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39.4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适应各施工区生产需要,利于现场施工作业;

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的投资;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GB/T 7920.8-2018标准下载,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6.1.3施工平面布置

实现办公、生活、生产独立分区。办公场所,生活场所采用工地搭设活动板房的方法解决。

本工程需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施工,工期较紧,工程量较大,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多,若总平面管理不善,极易出现混乱的局面。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合理地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好施工总平面管理工作。我项目部委派一名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下设指定工长专门负责。

平面管理原则根据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同时,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依照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实现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7.1.1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7.1.2工程定位放线

组建测量小组,配置专业测量技术人员,研究设计测量成果资料和坐标点、高程点的分布情况,编制出测量方案,做好测量内业准备和仪器校检工作。

根据监理工程师所交坐标点、边线点,做好记录,保存测量成果资料,经复核无误后,对全线坐标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布设,并由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才进行支护及保护。

A、用极坐标法作边线桩的定位放样。

C、施工测量中,采用全站仪测出的距离与三角网法求出的距离都符合精度要求时,往返测量平差,树立永久性标志,并认真加以保护。

A、根据检验后的坐标点,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放样后,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桩点按其精度要求复核。

B、经技术负责人签字复核无误后,提供现场施工段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校对,并由监理工程师书面下达调整或实施通知书后,该段工程才能动工。

C、如果监理工程师要求对现场某段(项)的标高进行复查时,应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7.2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边线给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工。施工前需核实挖土、石方量及挖方调运线路图。做好开挖方土、石方的安全隔离沟和临时排水系统,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品种、数量及运行质量并做好保养工作,修整好土方调运道路。

开挖前应清场并将清场土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储存。挖方边坡的弃土,一般应移挖作填,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处理,不得随意动用。

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应遵循从上到下,分层、分段、平衡、适时的原则,分层高度按锚杆排距,挖至锚杆下300~500mm即可,分段长度根据土岩层条件确定,严防裸坡过高过长造成塌方。边披平台和坡面严禁超挖,应采用机械、爆破、人工修坡相结合严格控制坡形。严禁掏洞取土,更不得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隐或坍塌。

挖方边坡修整与边坡的稳定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工序之一,当遇过高的边坡或挖方路段水文地质情况不良时,就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分为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PC200钩机在4个阶梯面(每个阶梯2台钩机)分段传递,开挖山体表面的土方,最下面的2台钩机装运土方。山体土方开挖完毕后进行第二阶段岩石爆破施工,岩石爆破从上往下施工,爆破完毕的石方用钩机分段传递(4个阶梯面,每个阶梯2台钩机),最下面的2台钩机装运石方,爆破方式具体参见爆破方案。

土石方施工按照图纸支护要求从上向下分为3个台阶。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跟踪监督,不得超挖,不得少挖。首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本工程所有边线折点、平台位置、削坡位置,并撒灰线标记每各区域开挖边线及削坡位置。

7.3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1、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为:

场地平整→定位→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边坡平台内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撒石灰点出立杆标记。

(1)脚手架立杆纵距1.2m,横距1.5m,步距1.8m/1.5m;连墙杆间距竖直3.6m,水平3.6m(即三步二跨):里立杆距坡体0.25m。

(2)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3)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

(4)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3、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1)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m/1.5m,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

   (2)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脚手架外测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坡体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坡体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脚手片须用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3)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

   (4)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2.5m或者4米,垂直方向3.6m,(具体参数有现场调整确定)设一拉结点。

   (2)本工程拉结点采用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或者锚杆与架体双边焊接钢筋连接,采用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1)脚手架的架体里横杆距坡体净距为250mm,如因现场的限制大于250m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坡体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

   8、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1、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12、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3、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14、翻掀垫铺竹笆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7.4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方案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为:

]→锚索安装→注浆→养护→(浇砼梁)→张拉

1、成孔:钻孔孔径≥φ130mm,倾角按设计要求,采用潜孔钻机成孔,钻进至设计长度方可终孔。

2、锚索制安:锚索由4根1×7-φ15.2高强钢绞线组成,其标准强度1860MPa,每间隔1.5m设一对中支架以固定钢绞线、注浆管,自由段用塑料管密封保护。二次注浆管开孔处应用胶带保护好以防止一次浆灌入造成二次注浆失败。把制作好的锚索安放至设计孔深。锚索安放前应经监理检查签认后方可放入孔内。预应力锚索防腐措施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3、清孔:钻孔终孔后,进行清孔,钻孔内岩芯采取干净,孔内无残留岩芯,使用高压风或采用大泵量送清水有效清洗钻孔,将孔内泥渣清洁干净,特别是锚固段范围,需反复清孔;下放好锚索后,清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锚杆锚固力,必须保证洗孔质量。

