使用后应及时冲洗,保证导管内壁干净光滑。

(四)、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

①、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提振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果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

②、因泥浆过稠,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特别是灌注后期,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

①、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较小时,终止浇注,重新成孔。 ②、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较高时,可以用二次导管插入法,其一是导管底端加底盖阀,插入混凝土面1.0m左右,导管料斗内注满混凝土时,将导管提起约0.5m,底盖阀脱掉,即可继续进行水下浇注混凝土施工。由于要克服泥浆对导管的浮力,混凝土面较深时,不宜采用; ③、此方法使用时,必须由有经验的工程师现场指导,导管长度、吊预制混凝土球阀铁丝长度、铁丝抗拉强度、混凝土面实际位置等数据,必须在事先正确确定。 3、预防导管拔出混凝土面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一)、涨模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①、模板设计结构不合理,侧模与底模联接不紧密。

②、确保模板稳定性的框架发生位移。

③、內模与外模之间设置的对拉螺栓直径及数量不足。

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局部混凝土出现过振现象,模板无法承受。

①、立即对涨模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确定涨模原因。

②、清除涨模部位的混凝土,拆除局部模板,清洗模板和钢筋。

③、重新支立涨模部位的模板,临时增加对拉钢筋的数量,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3、预防涨模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②、在模板支立时,要确保支架的稳定性,支架底部用来调整模板标高的木楔在标高调整好后应及时用钉子钉死,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振动而发生移位;如果采用丝杠调整标高,丝杆在使用前应逐一检查是否有脫扣现象,如果脫扣应立即更换。

③、在设计模板之初就要通过认真的受力计算,确定合理的对拉螺栓的直径及间距。

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出现对模板局部过振的现象。

(二)、滑丝和断丝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滑丝和断丝的产生原因:

①、滑丝的原因:一般是锚圈锥孔与夹片之间有杂物;钢束和千斤顶卡盘内有油污;锚下垫板内有混凝土和其它残渣;锚具偏离锚下垫板;锚具质量存在问题,由于其硬度不够而产生变形。

②、断丝的原因:钢材材质不均匀或严重锈蚀;锚圈口处分丝时交叉重叠;操作过程中没有做到孔道、锚圈、千斤顶三对中,造成钢束偏中,受力不均,个别钢束应力集中;油压表失灵,造成张拉力过大;千斤顶未按规定校验。

①、滑丝的处理:采用YC122千斤顶和卸荷座,将卸荷座支撑在锚具上,张拉滑丝钢绞线,直至夹片被取出,换上新夹片重新张拉。如果钢绞线严重滑丝或在滑丝过程中受到损害,则应将锚具上的所有钢绞线全部卸荷,找出问题原因解决在重新张拉。

②、断丝的处理方法:提高其它钢束的控制应力作为补偿,但不应超过最大张拉应力的规定;换束;卸荷、松锚、换束、重新张拉。

3、预防滑丝和断丝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①、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线不垂直时,应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将锚圈孔对正垫板并点焊,防止张拉时移动。

②、锚具在使用前必须清除杂物,刷去油污。

③、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应缓慢平稳进行,避免回油过猛,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容易发生滑丝。④、张拉操作过程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钢束受力超限发生拉断事故。

三、基坑开挖施工(桥梁、排水)

基坑坍塌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基坑坍塌产生的原因:

①、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

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一隐患。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考虑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

②、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   在基坑施工中,不重视施工管理控制,随意更改施工设计,违反技术

规范要求,也是带来基坑施工隐患,造成坑壁坍塌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坡率法时坡率值不足。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基坑施工一般采用坡率法。但采用坡率法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基坑施工的坡率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常常因为土方开挖时坡率控制不好或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开挖深度大于预计深度,出现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的情况,使基坑坑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容易出现坑壁坍塌。

