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桑日县増期乡达古村通村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西藏山南桑日县増期乡达古村通村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93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西藏山南桑日县増期乡达古村通村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勤到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水闸),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跟踪技术监控。

(5)施工全过程使用计算机进行网络计划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

3.3.5从安全生产上保证工期

施工中根据各工序的特点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坚持开展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杜绝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以此来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4、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标段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4.3.1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工程质量实行责任终身制

从项目经理部到各工程施工队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施工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抓好质量教育,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从材料的采购供应、质检验收到各个工序的施工生产过程,竣工验交等执行全过程管理。

4.3.2质量管理技术措施

(1)推行试验先行,样板引路

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3)严格检测试验手段

包括检验测试设备的管理、试验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原材料检验和试验等。

包括交接桩、桩橛复测、复测报告、测量资料管理、测量仪器管理等。

4.3.3制度保证措施

完善以下主要保证制度:质量责任制度;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序“三检”制度;工序交接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测量复核制度;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现场验收制度;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施工资料管理制度;质量预控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质量保证的奖罚制度。

4.3.4经济保证措施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推行质量奖励基金和风险抵押金制度。

经理部从每次对下验工计价中提留1%作为奖励基金,对全体施工人员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质量风险抵押金。

5、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年重伤率小于6‰,无重大机械事故,严防爆破伤人、高空坠落、火灾和交通等各类事故的发生。

5.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3.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本项目安全生产实行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制。项目部设专职安全长和安全质量部,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主抓安全工作。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落实到人。

5.3.2思想保证措施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把安全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试成绩记入员工档案。

电工、电焊工、架子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能上岗操作。

5.3.3制度保证措施

严格完善和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监查制度、安全事故申报制度、奖罚制度,有针对性制订各项安全预案,作到有备无患。

5.3.4经济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实行安全奖罚制度,施工队的有关人员针对单项工程责任到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并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项目部内部对安全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凡是达到既定安全要求的项目,一次性奖励责任人1000~3000元,安全不能达标的,罚责任人500~2000元。具体实施办法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奖罚款项在当月的工资和奖金中兑现。

5.3.5现场安全施工措施

(1)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警告牌和宣传牌等。施工人员必须配备相应劳动保护装置。

(2)使用良好机械,做好车辆的检修与维修、消除事故隐患。

(3)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安全作业监督、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高空作业设置围栏,挂安全网,防止人员及物体坠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穿防滑鞋等,并将安全带系在稳固的架子上;在大风、大雨天气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5)施工时严禁从高空抛扔工具及杂物。

(6)在危险工作面的施工应避开雨天、雾天和夜晚作业。

(7)在危险路段设置两个互为犄角之势的瞭望哨,配备通信设备,进行险情观察、通报和防范。

(8)现场配备救生包等应急设备和救生物品。

(9)施工临时设施建设在远离泥石流、陡坡等危险地域的地方,并建设一定安全可靠的避险应急场所,准备必要的救生物品。

(10)在推进到一个新的工作面时,应预先进行地形、地质及次生灾害的安全评估并制定预案,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进行安全避险演练。

(11)与当地权威的气象部门联系,预报汛情,提前采取防洪度汛措施。

(12)在隧道口等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爆破施工时,采用弱爆破、强挡护的方法施工。

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对职工(包括临时雇请的民工)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保基础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地使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包括临时雇请的民工)的心中,保证各项工作逐一落实。

6.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6.2.1自然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保护沿线植被,减少植被破坏,保护水资源和自然景观,避免因施工引起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

(2)保护施工区内野生动物,严禁猎杀、捕捉或恐吓野生动物,保护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迁移通道。

(3)开工前详细规划施工便道、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等的临时用地,用地计划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方可向当地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并办理租用手续。严禁随意开辟施工便道、取弃土场,严禁随意设临建工程。

(4)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对场地和人员活动范围进行界定,不得随意超出规定范围,并设置标语牌、界碑牌等标志,防止对施工生产、生活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破坏。

