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特大桥(6×32m)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

互通特大桥(6×32m)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0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互通特大桥(6×32m)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

F2、F10必须同步初张拉

最靠近腹板处两对通长束顶、底板各四根横向对称上下交替进行初张拉

管沟爆破开挖施工方案A、C节段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达到100%且龄期不少于7天时

已经初张拉的钢束按初张拉顺序和要求进行终张拉

T4、T6、T8、T10、T11

T2、T3、T5、T7、T9

(b)预应力束张拉程序:预施应力按初张拉和终张拉二个阶段进行。预应力张拉要保持平稳,按照0→初应力(0.2бcon)→бcon→(持荷5min)锚固的程序进行张拉。张拉工艺和要求按照《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有关条文和有关自锚式拉丝体系张拉操作要点进行。

张拉采用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的方法,以保证张拉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造成张拉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有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和长度、锚口的摩阻损失、孔道摩擦力的大小等等,造成断丝或滑丝的主要原因在于夹片的硬度和锥度,引伸量量测标志设置在距离锚固端15cm左右。在施工张拉时,应先张拉10%,即张拉初始吨位使预应力钢束拉直消除非弹性变形,之后才开始测引伸量,张拉过程中现场绘制实测P-△曲线图以保证张拉吨位和引伸量的准确性,张拉后填写记录,并由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

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即可进行张拉,预应力按初张拉和终张拉两个阶段进行。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进行初张拉;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的100%且龄期不小于七天时,进行终张拉。除部分有连接器连接的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单端张拉外,其余预应力均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预应力采用双控措施,预应力值以油表计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伸长量一致。

4.8.3预应力张拉过程控制要点

其理论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P•L×[1-e-(KX+μθ)]/[Ap•Ep(KX+μθ)]

P-预应力钢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K-孔道每延米局部偏差时摩擦的影响系数;

L-预应力钢筋的长度(mm);

Ep-预应力钢筋弹性横量(N/mm2);

Ap-预应力筋截面积(mm2)

ΔL(mm)-预应力筋张拉实际伸长值:ΔL=ΔL1+ΔL2。

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b)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c)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钢材的轴线重合一致。

(d)预应力钢材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e)预应力钢材张拉时,应认真、如实填写施工记录。

(a)施加预应力前,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张拉;

(b)工具锚安装前应在其夹片表面满涂半固体润滑剂,安装工具锚夹片时,不宜敲得过紧,使在“初应力”时,能起到调整部分钢绞线应力不均问题,然后再敲紧夹片,并在钢绞线端部同一截面划线;

(c)张拉现场设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d)张拉或回油时,千斤顶后而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夹片等弹出伤人;

(e)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两端同时停车检查。在有压力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f)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预应力钢束,在测量伸长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或油泵;

(g)张拉时油管的螺丝端杆、套筒螺丝及螺母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夹具应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具夹具还牢而滑出;

(h)千斤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j)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a)终张拉完毕后,必须在2天之内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进行管道压浆作业。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b)压浆前,用高压水将孔道冲洗干净,然后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积水排除,切除外伸钢绞线(只能采用砂轮进行切割,保障钢绞线外伸出锚具长度不少于30mm)。

(d)启动电机使搅拌机运转,然后加水,再缓慢均匀地加入水泥,拌合时间不少于1min;然后将调好的水泥浆放入压浆罐,压浆罐水泥浆进口处设2.5mm×2.5mm过滤网,以防杂物堵管,制浆必须在40min分钟内压注完毕,否则报废处理。

(g)压浆用的胶管一般不超过30m,若超过30m则压力增加0.1MPa。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

(h)每一工作班留取不小于3组40×40×160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检测其抗压强度,并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孔道压浆过程应填写施工记录,并交由监理工程师签认。

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4.8.5预应力锚固端封锚施工

(a)压浆结束后,绑扎锚固槽口的钢筋,并支立模板,用同箱梁标号的砼浇注锚固槽口的混凝土。

(b)封锚的端面,在浇注砼前应进行凿毛、冲洗、清理,以便新老砼结合,但应注意不要损坏预应力的锚固。

(c)直线现浇段的封锚端,不得出现厚度的正公差,以免影响相邻孔梁的施工。

全桥A、B、C节段规定的预应力束张拉灌浆完毕、封锚结束、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规定的拆模要求,同时得到项目总工程师、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拆除全桥模板和支架。

