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文化商务园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及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奥体文化商务园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及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3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奥体文化商务园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及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2013.8.21~2013.9.19

2013.9.10~2013.10.19

13号地块车库出入口地闭合框架

钢筋施工方案(总)2013.8.11~2013.8.30

2013.9.1~2013.9.19

4.1.1钢筋、模板经监理验收合格,施工队伍充分了解图纸及技术交底。

4.1.2浇筑混凝土前,止水钢板等安放就位。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检查模板稳定性、支撑情况。各工种自检合格后,办理隐、预检、交接检,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审批合格后报监理,取得同意后才能浇筑。

4.1.3施工场区内道路必须畅通无阻,确保运输通畅,砼浇筑时现场安排专人统一协调指挥,做到忙而不乱。

4.1.4混凝土浇筑前及施工过程中,工程部机械动力组按照施工配合、临电、临水、机械协调组织分班,配备电工检修值班人员,提前对现场机械设备、临水和临电检查。

4.1.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4台塔吊随时调用,塔吊司机和信号工24小时在各自岗位待命,保证浇筑期间所需物资转运及时到位。

4.1.6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保证现场电路通畅,能够满足整个施工现场照明、降水、振捣棒和临时水泵房用电。 4.1.7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标高控制线已按要求设置完毕。

4.1.8计量器具、试验器、振捣棒等检验合格。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4.1.9混凝土泵安装到位、牢固可靠,泵管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加胶圈,以保证其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砂浆湿润泵管,在操作面上设置装水铁槽,用于收集润管及清管的水及砂浆,然后用塔式起重机吊走,统一处理,避免影响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污染施工环境。为防止操作者踩踏钢筋和钢筋移位,泵管铺设钢脚手板作为施工人员通道。且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4.1.10混凝土泵设置处,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供料方便,尽量靠近浇筑地点,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4.1.11物资部门提前做好有关材料的进场工作,准备好所需物资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1.12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联系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4.1.13场内运输道路平坦,避免车辆拥挤堵塞。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清理场内闲杂车辆及人员,在进出场口设置交通协调人员,负责协调罐车的进、出场以及罐车与社会车辆关系。浇筑场内设置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本工程运输设备采用三台塔吊进行现场水平和垂直运输。钢筋加工机械如下表所示:

所需主要机械统计一览表

QTZ80(TC5613)

4.3.1材料、配合比

⑴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45以内,最小水泥用量320kg/m3。掺加适量粉煤灰,粉煤灰品质主体结构在I级以上,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并掺加缓凝减水剂,以降低水化热峰值及推迟热峰出现的时间。预拌混凝土厂试配时,现场试验室派人参与,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小于5小时。

(2)骨料中宜用中砂,不得为碱活性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骨料中石子粒径宜为5~40mm,泵送时石子最大粒径应中输送管径的1/4(碎石≯1/5管径);且≯1/4混凝土最小断面;≯3/4受力筋最小净距;吸水率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4)混凝土中掺加密胺防水剂;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石子选用5~20mm碎石,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0%,吸水率不得大于1.5%,水选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隧道大体积浇筑的砼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混凝土必须采用双掺技术(掺高效减水剂加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

(5)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同时严格限制水灰比:水灰比的最大限值为0.45。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1%。宜适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优先掺加优质引气剂。

混凝土由经业主、监理批准的厂家集中拌制,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拌合时间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前试验人员严格测定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持含水量每工作班抽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经电子系统计量后,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每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120S且不宜超过180S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40℃,骨料堆放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早上和下午避开高温搅拌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大于30℃。

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进行热工计算,并经试搅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小于30℃,一般情况,宜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80℃,如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对粗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进行均匀自然预热,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该工作由实验员监督搅拌站实施。

每盘混凝土拌合应保留详细的记录;混凝土出场前进行常规检查,并按照规范要求留取相应数量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输送,坍落度控制在14~18cm。

结构后浇带采用C45补偿收缩混凝土(其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浇筑,现拌工地或搅拌站必须按确定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投料,尤其膨胀剂不得少掺或误掺,要派技术人员现场监督。计量装置必须准确,开盘前要检查校正,使用中要进行校核。补偿收缩混凝土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出盘混凝土温度宜低于30℃。