③、对地表水的处理不重视:基坑施工的“水患”一是地下水,二是地表水。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基础工程的施工并对基础坑坑壁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建筑工程相关各方都对地下水的处理非常重视,而地表水因其对基础施工影响不明显而常常被忽略,其实,地表水对基坑坑壁稳定性的作用同样影响很大。地表水可分为“一明一暗”两种情况,“明”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内地面可能出现的地表水,如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暗”主要是指基坑周边地面以下的管网渗漏、爆管等产生的地表水。这两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都会对坑壁的稳定性产生威胁,有可能造成坑壁坍塌,特别是地下管网产生的地表水,因其不易被发现,造成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④、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因基坑支护结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临时设施,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对其施工质量重视不够,护壁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约束,不按设计方案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坑壁坍塌隐患。

2、基坑坍塌的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暴露时间较长,土体不能自稳,已坍塌的地段,其处理方法是:在塌方

处的口部,向下打入竖向木桩(或型钢),在打桩背后回填土方并予以夯实,同时将木桩(型钢)固定于设置的地锚上;加固工作完成后开始重新开挖基坑。

3、预防基坑坍塌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①、选择适合的基坑坑壁形式:基坑施工前,首先应按照规范的要求,依据基坑坑壁破坏后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基坑坑壁的等级,然后根据坑壁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坑壁的形式。

当坑基顶部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且基坑深度≤10m时,可以优先采用坡率法。采用坡率法时,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坡率允许值。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许值可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如:土质均匀良好的硬塑粘性土,当坡高小于5m时,坡率允许值可确定为:1:1.00~1:1.25。若坑壁土质较软或基坑顶部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坡率允许值还必须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 当施工场地不能满足设计坡率值的要求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

②、加强对土方开挖的监控:基坑土方一般采用机械挖法,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对采用自然放坡的基坑,坑壁坡度是监控的重点,当出现基坑实际深度大于设计深度时,应及时调整坑顶开挖线,保证坑壁坡率满足要求。

③、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

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

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

一、环保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①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②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③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④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施工阶段   ①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②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④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二、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小南站立交桥按2010年剩余工程量分析,在工程施工中影响环境因素为:气体排放、施工噪声、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①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

②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施工机械、运输车等需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符合柴油车、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不符合标准规定不允许使用。

①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②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段)。 ③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敞蓬车应配备两侧和尾部挡板,对可能产生粉尘的物料或弃土不能装得高于两侧和尾部挡板至少300mm,以减少扬尘。 ④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辆携土。使用的场内施工道路要定期洒水。

⑤在材料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应加以适当处理,并应安装固定喷管系统,在装卸前将物料润湿。

⑥水泥砂浆拌场所尽量封闭,如有必要现场拌合时适当在拌合前将物料润湿。

①噪声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 ②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方法。

④生活区和生产区要求“硬地化”,污水及时引流至处理地点,以免对周围的农田和居民生活区造成污染。

①施工机械维修滴漏的废弃机油、柴油等可能污染环境的材料应存放在合适的容器中,及时处理回收。

第十一章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消除和避免成品在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以达到减少和降低成本,提高成品一次合格率、一次成优率的目的。

一、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1、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图纸编制成品保护方案;以合同、协议等形式明确各工队对成品的交接和保护责任,确定各工队的成品保护责任,项目经理部在各工队保护成品工作方面起协调监督作用。

由项目部统一供应的材料、半成品、设备进场后,由各施工队负责保管,项目经理和安全保卫部门进行协助管理。

二、主要工序成品保护措施

路基土方在雨后没有晾干以前,应采取断路措施,禁止车辆进入。

已经完工的路基不应用做施工便道,施工中的重型车辆应尽量通过施工便道行驶,防止碾压路床。

2、基层的成品保护:封闭施现场,非施工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养护路段。严禁压路机和重型车辆在已成形的路段上行驶,洒水车等不得在成形的路面上调头或急刹车。

洒水、保湿、养生7天以上,此项工作应由专人负责,配备必需的资源,配备专用水车一台,随时保持灰土基层表面潮湿状态。

3、沥青砼面层成品保护: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挡,完全冷却后(一般不少于24小时)才能开放交通。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路边缘应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行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严防设备漏油污染路面。

4、基坑成品保护:开挖完成后,严禁对边坡、基底进行扰动。施工人员必须从指定地点上下基坑。土方开挖时,防止邻近已有道路、管线发生下沉和变形,并与有关单位协商采取保护措施。

