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输煤廊道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地下输煤廊道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8.21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地下输煤廊道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7.2.1混凝土在同一视觉空间内,表面颜色一致、色泽均匀。

7.2.2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蜂窝、麻面、砂带和表面损伤,不得出现污染和锈斑等质量问题。

7.2.3模板拼缝印迹整齐、均匀。

8、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安全体系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合格后0011 中关村青年小区10号、11号楼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方能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穿工作服,不得穿短裤、背心、凉鞋,正确佩戴胸卡,戴好绝缘手套及漏电防护用品。

3、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及追逐打闹。

4、施工项目在施工前交底,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布置施工。

5、各级技术负责人做好安全施工措施工作,对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特殊危险作业,季节性施工,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及与运行交叉作业必须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编制填写好的安全施工措施,经安全、施工部门审核后,报总工程师批准,由编制人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交底,履行好交底人,被交底人“全员签字”手续后实施,安全部门按措施监察。

6、各级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图纸,了解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要把通道作业面防护设施,周密计划施工项目下达给班组。

7、各级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所编制的施工项目的安全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负责,经总工审批签字后的安全施工措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未经措施审批人同意,任何人无权更改。

8、对无措施或交底施工和不认真执行措施或擅自更改措施的行为,一经检查发现,对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9、生产周期较长的项目进行重复交底,每月进行一次重复交底。

10、参加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必须遵守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1、健全组织机构,做到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

12、安监部门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3、安监部门严格规定经常对各工序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提出书面整改通知,严格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

1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系好安全带,挂在牢固可靠的上方。在没有挂安全带的作业区应在高于作业面1m的位置设置安全绳,安全绳的两端固定牢固,施工作业人员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

15、混凝土工、电焊工、起重工、架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非正式电工严禁私接乱拉电线。各种机械必须检验合格并接地线后方可使用。

16、基坑周边设1.2m高围护栏杆,并刷红白相间显示标志。

17、混凝土罐车出入现场处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夜间施工保证足够的照明。泵车直脚下垫枕木等保证有足够的承载力,泵车下严禁站人。

18、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要求钢筋加工人机固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非本机械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械。

19、脚手架搭设严格按相关规范搭设,未经验收的脚手架不得投入使用。

20、施工现场的宣传牌、各种标识牌齐全。

21、施工电源、闸箱要标准规范化,线路布设合理,走向安全。

22、树立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不破坏混凝土表面和边角及其他已完工产品。

23、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并且层层落实,制定奖惩措施,奖优罚劣。

25、施工期间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争创文明工地。

9、成品及半成品保护要求

成品保护及半成品保护具体要求如下:

9.1钢筋的成品及半成品:

⑴对进场的材料、构件、成品或半成品要进行分类管理、妥善保护。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码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

⑵在长期外露的钢筋上用塑料布包裹或刷素水泥浆。

9.2模板的成品及半成品保护:

1)模板涂刷脱模剂时应充分到位,避免漏刷,并防止污染钢筋。

2)覆膜木胶板涂隔离剂后做好防护,不得有磕碰;拆完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板面。

3)不得在模板上随意开孔,模板拆除时动作要轻,不可猛撬乱挖,特别是注意保护模板的棱角及板面。

4)支好模板后,应注意保持模板的清洁,模板内要防止杂物掉入。

5)不得用重物冲击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及支撑。

6)不得在模板平台上行车和堆放大量材料。

7)绑扎钢筋时,在模板面上用短木垫底,安装时轻拿轻放,严禁拖拉和碰撞模板,及时绑扎垫好钢筋保护层,安装时不得用铁撬垫在模板上撬。

8)砼浇筑震捣时震动器不能碰撞模板和钢筋。

9)拆模要预先规划好拆模顺序。拆下的模板运至地面轻放,严禁乱丢乱掷、脱模后立即修整,用腻子刀刮去浮浆,湿布擦净,刷脱模剂后归堆。

10)模板侧模不得靠钢筋等重量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1)混凝土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按规定确保养护时间。混凝土面上的施工作业材料,分散均匀,不得集中超高堆放。

2)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时,方可拆除模板。

3)拆除模板时要轻轻撬动,使模板脱离混凝土表面,禁止猛砸狠敲,防止碰坏混凝土。

10、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及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10.1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1)施工施工缝上部时,应加强施工缝处上下模板加固,避免出现“穿裙子”的情况发生。

2)模板及其加固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发生跑模(位移)及胀模(变形)。

3)在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模板,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且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等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范和验评要求。

10.2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10.2.1质量体系的建立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坚持四级检查验收制度。

(2)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教育及组织施工方案、措施的交底。

(4)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按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电力工程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1)施工技术员提前作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有针对性。主要尺寸、标高、较关键的操作方法要具体,对允许偏差作出具体要求。书面交底必须签字齐全,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预防措施。

(2)对工程专用材料及有关施工过程进行标识或记录,表明其原始状态,并具有跟踪和可追溯性,一旦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3)每道工序工程必须按标准进行自检、互检,作好自检和评定记录。

(4)原材料必须有厂家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应用于施工中,钢材必须进行可追溯的原材料跟踪记录。

(5)对要求有追溯性的施工过程由施工人员按规定记录表样填写过程记录和自评,由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员随时检查处理。

(6)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交接班或更换施工队伍或与质量体系有重要关系人员的更换都要进行控制,以防在过程交接口不衔接,影响工程质量。