混凝土进场和验收→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养护

5.1混凝土运输和进场验收

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装料前把筒内积水排清,运输途中,拌筒以1~3r/min速度进行搅拌,防止凝固或离析,搅拌车到达施工现场卸料前,使拌筒以8~12r/min转1~2min,使混凝土拌合均匀,然后再进行反转卸料。

现场内通行派专人负责疏导车辆,统一协调指挥,以便混凝土能满足连续浇筑施工的需要。

5.1.2混凝土进场验收

⑴搅拌车在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现场取样时,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⑵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检验及控制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在工程监理、生产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并制作试块,经各方签字认可。

1)现场混凝土取样方法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量的1\4~3\4之间分三次采取。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20L。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结构物、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一组为3个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试件。

⑥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试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最少不少于3组;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同样的养护方法;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与评定

搅拌站按规定抽取的混凝土试样制作试件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天,其强度作为硬化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依据;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m3以下时,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m3增留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另行留置试块。试块在浇筑地点制作,其中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另一组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混凝土强度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

在制作标养试件的同时,制作适量的快速养护强度检验的试件,以作为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工艺和配合比调整的依据。

5.2.1混凝土泵送施工现场应配备通信联络设备并应设专门的指挥和组织施工的调度人员。当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泵送或与其他输送方法组合输送混凝土时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混凝土泵的操作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5.2.3混凝土入泵时,在进料斗上,放置网筛并派专人监视。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停止;泵送完毕清理管道时,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洗球,然后立即清洗混凝土泵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5.2.4搅拌站提供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满足现场混凝土连续施工的要求。泵送混凝土运送延续时间不宜超过所测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2。

5.2.5泵送过程中被废弃的混凝土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混凝士,必须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5.2.6夏季高温天气泵送时,对暴露于阳光下的泵管,要加盖麻袋并经常浇水湿润,以防泵管过热,引起脱水,堵塞泵管

5.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浇注混凝体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30℃,夏季施工时应严格采取措施控制入模温度,拌合混凝土杜绝使用刚出厂的水泥,粗细骨料应避免日光暴晒,粗骨料拌和前用水冲凉,在混凝土拌和用水中掺入一定量的冰块,把水温降到10℃以内。同时在泵送过程中,水平输送管上加盖草包喷水。混凝土浇注安排在19∶00~5∶00之间的日低温时段,以利温度控制。入模温度控制在20℃左右,每2小时测量一次。

(2)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浇混凝土时采用加串筒或在墙模板中预设门子板的办法进行施工,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进行,插入式振动器的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3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浇筑混凝土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允许时间按试验确定,如超过最大允许间歇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足够的木工、钢筋工专人看筋、看模,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时停止浇筑立即处理,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修整完好,再继续浇筑。振捣时须保证混凝土填满、填实。在混凝土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上部筋擦净

(5)出入口匝道及连接通道结构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加腋以上30cm,第二次浇筑侧墙顶板混凝土。

主隧道三层结构分五次浇筑:

第一次:隧道底板;第二次:B3层侧墙顶板;第三次:B2层侧墙顶板;第四次:B1层网柱;第五次:B1层顶板。

主隧道二层结构分五次浇筑:

第一次:隧道底板;第二次:B3层侧墙顶板;第三次:B2层侧墙顶板。

(6)每次浇筑结束时插入止水钢板,在第下一次浇筑前混凝土表面需凿毛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为止,并在施工缝处先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强度相同的水泥砂浆。

(7)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宜从底板中部向两侧逐渐浇筑,最后浇筑底板加腋部分及少量侧墙混凝土,并适当放缓速度,防止侧墙部分的混凝土从底板部位翻出。

(8)侧墙混凝土浇筑时对称、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50cm左右,并适当放缓浇筑速度,以尽可能减小混凝土对侧墙模板产生的侧向压力,避免出现模板位移现象。但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9)隧道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每孔宜从两侧向中间浇筑;顶面收浆时,用木抹、铁抹分别赶光压实,使顶面达到平整、光滑的程度,避免出现凹坑与凸起,防止影响结构防水施工。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每点振动20~30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砂浆为准。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即不得超过500mm;在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下料点应分散布置,一道墙至少设置两个下料点,门窗洞口两侧的混凝土必须同时均匀浇筑,以避免门窗口模板走动。

