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一期排水工程泄水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安置房一期排水工程泄水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4.11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安置房一期排水工程泄水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开挖、基底处置、管节安装及回填压实计划从2014年6月25日开始,2014年7月20日结束,共计26天。

5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机械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DB13/T 5361-2021标准下载,拟在本工作投入机械设备见下表。

一工队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18281826288

13696044449

18503584216

18380162656

18696699598

18280089342

13668244829

18780879688

15984799966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若仅开挖至设计高程无法将积水全部排除,因此,需由设计高程处继续向下开挖直至积水能基本排尽,然后再用天然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回填至设计高程,然后再施作基础。考虑到开挖较深,必须设置一作业平台,方可对设计高程以下部份进行开挖。现场挖填方量均由现场收方签证确定。泄水管施工示意图见下。

本工程DN1500HDPE塑钢缠绕管安装的施工流程为:

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底整平、复测垫层施工

管道安装接口及检查井施工回填夯实。

根据现场实测高程,最大开挖深度为11.5m(含超挖3m),综合考虑机械作业性能和边坡稳定性,拟采用两次开挖,第一次开挖至3.0m处,并且在3.0m处预留一4.0m宽的作业平台,以便挖机对下部份土石方开挖。开挖时预留平台一侧按1:0.75放坡,另一侧按1:1放坡,超挖部份按1:0.3放坡。

开挖时,用挖掘机开挖,并将挖方放在距离开挖线不少于1.0m的安全距离之外,并用装载机将部份挖方转运50~100m,使其堆积高度不高于1.5m。

6.1.1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下式计算:

=1500+2×600

式中 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表6.1.1取值;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表6.1.1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1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b1(mm)

500

1000

1500

6.1.2按照规范要求,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因排水需要,超挖3m左右的沟槽,需采用10~15㎜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小于40㎜的碎石进行换填处理,并整平夯实,其密度应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严禁用杂土回填。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6.1.3、槽底不得受水浸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

6.1.4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mm、-200mm。

本工程管道基础为粗砂垫层,厚度为15cm,满铺槽底,采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

1、首先对沟槽地基进行检查,地基应平整密实,宽度、长度及坡度等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50㎜的中粗砂垫层。垫层采用小型夯机进行夯实,垫层应密实、表面平整,厚度、宽度和纵向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3.1、管道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铺设。

6.3.2、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用8t吊车将管材放入沟槽。吊装时采用二个支撑吊点,严禁穿心吊。下管时应平稳缓慢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

6.3.3、管道铺设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损坏,应根据要求采取修补或换管处理。当损坏部位的长度或宽度不超过管周长的1/12时,可采取修补措施。对于PE管道的损坏可采用电熔带进行修补。

6.3.4、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覆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和管底高层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

具体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待连接二根管材端口对齐对靠并尽可能同轴,在管材椭圆度较大时应尽可能使二根管材端口长短轴对应。

(2)、使用支承机具将电热熔带敷设于二根管材连接处内壁上,电热熔带搭接口及接线柱应位于管材上方;热熔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应尽可能与两管端对接线在同一垂直面上。

(3)、在电热熔带搭接处,用仿形热熔片将空隙填充;

(4)、打开支承机具将电热熔带撑圆并均匀压紧贴合在管材内壁上,机具的所有压板均应整齐无遗漏的覆盖压合在热熔带上。

(5)、将热熔焊机(电源)与电热熔带电热回路连接,依管材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流、通电时间等焊接工艺参数进行通电加热焊接。通电加热焊接过程中,电流可能有一定的连续稳定降低过程,但不得有升降突变,电热熔带熔焊区的表面温度在圆周上应是相对均匀的,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对接头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6)、焊接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一般≥40min),冷却过程中不许移动焊接机具,并保证接头不受外力作用,冷却后放可将机具移开。

(1)、井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

②井底地基土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遇有松软地基、流砂等特殊地质变化时,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2)、井的砼基础之强度和厚度的规定:

井基础的砼强度和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最低砼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素砼井基础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cm。

(3)、检查井基础施工:

、应先施工井基础,然后砌井壁达管道基础底标高,再浇筑管道基础。

应按施工规范进行砼浇筑。浇筑完后,要给砼一定时间的养护期。只有当砼基础强度达1.2MPa时,方能进行下道工序——安装管道或砌井壁——的施工。

严禁留出井位、先施工管道,再施工检查井或先砌井壁后浇筑砼底板的错误作业法。

(1)、施工前,应将砖或原砌体浇水湿润。

(2)、每层砖砌体的砌筑水泥砂浆必须填充饱满,水泥砂浆标号不得低于M7.5号。

(3)、井壁的砌筑的砌筑高度应按设计要求分次进行。

(4)、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

(5)、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与井壁间空隙应封堵严密,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应砌砖圈加固。