(7)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控制各轴线中心的位置和水平标高。

(8)关键工序施工时随时有技术员及质量人员随过程监控及指导施工。

11、应提供的质量记录和验收级别

11.1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复试报告

11.2混凝土开盘记录

11.3混凝土搅拌记录

11.4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

11.5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11.6混凝土搅拌机计量器检验记录

11.7混凝土生产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1.8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记录

11.9混凝土工程养护记录

11.10《汽车卸煤沟钢筋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表》,质量验收级别四级

11.11《汽车卸煤沟模板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表》,质量验收级别四级

11.12《汽车卸煤沟砼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表》,质量验收级别四级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与反重大事故措施

4.1.7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4.3.7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持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2.0.8机械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2.0.9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用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5.1.9在施工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工,待符合作业安全条件时,方可继续施工:

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危险时;

2、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或山洪暴发时;

3、在爆破警戒区内发生爆破信号时;

4、地面涌水冒泥,出现陷车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时;

5、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

6、施工标志、防护设施损毁失效时。

10.3所有车辆、机械现场限速15km/h,保证厂区道路畅通。夜间施工时,路灯及标志齐全完好。

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5.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7.4.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8.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8.3.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3.1.3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5.3.5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6.2.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立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6.3.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6.3.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4.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6.4.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4.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6.6.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6.6.3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7.1.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7.3.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7.3.4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7.3.8连墙件、剪刀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7.4.2拆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在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7.4.3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8.1.3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9.0.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时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9.0.4作业层上的施工何在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9.0.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12.2反重大事故措施

12.2.1加强人身安全管理

⑴加强生产作业现场管理,认真开展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在危险性较 大的电力生产区域作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组织措施,逐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落实各项预控措施。

⑵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和技术培训。新员工和临时工必 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在有工作经验员工带领下方可作业。

⑶生产现场应配备充足的、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 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验,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

⑷加强对各种发、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安全职 责,杜绝以包代管,禁止对工程项目进行转包和违规分包。

⑸作业现场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地点应设立安全警示牌,交叉作业 现场应制订完备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2.2.2防止高处坠落、高空落物伤害

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宜从事高处作业和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允许从事高处和登高作业。

⑵坠落高度在1.0米及以上的工作平台和人行通道,在临空侧应设置固定式防护栏杆。

⑶安全带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安全带挂钩必须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或专用钢丝绳上,禁止低挂高用。

13、基础施工应急预案

为了减少、降低基础工程施工中遇有险情和紧急情况时,有效的控制和遏制及降低影响,制定基础施工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基础工程施工中遇到出现的险情和事故时的应急与响应。

13.3.1施工项目部设立应急准备指挥部,由项目负责人任总指挥。

13.3.2施工项目部项目副经理任副总指挥。

13.3.3应急指挥部下设通讯组、抢险与后勤保障组、救护组、疏散与引导组、警戒与治安组。

13.4.1总指挥负责组织预案的实施,指挥急救,遏制事态的发展或险情及事态无法遏制升级时,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13.4.2副总指挥负责力量、装备物资等协调,组织各组到位,用第一时间到险情的现场进行抢险。

13.4.3通讯组负责通知应急机构人员及时到位,将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报告给总指挥,随事态的发展将险情上报给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及接警工作。

13.4.4抢险与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抢险任务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组织实施抢险救护。

13.4.5救护组负责协助将受害者分类规救护,将受害者安置到安全地带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将重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13.4.6疏散与引导组负责将现场内的各类人员引导疏散至安全地带,无法疏散的及时隐蔽,并维护危险区内的秩序。

13.4.7警戒与治安组负责危险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围边等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阴止外围人员进入,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安全。

13.5.1项目施工工程、基础施工、起重吊装中可能出现的是:

A、坍塌;B、滑坡;C、机械伤害;D、倒塌。

A、依据险情和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机械和设备及保护用品等。

机械配备:个体保护用品:急救用品:

挖掘机1台保护手套止血用品

装载机1台安全帽氧气袋或氧气发生器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对应急机构的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讲授安全法、消防法和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及自救、抢救方面的专业知识,年度进行一次训练及演练并熟练掌握报警方法和接警方法,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自救和营救知识。

应急基本内容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等。基础培训与训练的目的是保证应急人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战斗意志和作风,明确各自的职责、熟悉项目潜在的重大危险的性质,救援的基本程序和要领,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等;专业训练关系到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常识、源技术抢运及消防和现场的急救等技术;战术训练是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各级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预案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一个综合能力的检验,应以多种形式应急演练,包括面演习和实战模拟演习,实战模拟演习是组织由应急各方参加的预案训练和演习,使应急人员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类应急处理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应对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13.6.1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包: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抢险救援、疏散与安置和急救等。

13.6.2接警与通知,准确了解应急事故的性质和状态、规模等情况迅速向指挥部报告,以采取相应的急救抢险行动。

13.6.3应急动通讯组通知指挥和各组到位,启动应急救援进行急救。

13.6.4各组行动按职责分工进行急救。

13.6.5指挥总应急时确定应急级别向指挥中心报告。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按程序进行评价。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各个专业编制相应的绿色施工措施。

1)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新农村29套别墅设计平面图和效果图,进行综合评估。

14.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的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15.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登记表

杭州湾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登记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