(3)混凝土振捣均由专业振捣手负责,并防止漏振,班前对振捣区域进行责任承包,施工员给振捣手讲解注意事项,相对分条块浇筑时,振捣人员在分界处振捣过界线不小于50cm。

(4)底板混凝土振捣时,注意加强对底板加腋部位混凝土的振捣,使加腋部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冒出,防止聚集在模板表面产生麻面、蜂窝现象。

(5)侧墙混凝土振捣时,按照先振墙体中部、后振两侧的顺序进行,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在模板表面堆积,影响外观质量。侧墙较高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厚度,防止厚度过大出现漏振现象。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负弯矩部分的位置。

(7)混凝土浇筑摊铺平整后,用木刮杠刮平,立即用木抹子抹平,由内向外退操作,然后用铁抹子压光,直到出浆为止并用2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要求垫层两端高差控制在+5mm。面层砂浆初凝后,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压第二遍,压平压实。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人踩上去有脚印,但铁抹子抹上去无抹纹,把第二遍的抹纹全部压平压实。

5.4混凝土养护与成品保护

5.4.1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覆盖材料采用满铺无纺布并浇水养护,保证无纺布随时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14d。

(2)遇上冬季施工,首先对整体结构混凝土满铺一层塑料布,在结构外利用基坑整体空间覆盖苫布,形成封闭保温棚,同时在结构底板上点煤炉提高环境温度,煤炉位于各结构洞身中线,沿结构中线间距5m布设。拆模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拆模的强度后才能进行,拆完模后还得继续养护。

(3)顶板混凝土终凝前要对顶面混凝土压实、收浆、抹光,终凝后及时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顶板混凝土强度不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堆放设备、材料等。养护期结束后立即施做顶板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要进行养护。

5.4.2混凝土的成品保护

(1)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梁板钢筋上铺设跳板,避免踩踏梁板、楼梯的钢筋,不碰动预埋管。如有被踩弯、位移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2)为保证混凝土强度,不能过早的在已浇注的楼板上进行作业,必须等到混凝土承载力超过1.2N/mm2后才能上人作业。

(3)交叉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允许在梁或踏步模板帮上蹬,影响模板的牢固和严密性。楼梯压光后要用钢管搭设踏步保护杆,使上下楼梯的人员不直接踩踏在混凝土表面上。在楼梯模板拆除洒水养护,并铺设光滑的竹夹板保护。

(4)拆模时,对模板要轻拿轻放,注意钢管和翘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楞角,不要用锤子剧烈的敲打模板。用塔吊吊装模板靠近墙柱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撞击墙柱混凝土。

(5)拆模后对柱子阳角进行钉木条保护,外架拉结点固定在柱子上,必须对柱子阳角钉木条保护后方可固定,楼梯踏步阳角必须钉木条后方可上人行走。

(6)混凝土浇注前,应采用塑料布将墙、柱等竖向钢筋、钢柱缠裹500mm高,防止水泥浆溅到钢筋、钢柱上,造成污染。

(7)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碰撞钢柱、钢结构固定连接件或滥风绳,防止钢柱位移。

6.1.1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尽量利用晴好天气组织施工,浇筑混凝土时遇到下雨,应立即采取措施用塑料布遮盖,以防新浇混凝土被雨水冲刷。因工程抢工必须浇筑混凝土,应采取搭棚遮盖措施,并合理留设施工缝。同时加强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保证混凝土强度。

6.1.2雨后接缝时应凿掉被雨浸泡冲刷过的松散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1.3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初凝如遇下雨应及时用塑料布遮盖,防止雨淋。

6.1.4由于使用商品混凝土,开盘前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适当减少加水量,满足雨期施工要求。

6.1.5在风雨或暴热天气运输混凝土,容器上应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夏季最高气温超过35℃时,必须有隔热措施。