(6)完工后对场地和砼搅拌场等进行清理,拆除临时建(构)筑物,掘除硬化地面,将弃碴、废物运走,同时对清理后的场地进行植被恢复。

(7)尽量利用既有便道和原有公路进行路基填料的运输,减少土地的占用。新修便道完工后对新修便道进行达标整理保留备作公路养护维修便道或掘除原填料,恢复植被、恢复原貌。租用当地已有的房屋或拼装活动板房作施工生产、生活用房。

6.2.2水资源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生活营地的生活污水,砼搅拌站等产生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草原、河流和渠道,须经沉淀或处理达标再进行排放。

(2)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得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3)生产机械经常进行检修,防止机械和施工用油的跑、冒、滴、漏对水质产生污染。施工或机械产生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或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6.2.3大气环境、噪音及粉尘的防治

(1)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运输水泥、粉煤灰等粉状材料时,进行严密的遮盖。

(3)利用水车,对施工现场和临时便道进行撒水湿润,防止尘土飞扬,减少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4)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5)生产和施工现场、砼搅拌站等应加强对噪音的防治,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减少对居民噪音的干扰。

(2)施工中的废弃物,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到指定的场地进行处理。

(3)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施工现场,各种包装袋及时清理处理,以免造成白色污染。

(4)加强材料运输车辆的管理,严禁超载、高速行驶,从而保证不会沿线撒漏,若洒漏须迅速清除。

6.2.5保护文物及宗教设施

(1)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保护宗教设施及场地不受影响和破坏。

(2)保护国家文物,对施工中挖出的古董文物,按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及国家有关法律定进行保护和上交。

6.2.6重要设施的保护

(1)保护施工场地附近的通讯设施。

(3)保护施工现场附近的输电线路及设施。保护附近的输水管道及设施。

(4)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光缆进行严密的管理,不致因施工机械造成破坏和人为破坏。加强对光缆的监护,确保施工期间万无一失。

6.2.7驻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驻地环境由各合同段(包括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的环保小组具体负责管理和维护建设。生活及办公区四周设置防污排水沟,排水沟直接与污水处理池连接,避免生活区域内的水流直接排放到地面和河流、湖泊,造成环境污染。

(3)生活废水排入污水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污水池应注意污水不渗漏,以免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并应进行加盖,有除臭设施,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

7、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争创文明工地。

7.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项目部与施工的队伍签订文明施工、保护地下管线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与责任性。

(3)现场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机具堆放符合要求。

(4)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整洁、数据可靠,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各类图表,及时反映现场状况及工程进度状况。

(5)创建美好环境。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要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做好防盗窃工作,落实各种防范措施,预防各类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确保在施工地区内,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进行特殊作业的工作,由施工单位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作业时必须配戴。

(9)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及所在地区居委会和社区中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争取居委会和各行政管理部门支持,自觉遵守社区中各项合法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规定,搞好社区文明共建工作。

(10)夜间施工应得到有关部门的同意,提前贴出告示标明施工时间段,争取得到周边群众的谅解。

(11)施工现场设置接待室,对周围居民提出的问题3天内予以答复或解决。

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和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条例组织施工,爱护文物、保护文物,防止文物损坏或丢失。

施工中如发现各类文物化石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与文物单位取得联系,在未查明文物真像前,禁止破坏性施工。在文物单位证实没有保留价值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施工。

对施工中挖出的有珍藏价值的文物,要及时送交文物单位,施工单位及个人不得私自处理和收藏。

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单位搞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8、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野外作业时,可能遭受高温、大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自然影响。

燃油炉、燃油罐或液化气瓶在高温挥发或泄漏的情况下遇到明火,可能引发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营地出现电路故障、吸烟及烟头的随意投掷也可能引发火灾。

电力设备接地不良、接触带电部件、大型设备穿越高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不足可能引发触电危害。

