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院深基坑开挖支护监测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

[天津]医院深基坑开挖支护监测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天津]医院深基坑开挖支护监测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

对于混凝土板撑,监测采用钢筋计。埋设方法为,在要监测的板撑断面处预埋4个钢筋计,4个钢筋计在断面上均匀布置。埋设钢筋计时,将钢筋计与板撑纵向主筋对接。在混凝土支撑梁钢筋绑扎好后,按以上要求分别将测力计焊在支撑梁的轴线主筋上,使之均匀受力。根据梁受力截面大小,通过计算得到支撑端部的受力。测力计安装时,要对测力计的引出电缆做好保护工作。

每次量测编制各测点轴力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轴力时程曲线,必要时对轴力变化量大而快的测点绘制轴力变化速率曲线。

耐酸楼地面施工工艺5.6地连墙钢筋内力监测

地下连续墙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可直接反映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受力情况,根据基坑设计方提供的资料,在靠近xx医院T型楼附近地连墙受力最为敏感,因此,在该处设置2组观测点,每组2个断面,每个断面共布置内外侧测试元件各1个,即每组测点包括4个,共计8个钢筋应力计。点位位置参见附图4(地连墙钢筋内力监测布点示意图)。

5.6.2应力计安装方法

在安装时应根据下件的埋深选择适当的电缆长度,将钢筋计并置在待测钢筋旁并用铁丝固定。将电缆线捆绑在钢筋上并引出至围护桩(墙)顶外部不会被混凝土掩埋的地方并加装保护套管,防止破坏,钢筋应力计的埋设深度见附图8(地连墙监测器件埋设剖面图)。

每次量测编制各测点轴力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轴力时程曲线,必要时对轴力变化量大而快的测点绘制轴力变化速率曲线。

将水位计的探头沿水位管下放,当碰到水时,上部的接收仪发出锋鸣声,通过信号线的刻度读数,直接测得地下水位距管口的距离,读数精度±1mm,管口高程用精密水准仪定期与基准水准点联测。

编制每次测试的地下水位高程本次和累计变化量成果表,绘制地下水位变化量曲线图。

首先测出管顶的高程,再使用分层沉降仪观测深度,计算出基坑底部土体的垂直变形情况。

可施工独立的立柱桩,立柱桩横截面从下到上由粗逐渐变细,与一层支撑等高,靠近支撑便于施测,监测方法与立柱桩同。

编制每次测试的坑底隆起本次和累计变化成果表,绘制坑底隆起变化曲线图。

5.9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

该监测项目包括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倾斜监测,监测点选在四角及外墙受力特征处,共布设87个监测点,详见附图7(周围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和倾斜监测的基准点与围护桩(墙)顶沉降的基准点共用,沉降观测方法与围护桩(墙)顶沉降的观测方法相同,建筑物的倾斜由基础的差异沉降推算出。

每次测量编制各测点沉降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沉降时程曲线,必要时对沉降变化量大而快的测点绘制沉降速率曲线;计算每次量测的建筑物倾斜斜率,并根据工况绘制倾斜斜率变化曲线,观察其发展趋势。

5.10周边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5.10.1监测点布设

本工程共布设管线沉降测点17个,具体布设位置见附图7(周围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和观测基点与桩(墙)顶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和观测基点共用。

管顶沉降点的埋设方法:成孔直径Φ200mm,成孔深度严格控制在管线顶上方1.0m处,然后用洛阳铲进行人工掏土。当见管线顶部时,下放直径Φ100mm的PVC管,在PVC管内下放直径为Φ40mm的钢管。然后在钢管与管线顶接触的部位灌注速凝混凝土,将钢管与管线顶部固结成一体,最后将高出路面的钢管截去。PVC管和钻孔孔壁之间用细中砂回填,钢管和PVC管壁之间无需回填。在孔口四周用砖砌成保护井,顶部为保护井圈和井盖。若人工挖孔埋设沉降管进行回填作业,回填材料为级配沙石。回填要分层回填、分层振捣、连续作业。必要时用铁管、竹竿、钢筋钎人工辅助插捣,以补充机械振捣不足。回填距离地面1米时,开始浇注混凝土至路面,浇注要密实,防止路面塌陷,雨水渗漏,并在地面钢管处做保护井。

地下管线沉降的观测方法与桩(墙)顶沉降的观测方法相同。

每次测量编制地下管线各测点沉降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沉降时程曲线,必要时对沉降变化量大而快的测点绘制沉降速率曲线。

1、渗漏水、流沙监测及其它规范规定的日常巡检项目: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支撑、围檩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5)渗漏水、流沙监测。

(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

(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6工程量统计、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