在初冬、严冬、初春阶段要及时调整配合比,调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初冬、初春阶段,及时调整缓凝剂掺量,在严冬阶段,掺加适量的早强剂,缩短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项目试验员应提前配合搅拌站实验室进行冬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由公司实验室对冬施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审核。

6.2.1冬期施工中,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必须严格按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对混凝土的强度控制,以采取早强措施为主,要认真执行配合比,水泥标号不低于P.O42.5,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要严格检查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及外加剂的质量,对使用的防冻剂要重点进行审查,要求砂石骨料洁净无冰块,级配良好,坚硬干燥,堆放时用防雨雪帆布覆盖。

6.2.2外加剂的掺量由试验确定,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低碱性。要求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02、碱含量不大于3Kg/m3,混凝土塌落度为16±1cm

6.2.4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5℃,混凝土搅拌车到达现场时,出罐车时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采用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道要用保温材料包裹严密。

(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杂物。清除冰雪时不能用浇热水融化的方法,要采用小型空压机吹干净。

(3)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各工序应紧凑协调,施工中要尽量集中和缩小工作面,严格控制浇筑顺序,并随浇随用黑塑料布覆盖,防止混凝土过早受冻和形成冷缝。

(4)在施工缝处接着浇筑混凝土时要先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用热水润湿冲洗干净,铺抹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砂浆一层,才允许浇筑。

(5)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

(6)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避免雪天浇筑混凝土。

1)冬施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即混凝土配比中加入适当的抗冻外加剂,并利用加热拌制的混凝土的热量及水泥水化释放出来的热量,通过适当的保温材料覆盖,防止热量过快散失,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保证混凝土能在正温环境下达到预期强度要求的一种方法。

2)对于构件的边棱、端部和凸角要特别加强保温,保温厚度增大2倍,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连接处,为避免热量的传导损失,必要时应及早加设、加厚保温被等保温措施。

3)冬期施工,严格监测混凝土的强度。本工程采用测试同条件试块的方法控制保温材料的拆除时间。浇筑混凝土时,要求试验工做试块放在楼层内(施工面上)同条件养护,时间准确到小时,在1~2d内到试验室内试压,并将试压结果立即通知技术人员,经技术人员校对,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再通知工长拆除保温材料。

(8)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

冬施期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尤其要及时掌握寒流预报及大风预报,做好气温、气象记录,并按规定做好测温记录。

1)对混凝土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及时测温,必须每车都要测试。

2)混凝土养护期间测温:

混凝土冬期施工,安排专职测温员测出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认真如实做好每个段的测温记录,以准确反映混凝土内实际温升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一旦发现混凝土在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温度下降过快,应立即通知项目总工,以便采取有效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

7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7.1现浇混凝土施工主控项目:

7.1.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注地点随机抽取。

7.1.2本工程抗渗混凝土,混凝土试件应在浇注地点随机抽取。

7.1.3混凝土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7.1.4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7.2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7.3.1麻面、峰窝的预防:模板面清理干净,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用铲刀铲净;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海绵条堵严,防止漏浆;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7.3.2混凝土表面蜂窝的处理:深度小于10mm的蜂窝在洗刷干净后,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深度在10~30mm之间的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斜模(上下口均超过蜂窝边缘100mm,上下口斜出50mm)。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密实,待混凝土达到28d强度后再用錾子将高出墙、柱面的混凝土剔除、磨平;深度超过30mm以上较深的蜂窝可在将外部薄弱松散颗粒凿去后,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水泥压浆处理。

7.3.3孔洞处理: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一侧支竖模、一侧支斜模(同蜂窝处理支模),然后浇灌细石混凝土(具体处理同蜂窝处理)。

7.3.4露筋处理:表面露筋的将钢筋及混凝土表面刷洗干净,在表面抹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的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部分可在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7.3.6柱混凝土烂根的预防及处理:在柱子、墙模板的根部150mm范围内找平,以防缝隙堵塞不严,发生漏浆,混凝土浇注前不得有明水;浇注前一定要下50mm厚以上的同混凝土配比的减石子砂浆;浇注高度一定要按照下料控制尺杆下料,不能一次下料过厚,并且振捣密实。处理方法同有夹层处理。