拆除翼缘模及侧模时,先用汽车吊好要拆的模板,然后打掉木楔块,靠模板自重即可脱落。若无法脱落时,可用撬棍轻撬轻敲,切不可强行撬拉,野蛮拆卸。

底模脱模时,必须安排施工人员在上部可调支座处系好安全带操作。将可调上托下调10cm左右,依次由跨中向两边全断面纵桥向下调,底模会自然脱落,然后将底模一块块抽出即可。底模抽完后,抽出方木。操作时须由专人指挥,施工人员统一行动,以免模板、方木落下砸伤人员。这项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禁止夜间操作。

模板和方木拆除后,应将表面灰浆,污垢清除干净,并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防止变形或开裂。方木在下次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的方木不能直接利用。

拆除时在高度上尽量同步进行,即将工作面安排在同一高度面上,以免上、下错开过大,支架失稳伤人。支架拆除须有专人指挥,施工人员统一、有序进行,并配好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拆除脚手架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3)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剪刀撑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剪刀撑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斜撑加固;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剪刀撑;

(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规定设置横向斜撑加固。

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全桥张拉、压浆、封锚结束后,拆除全桥支架系统,存梁60天后才能施工道岔连续梁附属工程。

挡砟墙高950mm,挡砟墙在梁体终张拉完成后进行现场灌注,梁体灌注前在梁体相应部位预埋挡砟墙钢筋,以确保挡砟墙与梁体的整体性。挡砟墙每2m设10mm断缝,并以油毛毡填充,在该处挡砟墙下端设泄水孔进行防水处理,即在泄水孔周围涂刷防水材料,泄水孔底部按桥面横坡过渡到挡砟墙内侧,保证排水通畅。

根据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需要,在挡砟墙外侧设置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电缆槽由竖墙和盖板组成。电缆槽盖板为预制结构,竖墙在桥位现场浇筑。施工浇筑梁体时应注意在电缆槽竖墙位置预埋钢筋,使竖墙与梁体连为一体,以保证电缆槽竖墙在桥面上的稳定性。灌注竖墙时应注意对应挡砟墙过水孔位置,在竖墙根部设置60*100mm(长*高)的过水孔,并做好防水处理。

接触网立柱实际设置根据总体布置设置。在桥上设置接触网立柱基础,支柱基础必须与梁体一起浇筑,并应在相应位置预埋接触网锚固螺栓及加强钢筋。

人行道外侧设置人行道栏杆,所需遮板为预制构件,通过预留钢筋与竖墙预埋钢筋绑扎后现浇竖墙混凝土安装与桥面。具体构造参照通桥(2009)2229及通桥(2008)8388A相关图纸办理。部分区段设置声屏障。

桥梁顶面进行全桥防水,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桥梁顶面的防水系统的耐久性。材料及施工工艺按《通桥(2008)8388A》要求办理。

⑦桥面防水体系及伸缩缝构造

梁体施工中应在伸缩缝装置相应位置预埋伸缩缝型钢等连接件,施工完成后在现场安装伸缩缝装置。伸缩缝具体材料及形式按照《通桥(2008)8388A》要求办理。道岔连续梁与相邻简支梁上建高度不同道岔连续梁梁端需设置伸缩装置加高平台,使道岔连续梁伸缩装置预埋件与相邻伸缩装置预埋件等高。

5.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减少质量通病,杜绝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桥梁、线路、房建等工程:满足设计使用寿命内正常运营要求;

3)竣工文件资料真实可靠、规范整齐,实现一次验收交接;

4)实现实车试验速度不低于1.1倍列车设计速度,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

5.2质量管理自检、自控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

采用建立培训学习制度、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建立质量检查制等组织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5.3.1建立培训学习制度