4、浆液制配:注浆材料按设计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制配好,进行充分搅拌。

5、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2~0.4MPa,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完成后4小时后进行,压力稳定于1.5~3.0Mpa,二次注浆能充分提高锚杆锚固力。

6、格构梁制作:格构梁配筋按设计图纸安装,锚索与格构梁间应安装塑料套管使锚索与砼隔离开,砼浇筑要密实。

7、张拉锁定:锚索与腰梁砼养护7天后才可进行锚索张拉锁定,张拉锁定按设计拔力的105~110%进行锁定。

8、锚杆张拉前应将格构梁预留孔灌浆封闭。

9、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及下挖安排根据岩层稳定状态确定,但上一阶段坡张拉锁定前不得开挖下一阶坡。锚杆预应力损失超过设计拉力值8%时,需由设计单位会同其他单位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张拉。

7.5锚杆(岩钉)工程施工方案

岩钉施工的工艺流程为:

 ]→锚杆安装→注浆→养护

1.成孔:钻孔孔径φ80mm,采用锚杆钻机成孔,钻进至设计长度时,经现场工程师确认后方可终孔。

2.锚杆制安:锚杆杆筋为28mmHRB400钢筋,每间隔1.5m设一对中支架以固定钢筋、注浆管。把制作好的锚杆安放至设计孔深。锚杆安放前应经监理检查签认后方可放入孔内,锚杆防腐措施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3.洗孔:钻孔终孔后进行二次洗孔,安放完锚杆注浆前进行一次洗孔,至孔口返出清水后方可注浆。

4.浆液制配:注浆材料按设计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制配好,进行充分搅拌。

5.注浆:用常压∕高压水泵将浆液注入锚杆孔内,至孔口返出纯正的水泥浆,注浆第二天应从孔口补浆。

6、锚杆封锚前应将格构梁预留孔灌浆封闭。

7.6格构梁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砼格构梁施工施工工序为:整修边坡→刻槽→预应力锚索钻孔和注浆→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安装→汽车泵浇注砼、养护。

1、先清坡,将局部凸出的岩石削平,孤石、薄壳岩石清除采用人工修面,清除杂物,凿掉小块掉岩,达到施工面平整,便于下步工序施工。

2、其次进行格构的定位放线,放线后根据格构梁尺寸人工开槽,并且保证格构梁面不得冒出边坡坡面,然后用1:3水泥砂浆厚3cm铺底。

A、检查钢筋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明和复检报告。

B、钢筋表面如有铁锈的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C、绑扎钢筋地点应干净、平整。

D、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架设模板,安装前,需对模板进行校平,涂抹脱模剂,架设后,需进一步校正,保证格构分段平直,每一跨格构梁不得弯曲。

5、模板安装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格构的浇注,浇注前检查商品混凝土搅拌车到货单,并登记车号、司机姓名、到货方量、砼标号、坝落度,并注明用于浇捣砼的位置和到货时间等,捣固采用振捣器,振捣时不能欠振也不能过振。

6、达到一定的养护期后,就可拆除模板,洒水并用塑料膜覆盖,封闭养生。

7、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少于50mm,纵向格构及连系梁伸缩缝每40~50米设一道,缝宽20~30mm,内填沥青麻筋。

7.7排洪、截洪施工方案

边坡截洪、排洪主要考虑山坡汇水。排水系统根据地形走势与坡度,并根据排水方向设置一定的水力坡度,以保证排水通畅;对钢筋、混凝土等施工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1、排、截水沟用M10砂浆砌MU30砌片石支护,挖截水沟时,应将挖出的土放在截水沟间内侧坡口处,所有水沟底部抹2cm的水泥砂浆放水,其厚度按设计要求执行。