6.1工程量统计及监测频率

底板施工期间1次/1天;其它时间段1次/3天;

注:(1)预计本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需3个月,底板施工至±0.00需3个月,按上表预计总监测次数为140次左右;

(2)监测期间如遇异常情况,应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3)当施工中途停工,视情况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支撑轴力(地连墙内力)

建筑物整体倾斜累计值达到2/1000时应报警

7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与信息反馈技术

7.1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是岩土工程安全监测工程中必不可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满足诊断、预测、法律和研究四方面需求,进行安全监控、指导施工和改进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性环节,在各类岩土工程的施工、运行等不同阶段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岩土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采用安全监测原始数据对建筑物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和反馈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岩土工程安全监测的设计目的,一般需要结合基坑和安全监测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认真做好监测资料整理分析、预报和反馈中的下列各项工作:

(1)对监测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解释。

(2)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和预报,以确保施工安全,预防避免各种失稳安全事故,或力争将可能发生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3)依据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安全稳定性评估,反馈指导设计、施工和运行方案的修改和优化。

(4)校验设计理论、物理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为改进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2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反馈的原则要求

监测资料分析反馈是岩土工程安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重视。

及时性是岩土工程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的一个基本原则。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校核和整理,并及时做出初步分析。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日常工作,要坚持经常,不得拖延,更不能长期积压。同时,无论在工程的任何阶段,只要发现监测资料有异常现象或确认有异常值,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反馈必须以保证数据成果的准确可靠为基本前提,为此要求:

原始数据资料在现场校核检验后,不得进行任何修改。误差的辨识和剔除必须稳妥慎重,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经整理和整编后的监测资料和数据库亦不应修改。

所引用的分析方法应做到基本理论正确,方法步骤合理,经过实际工程验证,并得到岩土工程同行认可。

所采用的计算机程序一般应通过鉴定,并得到同行公认,经过若干工程使用考验;如需应用新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则必须对其原理、步骤、做法进行严格考核和论证,并通过工程实例认真校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实际应用。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数据、资料、成果和报告等必须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认真执行验收校审制度,并应及时整理归档。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应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基本目的,不应步片面强调理论、模型和方法的先进完善。成果报告的内容应以满足有关岩土工程规范要求,回答解决工程面临的安全问题为限,不要求做更广泛的商榷探讨。

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搜集要尽可能充实完善,对各种监测资料成果应认真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多种方法做出分析比较和印证,以克服单项成果和单一方法的片面和步足。

7.3监测报告具体形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测结果逐次整理,以周报或日报的形式送达有关各方;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总报告。

(1)监测周报、日报包括:

7)监测点分布示意图。

在遇到沉降或其它观测值变化速率加快,或者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雨、台风、地震等情况,随时向业主报告监测结果。

1)工程概况、监测目的;

2)监测项目、测点布置;

3)采用的仪器型号、规格;

4)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5)监测值全时程变化曲线;

6)超前预报效果评述;

8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测距0.6+1ppm测角0.5″

(1)变形观测所用的基准点、观测点必须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布设完成。所有变形观测和水位观测均在基坑工程施工前测读数初始值。

(2)各监测点的初始值采取增加测回(不少于3次)以提高观测精度。

(3)监测按计划、有骤地进行。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实行“定人员、定仪器的原则,保证监测工作的延续性。

(4)采取相同的观测路线和测试方法以提高观测精度。

(5)对监测仪器及传感器,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围护保养、定期检修,保证其在监测过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

(6)所有在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精度满足要求,且经专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仪器保管、使用由专人负责,保证仪器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7)在施工期间,派有经验的监测人员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关各方。

(8)监测监控期间及时整理所测数据,数据处理一般当天完成。发现异常数据,及时重测确定和分析异常原因,如确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立即通知业主及相关单位,共同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

(9)严格按照监控方案要求的测量时间进行测量,并认真填写好每一次测量记录,决不能因监控工作影响施工进展。

(10)监测监控工作只有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效地对施工进程和状态进行控制和预测。因此,监测单位应与各方充分沟通。

(11)加强对操作人员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12)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进行工地时,所有监测人员必须穿带反光衣、安全鞋和安全帽,确保监测人员安全。

埋设基准点,建设观测墩

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专业监测小组,由监测小组实施监测工作。

对监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研究其变形机理和变形趋势,并反馈到施工中去,为后续施工做出指导。

附图1测斜、支撑轴力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2围护墙顶沉降、水平位移监测布点示意图

DLT 838-2017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附图3立柱沉降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4地连墙钢筋内力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5地下水位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6坑底隆起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7周围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防火门的施工工艺附图8地连墙监测器件埋设剖面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