人体意外接触正在运转的设备或部件、设备故障、设备摆放不当或指挥有误时引发机械伤害。

违反交通规则、高速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照人员驾驶及其它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施工现场大型设备机具均产生噪声,长时间处于噪声工作下,将造成听力和心理的危害。

营地和施工现场生活和工业废弃物随意丢弃、污水废气随意倾倒、设备跑、冒、滴、漏油、水等给周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食用、接触带菌食物和人群、蚊虫叮咬等带来传染病,由于身体原因也可能引发其它疾病。

不可靠的食物来源、腐烂变质食品和生活用水的污染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设备车辆在非作业带碾压行走、人员对作业区域植物动物的危害。

长期野外工作,工作环境单调,体力活动大可能造成身心疲劳。

爆破物品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当管理、操作或意外因素可能引发爆炸事故或爆破物品流失事故。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护不及时、支护强度不足、围岩稳定性突然变差可能引起隧道塌方、冒顶事故。

隧道在施工中,遭遇有水、破碎围岩段时未提前采取加固措施和预报、预防措施引发的涌水、突泥事故。

隧道在施工中未有效采取预报、检测、通风防爆措施引发的中毒、窒息或爆炸危险。

高原地区长期缺氧造成的危害。

8.2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1)劳保:严格按照劳保用品有关管理规定执行,按时足量发放劳保用品,保证员工施工作业的需要。

(2)危险源点管理:自制、改装设备除应符合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安全保护规范和人身工学的需要,危险点应设置必要的警告指示和警告装置,设置必要的围栏和防护装置,并有安全使用和操作说明。

(3)人力搬运:人力操作重物不得超过30Kg,行走不得超过15Kg,对负重物品尽量利用吊具和设备进行搬运。

(4)防火:上岗前,进行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培训。

(5)自然灾害防治:充分调查和了解施工所在区域灾害的历史气候状况,制定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措施,组织全员应急培训,灾情疏散演练,训练灾害发生时自我救助和互相救助的技能。

(6)特种气候作业:尽量避免恶劣天气气候时进行野外作业。

(7)自然环境安全管理:充分了解施工所在区域曾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动植物危害,加强防范意识培训,提高发生危险时的自我保护常识。

(8)交通安全管理:选用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司机。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单位保持联系,发生事故后及时处理。

(9)临时油库管理: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临时油库管理人员管理和监督检查(每周检查一次)。

(10)气瓶管理:氧气、乙炔气瓶、液化气瓶不得露天放置,不得有强阳光直射和高温作业辐射,应分开垂直放置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里。

(11)设备管理:所有设备集中放置,设备停在无草、灌木等无易燃易爆品、干燥的地方。设备看管人员配备自卫和报警手段,并与当地警方取得联系求得帮助。

(13)设备维修:维修点的建设视工程规模的大小而定。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气焊工;起重工;装载机手等),必须持证上岗。修理工应经过岗位培训。人员配备齐全的劳保用品并严格劳保用品穿戴制度。

(14)设备操作:设备启动前检查四周有无影响行走作业的堆积物和人、车。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操作手属特种作业人员,有特种工禁忌症的严禁上岗,操作手经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不带故障行车。

(15)火工品管理:火工品库设置专人看守,并严格按照爆破用品有关管理规定进行火工用品的存贮、运输和使用。

(16)施工人员健康管理:定期安排施工人员吸氧,减少高原缺氧伤害,定期安排施工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17)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施工,进行必要的防护和监测,采取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处治措施。

为确保本标段施工安全,有效保护员工健康,及时开展对突发紧急事故应急抢救工作,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为本项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机构,负责与业主、监理及监控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落实有关部门的安全指令;检查、督导本单位日常的应急准备工作;负责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响应工作,调集抢险力量,并指挥进行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资转移,及时与监理、业主及外部救援力量如110、120部门取得联系,寻求社会帮助;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形成书面材料报监理、业主及公司有关部门,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做好受伤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资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救援障碍。