2、坡体设排水孔。竖向第一、二、三阶,阶高8cm时设一排,水平间隔均为格构梁水平间距的两倍。排水管材料及成孔孔径按设计要求执行。

7.8坡面绿化及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目前挖方区的边坡都没有进行绿化防护,填方有部分坡面植有草皮,竣工不久的第一个雨季,可以看出冲刷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造成坡体崩塌和水土流失。本次设计根据坡面情况不同,分别采用了喷混植生等绿化手段。

由于本工程挖方边坡土体是强风化、中风化的花岗岩及其坡残积土,土质贫瘠,因此设计对采用锚杆(索)框架梁的部分植草采用喷混植生的方法。

②、坡面挂14号镀锌铁丝网,网眼间距50mm×50mm。

③、基材混合物的配比是(体积比)是:

绿化基材:纤维:种植土=20:40:40

④、基材喷射厚度。土质坡4~5cm,岩质坡6~8cm(具体厚度由绿化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⑤、草种要求选用适应性强的3种以上的草种。

⑥、喷射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准确计量。

⑦、含种子层的厚度要达到2cm以上,严禁漏喷。

⑧、养护。喷射结束后要覆盖无纺布,定期进行养护,要采用雾状洒水,每次要保证润透基材。

7.9边坡监测施工方案

⑴、监测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三级精度(沉降观测时观测测点高差中误差≤1.5m,位移观测时观测点的坐标中误差≤10mm)。

施工过程中,每天至少监测一次。施工完毕后每月监测一次,雨季适当加密监测次数。该工程投入使用后,继续监测3年。

本边坡的监测采用极坐标方法测定边坡观测点的坐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定危岩观测点的高程,裂隙观测点用游标卡尺量取裂隙两端标志中心的距离。

b、水平角、距离测量的各项限值、限差

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mm)

b、边坡观测点水平角、距离测量的各项限值,限差按控制点测量相应要求进行。

c、裂隙观测点的测量,使用游标卡尺,卡住固定标志的中心位置,读取两固定标志中心的距离,取位至0.1mm。

7.9.2应急抢险措施

应急抢险小组由组长、副组长、组员共同组成。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担任。组员为各班组成员。

当险情出现,由组长立即组织成立该小组。指挥并调动各个班组,进行应急抢险。

a、随时观测崩滑体的滑移变化,如遇重大变形滑移,及时与当地政府、居委会配合。组织相关人员撤离安全地带。

b、检查场内边坡区的排水系统,及时疏通并保持畅通,避免出现新的险情。

c、险情预警达三级时,应会同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理,防止险情出现。

d、险情已出现时,组织抢险队、医疗队进行现场救护,并立即制定应急处理措施,防止险情扩大。

7.9.3监测预警方案

A、根据边坡监测及地应力测试结果,作出曲线图,并设预警区。预警区分三级设置。三级即边坡体位移有轻微变化,呈不稳定状态,以口头通知的方式提醒大家注意,并用红油漆标示该边坡体。

B、边坡体滑移、崩塌的临界状态为二级。二级预警以吹哨子的方式提醒大家撤离危险区,并立即进行应急治理。

C、一级预警即为险情出现时,用鸣锣的方式预警。

8、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⑴、水泥材料宜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⑵、砂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应控制在5—7%的范围,最大粒径应小于2mm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

⑷、钢筋品种的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⑸、采用M7.5砂浆MU30片石,锚杆注浆标准强度≥30MPa水泥净浆。

⑹、钢材等材料应提供出厂合格证,并应按规范规定和质检部门的要求,按批、按量、按规格由监理陪送至有关质检部门抽检合格。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施工。

⑺、自拌砌石砂浆必须按规定送检,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承包单位必须按规范规定和质检部门的要求,按批、按量、按规格由监理陪送至有关质检部门送检合格。

⑻、砌石按规定送检,达到设计强度方可使用,送检的数量应符合检验要求,并由监理陪送检验。

⑼、锚杆(索)千斤顶必须先经有资质的单位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未经检验和监理认可,不得使用。

检测及监测的目的是保证施工安全、为工程动态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节约工程投资,并评价工程质量。本监测系统设计遵循原则如下:第一,可靠性原则;第二关键部位重点监测;第三,信息反馈原则。

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目的,边坡的监测方法有人工巡视和位移监测,监测内容应简单,主要监测项目包括:

观测要求为:为了节省开支,有的工程监测工作可分期进行,开始可采用便宜简单的观测方法观测,如发现边坡有移动的可能后,增设精度高、范围广的仪器进行监测。

沿坡顶及每级平台于各剖面线(1~3#剖面线)设置1个位移观测点;

②、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值;

③、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观测精度应满足不低于二等精度要求;

④、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测值;

观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植物状态、支护结构状态及岩土体状态的巡视。

本边坡监测方案详见监测布置图,主要是对各级边坡进行位移观测。

③、监测周期与监测组织

观测密度在施工期间要求不少于每周一次,竣工后半年内要求每半个月测一次,剩下一年一个月测一次。

在使用期间,根据边坡人工巡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异常情况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高边坡施工应特别注意施工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和边坡险情预防和应急处理,特别是作好雨季边坡临时排水和封面处理。

⑴、高边坡施工必须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特殊要求,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时与设计沟通,参与必要的险情处理和设计变更。

⑵、边坡的施工过程,也是边坡工程地质信息逐步被详细、全面揭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施工地质是必不可少的。

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及设计阶段对本高陡边坡进行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程地质等的研究。但是由于高边坡的高度较大,边坡长度较长,在勘测期间不可能十分完全的揭露深部地质条件、准确的测定岩体力学参数,更难于预测施工对岩体特性及结构的影响。因此在对其作出客观评价时,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突出表现在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等。根据施工现场揭示的地质现状,及时汇报相关各方,以便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工况验算和必要的变更设计。

⑴、边坡的高度应以现场实侧为准。

⑵、格构梁与边坡有较宽间隙时,可用片石补平坡面。

⑶、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不良地质情况和危及边坡稳定的岩体结构面最不利空间组合时,或者施工图未能说明者,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⑷、施工中应尽量避免现有路面,当无法避免而使原有路面受破坏后,由施工单位负责无偿修复,施工中应尽量何护好原有路面和路基。

⑸、施工过程要注意保护好正在施工或部分已施工完毕的供水管线。施工过程尽量避开,如果无法避开可采用松土覆盖并用木板跨越的方法进行保护。

⑵、加强调度工作,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统一协调作用和优势,做好流水交叉施工组织,,及时解决现场问题。

⑶、作好技术超前工作,以免因技术、材料、机具、组织、协调等影响和干扰造成经济损失。

⑷、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切实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⑸、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由项目材料人员及项目总工程师、预算工程师共同把关,强化材料全面管理意识和组织手续,从计划、采购、进场、验收、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落实责任,严肃纪律,堵塞一切漏洞。

⑺、聘用多功能、生产效率高的施工人员,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量。

⑻、加强材料管理,实行限额领料。

⑼、套材下料,合理利用,加强边角料的回收利用。

⑼、加强材料的存放和保管,防止锈蚀、水泡、损坏、被盗。

⑽、提高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降低材料消耗。

⑴、建立消防组织,设立防火小组和消防小分队,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⑵、编制防火技术措施。

⑶、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并合理布置。

⑷、按施工平面布置做好临时消防龙头和消防水池。并时刻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⑸、现场禁止使用明火,动火作业必须履行专职安全员审批制度。

⑹、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照明、动力电路皆由专业电工按规定架设,任何人不得乱拉电线。

⑺、材料保管:对储存物品进行火灾危险性的分类并分开存放,各种气瓶等危险品应单独设库存放。

⑻、木工作业棚防火:采用阻燃材料搭设广州珠江新城利雅湾地下室基坑施工组织设计,电气设备应密封或采用防爆型,防止电线短路。用电设备过载运行,严禁在作业场所吸烟生火;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⑼、电、气焊作业:焊割作业区与气瓶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距离都应大于安全规定距离,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保证完整有效,作业前应有书面防火交底,作业时备有灭火器材,作业后清理燃物,切断电源、气源。

⑽、禁止焊割作业同时或同部位上下交叉进行;浸有涂料稀释剂的破布、棉纱、手套和工作服等应及时清除,防止堆放生热自燃。

JC/T 2245-2014标准下载⑾、项目部设立消防组织机构。

⑴、必要时购买工程一切险。

⑵、为部分工种的工人购买人身保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