7.3.7裂缝预防及处理:当发现塑性收缩和沉降收缩裂缝,可在当混凝土表面发现细微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遍,再洒水并覆盖塑料布养护或重新振捣来消除;如已硬化,可向裂缝压入水泥加水湿润、嵌实,再覆盖养护。贯穿裂缝可用封闭剂处理。

7.3.8表面不平预防及处理: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检查模板平整度,同时应检查支撑牢固情况,保证模板平整度及有足够的刚度,混凝土楼板找平时应严格按线找平;模板接口高低不平处,如高出结构尺寸可用磨光机将高出部分磨平,如低于结构尺寸可将混凝土表面凿毛,然后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并养护。

7.4停水、停电预防措施

(1)为了防止停电影响施工形成冷缝,混凝土应严格按照施工段进行分段浇注,且混凝土浇注前应配备一台小型发电机,以供停电后振动器、混凝土泵使用。

(2)为了防止停水影响施工,现场需配置2~3个水桶。如一旦停水,便可利用水桶中储备水进行混凝土养护、泵管湿润等,并根据现场浇注部位再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留设位置。

由于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在振捣过程中会产生泌水现象,为防止泌水对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产生影响,梁板浇注时应在局部混凝土表面留出600×600×100mm凹坑,将泌水排出后,再用混凝土填充,混凝土填充时间应控制在初凝前,并振捣密实。

施工时应根据温度以及天气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坍落度。坍落度的抽检在开始浇注混凝土后第一罐抽检一次,然后每隔2h检查一次,实测坍落度不得超过工程要求坍落度±20mm,否则必须退回,不得用于施工现场。

8安全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8.1.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务必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技术要求,并认真贯彻执行。

8.1.2重视安全“四宝”的作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带安全戴,所有手动工具均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中认真穿戴好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8.1.3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应同时使用,轮胎应楔紧,应离基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水源供应正常,料斗内应无杂物,各润滑点应润滑正常。管道接头、安全阀必须完好,管道的架子必须牢固,输送前必须试送。应定期检查泵管,特别是弯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在布料杆动作范围内无障碍物,无高压线。泵送混凝土时,应设2名以上人员牵引布料杆。

8.1.4浇注侧墙、柱混凝土,应设操作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并且操作平台上应设高度不小于1.2m护栏,护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600mm。

8.1.5板的孔洞必须设置安全标志,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8.1.6用塔吊、料斗浇捣混凝土时,起重指挥、扶斗人员与塔吊驾驶员应密切配合,当塔吊放下料斗时,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应随时注意料斗碰头,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斗碰人坠落。

8.1.7利用塔吊吊运物体时,起吊吊钩吊起超过头部方可松手、超过障碍物以上的允许高度,才能行车或转臂;吊物下落时,施工人员不得站在吊物下,待吊物下落距地1m左右时,作业人员过去扶稳吊物,缓缓落地。

8.1.8现场需用电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项目部专业电工批准,才能进行接引。接引电源工作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施工用电完毕,也应由专业电工拆除。

8.1.9运输混凝土小车通过或上下沟槽时必须走便桥或马道,便桥或马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5m。应随时清扫落在便桥或马道上的混凝土。途径的洞口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小车运装混凝土量应低于车箱5~10cm。

8.1.10施工机械应由持上岗证的人员操作,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应进行认真维修保养,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维修,非电气机械人员不得擅自拆改电线和机械。

8.1.11在运输、浇灌的同时,有落地灰要及时回收利用,并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卫生。

8.1.12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六级以上强风、大雨)禁止从事露天高空作业。夜间施工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危险区段必须设红灯示警。

8.2混凝土振捣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8.2.1使用前检查各部应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

8.2.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某大桥跨铁路防护施工方案,应切断电源。

8.2.3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动棒应自然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8.2.4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

8.2.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8.2.6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拉绳应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时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8.2.7振捣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手把上。

8.2.8在一个构件上同时使用几个附着式振捣器工作时,所有振捣器的频率必须相同。

NB/T 42104.3-2016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8.2.9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8.2.10作业后,必须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