5.3.2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对工程质量要高起点,严要求,全体职工要牢固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坚持“追求卓越管理,筑造精品工程”的质量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从每道工序开始,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自始至终把好质量关,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5.3.3建立质量检查制

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质量抽查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间、进行复核和验证。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针对质量通病,设置质量预控点,制定事前防范措施,施工中加强专项检查,确保关键和特殊工序质量,杜绝质量通病。

5.3.4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耐久性混凝土质量控制

从源头抓起,选用合格的原原材料。细骨料采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天然中砂。粗骨料采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二级配碎石。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

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采取洒水覆盖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砼施工中,圬工表面容易产生接缝不平顺、蜂窝麻面、气孔流砂、掉皮、露筋等质量通病,轻者影响美观,重者致使结构物几何尺寸有较大改变,影响强度及使用效能,甚至影响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为此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防治砼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灌注前,将模板表面的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采用薄海绵堵塞,按照砼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防止过振或欠振,特别加强模板周边的振捣;减少砼的运输时间和距离,严禁使碎石与砂浆分离。

防治表面气孔的产生:砼拌制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的计量,严格控制用水量,保证砼均匀振实。

防治掉皮现象:在砼灌注前,将模板上的污物清理干净,涂抹隔离剂,待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防治砼表面裂纹的产生:制造专门的滴水养护设施,拆模后及时养护,避免水分蒸发太快;加强夯实地基,保证支撑刚度和强度以及地基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

避免露筋现象的产生:在钢筋砼骨料配置时,若其钢筋较密,粗骨料相对粒径要小一些,在振捣时密实均匀;加强钢筋骨架的稳定性;严格控制保护层垫块的密度和位置,满足保护层厚度要求。

3)混凝土雨季施工措施

(1)随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天气预报情况,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预报,合理安排和调整施工项目。

(2)修建好施工便道,保持施工现场和道路始终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保证雨季车辆的正常通行。

(3)搭设临时防雨棚,砼搅拌机、部分砂、石料、钢筋加工等场地搭设防雨遮阳篷,以保证雨季施工质量。

(4)在雨季来临前,备足至少20天工程所需的材料,确保雨季施工正常进行。

(5)怕雨淋的机具、材料,在雨来之前覆盖好,以免失效和损坏。

(6)结构物模板内积水清除后,重上脱模剂,再浇筑。

6.安全管理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

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消灭既有线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减少一般A、B类事故;消灭责任等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爆破物品丢失事故、重大塌方事故。

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本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形成安全体系文件。同时,配置必要的设备、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关键点及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措施并严格实施,以确保安全措施计划的内容具有严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本项目的安全控制和实施,采取将要素进行层层分解,使每一个要素都明确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和每一个相关责任人。考虑安全保证体系与其它体系(如质量体系)的兼容性,在协作运作时资源共享。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见下图:

为全面贯彻落实制定安全方针和实现安全目标,针对本标段工程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从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及经济保证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本标段施工的安全保证体系。

6.4.1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十二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施工全过程认真贯彻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包括临时雇佣的民工)的安全管理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人人有责。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现场设置的安全机构,应按施工人员的1~3%配备安全员,专职负责所有员工的安全和治安保卫工作及预防事故的发生。

严格遵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安全要求。

在全体参战员工中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项目部每月、作业队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季(月、周)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季(月、周)安全生产措施,并在例会上学习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班组周一安全学习活动,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情况,研究本周生产安全措施。

本标段将使用当地部分农民工,对农民工或新工人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育,并以“师带徒”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对特殊工种工人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参加施工的人员,具有劳动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锅炉、压力容器、焊接、机动车驾驶、爆破、潜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

(3)安全生产交底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开工前检查的内容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是否有切实可行,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人员的培训是否合格.责任制否建立,是否有应急预案。在全部都备齐的情况下方可开工。

3)专业性的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的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

4)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检查。

(5)安全标准工地建设

开工前,指挥部制定并颁布安全标准工地建设规范文件,使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标准化、规范化。

领工员、作业班组向下交班时,交接安全生产情况及注意事项。

(7)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针对施工过程中隐患多的工点或工序,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同步进行安全防护方案的设计,并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并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批后执行。