5、钢筋的成品保护:焊接作业时,严禁在主筋上打火引弧,以防烧伤主筋。

绑扎好的钢筋不得随意变更位置或进行切割,当其与预埋件或预应力孔道等发生冲突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未规定时,应适当调整钢筋位置,不得已切断时应予以恢复。

尽量避免踩踏钢筋,当不得不在已绑扎好的钢筋上作业且骨架钢度较小时,应在作业面铺设木板。

采取措施避免钢筋被脱模剂等污物污染。

6、混凝土成品保护: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施工操作。

在拆模时不得强力拆除,以免损坏结构棱角或砼表面。不得在砼表面上乱涂乱画,以免影响美观。在模板拆除后,对易损部位的结构棱角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7、排水管线成品保护:管道回填土时,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管道两侧用人工同步回填,直至管顶0.5米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线留口端要用彩布包好,防止泥土、杂物进入管内,待重新施工时撤除彩条布。必要时也可用砖砌进行封堵。

第二节、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

1、工程完工后,首先成立由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工程竣工维护与回访组,负责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维护与回访。

2、缺陷责任期内,小组要定期对所建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出现的工程缺陷要登记清楚,分析原因,及时向业主上报缺陷数量、缺陷范围责任及原因等,并立即组织维修。

3、缺陷责任期内工程的维护,要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确实要中断运行时必须在业主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4、各项缺陷的修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取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认可。

5、缺陷责任期内本承包人成立的维护与回访组必须保证施工段内的排水畅通、路面洁净,排水管线、检查井内没有淤积物,桥上各种设施齐全无损害,形成标志醒目无毁坏。

6、本承包人成立的维护与回访组还将对施工段内设计方面不完善之处进行合理完善、补建,确保路基边坡稳定、环境美观。

7、按照ISO9002系列标准要求,本承包人实行竣工回访,工程交付后,仍不断地与业主取得联系,每三个月至少回访一次,听取业主的使用情况及意见。

第十二章道路工程越冬后维护措施

小南站立交桥自2008年开工以来,由于施工现场征地拆迁缓慢,施工进度延期至2010年8月25日完工,因此对已完分部分项工程需进行施工维护,未完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进行局部处理,对隐患部位翻建。

1、如方砖步道已土基,施工前土基需重新进行处理平整碾压,检查基层是否有冻裂现象,做压实度检验,确保石灰土底基层的高程、平整度、压实度及外观检查达到设计标准后方可进行二灰碎石施工或方砖步道施工。

2、小南站排水施工终点接入由铁路施工的小南站顶进箱涵北侧检查井内,由于连接检查井铁路下游管线没接通,造成小南站施工范围内雨水及地下水无处排放,需开工后先进行降水施工,为了不影响施工降水施工分两个阶段,先期投入用3台φ200mm污水泵进行抽水,1台备用,预计在5天内将水控制在管流水面,后期继续投入不少于4台潜水泵进行交替降水,降水设专人负责,水泵经常进行维护,保证雨季施工要求。

2、放假期间从2009年11月10日至2010年4月15日,共155天,现场由2名更夫管理整个项目部及现场所有的物件,155*2*46=14260元,其中生活电费每月1200元,五个半月共1200*5.5=6600元。

共计:68492.49+14260+6600=89352.49元

(一)、劳动力进场计划表

工程名称:小南站立交桥工程表一

项目部劳务人员签订与公司长期合作的工人,操作能力强,技术水准高,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调动,持证上岗,职工培训,增强施工实力。

(二)、材料进场计划表

工程名称:长春市小南站立交桥工程表二(桥梁1)

某万达商业广场钢结构连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二)、材料进场计划表

工程名称:长春市小南站立交桥工程表二(道路2)

石灰:粉煤灰:碎石8:17:75

料石55*22*99.5

料石40*15*49.5

料石25*10*49.5

T/CECS483-2017 风电塔架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承插口)D=400

(三)、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表

工程名称:长春市小南站立交桥工程表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