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法和施救工具及条件。

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

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

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遣散现场围观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区。

指挥小组在日常工作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应急预案,了解各自的工作职责,熟悉应急处理和响应程序。

对安全隐患登记造册,实行日常监管和动态监管,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确保隐患整改率。

各种应急器材准备要充分,认真研究部署位置,确保及时到位,加强对抢险物资、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保持现场的通讯、交通畅通,确保事故信息及时传递,抢险人员、设备能及时介入,实施有效救援。

严格现场的安全值班制度。

8.3.5应急处理和响应工作程序

(3)各业务组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并视情况及时与外部相关方联系寻求支援。

(4)根据发生事故的性质,各业务组及时制定临时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5)随时向指挥小组汇报现场应急处理情况,提出合理建议,迅速落实指挥小组的有关指示。

8.3.6应急救援措施

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原则,其次是控制设备和材料的损失。发生安全事故时,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施救资源,首先对伤员因地制宜地进行救护,并迅速撤离所有人员。

一旦发生伤亡事故,要根据人员伤亡情况及时请求社会救援,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引导工作。

本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高空落物或坠落、隧道塌方、机械性损伤造成的内外出血或昏迷,因此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伤员搬运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在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护后,要立即与医疗救护单位联系进行抢救。

加强对现场的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区。

对可以安全撤离的机械设备、材料等进行有序指挥,可靠撤离,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8.3.7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

(1)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项目部在24小时内编制事故报告,报监理、业主及公司相关部门。

(2)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及相关人员应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在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项目部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9.1现有道路的保通措施

本项目工程施工区域邻近306省道,1#隧道进口、达古村进村道路、白沟渣场与306省道相接,施工期间如何妥善处理施工车辆与社会交通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现有道路的畅通,不影响原有交通秩序,本公司拟在施工中采取如下交通保畅措施。

(1)项目部进场后与当地交通执法大队、道路营运管护、当地安全检查办等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营造好的作业和通行环境。

(2)安排专人对原道路上车辆的通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掌握当地车辆通行的数量、时间段,然后以避开当地车辆通行的高峰期针对性的安排运料车辆、出碴车辆的通行时间,如安排在早晚进料和出碴,然后根据该时间反推制定各工序详细的施工时间,以减少施工车辆和当地车辆的互相干扰。

(3)规划临时设施场地时以将拌合站设在洞口处,减少砼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上道的几率,疏缓交通。

(4)进场后和沿线村、镇政府、当地居民进行沟通、联系和协调,尽量赢得理解和支持,避免运碴车辆、运料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阻拦和干扰,由此引起更大的堵车和干扰。

(5)在施工便道与原有道路相交处以及其他公路平交处,安排专门的通行保障人员,配备对讲机指挥行车,杜绝堵车。

(6)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车辆尽量利用便道行车。

(7)在各平交路口施工时,各种机械、材料应准备充足,减少施工时间,同时不占或少占道施工,避免堵车,施工后应立即恢复通车。

(8)在各施工点和危险路段设置长期或临时的各类保通标志、标识。

(9)加强各种运碴车辆、运料车辆的维修保养,确保各种运碴车辆、运料车辆的正常运行,杜绝车辆坏在路上影响交通。

(10)项目部安排综合施工队专门负责施工道路的维护,公路有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并及时进行清扫,确保道路的通行条件。

(11)加强和相邻标段的联系,统筹协调各种车辆运行情况,共同搞好车辆运行管理线槽桥架施工方案,杜绝出现车辆运行高峰等不利情况。

9.2少数民族地区施工管理措施

本项目工程所经区域,属于藏族自治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努力处理好与沿线少数民族居民的关系,共创和谐工地。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的意愿。

(2)工程施工时,与当地政府多沟通。

(3)在项目部、施工队中发放民族政策宣传材料GTCC-105-2019标准下载,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和习惯。

9.3确保不拖欠民工(农民工)工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