根据我公司颁布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对参加本合同段施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

作业队及其作业班组每周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安全活动,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总结和布置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11)班前安全讲话制

作业班组进入工点施工作业前由班组长和安全员进行班前讲话,交待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12)安全操作挂牌制

把工序和设备的主要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工地,在危险处设置警示牌以进一步提醒作业人员。

6.4.2安全控制措施

6.4.2.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支。组成一个由25~35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除专门妥善保管外,还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都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将任何种类的爆炸物给予、易货或以其它方式转让给任何其它人,或允许、容忍上述行为。

操作人员上岗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加强用电管理,严格执行我公司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方可施工。

6.4.2.2交通安全措施

经常组织机动车驾驶人员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

机动翻斗车在施工现场内行驶,限速10km/h;卸料时,先察看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方可卸料;往坑、沟、槽内卸料时,车距坑边10m处应减速行驶,在坑边1~2m处卸料,卸料处设车挡;严禁机动翻斗车载人。

临时道路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修建,弯道、坡度以及会车道的设置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临时道路与其它公路、人行道交叉时,在交叉道口设置警示牌,车辆、人员繁忙的道口,派专人看守,并设围栏。

装运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的车辆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的要求,除的行车人员外,不得搭乘其它人员。

7.环境管理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

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规定,在当地环保水利部门和业主审批的范围内施工,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的方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恢复”的原则,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做到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环保水保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营造绿色通道。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三同时”,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将哈大客运专线建成绿色环保工程。

7.3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7.3.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7.3.2环境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的法规和标准;

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环境保护预报监控系统;

保证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环境保护经费;

7.3.3环境管理保证体系图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见下图:

实施环境保护计划的主要措施是逐级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责任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环境保护计划中的各主要指标;实施环境保护计划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落实责任书的有关考核奖惩要求;并从沿线地表植被、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河流水质保护等方面量化具体环保要求。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实行层层签订,将环保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指挥部、作业队以至个人。年终公布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并兑现奖惩。

环境保护计划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经常了解和检查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对环保计划人员的培训,认真作好环保计划各项指标的统计。

环境保护计划实施定期检查制度。检查的内容包括计划中各主要指标的完成、环保法规的执行、目标责任书的落实等内容。检查结果通报给所属各单位,并抄报上级计划和环保等有关部门。

7.4.1组织保证措施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

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对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

临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的工点、路段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规定,严格规定作业程序和施工人员,尽量缩短工期,不因施工作业使其自然风貌、景观受到损害。

本工程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施工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在施工期间落实环保设计要求,并建立环保检查制度、环保工作记录制度、环保措施审查、临时工程核对优化制度、环保奖惩制度以及环保一票否决制等一整套环保管理制度体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并无条件的接受环境监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使环境管理实现程序化、规范化运作,取得实效。

7.4.2水土保持措施

为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工程施工不要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临时用地范围的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植树木绿化。

7.4.3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动植物和人体损害均较大,为了保护环境,应尽量减少噪音污染,避免夜间作业。对机械设备产生的超分贝噪音利用消音设备减噪。

7.4.4防止水污染措施

施工营地生活废水就近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严禁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对于含沙量大且浑浊的施工生产废水,采用沉砂池处理后再排放,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

7.4.5维护生态平衡DB34/T 1618-2012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编码规则,避免人为恶化环境措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使全体参建员工充分认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环保意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避免人为恶化环境。保护好铁路沿线的植被、水环境、大气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土壤结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系统。

7.4.6地表植被的保护

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固定行车路线、便道宽度,限制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量少扰动地表、少破坏地表植被。

油和废油的管理:施工机械维修、油料存放地面应硬化,减少油品的跑、冒、滴、漏,所有油罐要有明显的标志,在不使用时要密封;严禁随意倾倒含油废水,应集中处理。

严禁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酒店水电、暖通、消防施工组织方案7.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征地拆迁范围内的野生植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向有关部门申报,根据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采取措施,合理保护植物资源。保护施工沿线的古树和其它珍稀树种,防止对古树造成损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