(6)、井内外壁粉刷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内外壁粉刷必须在回填土之前进行,且在排干井筒内积水后一次粉刷到底。

6.5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6.5.1、管道与混凝土或砖砌检查井连接时,采用刚性连接。本工程先铺设PE管道,后进行检查井施工。

6.5.2、在砌筑砖砌检查井井壁时,采用现浇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6.5.3、在检查井井壁与插入管端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填充水泥砂浆时管端圆截面不得出现扭曲变形。当管径较大时,施工时可在管端内部设置临时支撑。

6.5.4、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完毕后,必须按设计要求在管端连接部位的内外井壁做防水层,并符合检查井整体抗渗漏的要求。

6.5.5、检查井与上下游管道连接段的管底超挖(挖空)部分,在管道连接完成后必须立即用砂石回填,并按设计的规定回填密实。

回填时应在管内设竖向支撑。沟槽回填必须采用设计材料,分层对称回填,并采用小型夯机夯实,回填压实度应满足要求。

6.6.1回填材料要求

a、管底至管顶以上6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采用细土回填压实度不低于93%。

b、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1)、回填前的准备。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若有积水应排尽。

(2)、回填。根据一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的范围内堆料;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60c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每层虚铺厚度见下表。

(4)、摊铺整平。人工对回填料进行摊铺整平,虚铺厚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夯实。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60c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回填,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

        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     

6.6.3回填其他规定

(1)、管道回填压实时,管道两侧应对称进行,并采取措施防止管道上浮、位移或损伤;

(2)、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接梯形,且不得漏夯; 

(3)、管顶60cm以上部分采用原状土回填,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其填筑厚度为40cm,压实系数为0.93。

7.1、沟槽开挖、安装、回填过程中,非现场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7.2、管道安装工、机械操作手等均需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3、施工现场的沟槽必须有防护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警示带。

7.4、土方开挖必须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多台机械同时作业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5、坑边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一般应大于1m的安全距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沟壁两侧是否有松动和裂缝或渗水现象,可能有塌方时应及时加护板和支撑。

7.6管道组装对口或水平移动时,严禁用手摸管口,以免将手指切伤或压伤。

7.7使用手提砂轮或角向磨光时,应戴防护眼镜,进入工件时应缓慢,旋转方向应正确,操作时面部与砂轮偏侧,使用时待停转后才可将砂轮放于安全处。

7.8、吊装管子时,两端应拴好拉绳,管件翻身或转动时应考虑重心位置,防止滑动或重心偏移伤人。

7.9、在协助电焊工组对管道焊口时,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弧光刺伤眼睛,脚应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其他绝缘板上。

本项目的安全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每一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在工程施工期间无死亡事故,事故轻伤率控制在5‰以内的安全目标。具体讲即“四无”、“一杜绝”、“一达标”。

“四无”: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水事故。

“一杜绝”:杜绝重伤事故。

“一达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推行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双零”目标管理,以安全生产促进进度、质量、成本管理。

8.3.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培训,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进行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的教育,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8.3.4、正确制定施工方案,把确保施工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预防为主。实行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中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后安全评比制度。

8.3.5、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施工规范,防范严密。工地做到管线齐全,灯明路平,标志醒目,防护设施齐全,在施工现场悬挂有关施工安全标语,设立醒目警示牌,高空作业配带安全帽、安全带,配置安全网并禁止双层作业。

8.3.6、做好安全、质量的宣传教育工作,把安全、质量目标、方针贯彻到每个人。

9.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9.1.1、强化质量意识,严格岗位培训:在参施各级人员中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把各主要技术工种工人,施工管理层的工长、班组长、技术员、质量员、材料员作为质量技术教育的重点,实行严格的岗位培训,主要岗位持证上岗。

9.1.2、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科学手段,实现“质量合格”的目标;建立内部工程监理制度,按规范要求配置专职质检人员,并在具体施工项目中设置旁站员,形成上下相连的质量体系;坚持实行“三工”.“三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三工”:工前技术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总结评比;“三检”:自检、互检、专业检,做到一次性100%合格。

9.1.3、定人、定岗、定责;验工记价,必须有质检人员签字,建立定期质量评比制度,奖优罚劣。

9.1.4、加强测量工作组织测量人员运用先进的测量仪器,科学的测量手段,作好全线测量工作,保证各项工程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9.2、材料的质量保证:

9.2.1、原材料的供应检验产品合格证要与到场的材料相符。

9.2.2、严格各种混凝土构件的首件验收工作,先到厂家看货样,并取样实验,不合格产品坚决拒收。

9.2.3、按进度计划上料,减少二次搬运的损坏;到场的成品、半成品都要加强保护,码放整齐,轻搬轻放。

9.2.4、水泥等怕潮湿的材料集中码放,下垫木板,上盖苫布,防雨防潮。

9.3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3.1严格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用经纬仪测量放线,用水准仪测高程,保证测量精度在允许范围之内;

9.3.2严格执行质量检验标准,保证各检测项目的检测频率。

9.4主要工序的质量保证:

9.4.2、各单项工程的各道工序的技术交底都要附有质量要求,使每道工序的作业人员、领工员都明了此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各项责任分解到具体人。

9.4.3、砌筑工程质检员要深入现场,随时检验各部尺寸是否准确。

9.4.4、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交接制度。

9.4.5、施工测量的仪器设备需有计量检测合格证,并时常校核其精度。

9.4.6、隐蔽工程验收资料要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技术资料要与施工进度同步;并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

10.0.1、工程实施时按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10.0.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检查考评制度,每周进行一次自检,同时要配合监理部门对文明施工的检查。项目经理部指派专人主抓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成效优劣与否与各专业班组和管理人员效益挂钩。

10.0.3、临时用地相关按标准进行布置,四周设置排水沟。

10.0.4、根据施工平面图规划生活用房和施工用房,在工地门口设置明显的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建设单位工地总代表,施工单位总负责人与总工程师的姓名,工程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内容。并应同时设置统一规格(80cm高×60cm宽)的施工标牌,简称七牌二图:①安全生产十大禁令牌;②施工现场“十不准”牌;③安全生产十大纪律牌;④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⑤防火须知牌;⑥工程概况牌;⑦安全生产计数牌;⑧工地施工总平面图;⑨卫生防火平面布置图。

10.0.5、施工场地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槽,出场地的车辆必须冲洗干净。

10.0.6、施工场地道路必须平整畅通,排水系统良好。材料、机具要求分类堆放整齐并设置标示牌。严格用地管理,临时工程等设施均安排于计划用地红线内。

10.0.7、场地内的管线应严格按设计和安全规定架设,并严加管理,杜绝乱搭乱接。建立工地文明、卫生防水责任制,落实到人。

10.0.8、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均应佩戴胸卡上岗,上岗时并必须戴安全帽,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建立门卫值班制度并设专职保安值勤。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着装不合安全规定的也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10.0.10、工地现场机具设备及材料堆放应合理有序,现场的废料应及时清运,场地在干燥大风时应注意洒水降尘。

10.0.11、将日常整理列入文明施工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做到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干净整洁。

10.0.12、做好电器设备的防雨防雷措施,定期对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以确保施工用电的安全。

11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11.1、雨季施工措施

在雨季,由于经常的降雨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土方被雨水浸泡,会使土的含水量增大,难以碾压,极易造成翻浆,作业面也无法展开;施工道路难以通行,工效也低,还可能遭洪水淹没造成更大的危害,以致贻误工期,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雨季施工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

11.1.1、雨期前,应对场区内的防洪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疏通或加固,保证雨水能及时排出。受洪水威胁的地段,应设值班人员,随时掌握周围水情和汛情情况,并配备必要的防洪抢险物资及抽、排水设备(水泵、发电机、电缆等)。

11.1.2、及时了解天气预报,观察天气变化情况,合理规划作业区间及机动工程。重要部位的土石方尽可能安排在晴天作业。

11.1.3、场区的运输道路,应视情况加铺砂砾或其它防滑材料,保证道路畅通。

11.1.4、作业段不宜过长,施工中的挖土、运土、填筑平整、碾压等工序应连接紧密,并尽量在雨前碾压完。雨前碾压不完的,应用压路机压封表面,以减少雨水渗入。

11.1.5、应及时组织做好雨中及雨后的现场排水工作。

11.1.6、雨期施工过程中,更应加强对供、配电设施及用电器具等的维护管理,防止因雷击、漏电而发生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事故。

11.2、夜间施工措施

11.2.1、对于工期不紧(非网络图关键路线)的工序DB63/T 1503-2016 森林三防管护信息化系统 建设导则.pdf,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11.2.2、对于工期较紧(网络图关键路线)的工序及不能中途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11.2.3、必须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1)、本工程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

(2)、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室外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施工组织设计 (2),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3)、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4)、夜间施工时,各项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在夜间施工时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各道工序夜间施工除当班的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外,还要建立质安主管人员巡查制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